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冰雹灾害补救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94.96 KB
- 文档页数:2
第16卷第4期 南方农业2022年2月Vol.16 No.4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Feb. 2022204程雪青,孙贝贝,巴馨瑶.阜阳市夏玉米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J].南方农业,2022,16(4):204-207.阜阳市夏玉米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程雪青,孙贝贝,巴馨瑶(阜阳市气象局,安徽阜阳 236000)摘 要 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产物,其种植情况与当地农业及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但在实际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生长受天气影响较大,常会遇到各种气象灾害,不仅影响玉米的健康生长,还会降低其产量,给农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分析夏玉米的生育期、主要农事活动、气象灾害指标及夏玉米病虫害指标,并提出具体的防御措施,如选择抗旱方式播种、及时排水减少作物受淹时间、及时扶正并进行浅培土、调节播期、合理密植、及时灌溉、加强田间管理等,从而规避风险,提高玉米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关键词 气象灾害;防御;夏玉米;气象条件指标;安徽省阜阳市中图分类号:S513;S42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ki.1673-890x.2022.04.067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但由于阜阳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又具气候多变、灾害频发的特点,干旱、洪涝、低温及连阴雨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1]。
夏玉米生育期内,常发生伏旱、秋旱、涝灾等气象灾害,给夏玉米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很大影响[2]。
因此,深入了解适宜夏玉米生长的天气条件,利用好气候因素和玉米生长习性,做出合理适当的播种、施肥、防病害等判断,才能保证夏玉米健康生长。
1 夏玉米生育期皖西北地区夏玉米常在6月中下旬播种,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收获,全生育期100~120 d 。
1)播种期:播种当天的日期。
2)出苗期:60%以上的幼苗第1真叶展开的日期。
冰雹天气的应急预案冰雹天气的应急预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时常要预先开展应急预案准备工作。
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下面是整理的冰雹天气的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冰雹天气的应急预案1为切实有效应对这次暴雪灾害,防范、处置今后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师生生命及幼儿园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我局制订了《xx区幼儿园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参照制订本单位工作预案,做好幼儿园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一、总则(一)制定目的为了有效防范、处置因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幼儿园财产的安全,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确保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精神,结合我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和幼儿园气象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三)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位,把气象灾害的预防放在突出环节,密切监视灾害性天气,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2、落实责任,加强监督。
各校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处置工作,幼儿园主要领导负总责。
区教育局对各校应急处置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和指导,并开展督查。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一旦发生险情,应迅速响应,及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
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及职责(一)领导小组区教育局设立防御气象灾害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为防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组织全区幼儿园的防汛防台及灾害性天气险情处置工作,组长由区教育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教育局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区教育局防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区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组成;各校建立相应的防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抢险队伍。
冰雹灾害后农作物的补救方法冰雹灾害后果树苗圃的补救措施1、及时补种。
严重受灾的地块,要及时补种,有条件的采取大田地膜覆盖种植,以促进早生早发。
选用生育期较适宜的玉米杂交种子,如瑞恒269、太平阳98、南校201、亚航639、迪卡007、正大999、迪卡008等。
2、及时查苗补缺。
部分玉米苗受灾较重,缺苗较多是,要及时补种,确保种植密度。
3、及时培土扶正、扶苗追肥。
遭受冰雹危害程度小,心叶完整的灾害苗要及时采取人工扶苗,并视苗情结合中耕培土进行追肥,结合实地气候加强肥水管理。
4、植株伤口消毒。
受灾后,玉米植株受损伤口容易受到细菌或真菌等病原物的侵染而引发其他病害,应及时使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整株喷雾,以减少侵染。
5、加强管理,促进生长。
玉米遭受冰雹灾害后,往往土壤湿度过大,植株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低洼地块、应及时开沟降低田间土壤湿度。
视玉米苗生长情况要及时培土、中耕、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使植株根系尽早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
根据受灾程度,增施速效氮肥,每亩酌情追施7-10公斤尿素,以促进幼苗恢复生长。
冰雹灾害后苹果树苗圃的补救措施一、清园补养防病虫1、及时清理果园,减少病原:一是及时清理果园内沉积的冰雹、残枝落叶及落果等;对于雹灾过后有淤泥积水的果园,应及时排出积水,清除淤泥,露出果树枝干;二是对皮裂枝破、叶片破碎的重灾果园,全面清除地面落叶、落果,挖坑深埋;摘除无商品价值的伤果,保留部分小雹坑的果实,减少当年损失。
2、及时喷施杀菌剂,以预防和阻止病原菌的发生蔓延:每隔10-15天喷1次1414甲基硫菌灵或1414多抗霉素或1414苯醚甲环唑,连喷2-3次,以减少病原,预防病菌侵入。
3、疏松土壤,养根壮树:雹灾发生后应连续翻刨土2-3次,不仅可散发土壤中过多的水分,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还可恢复和促进根系的生理活动,从而达到养根壮树的目的。
4、追肥补养,恢复树势:首先是叶面喷肥,及时解决树体营养不足问题;其次是地下追肥,为果树恢复提供足够的营养。
玉米遭冰雹如何来补救作者:王建来源:《农家参谋》2017年第07期根据生育期补救玉米在发芽出苗期遭受雹灾,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地温下降、通气不良,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灾后应及时疏松土壤,以利增温通气。
如玉米受灾较重,缺苗较多时,要及时补种,确保种植密度。
在玉米拔节到抽雄前,特别是大喇叭口期以前,雌雄穗和部分叶片尚未抽出时遭受雹灾,只要未抽出的叶子没有受损伤,且残留根茬,只要及时中耕、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仍可获得较好收成。
玉米抽穗后遭受雹灾,植株恢复生长的能力变差,对产量影响较大。
据调查,凡被冰雹砸断穗节的玉米,均不能恢复生长;如果穗节完好,及时加强管理,可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减少产量损失。
受灾40%以上的田块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和经济核算后改种重播。
根据受灾情况补救凡茎秆折断不多、多数叶片未被打掉的玉米田,尽管叶片被撕裂,但还可进行光合作用,只要加强管理,还可获得一定收成,应予以保留。
但要抓紧追施尿素,中耕保墒,促进恢复生长,尽量减少损失。
茎秆折坏严重或多数叶片被冰雹打掉的田块,应立即将玉米秆割掉喂畜或深翻压青,翻犁整地,改种绿草、绿肥或萝卜、白菜、甘蓝等秋菜,增加收入,弥补损失。
心叶完整的灾害苗要及时采取人工扶苗,并视苗情结合中耕培土进行追肥,结合实地气候加强肥水管理。
严重受灾的地块要及时补种,最好实行温室育苗移栽,大田地膜覆盖栽培,以促进早生早发。
田间补救方法玉米植株受损伤口(特别是茎秆受损部位)容易受到细菌或真菌等病原物的侵染而引发其他病害,为防止茎秆受损部位坏死,应及时施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整株喷雾,进行植株伤口消毒,以减少侵染。
每亩酌情追施氮肥,以促进后续展开的叶片能够形成较大的叶面积,保证在籽粒灌浆期间植株能够制造较多的有机营养供给果穗和籽粒发育。
地势较平坦的玉米地,过多的降水往往造成田间长时间积水,土壤湿度过大,植株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根系因缺氧而窒息坏死,生活功能衰退,对产量影响很大。
农业灾害研究2021,11(1)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分析田人妃贞丰县气象局,贵州黔西南562200摘要每年的4—6月是冰雹高发期,也是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时期。
冰雹的出现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向损失。
主要阐述了冰雹餉彩成和冰雹灾害的发生特征,并分析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彩响,以期提高气象预报能力,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冰雹除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冰雹灾害;农业生产;影响;彷擲中图分类号:S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1-0103-02冰雹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其从高空急速落下,冲击力较大;同时,在冰雹的发生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暴风雨,进一步增强了摧毁能力,导致人畜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在农作物开花结果阶段发生冰雹,将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和供应。
通过提升对冰雹的防御能力,有助于强化农业生产的有序性。
1冰雹的形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1冰雹的形成冰雹形成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这种云通常被称为冰雹云。
从实际情况来看,冰雹云主要由空气中存在的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
冰雹云可以划分为三层:最下面的一层冰雹云温度最高,往往在ot以上,这一层的冰雹云主要由水滴组成;中间的云层温度在-20t~0t,主要由冷却的水滴、冰晶和雪花等组成;冰雹云的最上层温度最低,通常在-20T以下,主要为冰晶和雪花。
在冰雹云的形成和运动过程中,因为气流不断变化使其中水分不断运动,进一步形成冰晶,而随着水滴的增多和冰雹云的剧烈运动,冰晶会不断增大,当上升气流难以托举冰雹云时,冰雹就会降下,形成降雹气象旳。
1.2冰雹灾害的发生特征一般情况下,冰雹来势都很凶猛,但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却能给农作物带来巨大的伤害。
冰雹天气一般在强降雨来临之前或过程中出现,通常还会伴有大风,因此出现冰雹天气时很难及时地对其进行控制。
冰雹灾害出现之后,因为温度较低,堆积在土地中的冰雹会将农作物冻死,而且大密度的冰雹集中下落,还会造成砸伤、砸死农作物的现象。
冰雹受灾情况汇报近期,我市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冰雹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经过初步调查,现将冰雹受灾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受灾范围。
此次冰雹灾害主要集中在我市南部地区,包括XX县、XX镇等地。
受灾范围广泛,农田、果园、居民房屋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冰雹大小。
冰雹的大小不一,最大的冰雹直径超过3厘米,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冰雹的砸击力非常大,给受灾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三、农作物受灾情况。
此次冰雹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较为严重,大片农田遭受冰雹的袭击,玉米、小麦、蔬菜等作物受损严重,部分果园的果实遭受冰雹的摧残,导致大量果实腐烂,无法收获。
四、房屋及设施受损情况。
冰雹灾害还导致部分农户的房屋受损,房顶瓦片被冰雹砸碎,玻璃窗被砸破,农户的生活设施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给受灾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五、受灾群众情况。
受灾群众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部分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作物和果品的种植和销售,此次冰雹灾害导致了他们的经济来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生活陷入了困境。
六、救援和恢复工作。
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冰雹灾害,迅速组织了相关部门和救援力量,对受灾地区展开了救援和恢复工作。
目前,救援力量已经进入受灾地区,对受灾群众进行了紧急救援和物资支持,恢复农田和果园的工作也已经展开。
七、未来工作展望。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受灾地区的救援和恢复工作力度,帮助受灾群众尽快度过难关。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冰雹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
以上为我市冰雹受灾情况的汇报,希望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让受灾群众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玉米的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需求及气象灾害知识程小桃(山西省孝义市农业委员会种子管理站,山西孝义 032300)[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77-01玉米的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发育阶段都要求不同的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条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份以及不同时间的气象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也有不同的影响,所以说玉米生长发育的好坏以及产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象条件,并且存在十分明显的年际变化及地域变化。
1 玉米生长各阶段所需温度、水分、光照玉米整个生育阶段划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阶段。
下面就以这三个阶段对温度、水分、光照的要求来谈玉米气象。
1.1 玉米生长各阶段所需温度①苗期阶段(出苗—拔节):北方春播播种时一般要掌握土壤表层5-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气温稳定在12℃以上。
地温在10~12℃时播种能正常发芽出苗。
播种偏早,在6~7℃时也能发芽,但极缓慢,很容易使种子感菌霉烂。
一般情况下玉米种子从播种到出苗的间隔时间与温度有较密切的关系,在10~12℃播种,一般需18~20天出苗;在15~18℃,一般需8~10天出苗;若大于20℃时5~6天即可出苗,在18℃以上幼苗生长较快,30~32℃时最快。
②穗期阶段(拔节—抽雄):正常情况下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8℃以上时,植株开始拔节。
而拔节的最适温度为24℃—26℃。
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28℃,气温低于18℃或高于38℃一般不开花,当气温高于30℃,空气湿度小于60%时开花很少,气温高于32℃(有的品种在35℃以上)时花粉粒1~2小时就丧失生活力。
③花粒期阶段(抽雄—成熟):籽粒灌浆、成熟要求日平均温度保持在20~24℃,有利于有机物质合成和向籽粒运转。
籽粒成熟期日平均气温超过25℃或低于16℃都不利于养分积累和运转;当日平均气温在13℃左右时玉米仍在灌浆但很缓慢。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关于印发全省应对台风“梅花”玉米、大豆、花生、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2.09.14•【字号】鲁农技作物一字〔2022〕12号•【施行日期】2022.09.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关于印发全省应对台风“梅花”玉米、大豆、花生、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鲁农技作物一字〔2022〕12号各市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农业农机技术推广、农业综合服务、农业农村事务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技术推广与种业)中心:为积极应对台风“梅花”可能对秋粮、油料和蔬菜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中心制定了《全省应对台风“梅花”玉米、大豆、花生、蔬菜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参照执行。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2年9月14日玉米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当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玉米正值乳熟期或蜡熟期,这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旦发生渍涝和倒伏,可能对产量造成较大损失。
为积极应对此次台风天气,特制定本意见。
一、疏通沟渠,畅通排水系统当前,台风“梅花”的过境路径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各地要加强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密切关注台风路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积极做好各项应对准备。
要抓紧组织人力和机械,抢在台风来临前疏通沟渠,确保田间积水能够及时排出流走。
二、及时排水,降低渍涝危害对于强降雨后无法自然排除积水的地块,要借助机械进行排水,尽量缩短积水时间;田间土壤水分过度饱和地块,要利用机械开沟沥水,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玉米尽快恢复生长。
三、精准施策,减少灾害损失要根据台风对玉米生产影响程度精准施策。
对玉米植株倒伏严重的地块,要在台风过后及时组织人工收获果穗,或具备机械进地条件后,全株机械收获用作青贮饲料。
对玉米植株轻微倾斜的地块,台风过后要利用无人机喷施除脲·高氯氟、四氯虫酰胺、哒嗪硫磷等杀虫剂和吡唑醚菌酯、唑醚·氟环唑、丙环·嘧菌酯等杀菌剂,防止因田间湿度过大导致病虫害爆发造成减产。
冰雹对农作物的破坏冰雹是在暴雨中由于降雨过程中气温快速下降,使得水滴在降落过程中结冰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虽然冰雹给人们带来了惊叹和美感,但同时也给农作物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本文将就冰雹对农作物的破坏表现、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一、冰雹对农作物的破坏表现冰雹对农作物的破坏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果实受损:冰雹降落时,可能会导致果实表面破裂,果皮颗粒状剥落,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果肉暴露,这不仅影响农作物的外观品质和市场价值,还会引起果实腐烂。
2. 叶片受损:冰雹击打叶片时,会造成叶片表面划伤和破裂,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及水分蒸腾,导致农作物生长减缓,甚至死亡。
3. 茎秆断裂:冰雹冰体体积庞大,撞击农作物的茎秆时,容易导致茎秆断裂。
对于高陡农作物如玉米、高粱等,一场冰雹天气可以使得整个农田的农作物倒伏。
4. 土壤受损:冰雹冰体撞击地面会对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实和侵蚀,使土壤透气性下降,有效根系减少,进而影响植物的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
二、冰雹对农作物的破坏原因冰雹对农作物的破坏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1. 气温骤变:冰雹降落之前,常常会出现气温急剧下降的情况,特别是在夏季季风气候区域,由于冷空气的侵入,使得水汽在高空凝结成冰晶,形成冰雹。
这种快速的气温变化给农作物带来了较大的逆境。
2. 冰雹体积:冰雹球体积较大,直径一般在0.5-5厘米之间,有些冰雹甚至达到鸡蛋大小。
这种较大的体积使得冰雹的撞击力度更大,给农作物带来了更严重的破坏。
3. 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冰雹对不同生育阶段的农作物造成的破坏不同。
在农作物准备开花到果实初始化的生长阶段,冰雹对农作物的破坏尤为严重,因为这个时候果实和茎的柔软度较高。
三、冰雹对农作物的应对措施为了减少冰雹对农作物的破坏,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建立农田防护网:在农作物种植区域的上空建立起高强度的农田防护网,可以有效地拦截并分散冰雹对农作物的撞击力度,减少破坏。
2. 建设冷棚:在重要的果树和蔬菜种植区域,可以建设冷棚,通过棚顶的防冰网或其他材料,能够挡住部分冰雹的降落,减少破坏。
常见果园自然灾害预防与补救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水果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市场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1]。
近年来,在果品生产中,各类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如:雹灾、高温干旱、冻旱等,对果树产量和果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研究就平凉市气象灾害对果树生长的危害,提出预防及灾后补救技术。
关键词:气象灾害;灾害预防;灾后补救针对果园关键灾害性天气,地方政府及果企、大户应高度重视,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随时关注气象信息,发布预防通知,及时收集汇总受灾情况和防控动态,督促检查应急措施准备和落实情况,并迅速落实预防及补救措施。
1 冰雹夏秋季节是冰雹经常发生的时期。
冰雹对果园生产危害性极大,轻则减产减收,重则绝产无收,造成果树伤害和重大经济损失[2]。
1.1 预防措施1.1.1 充分发挥人工防雹作业点的作用。
各作业点要根据精确的天气预报,严格按照防雹炮台使用规程,及时进行驱云防雹,防止或减轻冰雹对果园生产造成危害。
1.1.2 果实套袋。
双层纸质袋防水性强,柔韧性好,可以防止冰雹直接击打果面,减轻受灾程度。
疏果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多留下裙、内膛、背后枝上的果实,同时在不影响光照的前提下,在树冠上围适当多留一些背上枝组和外围枝,可有效减轻冰雹危害。
1.1.3 架设防雹网。
在冰雹易发、频发果园上空架设密度适宜的防雹网,通过构建人工隔离屏障,将冰雹拒之网外,有效减轻冰雹天气的危害。
1.2 补救措施果树遭受冰雹灾害后,其光合作用及抗逆性下降,应加强灾后管理,将损失减轻到最大程度。
1.2.1 处理残果。
下过冰雹后,应及时将打落的果实和受伤特重的残果集中清理出园;对果面有轻微砸伤的果实应及时摘去果袋,并喷药杀菌;仅是果袋被砸破的,应先喷药杀菌,待药液干后再套好袋子。
1.2.2 喷叶面肥。
叶面肥能促进受伤植株枝叶和果实恢复生长,叶面肥以氨基酸类肥料为好,可选用500倍液的喷得利或300倍液的氨基酸微肥,也可用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玉米受损查勘报告1. 背景介绍本报告是针对玉米作物在生长期间受到一系列自然因素影响而导致受损情况进行的查勘和分析。
玉米作物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对其受损情况的掌握对农户和政府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 查勘目的和方法2.1 查勘目的本次查勘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玉米作物受损的具体情况,了解受损的范围、原因和程度,为农户提供相应的措施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农业政策建议。
2.2 查勘方法为了准确查勘玉米作物的受损情况,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实地勘查:我们走访了多个玉米种植区,进行现场查勘和采集样本。
•调查问卷:我们向农户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受灾情况并收集相关数据。
•数据分析: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3. 受损情况分析3.1 受损范围和程度根据我们的查勘结果,受灾的玉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XX县的山区和河流附近的平原地区。
受损玉米作物的范围约为XXX公顷,占该地区总种植面积的XX%。
在受灾区域内,玉米作物的受损程度不一,主要表现为茎秆折断、耳穗减少、病虫害侵袭等。
3.2 受灾原因分析根据农户调查和现场勘查,我们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干旱:该地区在玉米生长期间遭遇了异常的干旱天气,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影响了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病虫害:玉米作物遭受了虫害和病毒的侵袭,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生产力下降。
•过度施肥:部分农户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壤养分不平衡,影响了玉米生长。
•自然灾害:该地区在玉米生长期间还遭受了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的袭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受损。
4. 应对措施和建议4.1 农户层面针对农户受灾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合理灌溉:农户在玉米生长期间要加强灌溉,确保土壤保持适宜的水分含量,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
•防治病虫害:农户应加强早期病虫害防控,合理使用农药,定期清理田间杂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控制施肥量:农户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土壤养分情况进行合理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营养失衡。
玉米苗期遭遇冰雹后的补救措施等
作者:林玉民
来源:《农家科技》2013年第05期
玉米苗期易遭受冰雹危害,但只要生长点未被砸坏,一般就不要轻易翻种,而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具体做法是:
1 剪叶。
雹灾过后,及时剪去枯叶和被冰雹打碎的烂叶,使顶心似露未露,以促进心叶生长。
2 中耕。
雹灾过后,容易造成地面板结,地温下降,使根部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应及时进行划锄、松土,以提高地温,促苗早发。
3 追肥。
灾后及时追肥,对植株恢复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一般地块,每亩可施碳铵5千克左右。
4 移栽。
对雹灾过后出现缺苗断垄的地片,可选择健壮大苗带土移栽,移栽后及时浇水、追肥,促进缓苗。
蔬菜分类施肥效果好刘文峰
因为不同土壤肥力、不同种类的蔬菜生长其所需的肥料元素不相同,所以菜农在蔬菜地施肥一是要根据菜地的土壤肥力,二是要根据各类不同类别蔬菜生长需要。
不同类别蔬菜施肥要点如下:
1 茄果类菜要求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以氮肥为主,应多次追施。
2 瓜类要求氮、磷、钾肥并重,强调施用腐熟圈粪、饼肥等有机肥。
3 豆类菜要求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少施氮肥。
4 叶菜类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施用。
5 根类菜要求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着重施用钾肥;
6 葱蒜类要求以氮肥为主,磷、钾肥配合施用,特别注重施用腐熟圈粪等有机肥。
7 薯芋类应大量施用腐熟圈粪和钾肥,配合施用氮、磷肥。
8 多年生蔬菜施肥应注意增施腐熟圈肥、土杂肥等有机肥,追肥应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气象灾害对鄂尔多斯市玉米种植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作者:苏艳虹来源:《南方农业·下》2023年第11期摘要玉米适应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耐寒性、耐旱性及耐贫瘠性,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但气象灾害对玉米成活率及产量仍有较大不利影响。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年来频繁受旱灾、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影响。
为避免或降低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造成的影响,结合鄂尔多斯市常发的干旱、大风、低温冷害和冰雹灾害发生情况,探讨了应对技术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气象灾害;玉米种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3.22.008玉米种植面积广,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品种,其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水分及合适的温度,气象灾害频发必然会影响玉米的生产。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地域辽阔,地形西高东低,海拔差较大,地貌复杂多样;处于中纬度地带,受大气环流和季风环流影响天气情况较为复杂。
鄂尔多斯市光照充足,太阳辐射较强;气温季节差别大,温差悬殊;降水集中,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湿度小,蒸发大;无霜期短。
因此,应对玉米生长期的天气变化予以关注,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尽力为玉米生产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
1 玉米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随着生产种植工作的开展及种植技术的进步,我国玉米种植总面积进一步扩大。
鄂尔多斯市位于黄河“几”字弯河套腹地,是玉米种植的黄金带,2023年,玉米种植面积28.9万hm2,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3.2万hm2)的87%,是粮食增产的主力。
为统筹解决好结构性缺水、滴灌管理不精准、持续增产乏力等难题,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引入先进滴灌技术,集成“玉米密植+引黄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示范面积0.13万hm2,辐射带动玉米密植面积1.4万hm2。
玉米各生长阶段对于外界自然条件的要求存在一定差异,为促进玉米更好生长,应结合其各阶段的生长实际及对外界自然条件的具体要求,为其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