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练习题四十
- 格式:docx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6
(共24套82页)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全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滕王阁从军行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淑.气(sh ū) 绮.筵(q ǐ) 银烛.(zh ú) 扁.舟(bi ǎn) B .物候.(h òu) 宦.游(hu àn) 铁骑.(q í) 江渚.(zh ě) C .绿(p ín)凤阙.(ju é) 端倪.(n í) 凋.旗画(ch óu) D .琴瑟.(s è) 环绕.(r ào) 牙璋.(zh ān ɡ) 金樽.(z ūn) 2.对下列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长河:银河绮筵:华丽的筵席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B.⎩⎪⎨⎪⎧淑气:美好古调:古代的歌曲宦游人:离家做官的人 C.⎩⎪⎨⎪⎧ 西京:代指长安凤阙:相合的兵符凋旗画:指旗上的图画黯然失色D.⎩⎪⎨⎪⎧ 帝子:帝王槛外:栏杆的外面江渚:水中的小块陆地3.填入下面横线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月光是令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中,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半是赞秋月的,而今夜是冬月,没有①________,没有②________,但空旷、辽阔。
A .①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②花的清香、淡淡的秋风B .①花的清香、虫的吟唱②浓浓的树影、淡淡的秋风C.①花的清香、淡淡的秋风②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D.①虫的吟唱、花的清香②淡淡的秋风、浓浓的树影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云霞出海曙,________________。
(2)忽闻歌古调,________________。
(3)闲云潭影日悠悠,________________。
(4)阁中帝子今何在?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综合检测(2)李仕才(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巩固(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偏惊物候新偏: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铁骑: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胜: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皎皎:洁白的样子【解析】C项,“百夫长”指军队中低级军官。
【答案】 C***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合:只应该B.日日花前常病酒..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C.还与韶光..共憔悴韶光:美好的时光D.细雨梦回..鸡塞远梦回:梦里回到【解析】D项,“梦回”意为“梦醒”。
【答案】 D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B.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C.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D.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王安石《桂枝香》)【解析】A项为类比;B项为拟人,作者赋予“明月”以灵性;C项为“移情”手法;D项为比喻,“似练”“如簇”与例句同。
【答案】 D3.下列词句中不能体现苏轼词豪放高旷风格的一项是( )(3分)【导学号:75302078】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解析】A句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理解,齐宠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表现了词人洒脱、旷达的襟怀;B句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句,气势恢弘,把人们带入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C句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幽怨缠绵,耐人寻味;D句出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客至一、诗人名片杜甫——“漂泊西南天地间”的十一年到成都后,杜甫靠朋友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
后靠好友严武表荐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这一时期,生活相对安定。
后因蜀中大乱,杜甫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向东漂泊至夔州,住了两年。
这两年是杜甫创作的第二次高峰。
到57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
59岁,在湖南末阳附近客死旅舟。
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二、诗词故事杜甫的“仁”心杜甫住在夔州期间,居住的屋前有几棵枣树。
一到秋天,树上沉甸甸的都是枣子。
邻居是个年老无儿无食的寡妇,时常跑到杜甫屋前打些枣子充饥,杜甫非常同情她,不但不加以干涉,有时还帮助她多打些枣,让她能多吃一些。
后来,杜甫把茅屋让给从外地来的一吴姓亲戚,自己搬走了。
不料,这个亲戚刚住进去,就在屋前插上一道篱笆,禁止寡妇打枣。
杜甫听说后,心里很难受,当即写了一首七律诗《又呈吴郎》代替书信,送给姓吴的亲戚。
诗写得委婉真挚、动情。
这件事虽小,但小处细处往往更能体现杜甫的“仁”心。
三、文题背景这首诗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
这之前一年,也就是草堂新落成不久,有两位客人先后来看他:一位是旧相识,偶然过访;另一位是专程来访的远道客人。
《客至》这首诗题下还有作者的自注:“喜崔明府相过。
”可见是老朋友之间偶尔过访,从诗中那些话的亲切、随意的程度来看,也确实非老朋友不能。
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诗。
提示这是一首洋溢着生活气息的记事诗,表现了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一个“喜”字,揭示了本诗的情感。
二、悟读,诗情画境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鸥鸟翔集。
2019年精选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后辅导练习第二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这四个短句的忽然加入,使诗歌节奏不但富于变化,而且使我们似乎昕到了诗人在席上频频的劝酒声。
B、叶永烈编著的《天文知识》,丰富而系统地介绍了浩瀚太空里星球演变、星云飘移的科学原理,为我们展现了宇宙中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C、据外媒报道,苏富比拍卖行将于下月在美国纽约拍卖一幅几乎全白的画作,估计拍卖价将高达1500万。
D、昨日,滨海新区大港管委会物价局经过调查作出决定,责令救援单位退还700元不合理收费项目。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草木凋落衰败。
艰难苦恨繁霜鬓繁:增多。
B、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块陆地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衰颓,失意C、画图省识春风面省:曾经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D、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渚清沙白鸟飞回回:回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对《定风波》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B、这首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C、这首词上片写雨中,下片写雨后,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行吟图”。
D、这首词运用象征手法,含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对白居易《望月有感》的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联写由于战乱、饥馑,家业无存,田园荒芜,家中亲人四海漂泊。
B、尾联是想像之语,虚实结合,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
C、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意蕴深厚,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D、全诗通过描写骨肉离散之苦,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鲍照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他的《拟行路难》18首表达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专题整合古体诗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古体诗按形式分类如下表:古体诗(古风)⎩⎪⎨⎪⎧ 四言诗:出现最早(如《诗经》)五言诗:成熟于汉代(如《古诗十九首》)七言诗:成熟于唐代(如白居易《长恨歌》)乐府诗:诗题有歌、行、引、歌行、吟、曲等名称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一、理论讲解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其实,赏诗也不过“情、景二端”。
从高考的角度讲,答诗歌鉴赏题,也不过“情、景二端”。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最重要的特点。
因此,分析、掌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成为学习古典诗歌的关键。
一般说来,古典诗歌里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1.乐景衬乐情以在写景绘色方面备受推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初秋时节,天色向晚,山雨初霁,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
这里对清新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追求恬淡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清新美好的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写照。
2.哀景衬哀情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用“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描绘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的阴冷凄清的景色,用这种阴冷凄清景色衬托出离人之间的哀愁。
3.乐景反衬哀情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倍增其哀乐。
”这是古代诗歌中可追溯到《诗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是“反衬”这一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的最基本的体现。
从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也可看出这一特点,中间两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练1)李仕才(一)一、基础巩固层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偏.惊物候新偏: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铁骑: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胜: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皎皎:洁白的样子【解析】百夫长:指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答案】 C2.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A.月照花林皆似霰B.不知江月待何人C.银烛吐青烟D.淑气催黄鸟【解析】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
【答案】 A3.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
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
B.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用实写的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
C.《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
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
【解析】B项,首联为实写,尾联为虚写。
【答案】 B4.下列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B.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体裁,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
C.本诗虚实相生、黑白相辅,并从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
D.本诗着重写了思妇对离人的怀念,是一首爱情诗。
【解析】本诗不是单纯的爱情诗,而是融写景、哲理、爱情于一体。
【答案】 D5.文学常识填空。
(1)“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2019-2020年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习题精选八十第1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生活中虽然充满了苦难,却也不缺乏温暖:亲情、友情、爱情,面对这些令人甘之如饴的甜蜜和美好,我们不仅要懂得体味,更要学会感激。
B、面对《春江花月夜》,如果我们只欣赏其美妙的辞句,却没能理解其中蕴涵的深情,不能领略张若虚浩荡的哲思,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C、在近期的马航MH370事件中,少数媒体不专注于及时传递正确信息,挖掘事实真相,却抓住诸如马来西亚派巫师寻找飞机这样的小道消息笔走龙蛇,这种做法令人难以赞同。
D、近日,米歇尔·奥巴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单独访华活动,这一亲善友好的行为使她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副对联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诗歌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琵琶行》以叙送别事起笔,中间交叉着描述与抒情,最后以叙事结尾。
这实际上是一种首尾照应的圆型结构,体现了一种结构上的对称美。
B、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明明妻子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作者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
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化用了东晋祖逖北伐抚摸当年亲手种植的柳树落泪的典故,辛弃疾感叹时光飞逝,韶华易逝。
D、姜夔的《扬州慢》写于金兵南侵后,姜夔看到曾经素以繁华富丽而著称的江南名城扬州,如今已是断壁残垣,心有所感,就写下了这首词,来凭吊扬州荒凉,寄托黍离哀思。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风流念奴姣故垒西边B、遥想浪涛尽小乔初嫁C、萧瑟人道是乱石川空D、周郎任平生山头斜照【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练6)李仕才一、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道欲来相问讯问讯:探望B.犹自音书滞一乡犹自:仍然是C.肯将衰朽惜残年肯:愿意D.吊影分为千里雁吊影:形影相吊,孤独寂寞【解析】C项,肯:岂肯。
【答案】 C***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晓镜但愁云鬓..改云鬓:美发如云B.猜意..雏竟未休猜意:猜想C.残星几点雁横塞..横塞:越过关塞D.凫雁满回塘..回塘:回到池塘【解析】D项,“回塘”应为“曲折回环的池塘”。
【答案】 D2.古人常借“杜鹃”寄寓哀怨、悲苦的情思。
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这种情思的一项是( )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B.杜鹃也报春消息,先放东风一树花。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D.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解析】“杜鹃”报春,繁花满树,表现的是盎然春意。
【答案】 B3.陆游《西村》诗中“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导学号:75302029】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其表达技巧的分析。
所谓“声色兼备”实为视听结合的手法。
B项中,“横笛闻声”为听觉,“红旗”和“雪”为视觉,体现了“声色兼备”;A项中,“歌管”和“铃”只是体现了听觉;C项中,“争白”和“放红”只是体现了视觉;D项中,“留酸软齿牙”体现了味觉,“分绿”体现了视觉。
【答案】 B4.下列诗句所用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练4)李仕才一、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茫:景象模糊不清天姥连天向天横横:直插B.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当,应该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夜晚熊咆龙吟殷岩泉殷:震响C.云青青兮欲雨青:黑沉沉的列缺霹雳列缺:云的缝隙D.呼儿将出换美酒将:拿出怳惊起而长嗟怳:恍然,猛然【解析】A项,横:遮断;C项,列缺:闪电;D项,怳:同“恍”,心神不定的样子。
【答案】 B***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兵车行.行:出发B.武皇开边意未已.已:停止C.独留青冢.向黄昏冢:坟墓D.信.知生男恶信:确实【解析】“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后为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答案】 A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句( )例句:武皇开边意未已.A.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B.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C.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解析】D项中的“已”和例句中的“已”意思相同,都作“停止”讲。
【答案】 D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耶娘妻子..走相送B.行人..弓箭各在腰C.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D.归来头白还戍边..【解析】A项为“妻子、儿女”;B项为“从军出征的人”;C项为“华山以东”。
【答案】 D4.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武皇开边意未已B.归来头白还戍边C.古来白骨无人收D.禾生陇亩无东西【解析】D项,“陇”通“垄”。
【答案】 D5.下列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B.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C.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D.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解析】B项为夸张,其余为顶真。
【答案】 B6.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题目提示对联悬挂在“杜甫草堂”,即对联要体现杜甫的人生经历或精神特质,并表达尊敬、缅怀之情。
精选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练习题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标题有“留别”二字,因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准备去吴越前夕与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又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B、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围绕“春”、“江”、“花”、“月”、“夜”布局谋篇,同时将宇宙人生进行对比:人有死生,只有代代相传才无穷尽;江上明月,却是长照万古。
C、苏轼的《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烟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政治上的风云变幻,由此可见作者面对仕途失意的镇定、从容、洒脱和旷达的心境。
D、辛弃疾的《青玉案》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那人”,是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人,同时更是诗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自我写照。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字形和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拮据(jié)收敛苦心孤诣(yì)人声顶沸B、臆测(yì)凋零义愤填膺(yīng)长途跋涉C、躯壳(ké) 地窖惟妙惟肖(xiào) 深恶痛嫉D、黝黑(yǒu) 狼籍浩瀚无垠(hàn) 吹毛求疵【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长江) 卷起千堆雪(比喻浪花)B、樯橹灰飞烟灭(代指曹操的水军) 酹江月(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C、一蓑烟雨任平生(沙湖道中雨) 已而遂晴(过一会儿)D、回首向来萧瑟处(风吹雨落的声音) 故国神游(古战场)【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引用的古诗名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 )A、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山摧地崩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B、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杜甫《兵车行》)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