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方式新
- 格式:ppt
- 大小:5.05 MB
- 文档页数:49
氧气雾化吸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一、什么是氧气雾化吸入氧气雾化吸入是一种通过将液态药物转化为雾状,然后与纯氧混合后呼吸进入肺部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治疗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二、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在使用前,应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故障,请及时更换或修理设备。
2.准备药物: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准备好需要使用的药物。
通常情况下,液态药物需要在使用前进行稀释。
3.准备雾化器:将雾化器组装好并连接到氧气源上。
确保所有连接都牢固无误。
4.准备面罩或鼻塞: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塞,并确保其清洁卫生。
三、使用步骤1.连接设备:将氧气源连接到雾化器上,并打开氧气源开关。
确保从面罩或鼻塞处可以看到氧气流动。
2.添加药物:将需要使用的药物加入雾化器中,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稀释。
注意,不同的药物可能需要不同的稀释比例。
3.调节雾化器: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需要,调节雾化器的流量和颗粒大小。
通常情况下,哮喘患者需要较小的颗粒大小,而COPD患者需要较大的颗粒大小。
4.戴上面罩或鼻塞:将面罩或鼻塞戴在患者脸上,并确保其紧密贴合。
如果使用面罩,请确保其覆盖住嘴和鼻子;如果使用鼻塞,请确保其插入到鼻孔中。
5.开始吸入:打开雾化器开关,并开始吸入。
呼吸应该平稳而深沉,以便药物能够充分进入肺部。
四、注意事项1.使用前请咨询医生:在使用氧气雾化吸入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并遵循其建议和处方。
不要自行决定使用何种药物或调节何种剂量。
2.注意设备的清洁和维护:使用后,请及时清洁设备,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如有任何问题或故障,请及时更换或修理设备。
3.注意药物的储存和稀释:药物应该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稀释。
不要自行决定药物的剂量或稀释比例。
4.注意呼吸方式: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时,应该保持平稳而深沉的呼吸,以便药物能够充分进入肺部。
吸入疗法的两种给药方式:吸入剂与雾化作者:刘祖春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9年第03期在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的治疗中经常会使用吸入疗法。
吸入疗法是将药物以气溶胶、干粉或雾化溶液形式送进呼吸道,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和(或)肺泡的一种给药方式。
由于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和肺,局部药物的浓度高,疗效好。
起效迅速(起效时间仅为5-10分钟),可迅速缓解症状。
吸入药物剂量比口服剂量小,药物吸收入血在全身各组织的分布少,减少了全身用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因此,吸入治疗已被多国推荐为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道疾病的首选给药方式。
吸入剂的不同类型吸入治疗使用的吸入药物称为吸入剂。
临床上用于缓解呼吸道症状的吸入剂有三种类型,即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以及两类药物的联合使用。
支气管扩张剂的作用是舒张肺气道周围的肌肉,打开气道,这样可以让呼吸更顺畅。
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效吸入剂与长效吸入剂。
短效吸入剂包括沙丁胺醇、左旋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可每4~6小时使用一次或按需使用;长效吸入剂包括噻托溴铵、沙美特罗、福莫特罗、阿福特罗、茚达特罗、阿地溴铵,可每12小时使用一次。
糖皮质激素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以称为类固醇。
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
目前常用的有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
两类药物的联合,即支气管扩张剂中一种或者两种,甚至三种,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
呼吸道吸入疗法的两种给药方式呼吸道吸入治疗有吸入器和雾化两种给药方式。
雾化器和吸入器是对药物进行雾化并送进呼吸道的装置。
1.吸入器临床上常用的吸入器(含药物)有定量压力气雾剂与干粉吸入剂两种。
定量压力气雾剂(MDI)装置小巧,便于携带,能反复定量给药。
但对于使用者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吸气与手动按压药物配合;药物的肺沉积率仅为10%左右,大部分沉积在口腔部。
目前用于慢阻肺治疗的MDI药物主要有沙丁胺醇(万托林)、溴化异丙托品(爱全乐)及可必特(万托林和爱全乐的复方制剂)、辅舒同等。
雾化吸入健康宣教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种健康产品也不断涌现,其中雾化吸入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器械,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接受。
本文将就雾化吸入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介绍,从而宣传和普及雾化吸入的健康知识。
第一部分:雾化吸入器原理雾化吸入器,又称为喷雾器,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将液体药物转化为微小的颗粒状喷雾形式,使药物能够更好地被人体所吸收。
一般来说,雾化吸入器主要有超声波雾化和压缩气雾化两种方式。
超声波雾化器是利用超声波振动将液体药物分解为微小粒子,并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
而压缩气雾化器则是通过高压气流冲击药液,形成细小的气雾颗粒。
无论是哪种原理,雾化吸入器的目的都是将药物尽可能细化,以便更好地被吸收。
第二部分:雾化吸入器的使用方法使用雾化吸入器前,首先要准备好需要使用的药物以及清洁的雾化器设备。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雾化吸入器的使用步骤。
1. 准备工作:- 检查雾化吸入器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清洁卫生。
- 准备所需药物,可以是医生开具的处方药物或者一些常用的非处方药物。
- 清洁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2. 使用步骤:- 将药物倒入雾化吸入器的药杯中,按照指示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
- 将雾化吸入器设备连接好,确保与药杯相连的管道没有漏气。
- 打开电源开关,根据需要调整药物的雾化浓度和雾化速度。
- 将嘴唇紧贴吸入口,深呼吸并慢慢吸入药物雾化物,每次吸入持续10-15分钟。
- 使用后将设备和药杯进行清洁和消毒,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第三部分:雾化吸入器的注意事项雾化吸入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以确保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1. 咨询医生:在使用雾化吸入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了解所使用药物的适宜剂量和使用方法。
2. 清洁与消毒:使用前后,必须对雾化吸入器设备及药杯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 存储方式:雾化吸入器设备和药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成人做雾化的正确呼吸方法雾化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方法,它通过将液体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使药物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呼吸道,从而起到治疗和缓解疾病的作用。
对于成人来说,正确的雾化呼吸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成人做雾化的正确呼吸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雾化器非常重要。
成人在进行雾化治疗时,应选择适合成人使用的雾化器,通常是带有面罩或者嘴嚼式口罩的雾化器。
这样可以确保药物能够更好地被吸入到呼吸道中,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正确的坐姿也对雾化呼吸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
成人在进行雾化治疗时,应选择一个舒适的坐姿,通常是坐在椅子上或者床上,保持上身挺直,这样有利于药物更好地进入呼吸道,并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不适感。
接着,正确的呼吸节奏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雾化治疗时,成人应该通过口腔深呼吸,缓慢地吸入药物雾化后的气体,然后慢慢呼出。
在吸入时,应该尽量让药物雾气停留在呼吸道中,这样药物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此外,成人在进行雾化治疗时,应该尽量放松身体,避免过于紧张。
放松的身体可以帮助呼吸更加顺畅,有利于药物更好地被吸入到呼吸道中,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进行完雾化治疗后,成人应该及时清洁雾化器及相关设备,避免细菌滋生,造成二次感染。
另外,也要及时清洁面罩或口罩,保持卫生。
总之,成人在进行雾化治疗时,选择合适的雾化器,保持正确的坐姿,呼吸节奏,放松身体,以及及时清洁设备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正确地掌握了这些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雾化治疗的效果,缓解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雾化吸入时间、体位要求、稀释剂选择、吸入装置优缺点、吸入方式、不良事件、药物配伍及药物联用等流程注意事项雾化吸入时间雾化时机:1、推荐餐前进行,避免雾化颗粒刺激气道,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2、夜间睡前可安排一次,可减少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利于夜间睡眠。
雾化时间:临床实操中雾化时间一般以药液完全雾化完或雾量明显减小为结束时间点,时间过长可使部分患者依从性变差,同时有引起气道黏膜水肿,气道阻力增加及诱发支气管痉挛等可能性,可因吸入过多水雾引起肺水肿,时间短使药液不能充分雾化,推荐雾化治疗时间15—20min。
雾化时体位要求雾化对体位有一定要求,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使得雾化顺利进行,二要求患者病情能耐受。
根据患者耐受状态取半卧位或坐位,体位可使膈肌下降,增加呼吸深度及气体交换,更利于药物吸入气道及肺泡。
单侧肺部病变,根据气体上行原理,建议健侧卧位,利于药物沉积患处。
机械通气患者雾化时要求床头抬高30—50°后再采取健侧卧位。
端坐前倾位比传统的半卧位或坐位,更能显著增加潮气量,增加呼吸深度,提高治疗效果。
雾化吸入液稀释剂选择雾化吸入量少,吸入时间短,无法起到湿化气道、改善通气功能等作用;雾化吸入量过多会导致吸入治疗时间过长出现不良事件。
雾化药液量不应超过雾化装置说明书要求的最大剂量,每次雾化量为4—6 mL为宜,5mL为最佳。
雾化常用的稀释药物为 0.9% NaCL 或注射用水,注射用水作为溶媒较 0.9% NaCL可能会有更好的舒适度及更高的患者依从性雾化吸入装置优缺点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装置有喷射雾化器、振动筛孔雾化器及超声雾化器3 种。
雾化吸入方式常见雾化吸入方式有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不良事件雾化治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可由医源性所致,可由患者本身不良习惯所致:与雾化药物相关不良事件:1、ICS可出现口咽念珠菌感染、口腔溃疡、口干、声音嘶哑、咽喉炎、支气管痉挛等常见不良反应,罕见情况可发生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2、β2-受体激动剂可出现骨骼肌震颤、外周血管舒张、头痛及代偿性心率增快等常见不良反应,罕见情况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支气管痉挛、低血压等过敏反应;3. 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可出现头痛、口干、心动过速、心悸、恶心、胃肠动力障碍、尿潴留以及眼部的不良反应如瞳孔扩大、眼压增高等常见不良反应,罕见情况可发生面部血管性痉挛,荨麻疹,喉痉挛等变态反应;4.、乙酰半胱氨酸:可对口鼻咽部刺激,出现鼻液溢、口腔炎等;可对胃肠道刺激,出现恶心,呕吐等,甚至可使得原有胃溃疡病变加重,部分患者亦可出现支气管痉挛。
雾化吸入技术雾化吸入技术1. 引言雾化吸入技术是一种将液体药物转化为微粒状雾气以便通过呼吸道给药的方法。
这种技术借助特殊的设备将药物分散成微细颗粒,使其能够更容易进入肺部,从而快速发挥药效。
雾化吸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囊性纤维化等,具有安全、高效和便捷的特点。
2. 雾化吸入技术的原理和设备雾化吸入技术的原理是将液体药物通过雾化器将其转化为微细颗粒,这些颗粒的大小通常在1到5微米之间。
这个尺寸范围是理想的,因为它使这些颗粒能够在吸入时悬浮在空气中,并能达到肺部的深处。
雾化器是最关键的设备之一,它通过超声波、压缩空气或振动等方式将液体药物转化为雾状。
一般来说,雾化器可分为喷雾器和雾化器两种类型。
喷雾器主要用于制造雾气,而雾化器则是通过断续或持续的方式将药物输送给患者。
3. 雾化吸入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3.1 雾化吸入技术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雾化吸入技术在哮喘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因为它可以使药物更有效地到达肺部,从而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
常见的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和抗感染药物等。
3.2 雾化吸入技术在COPD治疗中的应用COPD是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雾化吸入技术在其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雾化吸入,药物可以更好地直接作用于肺部,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常见的用于COPD治疗的药物有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和黏液溶解剂等。
3.3 雾化吸入技术在囊性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它主要影响肺部和胰腺。
雾化吸入技术在囊性纤维化治疗中被用来给予患者胰岛素、抗生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
通过雾化吸入,这些药物可以更好地到达肺部和胰腺,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4. 雾化吸入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4.1 优势雾化吸入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势。
它能够使药物更直接地到达肺部,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用量。
使用雾化吸入技术给药更为方便,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包括儿童和老年人。
超声雾化吸入的操作方法超声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炎等。
以下是超声雾化吸入的操作方法:准备工作:1. 确认超声雾化器的工作状态良好,检查超声雾化器的电力和声波传感功能是否正常。
2. 清洗超声雾化器:使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洁超声雾化器的仓位以及所有的管道和接口。
确保超声雾化器干净卫生。
操作步骤:1. 雾化介质准备:将所需的药物溶液加入超声雾化器的药物槽中。
根据医嘱和药物的说明,加入适量的药物,并按照正确的稀释比例加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注意药物的储存和稀释方式,一般来说,需要给药物稀释后才能进行雾化吸入。
2. 调整治疗参数:打开超声雾化器的电源并根据医嘱调整治疗参数,如运行时间、药物浓度和雾化强度等。
确保设备参数的正确设置。
3. 确认吸入方式:根据医嘱和具体病情,使用面罩或口罩进行吸入治疗。
如使用面罩,将面罩正确地安置于患者的口鼻部位;如使用口罩,确保口罩与患者的口鼻部位充分密合。
尽量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且舒适。
4. 开始吸入治疗:将超声雾化器连接到气源(通常是气泵或氧气瓶),打开气源开关并调整流量,确保适宜的气流供应。
按下超声雾化器的开始按钮,开始雾化吸入治疗。
5. 监测治疗进展:观察患者的吸入情况,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以及呼吸困难或其他不适症状。
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等。
6. 恰当终止治疗:按照医嘱设定的治疗时间,或者是患者明显的症状改善,终止吸入治疗。
关闭超声雾化器的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并断开超声雾化器与气源的连接。
7. 善后工作:将使用过的药物槽等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设备的卫生安全。
注意超声雾化器的维护和保养,避免遭受损坏。
注意事项:1. 在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前,务必确保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按照医嘱正确选择药物及其用量。
2. 患者在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期间,需要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静止,以确保药物的最佳吸入效果。
雾化吸入疗法有哪些优点
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
该方法将药物通过雾化器雾化成微小颗粒,然后经过口腔和鼻子进入肺部,达到治疗效果。
那么,雾化吸入疗法有哪些优点呢?
1. 直达肺部,作用迅速
相比于口服或皮下注射等治疗方式,雾化吸入疗法能够将药物直接送达肺部,作用更直接、更迅速。
尤其是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炎等,药物可以更快地起到作用,切实缓解症状。
2. 药物浓度可控,副作用小
在雾化吸入疗法中,药物的浓度可以进行调节,避免了药物过度浓缩的情况。
这样能够在保证药效的同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身体健康。
3. 安全合理,使用方便
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合理的治疗方式,较少引起并发症。
另外,使用雾化器也很方便,可以在家中使用,不用到医院进行治疗。
尤其是对于小孩子和老年人来说,更加方便和安全。
4. 适用范围广
雾化吸入疗法适用于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同时,也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等。
雾化吸入疗法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如直达肺部、药物浓度可控、副作用小、安全合理和使用方便等。
患者在使用该方法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正确的雾化吸入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类型的雾化器适用于不同的药物,因此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雾化器。
一般来说,雾化器分为超声雾化器和压缩雾化器两种类型,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雾化器。
其次,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需要正确使用雾化器。
首先,将药物按照医生的建议加入雾化器中,然后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操作雾化器。
在操作雾化器时,需要注意呼吸的方式,一般建议深呼吸,将药物雾化后的气体深深地吸入到肺部。
另外,雾化吸入治疗的时间也需要注意。
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特性来确定雾化吸入的时间,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在雾化吸入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者活动,以免影响药物的吸入效果。
此外,雾化吸入治疗后需要进行清洁和维护工作。
在每次使用完雾化器后,需要将雾化器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免细菌滋生影响治疗效果。
同时,定期对雾化器进行维护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延长雾化器的使用寿命,确保治疗效果。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
量和频次。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的使用,不要随
意增减药物的剂量和频次,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正确的雾化吸入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正确使用雾化器、注意治疗时间、进行清洁和
维护工作以及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的使用,都是保证治疗
效果的关键。
希望患者能够按照以上方法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从而
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雾化吸入疗法基本原则与操作流程雾化吸入疗法呀,这可是个很有用的治疗方法呢。
一、雾化吸入疗法的基本原则。
(一)个体化原则。
咱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太一样呀,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所以在进行雾化吸入疗法的时候,得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身体的反应等等这些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比如说小孩子,他们的呼吸系统还没发育完全呢,那在用药的剂量、雾化的时间这些方面肯定就和大人不一样啦。
再要是一个人有多种疾病,那医生就得综合考虑,看看怎么调整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又不会让其他疾病变得更严重。
(二)安全性原则。
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哦。
雾化吸入的药物得是安全的呀,不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伤害。
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医生要特别小心那些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像有的患者可能对某种抗生素过敏,如果不小心用了这种药做雾化,那可就麻烦大了。
而且,雾化设备也得是安全可靠的。
要是雾化器质量不好,喷出的颗粒大小不均匀,或者喷出的药雾里有杂质,那可怎么行呢?这就好比你要喝一杯干净的水,结果水里有沙子,肯定不好呀。
(三)有效性原则。
咱们做雾化吸入疗法,那肯定是为了让病快点好呀。
所以这个疗法得有效才行。
这就要求医生选对药物,而且药物的剂量也要合适。
如果剂量太小,可能就达不到治疗的效果;要是剂量太大呢,又可能会有副作用。
就像做饭放盐一样,放少了没味道,放多了就咸得没法吃啦。
而且,雾化的方式也很重要哦。
要让药雾能够顺利地到达需要治疗的部位,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雾化吸入疗法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1. 雾化设备的准备。
首先呢,要选一个合适的雾化器。
雾化器有好几种类型呢,像超声雾化器、压缩空气雾化器之类的。
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治疗的需求来选。
选好之后,得把雾化器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损坏的地方,零件是不是都齐全。
这就像你出门之前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包包,钥匙、手机、钱包都带齐了没有一样。
然后呢,要把雾化器清洗干净,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组装。
雾化吸入的总结怎么写雾化吸入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通过将药物转化为细小的颗粒或液滴,使其能够被患者吸入到肺部,从而实现药物的治疗效果。
在医学领域,雾化吸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囊性纤维化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雾化吸入的原理。
雾化器是实现雾化吸入的关键设备,它将液体药物转化为微小的颗粒或液滴,并将其输送到患者的呼吸道中。
这些微小颗粒或液滴能够更好地沉积在肺部细支气管和肺泡中,与患者的呼吸系统更好地接触,提高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雾化吸入的主要方式有喷雾剂和雾化器两种,喷雾剂适用于药物量较小且需要快速发挥作用的情况,雾化器适用于药物量较大且需要长时间作用的情况。
雾化吸入的优势在于其直接将药物输送到呼吸道,有效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比于口服给药或注射给药,雾化吸入可以减少药物在肝脏的首过效应,降低了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提高了药物在肺部的局部疗效。
此外,雾化吸入还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药物作用迅速:药物通过呼吸道直接到达肺部,可以快速发挥药效,特别适用于急性发作的呼吸系统疾病;2)剂量可调节:通过调节雾化器的喷雾量和颗粒大小,可以灵活地调整药物的剂量,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3)方便易用:雾化吸入器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便利性和依从性。
雾化吸入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首先,它是治疗哮喘和COPD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雾化吸入可以将支气管舒张剂、抗炎药物等直接送达到患者的呼吸道,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
其次,雾化吸入也被用于治疗囊性纤维化等先天性疾病。
囊性纤维化患者常常需要进行胰岛素、酶替代等治疗,雾化吸入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给药方式。
此外,雾化吸入还可以用于给予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治疗肺部感染的患者,以及给予止咳药物、黏液溶解剂等治疗支气管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
在使用雾化吸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被遵守。
儿童雾化吸入的正确方法
儿童雾化吸入的正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雾化前准备:首先,需要给宝宝洗干净双手和面部。
然后,按照医嘱把配置好的药物加入雾化器中,并打开电源进行预热。
注意,在雾化前30分钟,应避免宝宝过度进食。
体位选择:雾化吸入时,建议儿童选择坐位,这样有利于药物沉积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
如果儿童无法坐立,家长可以抱着他们呈坐立姿势,或者应抬高他们的头部并与胸部呈30°。
配戴面罩或口含雾化嘴:待宝宝坐好后,把已经加入了药物、预热好的雾化器放在宝宝面前。
如果选择使用面罩,需要确保面罩紧密地罩住宝宝的口鼻,避免药物外泄。
如果选择使用口含式雾化器,则需要将整个雾化嘴放入宝宝的口腔中。
吸入方式:在吸入时,宝宝应先呼气,然后再慢慢地深吸气。
吸气时要注意调匀呼吸,尽量将雾化药液吸到肺深部。
吸入后闭气1-2秒钟,再慢慢将气体呼出,然后再吸气。
如果宝宝不能配合正常呼吸,也可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呼吸方式进行。
雾化时间:一般来说,雾化时间为10-20分钟。
如果宝宝在雾化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
雾化结束后:雾化结束后,应及时给宝宝洗脸并漱口,以减少药物残留。
此外,在给宝宝做雾化的过程中,家长应全程陪同,以便于在出现不适时及时处理。
同时,雾化使用的药物应遵医嘱,不可擅自购买给宝宝使用。
如果宝宝在雾化1-2次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应及时咨询医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