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粉末形貌图片01
- 格式:doc
- 大小:3.85 MB
- 文档页数:3
喷雾造粒钼粉制作Mo-Cu合金微观形貌及性能分析佚名【摘要】试验分析了采用喷雾造粒钼粉熔渗法制作Mo-Cu合金的微观形貌及性能。
结果表明:熔渗后多孔钼骨架被Cu相充满但存在微量球状孔隙,Cu相形成了网络状的微观形态并存在富集区;采用喷雾造粒钼粉制作的Mo-Cu合金相对密度、布氏硬度、导热率和线膨胀系数等性能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Mo-Cu alloy fabricated by spray granulation molybdenum powder with infiltration Cu proces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 that porous Mo skeleton with small quantity spherical pores was filled up with Cu which forms latticed micro phase and exists enrichment zone. The performance of Mo-Cu fabricated by spray granulation molybdenum powder,such as relative density, Brinell hardness ,heat conductivi-ty and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reaches the customer requirement.【期刊名称】《中国钼业》【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53-56)【关键词】喷雾造粒钼粉;Mo-Cu;微观形貌;性能【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125.2+410 前言Mo-Cu 合金是两相既不互相固溶又不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假合金”(pseudo-alloy)[1],其性能兼具两种材料的特性,如Mo 的高强度、低线膨胀系数以及Cu 的高导电、高导热性,因此被广泛应用在电接触材料、电子封装材料、散热材料等领域[2-3]。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7056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黄兰萍;何军;李松;陈送义;陈康华【摘要】采用氮气雾化法制备Zr质量分数为0.25%的7056铝合金粉末,然后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超高强7056铝合金,研究烧结温度对合金致密性、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雾化法制备的7056铝合金粉末组织为枝晶结构,平均粒度为43.4μm,晶粒尺寸为1~2μm,晶界处存在明显的溶质元素偏聚.放电等离子烧结的7056铝合金接近全致密.随烧结温度升高,合金的压缩屈服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烧结温度为480℃时,强度最高,为284.7 MPa.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后,合金强度显著提高,烧结温度为420℃的合金,时效后强度达到575.9 MPa.时效态合金的强度随烧结温度升高而降低.【期刊名称】《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年(卷),期】2019(024)002【总页数】8页(P112-119)【关键词】7056铝合金;雾化制粉;放电等离子烧结;烧结温度;微观组织【作者】黄兰萍;何军;李松;陈送义;陈康华【作者单位】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轻质高强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常州大学江苏省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州 213164;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轻质高强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83;中南大学轻合金研究院,长沙 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1247xxx系(Al-Zn-Mg-Cu)铝合金具有高比强度、高断裂韧性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在航空航天、地面交通等领域应用广泛[1]。
经过长期发展,7xxx系铝合金已经开发出7075,7050和7055等系列铝合金,并得到广泛应用[2]。
纳米ZrO2粉末感应等离子体球化处理工艺研究张锐;王全胜;柳彦博;孙现凯【摘要】采用液体送粉技术及感应等离子体球化技术对纳米YSZ(6%~ 8%Y2O3-ZrO2)粉末进行了团聚、球化处理,研究了感应等离子体球化处理工艺参数对于粉体球化率的影响,采用三维景深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球化处理前后纳米YSZ粉末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及其相结构.结果表明,采用液体送粉感应等离子球化处理技术,可同时对纳米YSZ粉末进行团聚及其致密化处理,得到的粉末为表面光洁、致密的实心球或空心球粉末,其粒径分布范围为40~100μm;YSZ粉末的相结构在处理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期刊名称】《热喷涂技术》【年(卷),期】2014(006)002【总页数】5页(P52-56)【关键词】感应等离子体球化;YSZ纳米团聚体粉末;粉末性能【作者】张锐;王全胜;柳彦博;孙现凯【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冲击环境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冲击环境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冲击环境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冲击环境材料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4由于YSZ(6%~8%Y2O3-ZrO2)具有热导率较低(2.0~2.3W·m-1k-1)、与基体材料相近的热膨胀系数(11.0×10-6℃-1)及熔点较高(2700℃)等特点,将其作为TBCs中的面层材料使用,可以有效解决燃气轮机以及涡轮发动机热端部件的热防护问题[1-2]。
与常规微米YSZ涂层相比,采用纳米结构YSZ粉末得到的涂层微观结构呈现出晶粒堆积紧密、气孔率低且结合强度高等特点[3],涂层的隔热性能更优、抗热震性能更强[4]。
激光选区熔化用AlSi10Mg粉末显微组织与性能唐鹏钧;何晓磊;杨斌;邵翠;王兴元;黄粒;李沛勇【摘要】采用超音速气体雾化制备AlSi10Mg粉末,粉末经分级后通过激光选区熔化制成试块.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研究粉末和试块的微观组织、组成相及演变情况,通过拉伸实验测试试块的室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AlSi10Mg粉末粒径分布符合激光选区熔化工艺要求,粉末呈球形或类球形.粉末组织细小均匀,主要由α(Al)基体和(α+Si)共晶组成.试块熔池形貌清晰可见,组织均匀、致密,其致密度达到99.5%;该组织中仅存在α(Al)和极少量Si相,几乎所有合金元素均固溶于Al基体中.经室温拉伸性能测试,试块的抗拉强度达到了442 MPa.%The AlSi10Mg powder was prepared by supersonic gas atomization. After classified,the powder was fabricated into block by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 The microstructure,phase,and evolutions of powder and block were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e,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X-Ray Diffractio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SLM block were tested by tensile experiment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AlSi10Mg powder after classifie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LM technology. The powder always is spherical and spherical-like. Meanwhile,the microstructure of powders is fine and uniform,which contain α(Al)matrix and (α+Si)eutectic. In addition,the melt pool boundaries of SLM block are legible. The microstructure is al-so uniform and densified,the relative density approaches to 99. 5%. On the other hand,onlyα(Al)and few Silicon phase are detec-ted in this condition,due to the most alloying elements are dissolved in α(Al)matrix.At room temperature,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SLM block reaches up to 442 MPa.【期刊名称】《航空材料学报》【年(卷),期】2018(038)001【总页数】7页(P47-53)【关键词】激光选区熔化;AlSi10Mg粉末;显微组织【作者】唐鹏钧;何晓磊;杨斌;邵翠;王兴元;黄粒;李沛勇【作者单位】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北京市先进铝合金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北京100095;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北京市先进铝合金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北京100095;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北京市先进铝合金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北京100095;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北京市先进铝合金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北京100095;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北京市先进铝合金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北京100095;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北京市先进铝合金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北京100095;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100095;北京市先进铝合金材料及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北京10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2+1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是目前比较成熟、已实现商业化应用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之一。
真空气雾化参数对粉末粒度及形貌的影响研究马尧;鲍君峰;胡宇;王辉;胡丹丹【摘要】对雾化压力、雾化气体温度等雾化参数对粉末粒度、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雾化压力在2.3~3.2MPa范围内对粉末粒度影响不大,当雾化压力超过3.5MPa时,粉末粒度开始变细小.雾化气体温度对粉末粒度影响最大,较高的雾化气体温度有利于获得较细小的粉末.【期刊名称】《热喷涂技术》【年(卷),期】2014(006)001【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真空熔炼;雾化参数;合金粉末;粒度分布【作者】马尧;鲍君峰;胡宇;王辉;胡丹丹【作者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160;北京市工业部表面强化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160;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160;北京市工业部表面强化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160;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160;北京市工业部表面强化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160;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160;北京市工业部表面强化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160;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160;北京市工业部表面强化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4真空气雾化是近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一项新技术。
真空熔炼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合金元素的氧化烧损,具有改善合金元素的固溶度,减少偏析,细化晶粒,改善第二相的形状、尺寸及分布等优点;而惰气雾化技术可以起到细化合金组织、改善合金性能的效果,尤其适用于合金化程度较高、对组织形态依赖性较高的工具钢、超合金等金属材料[1],这是传统铸造技术难以实现的。
相对于普通气雾化技术,用真空熔炼惰气雾化法生产的金属粉末,还具有氧含量低、细粉收得率高、外貌球形度好等优点,适合于各粒度段、高性能喷涂粉末的制备,特别适用于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冷喷涂等超细粉末的生产,而这些是普通气雾化技术较难实现的。
水雾化法制铜粉的简单介绍一.铜粉的发展简史铜粉是粉末冶金制品生产使用的重要原料。
国际工业性铜粉的生产开始于2O世纪2O年代, 5O年代以后,国际上出现了新的铜粉生产方法—置换沉淀法和水冶法,后来,出现了雾化法。
我国于1958年开始了铜粉的试制工作。
当时进行的是电解铜粉的生产试验。
60年代中期,电解铜粉试制获得成功并投人小批量生产。
70年代中期,我国建立了第一条电解铜粉的生产线。
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铜粉用量大幅度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通过挖潜革新和进行技术改造,使铜粉产量翻了几番。
在此期间,相继建立和发展了十多个铜粉生产企业,全国铜粉的生产能力达到40000吨左右,年产量平均约24500吨。
二.当前铜粉的生产方法及现状铜粉的生产方法主要分为:电解法、水雾化法和氧化还原法。
电解法生产历史悠久,工艺成熟。
生产的铜粉,具有树枝状的微观形状,还有比表面发达、纯度高、成形性能好等特点,然而,用电解法生产铜粉有着严重污染环境和能耗高的缺点。
在铜粉生产方面,能够替代电解法的,当首推雾化制粉法。
水雾化制粉,加上氧化还原等后续处理工艺,成功研制开发了符合环保需要的低松装密度雾化铜粉。
三.水雾化生产铜粉的工艺流程。
电解铜块—熔炼—雾化—氧化---烘干还原---破碎---抗氧化处理----筛分---合批—成品。
1.熔炼在中频炉或电弧炉加热到1150-1200℃。
2 .雾化工业化的雾化铜粉生产分气雾化法和水雾化法两种。
生产实践证明,水雾化生产效果比气雾化好,水雾化在空气或者惰性气体中雾化。
3. 氧化氧化过程对生产高性能低松装密度铜粉的影响极大。
在生产中发现,氧化方式、氧化时间及氧化温度对粉末的氧化效果影响很大。
特别是在相同的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条件下,氧化方式对氧化效果的影响尤其大。
氧化方式分为静态及动态两种方式。
静态氧化时,铜粉氧化速度十分缓慢,而且容易结块;动态氧化则不然,故其氧化效果甚佳。
实验二显微镜法测试粉体粒度、粒度分布及形貌一、目的意义显微镜就是少数能对单个颗粒同时进行观测与测量的方法。
除颗粒大小外,它还可以对颗粒的形状(球形、方形、条形、针形、不规则多边形等)、颗粒结构状况(实心、空心、疏松状、多孔状等)以及表面形貌等有一个认识与了解。
因此显微镜法就是一种最基本也就是最实用的测量方法,常被用来作为对其她测量方法的一种校验甚至确定的方法。
本实验的目的:通过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粉末的形状与粒度掌握:1、制样方法及计算方法2、数据处理3、粒度分布曲线的描绘二、方法实质生物显微镜就是透光式光学显微镜的一种。
用生物显微镜法检测粉末就是一般材料实验室中通用的方法。
虽然计算颗粒数目有限。
粒度数据往往缺乏代表性,但它就是唯一的对单个颗粒进行测量的粒度分析方法。
此法还具有直观性可以研究颗粒外表形态。
因此称为粒度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
测试时首先将欲测粉末样品分散在载玻片上。
并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
通过选择适当的物镜目镜放大倍数与配合调节焦距到粒子的轮廓清晰。
粒径的大小用标定过的目镜测微尺度量,样品粒度的范围过宽时,可通过变换镜头放大倍数或配合筛分法进行。
观测若干视场,当计数粒子足够多时,测量结果可反映粉末的粒度组成,进而还可以计算粉末平均粒度。
三、仪器与原材料物镜测微尺、标准测微尺、生物显微镜、分散剂(酒精、环乙醇等)、玻璃棒、吸管粉末试样(雾化粉、电解粉)四、测试方法1、显微镜使用前的准备将目镜测微尺放入所选用的目镜中,并将目镜与物镜安装在显微镜上,将标准测微尺(每小格10微米)置于载物台上通过旋转公降螺钉(注意:不得使物镜接触载玻片1),调节焦距标定目镜测微尺一格比代表的长度(u)。
2、样品的制备用显微镜测试的粉末应经过筛分,否则由于粉末粒度范围过宽,测试中需经常更换物镜或目镜,不仅造成测试工作的不便而且由于视场范围的变化引起测试的不准确。
粉末样品由于具有发达的表面积,因而有较高的表面能,使粉末颗粒产生聚集,形成团块,影响粉末粒度的测定,所以制样过程中应使颗粒聚集体分散成单个颗粒,一般就是将少量粉末样品(0.01克左右)放置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上数滴分散介质,用另一干净载玻片覆盖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