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分析——基于COOC文献计量软件
- 格式:docx
- 大小:37.12 KB
- 文档页数:3
2018年6月西部皮革理论与研究横向联合研究项目:大别山全民健身公园概念性规划及可行性研究2.1 我国体育赛事研究的外部特征分析2.1.1 文献数量年度变化情况某一领域研究文献的发文数量的变化是对该领域研究理论水平和发展速度最直观的反映。
体育赛事研究领域研究文献的发文数量及其时间分布客观上折射出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水平及发展速度。
由表1可见,由于2017年文献量的统计截止于5月,因此文献量较少,仅有29篇,从2008年至2016年我国体育赛事的文献数量处于逐年上升趋势,说明了体育赛事研究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过程。
表1 我国体育赛事研究文献发文量的时问分布列表序号年份发文量120083922009403201041420114452012526201355720146282015649201666102017292.1.2 文献作者分布情况根据体育赛事研究作者共现图及数据,绘制出表2我国体育赛事研究领域发文量前十位的作者列表。
由表2可以看出近10年(2008—2017年)体育赛事研究领域在CSSCI期刊发文量居于前十位的学者。
其中,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赛事研究中心黄海燕、张林、朱洪军两位教授的发文量明显高于其他作者,成为中国体育赛事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
黄海燕教授是前十位做这中贡献最大也是最年轻的一位,他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所写文章曾被英国SSCI期刊“Tourism Economics”录用此外黄海燕教授长期致力于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方面的研究。
张林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体育赛事评估理论。
在前十位高产作者中还有上海体育学院的朱洪军、姚芹、李南筑三位教授,由此可见上海体育学院在体育赛事研究领域贡献突出。
此外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张玉超教授、沈阳体育学院的李芳、西安体育学院的杨涛、上海政法学院的姜熙、南京体育学院的李金宝位列高产作者的第六到第十位。
我国体育赛事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SSCI(2008—2017年)魏孟祺1,陈刚2(1.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00;2.武汉体育学院湖北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00)摘 要:本文对CSSCI数据库2008-2017年间收录的体育赛事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并通过CiteSpaceIII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可视化知识图谱的方式,梳理了我国体育赛事研究的主要特征,旨在为我国体育赛事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朱亚成【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年(卷),期】2019(015)015【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素养; 文献计量; 综述【作者】朱亚成【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课程改革特有规律的体现和内在驱动的结果,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心和焦点。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并指出学校教育领域要研究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其中也涉及与体育素养相关的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内容。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季浏教授主持撰写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教育部政策文件和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热潮的导向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我国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呈现出增增日上的势头。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贯彻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行动。
有鉴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全面反映当前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1、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1.1、数据收据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检索数据库。
中国知网,英文简称CNKI,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是国内较为权威和系统的文献检索系统,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
为了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本研究的检索执行日期为2019年5月9日。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文献综述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拥有坚定的体育信念、全面的体育知识和
正确的体育心态,及先进的体育管理、体育观念和体育能力,以及专
业的教学实践。
它是一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素养,主要体现在:一是具有良好的体育信念。
良好的体育信念对提高体育学科专业
水平至关重要,体育老师应该有志成为体育事业的先驱以及唤醒学生
的体育激情的精神。
只有拥有强烈的体育信念,才能激发自身的能力,去完成更多愿景,实现自我价值。
二是拥有全面的体育知识。
体育学科的素养必须全面的掌握必要
的体育知识,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深入研究体育课程的设置、教学
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在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会自保,取得广泛的
体育知识。
还需要了解当今多种体育活动的发展态势与特点,以及相
关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要知晓体育活动带给人们身心及社会发展上
的影响和意义,而这一切就需要拥有全面而全方位的体育知识与能力。
三是拥有正确的体育心态。
体育永远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体现。
教
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到情理分明,科学实用,而且还要有正确的心态,
要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要坚持学会珍惜,解决学生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要承担责任,以合理的责任观念激
励学生自主性与独立性的发展;要体贴入微,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健康
的大背景下去思考与行动。
从上述可见,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职业心
态的综合全面升华上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只有践行素养,才能实现
理想的目标。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文献综述成 智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热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和主要目标。
本文以中国知网收录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同时参考有关书籍,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内容、培养策略和研究现状三部分展开,通过梳理其理论,进而分析体育核心素养研究的理念与价值。
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集中在提出的背景、概念的界定、核心素养的构成以及培育的策略等方面。
我国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有以下特点:(1)理论描述的思辨性研究居多,而落地的实证研究较少;(2)定性研究居多而鲜有量化研究。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1)对于“体育核心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2)缺乏体育核心素养的本土化的课程。
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应重视实效性,研究应基于国内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避免形式化;培育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应精心设计专门化课程,采取校内外结合的多元途径;在目标上应与国家政策融合衔接。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文以我国近十年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索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知网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检索,搜集到相关文献共计458篇。
在“来源类别”一栏中勾选“核心期刊”、“CSSCI”、“CSCD”,年限限制为“2010~2020年”,缩小检索范围后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47篇,其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10余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策略研究30余篇,高被引文献的发表年份集中在2016到2018年,研究者于素梅、季浏、尚力沛、程传银、张细迁的文献影响力较高。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的分类2.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学者赖天德提出学校体育需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精神品质,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体育素养的论述。
1252021年5月刊(总第 97 期)体育社会科学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21)05-125-03投稿日期:2020-08-02作者简介:李浩(1996—),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1992—2019年我国青少年体育研究进展分析——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李 浩(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摘 要: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1992—2019年收录的486篇主题为青少年体育的核心文献为数据源,运用中国知网(CNKI )计量可视化分析工具对青少年体育研究发展现状与热点进行分析,旨在厘清其发展特征,为青少年体育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育研究的发文量经历了1992—2004年的缓慢增长及2005—2019年的高速增长2个阶段;青少年体育研究受到了较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机构以体育及师范类院校为主;体育学和教育学是青少年体育研究的主要支撑学科;青少年体育参与、政策、体质健康、体育俱乐部管理、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等是研究热点。
关键词:青少年体育;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收录的青少年体育研究文献为数据源,借助于中国知网(CNKI )计量可视化工具,分析青少年体育的研究进展,旨在系统地梳理青少年体育的热点研究问题,厘清其发展特征,为我国青少年体育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以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以1992—2019年我国青少年体育研究进展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 依据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进行文章数据的搜集和筛选,对代表性文章进行分析。
以“青少年体育”为主题,检索时间设定为1992—2019年,共检索中文核心期刊583篇。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分析刘一材,唐宁潇(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摘 要:本文以 CNKI 数据库在 2016—2021年中文体育类期刊中收录的280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研究文献索引资料为样本,运用可视化工具Cite Space V 对样本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就研究领域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及我国前沿热点与时区分布进行整理分析,力图展现出关于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把握住当下前沿研究热点的动态变化。
基于以上对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得出未来研究重点主要为学校武术、体育课程改革以及学生健康行为促进的策略等。
关键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可视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热点;发展趋势核心素养是当前国际社会的研究热点,即发展“21世纪技能”。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翻开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崭新篇章。
然而各学科的课程设置及学科所涉及的教学领域中,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仍旧匮乏。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关于“核心素养”“体育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等研究在我国引发了热议,体育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目前国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及重点仍不明确。
笔者认为,对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进行计量学分析,从结果中探求现状难点,为现阶段提供方向和指引十分重要。
本文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技术,绘制出2016—2021年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文献的知识可视化图谱,旨在指明前沿热点的演进轨迹。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 数据来源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选择高级检索,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词,共搜集到2016—2021年发表的文章280篇,本研究数据采集的时间为2021年4月12日。
1.2 研究方法可视化分析工具可实现作者合作关系的分析、文章关键词的合理体现,可以绘制出有关主题词或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作者与机构的共词聚类图谱、时区图和合作网络图谱,为科学计量分析研究提供更为直接便利的研究途径。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问题及其破解之道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的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它包含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意识、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
目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寻找解决之道。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中缺乏相关理论基础。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基础。
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加强体育教育研究,完善研究方法论,提高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来解决。
应该加强学科交叉研究,借鉴其他领域的理论,丰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支撑。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中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核心素养评价是核心素养研究的重要环节,但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基础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开展针对性的研究,构建科学完备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单一化的问题。
目前,体育教育往往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单一化的体育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研究能力,引导他们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中存在缺乏教育实践的问题。
核心素养研究应该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但目前研究成果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指导实际教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教学实践研究,将核心素养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效性。
第五,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中存在着缺乏培养途径和机制的问题。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合力。
目前缺乏明确的培养途径和机制,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核心素养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培养途径和机制,加强多方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核心素养的培养。
1102023年4月刊(总第 120 期)学校体育基于知识图谱的体育核心素养研究热点及动态分析范艳芝,范建伟(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摘 要:本文运用Cite Space 可视化文献计量软件,对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核心素养研究热点及动态演变进行分析。
在中国知网(CNKI )中检索有关体育核心素养主题的相关文献,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我国体育核心素养领域热点进行分析。
研究显示:我国体育核心素养研究的中坚力量集中在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体育院校;同时我国体育核心素养和课程改革的研究相对匮乏,缺少真正的核心研究者及核心团队。
体育核心素养在体育课程的评价与情感态度、学校体育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体育课程中的核心素养研究主要方向为小学体育、特色体育、高校体育的现状等方面,在体育课程改革、课程一体化的研究、课程中培养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薄弱。
研究机构与研究作者应注重加强团队合作,形成跨区域、跨学科的紧密合作关系,信息共享、资源互补,能够找出体育课程改革的最优化路径。
力求体育核心素养应全方位的渗透体育课程之中,从而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来适应终身发展、社会发展需要 。
各学科研究者相继提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发展体系,在其他学科的影响下,以核心素养为顶层设计,掀起了体育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的研究热潮。
体育核心素养以提出的6大核心素养和18个基本要点作为基础,可概括为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3个方面,其中体育精神包括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运动实践包括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健康促进包括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
2017 年 1 月,国务院颁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等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成为当下重点研究内容,同时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的表现,是连接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可以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中国体育学科近十年研究动态的CiteSpace计量分析张涛;郝志勇;吴鸿春【摘要】本文基于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选定被CSSCI收录的中国体育类核心期刊10种包括《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等2006-2015年发表的所有论文(最后检索时间为2016年3月23日)为数据来源,应用citespaceⅢ对关键词、研究作者、科研机构等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方式直观呈现近十年来体育学科领域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研究力量和代表,整理学科研究领域演进关键节点文献,并预测体育科学研究未来发展趋势.【期刊名称】《四川体育科学》【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5页(P5-8,30)【关键词】中国体育科学;研究动态;CiteSpace;计量分析【作者】张涛;郝志勇;吴鸿春【作者单位】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058信息数字化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信息呈现爆炸性倍增态势,科学研究中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信息挖掘,发现隐藏在数据源背后的价值信息以及探索信息本质特征与规律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为当代的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刚开始源于科学计算可视化和数据可视化技术,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和一系列的计算机程序,将大量的文献信息数据通过科学知识图谱的方式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揭示科学知识领域发展演进的背景、动力和概貌,探测学科知识领域研究的前沿与热点等问题[1]。
科学知识图谱就是以科学知识为研究的对象,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应用数学、信息可视化技术、图形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揭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2]。
通过对文献数据信息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实现学科知识的可视化,便于对科学增长、科学范式转换、学科领域的演进以及学科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体育教材研究状况分析
王爱萍;范峰
【期刊名称】《体育研究与教育》
【年(卷),期】2024(39)2
【摘要】体育教材是促进体育领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为了解国
内体育教材的现状,笔者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以知网(CNKI)中体育教材相关的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和内容分析。
结果表明
国内对于体育教材的研究热点分布在“体育教学与教育”“中小学和高校体
育”“体育教材的改革与对策”等方面;研究主题集中于“体育教育”“学校体育”以及“体育教材”等方面;研究前沿包括“高校体育教育”和“体育教材数字化建设”等方面。
未来国内体育教材建设应积极加强体育教材内容建设与改革,提高学
校体育教材编写延续性的同时,深度融合体育教材与体育教育。
【总页数】10页(P46-55)
【作者】王爱萍;范峰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体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7.04
【相关文献】
1.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体育旅游领域研究态势可视化分析
2.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外无形资产研究态势与热点扫描——基于2005~2016年WOS、CSSCI
文献计量分析3.现阶段国内研究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现状分析——基于cite space 科学知识图谱4.国内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分析5.国内外体育舞蹈研究进展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高职体育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脉络——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广阔天地中,高职体育领域的研究,犹如一位勇敢的探险家,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教育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我国高职体育领域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脉络,以期为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高职体育领域,这位教育改革的实验室,以其严谨的教材和深入的探讨,培养着学生的体育素养。
它如同一位智慧的导师,引导着学生在体育的海洋中遨游,探索体育的奥秘。
然而,在体育教育的探索过程中,高职体育领域的研究,这位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教育领域的发展。
如今,我国高职体育领域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脉络,正如同一场教育的盛宴,将教育改革与高职体育领域研究完美融合。
然而,我国高职体育领域研究并非一帆风顺。
在实践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如何确保我国高职体育领域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是一个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
其次,如何平衡我国高职体育领域研究与传统教育理念的关系,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个性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推动我国高职体育领域研究的发展。
首先,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支专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团队,为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最后,加强教育改革的研究,探索适合我国高职体育领域研究的有效路径,为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总的来说,我国高职体育领域研究是一场关乎教育改革的深刻变革。
它不仅关系到教育改革的质量和效果,还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的整体水平。
因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我国高职体育领域研究,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为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㊀第34卷㊀第4期2018年8月吉林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ofJilinSportUniversityVol 34㊀No.4Aug.2018∗收稿日期:2018-05-16ꎻ修回日期:2018-06-15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8KY0431)ꎮ第一作者简介:孙文芳(1987-)ꎬ女ꎬ讲师ꎬ博士ꎬ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学ꎮ◀博士论坛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动态及进展 基于对10种CSSCI体育期刊的计量分析孙文芳1ꎬ2㊀王长生1㊀赵㊀明1(1.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ꎬ湖北武汉㊀430079ꎻ2.右江民族医学院ꎬ广西百色㊀533000)摘㊀要:为了准确掌握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动态ꎬ推进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发展ꎬ以10种CSSCI体育期刊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体育教育训练学的文章为研究对象ꎬ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文献研究的数量㊁发表期刊㊁研究类型㊁研究主题㊁发展趋势进行分析ꎬ并对主要研究主题进行了综述ꎮ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期间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的发文量呈递减态势ꎬ前五的载文刊物有«北京体育学院学报»㊁«体育学刊»㊁«沈阳体育学院学报»㊁«武汉体育学院学报»㊁«西安体育学院学报»ꎮ文献研究类型以理论实证研究为主ꎮ主要研究主题为:学校体育教学㊁体育课程㊁运动员竞技能力㊁青少年体质健康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㊁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等ꎮ未来的研究趋向:运动员竞技能力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㊁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和专业发展㊁青少年体育文化素养研究和体育文化建设方面ꎮ关键词:体育教育训练学ꎻ体育教育ꎻ运动训练ꎻ研究动态ꎻ计量分析ꎻCitespace中图分类号:G80-05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1365(2018)04-0001-07ResearchTrendsandProgressofPhysicalEducationandTraininginChinaAnEconometricAnalysisof10CSSCISportsJournalsSUNWen-fang1ꎬ2ꎬWANGChang-sheng1ꎬZAHOMing1(1.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sꎬ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ꎬWuhan430079ꎬChinaꎻ2.YoujiangMedic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yꎬBaise533000ꎬChina)Abstract:InordertoaccuratelymastertheresearchtendencyofChinesephysicaleducationandtrainingaswellastopromoteitsdevelopmentꎬpapersaboutphysicaleducationandtrainingpublishedon10kindsofCSSCIsportsjournalsinthepasttenyearsweretakenastheresearchobjects.Thenumberofliteraturesꎬpublishedjournalsꎬresearchtypesꎬresearchthemesanddevelop ̄menttrendswereanalyzedbybibliometricmethod.Theresearchresultindicatedthatfrom2007to2016ꎬthenumberofpublishedpapersonphysicaleducationandtrainingwasdeclining.Thetopfivepublicationswere:JournalofBeijing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ꎬJournalofPhysicalEducationꎬJournalofShenyangSportUniversityꎬJournalofWuha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andJournalofXi'a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Theliteraturesresearchwasmainlytheoreticalempiricalstudy.Themainre ̄searchtopicswere:schoolphysicalteachingꎬ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ꎬathletecompetitiveabilityꎬphysicalfitnessofado ̄lescentsꎬcultivationofcompetitivesportstalentsꎬteachingreformofPEmajorꎬetc.Futureresearchwouldtendtobeathletecom ̄petitiveabilityꎬcollegePEcurriculumꎬprofessionalstandardsand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PEteachersꎬteenagersphysicalcultureattainmentstudyandsportscultureconstruction.Keywords:physicaleducationandtrainingꎻphysicaleducationꎻsporttrainingꎻresearchtrendsꎻeconometricanalysisꎻcitespace㊀㊀动态反映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ꎬ通过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动态的分析ꎬ科学㊁全面地展示体育教学训练学的研究现状和热点ꎬ这对于国内体育学者ꎬ尤其是该领域的研究者进一步了解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动态及进展具有重要学术参考意义ꎮ20世纪80年代初ꎬ我国就有一些体育学者利用计量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体育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ꎬ大大提高了体育科学研究的科学性ꎬ为体育科学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1]ꎬ与传统研究方法(主要是阅读)相比ꎬ计量软件可以从大量研究数据中ꎬ全面精确地把握该领域研究的特征和发展趋势ꎬ且可以减少工作量[2]ꎮ文献计量法已经逐渐受到国内体育研究者的关注ꎬ成为分析文献㊁把握研究动态的一种新兴方法[3]ꎮ关于计量学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领域的运用ꎬ已有学者通过Citespace计量软件对我国2006-2010年期间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进1㊀第34卷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行了分析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的重要机构㊁具有影响力的作者㊁期刊及研究热点等ꎮ这对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ꎮ科学知识本身是不断变化的ꎬ就如同旧文献的逐渐过时ꎬ新文献的不断出现ꎬ在过去的6年当中ꎬ体育教育教育训练学研究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研究动态与焦点是什么?这是文章所要关注的问题ꎮ1㊀数据的获取以2014 2015年的CSSCI来源期刊中所列的10种体育期刊近十年来发表的体育教育训练学论文作为研究对象ꎮ数据获取的途径为ꎬ在CNKI全文数据库中ꎬ采用高级检索方式ꎬ以 体育教育训练 ㊁ 体育教育 ㊁ 运动训练 ㊁ 体育教学 为主题词(精确匹配)ꎬ以 2007-2016年 为时间范围ꎬ以«体育科学»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ꎬ«上海体育学院学报»ꎬ«体育学刊»ꎬ«中国体育科技»ꎬ«体育与科学»ꎬ«天津体育学院学报»ꎬ«武汉体育学院学报»ꎬ«西安体育学院学报»ꎬ«沈阳体育学院学报»为来源期刊ꎬ共搜索到文章2555篇ꎬ对检索结果进一步筛选查重ꎬ排除部分明显与主题不相符的文献信息ꎬ最后下载2253篇文章作为Citespace分析的数据基础ꎮ2㊀研究结果与分析2.1㊀文献数量统计分析图1显示ꎬ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文献近十年来呈下降趋势ꎬ这跟10种CSSCI体育类核心期刊整体发文量的减少有直接关系ꎮ如«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出版的文献数量978篇ꎬ到2015年文献出版量仅为275篇ꎬ整体减少了72%ꎬ文章数量在减少ꎬ文章篇幅却在增加ꎬ这说明期刊的重点逐渐放到文章质量上ꎮ2007年文献出版量较多ꎬ可能跟2008年我国要举办第29届奥运会有关ꎮ通过文献查阅发现ꎬ这段时间内运动训练文献资料较多ꎮ2008-2012年的文章数量直线下降ꎬ到2012年10种CSSCI体育期刊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发文量仅有162篇ꎮ2012年以后发文量呈相对平稳趋势ꎮ图1㊀体育教育训练学历年发文量统计2.2㊀文献的刊源分析按照文献来源统计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发文量位居第一ꎬ其次是«体育学刊»«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和«武汉体育学院学报»ꎮ«中国体育科技»的发文量最少ꎬ仅有90篇ꎮ10种CSSCI体育期刊在文章刊登方面各有侧重点ꎬ尽管体育教育的文献总量要比运动训练的文献数量多(体育教育类的文章共检索到1352篇ꎬ运动训练的文章检索到901篇)ꎬ但从个别期刊的文献分布来看ꎬ运动训练的发文量明显多于体育教育的发文量ꎬ如«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天津体育学院学报»ꎮ这三种期刊的总体发文量较少ꎬ但是运动训练方面的文章明显多于体育教育方面的文章ꎮ2㊀第4期孙文芳ꎬ等: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动态及进展 基于对10种CSSCI体育期刊的计量分析2018年图2㊀体育教育训练学文献来源分布示意图2.3㊀文献研究类型分析根据文献研究目的㊁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ꎬ本文将研究大致归为四类ꎬ即:综述类研究㊁理论实证类研究㊁应用对策类研究㊁其它研究ꎬ具体归类标准如下(表1):表1 文献类型归类标准研究类型研究目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举例文献综述类总结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㊁进展㊁动态ꎬ前沿问题等文献资料法研究背景 研究主体 研究展望国内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综述理论实证类提出某种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调查法㊁实验法研究设计-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课外活动参与对学生领导力的影响应用对策类解释说明某一社会现象并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ꎬ找出症结ꎬ提出对策ꎮ文献资料法㊁问卷调查法现状-问题-成因-对策ꎮ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存在的原因与对策其它类不属于前三种研究类型ꎬ对某个研究领域进行描述㊁解释㊁思考等计量分析㊁访谈法等无固定格式2000 2013年国际体育科学研究动态文献计量报告㊀㊀根据上述标准ꎬ通过阅读2253篇文章的题目㊁摘要对其进行归类ꎬ统计结果显示(图3):理论实证类研究1374篇ꎬ占总量的61%ꎬ文献综述类研究有113篇ꎬ占总量的5%ꎬ这说明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领域以理论实证研究为主ꎮ文献综述类研究较少ꎬ可能跟文献综述文章难写㊁难发有关ꎮ㊀㊀分别对10种体育期刊的刊文类型进行了分析ꎬ发现:体育学刊发表的文献综述研究最多ꎬ其次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图4)ꎮ«沈阳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文献综述类文章最少ꎮ在理论实证类研究和应用对策类研究当中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均排在第一位ꎬ其次是体育学刊和沈阳体育学院学报ꎮ体育期刊的刊文类型跟期刊的定位及特色有关ꎮ该分析结果可帮助该领域研究人员具有针对性的搜集资料及期刊的投稿ꎮ2.4㊀研究主题分析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研究主题的高度浓缩ꎬ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可以用来反映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ꎬ得到该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ꎮ如图5所示ꎬ图中每个圆形结点代表一个关键词ꎬ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ꎬ节点越大ꎬ就表明该关键词相关的内容是一个主要研究主题[4]ꎮ图中ꎬ学校体育㊁体育教学㊁运动训练㊁体育教育的节点最大ꎬ表明这四个关键词是体3㊀第34卷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基础ꎮ同时ꎬ这四个关键词周边密布着各个时期的共现网络词ꎬ说明其一直是该学科的研究核心ꎮ此外ꎬ图中散落的节点较多ꎬ说明了近几年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呈扩散趋势ꎮ图3㊀文献研究类型统计图4㊀10种CSSCI体育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类型分析图5㊀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㊀㊀结合图5进一步统计ꎬ排在前20位的关键词包括学校体育㊁体育教学㊁运动训练㊁体育教育㊁体育教育专业㊁体育教师㊁大学生㊁体育课程㊁竞技体育㊁运动员㊁普通高校㊁动物实验㊁竞技能力㊁青少年㊁身体4㊀第4期孙文芳ꎬ等: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动态及进展 基于对10种CSSCI体育期刊的计量分析2018年素质㊁体育活动㊁高校体育㊁教学效果㊁教学改革㊁影响因素(见表2)ꎮ根据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归纳及二次文献检索ꎬ认为2007-2016年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领域主要的研究主题包括:学校体育教学研究(普通高校㊁中小学)㊁学校体育课程研究㊁体育教师相关研究㊁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㊁运动员运动训练研究㊁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研究㊁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研究ꎮ表2㊀近十年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前20位序号高频关键词频次序号高频关键词频次1学校体育25811普通高校312体育教学21312动物实验243运动训练19213竞技能力244体育教育12514青少年215体育教育专业7215身体素质206体育教师6216体育活动187大学生5217高校体育178体育课程4218教学效果159竞技体育3919教学改革1310运动员3920人才培养133㊀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研究前沿与趋势3.1㊀研究主题变化时间视图侧重于从时间维度上表示知识的演进ꎬ利用citespace绘制了2007-2016年体育教学训练学研究热点的分布图ꎬ从图6中可以看出学校体育㊁体育教学㊁运动训练㊁体育教育㊁体育教育专业㊁体育教师㊁体育课程等字体较大ꎬ与后续出现的词汇连线紧密ꎬ说明其一直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的对象ꎮ随着时间的推移ꎬ出现了竞技能力㊁体育思想㊁青少年㊁有氧运动㊁体育文化㊁体育课㊁体育史㊁足球改革㊁体育素养㊁竞技能力系统等关键词ꎬ说明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前沿发生了变化ꎮ可以窥见ꎬ体育文化方面的研究将会受到关注ꎮ图6㊀研究热点时区分布示意图3.2㊀研究趋势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中的引用突现(CitationBurst)来确定新兴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ꎮ结合关键词的突显度和突显时间来确定研究趋势ꎬ根据突显度ꎬ运动员㊁竞技能力的突显度较高(表3)ꎬ根据突显时间ꎬ2013-2014年突显的关键词有 体育课5㊀第34卷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程 ㊁ 体育思想 ㊁ 青少年 ㊁ 体育教师 ㊁ 体育文化 ㊁ 体育史 等词ꎬ结合专业知识背景ꎬ进一步推测未来研究趋势ꎮ表3 本研究检索文献高突显度关键词一览表关键词突显度年份关键词突显度年份一元训练理论2.852007体育思想2.532011动物实验3.182008青少年5.102011运动员7.022008有氧运动5.322012优秀运动员4.122008骨骼肌2.892012运动训练学4.602008民族传统体育3.352012高校体育3.962008体育课程3.322013体育专业3.602008体育课3.322014运动训练专业3.352009体育史2.772014普通高校2.782010体育教师5.302014竞技能力6.832010体育文化2.9920143.2.1㊀趋势一:运动员运动训练与竞技能力的研究从表3中可以看出ꎬ2008-2010年间运动员运动训练和竞技能力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ꎬ结合我国«奥运争光计划»可以推测运动员运动训练与竞技能力方面的研究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ꎮ2011到2020年ꎬ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ꎬ也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阶段ꎬ在这10年中ꎬ竞技体育和奥运战略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仍占重要位置ꎮ«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中指出:2020年夏季奥运会ꎬ继续保持金牌和奖牌数领先ꎬ金牌和奖牌结构显著改善ꎬ集体球类项目整体水平显著提高ꎬ进入先进国家行列ꎬ全面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ꎮ因此ꎬ运动员运动训练和竞技能力的研究仍会是运动训练学研究的热点ꎮ3.2.2㊀趋势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研究2010-2014年间ꎬ 普通高校 ㊁ 体育思想 ㊁ 体育课程 ㊁ 体育课 等关键词的突显度一直较高ꎬ说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成为近些年的研究前沿ꎮ2014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ꎬ该标准中对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做出了明确规定:第一ꎬ本科一㊁二年级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ꎬ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ꎬ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ꎬ选修课成绩计入学生学分ꎮ第二ꎬ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要不少于15门体育项目ꎮ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ꎬ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ꎻ要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ꎬ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ꎮ第三ꎬ创新教育教学方式ꎬ指导学生科学锻炼ꎬ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㊁特色性和实效性ꎮ普通高校体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ꎬ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必不可或缺的一环ꎬ在未来的研究中ꎬ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仍会学校体育研究的重点ꎮ3.2.3㊀趋势三:体育教师相关研究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工作的主体ꎬ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㊁教学水平等直接影响着我国的体育教学ꎮ2015年国家正式实施新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ꎬ改革后的制度实行 国考 ꎬ考试内容增加㊁难度加大ꎬ不再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ꎮ 国考 的实施有利于教师队伍的优化ꎬ促进教师的职业化ꎬ也意味着教师行业的 门槛 越来越高ꎮ在社会对体育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下ꎬ体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和专业发展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ꎮ3.2.4㊀趋势四:青少年体育文化素养研究体育文化素养是各种体育精神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ꎬ包括体育知识㊁体育意识㊁体育行为㊁体育水平㊁体育品德等方面ꎮ体育文化素养是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和未来社会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ꎬ运动训练㊁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青少年的体育文化素养ꎮ青少年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ꎬ有助于提升我国综合实力ꎬ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赛事当中ꎮ加强青少年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ꎬ也可能是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另一条途径ꎮ3.2.5㊀趋势五: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结合图6跟表3ꎬ随着时间的推移ꎬ出现了 体育思想 ㊁ 体育文化 ㊁ 体育史 等关键词ꎮ说明体育文化方面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ꎮ体育文化建设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方向ꎬ在«体育发展 十三五 规划»中ꎬ 体育文化 首次被作为独立的 五年规划 研究课题立项ꎬ文中明确规定加强体育文化建设ꎬ促进体育文化大发展㊁大繁荣ꎮ这足以说明国家对体育文化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ꎮ6㊀第4期孙文芳ꎬ等: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动态及进展 基于对10种CSSCI体育期刊的计量分析2018年4㊀小结近十年来ꎬ体育教学训练学的发文量呈逐年递减趋势ꎬ这跟期刊的总体发文量减少有关ꎬ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主要载文刊物有:«北京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等ꎮ文献研究类型以理论实证研究为主ꎬ综述类的研究最少ꎮ研究的主体主要围绕着:学校体育教学㊁体育课程改革㊁青少年体质健康㊁运动员竞技能力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ꎮ运动员竞技能力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ꎮ随着社会对体育教师要求的提高ꎬ体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和专业发展将会逐渐受到重视ꎮ在全面建设 文化强国 的背景下ꎬ青少年体育文化素养㊁体育文化建设也将会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ꎮ参考文献:[1]姚宪国.2006~2010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ꎬ2013(6):155-158. [2]陈瑶瑶ꎬ倪依克.2008年以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Ⅲ的计量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ꎬ2016ꎬ52(6):12-18.[3]何秋鸿.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ꎬ2016ꎬ39(2):98-103. [4]张颖ꎬ沈君.体育学科的知识网络结构研究 基于10种CSSCI体育期刊的文献计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ꎬ2015ꎬ38(9):35-41.[5]林少琴.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学目标设置若干现象分析[J].体育学刊ꎬ2013ꎬ20(4):87-89.[6]刘俊凯.论体育教学目标分类[J].体育学刊ꎬ2013ꎬ20(5):79-82.[7]毛振明ꎬ赖天德等.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下) 教学内容的规定性㊁评价㊁文本内容与形式[J].体育学刊ꎬ2007ꎬ14(4):1-5. [8]于晓东.新中国60年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回顾[J].体育学刊ꎬ2010ꎬ17(4):55-58.[9]梁月红ꎬ崔颖波.日本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学刊ꎬ2014ꎬ21(2):75-80.[10]舒宗礼ꎬ王华倬.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缺失现象透视及其回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ꎬ2015ꎬ32(4):502-507.[11]苏晓红ꎬ王晓春.新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实施现状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ꎬ2011ꎬ30(4):109-113.[12]李忠堂ꎬ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J].体育学刊ꎬ2010ꎬ17(12):52-56.[13]段健芝ꎬ梁晔等.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路向思考 卢元镇教授访谈录[J].体育学刊ꎬ2007ꎬ14(8):1-4. [14]吴本连ꎬ李建梅.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分析[J].体育学刊ꎬ2008ꎬ15(10):62-64.[15]董翠香ꎬ贾洪洲等.新世纪10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ꎬ2013ꎬ30(1):120-123.[16]陈玉忠.关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若干社会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ꎬ2007ꎬ43(6):83-88. [17]王岗ꎬ李卓嘉等.学校体育的目标: 健康 乎? 强壮 乎?[J].体育学刊ꎬ2016ꎬ23(3):9-14.[18]林莉ꎬ孙仕舜等.学校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ꎬ2011ꎬ34(8):71-74. [19]秦婕.基于政策视角下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ꎬ2015ꎬ32(1):71-74.[20]黄凤娟.二十年间辽宁省青少年身体指数变化动态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ꎬ2009ꎬ27(6):57-59. [21]张大超ꎬ李敏.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ꎬ2009ꎬ32(11):76-80.[22]蒋国勤ꎬ罗艳蕊.竞技能力相关概念释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ꎬ2007ꎬ41(6):59-62.[23]过家兴.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ꎬ1986:58.[2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ꎬ2000:14.[25]田麦久ꎬ刘大庆等.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发展与 双子模型 的建立[J].体育科学ꎬ2007ꎬ27(7):3-6. [26]冯瑞.竞技能力系统 能量流 平衡与稳定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ꎬ2009ꎬ32(9):22-24.[27]仇乃民.运动员竞技能力非线性系统理论构建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ꎬ2015ꎬ30(1):58-65. [28]杜长亮ꎬ丁振峰.竞技能力网络结构特征[J].体育科学ꎬ2012ꎬ32(10):39-48.[29]黄爱峰ꎬ王健等.基于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ꎬ2016ꎬ50(9):63-67.[30]范晓萍ꎬ汪晓赞等.爱尔兰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研究:以利莫瑞克大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ꎬ2015ꎬ38(4):105-110.[31]李强ꎬ毛振明.对03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四维视角的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ꎬ2011ꎬ45(10):92-96.[32]董翠香ꎬ党林秀等.体育教育专业 学科教学类 课程群建设与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ꎬ2016ꎬ39(3):95-99.[33]尹志华ꎬ汪晓赞.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及启示[J].体育学刊ꎬ2016ꎬ23(3):100-107. [34]俞佳俊ꎬ尹志华.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启示[J].体育学刊ꎬ2016ꎬ23(2):102-106.7。
67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文献综述及其引申*常 卓1 万 宇2(1.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上海 200234;2.红河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Literature Review and Extension of the Core Attainment Research of PE Discipline in ChinaCHANG Zhuo, etal.(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文献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起步较晚,处于发展期,现阶段以学校体育核心素养发展为研究趋势。
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在于运用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与能力培养学生,使其能成为具有一定体育能力与良好品质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体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包含体育价值取向、体育能力、健康促进3个要素;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应重视家庭与学校的双重培养。
关键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培养路径*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教师教育专项课题(项目编号:GJZ171819)。
作者简介:常卓(1996—),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政策。
通讯作者:万宇(1980—),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政策及适应体育。
我国于2014年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
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体育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重点。
从当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来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愈发受到重视,有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层出不穷。
为了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现状,本研究从中国知网(CNKI )检索到的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期刊文献入手,从文献年份分布、期刊文献作者分布、关键词分布等方面解析当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现实状况,以期为进一步提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年 月第 期201610147近3年来大学体育研究动态的文献计量分析齐淑慧1,彭庆文2(1.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6;2.怀化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8)摘 要:本文以2014—2015年CSSCI 体育学来源期刊载文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计量统计,总结了近3年大学体育研究的年度数量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分布等情况,以期帮助大学体育研究者把握我国大学体育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大学体育;研究动态;文献计量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6)10-043-03投稿日期:2016-09-02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3YBA262)。
作者简介:齐淑慧(1994—),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通信作者:彭庆文(1969—),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大学体育发展。
本文选择南大版2014—2015年中文核心期刊(CSSCI )中10种体育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大学体育研究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2-2014年3年期间发表的有关大学体育的研究论文的总体分布、主题分布、作者特征、作者单位的类型结构与地域分布、合作科研作者的群体特征等这些问题做了详细统计与分析,为及时把握大学体育研究的发展态势和继续或进一步进行大学体育研究做一些奠基性工作。
限于版面,这里拣其重点,对年度数量分布、期刊分布、主题分布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10种(2014—2015) CSSCI 来源期刊(体育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体育学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取其2012—2014年3年时间内刊登的有关大学体育的所有论文为研究对象(不包括专业体育高校和高校中的专业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章)。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检索与在怀化学院图书馆手动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查阅了10余篇有关大学体育科研现状与文献计量法方面的资料,了解了与本研究相关的知识与方法。
国内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进展近年来,体育学科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其核心素养也成为研究和教育重点之一、国内外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成果进行总结。
首先,国内外学者对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定义和归纳。
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意识和学术素养等方面。
其中,专业知识是指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所需要具备的各种技能;专业意识是指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发展和社会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学术素养是指学生具备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
其次,国内外学者通过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培养方法和策略。
例如,针对专业知识的培养,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对于专业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讲座、讨论、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学术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科研实践、论文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再次,国内外学者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和测量方法也进行了研究。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可以通过考试、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
同时,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这些评价和测量方法的研究可以为师生提供参考,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和进步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提高。
最后,国内外学者还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以学校、家庭、社会等为主要培养环境的模式,通过各种教育和培养资源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这些模式的研究为体育教育和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分析——基于COOC文献
计量软件
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分析——基于COOC文献
计量软件
引言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体育教育和培训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素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我国体育教育和培训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文基于COOC文献计量软件,对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现
状进行分析。
一、研究主题
通过使用COOC文献计量软件,我们可以获得体育学科核心素
养研究的主要主题和研究热点。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等。
这些主题反映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二、研究方法
COOC文献计量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分析出作者、关键词、期刊等重要研究者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研究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合作网络,并且有一些研究者在这一领域中具有显著影响力。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等。
三、研究成果
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在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创新理念和方法。
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
段来辅助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和任务,提高学生的组织与协作能力等。
这些成果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研究趋势
COOC文献计量软件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研究趋势。
根
据对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研究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理论研究、探索应用技术手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等。
这些趋势将对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结论
通过借助COOC文献计量软件对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
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主题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成果呈现出创新特色,未来的研究趋势值得关注。
这些结论为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拓宽研究方法,加强学科合作,推动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体现了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体育教学,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提高学生的组织与协作能力等。
未来的研究趋势可能包括深化体育教育理论研究、应用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等。
总之,这些研究成果和未来的研究趋势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拓宽研究方
法,加强学科合作,推动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