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2.1《发现》同步达标测试 苏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板块二颂歌的变奏主题导读祖国是美丽的,是值得我们赞颂的。
但祖国也有贫穷、落后的时候,那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当我们自身遭受厄运时又怎么办?人与祖国的关系是单纯又是复杂的,爱国决不是空洞的说教,当我们面对贫穷、落后的祖国时,当我们自身正遭受厄运时,我们不能嫌弃祖国,而是要勇于自我奉献、报效祖国,与祖国化为一体!第1课时发现北方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迸.着血泪()罡.()风擎.火()呕.心沥血()科尔沁.()颓垣.()荒冢.()脸颊.()诅.咒()笳.笛()沉浸.()骸.骨()贫瘠.()擂.着大地()答案:迸bènɡ,罡ɡānɡ,擎qínɡ,呕ǒu,沁qìn,垣yuán,冢zhǒnɡ,颊jiá,诅zǔ,笳jiā,浸jìn,骸hái,瘠jí,擂léi。
2.辨音擂.鼓()载.负()打擂.()一年半载.()塞.外()驻扎.()瓶塞.()挣扎.()敷衍塞.责()扎.腰带()答案:léi,lèi;zài,zǎi;sài,sāi,sè;zhā,zhá,zā。
3.辨形()心沥血(ǒu)()咒(zǔ)()气(òu)()丧(jǔ)()纽(shū)刀()(zǔ)()歌(ōu)()碍(zǔ)()肥(òu)()骨(hái)颓()(yuán)言简意()(ɡāi)齐()公(huán)弹()(hé)绵()(ɡèn)答案:呕,怄,枢,讴,沤;诅,沮,俎,阻;骸,赅,劾;垣,桓,亘。
【词语积累】词义辨析洗心革面脱胎换骨都用来比喻彻底改造、重新做人。
异:“脱胎换骨”可以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以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其改造是深入彻底的,适用范围较大。
“洗心革面”一般指“罪人”的改造。
它除了思想上的深入彻底改造以外,还含有改变旧的所作所为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
发现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荫庇(yīn)玷(diàn)污引吭(háng)高歌B.炮(páo)制叱咤(chá) 损兵折(zhé)将C.浸渍(zì) 粗犷(guǎng)方兴未艾(ài)D.针砭(biān)肖(xiào)像咬文嚼(jué)字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同志们。
”B.我只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和批评家来帮我分析:哪几步迈得对,哪几步迈得不对,怎样才能进步更快而不至于走过多的弯路?C.当一个学科发展到几乎“无所不包”之时,它也就在这无所不包之中泯灭了自身;既然什么研究都是比较文学,那比较文学就什么都不是。
D.对李清照的诗,比之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倒更喜欢她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B.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C.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D.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
二、语段精读发现闻一多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罡.风(ɡānɡ)呕.吐(ōu)擂.鼓(léi)憎.恨(zēnɡ)B.惶.乱(huánɡ) 脸颊.(jiá) 证券.(quàn) 创.伤(chuànɡ)C.干瘪.(biě) 隧.洞(suì) 绯.红(fēi) 迷惘.(wǎnɡ)D.砂砾.(lì) 齑.粉(jī) 取缔.(dì) 粗犷.(kuǎnɡ)解析:A项,“呕”读ǒu;B项,“创”读chuānɡ;D项,“犷”读ɡuǎnɡ。
答案:C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颓垣报酬涵养荒冢B.倾泄搀扶沉缅骸骨C.疲乏瘦瘠荫郁蹂躏D.车辙稀蔬怠慢伎俩解析:B项,倾泄—倾泻,沉缅—沉湎;C项,荫郁—阴郁;D项,稀蔬—稀疏。
答案:A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1)不少美国经济学家和媒体都指出,美国要降低对华贸易赤字,根本的问题不是________人民币升值,而是如何提高本国的储蓄率,并放宽对自身产品的出口限制。
(2)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美国大规模________草原,形成了强烈沙尘暴,迫使居民大迁移并造成成批农场被废弃。
(3)国家文物局局长做客人民网时说:“今天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是一个最________和最严峻的、最紧迫的历史阶段。
”(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在经过无数艰难________之后的必然选择。
A.强迫开辟艰苦摸索B.强迫开垦坚苦探索C.逼迫开垦艰苦摸索D.逼迫开辟坚苦探索解析:“强迫”指施加压力,使服从;“逼迫”指紧紧地催促,用压力促使。
据语境美国让人民币升值是步步紧逼,句(1)应用“逼迫”。
“开垦”指翻耕荒地使之成为可以种植的土地;“开辟”有开拓、拓展之义,对象通常是抽象事物。
据语境句(2)应用“开垦”。
苏教版高一必修三《发现》同步提高题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回答问题。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1.“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着火”,你对这句诗是如何理解的?2.“发抖,伸舌头,顿脚”指的是哪类人?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情?3.诗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就是指“咱们的中国”这五个字。
试结合诗歌谈谈“咱们的中国”的含义。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春节前,某市组织了一次到偏远地区的扶贫帮困活动。
参与这次活动的人们目睹了山区农民的生活状况,不禁感慨万千。
一位成员说:“山区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长年吃苦受累,一年的收入不够某些人的一顿饭钱,十户八户找不到一台黑白电视机,这样的生存质量太低了。
”另一位成员接口说:“可话又说回来,有些人住着豪华别墅,坐着高级轿车,白天忙得昏天黑地,晚上醉得稀里糊涂,这样的生存质量就高了?”同行的人们陷入了沉思。
怎样的生存状态才算是高质量的呢?读了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生存的质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5.(2007·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①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2006·江苏)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唯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
高中同步测试卷(四)号角,为你长鸣(B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2016·高考全国卷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发现》学案【设计理念】研读朗诵《忆菊》、《回来了》、《发现》、《死水》四首诗,在班级举办闻一多诗歌小型朗诵会。
诵读法是鉴赏诗歌的重要方法。
学习现代诗必须重视诵读,通过诵读把握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闻一多先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和学者,先生的诗歌感情洋溢,情感表现虽有差异,爱国感情却是不变的旋律,多读几篇会加深我们对闻一多先生及其诗歌的了解。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举办闻一多诗歌小型朗诵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揣摩诗歌、加强同学问交流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大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和诗美的熏陶,发挥传统诗教的积极作用。
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诗歌撰写串台词,还能促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每一首诗,提高语言实际应用的水平。
【教学过程】一、分组准备。
提前一周时间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闻一多的生平及诗歌鉴赏资料,自主研读朗诵闻一多的《忆菊》、《回来了》、《发现》、《死水》等诗歌。
根据实际情况把全班分成三个朗诵能力均衡的小组,男女生搭配合理。
每个小组推出男女主持人各一名,选出四名朗诵者,集体商定形成串台词。
二、教师指导。
(一)朗诵准备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处理。
(二)教师给学生提供闻一多中学在其校园内举办的“闻一多诗歌演唱会”部分串台词,指导学生仿照写作。
可以穿插背景、评价诗歌,男女主持人作好衔接,语言要追求诗意。
【示例】男:在清华以及后来留美期间,他特别怀念暑期两个月的家乡生活,写出了名叫《二月庐》的诗篇,表现出远在他乡的学子对巴河老家的特别眷恋之情。
女:请听表现诗人遨游书海后独特心绪的早期新诗《二月庐》。
男:在清华园读书期间,闻一多以勤奋好学闻名校园,诗名、文名、画名传遍清华。
五四运动以前他写了许多优秀的古体诗,五四以后就改写新诗了。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闻一多强烈地感受到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压抑,写出了反抗封建社会压抑的新诗《一个小囚犯》。
女:《一个小囚犯》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家长关爱孩子,把孩子整天关在屋子里,而孩子对大人的这种关爱并不领情,反而喊出了“放我出来”的强烈呼喊,充分反映了青少年时期的闻一多强烈要求突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心声。
发觉[学习目标]:1.了解闻一多的生平,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忱,了解中国新诗进展的轨迹。
2.把握本诗所表现的酷热的爱国心,和对黑暗现实的绝望和生气。
[学习内容与步骤]:一、作者介绍(学案)二、同学朗读诗歌,思考研讨问题:l.诗人带着满腔的热忱急迫地投入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进着血泪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这样哀思的声音?明确:联系时代背景,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多,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奇特的祖国,他面对的是一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缺的祖国,噩梦一样的现实,使诗人内心无比苦痛,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秀丽祖国的形象破灭了,他赖以支撑自己的精神支柱倾折了。
2.接下来,诗人有没有用具体的细节正面描述他踏上国土所见到的黑暗现实?明确:没有。
3.文中那些语言或字眼体现了祖国当时的黑暗现实?明确:噩梦、挂着悬崖。
4.面对“噩梦”,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沉痛的感情的?明确:用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和几个贴切的比方来抒发自己肤浅的爱,以及沉痛绝望的心情。
把与祖国的会面比作是一场“噩梦”,噩梦是可怕的,而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则使人感到无望和恐怖。
接着他问“哪里是你?”然后确认“那不是你”。
期望愈高,绝望也愈重。
但是诗人仍不甘心,仍要“追问”,问青天,问风。
5.诗人的“问青天”“逼迫八方的风”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作用?明确:这种追问是无果的,只能使诗人陷入了更深的哀思中去了。
6.既然作者开头说“这不是我的中华”,那么他所期盼的祖国到底在哪里?明确:直到“呕出一颗心来”,才知道祖国是在“我的心里”。
7.文题为“发觉”,诗人到底发觉了什么?明确:发觉了“这不是我的中华”,发觉了“你在我心里”。
三、总结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作者把从国外回来后的真实感受用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在诗中喷发出来,感情炽烈而真诚,虽然诗中也有叙事成分,但主要是直接抒情,以猛烈的情感打动读者。
闻一多曾与徐志摩等主编《诗镌》,致力于新诗形式的争辩提出极具影响的“三美”主见: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讲练测第一专题《发现》苏教版必修3主题导读祖国是美丽的,是值得我们赞颂的。
但祖国也有贫穷、落后的时候,那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当我们自身遭受厄运时又怎么办?人与祖国的关系是单纯又是复杂的,爱国决不是空洞的说教,当我们面对贫穷、落后的祖国时,当我们自身正遭受厄运时,我们不能嫌弃祖国,而是要勇于自我奉献、报效祖国,与祖国化为一体!第1课时发现北方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迸.着血泪()罡.()风擎.火()呕.心沥血()科尔沁.()颓垣.()荒冢.()脸颊.()诅.咒()笳.笛()沉浸.()骸.骨()贫瘠.()擂.着大地()答案:迸bènɡ,罡ɡānɡ,擎qínɡ,呕ǒu,沁qìn,垣yuán,冢zhǒnɡ,颊jiá,诅zǔ,笳jiā,浸jìn,骸hái,瘠jí,擂léi。
2.辨音擂.鼓()载.负()打擂.()一年半载.()塞.外()驻扎.()瓶塞.()挣扎.()敷衍塞.责()扎.腰带()答案:léi,lèi;zài,zǎi;sài,sāi,sè;zhā,zhá,zā。
3.辨形()心沥血(ǒu)()咒(zǔ)()气(òu)()丧(jǔ)()纽(shū)刀()(zǔ)()歌(ōu)()碍(zǔ)()肥(òu)()骨(hái)颓()(yuán)言简意()(ɡāi)齐()公(huán)弹()(hé)绵()(ɡèn)答案:呕,怄,枢,讴,沤;诅,沮,俎,阻;骸,赅,劾;垣,桓,亘。
【词语积累】词义辨析洗心革面脱胎换骨都用来比喻彻底改造、重新做人。
异:“脱胎换骨”可以指“罪人”的彻底改造,也可以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其改造是深入彻底的,适用范围较大。
“洗心革面”一般指“罪人”的改造。
衡水市语文高一第三册第二单元第4课《发现》同步检测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项是()A . 诧异/侘傺船桨/浆果感喟/功亏一篑思量/量入为出B . 怪癖/僻静惦念/掂量瞳孔/灯影幢幢晕车/晕头转向C . 绯红/菲薄艾蒿/竹篙刊载/三年五载稽首/无稽之谈D . 黏合/粘贴舷梯/琴弦骸骨/言简意赅绚烂/徇私舞弊2. (2分)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 . 蓊(wèng)郁弥(ní)望猗(yī)郁混(hùn)沌B . 肄(yì)业冶(yě)游相勖(xù)訾詈(yán)C . 镣铐枷锁蜷缩峰颠D . 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安之若素崇山峻岭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政府要得到人民群众的________,必须立足“执政为民”的理念,努力加大民生项目的投入,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②李方的书法作品笔法端庄________,章法无拘无滞,运笔自然流畅,风格温润宽和,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③一个城市要繁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缺一不可。
失去了物质文明的支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空谈;精神文明上不去,物质文明建设也是________。
A . 拥护流丽枉然B . 拥戴流利枉然C . 拥戴流丽惘然D . 拥护流利惘然4. (2分)下列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10月21日,百度正式宣布进军互联网金融界,并将联手华夏基金推出新的理财产品“百发”,此外百度金融平台还动用“土豪战术”大肆揽客,以图同此前借“余额宝”独步“武林”的阿里巴巴一决高下。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金融界呼风唤雨的局势将要改变。
A . 进军B . 大肆C . 一决高下D . 呼风唤雨5. (2分) (2019高三上·苏州开学考)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________,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
《发现》测试练习
一、基础精练
⒈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颓垣荒冢指手划脚若及若离
B.蹂躏沤气义气用事冠冕堂皇
C.罡风齑粉漫不经心按部就班
D.磨砺会演招摇撞骗欢天喜地
⒉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一反常规,单刀直入,用悲痛的惊呼喊出了自己的“发现”,倾吐了自己忧愤、失望的心情。
B.诗中接连用了三组“我来了”的句子和几个比喻,写出“我”日夜思念的美丽祖国,如今竟是满目疮痍;梦中的召唤,回来的却是“一场空喜”。
C.“噩梦挂着悬崖”,诗人“恐怖”地“发现”山河的破碎、现实的黑暗,感到绝望、无奈,只得惊呼“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D.诗人问天擂地寻找如花的祖国,可是“总问不出消息”,竟至“呕出一颗心来”,原来祖国深藏“在我心里!”篇末揭示了悬念,这才是真正的“发现”。
⒊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取名《发现》,立意不凡,构思新巧。
全诗开篇奇特,结尾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收到了辞警意丰、令人咀嚼的艺术效果。
B.在艺术上,诗人采用了浪漫奇幻的想像,诗中的“我”在梦中听到召唤时,擎火把,鞭时光,驾罡风,驰骋想像。
C.诗中运用具体的细节来描述这似梦又非梦的黑暗现实,把诗人哀痛伤感的感情表达得概括凝练,发人深思。
D.诗的最后两句:“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转折急促,使诗人在失望和激愤后的感情出现了升华,一位爱国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据报导,去年这个市GDP高达300多亿元,而且还有继续发展上升的趋势,同级市只
能望其项背
....。
B.正所谓“曾经沧海难为
......水.”,在信息技术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后,校园“网络骄子”许
迎晨对网络游戏已经毫无兴趣。
C.经过苦心经营,乔利的生意一发而不可收拾
.......,几年间他便成了让全世界瞩目的干洗大王,令人刮目相看。
D.他性情非常孤僻,平时不与人交往,总是特立独行
....,独来独往。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诗后题目。
长城谣席慕容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时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夜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⒌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节刻画了长城的形象,“无情”、“蹲踞”、“冷眼”都在写长城是历史的见证。
B.第二节抒发感慨,“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抒发了凝聚于长城的炽烈的民族情感。
C.第三节写诗人对故乡、对长城的遐想,月色如水,黄河入梦,吟唱的都是思乡的深情。
D.这首诗再现了长城脚下不断争战的历史,歌颂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⒍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城“冷眼看人间恩怨”,它冷峻,无情,诗人借刻画长城,抒发了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
B.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咏叹着历史的短暂与长城的永恒,诗人抒发的情感给人凝重而苍凉的感觉。
C.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悠远,运用民间歌谣的形式,歌颂了长城悠久的历史。
D.诗中的长城,凝聚着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文化传统,也凝聚着诗人独特的个人感受。
三、语言运用
⒎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
上联:学海里遨游你追我赶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
答案
1.C(A若及-若即,B沤气-怄气、义气-意气,D会演-汇演)2.C(“山河的破碎”属于无中生有)3.C(错在“似梦又非梦”)4.B(A“望其项背”指能够看见他人的后背和脖子,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应当用“望尘莫及”。
C“一发而不可收拾”是事情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了,应改为“一发而不可收”,表示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止。
D“特立独行”意为立身行事不同于流俗,形容志行高洁,不随波逐流)5.D(错在“再现”) 6.C(错在“歌颂”)7.(下联示例):书山中钻探我帮你学(横批示例):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