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四川军阀刘存厚太牛了 将税款预征到了2050年
- 格式:docx
- 大小:5.59 KB
- 文档页数:3
四川近代史的研究大多着重于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的过程描述,以及辛亥革命后四川军阀的活动,却很少有人讨论辛亥革命以后四川军阀与财政的关系,以及军队与商会及商人的关系。
笔者在主编《民国江津商业档案》〔1〕的过程中,接触一批民国时期以“军饷”“税收”“军队”“商人”为主题词的档案①,遂以“军饷与税收”作为主题,撰写此文。
一、时代、制度与文献1.时代与制度②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各地纷纷①本文资料主要来自民国江津档案。
1912年档案出自江津县知事公署(J001—1—0001),1921—1922年档案出自江津县征收局(J001—1—0004),1925年档案出自江津县护商事务所(J011—0001—004330000),1930—1931年的商人诉讼案出自江津县商会仲裁股档案(J011—0001—004790000),重庆市江津区档案局藏,下文不再一一注明档案号和馆藏地。
文中引用的信函也出自该档案,没有文件名。
溢出这些档案之外的文件另注档案号,特此说明。
②本节叙述参见匡珊吉、杨光彦主编:《四川军阀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历史新论】军饷与税收:民国时期四川军队与商人的关系[摘要]1912—1934年四川地方政治形态的演变是循着“军饷—税收”框架展开的。
江津商业档案展示了民国初年“地方动乱—赋税归零—财政军事化”的基本框架。
借助便捷的金融工具,军饷与地方税收似乎在形式上脱钩,表面仍维持一个现代国家正常的财政体系,但实际上,金融工具却加强了其军饷征收的便捷性,反而促进了财政军事化进程。
黔军进入江津以后,原来的“军饷—税收”结构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军饷—杂捐”结构。
地方税收加重,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如果将轻税时代商帮与商会活动的性质视作商人自治的话,那么在以重税为特征的“军政一体化”时代,商帮与商会的活动,与其说是自治,不如说是救亡。
[关键词]军饷;税收;军队;商人[作者简介]曹树基,历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40)。
1925年四川军阀要员云集自流井召开善后会议1925年四川军阀要员云集自流井召开善后会议四川自熊克武任督军时,实行防区制,形成军阀割据。
在防区内,擅自撤委官吏,截留税款,横征暴敛,自由发展。
破坏了军队不得干预地方行政、财政的规定,以致十几年战争不息。
四川军阀在北京政府中各自依靠一个后台而得到支持。
杨森是四川军阔之一,投靠曹锟、吴佩孚,得到曹,吴的支持和援助。
曹锟任命杨森为督理四川军务善后事宜,攫取兵工厂和造币厂尽量制造械弹和劣质银币,尤其得到盐税的分拨更是如虎添翼。
不到两年时间,已拥有十万之众,实力雄厚,在各军阀之间,首屈一指。
据此,寻找借口,发动了统一四川的内战。
在四川军阀中,除杨森外,还有刘湘、刘成勋、陈洪范、邓锡侯、赖心辉、刘文辉、田颂尧、陈国栋、刘存厚、刘斌、何光烈、吕超、另有客军、黔军袁祖铭,陕军王鸿恩等各有人枪和辖县多少不同,多的人枪万余辖十余县,少的人枪数千辖数县。
军费自筹,野心更发展。
对于盐税,都想自己多分。
自流井盐产丰富,销区最广,税收占四川盐盐税三分之二,掌握盐税,就可以拿握四川政局。
由于盐税的争夺,就成了四川内战的主因之一。
杨森发动内战前,作了一些封官许愿,挖墙脚的活动。
接受的,临时改番号,持异的,就以武力解决。
所以在战争的前一阶段中取得胜利。
第十师师长刘斌的部队、驻广汉、什那至绵阳附近,杨森拉刘的旅长夏首勋,被夏拒绝后,夏即随时侦察成都及其附近情况,作适当的准备,适驻梓渡的陕军王鸿恩部移防昭化,刘斌派队进驻梓波、杨森以刘斌不听命令,撤去刘斌的师长职务。
一九二五年旧历元旦拂晓,杨森派队向驻什邦的夏旅攻击。
夏已预作谁备。
当杨部进攻时,受到内外夹击,伤亡甚重。
夏以拒敌目的已达,于当晚向安县、北川撤去。
杨森旋令驻新都、中江、三台的部队向绵阳进攻,围攻时,刘斌急命夏旅协同夹击后退出绵阳。
即同川西边防军向康衡(四个团)相商,准备反攻绵阳。
问及刘的旅长乔得寿,已受杨森封宫,不接受刘的指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四川地主刘文彩的庄园与遗产仅地产就12063亩
导语:报纸上公布的刘氏庄园经济体,在数据统计上是极为清晰的,这公之于众的巨量财富,让每天在心里揣着算盘、肚里写着账本的刘文彩本人也目瞪口
报纸上公布的刘氏庄园经济体,在数据统计上是极为清晰的,这公之于众的巨量财富,让每天在心里揣着算盘、肚里写着账本的刘文彩本人也目瞪口呆。
刘氏庄园经济体注定是要让各类宏观、微观经济学家大跌眼镜的,因为在这里所有经济规律、曲线、表格、系数、常数统统失效。
1949年3月18日的《大公报》刊登了《四川省富户名单》共85人,刘文彩(1887—1949)位居第33位。
这个名单公布了刘文彩深藏不露的庄园经济体(包括房产和地产),也捅到了刘文彩的“心巅巅”(成都方言,痛处的意思)。
报纸上公布的刘氏庄园经济体,在数据统计上是极为清晰的,这公之于众的巨量财富,让每天在心里揣着算盘、肚里写着账本的刘文彩本人也目瞪口呆。
12063亩的庞大地产——大邑县:6133亩;温江县:1600亩;崇庆县:2000亩;双流县:200亩;新都县:120亩;新津县:180亩;邛崃县:200亩;成都市:1200亩;华阳镇:250亩;新繁镇:180亩。
土地肥薄暂且不论,这上万亩的地产,全部在现今的“大成都”省城区域之内,坐拥这么多成都地产的刘文彩,无论是运营成本还是政治风险都是极高的。
即便按现在100万元每亩的超低价估算,单单是地产,刘文彩也是百亿级别的超级富豪了。
星罗棋布,不计其数的房产——温江县:公馆2座,街房42间;崇庆县:公馆3座,街房50间;成都市:公馆4座,街房40间;大邑县: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四川军阀之间的战斗四川军阀发生过哪些战争
导语:1 1913年四川讨袁之役:九人团熊克武VS武备系胡景伊与滇、黔军九人团失败 2 1916年四川护国战争:滇黔川联军VS北洋军滇黔军阀的控
1.1913年四川讨袁之役:九人团熊克武VS武备系胡景伊与滇、黔军——九人团失败
2.1916年四川护国战争:滇黔川联军VS北洋军——滇黔军阀的控制四川
3.1917年刘罗之战与刘戴之:刘存厚武备系VS罗佩金滇军戴戡黔军——罗佩金战败戴戡身亡
4.1918年靖国战争:九人团熊克武川滇黔靖国联军VS武备系周道刚刘存厚——武备系衰落
5.1920年倒熊之战:实业团吕超川滇黔军VS九人团熊克武——实业团取得胜利
6.1920年靖川之战:九人团熊、武备系刘联合VS实业团吕超川滇黔军——实业团滇黔军被驱逐出川
7.1920年驱刘之战:九人团熊克武VS武备系刘存厚——刘存厚战败
8.1921年川鄂战争:速成系刘湘援鄂军VS吴佩孚直系军阀——双方议和订立川鄂停战分防条约
9.1922年四川一、二军之战:熊克武第一军VS刘湘杨森第二军——刘湘杨森战败
10.1923年一、三、边军与三、七、二十一师之战:熊克武一军刘成勋三军赖心辉边防军VS邓锡侯第三师陈国栋第七师田颂尧二十一师——邓、陈、田部获胜
10.1924年四川讨贼之战:熊克武刘成勋赖心辉率一、三、边军与生活常识分享。
民国军阀之四川石青阳民国时期,在四川的众多军阀中,分为很多的派系,所以导致不断地战乱。
其中最早的两支派系,是刘存厚和熊克武领导的力量。
刘存厚虽然是四川人,但是他最开始参加的是滇军,后来蔡锷领导护国战争,才跟着滇军打回四川,在滇军的支持下才能为四川的一个土皇帝。
熊克武不一样,他是属于同盟会的元老,清朝末期的时候,在中国到处领导起义和暴动,或者刺杀清朝的官员。
后来参与领导重庆的起义,当了重庆镇守使,从此在四川有了自己的地盘。
熊克武的手下的将领,基本都是革命党人,但是熊克武的内部不稳定。
因为熊克武是黄兴的追随者,和孙中山的理念有分歧,熊克武只有在自己危险的时候才会求孙中山。
但是熊克武的部队里面有不少人,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很早的时候就跟着孙中山革命,所以导致他们和熊克武不合。
也正是内部的不和,让熊克武元气大伤,失去了统一四川的实力,后来被杨森等人打败,离开了四川。
导致熊克武元气大伤,就是吕超和石青阳的叛变,吕超和石青阳都是孙中山的支持者,和熊克武发生了矛盾,最后吕超和石青阳在唐继尧的帮助下,发起了反熊运动,把熊克武赶走。
1878年,石青阳出生于四川巴县,石姓因为出了很多人才,所以在老家是旺族。
石青阳的父亲是一个农民,应该属于富农家庭,虽然石青阳从小就在家里干农活,但是他还是很喜欢读书,而且非常用功,后来石青阳考上了秀才。
1903年,石青阳考上了成都的学堂。
1905年,石青阳因为成绩优异,被选派去日本留学,当时留学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大部分选择了军事。
可是石青阳从小接触的农业比较多,所以到日本大野县一所学校学习养蚕。
那个时候孙中山、黄兴等人在日本宣传革命,成立了同盟会,石青阳也接受了不少革命思想,知道了孙中山提出的“三民思想”,对孙中山很佩服。
1906年,石青阳去拜访了孙中山,听了孙中山给他讲的革命思想,让石青阳决定加入同盟会。
1907年,石青阳毕业准备回国,孙中山告诉他重庆建立了同盟会分部,让他去那里帮忙。
民国军阀之四川田颂尧民国时期,四川的军阀相互之间是不和谐的,喜欢互相讨伐,但是如果关系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也会联合起来。
田颂尧本来是刘存厚手下的一员大将,后来随着四川的内战,慢慢的做强做大,脱离了刘存厚,自己形成一股势力,成为川北王。
他在川北地区,鱼肉百姓,强迫当地百姓种植鸦片,胡乱的收税。
在红军时期,田颂尧也是川系军阀里面,和红军交战最多的,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后来被红军打败,实力大减,使蒋介石借机收编了他的部队,从此田颂尧退出四川军界。
解放战争时期,田颂尧参加了四川的和平起义。
1888年,田颂尧出生于四川简阳。
1910年,田颂尧参加了同盟会,在保定军官学校读过书,离开学校后参加苏浙学生军,当过营长。
后来田颂尧回到了四川,在刘存厚手下当了一个参谋。
1912年,民国成立以后,刘存厚当上了师长,田颂尧也被任命为营长,刘存厚很看好田颂尧。
让他带兵下乡剿过匪,还带他一起参加了护国战争。
1916年8月,田颂尧在护国战争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立了大功,当上了团长兼成都城防司令,成为中级军官。
田颂尧对刘存厚还是很忠心的,当时一直跟随田颂尧,就算刘存厚困难的时候,也没有离开他。
1918年,刘存厚投靠了北洋政府,田颂尧被任命为旅长,授予少将军衔,从此手里有了一定的兵力。
1919年,云南的唐继尧觉得熊克武是自己扶持起来的,却不听自己的话,就联合黔军,还有四川的其他军阀,一起组建了滇黔川联军一起讨伐熊克武。
当时刘存厚被熊克武赶到陕西南部,在生死存亡的时候,熊克武找到刘存厚,两个人化解仇恨,一起对抗唐继尧。
后来熊克武成功把唐继尧的势力赶出四川,田颂尧因为立了功,被任命为师长,兼川西北垦殖总司令。
这个时候田颂尧就有了自己的地盘,可以和其他的军阀掰手腕,参加四川的混战。
虽然这个时候,田颂尧有兵也有地盘了,可是他还是没有离开刘存厚,心里记得刘存厚对他的恩情,在那个军阀年代,这一点真的难得可贵。
1921年,唐继尧的势力被赶出四川以后,为了四川的利益,刘存厚和熊克武又打了起来,田颂尧自然站在刘存厚一边。
浅论四川筹集庚子赔款及其影响庚子赔款是指1895年严重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通过签订的《辛丑条约》,对中国进行赔偿的一种金融手段。
其中四川省作为清朝的一个省份,也受到了八国联军的严重破坏和掠夺,需要筹集庚子赔款进行重建。
本文将从四川省的角度,浅论筹集庚子赔款的过程和影响。
一、四川筹集庚子赔款的过程1. 政府捐赠为了筹集庚子赔款,四川省政府动员全省各级官员、军队、学校等单位积极捐款。
在清政府的授权下,四川督军王文采在成都举行募捐大会,共筹得银元419276.71两。
此外,四川每年向朝廷上缴的盐银中也有一部分被用于筹集庚子赔款。
2. 民间筹款除了政府募捐外,四川省政府还积极鼓励广大民众进行捐款。
在成都等地,不少富有的商贾和富裕家庭都纷纷捐出巨款以支持清政府筹集庚子赔款。
此外,在嘉定、犍为、温江、陝西等地,还有许多爱国志士自发成立各种救国会、赈灾会、护国会等,积极筹集庚子赔款。
3. 借款和外交途径在四川筹集庚子赔款的过程中,借款和外交途径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一方面,四川省政府向国内的各大财团和富豪借款,以补充庚子赔款的资金;另一方面,四川省政府还通过与英、美、法等国商贸交涉,争取这些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以减轻四川筹集庚子赔款的负担。
可以说,借款和外交途径对四川筹集庚子赔款的成功非常关键。
1. 经济影响庚子年间,四川省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和摧残,经济一蹶不振。
庚子赔款的筹集和使用,成为了推动四川省发展经济的重要契机。
在庚子赔款的支持下,四川省政府开展了农业、工业和商贸的重建工作,培育了新兴产业,推广了新式技术。
作为中国内地的一个重要省份,四川省为抗击外敌、振兴中华、发展自身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 社会影响庚子赔款的筹集和使用,对四川省的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庚子赔款的筹集过程,增强了人民的爱国情绪和民族自豪感。
为了筹集巨额的赔款,四川人民不惜倾家荡产,披星戴月,表现出了极高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民国军阀之四川刘存厚民国时期的四川,是当时中国最混乱的省份,四川境内大大小小的军阀有很多,他们之间相互讨伐,给四川带来了很多的天灾人祸。
虽然四川的军阀多,但是都是小军阀,没有谁真正的统一过四川,就算是势力如日中天的刘湘,也只是四川军阀的盟主。
刘存厚属于四川的老派军阀,他的从军之路比较特别,他虽然是川系军阀,但是他是从滇军里面走出来的,是属于蔡锷的部下,参加过云南的重九起义,蔡锷过世以后,才回到四川军界的。
刘存厚当了四川督军以后,联合其他川系军阀,赶走了驻守在四川的滇军和黔军,后来还和红军作战过,可是被红军打得丢盔弃甲。
刘存厚本来是同盟会员,参加过护国战争,和北洋军阀打仗过,可是后来吴佩孚被北伐军打败来到四川,刘存厚还支持过吴佩孚东山再起,可是没有成功。
1885年,刘存厚出生于四川简阳,他的祖上是贩盐的,给家里积累了一些财富,刘存厚的父亲是一名武举人。
刘存厚从小就接受教育,希望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当官。
1902年,刘存厚参加了成都地区的考试,可是没有考上。
1903年,刘存厚的父亲通过关系,把他送到四川武备学堂读书,让他弃文从武。
1907年,刘存厚被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读书,和日后大名鼎鼎的唐继尧、阎锡山、孙传芳等人是同学。
在日本的时候,刘存厚接受了革命思想。
1910年,刘存厚毕业以后,来到了云南新军任职,在蔡锷手下当了一名管带。
1911年,蔡锷、唐继尧等人发起了重九起义,刘存厚也跟着参加了,带兵占领了昆明的总督衙门,抓住了云贵总督李经曦。
云南起义成功以后,蔡锷当了云南军政府的大都督,刘存厚当了参谋部次长。
为了支持四川的革命,蔡锷派刘存厚等人带领滇军去了四川。
后来四川光复以后,成立了四川军政府,尹昌衡当了都督,认为四川革命成功,滇军应该回到云南,尹昌衡和刘存厚是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就让刘存厚留在四川。
1912年3月,刘存厚正式脱离滇军,回到了成都。
回到四川以后,尹昌衡为了发展自己的实力,让刘存厚当了师长。
四川军阀刘存厚太牛了将税款预征到了2050年导语:辛亥革命前后,四川军阀刘存厚一贯反复无常,先归附蔡锷,后投降张勋、段祺瑞等,人们送外号“刘厚脸”。
但是,这个人最牛的是,担任川辛亥革命前后,四川军阀刘存厚一贯反复无常,先归附蔡锷,后投降张勋、段祺瑞等,人们送外号“刘厚脸”。
但是,这个人最牛的是,担任川陕边防军首领时,一口气将税款预征到了2050年。
按照这个时间来定,现在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们还不用交税了!刘存厚也是一个富二代!刘存厚(1885-1960),字积之,四川简州(今简阳市)人,民国陆军上将,川军领导人之一。
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回国后任职于云南武备学堂,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光复云南。
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任四川护国军总司令、肇庆军务院抚军。
1917年后任四川督军。
1923年后任川陕边防督办兼四川陆军检阅使,1927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第二十三军军长。
1933年在四川参加“围剿”中国工农红军。
后长期在原籍寓居。
1949年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著有《云南光复记》、《护国川军战纪》、《蜀军志》等。
刘存厚生于一个盐商家庭。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四川武备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刘存厚留学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同期的同学有孙传芳、阎锡山、唐继尧等。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刘存厚毕业归国,获陆军科举人。
此后,在云贵总督李经羲手下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
期间,经李根源、罗佩金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
一口气将税款预征到了2050年!宣统三年(1911年)10月,为呼应武昌起义,刘存厚参加了蔡锷发动的昆明重九起义。
云南军政府成立后,刘存厚任参谋部第一部部长。
蔡锷为支援四川的革命派而组织了援川滇军,刘存厚被任命为该军总参谋,随军入川。
此后,刘存厚离开滇军,转投四川都督尹昌衡。
1912年4月,刘存厚任川军第四镇统制(后改为第四师师长)。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刘存厚支持袁世凯,击败革命派的熊克武。
“四川王”出川抗日大有玄机1937年11月,素有“四川王”之称的四川军阀刘湘,高调率军出川抗日;1938年1月20日,刘因病在汉口去世。
诸多国府高层大员公开前往吊祭,多盛赞其乃抗日典范;私下里却多感慨其死乃“国家之福”。
譬如,1月26日,军令部部长徐永昌与侍从室主任林蔚讨论抗战前途,林蔚认为,“只要敌人不顾一切真来,武汉决难守住,再退后之局面恐愈难维持”,徐永昌对他这种消极态度不以为然,反驳说:近日刘湘作古,正是天意给国人留下生机,“天不拟亡中国,吾人奈何自亡之?”①这种公开与私下评价的反差,反映了当日大众舆论与高层政要对军阀抗战立场的认知鸿沟。
就刘湘而言,其成为“四川王”,本是中央政府为打造“川黔陕”抗战大后方而刻意扶植的结果。
但这种扶植,最终,却又成了中央打造“川黔陕”抗战大后方的最大阻力。
刘湘早年割据川东,为四川军阀“速成系”(多出身四川陆军速成学堂)领袖,与以刘文辉为首的“保定系”(多出身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相对抗,至1932年激化成“二刘之战”,刘湘得中央政府之助而获胜,刘文辉败走西康。
但至此,刘湘也仍不过是四川诸多军阀的“盟主”,下属军阀如杨森、邓锡侯、潘文华、王赞绪、王陵基等,均有自己独立的“防区”,“防区”内的军政事务,俱非刘湘所能染指。
②中央政府决定以四川为抗战大后方,给了刘湘打破“防区制”、成为名符其实的“四川王”的机会。
1934年底,因财政近乎崩溃,刘湘第一次出川,前往南京寻求中央政府的帮助。
当时,川中大小军阀,在其防区各自发行纸币,且既无基本金,也无发行额度限制。
刘湘名义上乃川军领袖,对这种混乱的币值和无序的金融,却是毫无办法。
时人形容大小川军自由造币、滥发钞票,“影响之大,更什倍于匪祸”。
③刘湘之请,与中央政府筹划建设四川为抗战大后方的计划不谋而合。
1935年3月2日,蒋介石飞抵重庆,亲临四川,并长住数月,研究治川方针,重点是军政、财政的整理,以及公路交通的规划。
同时,蒋还决定不干涉川省行政,以扶植四川省主席刘湘;甚至在军事上,蒋也决心对刘湘采取包容态度,其日记有云:“四川内容复杂,军心不固,后患可忧,当一本既定方针,扶助其中之一人,主持川政,而中央除整理金融,统一币制,筹备其经济实业之发展以外,对于军事,不宜植势,以昭大公。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四川军阀刘存厚太牛了将税款预征到了2050年
导语:辛亥革命前后,四川军阀刘存厚一贯反复无常,先归附蔡锷,后投降张勋、段祺瑞等,人们送外号“刘厚脸”。
但是,这个人最牛的是,担任川
辛亥革命前后,四川军阀刘存厚一贯反复无常,先归附蔡锷,后投降张勋、段祺瑞等,人们送外号“刘厚脸”。
但是,这个人最牛的是,担任川陕边防军首领时,一口气将税款预征到了2050年。
按照这个时间来定,现在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们还不用交税了!
刘存厚也是一个富二代!
刘存厚(1885-1960),字积之,四川简州(今简阳市)人,民国陆军上将,川军领导人之一。
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回国后任职于云南武备学堂,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光复云南。
1915年参加护国战争,任四川护国军总司令、肇庆军务院抚军。
1917年后任四川督军。
1923年后任川陕边防督办兼四川陆军检阅使,1927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第二十三军军长。
1933年在四川参加“围剿”中国工农红军。
后长期在原籍寓居。
1949年到台湾,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著有《云南光复记》、《护国川军战纪》、《蜀军志》等。
刘存厚生于一个盐商家庭。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四川武备学堂。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刘存厚留学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同期的同学有孙传芳、阎锡山、唐继尧等。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刘存厚毕业归国,获陆军科举人。
此后,在云贵总督李经羲手下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
期间,经李根源、罗佩金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
一口气将税款预征到了2050年!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