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治疗的常用装置
- 格式:pptx
- 大小:705.42 KB
- 文档页数:22
COPD患者雾化吸入装置的使用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特征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对于COPD患者,使用雾化吸入装置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下面将介绍COPD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雾化吸入装置。
1.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装置:目前市场上有两种主要的雾化吸入装置,包括喷雾器和压缩机雾化器。
在选择雾化吸入器时,应根据患者的个人需求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以确保最佳效果。
2.准备工作:使用雾化吸入装置前,患者应先洗手并确保装置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需要准备好处方药物以及用于雾化吸入的溶液。
根据医生的指导,将合适量的药物溶解于氯化钠溶液中。
3.装配和检查装置:根据使用说明书,将雾化吸入装置的各个部件正确组装并连接好。
在使用前,需要检查雾化器、嘴罩、气管等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4.使用步骤:(1)坐直或站立,保持舒适的姿势。
(2)插上电源并按下开关,检查喷雾器或压缩机是否正常工作。
(3)将药物溶液倒入雾化吸入装置的药瓶中,并将药瓶紧固好。
(4)带上面罩,确保嘴、鼻都被包裹住。
嘴罩要紧贴面部,以避免药物流失。
(5)将装置的喷雾嘴放入口腔,轻轻咬住,保持嘴闭合。
(6)打开装置,开始雾化吸入治疗。
吸气时应慢而深,慢慢吸入全程,以确保药物充分进入肺部。
(7)吸气后保持呼吸暂停几秒钟,让药物在肺部停留更长的时间。
(8)完全吸入治疗后,关闭装置并将其移除。
5.清洁和维护:每次使用后,应将雾化吸入装置的各个部件进行清洁和消毒。
具体方法和频率可以参考产品说明书。
另外,定期检查装置是否正常,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垦匿哩堡塑查!!!!堡箜!!鲞箜!塑!!!!垦!!匹!!坚!!:!!!!:y!!:!!:盟!:!几种装置应用于机械通气雾化吸人治疗的比较李洁孙兵詹庆元【摘要】目前常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雾化吸入装置有喷射雾化器(JN)、定量雾化吸入器(MDI)以及一种新型的雾化发生器一震动雾化器。
本文主要介绍前两者在结构和原理、疗效、费用等多方面的比较及研究进展。
初步结果显示,与喷射雾化器相比,MDI+储雾罐具有便携、便宜及疗效好的优点,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机械通气;雾化吸入;雾化器近十多年来,雾化吸入治疗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得越来越多,人们也日益重视雾化吸入疗效的影响因素,对机械通气时的雾化吸人技术及各种装置都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改进。
这些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应用不同装置的疗效区别、费用等问题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他们就此展开了体内、体外的深入研究。
目前可用于机械通气的雾化吸入装置有4种:定量气雾吸入器(MDI)、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以及新型的震动雾化器,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几种装置及其比较的研究结果。
1雾化发生装置的结构和原理1.1MDI和储雾罐MDI称为定量气雾吸入器,其结构为:密封的储药罐内,盛有药物和助推剂,药物溶解或悬浮于助推剂内(现在常用的为氟里昂);同时,为预防微粒聚集,通常添加低浓度的表面活性物质[1]。
因此,由MDI喷出瞬间的气雾液滴实际上是由药物、助推剂和表面活性物质等组合而成的复合液滴,实际直径为40“m。
每次手压驱动,计量活瓣供应25~100“L溶液,助推剂在遇到大气压后突然蒸发而迅速喷射,卷带出气溶胶微粒,此时速度很嘭够。
爹”。
快,约15m/s,在o.1秒后速度可下降50%[2]。
所以通过一个有一定体积的储雾罐作为桥梁给药,可以延长气溶胶喷出到进入气道的时间和距离,减慢粒子喷射的速度,从而增加外层液态气体的挥发而使气溶胶直径明显缩小。
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使用储雾罐比直接将MDI连接于呼吸机环路中的有效率高4~6倍[3]。
如何正确选择雾化吸入装置及药物1. 雾化吸入治疗及其特点雾化给药治疗,就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 (溶液或粉末) 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作用。
临床上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包括:急慢性咽喉炎、鼻炎,哮喘、阻塞性(痉挛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粘稠物阻塞症、囊性肺纤维化症、及需要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患者等。
雾化给药治疗具有如下特点:1)吸入的药物可直接到达患病部位呼吸道和肺部,比口服药物起效快;2)由于药物直接进入呼吸道,其用量最多只需其它给药方式的十分之一,相对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3)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可以普遍用于多种呼吸道疾病;4)对于某些以病毒感染为主的、可自愈的疾病(如:感冒),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5)药物作用直接,对缓解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且迅速。
2. 雾化吸入装置有哪些?临床使用的雾化装置大致分为三种:(1)超声波雾化器:其喷雾器对雾粒无选择性,产生的药物颗粒大部分仅能沉积在口腔、喉部等上呼吸道,而且由于肺部的沉积量很少,不能有效治疗下呼吸道疾病。
同时,由于超声波雾化器产生的雾粒大,雾化快,导致患者吸入过多的水蒸气,使呼吸道湿化,呼吸道内原先部分堵塞支气管的干稠分泌物吸收水分后膨胀,加大呼吸道阻力,可能会产生缺氧现象,且超声波雾化器会使药液结成水珠挂在内腔壁上,对下呼吸道疾病效果不佳,对药物需求量大,造成浪费的现象,现在使用较少。
(2)喷射雾化器:采用节能低噪音专利技术制造的压缩机,把通过抗菌网绵基滤过的洁净氧气压缩为气流,由喷气口喷出来冲击雾化杯内的液体使其气化,再由出雾口喷出供口鼻吸入达到对肺、支毛细血管的用药的医疗保健器械。
主要用于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哮喘等。
(3)网式雾化器:它属于雾化器的一种最新类型,是利用网式喷雾头构造来喷雾,主要面向小儿哮喘患者使用和家庭应用的雾化器,特点是便携带,可随时随地使用。
医学笔记呼吸科常用吸入装置汇总《医学笔记:呼吸科常用吸入装置汇总》1. 引言在医学领域,呼吸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领域,涉及到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呼吸科的诊疗过程中,吸入装置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呼吸困难、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呼吸科常用吸入装置进行全面评估,并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2. 常见的吸入装置(1)雾化器雾化器是一种常见的吸入装置,它通过将液体药物雾化成小颗粒,使患者可以通过呼吸吸入药物,从而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雾化器通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对于缓解呼吸困难、改善气体交换有着良好的效果。
(2)雾化吸入器雾化吸入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吸入装置,可以将药物雾化成细小颗粒,便于患者随身携带并进行呼吸治疗。
它的便携性和操作简便性使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长期治疗。
(3)雾化器面罩雾化器面罩是一种带有雾化器连接口的面罩,可以将雾化药物直接送达患者的呼吸道部位。
它适用于年幼或病情严重的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吸入药物时的不适感,提高治疗的舒适度。
3. 吸入装置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吸入装置时,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不同类型的呼吸系统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合理搭配,并按照医生的建议确定适当的药物剂量。
(2)正确的使用方法每种吸入装置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方法,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明确掌握各种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药物能够有效地送达到呼吸道部位,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呼吸科的诊疗工作中,吸入装置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吸入装置的类型和功能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呼吸科的诊疗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雾化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雾化吸入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雾化吸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雾化吸入器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和器具。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开具雾化吸入剂,患者需要根据医嘱准备好所需的药物。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雾化吸入器本身,包括主机、雾化罐、面罩或口罩等。
接下来,正确装配雾化吸入器。
首先将雾化罐安装到主机上,并确保安装牢固。
然后将所需药物倒入雾化罐中,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浓度应符合医生的嘱咐。
最后,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面罩或口罩,并将其安装到雾化罐上。
在使用雾化吸入器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通过清洁鼻腔、咽喉等方式进行。
其次,要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进行雾化吸入,避免受到外界干扰。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开始使用雾化吸入器了。
首先打开雾化吸入器的电源,然后将面罩或口罩放在面部,确保密封良好。
接着按下开关,让雾化吸入器开始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正常呼吸,深呼吸有助于药物更好地进入呼吸道。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避免说话或大声呼吸,以免影响药物的吸入。
其次,要定期清洁雾化吸入器,避免残留药物或细菌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
最后,在使用完毕后要关闭电源,并将雾化吸入器进行清洁和存放。
总的来说,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雾化吸入器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在使用雾化吸入器时能够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和以上介绍的方法进行操作,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中吸入装置的选择与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我国第三大致死性疾病。
2015年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6%,患病人数接近1亿,其中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3.7%[1]。
随着吸烟人数增加、空气污染以及社会老龄化,我国慢阻肺患病率仍将保持上升的趋势。
慢阻肺是可防可治的一种进行性发展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治疗主要目标是减轻患者症状、降低未来急性加重和死亡的风险[2]。
由于呼吸道解剖生理的特殊性,吸入治疗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快速起效和全身药物暴露少的特点。
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和2019年'稳定期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规范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等均推荐吸入疗法作为慢阻肺治疗的首选给药方式[2,3]。
目前慢阻肺患者的吸入治疗药物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及复方制剂,不同种类的吸入药物配备不同的吸入装置,患者可以有多种选择。
但由于慢阻肺患者多数年龄大、认知性和依从性不同、理解和协调能力不足,对吸入装置使用方法和技巧不够到位而影响疗效,从而导致患者症状控制不佳,急性加重次数增多[2,4]。
临床医师要做好慢阻肺的全程规范化治疗和管理,首先必须了解吸入药物的种类和药学特性,不同吸入装置的构造原理和吸入方法,有效把控影响吸入疗效的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充分发挥吸入药物的治疗效果。
一、吸入药物的类型和作用机制目前慢阻肺患者吸入治疗药物主要有三大类,包括β2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和糖皮质激素及其复方制剂,其中支气管舒张剂是慢阻肺治疗的基石。
1.β2受体激动剂: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是增加细胞内cAMP水平、降低细胞内游离钙浓度、舒张气管平滑肌。
雾化装置的类型
雾化装置的类型如下:
1、射流雾化器(又称喷射雾化器或压缩气体雾化器)。
这种雾化器通过压缩气体产生的气流冲击雾化杯内的液体,使其气化后形成微小雾滴供吸入。
射流雾化器适用于下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和肺炎,以及哮喘等。
2、超声雾化器。
这种雾化器通过高频率超声波振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适合上呼吸道治疗,但产生的雾粒较大,可能不适合下呼吸道疾病。
3、振动筛孔雾化器。
这种雾化器通过超声振动使药液穿过细小的筛孔产生气溶胶,具有噪音小、体积小、储药罐可位于呼吸管路上方等优点,适合小儿哮喘患者和家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