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作业疗法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康复治疗技术中的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 OT)是一种通过帮助人们改善、维持或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独立性的治疗方法。
作业疗法专注于帮助个体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自理能力、工作技能、娱乐和社交活动等。
作业疗法的目标是通过评估个体的功能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以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参与和自主性。
以下是作业疗法常见的应用领域和技术:
1. 康复治疗:作业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广泛,如帮助中风患者恢复肌肉控制、提高运动协调性,以及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澡和进食等。
2. 儿童发展:作业疗法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发展障碍,提高他们在学习、游戏和社交中的参与度。
例如,通过游戏和活动,帮助儿童发展手眼协调、精细运动技能和认知能力等
3. 心理健康:作业疗法可以在心理健康领域中发挥作用,帮助人们管理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如艺术和手工艺,作业疗法帮助个体建立自信、改善情绪和提高自我价值感。
4. 老年护理:作业疗法在老年护理中有重要作用,帮助老年人维持独立性和日常生活技能。
例如,通过适当的身体活动、记忆训练和辅助工具使用,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
作业疗法的具体技术包括评估患者的功能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和辅助工具的提供与适配
等。
作业疗法师通常与患者及其家人密切合作,为其提供全面的康复支持。
请注意,作业疗法的具体应用和技术可能因个体情况而异,因此在实施作业疗法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作业疗法师或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作业疗法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适应症o 3.1神经科疾病o 3.2内科疾病o 3.3儿科疾病o 3.4外科疾病•4方法o 4.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o 4.2创造性技能训练o 4.3教育性活动o 4.4文体活动o 4.5作业性训练o 4.6心理作业训练o 4.7儿童患者作业性训练o 4.8精神疾患作业疗法•5注意事项•6作业治疗处方o 6.1作业种类o 6.2治疗目的o 6.3方法o 6.4时间o 6.5频度1拼音zuò yè liáo fǎ2英文参考Occupational therapy,OT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OT):作业疗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增强患者的参与能力,及帮助患者学习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其着重点是功能的康复。
功能的康复不仅是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而且有工作能力、娱乐能力等的康复。
作业疗法在于选择一定的作业劳动,以使患者某些功能恢复到能生活与生产的技能。
这样对患者的身心、对社会都有裨益。
3适应症3.1神经科疾病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周围神经疾患等。
3.2内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
3.3儿科疾病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发育迟缓。
3.4外科疾病骨折、截肢、手外伤、股骨头置换术后,腰腿痛、手术后癜痕、烧伤后癜痕、关节僵硬与挛缩、功能障碍。
4方法选择适当治疗方法是作业疗法最重要的步骤,这关系到是能否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在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康复医学及作业疗法理论选择适当的作业活动。
作业疗法训练有以下诸种:①日常生活训练;②职业技巧训练;③家务活动训练;④工艺疗法;⑤文娱活动;⑥游戏疗法,特别适于脑瘫患儿;⑦书画疗法:对郁虑患者,使其练习书写、绘画、在静中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⑧认知训练:对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通过对物品的认识、解题,使之逐步恢复记忆、理解能力;⑨园艺劳动,如栽花、修剪小树、植树、修整花坛等;⑩职业训练,结合患者的特长与职业给予辅助性训练。
名词解释: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以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为理论基础,促进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即促进软弱的肌肉和抑制过度兴奋的肌肉,恢复肌肉随意协调收缩的能力。
失语:是指因脑损伤引起的原以习得的言语—语言功能丧失或损伤所出现的种种症状,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理解,组织运用或表达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功能障碍。
脑可塑性脑具有适应能力,能够修改自身而适应损伤的现实。
脊髓休克:指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损伤平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消失.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偶有数月之久。
物理治疗学:是研究应用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病后机体康复、延缓衰老等的专门学科。
药物导入疗法:利用电场、磁场或超声场的作用将药物分子或离子从外部导入人体内的过程。
超声作用的空化作用:超声所致介质中气体或充气空隙形成,即当液体处于强大负压作用下,拉力超过内聚力时出现微小空泡超声作用的触变作用:超声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瘢痕等均有软化作用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治疗者的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种治疗方法。
OT: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使其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康复医学: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
物理治疗学―理疗学:是研究应用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病后机体康复、延缓衰老的学科。
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残疾: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的一种状态。
名词解释1、康复(rehabil itatio n):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强自立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2、医学康复:是指通过医学或医疗的手段来解决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或者说是通过医学的手段来达到康复的目的。
是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康复理念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3、康复医学:是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的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一个医学专科。
4、残疾: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状态。
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5、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治疗者的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种治疗方法。
6、作业疗法OT: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和有意义的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以发展为目的,鼓励他们参与及贡献社会。
7、脑的可塑性:是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简称。
指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自身修改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包括后天差异,残损,环境及经验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决定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改变的反应能力。
8、共同运动: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也就是说由意志诱发而又不随意志改变的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
9、小儿脑瘫:是由胎儿期或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引起的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可以引起活动受限。
康复作业治疗方案简介康复作业治疗是一种通过活动和任务,以促进身体和心理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
其通过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恢复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中所需的技能和能力,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主性。
目标康复作业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和提高以下方面的功能:1.姿势和动作控制:通过活动训练和姿势调整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动作协调性,以促进正常的姿势和动作控制。
2.日常生活技能:通过任务和活动,帮助患者重新学习和提高日常生活技能,如独立进食、洗漱、穿衣和自我照顾等。
3.工作能力:通过模拟和实际的工作任务,帮助患者恢复和提高工作能力,包括需要手部协调和精细动作的工作。
4.社交参与:通过参与社交活动和交流,帮助患者提高交流和社交技能,以促进其社交参与。
治疗方案评估阶段在开始康复作业治疗前,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以下内容:1.身体功能评估: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动作协调性、姿势控制等。
2.日常生活技能评估:评估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如进食、洗漱、穿衣等。
3.工作能力评估:评估患者的工作能力,包括手部协调和精细动作。
4.社交参与评估:评估患者的社交交流技能和社交参与程度。
评估结果将用于确定治疗方案和目标制定。
治疗计划制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以下内容:1.活动和任务选择: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目标,选择适当的活动和任务进行训练。
例如,使用握球练习来增强手部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2.治疗频率和时长:确定治疗的频率和时长,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治疗可能需要每天进行,每次持续30分钟至1小时。
3.治疗进度和难度:根据患者的适应能力和康复进展,逐渐增加活动和任务的难度和复杂度。
例如,从简单的握球练习逐渐过渡到实际的工作任务。
治疗方法康复作业治疗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实施,包括以下内容:1.功能训练:通过活动和任务训练,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动作协调性和姿势控制。
2.工作模拟:使用模拟的工作任务,帮助患者恢复和提高工作能力。
ot名词解释康复医学
OT是occupational therapy的简称,中文翻译为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它以作业活动作为治疗媒介,即作业可以作为作业治疗的方法。
作业疗法针对的是日常生活作业功能,包括自我照顾、工作及休闲。
它最终的目的包括预防伤病带来的残疾和残障、维持健康、促进生活独立程度、提升生活质量,使人可参与及对社会作出贡献。
作业疗法需专业康复师操作,必要时请到康复科专科就诊。
康复科作业治疗基础
康复科作业治疗基础包括以下方面:
1. 康复理论:了解康复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以及不同疾病的康复方法和技术。
2. 活动治疗:通过活动和运动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包括体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
3.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手段如针灸、按摩、电疗等来促进身体康复和疼痛缓解,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
4. 语言治疗:通过语言训练、发音练习等,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应用辅具:使用康复辅具如轮椅、助行器等,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技能和减轻不便。
6.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辅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身心困境。
以上是康复科作业治疗基础的主要内容,康复治疗方式和方法的具体应用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康复医学与技术(医学高级):作业疗法二1、单选下列哪一项属于构音器官训练前准备()A、松弛训练B、呼吸训练C、下颌运动功能训练D、口唇运动训练E、舌运动训正确答案:A2、单选瘫痪肢体应隔多久翻一次(江南博哥)身()。
A、1~2小时B、3小时C、4小时D、五小时E、半分钟正确答案:A3、单选下列哪项模式阐明了“人与环境及作业的相互结果”这一观点()A.人-环境-作业模式B.人类作业模式C.康复模式D.作业表现模式E.单一模式正确答案:A4、单选对功能障碍患者最重要的作业训练是()A.床上训练B.进食训练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D.职业技能训练E.吞咽训练正确答案:C5、单选患者穿衣训练时应先,后穿哪一侧()A、患,健B、患,患C、健,患D、健,健E、不分次序正确答案:A6、单选下列哪项不属于作业治疗的禁忌症:().A、急危重症病患者B、意识障碍者C、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D、病情不稳定者E、需要绝对休息的患者正确答案:C7、多选颈椎病患者的良姿位包括().A、卧B、坐位C、立位D、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良好姿势的保持E、跪位正确答案:A, B, C, D8、单选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治疗的模式理论()。
A、作业表现模式B、人类作业模式C、人—环境—作业模式D、活动模式正确答案:D9、单选下列偏瘫患者床上翻身训练的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A、治疗人员站在患者的健侧保护患者B、偏瘫患者向健侧翻身时,患侧上肢应置于身体前方,稍外展,防止患侧肢体受压C、偏瘫患者向健侧翻身首次不能完成时,治疗是可以协助完成屈髋屈膝及骨盆的转动D、患者要充分配合治疗师E、偏瘫患者向健侧翻身时,尽量使患侧肩部前伸,患肢置于身体前方,防止患侧忽略导致患肩被牵拉脱位、疼痛正确答案:A10、单选偏瘫患者床上翻身注意事项不包括()A、偏瘫患者向患侧翻身时,患侧上肢应置于身体前方,稍外展,防止患侧肢体受压B、治疗人员站在患者的健侧保护患者C、偏瘫患者向患侧翻身时健手握住患手,并屈髋屈膝D、偏瘫患者向健侧翻身首次不能完成时,治疗师可以协助完成屈髋屈膝及骨盆的转动E、偏瘫患者向健侧翻身时,尽量使患侧肩部前伸,患肢置于身体前方正确答案:B11、单选以下下哪个阶段人占据主导地位()A、婴幼儿B、儿童C、孕妇D、成年人E、老年人正确答案:D12、单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目的不包括下列哪一个()。
康复医学与技术(医学高级):作业疗法要点背记六1、单选ADL训练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难度适当B、训练中要让患者集中注意关节的活动C、每项训练应维持良好的体位D、注意安全E、训练内容与生活结合(江南博哥)正确答案:B2、单选有关桥式运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患者抬起臀部时尽可能伸髋双足平放于床面,足跟B、双足平放于床面,足跟不能离床C、训练时,治疗师尽可能协助患者完成D、完成动作时双膝关节尽可能并拢,防止连带运动出现,诱发痉挛E、当臀部抬起时,治疗师可在他膝部向足端加压正确答案:C3、单选床—轮椅转移的活动成分不包括:()。
A、轮椅与床成30度放置B、床与轮椅成45度夹角C、用健手抓住轮椅扶手以提供支撑D、移动身体处于半站立位E.转动身体做进轮椅正确答案:A4、单选脊髓损伤患者的进食训练中借助C形夹自助具来完成进食,要求患者具备()功能A、肩关节的外展功能B、指关节的屈伸C、腕关节的旋前旋后D、肘关节的屈伸E、肩胛骨的内收正确答案:D5、单选作业疗法的重点不在于()A、增强手的灵活性B、眼手协调性C、对动作的控制能力D、增加ROME、增强言语表达和沟通能力正确答案:A6、单选截瘫患者从床到轮椅转移时的角度()A、20°B、25°C、30°D、35°E、45°正确答案:E7、单选下列哪项区别于作业治疗而言:().A、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为目标B、患者参与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C、治疗趣味性、知识性强D、治疗范围为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E、治疗利用生活或生产性活动正确答案:B8、单选体位摆放的注意事项不包括哪一项()A、切忌使用暴力B、良肢位的摆放应从疾病的急性期尽早展开,并以不影响临床救治位前提C、患者应具有满意的静态及动态坐位、立位平衡能力D、患者应具备遵从简单指令的认知能力E、在任何一种体位下,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作出调整正确答案:C9、单选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治疗注意事项的内容()。
第一篇引论第一章物理疗法概说1.物理疗法的概念包括运动疗法和理疗。
运动疗法是指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改善患者各种功能的运动方法。
理疗是指利用电、光、声、磁、冷、热和力等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
2.物理疗法与作业疗法的关系它们共同目的是利用各自的技术预防残疾、最大限度地挖掘躯体或精神障碍者的潜力、恢复因伤病导致的各种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
但前者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基本性动作和以移动为中心的日常生活动作,后者主要是通过针对性的作业内容,达到改善精细动作和以应用动作能力为中心的日常生活能力等目的。
4.日常生活活动(ADL)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为了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和在社区生活中生活所必须的一系列基本活动。
包括BADL(基本日常生活活动)和IAS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5.物理疗法的服务与工作内容:包括直接服务、间接服务和其他工作(作业疗法同)(1)直接服务:①评定与制定治疗计划②宣教与指导③治疗④辅助器具适用和环境改造的指导(2)间接服务:①会议②工作记录③器械和卫生管理(3)其他工作:①教学与科研②运营管理第二章作业疗法概说1.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是通过有目的的作业和行动,促进人们的健康而建立起来的治疗方法。
它是具有治疗、保健性质的专门职业。
其目的是恢复、提高、维持日常生活能力,防治障碍,调动被治疗者积极参与。
2.各种作业疗法定义的共同要点(1)治疗对象:①躯体和精神障碍者②预测有躯体和精神障碍者(2)获得主体生活能力(3)各种功能的恢复(4)运用有维持和开发作用的作业活动(5)进行治疗指导及帮助(6)医患合作3.作业疗法的特征①时重视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的障碍②以许多作业活动为治疗、训练的手段③以被动治疗者的自身潜能为出发点④要按照被治疗者的实际请款及需求,提出治疗方案,充分利用促进身心康复的各种辅助和代偿方法与手段。
4.作业疗法的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广泛,人生各个时期的多种疾病与障碍,均可通过作业活动加以解决,帮助康复。
康复医学作业疗法
【目的】
(一)治疗后可以返回工作岗位。
(二)返回其他场所,从事一些合适的轻便工作或参加适当的社交活动。
(三)返回家庭。
这是所有患者的最低要求,也是老年人和小儿患者的最主要的目的,使他们能够生活自理,并愉快地与家人生活在一起。
【适应症】
(一)肢体残疾人,包括疾病及外伤致残者。
(二)某些疾病致残者,包括遗传及各系统疾病经过治疗到恢复期以后的康复者。
(三)老年病患者。
(四)精神疾病患者。
【禁忌症】
(一)病情或残情尚未稳定。
(二)神志不清和极不配合者。
(三)缺乏必要的设备又无指导者。
【方法】
(一)日常生活动作(ADL)训练:每次60分钟,每日1~2次,可在家中进行。
1、床上活动:
(1)体位变换:
①躺卧~坐起。
②向左、向右翻身。
③仰卧~俯卧。
(2)体位移动:
①向上、向下移动。
②向左、向右移动。
2、轮椅活动(下肢残疾者):(1)床~轮椅。
(2)轮椅~厕座。
(3)轮椅~浴室。
(4)学会推动和驾驶轮椅。
3、自理活动:
(1)洗漱及大小便的处理。
(2)穿脱衣服、鞋袜。
(3)餐前准备、进餐、餐后处理。
4、应用活动:
(1)阅读书报、签名。
(2)开关电灯、电视、空调。
(3)开门、锁门。
(4)接听电话。
(5)使用钱币。
5、行走活动:
(1)室内行走。
(2)室外行走。
(3)使用手杖、拐杖、假肢行走。
(4)上下楼梯。
(5)上下汽车。
6、家务活动:
(1)开关煤气。
(2)烹饪、购物。
(3)照顾老人或抚育小孩。
(二)就业行为的技能训练:
1、简单作业训练:
(1)搬运:可搬动小凳、椅子、桌子、沙发、床等。
(2)排列:将各种家具、书报、衣物排列整齐,并不断变化排列方式。
(3)保管:将各种物品清点、登记、存放、取出。
2、工艺制作活动:可从事写字、绘画、泥塑、木刻、石刻、剪裁、缝纫、编织等。
主要选择与今后就业有关的项目。
3、职业性劳动训练:选择与正式工作相似的工种,从模仿到当助手,到直接操作。
这些职业性劳动训练应在工厂或机关单位进行,不仅训练操作,还要训练处理人际关系。
【注意事项】
(一)首先应对其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估以便制定康复目标和康复计划。
(二)强调个体化,坚持自愿的原则。
(三)坚持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四)强调安全第一,防止发生各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