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正芳菲——云南:建设桥头堡开放促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496.52 KB
- 文档页数:3
云南大力推进西南桥头堡建设2011-05-29 15:53:38 星期日来源:光明日报毗邻越南、老挝、缅甸的云南省,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目标,迎难而上,奋力前行,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4.8%,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分别增长8.1%和13.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6.7%,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云南省在全省上下发起了关于如何建设好“桥头堡”的大讨论,积极推进桥头堡建设前期工作,对外开放合作迈出了坚实步伐。
配合国家46个部门、160多人组成调研组,开展桥头堡建设调研和专项文件的制定,推动桥头堡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
省委主要领导对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了两次重要访问,积极推进中越、中老、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全省外贸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实现进出口总额133.7亿美元;引进外资13.3亿美元,增长46%左右;引进省外到位资金突破1300亿元,增长28%。
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云南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
昆明新机场建设全面推进,丽江等5个支线机场改扩建基本完成。
全省铁路在建项目达13个,9条高速公路、52条二级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推进,新开工建设42件骨干水源工程,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00多万千瓦,昆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
全省唱响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主旋律,努力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推进开放合作,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缅油气管道及炼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显著增长。
云南省长秦光荣近日表示,今后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努力使桥头堡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拓展开放区域,突出推进对东南亚、南亚的开放;强化开放支撑,加快建设国际大通道,构筑与东南亚、南亚以及印度洋沿岸国家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与枢纽;打造开放基地,依托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云南打造为外向型出口加工贸易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现代新型载能产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推动国际公路、铁路、水运和油气通道建设。
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业发展桥头堡是指某个经济带或经济区域的起点城市。
就云南来讲,其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对东南亚、南亚地区的辐射功能,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民航运输网络,便利了云南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也吸引着诸多国内外企业积极开拓云南市场。
作为中国唯一同时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省份,云南致力于打造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这个构想准备的时间很长,这一构想提出也有数年,德宏、保山、西双版纳、红河等边境州市,无不苦练内功,铆足劲儿打造云南向东南亚开放的重要渠道。
一、大背景: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一)桥头堡战略的进程(五个阶段)1、长期的探索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云南省在发挥沿边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这些探索,为提升云南省在全国对外开放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桥头堡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2、战略谋划阶段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来云南考察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这为云南省对外开放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这也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指明了具体方向,也为云南及西南各省区市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推动我国沿边开放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明确将云南瑞丽、广西东兴、新疆喀什、内蒙古满洲里等4个城市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国家层面已经明确云南桥头堡的定位和总体目标。
12月,“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表述写在了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工作报告中,成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奋斗目标,明确将建设“桥头堡”上升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并及时组织代表调研,提出建议。
2010年全国人代会提出后,全国人大把它列为13个重点建议之一,比较有力、有效地促进了桥头堡建设。
抓住桥头堡建设历史机遇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所有的期待在这一刻汇聚,崭新的征途从这一天开启——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挺立潮头,云南正乘风破浪。
5月30日,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动员大会在瑞丽隆重召开。
会议提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倍加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倍加珍惜良好的发展势头,以桥头堡建设为契机,推动云南科学发展。
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作动员讲话。
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主持。
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省政协主席王学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应楠,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辛桂梓,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晏友琼,副省长孔垂柱、和段琪出席主会场会议。
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昆明分会场出席会议。
白恩培在动员讲话时首先指出,国务院于今年5月6日下发《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云南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
他代表云南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支持帮助云南桥头堡建设的社会各界和为桥头堡建设前期工作付出艰辛努力的各族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白恩培指出,《意见》的下发是云南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推动云南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对云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对云南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至关重要,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至关重要,一定要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把握精神,吃透政策,狠抓落实。
当前,要紧紧抓住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全面推动桥头堡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一是紧紧围绕提高支撑保障能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
二是紧紧围绕优化区域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
三是紧紧围绕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推动开放合作再上新台阶。
四是紧紧围绕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再创新业绩。
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访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的颁布,云南省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云南的“桥头堡”作用及其战略规划,近日,我们采访了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
记者:我们看到,国务院的这一重要文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开放的纲领性文件。
请您谈谈在实践中应如何把握这一重要文件的精神实质与关节点。
秦光荣: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完善对外开放总体格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认为,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当前要着重把握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就是以东南亚、南亚、西亚为重点,面向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开放。
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洋四区”,“一洋”是印度洋,“四区”是指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西亚地区和非洲东部印度洋沿岸国家。
这一区域涵盖了5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区域内双边、多边区域合作势头强劲,合作发展的潜力巨大。
另一个关键词是“桥头堡”,这本是陆桥经济的一个重要概念,“桥”是通道,“头”是前沿,“堡”是基地,“桥头堡”就是大通道、大基地、大平台和大窗口的意思。
因此,文件中采用“桥头堡”就十分形象地指出了云南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前沿门户,是我国扩大与印度洋沿岸国家开放合作的重要节点。
此外,“桥头堡”还有另一层意思,与我国东部沿海以“引进来”为主的开放不同,我国面向西南的沿边开放更多的是以“走出去”为主要内容的开放,是以发展中国家相互合作为主的开放,是促进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包容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开放。
记者:“桥头堡”这一关键词形象地概括了云南的区位特征与比较优势。
可以预期,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能够使云南经济社会跨入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而且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关于云南“桥头堡”战略目标的认识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了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要求。
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确立了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目标,桥头堡建设迅速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成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近期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把云南建成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纳入了国家战略,提出将不断提升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
目前,中国国内在出口问题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外出口过多,对外依赖性太强。
我国对外出口贸易量日益扩大可能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从经济增长的主项来看,应该以拉动内需为主导,但目前仍处于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基本状况决定了拉动内需仍旧需要长时间;对外出口太多,极有可能引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这点已经得到验证。
一、云南在建设“桥头堡”战略中的有利条件。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接壤,是新时期面向东南亚国家开放的重要省份之一,拥有多个对外口岸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在“桥头堡”建设中占据重要的枢纽地位。
云南作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地区陆上距离最短、历史联系悠久、友好往来较密切的省份,在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努力后云南省与周边国家所构建的国际区域合作模式呈现出勃勃生机,为云南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云南在建设“桥头堡”战略中的意义。
首先,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不仅是新形势下提升云南沿边开放的质量和水平的需要,也是贯彻执行新时期对外交流的必然要求。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仍然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虽有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并不能改变这一趋势。
区域经济贸易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双方或多方经济的互补性,而且取决于区域经济组织各成员国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建设“桥头堡”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思路,是云南的一个重大发展定位,是提升云南整体实力的重大举措。
“桥头堡”建设既是国家开放战略的重大推进,也是对云南区位优势的高度概括。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桥头堡”战略,标志着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在开放方向和开放重点上的重大推进。
“桥头堡”建设既是国家对云南的总体要求,也是国家对云南的最大支持。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云南要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这一总体要求表明,向西南开放不仅仅是云南省的事,而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云南为国家面向西南开放的战略做好服务。
同时,云南省也有义务、有责任积极实施“桥头堡”建设,以“桥头堡”战略统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的全方位支持,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唯一具备能动性的要素,人不仅具有内容无限丰富的需求,而且具有无限发展的潜能。
只有更新人才观念、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强调人的主体性,把人的潜能充分开发出来,在实践中使人的潜能充分得以发挥,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对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此后,加快桥头堡建设,把云南建成中国沿边开放经济区已成为云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州工商局党组要求全州工商部门以建设向西南开放桥头堡黄金口岸为契机,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紧紧围绕“四个统一”和省工商局党组“三个到位”、“六个好”工作目标,坚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创新发展,努力实现高质量监管、高效能服务、高水平维权,不断提高科学监管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为全州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前沿窗口打造世界“滇红”茶叶名县摘要:把临沧融入全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总体目标大格局,打造云南省“桥头堡"建设的前沿窗口,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竞争优势。
“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亚洲独具特色的水电基地、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云南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五大特色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凤庆是“滇红”发源地,茶文化悠深古远、闻名海内外,数百年的栽茶制茶历史孕育出丰富内涵的茶文化,被誉为世界著名“滇红”之乡。
高品位打造“滇红”小镇,做大做强“滇红”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课题。
关键词:桥头堡前沿窗口建设与凤庆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部署,是中央对云南的战略定位,是云南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桥头堡”战略作为中央为云南量身定制的发展战略,内涵十分丰富,其内容涵盖了兴边富民、绿色经济、民族文化建设、西部大开发、西向贸易通道建设、周边国家交通网络建设、经贸交流平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走出去、新兴市场开拓、能源安全、战略安全、周边外交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战略,远远超越了某些单项政策。
“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就是要充分发挥云南地缘优势,在中国向西南开放中先行一步,成为我国从陆路沟通东南亚、南亚,直达印度洋的通道;成为交通、电力、通信的门户枢纽;成为我国与印度洋沿岸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国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成为对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
把临沧融入全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总体目标大格局,打造云南省“桥头堡"建设的前沿窗口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竞争优势。
目前,临沧市已形成了蔗糖、茶叶和水电三大支柱产业,成为云南省糖、茶和水电的重要产业基地,正在发展壮大矿产、饮料、林纸及林化工产业,培育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提高人的富裕度,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改善人的居住质量。
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推动云南发展新跨越
无
【期刊名称】《党的生活(云南)》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从2011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出台至今,我们走过了一周年。
这是云南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和重大意义的一年。
【总页数】1页(P1-1)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3
【相关文献】
1.抓住“桥头堡”建设历史机遇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大发展 [J], 高颂山
2.抓住建设桥头堡机遇,把云南省建成国际无公害蔬菜基地 [J], 孙明
3.抓住桥头堡战略机遇加快云南供销系统发展 [J], 和润培
4.抓住桥头堡建设机遇故大做强云南特色农业 [J], 张玉明
5.省委省政府发出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动员令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云南跨越发展 [J], 本刊记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