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监管问题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逐渐成为金融行业的热门话题。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
本文将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监管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有效地监管互联网金融行业。
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1. 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技术,技术风险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首要风险之一。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数据的保护都是技术风险的重要方面。
一旦技术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资金损失等严重后果。
2. 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用户的信用,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用评估体系相对不完善,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一些不良的借款人可能通过虚假信息或者欺诈手段获取贷款,给互联网金融平台带来信用风险。
3. 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较快,法律法规的跟进速度相对较慢,导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法律风险较高。
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可能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例如非法集资、传销等,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4. 操作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操作风险主要包括内部操作风险和外部操作风险。
内部操作风险指的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内部管理不善、内部控制不严等问题,可能导致资金流失。
外部操作风险指的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受到黑客攻击、网络安全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资金损失等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1. 监管缺失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监管跟不上的问题逐渐凸显。
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可能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但监管部门的力量有限,难以有效监管。
监管缺失导致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乱象,给投资者带来了风险。
2. 监管标准不统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标准存在一定的不统一性。
不同的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标准不一致,导致了监管的混乱。
这给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3. 监管手段不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手段相对不完善。
传统金融行业的监管手段难以适应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特点,监管手段的不完善导致了监管的困难。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对策分析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平台,进行金融业务活动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速度快、便捷性强、灵活性高等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对策进行分析。
互联网金融面临着信息安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和个人信息的处理,一旦这些信息被黑客攻击或泄露,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互联网金融平台需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加强技术防护手段,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互联网金融存在着监管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往往超过了监管部门的认知和监管能力,导致监管缺失和监管漏洞。
为了防范和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和规范,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监管规则,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及时识别和处置风险。
互联网金融存在平台信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平台通常是第三方平台,平台信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和资金安全。
对于投资者来说,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声誉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避免陷入高风险平台的损失。
对于平台来说,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揭示和风险警示,提高平台的信用评级和透明度。
互联网金融还面临着运营风险。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运营涉及多个环节,如运营管理、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等,运营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服务满意度低下、用户流失等问题。
为了降低运营风险,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营策略,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互联网金融虽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但只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完善监管体系、提升平台信用和加强运营管理,就能够有效应对这些风险,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对策分析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创新模式,为用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业态。
虽然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便利和创新,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以下是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对策的分析。
1. 信息安全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用户的个人信息、账户信息以及交易数据面临着黑客攻击、网络钓鱼等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加强数据加密、安全验证等措施,提高用户信息安全的保护水平。
2. 信贷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借贷服务,可能存在一些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或者出现违约等情况,从而带来信贷风险。
为了降低信贷风险,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预警等措施。
3. 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依赖于技术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技术故障、系统错误等问题可能导致交易中断、资金损失等风险。
为了应对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建立健全的技术保障体系,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4. 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和业务活动可能涉及到法律和监管方面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机构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合规管理,确保自身业务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5. 交易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存在着交易对手违约、欺诈等风险。
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交易对手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
针对以上风险,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防范和控制风险: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等环节,确保每一步都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
2.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包括加密技术应用、多重验证机制、风险识别和防范等手段,确保用户的数据和资金安全。
3. 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监测机制,确保公司内部的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
4. 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最新的监管政策和要求,并积极配合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及对策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及对策一、背景介绍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行业迅速发展。
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挑战。
本文将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应对这些风险。
二、技术风险⒈数据安全风险:包括用户隐私泄露、网络攻击等。
应在系统及数据层面加强安全措施,如采用加密技术、安全认证等。
⒉技术漏洞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可能存在技术漏洞,被黑客利用进行非法活动。
应加强技术审核与测试,及时修补漏洞。
三、合规风险⒈法律法规风险:互联网金融面临诸多法律法规的监管。
应建立合规部门,及时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平台合法经营。
⒉信息披露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及时公布业务信息,披露风险提示,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四、经营风险⒈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借贷、投资等业务中,可能会面临借款人或投资方的信用风险。
应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建立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
⒉运营风险:包括内部管理不善、人员失误等。
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与监督,有效防范运营风险。
五、市场风险⒈法律法规变化:互联网金融行业受法律法规影响较大,相关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行业造成影响。
应跟踪政策变化,做好预案应对市场风险。
⒉竞争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业竞争激烈,新进入者的竞争压力较大。
应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优化产品创新,增强竞争力。
六、风险应对对策⒈加强监管合规意识和能力,并建立合规部门,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
⒉加强技术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网络防火墙等技术手段,以保护用户数据安全。
⒊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加强内部管理,防范信用和经营风险。
⒋紧密跟踪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业务策略和运营模式,确保合规经营。
⒌推动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和行业规范制定。
附件:⒈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估模型⒉数据安全防护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指导意见》:国家相关部门发文,对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风险防范指导。
浅议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议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引言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1. 信息泄露风险:互联网金融涉及大量用户的个人和财务信息,一旦这些信息泄露,将可能导致用户的财产损失和隐私泄露。
2. 欺诈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欺诈行为层出不穷,如虚假宣传、非法集资等。
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3. 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依赖于高度复杂的技术系统,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或遭受攻击,将可能导致金融交易的延误和损失。
4. 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法规仍然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法律框架和规定,从而容易出现法律风险,如合同纠纷、违法行为等。
防范措施
1. 加强用户信息的保护:互联网金融机构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密用户的个人和财务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2. 搭建风控系统: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建立完善的风控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及时发现和阻止欺诈行为。
3. 加强技术安全措施:互联网金融平台应加强系统的安全性,保护系统不被黑客攻击,并建立灾备系统,以应对系统故障或被攻击的情况。
4. 推动监管法规的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应积极与政府监管机构合作,推动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相关责任和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稳定。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
为了维护市场的健康和稳定,互联网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应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措施,保护用户的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只有这样,互联网金融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及对策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及对策1.引言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和金融服务,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
然而,互联网金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挑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
2.技术风险2.1 数据安全风险数据安全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是用户选择互联网金融的关键因素。
我们需要加强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措施,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测试和风险评估,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
2.2 技术故障风险互联网金融依赖于各种技术设备和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将对用户的金融交易和服务造成影响。
我们应建立高可用性的技术架构,提供有效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同时设立专业的技术维护团队,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2.3 网络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涉及到网络攻击、网络钓鱼等安全威胁,我们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监控和响应机制,保障用户的交易和资金安全。
3.法律合规风险3.1 政策法规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政策法规一直在不断调整和完善,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监管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运营策略,确保业务合规。
同时,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优化合规管理流程。
3.2 公共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涉及到很多公共法律领域,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合同法等。
我们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合同的合法性,维护用户权益。
3.3 金融监管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政策越来越趋严,监管机构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规要求也不断提高。
我们需要积极主动配合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严格履行合规要求,加强内部合规管理。
4.信用风险4.1 用户信用风险用户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用户信用评估体系,包括风控模型、反欺诈手段等,及时发现信用异常用户,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4.2 借贷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涉及到借贷业务,需要对借贷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我们应设立严格的风险控制标准,包括贷款额度、利率等,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做好坏账准备和催收工作。
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的分析与思考1. 数据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业务涉及到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交易数据等敏感信息,一旦这些数据泄露、丢失或被非法利用,将会对用户的权益造成严重影响,并可能引发金融诈骗等问题。
2. 交易纠纷风险: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由于交易主体众多、交易方式多样、交易规模大等因素,存在着诈骗、洗钱、资金逃逸等问题,一旦交易纠纷发生,将会给用户、平台和监管机构带来严重的损失。
3. 大数据风险:互联网金融业务借助了大数据技术,通过对用户的行为、偏好等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大数据的应用也存在着隐私泄露、个人权益受损等问题,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律保护。
4. 金融监管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远远超过了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监管部门在监管手段和机制方面存在着不足,导致监管难度增加,监管效果降低。
1. 完善法律法规:针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法律风险,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特别是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法律保护,以确保用户权益的安全和可靠。
2. 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监管框架和机制。
监管部门应实施分类监管,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同时加强合作与协调,形成跨部门、跨界监管的合力。
3. 提高行业自律:互联网金融行业应积极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标准和规范,规范行业参与者的行为,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确保交易的安全可靠。
4. 增强用户风险意识:用户在进行互联网金融交易时,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交易产品的风险特点和相关规定,合理选择投资产品,并保持警惕,及时反馈和举报问题。
5. 加强国际合作: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具有全球性、跨境性特征,需要在国际上加强合作和沟通,共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金融服务方式,但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法律风险。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提高行业自律、增强用户风险意识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可以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风险,保障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金融中的风险与监管问题分析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迅猛发展。
在提升金融效率的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存在许多风险。
以下是几种互联网金融的风险:1、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资产来自于投资人,而投资人并不认识借贷者,因此平台必须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一旦借贷者违约或者投资人缺乏风险意识,就可能造成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由于不被监管,存在更大的市场风险。
一些平台通过高息吸引投资人,存在乱象对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操作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网络交易,容易被黑客攻击,平台的系统安全性必须有所保障。
同时,平台人员的素质也要达到一定标准,否则容易造成操作风险。
4、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很多平台经营困难,一旦出现大规模提取资金,将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之潮。
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是金融管理部门的重要使命。
以下是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的问题:1、立法的滞后性互联网金融立法的时间较晚,政策制定的滞后性会导致监管方法的过时,标准的不明确以及缺乏有效监管措施等问题。
2、监管执法的不足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执法力度不够,使得一些平台存在违规经营行为。
只有加强监管,才能有效避免炒作等不良行为。
3、监管机构的分散互联网金融没有一个单一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各地方政府、央行以及证监会都有监管的责任,但监管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并没有得到保障。
4、信息披露的不透明互联网金融平台多为网上交易,而很多投资人并不知道企业的具体情况,所以监管部门需要制定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规定,加大平台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预防及监管对策如何预防互联网金融风险以及加强监管措施是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所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互联网金融风险预防及监管对策:1、完善法律制度互联网金融的立法体系仍未完善,法律和法规在执行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应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加强立法建设2、加强监管力度金融监管机构应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协调,建立平台风险监测系统,完善风险景气监测和预警体系。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及对策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及对策1.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金融行业的转型发展,互联网金融在过去几年迅猛发展。
互联网金融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
然而,互联网金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如信息安全风险、信用风险、监管风险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信息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在线交易方式,其核心是信息流动。
然而,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障碍。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使得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受到威胁。
对策:1. 加强技术防范: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如数据加密、安全认证等手段,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交易的安全。
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管理和监控,防范内部信息泄露。
3. 与第三方合作:建立和合作具备相关经验和技术的第三方机构,共同维护用户信息的安全。
3. 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信用。
然而,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用户信用评估不准确等原因,互联网金融面临着信用风险。
对策:1. 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建立全面、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准确评估用户的信用状况。
2. 加强合规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监管政策,建立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和约束。
3. 加强风控管理:加强对用户的风险评估和管理,进行多层次的风控措施,如设置适当的贷款额度、提供担保等。
4. 监管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是保障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然而,由于互联网金融的特殊性,其监管难度较大,容易产生监管风险。
对策:1. 完善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包括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建立监管机构,明确监管职责和权限,提高监管效能。
2. 加强跨界合作:互联网金融涉及多个领域,需要加强行业间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多部门合作的监管体系。
3. 加强风险防范: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置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风险和问题,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探讨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行业的新兴形式,在为普通投资者带来便利的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风险也日益凸显出来。
为了有效监管互联网金融,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1. 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依赖于技术平台,很容易受到技术风险的影响。
平台的信息安全问题、系统故障、网络黑客攻击等都可能导致投资者的资金受到损失。
2. 市场风险互联网金融常常涉及到资金的投资,而投资的盈利与否都与市场走势息息相关。
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投资者可能会面临亏损的风险。
3. 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的法律环境通常比传统金融更为复杂,因此在金融合规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可能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4. 信用风险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互联网金融平台往往缺乏严格的信用评估机制,这就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信用风险。
一些平台可能会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二、监管建议探讨1. 增加技术监管力度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对相关技术平台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投资者的信息和资金安全。
2. 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监管部门应当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展开全面的监管,防范市场风险。
对于一些不法行为,严格打击,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维护市场秩序。
3. 强化法律合规监管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法律合规机制,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
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审查与监督,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公司及责任人,依法予以严厉处罚。
4. 完善信用评估机制完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用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的风控体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信用审核,减少信用风险对投资者的影响。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监管是确保风险可控的关键。
应当立足当前的发展形势,积极采取措施,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作者:陈茜
来源:《商情》2015年第47期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有效的推动了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创新的探索模式,如何有效的规避互联网金融中的风险是现阶段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含义,对于一些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容易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和观点。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措施
一、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在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风险有别于传统的金融风险,在一定意识上来说增加了风险规避和预测的难度。
在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主要金融风险有以下几点:(一)法律政策风险。
虽然现阶段相关的法律有《电子签名法》、《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网上证券委托管理暂行办法》、《证券账户非现场开户实施暂行办法》对一些金融业务进行管理规定,但是这都是主要针对传统的金融业务的一些网上服务制定的,针对具体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先关法律法规还尚未完善。
例如在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电子支付中都是通过协议进行制定的,仅仅是通过相关的说明,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从而进行合同的签订,一旦出现问题了只有通过仲裁的方法进行解决。
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网网因为法律的缺失,导致了仲裁结果执行难的实际问题。
(二)业务管理风险。
这类风险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身的问题,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基本上都是由传统的金融行业演变而来的,缺乏对金融风险的重要认识,在业务管理是缺乏相关的制度规定。
例如在网络借贷公司中,没有制定相关的风险预测,对于分先预备金没有起到重视,在网上理财产品的前期宣传制定的过程中缺乏风险提示;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于用户的核对工作手续较为简单,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无法应对市场环境趋势变化,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在面对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存在着一些操作预防的不稳定性,针对一些可能产生的流动性风险、资金安全风险,没有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例如在第三方支付过程中产生的时滞现象就很容易造成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流动性的风险。
(三)网络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基础就是依靠于计算机网络系统。
所以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的缺陷对于互联网金融是有一定的风险的,例如在开放式的互联网络系统中。
存在着密钥管理及加密技术,TCP/IP协议的安全性问题;以及一些网络病毒以及电脑黑客的攻击很容易对互联网金融带来一定的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过程中也是需要相关的网络技术进行系统日常的生产运营维护,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技术的程度决定着金融存在的风险,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选择的日常维护的技术支持系统以及客户终端的具体兼容性的时候是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的。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预测流程
(一)完善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
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具体情况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立法,提高电子交易的合法性、加强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禁止通过互联网犯罪的情况,要提高数字签名、电子凭证的有效性,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中的交易双方要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不断的完善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对互联网洗钱等犯罪的量刑力度,对于在互联网金融风险中存在的法律责任要明确化。
对于在互联网中的数字签名、电子交易凭证以及个人信息等都要进行详细的规定,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正常有序的运行。
(二)构建一个健全完善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控体系,对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风险评估,在实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控体系中,风险评估是前期的控制阶段。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只有发现自身存在的风险才可以进行制定相关的风险防控策略。
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风险监控的过程中,要针对自身的整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全面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风险,这样才可以有针对的进行相关的对策的实施。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人员要准确的分析互联网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水平以及承受分析的能力,要在最大程度行降低风险爆发的危害程度,确保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行。
其次就是在进行风险评估后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预防可能发展的风险。
在风险控制流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风险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把互联网金融机构中的风险控制安全范围之内,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风险爆发的因素,在根本上控制风险的发生。
制定一个合适的风险监控方案,完善具体的实施应对策略,保障在风险爆发的时候可以快速的做出应对处理,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最后就是在根据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存在的风险漏洞制定的应对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完善。
可以利用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以及研究机构等组织通过与相关的监管部门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沟通,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应对措施。
三、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发展进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存在的风险问题的认知程度,不断的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风险监控程度,完善互联网金融的法津体系,全面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创建一个安全的互联网金融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凯生.究竟什么是互联网金融[DB/OL].http:
//.c/renwu2013/133/2013/1014/271675shtml ,2013(1).
[2]张明.警惕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潜在风险[DB/OL].http: /
//story/001053422?full=y#atm_campaigrr1B
110427&sourceless/marketing&atm_ medium=campaign,2013(1).
[3]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20130).
[4]李森众,吕莲菊.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及监管策略[U].经济纵横,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