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上使用“史丹利”牌复混肥的肥效试验示范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8.06 KB
- 文档页数:4
玉米品比及丰收实验总结一 实验目的针对目前玉米品种良莠不齐、村民无所适从和科学种田意识淡薄的现状,第二工作队以引进玉米良种为抓手,以宣讲培训科学种田知识为契机,以促进村民增收为宗旨,在科学配方施肥的基础上,以农户自选品种为对照,通过玉米品比和丰产试验,筛选出适合中捷产业园区目前种植条件下的夏播玉米最佳品种和施肥方案,为农民种好玉米和增加收入提供帮助。
二 实验材料与方法:1 试验品种:郑单958、浚单20、浚单29、廉玉2号。
2 试验面积:共9.98亩(264m ×25.2m),南北行种植,由西到东依次为郑单958(9行)、浚单29(7行)、浚单20(8行)和廉玉2号(18行)。
3 施肥方案:根据王肖庄村2009年秋的取土化验结果,按目标产量550kg/亩进行配方施肥设计,亩总施肥量如下:N :13.88kg/亩、52O P :5.0kg/亩、O K 2: 2.9kg/亩折合成亩施磷酸二铵10kg/ 亩、尿素24 kg/亩、钾肥4.6kg/亩。
其中:磷酸二铵 10kg/亩,硫酸钾 4kg/亩和尿素8kg/亩作底肥。
追肥(大喇叭口期, 20120712日):尿素 16kg/ 亩,史丹利牌氮磷钾复混肥(N :52O P :O K 2=26:10:15)4kg/亩4 具体操作:6月12日一天完成统一机播,播前按施配方案采用行间播施底肥,以免烧苗。
按行距60cm、株距24cm播种。
大喇叭口期亩追尿素16kg,史丹利牌氮磷钾复混肥4kg/亩。
中耕、除草、灌溉、灭虫等田间管理工作,质量要求一致,每项田间管理措施要求当天一次完成,其它田间管理同常规。
在2012年10月2日上午,每个品种选取有代表性的行(从西数第3行),每行随机选3个样点,每个点10m,每个品种共计收取30m的全部果穗,用丝网袋单存、单晒、单收,标明品种,以便考种测产。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参试品种调查不及室内考种表品种郑单958 浚单29 浚单20 廉玉2号密度(株/亩)4548 4400 4415 4548 穗位(cm)83.6 92.0 82.4 92.3 株高(cm)209.8 202.5 207.7 217.7 亩收获(穗)4518 4407 4333 4370 亩产量(kg)563.5 633.5 533.1 546.0 注:亩产量=测产×0.85柱形图产量对比数据分析:1 经分析对比,采用配方施肥增产效果明显,投入产出比高,试验田(于月利地)与其相邻地块(于月合地)夏玉米田相比,试验田仅增加肥料投入9 .6元/亩, 但可增产玉米200斤以上,建议2013年在中捷产业园区大力推广配方施肥。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受到广泛种植和重视。
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肥料的使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为了探究玉米肥料的效应,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玉米肥料效应的试验分析,并就此进行了报告。
一、试验设计我们选取了一块规模较大的玉米田作为试验地点,试验进行的时间是在玉米生长的主要季节内。
我们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玉米肥料配方,分别是氮、磷、钾混合肥料、氮磷混合肥料和氮钾混合肥料。
每种肥料都按照推荐的用量进行了施用。
二、试验结果分析1. 生长状态观察在肥料施用后,我们对玉米的生长状态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使用氮、磷、钾混合肥料的玉米生长状态最好,植株高大、叶片繁茂、生长势头强劲。
而使用氮磷混合肥料和氮钾混合肥料的玉米的生长状态稍显较差,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量都没有那么理想。
2. 产量比较3. 营养成分含量测定我们对三种不同配方肥料的玉米进行了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包括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等。
结果显示,使用氮、磷、钾混合肥料的玉米营养含量最高,而使用氮磷混合肥料和氮钾混合肥料的玉米营养含量相对较低。
三、试验结论通过对玉米肥料效应的试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使用氮、磷、钾混合肥料可以显著改善玉米的生长状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不同配方的肥料对玉米的生长状态、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氮、磷、钾的配比对玉米的生长效果影响最为显著。
3. 在玉米种植中,科学合理地选择肥料配方,并确保适量施用,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四、建议2. 在使用肥料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进行合理施用,避免过量或不足,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或影响作物生长效果。
3. 在实际生产中,应密切关注作物的生长状态,及时调整肥料配方和施用量,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肥料的效应。
以上就是我们对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的报告,希望可以为玉米的生产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肥料使用的重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品质。
11《天津农林科技》2018年8月第4期(总第264期)表示肥料效率的指标有很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肥料偏生产力和肥料利用率。
肥料偏生产力是指施入土壤的单位重量的肥料所生产的籽粒产量,肥料利用率是指施入的当季或累积肥料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比例,亦称回收率。
这两个指标不仅与土壤基础肥力有直接关系,而且不同作物品种、管理栽培方式,尤其是肥料种类和用量以及使用方式等均有不同。
表3显示,SF2由于钾元素含量少,因而钾肥的偏生产力及钾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磷肥和钾肥利用率,SF1和SF2均优于BB肥和PF肥。
氮肥偏生产力各处理差别不大,但氮肥利用率以SF1和SF2肥料最高,两者之间没有差异,但均高于BB肥和PF肥18%左右。
说明玉米专用复合肥比常规复合肥BB肥和PF肥在一次性施肥上对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方面更具优势。
表3 不同肥料处理的玉米氮磷钾肥效率处理氮肥效率磷肥效率钾肥效率氮肥偏生产力/(kg·kg-1)氮肥利用率/%磷肥偏生产力/(kg·kg-1)磷肥利用率/%钾肥偏生产力/(kg·kg-1)钾肥利用率/%CK------NP45±2.3-112.6±5.6---NK44.3±2.6---73.9±4.3-PK--108.5±9.6-72.3±6.4-BB45.2±4.021.9±6.3113.1±9.919.2±3.775.4±6.619.6±2.8 PF47.1±2.624.6±4.2117.7±6.520.5±6.178.4±4.320.6±2.6 SF147.9±1.833.3±6.5119.8±4.523.9±4.279.9±3.026.6±5.7 SF248.2±1.332.2±3.880.4±2.222.4±8.2120.6±3.338.6±2.33 结 论试验表明,天津东升阳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玉米专用复合肥SF1、SF2的肥效和肥料利用率均优于缺素施肥、常规复合肥BB肥及PF粉肥。
农业科学NONGYEKEXUE 玉米应用复合微生物肥料效果分析张军印1 试验材料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要对土壤的肥力情况进行测试,以便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本次实验所用的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为31.5g/kg,pH值为6.3,碱解氮的含量为225.8mg/kg、有效磷含量为41.2mg/kg、速效钾的含量为115.4mg/ kg,土壤中的全氮含量为1.81g/kg、全磷含量为0.45g/kg、全钾含量为6.1g/ kg。
实验所用的复合微生物肥为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N+P2O5 +K2O,有效成分的含量大于25%,每克肥料中的有效活菌数大于0.2亿,是一种高效的微生物化肥。
另一种实验的肥料为磷酸二铵、尿素、“不追乐”牌掺混肥2 试验方法实验组一:使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将复合微生物肥料做底肥使用,每亩使用35kg,提高土壤肥力。
然后在玉米播种的时候施用磷酸二铵3.5kg,在玉米拔节期追施尿素10kg。
实验组二:将供试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做底肥使用,每亩土壤使用40 kg,播种的时候施用磷酸二铵3.5kg,玉米拔节期追施尿素10kg。
实验组三,与实验组二的处理方法相同,用量不同,将供试肥料作为基肥,每亩使用245kg,播种的时候也施用3.5kg磷酸二铵,在玉米拔节期追施尿素10kg。
实验组四:将本地常规的肥料作为基肥,每亩使用45kg“不追乐”牌掺混肥,然后在玉米播种的时候施用3.5kg 磷酸二铵,玉米生长过程中不进行追肥。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随机分区的方式,将实验区分为小区面积,每一个小区的面积控制在40平方米,小区一共有6个行区,行长为11.1m,小区随机排列,设为4个处理,一共三次重复。
在对土壤进行灭茬之前应该要做好肥料的称重,并且将肥料拌和均匀,将其撒入土壤开好的沟内,播种的时候使用磷酸二铵,在玉米拔节期再进行追肥。
一般6月27日为玉米拔节期,7月底为玉米吐丝期,可以在拔节期和吐丝期进行调查,对玉米的植株高度、茎秆直径、叶片数、叶色、到付率等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玉米在不同肥料的作用下的不同产量、性状。
史丹利复合肥的用法
史丹利复合肥的用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施用时可以直接混合在土壤中,然后按照作物需求的施肥量进行施用,深度一般为10-15厘米,施肥后要及时覆盖土壤。
2.可以将史丹利复合肥溶解在水中,然后通过喷雾灌溉的形式进行施肥,注射灌溉的方法也可。
3.适当量的史丹利复合肥可以直接加入到种植物的根系中,提供必要
的养分。
4.在土壤贫瘠或是部分土壤缺乏特定养分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局部施
肥的办法,只将史丹利复合肥施在需要增加养分的土壤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史丹利复合肥使用时要注意控制肥料浓度和施肥时间,避免过度施肥或是肥料残留。
同时还需要根据作物的品种和生长阶段选择
合适的肥料配方和施肥方法,确保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玉米新型肥料试验总结汇报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需要合适的肥料供给。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肥料的研发应用成为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为了探索适合玉米生长的新型肥料的使用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并通过总结汇报来分析试验结果和结论。
一、试验设计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不同的玉米品种为试验对象,设置不同肥料处理组。
试验共设5个处理组,分别是:A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肥料),B组(化学肥料处理),C组(有机肥料处理),D组(微生物菌肥料处理),E组(新型复合肥料处理)。
每个处理组设有3块重复区,每块区域面积为10平方米,试验共计45个区域。
在播种前,根据各处理组需施用的肥料种类和用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然后进行了土壤测试分析,了解土壤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进行翻耕、松土、平整,然后按照所设定的处理组进行了肥料施用。
在整个生长期间,我们定期记录玉米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颜色、叶片数量等指标,并进行了各组之间的对比分析。
二、试验结果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 化学肥料处理组(B组)在玉米生长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株高和叶片颜色的指标与对照组(A组)相差无几,表明化学肥料的效果有限。
2. 有机肥料处理组(C组)虽然对玉米生长有一定帮助,但与化学肥料处理组相比,其增长效果略逊一筹。
有机肥料的应用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发挥作用。
3. 微生物菌肥料处理组(D组)在玉米生长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株高和叶片颜色明显优于对照组。
微生物菌肥料的研发在促进玉米生长方面具有潜力。
4. 新型复合肥料处理组(E组)在试验中表现出了最好的效果,株高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叶片颜色更加鲜绿。
新型复合肥料的使用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新型复合肥料是一种有效的肥料选择,可以显著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受到土壤肥力的影响,而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不同种类、不同用量的玉米肥料进行效应试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试验选择了常用的化肥和有机肥料进行效应试验,对比它们在不同用量下对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玉米种植的肥料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本报告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玉米种植提供科学有效的肥料管理方案。
一、试验方法1. 试验地点:选取了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土壤条件较为一致的地块进行试验。
2. 实验设计:本次试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设定了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的肥料处理组和对照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
3. 肥料处理:选取了常用的尿素、复合肥和有机肥料进行试验。
不同种类肥料的用量分别设置为0、30kg/亩、60kg/亩、90kg/亩。
4. 作物管理:种植玉米时,统一用机械化种植,保持相同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
5. 数据记录:在玉米成熟收获前,对试验地块进行定期观测和数据记录,并在玉米成熟收获后,对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进行采样和检测分析。
二、试验结果分析1. 玉米产量:经过试验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不同用量和不同种类的肥料对玉米产量确实有显著影响。
在不同用量下,尿素、复合肥和有机肥料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效果存在差异。
在相同用量下,复合肥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尿素,有机肥料效果相对较弱。
在不同种类肥料的最佳用量上,经过综合分析得出,复合肥的最佳使用量为60kg/亩,尿素的最佳使用量为90kg/亩,有机肥料的最佳使用量为90kg/亩。
三、结论四、建议1. 加强土壤管理:定期进行土壤化学性质测试,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用量,并加强土壤施肥和培肥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2. 科学施肥: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用量,根据玉米生长期和需求特点合理施肥,避免浪费和污染。
史丹利复合肥双垄沟播玉米试验作者:杨维俊来源:《新农村》2018年第08期为进一步验证史丹利纯硫基复合肥在我市玉米上的肥效,为其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在定西市安定区团结镇进行了该肥料产品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上的肥效试验,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地基本情况试验示范点设在定西市安定区团结镇庙川村,该村海拔2020m,属半干旱区,无霜期130d,年平均降雨量380-400mm,且周年分布不均,年平均温度6.3℃,农作物属于一年一熟区。
前茬作物为马铃薯。
1.2 供试肥料史丹利纯硫基复合肥(17-17-17)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磷酸二铵(有效P2O5≥46%,N≥18%)由云南三环中化美盛化肥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硫酸钾镁肥(K2O≥24%、MgO≥6%、S≥16%)由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尿素(N≥46%)由刘化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1.3 供试作物供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先玉535。
1.4 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田间小区设计,设3个处理,3次重复,共9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40㎡,其它施肥和农事操作措施相同。
具体处理如下:处理1:常规施肥,亩施尿素21kg、磷酸二铵18kg;处理2:测土配方施肥(13-8-5),亩施尿素21kg、磷酸二铵18kg、硫酸钾镁21kg;处理3:史丹利纯硫基复合肥(17-17-17),每亩基施史丹利纯硫基复合肥50kg;1.5 田间管理本试验采用双垄沟播种植技术,平均行距55㎝,株距42㎝,亩保苗2886株。
于4月20日整地、施肥、铺膜、播种,9月21日考种测产,9月25日收获。
各试验小区除肥料严格按照试验设计执行外,所有其他农事操作措施均保持一致。
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育时期的影响通过对玉米各生育期的调查显示,三个处理各生育期表现基本一致,生育期均为154天。
2.2 不同处理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表1可知,株高、茎粗、穗位高、秃尖长和穗行数等五项经济性状指标各处理表现基本一致,差异不明显。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其高产量和广泛用途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肥料的使用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玉米肥料的效应,我们进行了一项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一、实验设计我们选取了一块玉米种植地作为实验地点,并将该地点分成了几个小块,每个小块分别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包括有机肥、化肥和对照组(不施肥)。
在整个生长季节中,我们对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茎粗和果穗的数量等指标。
在玉米成熟收获后,我们还对不同施肥组的玉米产量进行了统计。
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 生长情况观察:在生长过程中,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玉米植株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有机肥和化肥组的玉米植株生长更加繁茂,叶片颜色更加鲜绿,茎粗度更大,显示出更好的生长状态。
而对照组的玉米植株生长情况较差,出现了黄化、矮化等现象。
2. 产量统计:在玉米成熟后进行的产量统计中,有机肥和化肥组的玉米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机肥组和化肥组的玉米产量相近,并且比对照组提高了约20%。
而对照组的玉米产量相对较低,没有得到足够的养分支持,导致产量下降。
综合分析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施肥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能够明显改善玉米的生长状态,提高玉米的产量。
2. 有机肥和化肥对玉米的影响相似。
在本次试验中,有机肥和化肥组的玉米生长状态和产量表现相近,说明有机肥和化肥对玉米的效应相似。
三、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得出结论: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能够明显改善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建议玉米种植者在种植玉米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我们也提出了以下建议:1.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施肥品种和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或施肥不足。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而对于玉米产量的提升,则需要依赖于肥料的使用。
本次试验旨在分析不同类型玉米肥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有效的栽培方法和技术支持。
一、试验目的通过实验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的玉米肥料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探索最适合玉米生长的肥料类型,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二、试验方法1. 试验地点: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玉米种植基地进行试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2. 试验材料:在试验地点选用同一品种的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施用不同类型的玉米肥料(有机肥、化肥、复合肥等),并设置对照组(不施肥)。
3.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化布局设计,将试验地块随机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不同的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统一管理和维护试验地块,确保各个处理的条件一致。
4. 数据采集:在生长季节内,对各处理区的玉米生长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和数据采集,包括植株生长状况、叶片颜色、株高、产量等指标。
5. 数据处理: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各处理组的玉米产量和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试验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观测和数据采集,得到了以下试验结果:1. 生长情况对比:施用有机肥的玉米生长情况相对较好,株高较高,叶片颜色较翠绿;而对照组和化肥处理组的玉米生长情况相对较差,株高偏矮,叶片颜色较黄。
2. 产量对比:经过统计分析,施用有机肥处理组的玉米产量最高,也呈现出显著的优势;化肥处理组的产量次之;而对照组的产量最低,表现出明显的差距。
3. 综合效应分析:通过对不同处理组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出,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化肥次之,对照组的效果最差。
四、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有机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2. 化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及有机肥。
复合微生物肥料试验总结1.试验目的: 为检验该肥料在玉米上的效果,探讨其应用技术,特设此试验。
2.1供试作物:玉米作物品种:德美亚3号2.2试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由黑龙江省德米特农业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2.3 试验地情况表1 0-20cm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地块号土壤类型质地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g/kgmg/kgmg/kgmg/kg园区岗地白浆土中壤5.834.918431.7132试验于2022年在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东经131.58815,北纬45.734948,试验地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土壤为岗地白浆土。
3 田间管理试验地前茬大豆,浅翻深松,浅翻20cm,深松35cm,秋起垄,机器垄上精量点播,播后镇压保墒。
第10天封闭除草。
4月24日播种、施肥,6月12日进行苗后灭草,追肥6月22日,进行两次中耕分别在5月17日,6月18日。
7月3日、8月3日各喷施溴氰菊酯35ml/亩。
人工除草松土两次,苗后进行化学除草。
田间管理良好,玉米成熟后全区收获。
4试验设计和安排4.1试验设计试验为大区对比试验,无重复,大区面积为2亩。
4.2试验处理4月24日播种、施肥,追肥6月22日,9月26日收获,10月9日脱粒,10月12日考种。
4.3田间排列图(例如下图)图1大区示范田间排列图4.4试验施肥4.4.1 施肥方式和数量处理1、常规施肥。
尿素24kg/亩,二铵12.0kg/亩,氯化钾6.0kg/亩,其中追肥12kg。
处理2、底肥深施,每亩用本品100斤,7月1日追肥每亩地60斤。
试验为大区对比,面积为2亩。
表1肥料明细表肥料名称产地养分含量%购买地点尿素(N)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46.0八五五农场农化公司二铵(P2O5)贵州开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46八五五农场农化公司氯化钾K2O俄罗斯斯希利维尼特有限公司60八五五农场农化公司4.4.3气象资料表2 气象资料表均气温(℃)2中旬14.019.921.519.614.6下旬15.320.923.516.313.9日照时数(H)上旬72.766.564.465.667.9中旬81.5106.436.064.957.2下旬39.334.082.754.771.5降水量(mm )上旬7.525.340.361.225.2中旬 1.911.021.929.345.2下旬61.549.3 6.352.924.3为了解生育期过程中气候变化对各处理的影响,本试验调查了玉米主要生育期的气象条件。
史丹利牌复合肥在玉米上的肥效试验
朱鸿博
【期刊名称】《农村科技》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一、试验设计 1.试验时间地点试验于2012年4月~10月在阜康市九运街十运3队实施。
2.供试作物商品玉米,品种为当地主推品种郑单958,千粒重为301克。
【总页数】1页(P20)
【作者】朱鸿博
【作者单位】阜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阜康8315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桂湖牌复合肥在水稻上的肥效试验初报 [J], 刘细章
2.含腐植酸复合肥料在玉米上的肥效试验 [J], 付翠丽
3.“合缘”牌酵素菌生物有机复合肥在小麦生产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J], 韩秀英
4.液体复合肥“绿迪乐”在小麦和玉米上的肥效试验 [J], 王平;刘淑英
5.『天池』牌复合肥在哈密瓜上的肥效试验 [J], 刘新兵;张勇;郭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上使用“史丹利”牌复混肥的肥效
试验示范总结
1. 试验目的
通过配用施肥田间肥效对比试验,验证“史丹利”牌40%复混肥和常规施肥肥料配备不同用量使用在玉米产量上的效果,为该肥料进一步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选择:试验地设在伊宁县维吾尔玉其温乡玉其温村4组成员艾拜的8亩玉米田,供试地土壤肥力中等,肥力均均,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为沙壤土,前茬玉米。
2.2 供试材料
“史丹利”牌40%复混肥;总养分氮、磷、钾≥40%(14-19-7)山东“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64%磷酸二铵总养分氮、磷、钾(18-46-0)。
2.3 供试品种:玉米品种先玉335,常规栽培方式。
2.4 施肥与播种时间:2014年4月17日按试验示范设计的肥料和用量在试验田翻地前施入作为基肥。
2. 5 试验处理
处理Ⅰ:“史丹利”牌40%玉米专用复混肥40㎏/亩
处理Ⅱ:“史丹利”牌玉米专用复混肥50㎏/亩。
处理Ⅲ:“史丹利”牌40%复混肥60㎏/亩。
处理Ⅳ:常规施肥:磷酸二铵20㎏/亩+8㎏/亩30%腐殖酸钾肥。
每个试验示范面积为长100米*6.6米,共660㎡,试验示范面积4亩。
2. 6 田间管理
试验地玉米2014年4月17日播种,4月27日开始出苗,5月15日开始中根除草,2次中根,6月上旬定苗,6月18日追肥,每个示范区追石化尿素按每亩20㎏/亩,6月24日灌第一水,玉米全生育期灌了5次水。
2. 7 田间调查与测产
每个处理各取3个点,每点调查10株、分别于出苗、抽雄期、抽穗期田间调查株高及长势情况, 10月19日进行测产,每小区1个点,每个点5米2行,5个㎡的株数,有效穗数。
每个小区拿取5个穗(大小不同)进行室内烤种。
调查记载结果表一
以上面记载表看出苗期、抽雄期、出丝期、叶色等方面差别不明显,株高处理1比处理3高0.3㎝,单穗粒数明显。
3. 试验结果
不同处理产量结构表:由田间测产和室内考种得到试验产量性状构
成。
表二
试验地产量结果表明,处理Ⅰ每亩测产产量为931㎏,处理Ⅱ:测产产量为944.8㎏/亩,,处理Ⅲ:测产产量为1033.3㎏/亩,处理Ⅳ:测产产量为955.4㎏/亩,实际产量处理Ⅲ首次,增产率比处理Ⅳ,处理Ⅱ,处理Ⅰ分别为8.1%、9.3%、10.9%。
1.结论
“史丹利”牌40%玉米专用复混肥(60㎏/亩)使用玉米地亩产量可达1033.3㎏,比常规施肥增产77.9㎏/亩,增产率高达8.1%,“史丹利”牌40%玉米专用复混肥(40㎏/亩)使用玉米地亩产量可达931㎏,比常规施肥减产24.5㎏/亩,增产率高达-2.6%。
施用“史丹利”牌40%玉米专用复混肥肥料每亩用量60㎏对玉米产量有一定的增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