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与SAP
- 格式:ppt
- 大小:304.50 KB
- 文档页数:21
BI(商业智能)四大厂商产品及阐述200909142007年,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下称BI)市场上的厂商掀起过并购狂潮,2008年则轮到客户来选兵择将了。
目前,业界最大的4家厂商都向客户承诺:“想要满足企业全部BI和数据管理需求的整套基础设施吗?我们能够办到。
想让更多的员工利用BI吗?我们照样能行。
”总而言之,每家厂商都在向你兜售他们的BI平台。
面对他们的种种说词,你究竟应该耐心倾听还是堵上自己的耳朵呢?先了解一下他们各自的BI策略,将有助于你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去年短短的一年内,甲骨文公司(Oracle,下称甲骨文)收购了海波龙公司(Hyperion,下称海波龙),SAP公司买下了博奥杰软件公司(Business Objects,下称博奥杰),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则吞并了Cognos公司。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资料,在价值70亿美元的BI工具市场上,包括微软公司(Microsoft,下称微软)在内的四大BI厂商目前占据了半壁江山,预计该市场今年将获得11%的增长。
如今,四巨头正精心打造各自的平台,为客户提供整个企业层面的BI软件解决方案,所有与用户信息相关的IT系统都将被纳入其中。
他们致力于将传统的BI工具(如查询、报表和仪表盘)与各自的其他软件产品(包括数据库、中间件、企业应用程序以及协作软件等)更好地整合在一起。
与此同时,他们还表示将继续开发和支持能与对手厂商的软件良好兼容的BI工具。
不过,你最好别相信这一点。
因为厂商的开发团队在为各项目分配时间和资金时肯定会有所取舍,而他们自己的产品毫无疑问将被放在首位。
甲骨文、IBM和微软会鼓动你在采购数据库和BI工具时都选择他们的产品,但你得小心,别太过依赖同一家供应商。
MicroStrategy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就表示:“首席信息官(CIO)都不愿被某一家厂商的产品绊住手脚,他们更愿意选择那些给他们留有自由空间的厂商。
甲骨文ERP与SAPERP的六大区别原创e-works鼓励原创行为,本文因为转载众多没找到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需投稿请参看首页“原创投稿”说明。
本文从技术的先进性、软件产品的成熟度及在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等六个方面对Oracle和SAP的ERP产品进行了比较。
因为企业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任何信息化软件的作用都不可能覆盖到方方面面,ERP软件也是一样,甲骨文与SAP是ERP界的龙头企业但是甲骨文(Oracle)却较能适应企业的业务的个性化,便于调整;而SAP较适应稳定、标准的业务流程,难以改变。
那么企业用户应如何选择呢?本文从技术的先进性、软件产品的成熟度及在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等六个方面对Oracle和SAP的ERP产品进行了比较,具体如下。
1、技术的先进性Oracle应用系统11i版本是真正完全基于互联网INTERNET架构,并且采用开放的JAVA语言和技术标准进行编写的应用软件.这种技术的开放性使Oracle应用系统11i版本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
开放的标准意味着应用系统软件不受硬件平台,不受企业规模大小,不受地域限制等因数的影响。
而SAP软件的主体部分还是完全用其私有的ABAP语言编写的,学习和使用都很困难,且与INTERNET或网络应用WEB技术不兼容(JAVA目前已经成为全球INTERNET应用系统的应用开发标准,而懂ABAP语言的开发人员非常少),虽然SAP也在试图转向JAVA标准,但由于其目前的系统过于复杂和庞大,完全的转型几乎不可能。
非INTERNET结构上的应用系统,基本是基于客户/服务器(C/S)的结构,这在现在的INTERNET时代,是已经过时或被淘汰的技术,它将限制应用系统的规模和并发用户数,也不可能用于全球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即跨国或跨地区的大型企业将不可能应用一个数据库的管理系统。
这将给这些选用该C/S系统的企业带来巨大的系统投资费用和系统维护成本,也使企业不可能在今后发展时,继续使用已投入的信息系统,即在原系统上增加新功能/系统的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的设想成为不可能。
2016资源管理软件品牌排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HRMS),是指组织或社会团体运用系统学理论方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方面面进行分析、规划、实施、调整,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更有效的服务于组织或团体目标。
一款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能够帮助企业在正确的时间里,选择到正确的人,安排到正确的职位上,发挥其正确的作用,从而实现企业正确的战略目标和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鉴于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根据最新统计信息,对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排名前十的品牌和产品进行逐一介绍,希望对企业选型有所帮助。
1、SAPR/3人力资源系统企业简介:SAP创立于1972年的德国,是全球商业软件市场的领导厂商,也是ERP产品的第一大厂商。
SAP既是公司名称,又是其产品——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名称,SAP是目前全世界排名第一的ERP软件。
SAP的核心业务是销售其研发的商业软件解决方案及其服务的用户许可证。
SAP解决方案包括标准商业软件及技术以及行业特定应用,主要用途是帮助企业建立或改进其业务流程,使之更为高效灵活,并不断为该企业产生新的价值。
产品简介:SAP R/3的人力资源系统是一个功能完善、适用于全企业范围的系统。
它可为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各个方面的支持。
并且,作为企业集成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主要部分之一,SAP 的人力资源系统可以和企业的其他业务应用系统(如财务系统、生产计划、设备维护、销售、项目管理系统和后勤系统)完全集成在一起。
2、Oracle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简介:Oracle公司(甲骨文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向遍及145个国家的用户提供数据库、工具和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的咨询、培训和支持服务,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红木滩。
Oracle在09年并购了Sun更是震撼了IT界,它标志着Oracle从软件业将触角延伸到了硬件领域,要挑战IBM、惠普的地位。
案例正文:微软战略管理摘要:自二十一世纪初开始,一系列坏消息严重破坏了微软的成长前景,给人以战略混乱的印象。
面对这样的情况,微软决定应用公司层战略来重新整治微软。
这些战略包括多元化战略,重构核心商业部门,结构重组以及通过收购和战略联盟等形式来改善自己在所处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其中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处于主导地位。
关键字:微软;战略;管理;0 引言1975年,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在新墨西哥城的阿尔伯克基创立了微软。
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微软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并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和基本办公软件上处于几乎垄断地位,但是,随着互联网经济泡沫的破裂,微软经历了最艰难的经营低谷期。
在美国和欧盟的反托拉斯呼声中,以及面对桌面软件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它的垄断地位受到了一系列的挑战,公司战略面临许多问题。
1 微软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1 政治方面美国和欧盟的反托拉斯立法,美国司法部门对微软的诉讼,欧盟的考察。
作为重要的外部因素,政治、法律因素会通过改变规则影响竞争的本质,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1.2 竞争方面新竞争者可以比微软更快开发出一些流行的程序,它的近乎垄断地位收到严重挑战。
在以技术和速度竞争的IT行业,这将使微软的核心竞争力减弱,甚至丧失。
这些新产品开发的延迟正是由于微软的低效所导致的。
1.3 网络经济日益重要微软以MSN作为其多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因素进入这个新的领域,作为跟进者,它面临着许多竞争者的挑战,在应用程序方面也没有优势。
要想在这些新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顺利实现多元化效益,微软必须解决这一问题。
1.4 公司战略混乱,结构不利于决策的流畅制定微软必须进行公司的结构重组和战略的优化,以期改善内部因素,以应对外部的挑战。
2 微软面临问题的具体分析方法2.1 使用的分析工具:scp分析模型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结构-行为-绩效)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谢勒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
国内CRM软件的排名排行榜客户管理软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CRM软件,crm软件哪个牌子好用?下面店铺分享了国内CRM软件的排名,一起来了解吧。
国内CRM软件的排名推荐一、甲骨文甲骨文是当前世界领先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其的复杂数据库而闻名。
它的功能流程包含:市场销售、交互中心、客户服务和电子商务等五大功能,给予企业全面的客户视角。
甲骨文针对的客户群体是以销售项目周期长、企业产品比较复杂的大型企业,垄断性企业。
评价:甲骨文crm处于高端,实施一个crm费用一般动辄数百万。
通常情况下企业都承受不了。
C甲骨文的咨询服务能力强。
产品的适用性相比较弱,这也就是甲骨文难在国内市场普及的原因。
二、思爱普思爱普是德国品牌,是世界商业软件的主导承受,与甲骨文在国际舞台是强劲的竞争对手,思爱普的重要业务是销售自己开发的商业软件解决方案和用户许可证。
其主要作用是帮助企业建设或增强销售业务流程,使企业的高效灵活的运作,并且不断为企业产生价值。
评价:和国内产生的crm相比,思爱普crm就显得高调奢华又有一些复杂,有些功能特点让国内企业用户难以理解。
同甲骨文一样,思爱普昂贵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在数十万百万之间。
三、苦瓜软件苦瓜软件是国内品牌,苦瓜软件全球领先的会展软件供应商,致力于为展览、会议和活动的主办方提供端到端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其中展览软件(会展软件)、招展管理软件、观众管理软件、会展信息系统、展会客户管理系统等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评价:苦瓜CRM采用非常灵活的技术架构,把不同题材展览项目的数据进行分项目管理。
每个项目的客户资料可以设置完全不同的属性,每个项目可以有独立的岗位、角色和权限设置。
各自独立,互不干扰。
四、用友用友软件是亚太地区较大的厂商,其的多元素的软件产品贯彻企业信息化主线,可为企业用户提供全面细化的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
用友作为软件多元素的战略一部分,采用了一对一模式和精确的营销模式量化企业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流程。
世界八大最顶尖的工业软件强国展开全文工业软件是指专用于工业领域里的软件,包括系统、应用、中间件、嵌入式等。
工业软件大体上分为两个类型:嵌入式软件和非嵌入式软件,嵌入式软件是嵌入在控制器、通信、传感装置之中的采集、控制、通信等软件,非嵌入式软件是装在通用计算机或者工业控制计算机之中的设计、编程、工艺、监控、管理等软件。
尤其是嵌入式软件,应用在军工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之中,对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要求特别高,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和测评,还要特别强调的是与设计相关的软件,如AutoCAD、CAE等。
工业软件在产品设计、成套装备设计、厂房设计、工业系统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生产管理水平,提升工业管理性能和设计效率,有效节约成本,并实现可视化管理,是现代工业装备的“大脑”,也是制造业落地工业互联网,转型智能制造的有力武器。
世界工业软件主流厂商:达索系统、西门子数字工业软件、欧特克、PTC、新思、CADENCE、AVEVA、ANSYS、ALTAIR、海克斯康、ESI、ZUKEN、ALTIUM、ARAS等,下面分别介绍世界八大软件强国如下:一、美国美国是工业软件全球领先的国家之一。
事实上,美国最大的工业软件公司不是微软,不是谷歌,更不是苹果,而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世界最大的工业软件公司同时也是世界头号军火商。
上世纪60年代,人工手绘图件已经无法驾驭越来越复杂的产品需求,美国波音、洛克希德、NASA等航天巨头开始研发工业软件来代替人工制图。
因为计算机技术能更好地表达产品需求,且能免除人力驱动的物理设备。
尤其是冷战时期,美国为了缩减昂贵的军用软件开支,开展军民融合,而洛克希德公司瞅准机会扎进了工业软件领域。
可以说CAD产业就是军火商搞起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开发的工业软件都是企业自用,后来为了赚取利益很多软件转为商用,现在仍然活跃在市场上的有洛克希德投资而达索开发的CADAM;麦道开发的UG;西屋电气太空核子实验室开发的ANSYS等等。
在全球范围内,SAP与Oracle之间一直为谁是ERP厂商的龙头闹的不可开交,而NetSuite已经开始悄然崛起。
在中国,由于NetSuite在国内并没有直接设立办公室,而是全权委托中国战略合作伙伴特瑞格网络来提供各类市场业务开发如支持服务,所以它的名气并不如前两者那么大。
但是在欧美市场上,NetSuite目前已经不是一家能够忽视的ERP厂商了。
如果你关注ERP行业的发展就会发现,无论SAP还是Oracle目前都在转型,转型的方向就是云ERP市场,而这恰恰是目前NetSuite所处的一个位置。
其实无论是这些软件厂商,例如微软、谷歌、亚马逊这样的软件巨头产品都开始聚焦于云计算技术。
云ERP是一个趋势不同于本地ERP系统,云ERP部署更加灵活,作为一个基于Web的按需解决方案,NetSuite可以大幅削减您的总体拥有成本。
与传统软件相比,其实施速度更快,价格更便宜。
此外,您无需再购买硬件,或者维护和升级软件。
而且其简单的用户界面也便于终端用户快速采用。
加速中小型企业发展云ERP的另一个优势是推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在过去ERP企业的部署费用相对高昂,即使在现在SAP和Oracle的本地ERP实施费用也非一般的中小企业能够承受的。
这变相提高了企业发展的门槛,云ERP使得中小企业也有机会通过信息化软件系统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云ERP是否能取代本地ERP虽然现在还很难说,NetSuite未来一定能够取代SAP或者Oracle的地位,但通过目前的发展来说,至少一段时间内三者可以并存。
从客户划分角度看,全球大型企业仍然会选择SAP或者Oracle系统来支持其扩展,而中小型企业则更倾向于采用NetSuite的云系统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单纯从全球30000多家客户数量来说,NetSuite已经足够到应该重视其成长的巨大空间。
需要提醒各位注意的是,通过公开股权资料,Oracle CEO埃里森以个人身份持有NetSuite一定的股份。
全球⼈⼒资源HR公司排⾏TOP100 1. 万宝盛华万宝盛华公司(Manpower Inc) (NYSE: MAN)是全球范围内领先的全⽅位⼈⼒资源雇佣与管理服务商,成⽴于1948年,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4,500家分⽀机构,2007年度公司总收益达210亿美元。
万宝盛华于1964年⾸次将业务拓展⾄⼤中华区,如今,在中国⼤陆地区拥有超过14年的本地经验,在19个主要城市拥有超过650名专业招募⼈员。
在中国⼤陆地区,万宝盛华拥有超过3500家跨国企业和本⼟企业的客户,包括超过80%的世界前50强企业。
2. 智睿DDI(美国智睿咨询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资源咨询公司。
DDI独有系统化的创新⽅法,协助企业快速提升现有⼈才能⼒,将其培养成为能成功执⾏企业未来商业战略的栋梁。
DDI两⼤专长领域包括:设计和实施⼈才遴选系统,助您迅速聘⽤优秀⼈才;发掘和发展能构建⾼绩效⼯作团队的杰出领导⼈才。
DDI 已在全球26 个国家成⽴了75 家办事处并拥有1000 多名员⼯。
遍布全球60个国家的逾2,000家机构使⽤我们的系统和服务来构建⾼效敬业的⼯作团队。
DDI 已为各⾏各业的19000 多家企业提供过服务,平均每天均有9,200 ⼈通过DDI 的选才系统进⼊各家企业。
3. 艺珂Adecco艺珂是全球最⼤的国际性⼈⼒资源服务公司。
Adecco艺珂能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最好的专业⼈才招聘及⼈才派遣等相关⼈⼒资源服务,协助企业跨越⽂化、地域及语⾔上的限制,招聘最合适及可信的⼈才。
Adecco艺珂总部设于瑞⼠,2007年在《财富》杂志500强排名第261位。
⽬前已有6,700多家分公司遍布于世界70个主要国家及地区,全球员⼯超过33,000名,每天更有超过700,000名的派遣雇员为公司客户提供服务。
4. 翰威特翰威特(Hewitt)咨询公司是全球最⼤的综合性⼈⼒资源外包和⼈⼒资源管理咨询公司 (NYSE: HEW),在全球拥有65年的⼈⼒资源管理咨询服务经验。
SAP希望法庭降低判决中的赔款额来源:互联网日期:2012-03-1411月29日消息,知情人士称,SAP计划再向法庭提起上诉,以减少与甲骨文在窃取知识产权案件中向后者高达13亿美元的赔款。
此前,美国加州联邦法院陪审团要求SAP支付13亿美元赔偿侵犯甲骨文知识产权。
但SAP对此判决感到不满,SAP曾表示,我们对这一裁决表示不满,并将继续采取各种行动。
SAP希望法庭降低判决中的赔款额,预计法官将于下周做出裁决。
SAP交付甲骨文13亿美元的赔偿金额是历史上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赔偿金额最高的。
甲骨文最早于2007年将SAP告上法庭,指控SAP子公司窃取其大量知识产权,向甲骨文客户提供折扣软件支持,从而吸引客户脱离甲骨文,转向SAP。
甲骨文曾索要赔偿17亿美元。
但SAP认为其索要金额过高,称其合理的支付金额应该在4000万美元。
微软希望最高法院能颠覆之前的判决,重新为Word正名来源:互联网日期:2012-03-14美国最高法院经过三个月的审核和讨论,昨日终于同意复审微软与加拿大公司i4i的专利纠纷,并将于明年听取该案的上诉。
在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后,微软并没有放弃,不过这也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去年8月份的时候,美国德克萨斯州地方法院判决微软在i4i起诉的Word中XML 文档侵权案件中败诉,微软需要在停止在美国销售所有包括XML文档功能的Word产品(Word 2003和Word 2007),并对其处以近2.9亿美元罚款。
之后,微软对此提出了上诉,但是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庭作出判决,维持原判。
尽管微软也根据判决不再销售包含XML文档功能的Word产品,但是却坚持认为i4i的XML文档专利是无效的。
4月份的时候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声明,i4i的专利有效,这对于微软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8月底,微软向美国最高法院递交了书面申请,希望最高法院能颠覆之前的判决,重新为Word正名。
MPT与苹果的侵权纠纷来源:互联网日期:2012-03-14北京时间12月22日上午消息,阿尔卡特朗讯下属的Multimedia Patent Trust(以下简称MPT)公司起诉苹果、LG、佳能和TiVo,称被告侵犯了该公司与视频编码有关的几项专利。
用友网络VS SAP VS甲骨文ERP软件产业链深度梳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领域,是全球ToB软件领域的核心赛道——ERP。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软件),是指结合信息技术与系统化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和成员提供决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的软件平台。
ERP一般包括财务管理、生产(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数据管理等)、供应链管理(物料采购、库存、销售管理等)三大核心模块。
此外,部分ERP产品会将人力资源(HRM)、客户关系(CRM)模块纳入。
对这个领域的两家国产公司,用友网络、金蝶国际,我们之前都做过研究,详见科技版报告库。
今天,我们再来做对比分析,着重于大企业领域的三大龙头:用友VS SAP VS Oracle(甲骨文)。
图:ERP三大核心模块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从产业链看,上中下游为:上游——IT设备、基础软件、中间件、网络服务提供商,如IT设备厂商联想、浪潮、戴尔、华为,基础软件服务商Oracle(数据库、中间件)、微软(操作系统)、威睿(虚拟化解决方案)、IBM(数据库、中间件)等。
上游供给和竞争较为充分。
中游——ERP服务商的全球龙头主要包括SAP、Oracle,国内厂商包括用友网络、金蝶国际等。
下游——应用领域十分分散,包括政府、企业、金融、能源、化工等众多领域。
据沙利文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在中国的工业制造企业中,对ERP软件系统有潜在需求的企业占比达到了93.8%。
图:ERP产业链来源:塔坚研究需要注意的是,ERP市场可以分为面向中大型企业的定制化市场、和面向小型企业标准化市场两类:大型定制化市场,特点是:ASP高,项目重(实施周期长、产品复杂),要求对业务理解要求深(Know How),行业壁垒较高。
同时客户粘性也很高。
典型的如用友网络。
小型企业标准化市场,特点是:客单价低,轻量化,对业务理解要求(壹)图:收入结构(单位:%)来源:塔坚研究从2019年收入结构来看:用友网络——收入为85.1亿元,主要来自技术服务及培训(53.36亿元,占比62.7%),该业务主要为ERP相关产品的实施及技术培训。
全球主要ERP厂商排行及介绍本文罗列了SAP、Oracle、Infor、Sage等13家世界级ERP厂商,分别介绍了它们的产品线、产品特点、公司规模及发展史等基础知识。
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的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现在许多公司都在用各式各样的ERP系统,例如国内所熟知的金蝶,用友,那么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的ERP厂商有哪些。
一、SAP(思爱普)SAP创立于1972年的德国,是全球商业软件市场的领导厂商,根据市值排名为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制造商(前两位为微软、甲骨文),也是ERP产品的第一大厂商。
SAP既是公司名称,又是其产品——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名称。
SAP是目前全世界排名第一的ERP软件。
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拥有105,000个企业客户,财富500强80%以上的企业都正在从SAP 的管理方案中获益。
SAP在包括欧洲、美洲、中东及亚太地区的50个国家雇用47,578名员工。
2009年销售额153亿美金。
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
SAP的核心业务是销售其研发的商业软件解决方案及其服务的用户许可证。
SAP解决方案包括标准商业软件及技术以及行业特定应用,主要用途是帮助企业建立或改进其业务流程,使之更为高效灵活,并不断为该企业产生新的价值。
SAP主要的ERP产品线为:MySAP(也就是SAP R3):基本适用于大公司(诸如世界500强)SAP Business All-in-one:中型公司(这是SAP的定义,但是对于国内来说,也都是大企业)SAP Business One:中小企业,国内很多公司都在使用,虽然号称中小企业适用,但是依然价格不菲。
值得一提的是,SAP的五位创始人当时都是IBM德国分公司的软件工程师,他们建议IBM为大企业项目编写现成的软件供企业自由选用,但IBM拒绝了这项建议而执意采用定制软件。
从ERP到Netweaver到SaaS--看SAP的变身11月6日,上海,美丽的黄浦江畔。
SAP全球技术研发者大会首次登陆中国,而吸引SAP的不仅有企业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快速增长,还有中国在全球IT创新领域日益显著的地位。
虽然在这之前,SAP刚刚收购了BO公司,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SAP整体战略转移的猜测,但SAP依然将这一技术大会定义为生态系统的培训大会。
事实上,SAP一直积极倡导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软件价值链生态系统。
所谓软件价值链生态系统,指的是具有满足客户不同需求能力的伙伴,通过角色与职能的划分,共同组成软件合作体系,伙伴与伙伴之间、伙伴与厂商之间,通过资源与能力的整合,相互影响和支持,以满足客户的全面需求,并实现渠道系统整体能力的提升。
“我们乐于见到由强大合作伙伴推动的增长和创新。
” SAP公司全球生态系统和合作伙伴集团执行副总裁Zia Yusuf说。
鉴于这种策略,SAP正在计划扩大开发者网络和业务流程专家社区网站和战略性的当地合作伙伴关系。
这正是人们所熟悉的那个SAP:不一味追求一家独大,更多的是强调与合作伙伴的协作。
SAP过去就像是ERP的代名词,如今,这种形象正在悄然转变。
正如SAP执行董事曾彼得博士所说,ERP系统依然是SAP的基础,但Netweaver 平台对SAP来说是一个基础的软件平台。
从ERP到Netweaver,SAP将自己从一个产品提供商变成了平台提供商。
“通过Netweaver,可以把来自SAP以及非SAP的应用软件以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方式整合起来,而不需对原有应用软件架构进行根本的改变。
”曾彼得如此形容平台的价值。
SAP的这种转变缘于它对企业需求变化的判断,供应链层面的协作、业务流程的协作和IT资源的整合是曾彼得对于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判断。
SAP一方面在整体策略上营造全球的生态系统,一方面在产品策略上一改原来ERP提供商的形象,转向打造Netweaver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