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动态计量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220.00 KB
- 文档页数:74
指标及计算方法1.井网密度油田(或区块)单位面积已投入开发的总井数即为井网密度。
f=n/A02.注采井数比注采井数比是指水驱开发油田(或区块)注水井总数和采油井总数之比。
3.水驱控制程度注水井注水能够影响到的油层储量占油层总储量的百分数。
水驱控制程度=注水井联通的厚度/油层的总厚度*100%由于面积注水井网的生产井往往受多口注水井的影响,因此,在统计井网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时还要考虑联通方向。
不同注水方式,其注采井数比不同,因而注水井对油层的水驱控制程度也不同。
一些分布不稳定,形态不规则,呈透镜状分布的油层,在选择注水方式时,应选择注水井数比较大的注水方式,以取得较高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该指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采油速度,含水上升率,最终采收率。
中高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大于50*10-3 um2)一般要达到80%,特高含水期达到90%以上;低渗透油藏(空气渗透率小于50*10-3 um2)达到7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
4.平均单井有效厚度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有效厚度之和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有效厚度。
5.平均单井射开厚度油田(或区块、或某类井)内属同一开发层系的油水井射孔总厚度与油水井总井数的比值为平均单井射开厚度。
6.核实产油量核实产油量由中转站、联合站、油库对管辖范围内的总日产油量进行计量,由此获得的产油量数据为核实产油量。
7.输差输差是指井口产油量和核实产油量之差与井口产油量之比。
K=(q ow-q or)/q ow8.核实产水量核实产水量用井口产水量和输差计算。
q wr=q ww(1-K)9.综合含水油田(或区块)的综合含水是指采出液体中水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f w=(100*q wr)/(q wr+q or)-1- 低含水期(0<含水率<20%):该阶段是注水受效、主力油层充分发挥作用、油田上产阶段。
要根据油层发育状况,开展早期分层注水,保持油层能量开采。
原油管输计量误差分析计算及解决对策作者:傅红艳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7期摘要:管道运输的原油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展有效的原油管输计量工作十分重要。
文章首先对原油管输计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分析了原油管输计量的误差,最后对降低原油管输计量误差的措施展开了相应的探讨,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原油管输;计量;误差;措施引言目前,国内各大炼化企业使用的原油,其输送方式主要有3种:管道输送、铁路罐车运输及汽车运输。
其中管道输送是最重要的一种运输方式。
由于在计量交接过程中,计量误差不可避免,给贸易双方带来一定的经济影响,因此,如何降低油品计量误差,提高计量准确度是双方贸易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原油管输计量概述通常来说,在对原油进行管道运输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动态在线计量的方式来对其进行计量,具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第一,流量计配在线液体密度计计量方式;第二,流量计配玻璃密度浮计的计量方式。
根据GB9109.5-88《原油动态计量油量计算》,原油量计算基本公式为:2原油管输计量的误差分析2.1流量计引起的误差对于流量计来说,其在出厂与使用之前,相关人员应对其流量性能进行测试与检定,以便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提升使用的精确度。
所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就需要建立复现流量单位量值的标准装置。
以兰州石化公司为例,其在原油管输进行计量时,通常会采用刮板式容积流量计。
在对这种流量计的系数进行确定时,主要是通过一系列量值传递过程得到的,也就是采用标准金属罐装置来对标准体积管进行检定,然后再利用标准体积管装置对标准流量计进行检定,这样就可以确定出流量计的系数。
在这一系列的量值传递过程中,流量计系数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标准金属罐、标准体积管及流量计本身的系统误差,用标准金属罐检定体积管时产生的人工误差,用标准体积管检定流量计的人工误差,以及检定过程中存在的系统误差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最终累加在流量计系数上,使得通过标定得到的流量计系数存在较大的误差。
原油外输动态计量及标定系统研究与应用摘要:文章以原油外输动态计量及标定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原油外输动态计量及标定系统的程序开发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了程序开发的一般流程,进而就原油外输动态计量及标定系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输差问题展开了详细说明,分别研究了系统运行中产生输差的原因、以及避免输差产生的主要措施,望能够为后续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原油外输动态计量标定系统程序开发输差为了能够尽可能的保障石油企业发展的可靠与稳定,就需要特别重视对计量管理工作的落实,提高计量保障的能力,加大对于原油外输动态计量及标定系统的应用。
结合对原油外输动态计量及标定系统的应用经验证实:其不但能够使计量数据更加的准确与可靠,同时也可确保基础数据保存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本文即针对以上相关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原油外输动态计量及标定系统程序开发分析在原油外输动态计量及标定系统应用程序开发的初级阶段,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原油动态计量的准确与科学,就需要各方工作人员加大对于国标、企业标准、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具体细则要求的学习工作。
在该系统程序的开发过程当中,对于开发工具的选择需要体现对开发环境的集成性、功能的可拓展性、以及使用的可靠性,因此选取visual c++,以确保程序开发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有关原油外输动态计量及标定系统的程序开发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对编程需求明确,设计与之相对应的系统程序开发流程。
具体而言,整个原油外输动态计量及标定系统的程序开发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见图1)。
现结合该程序开发的流程示意图,对当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证:1)对于设计报表格式而言,设计人员需要建立在对联合站计量数据记录表加以利用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形式、结构、以及内容一致的报表格式,并将其存放于系统所对应的数据库(access数据库)当中,借助于此种方式,可以确保数据修改的便捷性。
管输原油动态计量工作规范第一章管输原油检验基础信息一、检验标准依据1)DIN EN ISO 3171-2000 《石油液态产品.管道自动取样》2)API MPMS 《石油计量标准手册(MPMS)》5.2章:碳水化和物的容积式流量计计量8.2章:石油和石油产品自动取样11.1章:原油、炼油产品和润滑油的温度和体积修正系数12.2章:涡轮或容积式流量计液体石油油量计算21.2章:流量计–电气液体计量3)ISO 5024-1999《石油液体和液化石油气体.测量.标准参比条件》4)ISO-9403-2000《原油传输责任-货物检验指南》5)ISO 9029-1990《原油水份测定法-蒸馏法》6)GB 1884-2000《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7)ASTM-D4006-1995《原油水份测定法-蒸馏法》8)ISO 3675-1998《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9)GB 8929-88《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10)GB 6533-1986《原油水及沉淀物份测定法-离心法》11)GB 6532-1986《原油及其产品的盐含量测定法》12)GB 510-1983《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13)ASTM D4007-1995《原油水及沉淀物份测定法-离心法》14)GB-17040-1997《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法》15)ASTM D4294-03《石油和石油产品中硫的测定方法-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法》16)GB 9109.1-88 《原油动态计量一般原则》17)GB 9109.5-88 《原油动态计量油量计算》18)ASTM D477 《石油液体自动管线取样》19)SN/T 0186-93 《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流量计计重》20)GB/T1 7287-1998 《液态烃动态测量体积计量系统的统计控制》21)GB/T 17288-1998 《液态烃体积测量容积式流量计计量系统》22)SN/T 0975-2000 《进出口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 (自动取样)》23)ISO 9770-1989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683Kg/m3到1074Kg/m3烃的压缩系数》24)ISO 91-1-1992 《石油计量表第1部分:基于参考温度15℃和60F的表》25)ISO 91-2-1992 《石油计量表第2部分:基于参考温度20℃和60F的表》25)ISO 5024-1999 《石油液体和液化石油气测量-标准参比条件》26)GB/T 4756-1998《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27)GB/T 1885-1998 《石油计量表》28)SN/T 0509-1995 《出口石油和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29)SN/T 0185-1993 《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石油及其液体产品静态计重》30)GB 8170-1987 《数值修约方法》31)ISO/IEC 17025-1999 《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32)GB/T 15481-2000 《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二、检验、计量标准的确定原则根据贸易双方签定的《计量交接协议》及贸易合同的规定选择相应的计量和检验标准体系。
温度对原油动态计量的影响分析原油动态计量是通过对原油输送管道中流量、密度、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来计算出原油的实际输送量的方法。
其中温度是影响原油体积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温度对原油动态计量的影响较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温度对原油动态计量的影响。
一、温度对原油体积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原油的体积密度会减小。
根据GB/T 1995-2008《原油密度-测定方法》中的规定,温度每升高1℃,原油的密度会降低0.00065 g/cm3。
因此,对于同一质量的原油,温度升高1 ℃,其体积就会扩大0.1%左右。
这说明温度对原油的体积具有较大的影响,误差高达1%以上。
因此,在进行原油的动态计量时,一定要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处理,以减小误差的发生。
原油密度计是通过测量原油的密度来推算其质量的仪器。
但是密度计的精准度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
一些常见的密度计,如振荡管式密度计、单晶转子型密度计等,均是基于电容原理来测量密度的。
而温度变化会导致电容器的电容变化,进而影响密度的测量值。
因此,在进行原油密度测量时,必须对温度进行精确的补偿。
例如振荡管式密度计通常会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温度并进行补偿,以保证密度计的精准度。
流量计是用于测量原油流量的关键装置,其中热式质量流量计更是直接利用温度的作用原理来进行测量。
热式质量流量计通过加热流量计传感器,测量原油流过传感器前后温度的差值,进而计算出原油的质量流量。
由于温度变化会影响传感器的热特性,因此必须对温度进行精确测量和补偿,以确保流量计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原油的粘度是指在固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单位面积的阻力大小。
但是随着温度升高,原油的粘度会降低。
根据经验公式,温度每升高10℃,原油的粘度会降低10%~20%。
因此,在进行原油粘度的测量时,需要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补偿,以减小误差的影响。
综上所述,温度对原油动态计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进行原油动态计量时,必须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处理,以确保计量精准度和稳定性。
动态分析相关概念和确定方法1、油井生产动态指标(1)日产油水平:指月产油与当月日历天数的比值。
单位是t/d。
日产油水平是衡量原油产量高低和分析产量的重要指标。
(2)日产油能力:指月产油与生产天数的比值。
单位是t/d。
日产油能力是衡量油井产量高低的根本。
如果油井生产正常,并且全月生产,则日产油水平即为日产油能力。
注意:油井日产油能力是变化的且阶段认为是定值;判断油井日产油能力应该考虑正常生产时间,并且应历史性分析。
(3)综合含水:按月计算月产水与月产液的比值。
也分年均含水或年末含水。
年均综合含水=年产水/年产液。
当油田含水达到98%时称为极限含水率。
(4)综合气油比GOR:按月计算:月产气/月产油,单位是米/吨。
(5)采油(液)速度:年产油(液)与地质储量比值的百分数,单位%。
衡量油田开采速度快慢的指标。
地质储量采油速度:油田(或区块)年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可采储量采油速度:油田(或区块)年采油量占可采储量的百分数。
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当年核实年产油量占上年末剩余可采储量的百分数。
即=当年产油/(可采储量-累积产油+当年产油)×100%。
一般控制在8%~11%,低渗透油藏控制在6%左右。
(6)采出程度:地质储量采出程度:油田(或区块)的累积产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数。
可采储量采出程度:油田(或区块)的累积产油量占可采储量的百分数。
2、注水井生产动态指标(1)注水量:单井日注水量是指井口计量的日注水量,开发单元和阶段时间的注水量用单井日注水量进行累加得出。
◆相对吸水量:在同一压力下,某小层吸水量占全井吸水量的百分数。
用来表示各小层相对吸水能力。
(2)吸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单位注水压差的日注水量。
(3)注水井利用率(或开井率):按月计算,注水井开井总数占注水井总数之比。
开井数是指当月连续注水时间不小于24h的井数。
(4)分层注水合格率:分层注水井测试合格层段数与分注井测试层段数之比。
(5)吸水指数:单位注水压差的日注水量,单位是m3/(d.Mpa)。
关于原油计量交接中的计量误差问题分析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跃发展,原油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作用也逐渐显著,对原油计量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只有设法降低原油计量误差,不断提高交接计量方式准确度,才能减少企业经营成本,进而提高原油企业的交易运作效益。
关键词:原油计量交接计量误差经济效益现阶段,国内各大炼油企业使用的原油计量交接方式主要有:动态计量方式,即管道输送过程中的计量;?静态计量方式,即采用大罐、罐车等容器在原油静止状态下进行计量。
一、影响计量精度的原因分析任何计量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必须尽量消除或减小误差,在原油计量交接中,误差原因可以分为八类:1.流量计引起误差原油交接计量主要采用容积式流量计,对制造加工的精度以及装配的要求较高,精度达到0.2%。
但测量单元与壳体内腔形成的计量室存在0.05-0.1mm的缝隙,故有渗漏误差。
2.体积计量引起误差大罐计量体积是通过标定的容积表求得,而大罐使用中会受到油温、静压力及液位等因素影响,导致附加计量误差。
动态体积误差主要来源于标准体积管、流量计本身系统误差、金属管及使用中的环境、人员因素。
3.原油密度引起误差原油密度是重要参数,它主要随原油中的化学成分的比例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含水率测量引起误差当前脱水水平参差不齐,原油含水率测定多用蒸馏法,装置设备的系统误差、试样剂的选择、样品前期处理效果、蒸馏时间都会对原油含水率测定产生一定影响。
5.原油温度、压力引起误差在油品计量过程中,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而管输原油的体积会随压力变化而变化,两者呈反比,它通过对压力修正因数影响影响最终计量结果。
6.液体粘度引起误差在原油计量过程中,当液体粘度增大时,液体通过流量计压差增大,与相同流量计渗漏缝隙相比,渗漏减少;反之,渗漏增大。
7.取样误差目前,原油品种丰富,混配不一,手工取样会带来较大随机性,在原油密度和含水率测定过程中,溶剂代表性不够,数据说服力不够。
油品动态计量常见误差分析肖大伟原油贸易计量方式有动态计量和静态计量两种方式,动态计量又分为如下三种:以体积计量的流量计配玻璃密度计的计量方式、以体积计量的流量计配在线密度计计量系统、直接显示质量计量结果的质量流量计,受科技水平和生产成本的限制,目前国内各计量站广泛采用的是第一种动态计量方式,常见油量计算公式如下: Mn=Vt*MF*VCF**Cpl*(Ρ20-1.1)*Cw式中:Mn——空气中的纯油质量;Vt——t温度下油品的体积VCF——体积温度修正系数Ρ20——标准密度MF——流量计系数1.1 ——空气浮力修正值Cpl——压力修正系数Cw——质量含水系数根据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要计算贸易交接的纯油量,需测量出原油的体积、温度、压力、密度、含水率等参数,而这些参数在测量过程中会存在测量误差,从而导致贸易交接的误差,只有将以上各个因素都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才能达到控制计量综合误差的目的。
1流量计系数MF误差分析GB 9109.5规定动态计量可采用基本误差法,当流量计误差在?0.2%以内时,MF=1.0000,也可采用流量计系数法,流量计系数由资质单位定期标定。
两种方法相比而言,基本误差法采用的是固定误差,与真实结果偏差相对较大,故国内各计量站在油量计算时多选用流量计系数法。
采用流量计系数法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流量计标定条件(压力、温度、流量、粘度)与实际运行工况的偏差,以及油量计算时流量计系数的选用。
1.1流量的影响流量计的标定,一般只对流量计进行高、中、低三个运行排量点检定,例如塔里木油田外输流量计的选择的排量点为350m?/h、500m?/h和700m?/h,标定时应控制流量尽可能地与预选的排量保持一致,降低标定误差。
1.2 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变化,使得流量计腔体膨胀和间隙改变,流量计的基本误差亦随之变化。
工作条件下的原油温度越高于检定条件下的原油温度,则流量计的基本误差越偏小,流量体积偏少,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