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感染手术配合和处理
- 格式:docx
- 大小:12.04 KB
- 文档页数:4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特殊病原体感染手术患者的管理,防止感染播散,切实保护其他手术病员和工作人员的健康,确保医疗安全,根据有关加强特殊感染手术病例管理的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特殊感染手术的定义本制度涉及的特殊感染手术病例主要指气性坏疽、破伤风、炭疽、朊毒体、梅毒螺旋体、HIV 等特殊病原体所致感染的手术病例。
二、术前管理(一)特殊病原体感染手术前,手术科室必须通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派专人全程参与手术的监督指导工作。
(二)手术通知单上必须注明感染诊断,手术室做好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的相关准备工作,准备好感染隔离手术室。
(三)专人专车运送患者,运送患者的转运车应铺一次性大单,将患者整个包裹起来。
转运车悬挂隔离标识,以提示工作人员采取隔离措施。
三、术中管理(一)病人应从手术室专用通道转送入感染隔离手术室,手术室外悬挂隔离标识。
(二)参加手术人员要有明确分工,避免混乱。
手术器具,如手术衣、帽、口罩、鞋套、注射用品及输液装置等,尽可能采用一次性物品。
术中需要室外物品时,应用专线电话通知,并由室外人员传递,室内人员进入感染隔离手术室后不得随意出入。
(三)进入感染隔离手术室内工作人员应当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加用不同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双层手套、鞋套、医用防护口罩、手术隔离衣、医用防护服、护目镜等。
(三)严禁各类参观及学习,减少传播和扩散机会。
四、术后管理(一)病人转送1、病人转送前,手术室应及时通知收治科室做好接收病人的准备工作。
2、术后病人应由专人专车并通过手术室专用通道转送回隔离病房,途中避免不必要的停留。
(二)物品处置1、污染物品处置(1)用过的一次性物品装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扎紧并注明特殊感染类型,再按医疗废物处置;一次性锐利器具、针头、刀片等应装入利器盒并注明特殊感染类型,再按医疗废物处置。
(2)对重复使用的物品,在手术室内装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扎紧并注明特殊感染类型,送至洗衣房消毒灭菌再清洗。
手术室特殊感染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特殊病原体感染概述:特殊病原体感染包括朊毒体感染,气性坏疽感染,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感染。
朊毒体是一种不同于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缺乏核酸的蛋白质感染因子,它不需要核酸复制而能自性增值。
气性坏疽又名梭菌性坏死,是由产气荚膜梭菌等所引起的大面积肌坏死,是一种发展迅速,预后差的厌氧菌感染。
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医院感染爆发事件,并有扩散趋势的传染病,如埃博拉病毒。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仍然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术前物品的准备1、把手术间内本台手术不用的设备等搬出手术间,充分备齐术中使用物品,门上有隔离标志,须两人分内外进行巡回,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2、进入手术室的术者应穿两层手术衣裤、带鞋套。
3、术中不可将房间内物品带出手术间,严密控制手术人员进出,严禁参观。
4、术后污染的物品均由门外巡回人员传递。
5、术毕医护人员脱去一层手术衣裤、鞋套,留置在房间内,方可走出手术间。
6、术中操作台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覆盖,术后焚烧。
7、手术用物可以用一次性材料的,如:一次性手术衣、一次性敷料包等使用防水性能较好的一次性的。
8、台上台下人员戴双层手套时,建议第一层手套戴彩色的,便于破损时及时发现。
术后器械的处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第11条明确规定,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人使用过的诊疗器械、器具处理程序:1、消毒方法11.1.1.1 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宜选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有明显标识)焚烧处理。
11.1.1.2 可重复使用的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的高度危险组织(大脑、硬脑膜、垂体、眼、脊髓等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性物品,可选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消毒灭菌,且灭菌的严格程度逐步递增:种类方法朊毒体感染1mol/L的过氧化钠溶液中浸泡60min。
气性坏疽感染采用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45min;有明显污物的应采用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剂至少浸泡60min。
特殊感染手术处理原则、消毒隔离措特殊感染手术的护理原则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也是抢救及治疗病人的重要部门。
特殊感染是指由特殊病株引起的感染~分为特异性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播疾病~主要是指气性坏疽、破伤风、炭疽、艾滋病.梅毒等。
特殊感染如果手术操作过程中某些环节被忽视~可能引起感染扩大~使手术失败~导致严重医院感染的发生。
因此~特殊感染手术过程中预防医院感染某些细微环节尤为重要。
手术必须遵循严格的环境、物品、使用后器械和病人的消毒隔离措施。
用过的器械和物品必须遵循先灭菌或高效消毒剂浸泡~再清洗~再灭菌,布类和手术衣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有效封口并在袋外做好标记~作为医疗废物处臵。
一、术前准备当接到这类特异性感染的手术通知时~手术室应立即进行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术间准备.物品准备.人员安排.1.手术间的选择:选择感染手术间,负压手术间,进行~与其它手术间不相通的独立房间~并挂上隔离标识、注明时间;无条件时应安排在手术间当日手术的最后一台进行,以便对手术间空气进行彻底消毒.2.手术间的准备:手术间内用物力求简单~必需物品应齐全~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不需用的物品一律搬出室外~以免被污染。
根据手术通知单上所注明的手术名称~准备好器械、物品药品、尽量用一次性物品(如手术衣,布类包.隔离衣等)3.特殊准备:医疗垃圾袋,污物袋,含氯消毒剂,健之素,感染手术警示牌,消毒液地毯..4人员安排:安排三名护士参加,两名进入手术间做为洗手护士及内巡回护士~密切配合手术。
一名在手术间外当巡回护士~做必要的传递工作和执行隔离措施。
内巡回护士不得外出~手术间禁止人员参观。
、术中配合要点二1.根据不同隔离种类严格进行术中管理,防止对手术室环境的污染,手术间门外挂”感染手术谢绝参观”标示牌.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减少人员进出手术间的次数; 2.禁止参观人员入内,关闭门窗。
3.参加手术人员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防护眼镜、鞋套,台上人员应戴两付手套4.手术开始后~直至手术结束前~参加手术人员不得离开手术间~禁止进入其他手术间和清洁区;5.病人进入手术室时~内巡回护士随病人进入手术室,外巡回护士在手术未结束前为室内人员准备好更换的拖鞋,送病人的推车仍放入手术间~进行消毒处理;6.尖锐器械应臵于弯盘内传递~有条不紊地进行手术~以防意外发生。
特殊感染手术的处理流程摘要: 特殊感染手术的处理流程一、术前通知1.择期手术:手术医生于术前1天在手术通知单“病人感染情况”栏目注明病人的感染疾病的名称2.急诊手术:术前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准备,在手术通知“病人感染情况”栏目注明病人的感染疾病的名称二、评估:为何种特殊感染、感染部位、程度;手术方式,预计手术历时、病人的病情;术中所需手术用物和器械;所需护士人数;三、用物准备1.一般用物准备:根据手术方式,按常规准备手术器械、布类、缝线等2.特殊用物准备:医疗垃圾袋、污衣袋、含氯消毒剂、手消毒剂、感染手术警示牌。
3.手术间安排:感染手术间,在手术间门外悬挂“感染手术,谢绝参观”的警示牌4.防护用具准备:按感染类型准备(如:隔离衣、手套、防护服、目镜、口罩、必要时加头颈罩、防护脚套、防护口罩)四、手术间布置1.在手术间内放置盛有%含氯消毒剂容器2.在污桶(三个)内、锐器盒内套上黄色垃圾袋3.准备大的污布袋并在袋外套上黄色垃圾袋4.将室内暂时不用或可能不用的物品全部移至室外,以免被污染,手术所需用物准备齐全并放入手术间5.将防护用具及其它用品放于手术间门外推车上6.在手术床及车床上铺上一次性铺床单;将铺有一次性铺床单的车床,接病人进手术间后,更换手术推车上的床单,并将污床单放入污衣袋内,车床放在手术间内(此车床仅供该病人专用)五、术中控制1.室内、室外两名巡回护士,室内人员在手术中不得离开手术间,室外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感染手术间2.室内人员在手术间门口穿好防护用具后方能可进入手术间3. 室外巡回护士负责传递室内没有的物品并执行隔离措施4.手术间内需使用的物品(如:剪刀、开瓶器、胶布等)放在室间的抽屉上5.戴双层手套,手被污染后(接触过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必须及时更换手套6.地面、物面有污液、污血时及时用酒精擦拭干净7.所有医疗垃圾均弃于黄色垃圾袋内六、术后用物处理1.术后器械处理:由洗手护士放置在室污物处理间的盛有%含氯消毒剂桶内浸泡30分钟,然后密闭容器装盛送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2.锐器放入锐器盒中3.手术布类的处理:均放入套有黄色垃圾袋的污衣袋中封口,操作时保持黄色袋外表面清洁,不得污染4.在黄色袋外贴上标签,注明感染种类和日期后送洗衣房处理5.吸引袋的处理;由洗手护士剪开袋口,放入健之素若干片(使含氯2.%),放置60钟后由工人倒入下水道6.术后仪器处理:器械车、手术推车、吸引、器瓶架、输液架;高频电刀、麻醉机、监护仪表面,由工人用%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再用清水抹布擦拭;接触过病人的多次使用物品按物品的性质及用要求分别消毒处理7.手术间地面、墙壁和物面的处理:有血迹或分泌物污染处,由工人先用% 含氯消毒液泼洒泡30分钟再擦拭;其余地面和墙壁(1.5米以下)用%含氯消毒液拖或抹;污桶内污液放入%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后,由工人倒入污物处理间下水道内,污桶再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特别感染手术配合和办理流程一、接手术科室术前一天手术通知或急诊手术术前通知后,立刻通知手术室护长和科主任及麻醉师。
并由护长上报医院主管领导。
二、立刻做好各项术前准备:1、依据感染手术的种类选择手术间①干净手术室选择负压手术间;②一般手术室选择专用隔绝手术间(本科 1 室为感染术间),尽量凑近手术室进口,减少敌手术室环境的污染。
③挂严实隔绝标记,注明隔绝时间,保存 3 天。
2、在手术间门口地面搁置0.3% 含氯消毒液的中单;减少手术间物件,以知足手术需要为标准,备齐一定用物,将手术间内能挪动的用物所有移出手术间,不可以挪动的用一次性大单掩盖。
3、依据手术方式准备手术所需的手术用物、手术器材,尽量使用一次性手术用品:如手术敷料、器材、洗手衣裤、防水隔绝手术衣及其余手术资料。
4、配置消毒液:准备: 2% 的含氯消毒液两桶,供浸泡污染器材、擦抹消毒用。
吸引器瓶、污水桶内按容积计算后放入含氯消毒液。
污物桶套上黄色医疗废物袋盛装感染性废物。
另准备大的黄色医疗废物袋以备术后盛一次性手术衣等。
5、装备两名巡回护士和一名洗手护士:手术室内装备内巡回、洗手各一名护士,室内人员手术时期不得走开手术间;手术室外配备一名外巡回护士,特意负责供给手术间内物件和与外界的联系。
6、参加手术人员采纳严实隔绝举措,穿着防备器具:a)医护人员若有皮肤损坏,呼吸道感染不该参加手术。
b)所有手术间内工作人员应穿一次性防水隔绝衣或围裙、防备胶鞋或靴套;佩带医用防备口罩、护目镜;戴双层手套。
三、术中配合重点:1、病人进下手术间后立刻封闭术间门,严格控制进下手术间的人数,减少人员出入手术间的次数,手术间内人员严禁走开手术间。
一定出手术间时,一定严格按程序脱去防备器具,双手消毒后才能走开。
再次进入时从头穿着防备器具。
2、所有手术用物严格划分,不可以相混,免得交错感染,专人供应物件,进入得手术间的不得再取出手术间。
手术过程中接触伤口的敷料不得乱扔,应放入有特别标记的污物袋内,尽量减少地面的污染。
特殊感染手术的术后处理一、手术器械的处理将术后器械浸泡专用浸泡池内,浸泡液为2000mg/L含氯消毒浸泡剂。
浸泡30分钟。
按普通器械处理。
二、器械车、手术推车:器械车上铺大包布一块。
接触过病人的一切物品均应放在包布上,防止污染器械车,戴手套的手污染后不可直接接触器械车。
术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洗器械车、手术推车。
更换手术推车上的中单送病人出手术间。
送病人返回的手术推车需再次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
三、被服及手术布类所有污染过的被服及手术布类、手术袍均放入固定的有标记的污衣袋中,送病人回来后手术平车上所有被服一同放入污衣袋内,确定全部污染被服、布类放入污衣袋后,将其封口。
并在其外套黄色袋,操作时保持黄色袋外表面清洁,不得污染。
黄色袋外贴标签,注名感染种类和日期。
最后送洗衣房处理。
四、吸引袋的处理:往吸引袋内放入含氯消毒剂,用量为2000mg/L 放置30分钟后倒入下水道。
五、手术间的处理:地拖使用专用地拖。
取地拖时连同桶一起拿入手术间。
有血迹或分泌物污染处应先洒上2000mg/L含氯消毒剂,30分钟后拖抹。
拖地(500mg/L含氯消毒液)按顺序由四周至中间。
消毒液擦抹手术间墙壁2-2.5米。
桶内污染液直接倒入污物处理间专用下水道内。
使用后的地拖在污物处理间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中30分钟后清洗、挤干、挂起晾干。
六、手术间物品的处理:手术床、灯、仪器表吸引器瓶架、输液架及各类家具有血或分泌物污染处用2%含氯消毒剂抹布擦拭,其余物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七、手术间医疗垃圾的处理:手术间医疗垃圾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封装、保持袋外清洁,并注明为“特殊感染”,运送至医疗垃圾存放处。
特殊感染手术的感染预防与处理原则随着人们生活不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防病看病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这样一些特殊感染的疾病也越来越多,感染性手术也不断的增多,医院对特殊感染的有效控制也提到了更高的位置,对特殊感染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处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以确保其它手术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people life is uneven and the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of people to see a doctor is increasing,such special infection disease is also more and more,the infection operation is also constantly increasing,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infection also referred to the higher position,the special infected patients before surgery,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requirements are increasingly stringent,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other surgical patients and staff.Key words:Special infection operation;Infection prevention;Treatment特殊感染是指气性坏疽、炭疽、阮毒体或不明原因的爆发等特殊病原体所致的感染。
按照医院感染标准,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处理,保护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特别感染手术消毒隔离制度
1. 特别感染患者手术〔指肮毒体、气性坏疽及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必须在感染手术间或负压手术间内施行,禁止参观。
无感染手术间或负压手术间时,安排在当日手术的最后一台,停止运行净化空调。
2. 护理人员分为室内组和室外组,室内组负责手术配合,不得随意离开手术间,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离开手术间时,将隔离物品放置在手术间内;室外组负责手术物品供给。
术前将手术间内不需要物品、设备移至室外。
3. 手术后器械等用物由器械护士擦净血迹后,放入含有效氯2 000-5 000 mg/L的消毒剂消毒30分钟,取岀后流水洗净,再经压力蒸汽灭菌后作常规处理。
4. 术中所用布类敷料放入含有效氯2 000-5 000 mg/L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以上,或以清洁包裹法经压力蒸汽灭菌后送洗衣房洗涤处理。
5. 手术中未曾用过的器械、敷料、用品,以清洁布包裹,经压力蒸汽灭菌后作常规处理。
6. 术中所用消耗敷料〔纱布、纱垫等〕、一次性器材、手套等装入专用塑料袋内燃烧处理。
7. 污桶用0. 5%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吸引袋装入专用塑料袋内燃烧处理。
8. 地面、墙壁用含有效氯2 000-3 000 mg/L的消毒剂喷洒,作用时间60分钟。
9. 进行空气消毒,通风后再作室内卫生处理。
10. 参加手术人员离开手术间前脱去污染衣服,沐浴后离开。
手术室特殊感染处理原则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厌氧菌感染的处理原则1、设专用隔离手术间,应位于远离其它手术间且是距手术室入口较近处,设备简单适用。
2、挂“隔离手术牌”,拒绝参观,参加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间后不得随意出入,手术人员采用清洁刷手法。
3、巡回护士设2名,分别在手术间内外供应。
4、巡回护士(内)的手不得有破口,并戴手套、着隔离衣裤,穿高筒靴。
5、手术间物品准备齐全,术中再需物品由手术间外巡回护士递入,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6、手术间外应具备以下物品①洗手用的0.1%过氧乙酸溶液一桶。
②手术后更换用的洗手衣、裤及手术鞋。
③包污染敷料用的污衣袋或大单及塑料袋。
④封闭门窗用的浆糊、纸条。
⑤过氧乙酸溶液、量杯、电炉。
⑥接送病人使用感染手术专用推车,推车使用一次性大单,每人/次一条,用后与手术间的感染性废弃物一并(注明特殊感染标记),术后焚烧。
7、手术后处理⑴敷料:使用的一次性敷料及纱布、纱垫等小敷料,手术后焚烧。
⑵器械:用2000mg/L含氯(或含溴)消毒剂浸泡作用30分钟后,常规清洗,清洗时先用洗涤剂溶液浸泡,擦洗,去除器械上的血垢等污染,关节、缝隙处应彻底刷洗后流水冲净,再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二次消毒后,送至供应室,消除污染前后的器械盛器和运送工具,严格区分,并有明显标志,不得混用,盛器和运送工具每日清洗消毒,遇污染应立即清洗消毒。
⑶手套、吸引器管、吸引器内袋焚烧。
⑷手术鞋浸于0.5%过氧乙酸溶液内消毒(或2000mg/L含氯消毒液)。
⑸吸引器瓶及地盆内液体应配成2%过氧乙酸或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⑹手术间地面用1000mg/L~2000mg/L二溴海因消毒剂作用30min,或用有效氯或有效溴500mg/L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手术间台面、凳子等物品表面用有效溴或有效氯1000mg/L~2000mg/L作用30min消毒,手术间墙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000mg/L~3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雾和擦洗处理。
特殊感染手术配合和处理一、特殊感染手术种类二、术前准备1.特异性感染手术选择手术间洁净手术室选择负压手术间;普通手术室选择专用隔离手术间,尽量靠近手术室入口,减少对手术室环境的污染。
挂严密隔离标志注明隔离时间,保留3天铺消毒地垫在手术间门口地面铺一浸湿消毒液的中单或骨科单。
减少手术间物品以满足手术需要为标准,备齐必须用物,将手术间内能移动的用物全部移出手术间,不能移动的用一次性大单遮盖。
尽量使用一次性手术用品手术敷料、器械、洗手衣裤及其他手术材料。
配置消毒液a)准备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两桶,供手术人员消毒手,浸泡污染器械、擦拭消毒。
b)吸引器瓶、污水桶内按容积计算后放入含氯消毒液。
配备两名巡回护士手术室内配备巡回、洗手各一名护士进行手术配合,手术室外专门由一名护士负责供应物品和与外界的联系。
参加手术人员采取隔离措施a)医护人员如有皮肤破损,呼吸道感染不应参加手术。
b)所有手术间内工作人员应穿一次性防水隔离衣或围裙、防护胶鞋或靴套;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戴双层手套。
2.血源性传播疾病选择手术间手术应安排在隔离手术间进行,无条件时应安排在该手术间当日手术的最后一台进行。
以便对手术间进行特殊处理。
挂隔离标志铺消毒地垫配制消毒液尽量使用一次性手术用品参加手术人员的隔离a)手术人员无呼吸道、手部感染。
b)穿隔离衣、带手套、鞋套。
c)洗手护士带护目镜,带双层手套。
3.呼吸道传播疾病选择手术间洁净手术室安排在负压手术间;普通手术室应安排在隔离手术间进行。
无条件时应安排在该手术间当日手术的最后一台进行。
以便对手术间空气进行彻底消毒。
挂隔离标志配制消毒液参加手术人员的隔离手术人员无呼吸道、手部感染;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
4.一般化脓性感染配制消毒液供擦拭消毒用三、术中配合要点根据不同隔离种类严格进行术中管理,防止对手术室环境的污染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减少人员进出手术间的次数,手术开始后,直至手术结束前,参加手术人员不得离开手术间,禁止进入其他手术间和清洁区。
特殊感染手术的处理流程摘要: 特殊感染手术的处理流程一、术前通知1.择期手术:手术医生于术前1天在手术通知单“病人感染情况”栏目注明病人的感染疾病的名称2.急诊手术:术前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准备,在手术通知“病人感染情况”栏目注明病人的感染疾病的名称二、评估:为何种特殊感染、感染部位、程度;手术方式,预计手术历时、病人的病情;术中所需手术用物和器械;所需护士人数;三、用物准备1.一般用物准备:根据手术方式,按常规准备手术器械、布类、缝线等2.特殊用物准备:医疗垃圾袋、污衣袋、含氯消毒剂、手消毒剂、感染手术警示牌。
3.手术间安排:感染手术间,在手术间门外悬挂“感染手术,谢绝参观”的警示牌4.防护用具准备:按感染类型准备(如:隔离衣、手套、防护服、目镜、口罩、必要时加头颈罩、防护脚套、防护口罩)四、手术间布置1.在手术间内放置盛有0.2%含氯消毒剂容器2.在污桶(三个)内、锐器盒内套上黄色垃圾袋3.准备大的污布袋并在袋外套上黄色垃圾袋4.将室内暂时不用或可能不用的物品全部移至室外,以免被污染,手术所需用物准备齐全并放入手术间5.将防护用具及其它用品放于手术间门外推车上6.在手术床及车床上铺上一次性铺床单;将铺有一次性铺床单的车床,接病人进手术间后,更换手术推车上的床单,并将污床单放入污衣袋内,车床放在手术间内(此车床仅供该病人专用)五、术中控制1.室内、室外两名巡回护士,室内人员在手术中不得离开手术间,室外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感染手术间2.室内人员在手术间门口穿好防护用具后方能可进入手术间3. 室外巡回护士负责传递室内没有的物品并执行隔离措施4.手术间内需使用的物品(如:剪刀、开瓶器、胶布等)放在室间的抽屉上5.戴双层手套,手被污染后(接触过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必须及时更换手套6.地面、物面有污液、污血时及时用酒精擦拭干净7.所有医疗垃圾均弃于黄色垃圾袋内六、术后用物处理1.术后器械处理:由洗手护士放置在室污物处理间的盛有0.2%含氯消毒剂桶内浸泡30分钟,然后密闭容器装盛送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2.锐器放入锐器盒中3.手术布类的处理:均放入套有黄色垃圾袋的污衣袋中封口,操作时保持黄色袋外表面清洁,不得污染4.在黄色袋外贴上标签,注明感染种类和日期后送洗衣房处理5.吸引袋的处理;由洗手护士剪开袋口,放入健之素若干片(使含氯2.%),放置60钟后由工人倒入下水道6.术后仪器处理:器械车、手术推车、吸引、器瓶架、输液架;高频电刀、麻醉机、监护仪表面,由工人用0.1%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再用清水抹布擦拭;接触过病人的多次使用物品按物品的性质及用要求分别消毒处理7.手术间地面、墙壁和物面的处理:有血迹或分泌物污染处,由工人先用0.2% 含氯消毒液泼洒泡30分钟再擦拭;其余地面和墙壁(1.5米以下)用0.2%含氯消毒液拖或抹;污桶内污液放入0.2%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后,由工人倒入污物处理间下水道内,污桶再用0.1%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特殊感染手术配合和处理
一、特殊感染手术种类
二、术前准备
1.特异性感染手术选择手术间洁净手术室选择负压手术间;普通手术室选择专用隔离手术间,尽量靠近手术室入口,减少对手术室环境的污染。
挂严密隔离标志注明隔离时间,保留 3 天铺消毒地垫在手术间门口地面铺一浸湿消毒液的中单或骨科单。
减少手术间物品以满足手术需要为标准,备齐必须用物,将手术间内能移动的用物全部移出手术间,不能移动的用一次性大单遮盖。
尽量使用一次性手术用品手术敷料、器械、洗手衣裤及其他手术材料。
配置消毒液a)准备1000mg/L〜2000mg/L的消毒液两桶,供手术人员消毒手,浸泡污染器械、擦拭消毒。
b)吸引器瓶、污水桶内按容积计算后放入含氯消毒液。
配备两名巡回护士手术室内配备巡回、洗手各一名护士进行手术配合,手术室外专门由一名护士负责供应物品和与外界的联系。
参加手术人员采取隔离措施a)医护人员如有皮肤破损,呼吸道感染不应参加手术。
b)所有手术间内工作人员应穿一次性防水隔离衣或围裙、防护胶鞋或靴套;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戴双层手套。
2.血源性传播疾病选择手术间手术应安排在隔离手术间进行,无条件时应安排在该手术间当日手术的最后一台进行。
以便对手术间进行特殊处理。
挂隔离标志铺消毒地垫配制消毒液尽量使用一次性手术用品参加手术人员的隔离a)手术人员无呼吸道、手部感染。
b)穿隔离衣、带手套、鞋套。
c)洗手护士带护目镜,带双层手套。
3•呼吸道传播疾病选择手术间洁净手术室安排在负压手术间;普通手术室应安排在隔离手术间进行。
无条件时应安排在该手术间当日手术的最后一台进行。
以便对手术间空气进行彻底消毒。
挂隔离标志配制消毒液参加手术人员的隔离手术人员无呼吸道、手部感染;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
4•一般化脓性感染配制消毒液供擦拭消毒用
三、术中配合要点根据不同隔离种类严格进行术中管理,防止对手术室环境的污染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减少人员进出手术间的次数,手术开始后,直至手术结束前,参加手术人员不得离开手术间,禁止进入其他手术间和清洁区。
手术过程中接触伤口的敷料不得乱扔,应放入有特殊标记的污物袋内,尽量减少地面的污染。
如有血迹留下,局部喷洒消毒液,5min后处理。
工作人员在操作前后均应严格洗手,尤其接触其他病人时。
直接接触病人体液时,带手套操作,手套污染后及时更换。
台上手术人员应配合默契,注意力集中。
尖锐器械应置于弯盘内传递,有条不紊地进行手术,以防意外发生。
可带双层手套进行手术,手套破损及时更换。
特异性感染
1•严格执行手术室内外人员严密隔离的原则所有进入手术间的人员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具。
手术开始后,室内工作人员一律禁止离开手术间。
必须出手术室间时,必须严格按程序脱去防护用具,双手消毒后才能离开。
再次进入时重新穿戴防护用具。
2•所有手术用物严格区分,不能相混,以免交叉感染由室外专人供应物品,进入到手术间的不得再拿出手术间。
3•接送病人用手术推车不得推出手术间外,须待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呼吸道传播疾病注意关闭手术间各房门,工作人员带专用口罩。
四、术后处理所有用过的一切用物和手术设备及环境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标准预防的概念及意义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一)一般化脓性感染手术器械用后器械立即进行初消(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15〜30分钟),清洗,干燥、润滑后打包灭菌。
布类敷料用清洁大单包好,装入污衣袋,贴好标志,送洗衣班消毒处理。
(方法同器械)其他常规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二)呼吸道传播疾病空气消毒负压手术间于手术前1h采用高风量运行净化程序,手术开始后,调节为低风量运行,在手术结束前1h再采用高风量,直至手术结束后用消毒液彻底擦拭回风口,继续消毒一小时方可关闭。
普通隔离手术室,手术结束后立即打开空气消毒机消毒加强消毒2h.手术器械及各种反复使用的仪器设备台上部分用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
30min后,在进行常规处理。
不宜浸泡的物品采用擦拭的方法。
物体表面、1m以下墙面、地面用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拖地。
一次性手术材料常规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三)血源性传播疾病空气消毒必要时进行手术器械及各种反复使用的仪器设备台上部分同呼吸道传播疾病物体表面、1m以下墙面、地面同呼吸道传播疾病一次性手术材料常规按医疗废物
分类处理布类敷料同一般化脓性感染(四)特异性感染空气消毒负压手术间除按呼吸道传播疾病处理外,应更换初、中、高效过滤器;普通隔离手术间按照终末消毒的方法处理,持续消毒3d,作空气培养阴性后方可使用。
手术器械、布类敷料、一次性手术用物手术结束后,在手术间内就地浸泡消毒,不得拿出手术间。
待手术间终末消毒处理后,再进行常规处理。
手术器械高压两遍后再次使用;一次性用物、纱布、垃圾、标本等必须双层包装后送焚烧处理。
物体表面、1m以下墙面、地面同呼吸道传播疾病,使用后的抹布、拖把
用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 污水用1000mg/L〜2000mg/L的比例加入含氯消毒液2h后排放。
接送病人推车需在房间经消毒后方可推出手术间继续使用。
人员的处置
1.病人手术结束后由室外人员穿隔离衣、戴手套护送回病房。
2.室内工作人员将隔离用具脱在手术间内,更换鞋套或拖鞋,手消毒后离开手术间,经沐浴更衣后方可参加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