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派
- 格式:ppt
- 大小:776.50 KB
- 文档页数:17
山水田园诗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1. 什么是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听起来就很诗意对吧?这个词其实是指一种特别的诗歌风格,专注于描绘自然的美和田园的宁静。
古代诗人们在这类诗中,常常把自己放在山水之间,感受那种“我在天涯,你在何方”的悠然自得。
可以说,这是一种逃避世俗纷争、追求心灵宁静的表达。
古人有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2. 山水田园诗派的特点2.1 自然的描绘这类诗歌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你会发现,诗人们常常用优美的语言,把山、河、花、草描写得栩栩如生。
比如,一首诗可能会写到“青山隐隐,流水潺潺”,让人瞬间就能想象出那幅美丽的画面。
哎呀,光听着就让人心情舒畅,不是吗?2.2 田园的生活除了自然,田园的生活也是诗人们喜欢的题材。
他们写农田、村庄、老人、孩子,那种简单却幸福的生活常常让人感到温暖。
“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意境,简直就是人间仙境!诗人们在这里不仅描绘风景,还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仿佛能听见那清脆的鸟鸣和微风的呢喃,真是美不胜收。
3. 代表诗人及作品3.1 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派中,王维绝对是个大咖。
他的诗不仅描写风景,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比如《山居秋暝》,简直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典范。
他用简单的词汇,表达出秋天山居的宁静,真是让人心驰神往。
想象一下,坐在那青山之下,周围静谧,心里简直像喝了蜜一样甜。
3.2 陶渊明再说陶渊明,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之一,个性洒脱。
那句“桃花源记”可谓家喻户晓。
他追求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试图逃避官场的黑暗和纷争。
他的诗如《饮酒》系列,真是让人看了就想大喊一声“我也想去隐居啊!”这份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实在让人忍不住想要跟着他一起去田间地头转转。
4. 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4.1 对后世的影响山水田园诗派不仅在古代广受欢迎,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人王维是什么派代表人物王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他在山水诗、边塞军旅诗以及律诗上都有极大的成就,那么王维是什么派诗人?下面是为你搜集王维是什么派诗人,希望对你有帮助!王维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虽然篇幅短小,语言与颇为简练和朴素,但是言浅而情深,语调也很舒缓,表达了他的闲情逸致和田园之乐。
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的诗歌流派,是对田园诗和山水诗的继承和发展,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主要的代表人物。
山水田园诗派产生于唐朝,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当时唐朝还处于鼎盛时期,国力十分强大,文化发展也十分繁荣。
文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就会追求情感上的超脱,而且物质条件为他们的游山玩水提供了基础条件。
其二是因为当时佛道思想盛行,返璞归真及净心明性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心里基奠。
山水田园诗派以山水等自然之景和悠闲自然的田园生活为创作题材,其诗反映的也大多是闲适淡泊的心情。
这些诗作可以巧妙地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并将感情与景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从而形成独特的意境,抒写了隐逸生活的闲情逸趣,风格清新,意境淡远。
在山水田园诗派中,就数王维的成就最高。
王维早期的诗还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后来受到一些列的打击,而逐渐消沉,将山水之景作为心灵的寄托,安于田园生活,体会田园之乐。
他工于诗,又精于画,做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他的诗在诗坛中有着极深的影响力。
王维的诗王维的诗大多数都是山水田园诗,通过对自然之色的描绘来体现诗人的闲情逸趣。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大都篇幅较小,语言优美而朴素。
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诗、话、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整首诗都变得耐人寻味。
其实,王维的田园诗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动荡的政局,王维不再追求建功立业,于是将情感寄托于山水之中。
所以,王维的田园诗中往往带有诗人的一些消极思想,同时也体现诗人的淡泊之情。
王维的另一主要著作就是边塞军旅诗。
王维以军旅生涯和边塞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有的是反映统治阶级的矛盾,有的是对历史人物侠义作为的歌咏,也有的是对怀才不遇的遗恨、士族阀门当道的愤慨,这也是在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人发展:1.田园诗——陶渊明;2.山水诗——谢灵运;3.山水田园诗派——王孟韦柳王孟韦柳——盛唐:王维孟浩然;中唐:韦应物柳宗元山水田园诗主题一、山水田园,潇洒闲适1.歌颂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描绘秀逸雅致的林泉山川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表达闲适自由的人生境界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4.营造幽美自然的无我之境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二、遣兴抒怀,寄托失意入世与出世、真隐者与假隐者、终南捷径与怀才不遇、儒家政治功利与道家自然无为的永恒矛盾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三、理想人格,澄明境界1.隐者情怀: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2.禅意人生: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3.心之灵境: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王维·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山水田园诗派名词解释(一)山水田园诗派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诗体,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下面是该派诗歌中常见的名词及其解释和例子。
1. 山水山水是山和水的组合,是山川河流与湖泊等自然景观的总称。
山水在山水田园诗中经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思想感情。
•例子:–《山中》(王维)•登山望远,山水如画,给人一种宁静和宽广的感觉。
2. 田园田园是指农田和农村,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和居住的地方。
田园在山水田园诗中常被用来描述宁静、安逸和自然的生活状态。
•例子:–《江南田园》(杨万里)•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田园生活的恬静与舒适。
3. 鸟语花香鸟语花香是指鸟儿的鸣叫声和花草的香气,在山水田园诗中常用来形容自然环境的美好和宁静。
•例子:–《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描绘了草原上鸟儿的欢快歌唱和花草的芳香扑鼻的景象,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与留恋。
4. 渔樵耕读渔樵耕读是指农民的耕种、渔民的捕鱼、樵夫的砍柴和读书学习等农田生活和农村手工业活动。
•例子:–《秋兴八首·其四》(杜甫)•描绘了田园中农民收割庄稼、渔民捕鱼、樵夫采集柴火等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劳动生活的赞美和思考。
5. 牧童牧童是指在田园中放牧和照料牲畜的儿童。
在山水田园诗中,牧童常被用来象征自由、纯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例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描绘了夜晚牧童正在放牛归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和牧童自由快乐的向往。
6. 清溪清溪是指清澈流淌的小溪,常用来描绘山水田园中的水景,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例子:–《游春图》(朱景玄)•描绘了春天里溪水潺潺、岸边漫步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田园生活中的宁静和恬淡。
以上是山水田园诗派中常见的名词及其解释和例子。
这些名词和景物的描绘使诗歌更加丰富多彩,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唐诗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
山水田园诗人继承陶渊明、谢灵运诗歌的思想风格,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繁荣的原因:从文学自身发展来看,盛唐时代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思想,是形成山水田园诗质朴淡雅、恬静风格的内在审美需求。
从社会思想来看,唐代道、儒、佛三教并存,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思想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产生的情感社会基础。
唐代的隐逸之风,是形成其冲淡空灵、玄远飘逸特征的内在趋动力。
唐代经济的繁荣为文人们歌咏山川田畴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
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特征:主要描写山水田园表现隐逸生活,抒写闲适感情。
语言清新自然,具有很高展现自然美的艺术技巧。
体兼陶谢田园山水题材,融合陶谢所确立的精神旨趣与审美观照方式,多写方外之情,艺术表现上始终以崇尚陶谢为本。
在继承陶谢基础上,形成了融兴寄于观赏、寄情性于鲜明画面之中的表现方式,以及通过虚实关系的处理创造意境,具有韵外之致、象外之趣的共同特色。
传统上,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集中在盛中唐,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为代表。
王,孟创造的静逸明秀之美,展现了盛唐山水田园诗高超的艺术成就,是盛唐诗的典范之一。
其在山水田园的描写中,抒写闲适、退逸的思想感情,较少反映社会现实。
诗歌色彩清淡,意境深幽,风格恬静闲逸,精美含蓄,体裁多为五言古诗和五言律绝。
在继承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山水诗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达到山水田园诗的高峰。
其中王维、孟浩然成就尤高。
王诗融诗情、画意、乐感于一体,“高华精警,极声色之宗”(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孟诗虽境界稍狭,题材稍窄,然其诗孤清冲淡,自然浑成,亦颇具特色。
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
王维属于山水田园诗人吗王维属于山水田园诗人吗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下面是关于王维属于山水田园诗人吗的内容,欢迎阅读!王维属于山水田园诗人吗王维属于山水田园派诗人。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今存诗400余首。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
音乐也很精通。
受禅宗影响很大。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
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王维山水田园诗终南山1太乙近天都2,连山到海隅3。
白云回望合4,青霭入看无5。
分野中峰变6,阴晴众壑殊7。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1.终南山: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在今陕西境内,绵延八百里,是渭水、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是终南山的主峰;也有人认为即终南山。
天都:天帝所居之处。
3.连山:连绵不断的山峰。
海隅:海边,海角。
4.“白云”句:白云缭绕,回首遥望时便又连合成一片了。
5.青霭:青色的雾气。
这句是说青霭迷濛,进入其中之后反而看不见了。
6.分野:古天问学名词。
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称为分野。
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属于星空的某一分野。
7.壑:山谷。
这两句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很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山水田园诗派的古诗词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本店铺在此整理了山水田园诗派的古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山水田园诗派的古诗词11山居秋暝王维〔唐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
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2游山西村陆游〔宋代〕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山水田园诗派的古诗词21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魏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_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特点?1、魏晋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派的诗人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等,其中陶谢被认为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
陶渊明的诗作主要以田园生活为主题,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首、《饮酒》、《归去来兮辞》等,其中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田园诗佳句。
谢灵运代表作有《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登池上楼》、《初去郡》等。
2、唐朝时期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众多,有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常建等。
王维,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佛”,宋代苏轼评价王维的田园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的诗歌主要描写田园隐逸生活和自然风光,代表作有《鸟鸣涧》、《积雨辋川庄作》、《山居秋暝》、《鹿柴》等。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
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
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
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
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善于表现孤峭高洁的境界,寄托精神上深刻的痛苦,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如《溪居》《江雪》。
常建,诗作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代表作有《题破山寺后禅院》,著名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两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主要是杨万里和范成大。
杨万里对自然景物有着特别的敏感,独具眼光和心胸,观察细致,领会深刻,描写别有生趣,蕴含哲理。
代表作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暮行田间》等。
范成大,写有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他的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集大成之作。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读过那么多的诗词,那你知道古诗都有哪些流派吗?知道山水田园诗派都有哪些代表人物吗?高三网小编整理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希望能增加您的知识库。
山水田园诗派是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常建(708-765?),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
后移家隐居鄂渚。
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
近王、孟一派。
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
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这在占相当比重的边塞诗中尤为明显。
有《常建集》。
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
以上就是高三网小编整理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希望对您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相关知识,请关注高三网。
高三网,高考生的专属网站。
山水田园诗派及其诗人,代表作品目录诗派介绍诗派产生及其特点时代背景特点代表人物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储光羲常建谁开创了田园诗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隐逸诗人之宗”。
他从小“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有济苍生,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却有因不肯为“乡里小儿”折腰而“归去来”,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活;他生性疏懒、嗜酒成癖,但又常常无钱买酒,于是便有了“我醉欲眠”、“渊明漉酒”、“白衣送酒”等佳话;他的诗文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但在唐宋之后,却受到文人墨客的极力推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一、青年时代陶渊明(公元365一427年),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官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是当时很有权势的政治人物。
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也做过安城太守。
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之女,外祖父孟嘉对陶渊明的影响很大。
陶渊明八岁丧父,家道更为衰落,与母亲和五岁的妹妹相依为命。
虽然生活很贫苦,但因家教优良,他从小就在母亲的指导下读了许多书,包括《老子》、《庄子》、"六经",以及文、史、神话、小说等等。
在《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曾把自己描绘为"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从读书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但是他读书并不是字斟句酌,而是"不求甚解",以期与古人心灵某合。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也曾有过远大的志向,他曾回忆道: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在《拟古》诗其二中,诗人又特别赞扬田畴:"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田畴的主要功绩是协助曹操平定鸟丸,陶渊明对他深怀敬佩之情。
二、辞官还乡陶渊明早年没有做官,二十九岁时,因为亲人衰老、家道贫困的缘故,他出仕做祭酒,由于不能忍受官场的腐败和黑暗,没过几天便辞职不干了。
山水田园诗的起源发展第一篇:山水田园诗的起源发展山水田园诗派简介一、山水田园诗的起源发展(一)先秦时期自魏晋以来“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以山水与田园为描写内容的诗作兴起,后世学者对于山水诗、田园诗的起源,多因定义不同而有各种主张。
广义地说,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源头可以上溯至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中国诗歌产生和发展时期,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那个时代条件下的经济文化和艺术,也创造了最原始的诗歌。
那个时期的不少诗歌都跟劳动密切相关。
“今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淮南子·道应训》),这些都和农业劳动密不可分。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其中《国风》的大部分是表现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对反动统治者的愤怒与控诉的,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
《豳风·七月》就是通过奴隶一年四季种种繁重劳役的叙述,深刻揭露了奴隶主的残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全面反映了奴隶一年四季从春耕到严冬凿冰的田园生产劳动。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采柔桑”,诗中描绘了春天灿烂的太阳,充满生活气息的鸟儿鸣唱,姑娘们拿着竹筐,走在乡间的小道上,采桑养蚕的情景。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国风·伐檀》)。
自《诗经》而下,描写山水田园的诗篇,散见于历代诗歌中,成了脉脉不息的河流。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果说,《诗经》中有些篇章,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田园劳动生活,可以看作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源的话,那么,作为一个文学的流派——山水田园诗派的出现,则是在晋宋时期。
自陶渊明归耕子晋末,便把田园山水真正纳入了审美与文学的视野。
当然,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兴起,不是一个人的偶然所为,更有广泛的社会及自然的原因,也是古代文人追求与社会现象综合“碰撞”的结果。
概言之,有以下多方面的原因。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山水田园诗派
说到山水田园诗,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陶渊明。
关于山水田园诗,你还知道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水田园诗派,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
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特点:具体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感情丰富。
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山水田园诗派简介一、山水田园诗的起源发展(一)先秦时期自魏晋以来“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以山水与田园为描写内容的诗作兴起,后世学者对于山水诗、田园诗的起源,多因定义不同而有各种主张。
广义地说,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源头可以上溯至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中国诗歌产生和发展时期,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那个时代条件下的经济文化和艺术,也创造了最原始的诗歌。
那个时期的不少诗歌都跟劳动密切相关.“今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淮南子·道应训》),这些都和农业劳动密不可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其中《国风》的大部分是表现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对反动统治者的愤怒与控诉的,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
《豳风·七月》就是通过奴隶一年四季种种繁重劳役的叙述,深刻揭露了奴隶主的残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全面反映了奴隶一年四季从春耕到严冬凿冰的田园生产劳动。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采柔桑”,诗中描绘了春天灿烂的太阳,充满生活气息的鸟儿鸣唱,姑娘们拿着竹筐,走在乡间的小道上,采桑养蚕的情景。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国风·伐檀》)。
自《诗经》而下,描写山水田园的诗篇,散见于历代诗歌中,成了脉脉不息的河流。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果说,《诗经》中有些篇章,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田园劳动生活,可以看作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源的话,那么,作为一个文学的流派——山水田园诗派的出现,则是在晋宋时期。
自陶渊明归耕子晋末,便把田园山水真正纳入了审美与文学的视野。
当然,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兴起,不是一个人的偶然所为,更有广泛的社会及自然的原因,也是古代文人追求与社会现象综合“碰撞”的结果。
概言之,有以下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那时地主庄园经济的兴起。
第三章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诗派是在天宝之际以王维。
孟浩然为代表,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要题材。
艺术风格大致相近的一个诗歌流派。
这个诗派从题材归类叫山水田园诗派,以该诗派的代表人物命名则称为王孟诗派。
这一诗派的诗人除王孟外,还有储光羲、裴迪、王缙、綦毋潜等诗人。
山水田园诗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对于山水田园审美的自觉是魏晋对人的自觉同步进行的。
只有向内意识到自己的人格个性,才能向外感受自然;只有当人们能领略自身风度,气质,个性的美,才能感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妙,因为人类对内在自我的发现与对外在自然的发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山水诗的鼻祖是谢灵运,田园诗的鼻祖是陶渊明。
盛唐山水田园诗则为六朝山水田园诗的继承与发展,它们既注重象谢灵运等人那样对山水形象作精工的描绘,也注重如陶渊明那样通过山水田园表现主体的品格与精神。
从内容上讲,盛唐山水田园诗是那个社会安宁。
富裕。
和平以及士人从容。
恬适。
优裕心境的真实写照。
盛唐富庶的经济为一大批士大夫提供了优哉游哉的件此时士人隐居山水与六朝士人徜徉山水不同,后者是对政治的一种退避,是对现实不满,是对官场腐败的厌恶;前者则是通过隐居造成广泛的社会名望,为将来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积累资本,因此,它们在本质上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对现实的一种介入。
从形式上讲,和以上几个方面相适应,它们的风格或明快秀丽,或冲和淡远,只有少数诗歌才显气象阔大。
由于这一派诗人主要是通过诗中那种恬适欢快的情调来反映盛唐乐观的时代氛围广阔的生活画面未能进入他们的眼帘,这不可避免带来题材的狭窄和内容的贫乏,也使其诗歌缺乏汪洋姿肆的气势。
第一节孟浩然生平我们今天讲孟浩然的诗歌倒不是因为他是我们湖北人,尽管我们为湖北这位著名诗人而自豪,而是因为他以自己的诗歌创作与王维一起开创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也是因为他是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关键人物。
孟浩然一生的行止并不复杂,正象他诗歌内容一样地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