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005年六枝特区孕产妇死亡情况
- 格式:pdf
- 大小:134.66 KB
- 文档页数:2
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孕妇23岁,初中文化,孕1产0。
既往健康,无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史,无肝、肾疾病、心脏病,无遗传病及传染病,无药物过敏史及手术外伤史。
否认烟酒嗜好。
妊娠情况及产疗经过:末次月经2014年7月5日,预产期为2015年4月12日。
于2014年9月26日孕11+6周时,建立《孕册》。
初诊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血常规化验:血红蛋白111g/L,血小板131×109/L。
2014年12月2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出血,前往市中心医院就诊,化验血常规:血小板12×109/L,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2014年12月30日,患者于某省级医院行骨穿检查,骨穿结果不详。
抢救经过:2015年1月2日下午,患者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休息后未见缓解。
夜间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不能平卧。
3日凌晨2点就诊到某省级医院。
血常规:白细胞10×109/L,中性粒64.0%,血红蛋白105g/L,红细胞3.0×1012/L,血小板10×109/L。
白蛋白24.5g/L,ALT50U/L,AST113/L,尿素7.01mmol/L,肌酐67.5umol/L,肌钙蛋白I0.053ng/ml,NT-proBNP 10900ng/L。
凝血APTT40S,D-dimer1456ug/L。
心脏彩超:肺动高压(重度),三尖瓣返流(中度),右心系统增大,心包积液(弥漫少量),下腔静脉增宽伴体静脉回流受阻,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容积减小,射血分数减低(45%)。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40次/分,I导联深S波。
11点30分转入心血管内科,轮椅推入,下肢胀痛,轻度水肿。
查体:T36.4℃,BP178/120mmhg,P140次/分,R20次/分,四肢冰冷,皮肤花纹。
初步诊断:急性肺栓塞?急性右心衰,I型呼吸衰竭,高血压三级(极高危),血小板减少症(原因待查)。
立即予硝酸甘油静脉泵入降压,改善肺动脉高压,予凯时改善循环,雅河润抗炎。
基层孕产妇死亡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基层孕产妇死亡率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尽管政府和社会
各界一直在努力改善基层孕产妇的生育环境和医疗条件,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基层孕产妇死亡工作总结。
首先,我们对基层孕产妇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
基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医疗条件落后、医疗资源不足、医疗人员素质不高、孕产妇自身健康状况不佳等。
这些原因导致了基层孕产妇在生育过程中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困难。
其次,我们总结了一些改善基层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
首先,我们建议加大对
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条件和医疗资源配置。
其次,我们提倡加强对基层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技术能力。
最后,我们呼吁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素养。
最后,我们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更加重视基层孕产妇的健康问题,加大对
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条件和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对基层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技术能力,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素养,共同努力,为基层孕产妇的健康保驾护航。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降低基层孕产妇死亡率,让更多的孕产妇能够安全健康地生育。
壮族地区孕产妇死亡情况回顾与分析【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武鸣县(壮族人群聚居地,壮族占全县人口86.6%)1999——2012年孕产妇死亡情况,探讨其原因,总结经验,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为降低孕产妇死亡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武鸣县1999——2012年的45例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评审资料、个案调查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999——2012年全县孕产妇死亡率波动在11.89/10万-116.94/10万,平均为47.20/10万;死亡原因中内科合并症占42.22%,产科出血占26.67%,羊水栓塞占15.56%,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11.11%,其它占4.44%。
死亡的孕产妇接受过产前检查者占71.11%,其中产前检查≥5次的占31.11%;家庭贫困占51.11%。
结论武鸣县1999年——2012年孕产妇死亡原因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产科出血、羊水栓塞,绝大多数(66.67%)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针对孕产妇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结合本地的实际,制定相应措施,孕产妇死亡率是可以降低的。
【关键词】壮族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干预措施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58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36-02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妇幼保健工作水平及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1],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达到两个《纲要》的目标要求,本文对武鸣县(壮族人群聚居地,壮族占全县人口86.6%)1999——2012年的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评审资料、个案调查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根据孕产妇监测方案界定的属武鸣县本地户口死亡孕产妇(在妊娠期或妊娠终止后42天之内的妇女,不论妊娠时间和部位,由于任何与妊娠或妊娠处理有关的或由此而加重了的原因导致的死亡,但不包括意外原因导致的死亡)。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孕产妇死亡仍然是影响我国母婴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提高母婴保健服务水平,本年度我们针对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现将总结报告如下:二、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1. 孕产妇死亡原因本年度,孕产妇死亡原因主要包括:产科并发症、妊娠合并症、妊娠期疾病、孕产妇心理因素等。
其中,产科并发症和妊娠合并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2. 孕产妇死亡时间分布本年度孕产妇死亡主要集中在孕晚期和产褥期,尤其在分娩过程中和分娩后48小时内。
3. 孕产妇死亡地域分布本年度孕产妇死亡地域分布不均,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
三、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1.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地区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相对匮乏,导致孕产妇在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2. 孕产妇健康管理意识薄弱部分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知识了解不足,缺乏健康管理意识,未能及时进行产检和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3. 医疗服务不到位部分医疗机构在孕产妇保健服务方面存在不足,如产前检查不全面、分娩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等,导致孕产妇死亡。
四、改进措施及成效1. 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孕产妇对孕期保健的认识,引导孕产妇及时进行产检和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2.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设施和医务人员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孕产妇医疗服务水平。
3. 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孕产妇在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本年度,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孕产妇死亡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五、总结本年度孕产妇死亡年度总结表明,孕产妇死亡问题仍然存在,但通过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孕产妇死亡率有所下降。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水平,为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孕产妇死亡简要情况汇报近年来,孕产妇死亡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30万名孕产妇死亡,而绝大多数死亡案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孕产妇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生理原因、医疗条件、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
首先,孕产妇死亡与生理原因密切相关,比如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感染等,都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
其次,医疗条件的不足也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许多地区的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水平都无法满足孕产妇的需求,导致了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死亡案例。
此外,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一些地区的文化观念、教育程度、生活条件等都对孕产妇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孕产妇死亡的严重情况,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对孕产妇的保护和救助。
首先,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她们能够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其次,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的水平,保障孕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此外,改善社会环境,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也是保护孕产妇健康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也加大了对孕产妇健康的关注和支持力度,通过各种途径来改善孕产妇健康状况。
例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孕产妇健康项目,为孕产妇提供医疗服务、健康教育等支持。
同时,各国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孕产妇的保护和救助。
总的来说,孕产妇死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加强对孕产妇的保护和救助,提高医疗条件和社会环境,才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和权益。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为孕产妇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生产环境。
121例孕产妇死亡分析作者:魏建涛夏晓惠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36期【摘要】目的提高威远县围产期保健质量,降低孕产死亡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1997年121例死亡孕产妇。
结果 3年孕产妇死亡率115.59/10万,产科出血是首位死因,其次是产褥感染,妊娠合心脏病,重度妊高征,羊水栓塞,妊娠合并肝病。
结论三级保健网不健全,自我保健意识差,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健全三级保健网,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基层业务水平,掌握产科适宜技术是降低我县孕产妇死亡有关键措施。
【关键词】孕产妇;死因;围产期保健本文对威远县人民医院1995年至1997年121例孕产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我县农村围产期保健工作重点,提出降低我县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威远县人民医院、威远县第二、三医院及乡卫生院1995年至1997年共121例死亡孕产妇。
1.2 统计学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2.1 一般情况2.1.1 年龄20~42岁,20~29岁108例(89.3%);30~39岁11例(9.1%);≥40岁2例(1.6%)。
2.1.2 文化程度小学68例(56.25%);初中37例(30.6%);文盲7例(5.8%);高中及以上9例(7.4%);文盲和小学文化共占62.0%。
2.1.3 居住地区农村114例(94.2%);城市7例(5.8%)。
2.1.4 孕产次孕次1~17次,大于10次4例,平均2.2次;产次0~8次,≥3次产的13例,占10.7%,平均1.6次。
2.1.5 妊娠计划性计划内妊娠99例(81.8%);计划外妊娠22例(8.2%)。
2.1.6 保健措施无产前检查者50例(41.3%);产前检查1~3次者41例(33.8%);3~6次者26例(20.7%);≥7次者5例(4.2%)。
前二者共占75.1%。
2.1.7 死亡时间和分娩方式孕期死亡8例(6.6%),其中早孕吸宫术后感染1例,异位妊娠1例,中孕自然流产2例,妊娠晚期死亡4例;胎盘早剥死亡112例(92.6%),其中中孕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后死亡1例,晚孕计划外妊娠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死亡5例,经阴道自然分娩91例,胎头吸引助产5例,剖官产10例。
思茅市1994~2005年孕产妇死亡情况
史丽云;李欧芸
【期刊名称】《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年(卷),期】2007(018)001
【摘要】@@ 孕产妇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卫生保健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之一,是国家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现将思茅市1994~2005年的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分析如下,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史丽云;李欧芸
【作者单位】665000,云南,思茅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665000,云南,思茅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泰兴市1994年至2004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J], 周梅琴
2.平定县1994~2003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调查 [J], 翟瑞琴;孙文艳;周林籽
3.2001~2005年兵团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J], 高宝珠;远亚军
4.塔城市1996~2005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J], 吴桂香;马吉利;曹自力;梅兰;杨丽
5.启东市1994~2005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J], 王华;包正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