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 整体性学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分析及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分析及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分析及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微专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分析及要素之间相互的影响一、气候要素及其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1。
对地形、地貌的影响-————降水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昼夜温差大对岩石的风化作用①主要是高寒地带,气候寒冷,气温低,被冰雪覆盖,多永久性冻土;冰蚀地貌广布;②沙漠地带:降水稀少,温差大,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沙漠广布:③湿润地带: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强大、普遍,既有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沟谷),又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三角洲、冲积平原)。
降水多的石灰岩分布区易形成喀斯特地貌。
2。
对水文的影响:(1)对河流的影响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a 河流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雨林气候、海洋性气候---变化小;地中海气候---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夏季丰水期);b 结冰期的长短:温带地区的河流可能出现结冰期(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不同)②对河流水系特征的影响:降水量大的地区,河网密度较大,河流的长度较长(2)对湖泊的影响①内流湖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位较低,盐度较高②外流湖区:降水丰富,湖泊面积较大,多为淡水湖(3)对沙漠地区水的影响①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下渗地下而成地下水。
第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1.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1____________、水、土壤、□2________、岩石、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3____________循环、□4________循环、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2.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命题角度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经典例题](2016·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堪察加半岛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
2. 图像信息获取纬度信息、海陆位置信息、等高线地形信息和甲地地理位置信息等。
3. 推理分析4. 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生态环境对生物活动的影响。
[小试牛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归纳]针对性归纳: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如下图所示)。
第一节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动物)。
2.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及岩石圈循环,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产生了新功能】: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4.【整体性答题模板构建】
在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答题思路:
例:分析某地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气候地貌植被水文生态环境
[答题思路] 当××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的××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气候)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水文)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貌),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一节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动物)。
2.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及岩石圈循环,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产生了新功能】: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3.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4.【整体性答题模板构建】
在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答题思路:
例:分析某地区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气候地貌植被水文生态环境
[答题思路] 当××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的××随之发生变化。
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气候)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水文)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貌),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