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军阀派系
- 格式:ppt
- 大小:3.59 MB
- 文档页数:59
北洋军阀六巨头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
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
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
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北洋时代,从时间段上说,是指从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中经武昌起义、清帝逊位、民国创立、军阀混战,直至1928年奉系易帜,民国在形式上实现一统,这样一个前后共计33年的时段,北洋集团正式执政则共计17年。
从政治制度方面看,北洋集团执政的政府是帝制中国解体以后,根据宪政共和的制度设计建立起来的第一届正式政府。
这一时期,由于清代皇族宗室拒绝改革,导致王权解体,群雄逐鹿。
政治舞台上如走马灯一样变幻。
北洋军阀是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事政治集团。
(袁世凯之一)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庭,号容庵,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
1859年9月16日,他出生在河南项城县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家族。
父祖多为清朝显贵,权重一方。
袁世凯早年科举不第,又逢清季兵燹,便弃文投军,依附淮军将领吴长庆门下。
1892年,大清藩属朝鲜内乱,求助于清庭,袁世凯即随军入朝平乱。
驻朝期间,袁世凯头脑灵活,办事机敏、干练,表现出较高的外交、军事才能,颇为清庭朝野瞩目。
1894年受李鸿章保举为驻朝总理大臣。
1895年受命以道员衔赴天津督练“新式陆军”。
他仿造欧洲军制训练军队,取得极大的收获。
同时在此基础上扶植自己的势力,形成了日后北洋军阀的班底。
1898年参与镇压维新派。
1899年任山东巡抚,逐步接近清廷的权力中枢。
1901年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907年入主军机处、兼任外务部尚书。
1908年宣统帝继位,受清皇室排挤,袁世凯被迫下野,隐居彰德府(今安阳市)洹上村别墅——“养寿园”。
浅析中国近代军阀摘要:所谓军阀,即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见《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37页)。
近代军阀政治是中国近代社会畸变的结果, 是在由君主专制向民主立宪过渡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形态。
今天笔者就谈一谈关于中国近代军阀的那些事。
关键词:军阀、形成原因、形成阶段、影响近代军阀政治的形成, 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从清初到道光年间,中央集权政体尚能运转自如。
到了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廷内忧外患日趋严重,不得不变革中央集权体制,从中央一元集权制逐渐转变为中央和地方二元权力结构,权力不断下移,为督抚专权割据提供了军事、经济基础和法律依据,可以说一个统一国家的强控制削弱, 地方主义便会突现出来, 成为军阀割据的物质基础。
19世纪中叶,人们把强国的希望主要寄托在强兵上,编练新军乃当务之急,因而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从军队开始的。
时代给军人提供了机遇,他们也因之一改自古以来受人歧视的地位,成为社会中重要的政治集团。
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军人对其专业外的知识普遍缺乏,也不具备深邃、广阔的现代化目光,同时又过分迷恋权力资源,因而不能承担对社会的整合、领导作用,也自然不能成为定型社会基本制度的力量。
相反,由于他们一心追逐本集团的利益,最终导致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其自身也就发展成了军阀。
近代军阀的形成,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递进的时期。
1、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清军溃败,清王朝也差点土崩瓦解。
咸丰皇帝不得不允许各地兴办团练以抵抗太平军。
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因此出现。
这是近代军阀的雏形。
彼时虽说各派之间,与其与清王朝之间存在矛盾,但还没有发展到公开对抗的程度, 清王朝也还没有完全丧失控制能力, 因而没有出现国家公开分裂的局面。
不过, 为内忧外患所困扰的清王朝, 在它与湘淮军阀之间的勾心斗争中更加衰弱, 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2、1895年,湘淮两军在中日战争中一败涂地,人们开始意识到学习日本效仿德国增强军事实力。
一篇文章读懂北洋时期所有的军阀从清朝灭亡到奉系军阀东北易帜的这十六年时间里,军阀混战不断,“北洋政府”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实权则属于控制北京政府的各军阀。
北洋政府是民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人对这段历史很模糊,今天作者就以一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一下北洋时期的军阀。
北洋五色旗一、袁世凯时期1912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宣布退位,中国开始进入民国新纪元,袁世凯以北洋新军虎视群雄,最终成为了民国的实际控制人。
袁世凯的政府是以北洋新军这个军事集团为主导,因此实际上来说袁世凯也是军阀。
袁世凯1916年袁世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彻底把持了北洋政府的实权,但他还不够满足,他还妄图称帝,结果仅仅在他称帝八十三天后,就被赶下了台,最后在众叛亲离中孤独地死去,袁世凯时期的北洋政府正式结束。
二、北洋系军阀袁世凯死后,没有一个人能单独控制数量庞大的北洋新军,原本就派系林立的北洋新军分成三个独立的军事集团,他们相继把持中央政府大权。
1、皖系军阀1916年袁世凯死后,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事集团,扶植黎元洪为大总统,但实际掌权的却是作为总理的段祺瑞。
1920年皖系军阀在直皖战争中被打败,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主要控制范围为安徽、两湖等地区。
2、直系军阀直系军阀是以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军事集团,因首脑冯国璋为直隶人,因此称其为“直系军阀”。
1920年,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张作霖在“直皖战争”中打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张作霖实际上没有出力),开始控制中央政府。
其中孙传芳和吴佩孚是直系的后起之秀,在他们崛起时,控制中央政府的是奉系的张作霖。
主要控制范围为直隶、山东、江西等地区。
3、奉系军阀奉系军阀是以张作霖及其几个拜把子兄弟为代表的军事集团,因为张作霖是奉天人,因此称其为“奉系军阀”但从根源上讲,奉系并不是北洋系,它只是依附于北洋系。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系军阀打败直系军阀开始控制中央政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国军阀割据混战各方势力一览表
导语:一:北洋军阀袁世凯。
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后
一:北洋军阀
袁世凯。
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民国实现第一次形式上的统一。
二:直系军阀: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
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首领。
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
三:皖系军阀:
以安徽合肥人段祺瑞为首的一派,被称为皖系军阀。
系北洋军阀的主力,势力最大。
主要头目有徐树铮、卢永祥、靳云鹏、倪嗣冲、陈树藩、段芝贵等。
四: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人而得名。
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
五:晋系军阀:
晋系军阀集团统治山西38年之久。
晋系军阀集团以阎锡山为首领,还有几位主要将领徐永昌、杨爱源、商震、傅作义等。
六:滇系军阀:
滇军是旧中国军阀割据时代一支很有代表性的地方军阀势力。
以唐继尧为首的一些新军军官热衷于独裁专制、穷兵黩武。
它们靠在反清反袁斗争中钻营,把云南新军变成一支控制滇政,称霸西南的军阀队
生活常识分享。
北洋军阀五大派系,他们拥有着怎样的实力,又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民国五年(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中华大地开始进入军阀割据时代。
当时,全国各地的数十个大小军阀,按照派系大致可分为北洋军阀、西南军阀和西北军阀,其中尤以北洋军阀实力最强,而其内部又可细分为直系、皖系、奉系、晋绥系和西北系五大势力。
接下来,仅用此文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北洋军阀势力,以及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
北洋各系军阀:直系、皖系、奉系、晋绥系、西北系在袁世凯去世后,由于没有人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和政权,于是北洋新军的将领们各自为政成为军阀,其中主要分为直系、皖系、奉系、晋绥系、西北系五大派系,尤以直系、皖系和奉系势力最大,就连北京政府也长期受他们支配。
冯国璋1、直系军阀。
直系军阀先后以冯国璋、曹锟和吴佩孚为首,此外还有孙传芳、王占元、陈光远、李纯、萧耀南、蔡成勋、王承斌、齐燮元等人。
冯国璋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本就是北洋政府的中坚力量,袁世凯称帝时曾试图以高官厚禄拉拢,但皆被其拒绝。
凭借着在北洋中的地位,冯国璋在军阀割据时期迅速崛起。
直系军阀势力最大时期,曾占据河北、江苏、江西、湖北等地。
段祺瑞2、皖系军阀。
皖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此外还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张怀芝、张敬尧、陈树藩、卢永祥、吴光新等人。
段祺瑞号称“北洋之虎”,与冯国璋、王士珍并称“北洋三杰”,乃是袁世凯手下的重要实权将领,在袁世凯死后的1916年至1920年,段祺瑞曾以北洋政府总理和临时执政成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
皖系主要势力在安徽,最强盛时期则控制着安徽、山东、上海、浙江、福建、陕西等地。
张作霖3、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此外还有张作相、李景林、韩麟春、姜登选、张宗昌、郭松龄、杨宇霆、孙烈臣、张景惠等人。
相较于前两位,张作霖其实并非北洋正统出身,起于草莽的他在被招安后入仕,袁世凯主政后也并未予以重用,但因其在东北势力太大,袁世凯晚年才任命其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按使,但因其后来也曾掌控北洋政府,故而将其归入北洋系。
北洋军阀势力简介北洋三杰: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之龙王志珍北洋之豹冯国璋派系势力范围代表人物扶植势力直系军阀长江中下流域及直隶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美国、英国皖系军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段祺瑞日本奉系军阀奉天、黑龙江、吉林张作霖、张学良日本晋系军阀山西阎锡山日本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曾长期控制北京政权代表人物为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等人。
其中曹锟在1923年通过有争议的选举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直系基本上都受到英美的支持。
1916年袁世凯死后,由北洋军阀分裂而成。
因首领冯国璋是直隶(今河北)人,故称直系。
直系军阀,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冯巩曾祖)为首领的一派。
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第一个登上TIMES封面的中国人)继起为其首领。
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
主要地盘有江苏、江西、湖北三省。
冯国璋原是袁世凯的亲信将领,1912年9月任直隶都督,次年被派南下镇压国民党人发动的二次革命,攻占南京,其部属驻守长江下游一带。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到北京继任总统,其部下曹锟、李纯、陈光远、王占元分别任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督军,构成了直系的基本势力。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
因首领张作霖是奉天人,故称奉系。
奉天即现在的辽宁省,省会沈阳亦称奉天。
1907年,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称“东三省”,徐世昌为总督,调北洋新军一部分分驻各省。
驻奉天省新军为第二混成协,奉天省原有旧军八路四十营,1909年改为中、前、左、右、后五路,统由巡防营务处节制,张作霖任中、前两路统领。
后巡防营中、前两路改编为第二十七师,张作霖任该师师长。
如果因此以为张作霖是个行伍出身的军人,那就错了,对于他的身世和发迹,还须细细道来。
皖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
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
·党史钩沉·孙传芳军阀派系考如皋蒋文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打击的直接目标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当时北洋军阀分为三个派系,其头子分别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一般历史教科书对直系军阀吴佩孚、奉系军阀张作霖说法基本一致,然而时孙传芳究属何系,却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是“从直系分化出来的自成一派的军阀”(参见胡华主编的《中国革命史》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88页);一说是“从直系分化出来的自成一派的皖系军阀”(参见张寿春主编的《中共党史简明教材》第43页)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孙传芳到底是直系还是皖系?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从北洋军阀的来历说起。
一、北洋军阀的来历中国近代史上所谓“北洋军阀”,是指从袁世凯以后到蒋介石新军阀出现以前的军阀势力。
北洋军阀的开山鼻祖是袁世凯。
1895年冬,清政府因为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吃了大败仗,决定编练一支新军,派袁世凯到天津附近的小站督练。
袁上任后,将原有的4700多人的“定武军”扩编为7000多人的“新建陆军”。
这支军队仿照德、日陆军的建制,聘请德、日军官进行近代军事训练,并且完全由洋枪洋炮武装。
小站练兵奠定了袁世凯成为北洋军阀头子的基础。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救国图强的变法维新运动。
袁世凯在变法维新高涨的潮流面前,见风使舵,也参加了康、梁组织的维新团体“强学会”,并为康有为递交“万言书”,从而骗取了维新派的信任。
1898年9月,当光绪皇帝和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同以慈禧太后、荣禄为代表的顽固派的斗争白热化的时候,骄横的西太后决定发动政变,废黜光绪帝以推翻新政。
维新派为了挽救危局,决定由谭嗣同密访袁世凯,想借助袁的兵力,保护光绪,以维护新政。
光绪皇帝也两次召见袁世凯,并授以侍郎头衔,专办练兵事务。
袁世凯一口答应,他信誓旦旦地夸下海口:“诛荣禄如杀一狗耳!”从而更加骗得了光绪皇帝和维新派的信赖,并掌握了维新派的全部行动计划。
民国军阀史之滇系:打的倒袁世凯架的空孙中山八省盟主西南第一提起西南第一军阀你们能想到谁?是抗战时表现英勇的川军?还是后来把老蒋都逼下台的新桂系?如果把时间限定在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时期,那西南第一无疑是来自云南的滇系军阀。
他们向北能打到袁世凯取消称帝,也能向南逼着孙中山终止北伐。
可以说滇系民国初期最重要派系之一。
咱们接着讲民国军阀史,从今天开始进入到各军阀的单独篇章,先从这个很容易被忽略但却十分重要的滇系讲起。
滇系军阀的前身来自于清朝末年大清编练的新军。
咱们前面讲过,1905年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提议全国进行军制改革,部队番号统一按镇、协、标、营的模式来,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师、旅、团、营。
袁世凯把自己直属的部队编组成了陆军第一镇到第六镇,俗称“北洋六镇”,这就是北洋军的班底。
全国其他地区也都陆续参照此种模式进行改制。
1908年,孙中山和黄兴领导的云南河口起义爆发,虽然起义很快便被清军平定,但这也加快了云南新军的组建进程。
同年,川、鄂、湘、粤四省合计筹款120万两资助云南编练新军,同时朝廷还特许云南每年自己截留70万两供新军日常开销。
新任云贵总督锡良自上任起就积极从国外采购军械,至1908年共新添12挺机枪、36门火炮、450支马枪、680支手枪、6300支步枪。
此外,朝廷还调集了一大批全国各武备学堂毕业的新式军官赴滇参与新军的筹建,如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的广东新军协统崔祥奎就被任命为了云南新军的第一任统制。
至此,云南新军成立,部队番号为陆军第十九镇。
该镇(师)下辖步兵两协(旅),以及炮军标(团)、马军标(团)、工程营、辎重营、机关枪营、宪兵(陆军警察)营和军乐队。
全镇满编约11000人,实际人数7000余。
这支新编组的陆军第十九镇也就成了后来滇军的主要班底。
次年,李鸿章的侄子李经羲调任云贵总督,朝廷再次筹措了160万两拨给他作为新军军费,同时还让长江沿线各口岸截留部分关税以供其日常开销。
这笔钱又为滇军新添置了一大批新式军械。
1.背景1912年4月,袁世凯取得政权后,由于同盟会的内部分化,于是袁世凯便趁机拉拢部分革命党人与之“合作”,实现了中国短暂的“稳定”与统一。
1913年的“宋案”和“善后大借款”后,李烈钧奉孙中山的命令,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二次革命”爆发。
江苏、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先后独立。
由于国民党人仓促应战,缺乏统一领导,“二次革命”被北洋军打败。
袁世凯取得“二次革命”胜利后,便开始了发展实业的计划,同时也加紧复辟帝制的步伐。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兴师讨袁,发动护国战争。
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
为了避免国家分裂,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2.形成原因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从国内看(1)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交迫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袁世凯及时抓住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从形势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政策发生了改变:由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给袁以有力支持。
于是袁世凯依靠外国势力的支持,并运用封建权术,由军而成阀,由军阀而成集团,稳操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政局。
3.中国近代军阀的特点以上是我们简单介绍了近代军阀产生的原因,那么,中国近代军阀有些什么特点呢?因为学界的认识不一,我们择其比较传统的一种重点介绍,再把其它观点简略介绍。
他们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的军队中国近代政治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毛泽东所说的:有枪则有权,枪多即权大,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这个特点在北洋军阀身上反映的淋漓尽致。
袁世凯能一箭双雕,使清帝退位和孙中山把政权交给他,就是因为他有一支北洋军。
但是,由于近代民主政治的影响,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共和制,使军阀的统治也披上了民主、共和的外衣,他们极力利用一些民主手段,使自己的统治合乎“民意”,具有所谓合法性。
晋系军阀阎锡山善钻营主政山西袁世凯死后,阎锡山不在伪装庸碌懦弱,不择手段,独揽山西军政大权互争雄军阀混战阎在太原就任总司令,并成立了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先后召开了所有军阀代表和所部高级军官会议两面派被迫抗日“一切为了存在”、“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踩破那一个都不行”铁心肠疯狂抗日西北军缔造者冯玉祥起行伍练兵有方半世纪戎马倥偬保本色淳朴正直抗日名载史册向革命觉悟桂系军阀李宗仁“南天王”陈济棠山东省主席韩复渠川军名将刘湘军阀是旧时拥有军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近代军阀起源于清末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各地团练。
中国最早的军阀应是北洋军阀,起源于袁世凯德小站练兵,后来逐渐发展起来,形成北洋军阀。
中央军:蒋介石(貌似军阀)皖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
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段祺瑞以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大权段祺瑞依靠曹汝霖等亲日派官僚,急欲取得日本帝国主义的援助,积极主张对德、奥宣战。
但是参战问题遭到黎元洪和多数国会议员的反对。
1917年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职。
皖系便煽动十余省区的军阀通电“独立”,发兵进逼北京。
7月,张勋乘机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张勋复辟)。
段祺瑞率兵讨伐,在全国人民声援下,迅速打败张勋,重新控制政权。
直系首领冯国璋虽接任北京政府总统,但无实权。
北京政府宣布:民国法统中断,再造共和,决定另组国会、重议宪法。
皖系不惜出卖国家利权,向日本大借外债。
他们乘机编练“参战军”,扩充皖系实力,鼓吹以武力统一全国。
1917年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护法势力。
与军事进攻的同时,他们搜罗政客,组织安福俱乐部,指使地方军阀操纵选举,改选议员,孤立、排挤资产阶级温和派。
1918年秋,组成以安福系议员占绝对多数的新国会,史称安福国会。
皖系又利用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取代冯国璋任总统,压制直系,以便实行一系专制。
皖系武力统一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也为直系将领所反对。
军阀混战的时代——民国大学城栏目:居民空间消息快播| 空间栏目:心得日记—心得日记收藏到我的学习空间收藏到我的课堂魔方全屏.发表时间:2011-11-11 14:38:39浏览:726评论:0军阀混战时期(1916-1928)北洋政府时期1、北洋军阀——袁世凯。
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民国实现第一次形式上的统一。
袁世凯死后,旗下的北洋军阀分裂,但北洋军阀派系仍控制着中央政府直到1927年。
2、皖系军阀——段祺瑞。
从北洋军阀中分裂出来。
3、直系军阀——冯国璋,曹锟,吴佩孚。
从北洋军阀分裂而出。
4、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宗昌(山东军阀)。
由北洋军阀分裂出。
5、晋系军阀——阎锡山。
6、浙系军阀——孙传芳。
7、江苏军阀——齐燮元。
8、桂系军阀(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
9、粤系军阀——胡汉民,陈炯明,龙济光等。
10、湘系军阀——谭延闿,程潜,赵恒锡,11、黔系军阀——刘显世,王文华,袁祖铭。
12、滇系军阀——蔡锷,唐继尧。
13、川康军阀——尹昌衡,胡景伊,刘存厚,熊克武,刘湘,刘文辉,杨森等。
14、新疆军阀——杨增新。
国民政府时期1、蒋系军阀——蒋介石。
蒋介石是民国后二十年最大的军阀,1928年,由蒋介石主导的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直到1949年南京政府倒台。
2、冯系军阀(西北军)——冯玉祥。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的西北军失败解体,旗下将领分裂成多个军阀派系。
3、晋系军阀——阎锡山。
4、桂系军阀(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
5、粤系军阀——张发奎,李济深,陈济棠,余汉谋。
6、奉系军阀(东北军)——张学良。
7、川康军阀——刘湘,刘文辉,邓锡侯。
8、山东军阀——韩复榘。
9、宁夏军阀——马鸿逵。
10、甘青军阀——马步芳。
11、绥系军阀——傅作义,董其武。
12、滇系军阀——龙云,卢汉。
13、新疆军阀——金树仁,盛世才。
中国近代各省军阀名单来自:新玩童图书 >《藏书》安徽-----最高军事长官朱家宝(1911.11.8 -1911.11)-----------------------前清官员孙毓筠(1911.12 -1912.4.27)-----------------------北洋军阀柏文蔚(1912.4.27 -1913.6.30)----------------------革命党孙多森(1913.6.30-1913.7.21)-----------------------北洋军阀倪嗣冲(1913.7.27 -1916.4.10)----------------------皖系军阀张勋(1916.4.10 -1917.7.8)------------------------北洋军阀倪嗣冲(1917.7.8 -1920.9.16)-----------------------皖系军阀张文生(1920.9.16 -1922.10.7)----------------------皖系军阀马联甲(1922.10.7 -1924.11.16)---------------------皖系军阀王揖唐(1924.11.28 -1925.4.24)---------------------皖系军阀郑士琦(1925.4.24 -1925.8.29)----------------------皖系军阀姜登选(1925.8.29 -1925.11.25)---------------------奉系军阀陈调元(1925.12.1 -1927.3.4)-----------------直系军阀,隶属于孙传芳1927年,北伐军收复安徽,安徽省开始由国民政府中央直接控制。
江西省-----最高军事长官吴介璋(1911.11.2 -1911.11.5)---------------------前清协统彭程万(1911.11.5推举-1911.12)--------------------北洋军阀马毓宝(1911.12推举-1912.1.8病辞)-----------------北洋军阀李烈钧(1912. 3.8推举-1913. 6)--------------------革命党黎元洪(1913.6.9 -1913.9.29辞)--------------------北洋军阀李纯(1913.9.29 -1917.8.6)------------------------直系军阀陈光远(1917.8.6 -1922.6.15)----------------------直系军阀蔡成勋(1922.6.15 -1924.12.14)--------------------直系军阀方本仁(1925.1.16 -1926.3.24败走)-----------------直系军阀邓如琢(1926.3.24 -1926.10.6辞)------------直系军阀,隶属于孙传芳郑俊彦(1926.10.6 -1926.11)----------------直系军阀,隶属于孙传芳1926年底,北伐军收复江西,江西开始由国民政府中央直接控制。
近代中国军阀统治时期与艰难的近代化之路摘要:军阀割据时期通常是指自1916年袁世凯之死到1928年东北易帜,共持续了13年的时间。
这短短的13年却对中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地主阶级的军阀与缙绅相结合,组成了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军政集团,对中国20世纪初的政治格局乃至近代化发展历程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文从近代中国军阀产生的独特社会历史背景、军阀集团势力强弱的更替以及1912-1928年间军阀统治对中国近代化的具体影响三个方面,对近代中国军阀政治及其对近代化的影响做出了简要精炼的论述,揭示了在沉重的封建军绅政治因素下,中国近代化之路举步维艰的历史现实。
关键词:民国军阀近代化军绅政治正文:由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拉开了近代史的帷幕。
然而,在内外交困的情势下,伴随着屈辱与抗争,近代史却是一段沉重伤痛的历史。
中国近代化之路为何布满如此多荆棘,而在这些荆棘中1912-1928年这段时间的军阀政权是发挥怎样的作用?带给中国近代化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需要对民国军阀政治作出深入的探讨分析,方能得出一些思路。
本人学识浅陋,所论、所思必有所纰漏、错失,敬请师长多多包涵、加以匡正。
一、近代中国军阀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民国军阀是20世纪初影响中国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义上归属“中央政府”领导,但他们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势力并为扩大自己的势力采用各种手段,以军队作为主要政治资本,通过不断发展自身实力成为中国的正式主导政府(即北洋政府),但实质上军阀政府依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割据势力。
其主要势力早期为北洋军阀、滇系军阀、粤系军阀等。
后期则由桂系军阀、直系军阀、奉系军阀等取代。
学术界对军阀的定性和军阀割据的历史分期还存在着较大争议,这里主要对1912-1928年间的军阀统治作出讨论。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探究军阀对近代社会的影响,那么,对军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就要有所了解。
军阀政权作为军事割据政权理所当然地具有着地域性,而各个派系军阀的地域性最早来源于清末地方汉族地主征讨太平天国时的地方团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