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五节医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499.50 KB
- 文档页数:9
05系统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五节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1.孕妇,34岁,第二胎,患者在家中突然出现临产征兆,医生到达后紧急在家中为患者接生,使用干热法消毒剪刀。
与湿热消毒灭菌法相比,干热法A.主要通过水蒸汽及空气传导热力B.导热较快C.穿透力较强D.灭菌所需时间较短E.灭菌所需温度较高【答案】:E【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湿热法由于水传导热的能力比空气强,且渗透性大,因而热疗的效果比干热法更好。
所以,使用湿热法时,水温应低于干热法。
2.患者男性,30岁,因腹痛、反跳痛、呕吐等入院,诊断为阑尾炎,医院欲为患者进行紧急手术,在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和去污防锈,可加入A.氯化钠B.硫酸镁C.亚硝酸钠D.碳酸氢钠E.稀盐酸【答案】:D【解析】:记忆性题目,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需掌握。
3.患者男性,48岁,乙型肝炎患者,患者使用的碗筷需定时进行煮沸消毒。
下列关于煮沸消毒法,正确的是A.煮沸10分钟即可杀灭多数细菌芽胞B.在水中加入亚硝酸钠即可提高杀菌效果C.橡胶类物品在冷水中或温水中放入D.中途加入其他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计时E.物品需全部浸入水中,相同的容器应重叠放在一起【答案】:D【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①物品需全部浸没水中,物品盖子打开,轴结打开,空腔导管预先灌水,各种大小及形状相同的容器不能重叠;②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并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③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④如中途加入其他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⑤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需适当延长煮沸时间,一般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时间延长2分钟。
4.患者女性,65岁,直肠癌患者,患者欲行腹腔镜手术,术前使用碘酊进行皮肤消毒,碘酊的作用原理是A.破坏细胞壁的结构B.破坏细胞膜的结构C.干扰细菌酶的活性D.使菌体蛋白氧化、变性E.产生新生态的氧【答案】:D【解析】:考查消毒、灭菌的方法。
碘酊的作用原理是,碘可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使其变性,以杀灭微生物。
基础护理学之医院内感染预防医院内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新发或恶化的感染。
医院内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不良的临床预后,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医院内感染是临床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首先,在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中,必须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应认真做到按时、正确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者前后、接触各种分泌物或体液之后。
洗手过程中需要用肥皂或洗手液,要充分搓揉手指、指缝、手背、手腕等部位,约20秒后用流水冲洗干净并用纸巾擦干。
在无法直接使用水和肥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医务人员还要注意手套的使用,当需要进行无菌操作时,应使用无菌的手套,并在操作完成后及时更换。
其次,维护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也是防止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在使用医疗器械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不同的医疗器械有不同的清洁和消毒方法,医务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并根据需要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消毒。
此外,医疗器械要分类存放,避免不同器械混放,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另外,保持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也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医院的环境清洁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家具等各个部位的清洁。
这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能减少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医院的空气质量也需要保持良好,通过合理的通风换气、空气过滤等方法,减少病原体的悬浮和传播。
此外,医院还应制定相应的垃圾分类和处理,保证垃圾不会成为传播感染的源泉。
最后,加强患者感染控制是医院内感染预防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对于有传染病的患者,医务人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以及隔离患者等,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另外,还要加强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正确的洗手方法、咳嗽礼仪等,提醒患者及时就医,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基础护理技术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基础护理技术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中进行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综合管理等活动过程中,患者尚未感染或者携带的致病微生物在患者身体内或者医院环境中繁殖,导致患者或医务人员发生感染现象。
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程度、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针对医院感染的危害和影响,医院护理团队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加强基础护理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从而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对于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基础护理技术中的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一环。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执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后,应进行手卫生。
手卫生应包括洗手和消毒两种方式。
洗手应采用肥皂和流水进行,保持洗手时间不少于15秒。
消毒则应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
手卫生能有效减少致病微生物的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其次,基础护理技术中的环境清洁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医院环境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特别是高风险区域,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
医院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清洁和消毒方法,保持环境清洁。
同时,注意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清洁与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此外,基础护理技术中的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有效阻断病原体传播的途径,降低感染的风险。
最后,基础护理技术中的规范无菌操作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应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如洗手、戴手套、采用无菌包装的器械等。
无菌操作的规范使用可以避免器械和设备的交叉污染,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基础护理技术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基础护理技能学习和应用,完善手卫生、环境清洁、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以及规范无菌操作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感染症状;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感染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一)形成条件:1.感染源感染源指感染的来源。
即病原微生物生存、繁殖及排出的场所或者宿主。
医院感染中主要的感染源有:(1)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已感染的病人是最重要的感染源,因已感染病人的体内排出病原微生物较多,且病原微生物常具有耐药性,极易在此外易感宿主体内定植。
病原携带者由于病原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并时常排出体外,故也是主要感染源。
(2)病人自身正常菌群:病人的口腔黏膜、皮肤、肠道、上呼吸道及泌尿繁殖道等寄居者人体正常菌群或者来自环境并定植在这些部位上的微生物,在机体反抗力低下或者一定条件下即可引起自身或者传播感染。
(3)动物感染源:各种动物均可成为动物感染源。
如:鼠类既是沙门氏菌的宿主,又是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感染源。
(4)医院环境:医院环境极易受病原微生物污染而成为感染源。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途径和方式。
医院环境中主要的传播途径有:(1)接触传播: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之间直接或者间接地接触而传播的方式。
1)直接接触传播:感染源与易感宿主之间在身体上有直接的接触,如母婴间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柯萨奇病毒传播等。
2)间接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通过媒介传递给易感宿主,如医护人员的手为媒介、介入性操作等。
(2)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以空气为媒介,空气中悬浮着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随气流流动,引起的感染传播。
1)飞沫传播:感染源排出的飞沫液滴较大,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短,易感宿主在1m 内可能发生感染。
2)飞沫核传播:感染源排出的飞沫在降落前,表层水分蒸发,形成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能长时间地游动,长距离传播。
3)菌尘传播:物体表面的传染性物质干燥后形成带菌尘埃,通过降落在伤口上或者被吸入呼吸道,引起直接或者间接传播。
06系统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五节-医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21.关于无菌物品的保管,不正确的是A.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B.无菌物品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C.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和灭菌日期D.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2~3周E.过期或潮湿应重新灭菌【答案】:D【解析】:考查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无菌物品若未使用,保存时间夏季为1周,冬季为2周;若已使用,使用期限为24小时。
2.下列哪件物品不是24小时内有效A.开启过未污染的无菌溶液B.开启过未污染的无菌包C.铺好的无菌盘D.正在使用的输氧管E.正在进行的静脉输液器【答案】:C【解析】:考查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其余均为24小时。
3.执行隔离技术,下列哪项步骤是错误的A.取下口罩,将污染面向内折叠B.从指甲至前臂顺序刷手C.隔离衣挂在走廊里,清洁面在外D.从页面抓取避污纸E.隔离衣应每天更换消毒【答案】:B【解析】:传染病区工作人员刷手是用刷子蘸肥皂乳按前臂、腕关节、手背、手掌、指缝及指甲处顺序仔细刷洗,每只手刷30秒,用流动水冲净,再重复一遍,共刷2分钟。
4.患者女性,20岁,出现黄疸症状,诊断为甲型肝炎,入住传染病房。
传染病区内正确使用隔离衣的方法下列哪一点是错误的A.半污染区,清洁面朝外B.污染区,清洁面朝内C.送消毒时,清洁面朝外D.先扣领扣,再扣袖扣E.消毒双手后再解袖扣【答案】:E【解析】:考查隔离技术操作法,衣领和隔离衣内面为清洁面。
穿隔离衣时,先扣领扣,再扣袖扣,脱隔离衣时,应先解袖口再消毒双手。
在传染病区,挂在半污染区的隔离衣清洁面向外。
挂在污染区的隔离衣则污染面向外。
送消毒时,清洁面朝外。
5.患者刘某胸痛、咳嗽,低烧20余天,诊断为肺结核而住进传染病区,应执行A.呼吸道隔离B.消化道隔离C.接触隔离D.昆虫隔离E.保护性隔离【答案】:A【解析】:考查隔离技术的概念。
肺结核是经过飞沫传播,故应给予呼吸道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