2统计表的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446.00 KB
- 文档页数:26
在WPS表格中统计表格内容,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统计方式:
1. 使用内置函数进行统计:
COUNT:用于计算区域内非空单元格的数量。
COUNTIF或COUNTIFS:根据指定条件对单元格计数,如计算某一列中满足特定条件(如“男”)的个数。
SUM:求和,计算区域内所有数字之和。
AVERAGE:计算平均值。
MAX、MIN:分别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
SUMIF 或SUMIFS:条件求和,根据一个或多个条件对数据求和。
例如,若要统计A列中数值的总和,可以这样写公式:
2. 分组与汇总:
可以利用“数据”菜单中的“排序与筛选”功能,先对数据进行排序,然后选择“数据”->“分类汇总”,按照某个字段(列)进行分组并自动计算各类别的汇总值。
3. 透视表:
使用“插入”菜单下的“透视表”功能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汇总分析。
透视表可以根据你的需求灵活地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并能动态地对数据进行各种统计操作,包括求和、计数、平均等。
4. 图表展示统计结果:
在完成统计后,你可以通过创建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形式来直观展示统
计结果。
请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
专题统计的应用青海一中李清聚焦考点☆温习理解1.统计图是表示统计数据的图形,是数据及其之间关系的直观表现常见的统计图有:(1)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就是用长方形的高来表示数据的图形;(2)折线统计图:用几条线段连成的折线来表示数据的图形;(3)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扇形统计图;(4)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能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2.频数分布直方图(1)把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叫做频数(2)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或者百分比)叫频率,频数和频率都能够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3)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都能直观、清楚地反映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的分布情况(4)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步骤是: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极差);②决定组距与组数,一般将组数分为5~12组;③确定分点,常使分点比数据多一位小数,且把第一组的起点稍微减小一点;④列频数分布表;⑤用横轴表示各分段数据,纵轴反映各分段数据的频数,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名师点睛☆典例分类考点典例一、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例1】已知2001年至2012年杭州市小学学校数量(单位:所)和在校学生人数(单位:人)的两幅统计图.由图得出如下四个结论:①学校数量2007年~2012年比2001~2006年更稳定;②在校学生人数有两次连续下降,两次连续增长的变化过程;③2009年的在校学生人数学校数量大于1000;④2009~2012年,相邻两年的学校数量增长和在校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都是2011~2012年.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B.试题解析:①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学校数量2001~2006年下降幅度较大,最多1354所,最少605所,而2007年~2012年学校数量都是在400所以上,440所以下,故结论①正确;②由折线统计图可知,在校学生人数有2001年~2003年、2006年~2009年两次连续下降,2004年~2006年、2009年~2012年两次连续增长的变化过程,故结论②正确③由统计图可知,2009年的在校学生445192人,学校数量417所,所以2009年的2531067417=在校学生人数学校数量>1000,故结论③正确;④∵2009~2010年学校数量增长率为408417741-≈-2.16%,2010~2011年学校数量增长率为409408408-≈0.245%,2011~2012年学校数量增长率为415409409-≈1.47%,1.47%>0.245%>-2.16%,∴2009~2012年,相邻两年的学校数量增长最快的是2011~2012年;∵2009~2010年在校学生人数增长率为453897445192445192-≈1.96%,2010~2011年在校学人数增长率为465289453897453897-≈2.510%,2011~2012年在校学生人数增长率为472613465289465289-≈1.574%,2.510%>1.96%>1.574%,∴2009~2012年,相邻两年的在校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是2010~2011年,故结论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故选:B.考点: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举一三】1..(2015·湖北武汉,8题,3分)下面的折线图描述了某地某日的气温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00气温最低B.6:00气温为24℃C.14:00气温最高 D.气温是30℃的为16:00[【答案】【解析】试题分:根据折线统计图可得:4:00气温最低;6:00的气温为24℃;14:00时气温最高;气温是30℃的为12:00和16:002.(2015·辽宁营口)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某社区开展献爱心活动,社区党员积极向灾区捐款,如图是该社区部分党员捐款情况的条形统计图,那么本次捐款钱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100元,100元 B.100元,200元 C.200元,100元 D.200元,200元【答案】B.考点: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描述.考点典例二、扇形统计图【例2】(2015·黑龙江哈尔滨)(本题8分)某中学为了解八年级学习体能状况,从八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测试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请根据两幅统计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样调查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2)求测试结果为C等级的学生数,并补全条形图;(3)若该中学八年级共有7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中学八年级学生中体能测试结果为D等级的学生有多少名.【答案】50名;16名;略;56名.【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等级的人数和百分比求出总人数;根据总人数和A、B、D三个等级的人数求出C等级的人数;利用总人数乘以D等级人数的百分比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10÷20%=50(名) 答:本次抽样共抽取了50名学生。
2.简单的统计表【知识点睛】1.统计表定义:是表现数字资料整理结果的最常用的一种表格.是由纵横交叉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统计调查所得来的原始资料,经过整理,得到说明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数据,把这些数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表格中,就形成“统计表”.2.统计表构成及格式:一般由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必要时可以在统计表的下方加上表外附加.(1)表头应放在表的上方,它所说明的是统计表的主要内容.(2)行标题和列标题通常安排在统计表的第一列和第一行,它所表示的主要是所研究问题的类别名称和指标名称,通常也被称为“类”.(3)表外附加通常放在统计表的下方,主要包括资料来源、指标的注释、必要的说明等内容.统计表分类:统计表形式繁简不一,通常是按项目的多少,分为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两种.只对某一个项目数据进行统计的表格,称为单式统计表,也称之为简单统计表.统计项目在2个或2个以上的统计表格,称之为复式统计表.1.按作用不同:统计调查表、汇总表、分析表.2.按分组情况不同: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1)简单表:即不经任何分组,仅按时间或单位进行简单排列的表.(2)简单分组表:即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的表.(3)复合分组表:即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层叠分组的表.【小题狂做】一.填空题(共5小题)1.(2018秋•沈河区期末)王叔叔元旦乘火车从郑州出里程千米发去旅行,途经徐州、南京,最后到达无锡.结合图、表回答问题:里程/千米郑州﹣﹣﹣徐州349徐州﹣﹣﹣南京348南京﹣﹣﹣无锡301①徐州到无锡的里程是千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计算.)②火车从郑州出发,平均每时行驶95千米,行驶7时后,距离最近.2.(2018秋•沈河区期末)周叔叔是一名司机,下表是他一周行驶的里程表读数.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160千米350千米555千米745千米758千米他周四一天行驶千米,他周二~周五一共行驶千米.3.(2018•南京)王大伯家今年栽了52垄大白菜,他已经收获了5垄,每垄的产量如下表.栽白菜的垄数第一垄第二垄第三垄第四垄第五垄产量/千克1029598100105按这5垄的平均产量计算,王大伯家今年一共可以收大白菜千克.4.(2017秋•二七区期末)下面是郑州科技馆周末接待参观人数的情况.周六907人次周日855人次(1)周末这两天冬今接待人次;(2)周六比周日冬今多接待人次.5.(2017秋•朝阳区期末)人正常的眨眼可以消除眼睛的疲劳.如果眨眼次数过少,对眼睛的健康不利.下表是人在正常状态下每分钟眨眼的次数.状态平常写字看书玩手机游戏每分钟眨眼次数24181510从上表可以看出,在状态下,眼睛最容易疲劳,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比写字时眨眼次数少%.二.应用题(共9小题)6.(2018秋•海珠区期末)一辆载质量1吨的货车能一次将下面这些蔬菜全部运走吗?请列式说明.蔬菜黄瓜茄子白菜质量/千克300400280 7.(2017秋•重庆期末)荣盛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用水和电情况如下:项目单价用量上季度读数本季度读数水 3.27元/吨618吨783吨电0.73元/吨464千瓦时629千瓦时该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水和电一共应缴多少钱?8.(2018春•徐州期末)下表是儿童体重等级评价标准,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实际比标准轻20%以上轻10%以上~20%请10%~重10%重10%以上~20%重20%以上等级消瘦偏瘦正常偏胖肥胖儿童标准体重估计法:年龄×2+5(2~10岁);年龄×3﹣2(11~15岁).小华今年10岁,体重28千克.请你通过列式计算,判断小华的体重属于哪个等级.9.(2018春•扬州期中)一套《四大名著》共四册,各册的单价如下表:《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48元76元44元52元学校买16套《四大名著》奖励给“爱心好少年”,一共要用多少元?10.(2018春•扬州期中)某小学四年级同学去动物园参观,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购票人数1~4041~100100以上票价22元/人20元/人18元/人一班有38人,二班有42人,三班有40人.(1)每班分别购票,各需要多少元?(2)三个班合起来购票比每班分别购票便宜多少元?11.(2018春•连云港期中)人民公园的游园票价格规定如下:购票人数(人)1﹣4041﹣8080以上票价(元/人)12108红旗小学五年级同学去公园春游,一班有38人,二班有40人,三班有44人.三个班购票最少要用多少钱?12.(2018秋•南通期中)小刚家去年四个季度用水情况如下表.季度一二三四用水量/吨113188206153小刚家去年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13.(2018秋•福田区期中)购物.电饭煲自行车录音机379元186元297元(1)买这三种商品一共需要多少元?(2)妈妈带了500元,买了一部录音机和一辆自行车,应找回多少钱?14.(2018秋•涡阳县校级期中)国庆假期小强一家要从格尔木到拉萨旅游.里程/千米格尔木﹣安多694格尔木﹣那曲820格尔木﹣当雄978格尔木﹣拉萨1142(1)请你计算出安多到当雄有多少千米?(2)如果列车从格尔木站开出,已行驶了899千米,请你在图上用“△”标出列车的大概位置,并算一算列车离拉萨还有多少千米?三.解答题(共6小题)15.(2019春•东莞市期中)下面是某校三年级同学最喜欢看的书籍情况统计.科普类动漫类文学类政史类童话类书籍人数/人性别男生5648162029女生2413396437(1)男生喜欢看类书的人数最多,喜欢类书的人数最少.(2)女生喜欢看类书的人数最多,喜欢类书的人数最少.(3)班上要购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想法?16.(2017秋•重庆期末)下面是李师傅加工零件所用时间和个数的记录表.个数(个)90180210270时间(时)369(1)把上表补充完整.(2)照这样的速度,完成48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17.(2018春•郑州期末)超市里购物.物品跳绳文具盒羽毛球元/个 4.810.20 6.80(1)明明要买一个羽毛球和一个文具盒.付给营业员20元钱,要找给他多少钱?(2)你还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提一个并解答.18.(2018秋•抚宁区期中)李叔叔种植的蔬菜,正好在春节期间上市,部分蔬菜品种和价格如表:品种黄瓜西红柿豆角单价(元/千克)141112卖出的克数(千克)354131256(1)每种蔬菜卖了多少钱?(2)一共收入多少元?(3)你从表中还能发现什么问题?19.(2017秋•天元区期末)欢乐世界的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人数/人1﹣5051﹣100100以上每人票价/元14812898阳光小学4.1班和4.2班一起去欢乐世界秋游.4.1班有49人,4.2班有52人.(1)每班分别购票,各需要多少元?(2)两个班合起来购票,共需要多少元?20.(2017秋•靖州县期末)李老师带500元钱去超市买球,价格如下表.名称篮球足球排球单价(元)556535(1)如果他想买4个足球,8个排球,这钱够吗?(2)如果都买篮球,最多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钱?(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二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统计表一、简单统计表的概念。
1. 定义。
- 简单统计表是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方式。
它能清晰地反映数据的情况,使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
例如,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的水果种类,我们可以用简单统计表来展示每种水果被喜欢的人数。
2. 组成部分。
- 表头:统计表的名称,一般位于表格的上方正中间位置,它概括地说明了表格内容。
例如“二年级班同学喜欢的水果统计表”。
- 数据:也就是各个分类项目对应的具体数值,像苹果对应的喜欢人数是10人,这个“10”就是数据。
二、简单统计表的制作步骤(以统计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为例)1. 确定统计内容和分类项目。
- 首先要明确想要统计什么,这里是兴趣爱好。
然后确定有哪些兴趣爱好分类,比如“绘画”“唱歌”“跳舞”“读书”等。
2. 收集数据。
-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口头询问等方式来收集同学们的兴趣爱好情况。
例如,一个一个地问同学“你最喜欢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然后记录下来。
3. 整理数据并填入表格。
- 制作表头,如“二年级班同学兴趣爱好统计表”。
- 确定行标题为兴趣爱好的种类(绘画、唱歌、跳舞、读书等),列标题为“人数”。
- 统计出每种兴趣爱好的人数后,将数据填入相应的表格位置。
比如喜欢绘画的有12人,就在绘画那一行与人数列对应的位置写上12。
三、简单统计表的阅读与分析。
1. 阅读数据。
- 直接从表格中读取数据,比如在一个关于班级同学身高情况的简单统计表中,能看到每个身高段的具体人数。
如果表格中行标题是“身高段(厘米)”,列标题是“人数”,行标题下有“120 - 125”“125 - 130”等,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每个身高段对应的人数是多少。
2. 分析数据。
- 比较大小:可以比较不同分类项目数据的大小。
例如在兴趣爱好统计表中,比较喜欢唱歌和喜欢跳舞的人数,看看哪种兴趣爱好更受同学们欢迎。
如果喜欢唱歌的人数是15人,喜欢跳舞的人数是10人,就可以知道唱歌更受欢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理解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点,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准确地实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持续培养动手实践水平和独立思考水平,并增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目标:(一)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二)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实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实行简单的分析。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统计表的分析与解读统计表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它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能够直观地展示出各种信息和趋势。
然而,要准确理解并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解读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统计表的分析与解读。
一、统计表的结构和要素统计表通常由标题、表头、表身和表尾四个部分组成。
标题通常位于表格的上方,用于概括表格的主题。
表头包含数据表的主要分类和标签信息。
表身则是统计数据的核心部分,由行和列组成,每个格子内都是具体的数据。
表尾可以用来补充说明表格中数据的来源、计算方法等信息。
二、统计表的分类和特点统计表按照数据的不同分类方式,可以分为横向统计表和纵向统计表。
横向统计表是以时间为主线,按照不同时间段来统计某一指标的变化情况;而纵向统计表则是以不同指标为主线,对同一时间点上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在进行统计表的解读时,我们需要根据表格的分类方式,选择合适的分析角度和方法。
三、统计表的数据分析1. 查看数据的趋势:通过观察统计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数据的趋势,比如数据的递增或递减情况。
可以通过计算比例、平均数等指标来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2. 比较不同指标:统计表中通常包含多个指标,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这些指标的数值,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差异。
可以使用折线图、柱状图等方式来呈现数据的对比情况。
3. 分析数据的变动原因:在分析统计表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数据变动的原因,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
比如,某一指标的增长可能是由于政策改变、市场需求增加等因素引起的。
四、统计表的合理解读1. 不断追问为什么:在分析统计表时,我们应该学会不断追问数据背后的原因,不能仅凭表格中的数据就做出结论。
通过深度思考和对比分析,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2. 注意数据的可信度:统计表中的数据应该来自可靠的来源,才能保证数据的可信度。
我们应该留意数据是否存在错误或者疏漏,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也可以参考其他相关数据和资料。
统计表格同样文本的个数公式1 绪论统计表格同样文本的个数是数据分析的一个常见问题。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常常需要统计一个表格或矩阵中某个特定文本重复出现的次数。
这种统计常常会涉及到复杂的数据处理和计算,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和计算机技能。
2 普通方法在进行同样文本的统计时,我们可以使用普通的计数方法,即遍历整个表格,统计特定文本的出现次数。
这种方法简单易懂,但在大规模数据量时,会十分耗时耗力,效率低下。
3 使用Excel公式COUNTIF为了提高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可以使用Excel中的COUNTIF公式来统计表格中特定文本的出现次数。
具体方法如下:1. 在要统计的区域中选定需要计数的范围,例如A1:A1000。
2. 输入COUNTIF函数:=COUNTIF(A1:A1000,"需要统计的文本")注意:需要统计的文本必须加上引号,如果没有加引号,Excel会将其解读为单元格引用。
3. 按下回车,即可得到需要统计文本在该范围内出现的次数。
4 使用Excel公式SUMPRODUCT如果需要统计多个条件下的文本出现次数,我们可以使用Excel中的SUMPRODUCT公式。
具体方法如下:1. 在要统计的区域中选定需要计数的范围,例如A1:A1000。
2. 输入SUMPRODUCT函数:=SUMPRODUCT((A1:A1000="文本1")*(B1:B1000="文本2")*(C1:C1000="文本3"))3. 按下回车,即可得到文本1、文本2、文本3在该范围内同时出现的次数。
5 Python代码统计Python是较为简便易行的编程语言,可以快速编写出高效的文本统计代码。
具体方法如下:1. 导入pandas库: import pandas as pd2. 读取要统计的表格: df=pd.read_excel("filename.xlsx")3. 定义统计文本: text="需要统计的文本"4. 统计文本出现次数: df[text].value_counts()6 总结统计表格同样文本的个数是数据分析的一个基础工作。
第20讲统计图表的综合运用(原卷版)类型一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综合(1)统计表与扇形统计图的综合典例1(2020•大连二模)2020年初我国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为了增加学生对疫情和肺炎的预防知识的了解,某学校利用网络开展了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为了解这次的宣传效果,学校从全校36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00名学生进行知识测试(满分100分,得分均为整数),并根据这200人的测试成绩,制订如下统计图表:200名学生成绩的频数表等级成绩/分频数/人E50≤a<6020D60≤a<7030C70≤a<80mB80≤a<90nA90≤a≤10030(1)被抽取的学生中,成绩为A的人数为30人,成绩等级为B的人数占被抽取的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为%.(2)m=,n=;(3)如果80分以上为优秀,请估计全校3600名学生中成绩优秀的人数.针对练习11.(2020•绍兴)一只羽毛球的重量合格标准是5.0克~5.2克(含5.0克,不含5.2克),某厂对4月份生产的羽毛球重量进行抽样检验,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图统计图表.4月份生产的羽毛球重量统计表组别重量x(克)数量(只)A x<5.0mB 5.0≤x<5.1400C 5.1≤x<5.2550D x≥5.230(1)求表中m的值及图中B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2)问这些抽样检验的羽毛球中,合格率是多少?如果购得4月份生产的羽毛球10筒(每筒12只),估计所购得的羽毛球中,非合格品的羽毛球有多少只?(2)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的综合典例2(2021秋•崂山区期末)某校对七年级300名学生进行了教学质量检测(满分100分),现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并绘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等级频数频率(频率=频数÷总数)不及格10.05及格20.10良好a0.45优秀8b注: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69分为“及格”,70~79分为“良好,80分以上为“优秀”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求出a,b值,并补全统计图;(2)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则“良好”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多少度?(3)请估计该校七年级本次监测成绩为70分以上的学生共有多少人?针对练习23.(2021秋•金水区校级期末)今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某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并分别在活动前后举办了有关学宪法的知识竞赛(百分制),活动结束后,在七年级随机抽取25名学生活动前后的竞赛成绩进行整理和描述,下面给出部分信息:活动后被抽取学生竞赛成绩为:82,88,96,98,84,86,89,99,94,90,79,91,99,98,87,92,86,99,98,84,93,88,94,89,98.活动后被抽取学生竞赛成绩频数分布表成绩x(分)频数(人)75≤x<80180≤x<85385≤x<90790≤x<95m95≤x<100n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表中m=;n=;(2)若想直观地反映出活动前后被抽取学生竞赛成绩的变化情况,应该把数据整理,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填“扇形”“条形”或“折线”)(3)若90分及以上都属于A等级,根据调查结果,请估计该校2000名同学中活动后的竞赛成绩为A 等级的学生有多少人?。
统计表的数据提取与计算统计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呈现形式,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大量数据的变化趋势、关系等信息。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有时需要从统计表中提取数据进行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准确提取统计表中的数据并进行计算。
一、数据提取数据提取是从统计表中获取特定数据的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数据提取方法:1. 手工提取法:这是最基本的提取方法,即通过目测或使用标尺、游标卡尺等工具来读取所需数据。
然而,这种方法容易出错且耗时,因此仅适用于数据量较小、要求不高的场景。
2. 复制粘贴法:如果统计表是以电子文档形式存在,我们可以直接使用鼠标选中所需数据,并通过复制粘贴功能将其提取到另一个文档或软件中。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仍需注意数据的格式与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3. 程序提取法:对于较大规模的数据提取任务,我们可以编写程序来自动化完成。
比如使用Python编程语言中的数据处理库(如Pandas)可以便捷地从统计表中提取数据,并进行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二、数据计算在提取到所需数据后,我们可能需要对其进行计算,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数据计算方法:1. 求和计算:如果我们需要计算某一指标的总和,可以将所需数据相加得到结果。
比如统计表中某一列表示销售额,我们可以将该列的数据相加得到销售总额。
2. 平均计算:平均计算是指对一组数据求平均值。
通常使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数量或个数来计算平均值。
比如统计表中记录了某产品的每月销售额,我们可以计算出每月销售额的平均值来评估产品的销售状况。
3. 百分比计算:百分比计算是将某个数值转化为相对比例的计算。
通常使用特定公式计算所得。
比如统计表中记录了某公司各种产品的销售额,我们可以计算出某个产品销售额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以评估其在公司销售中的地位。
4.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对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
通常使用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以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和预测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