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龟兔赛跑》教案03.doc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二年级音乐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鲜花爱雨露》。
2.听赏歌曲《我爱米兰》。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鲜花爱雨露》。
2.通过聆听歌曲《我爱米兰》,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3.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养成尊师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一)唱歌《鲜花爱雨露》1.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同时聆听歌曲《鲜花爱雨露》的范唱。
2.提示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以及歌词内容,然后复听一遍。
3.听赏后,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及歌曲内容。
4.教师可结合鲜花、雨露等知识向学生讲解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涵。
5.听伴奏,轻声学唱歌曲(用“啦”模唱或直接哼唱歌词均可)。
6.为使学生始终对学唱产生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学唱的熟练程度而改变学唱的方式。
可以采用分小组、男女生接唱、单独演唱等形式。
7.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二)欣赏《我爱米兰》1.教师展示歌曲《我爱米兰》的图片或课件,导入歌曲欣赏。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注意歌曲表现的内容。
3.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和联想。
4.复听歌曲,学生可随歌曲哼唱,或根据歌曲情绪进行动作创编。
(三)综合复习1.教师将两首歌曲进行对比,请学生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为歌曲《鲜花爱雨露》创编动作表演(也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表演较好的同学集中,其他同学拍手或用打击乐器伴奏)。
3.小结。
教学评价1.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学生的主动思考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3.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对人文知识的反馈和认识是否客观和恰当。
4.在歌表演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复习《我爱米兰》,感受音乐的情绪与色彩的关系。
2.音乐活动“音的高低”。
1.对音乐情绪的对比和颜色的对比有一定的认识。
2.能基本听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特点。
3.培养音乐兴趣,激发音乐情感。
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龟兔赛跑》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教育学生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龟兔赛跑》这首歌曲,了解歌曲的背景故事,认识音乐的基本符号。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龟兔赛跑》这首歌曲。
2. 了解歌曲的背景故事,认识音乐的基本符号。
三、教学难点:1. 音乐符号的识别与运用。
2. 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乐教材。
3. 钢琴或其他电子琴乐器。
4.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龟兔赛跑》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故事中的角色,乌龟和兔子。
2. 学习歌曲:让学生聆听《龟兔赛跑》这首歌曲,感受歌曲的氛围。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讲解音乐符号的含义。
3. 练习演唱: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课堂互动:分组进行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符号的重要性和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6. 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龟兔赛跑》这首歌曲,准备下一节课的表演。
7.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龟兔赛跑》这首歌曲,且发音准确、节奏稳定。
2. 学生能理解音乐符号的含义,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3. 学生对《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有深刻的理解,能够体会到故事中的道理。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以《龟兔赛跑》为主题,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故事性的音乐作品。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有难度过大的情况出现。
《龟兔赛跑》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龟兔赛跑》这首音乐作品的故事背景和情节;2.能够分辨出音乐中代表兔子和龟的主旋律;3.通过唱歌、演奏乐器等方式,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乐器:小提琴、钢琴等。
三、教学内容与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龟兔赛跑》的音乐片段或者唱歌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这首音乐作品产生一些初步的了解和感受。
2. 了解故事情节(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阅读故事情节的方式,将《龟兔赛跑》的故事背景和情节介绍给学生,并与音乐作品进行比对,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背景和情感。
3. 分析主旋律(1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作品的主旋律部分,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分辨出代表兔子和龟的主旋律。
同时,教师可以请学生一起演奏乐器,模仿主旋律的节奏和旋律,加深对主旋律的理解和记忆。
4. 学习歌曲(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龟兔赛跑》的歌曲,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节奏、音高变化等要素。
5. 创造音乐(20分钟)教师提供一段音乐的基础节奏,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创作。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兔子或龟)来创作音乐,可以运用不同的乐器和声音效果。
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和个人想象,通过演奏乐器、打击乐器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
6.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并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音乐创作。
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鼓励,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力。
四、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学唱《龟兔赛跑》的歌曲,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段关于故事情节的音乐,可以用乐器演奏或者自己口唱。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还学会了分辨和演奏主旋律,学唱相关歌曲,并进行音乐创作。
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龟兔赛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表现乌龟的音乐是由大管演奏的,表现兔子的音乐是由单簧管演奏的,并记忆乌龟和兔子的主题。
2.能根据音乐的进行,想象故事情节。
3.随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1.能听辨出音乐情绪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
2.知道表现乌龟和兔子的乐器分别是大管和单簧管,并熟悉这两种乐器的音色。
3.随音乐分角色进行简单的表演时,能根据音乐的进行,想象故事的情节。
教材分析这是作曲家史真荣为儿童创作的一部童话故事音乐。
是一部由大管、单簧管主奏的管弦乐作品,完成于1959年。
在1960年第一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受到儿童们的喜爱和欢迎。
这部管弦乐作品根据童话《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采用模拟和描述性的手法作了音乐性的叙述,以管弦乐器特有的音色和表现力,塑造了小兔子和乌龟的形象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
乐曲发挥管弦乐队丰富的表现力,生动描绘了大树林的清晨、龟兔赛跑的热闹场面以及欢乐愉快的狂欢等情景。
音乐通俗易懂,特别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儿童边听故事边听音乐,更能激起他们的想象,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
故事大意:在一片美丽的大树林里,骄傲的小兔子觉得自己跑得很快,瞧不起爬得很慢的乌龟,并编了歌谣来讽刺乌龟。
乌龟很生气,决定和小兔子赛跑。
听到这个消息,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来观战了。
随着发令枪响,兔子飞似地跑了出去。
骄傲的兔子跑到半路,回头一见乌龟已被远远地抛在后面,就毫不介意地在大树下睡着了。
乌龟呢,则坚持不懈,一步一步不停地向前爬。
等兔子醒来时,乌龟已接近目的地了。
兔子急起猛追,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乌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新课1.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请同学讲述《龟兔赛跑》童话故事梗概,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音乐是怎样表现这个故事的?请同学们注意聆听。
二、聆听音乐《龟兔赛跑》的片段聆听大管音频(乌龟的主题)。
聆听单簧管音频(兔子的主题)。
提出问题:你能想象这两种乐器分别代表什么动物的形象吗?为什么?教师给出几个动物的图片,让学生选择。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龟兔赛跑》这首歌曲,了解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学会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角色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龟兔赛跑》这首歌曲。
2. 能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龟兔赛跑的场景。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角色变化的把握。
2. 轻快演唱歌曲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龟兔赛跑》故事情节及图片。
2. 教学音频:《龟兔赛跑》歌曲。
3. 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龟兔赛跑的故事背景。
2. 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龟兔赛跑》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角色变化。
3.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扮演乌龟和兔子,进行分组演唱,体会角色变化。
4. 加入打击乐器: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加入打击乐器,增强音乐表现力。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龟兔赛跑的舞蹈。
3. 邀请家长参与,举办龟兔赛跑主题的音乐活动。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并演唱所学歌曲。
2. 要求学生在家练习演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角色变化和情绪表达。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演唱过程中的表现。
2.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思考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表现及团队协作能力。
2. 家庭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回家后的练习情况,了解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成果。
十、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二年级上学期,共计10课时。
2. 每课时40分钟,包括课堂讲解、学唱歌曲、分组演唱、教学延伸等环节。
二年级音乐上册《龟兔赛跑》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演唱歌曲《龟兔赛跑》;能够理解歌曲的故事背景,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学会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乌龟和兔子的形象。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舞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龟兔赛跑》歌词的学习:学习歌曲的歌词,理解歌词中描述的故事情节;分析歌词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深层含义。
2.2 音乐旋律的学唱:听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教师指导学生唱歌时的呼吸、发音等技巧,提高歌唱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的氛围;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2 歌曲学习:教师播放歌曲《龟兔赛跑》,引导学生聆听;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教师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引导学生理解。
3.3 舞蹈创作: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乌龟和兔子的形象,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舞蹈创作;各组展示自己的舞蹈作品,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演唱歌曲的评价:评价学生的歌唱技巧,如音准、节奏、发音等;评价学生的歌曲表现力,如情感投入、肢体语言等。
4.2 舞蹈创作的评价:评价学生的舞蹈动作,如形象生动、动作协调等;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如配合默契、创意新颖等。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歌曲《龟兔赛跑》的故事背景和歌词含义;家长协助学生练习唱歌,提高歌唱能力。
5.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所学成果;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兴趣小组,进一步提高音乐素养。
二年级音乐上册龟兔赛跑教案人教新课标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龟兔赛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是一部由大管、单簧管主奏的管弦乐作品,作者史真荣完成于1959年,采用模拟和描述性的手法做了音乐的叙述,以管弦乐器特有的音色和表现力,塑造了小兔子和乌龟的形象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乐曲发挥了管弦乐队丰富的表现力,生动地描绘了大树林的清晨、龟兔赛跑的热闹场面,以及大树林中欢乐愉快的舞会等情节。
音乐通俗易懂,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听音乐,更能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教育和管弦乐队的丰富知识。
此作品多年来一直作为我国少年儿童管弦乐欣赏教材的主要曲目之一。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使学生喜爱用音乐讲故事的音乐表现形式,懂得做事情要有毅力,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感知兔子和乌龟的相对应的主题音乐,并从音乐的音色、节奏、速度、旋律等的变化入手,体会音乐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
3.过程目标: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即时关注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音乐想象与情绪体验,并借助于学生熟悉的音乐活动,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欣赏,让学生能够听懂音乐是如何表现故事发展的。
教学难点:学生能从音乐变化(音色、节奏、速度、旋律等的变化)中感知音乐形象的发展变化。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电钢琴、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聆听“大树林早晨”的音乐问:今天早晨天气如何(生答)导:大树林的早晨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呢,让音乐告诉我们吧。
(生:想)准备好了吗?1.听——聆听“大树林早晨”的音乐问:你有什么感觉(生答)2.听——边听音乐边讲解,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引:小朋友们都说了自己的感受,老师也有一些感受,你们想听吗?(根据音乐色彩的变化,边听音乐边讲解故事情境)这是一个幽静而又祥和的早晨,天还没有亮,大树林里善良可爱的居民们还美美地在睡觉,一切都显得如此的安静,偶尔还能听到几声小鸟的叫声……渐渐地,天亮起来了,太阳出来了,暖暖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直射在居民们的房顶上、窗户上,绿绿的草地上,五颜六色的小花上,小鸟叫得更欢了,大树林变得美丽而又明朗……(多媒体课件)问:你和老师一样感受到了吗(生答)一开始大树林的早晨怎样(生答)渐渐地大树林的早晨又变得怎样(生答)引:这优美的音乐邀请了许多演奏家,它们组成了一个管弦乐队共同演奏了这段安静而明朗的早晨的音乐......你看有这么多乐器,有……(多媒体课件——管弦乐队图)3.听——整体再次来感受“大树林早晨”的音乐引:演奏家们是不是很棒(生答)那让我们再来静静地欣赏一遍吧......用你的眼睛来告诉老师安静和明朗二、感受兔子和乌龟的主题音乐导:你们可爱的眼神打动了老师,所以老师要送两份音乐礼物给你们。
二年级音乐上册《龟兔赛跑》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龟兔赛跑》这首歌曲,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故事背景,掌握歌曲的主要内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挑战,不怕困难的积极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轻快的情绪演唱,表现出歌曲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龟兔赛跑的故事课件。
2. 教学音响:播放《龟兔赛跑》歌曲。
3. 打击乐器:铃鼓、木鱼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
2. 学唱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 分句教唱:教师分句教唱,学生跟唱,重点讲解难点句子。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出龟兔赛跑的场景。
5. 歌曲表演:学生分组表演,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复习歌曲,家长签字确认。
2. 学生自选一种打击乐器,练习为歌曲伴奏。
3. 家长协助学生录制演唱视频,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表现、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歌曲演唱和打击乐器伴奏,给予评价和建议。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重新演绎龟兔赛跑的故事,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表现力。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观摩学生的歌曲演唱和打击乐器伴奏,增进家校联系。
3. 开展龟兔赛跑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如何。
《龟兔赛跑》教案
教学内容:
1.听:管弦乐《龟兔赛跑》。
2.演:《龟兔赛跑》。
教材分析:
管弦乐《龟兔赛跑》这部作品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少年儿童欣赏的主要曲目之一。
该作品将器乐演奏与讲故事融于一体,使音乐通俗易懂,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听音乐,即能激起丰富的想象,从中得到思想情感上的教育,又能学到有关管弦乐的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龟兔赛跑》,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所表现不同音乐形象。
2、通过创编、表演音乐剧,让学生当众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3、通过欣赏本课歌曲,使学生懂得骄傲使人落后,做事情要有毅力,要能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等道理。
教学重点:
创造教学情境,指导学生欣赏歌曲,突出乐曲中的角色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从乐器演奏中分辨出每个乐器代表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龟兔赛跑》音乐故事、挂图、多媒体课件、头饰、双簧管、大管。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情境激趣,初步感受。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受到了一张来自“快乐动物王国”的邀请函,那儿的国王想邀请我们一起去他们王国玩一玩,大家想去吗?让我们坐上开往“快乐动物王国”的火车上吧,坐好了,我们出发拉。
(在汽笛声中,学生快速地依次坐上排好的小板凳上,火车头老师开)。
师;孩子们,看,我们到了快乐动物王国了,让我们一起深呼吸,调整一下心情吧。
(多媒体播放快乐动物王国的美丽画面,有糖果做的屋子,有能长巧克力的树,有流淌的蜂蜜河,有茂密的大森林……)
师:可是我们想进去玩的话,得先回答出国王的一个问题,
听:(多媒体播放国王的画面、声音)
国王:孩子们,我们王国里有2件乐器,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展示双簧管、大管的图片及实物)
①让学生认识这两件乐器。
②让学生尝试吹出它们的声音,并能区别音色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初步了解单簧管和大管的音色,想象和
他们在音乐故事中所能刻画的动物形象。
三、深入感受,趣中悟理
a.听故事(欣赏音乐,逐步引导)
①国王:小朋友,恭喜你们答对了,欢迎来到快乐动物王国,正巧,我们王国里,马上要举行一场赛跑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怎么回事吧。
(多媒体播放《龟兔赛跑》的flash,学生观看,并带着思考欣赏音乐故事,如:故事的情绪如何,兔子和乌龟是什么样的形象,能不能听出故事分几个部分。
)
教师小结(第一片断:“森林的早晨”第二片断:龟兔赛跑第三片断:“欢乐的群舞”)
②师:那你们仔细听,是什么乐器的声音呢?我们听过这种声音吗?(多媒体再次播放双簧管、大管的声音,然后分别听辨乐器音色,提出问题)
师:你们知道了究竟是什么使兔子和乌龟的形象这么生动了,那谁来说说你觉得故事中乌龟和兔子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呢?
师:既然他们的形象不一样,那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了,在故事中表现他们的音乐一样吗?(教师鼓励学生同桌相互讨论,尝试自己找出答案)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单簧管又叫黑管,是木管乐器的一种,音乐特点:音域较宽、演奏效果低音浑厚,高音优美动人,善于演奏快速的曲调。
所以在今天的比赛中把这种乐器声用在了谁的身上?
生:兔子
(多媒体显示单簧管,结合书中圆圈让学生找出哪几个词是用来表现兔子的)
师:刚刚兔子的音乐我们找到了,那表现小乌龟的音乐呢?
(学生思考、总结)
教师小结:对了,表现乌龟的乐器是大管,它又叫“巴松”,是木管乐器中的低音乐器,音色低沉、浑厚。
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它的声音。
③导学生了解声音在作品中的作用
师:糟了,双簧管和木管刚刚不知跑哪儿去玩了,没了他俩会怎么样?
(教师播放没有声音的画面,学生感受画面的单调苍白并自由回答,教师适时进行总结。
)
b.说故事(疏通故事,明白道理)
师:故事听完了,比赛也结素了,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其实兔子比乌龟跑的快,那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次比赛中乌龟赢了,而兔子却输了呢?
生:……
师:那现在你最想和乌龟、兔子说些什么呢?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回答。
四、延伸拓展
师:孩子们,比赛看完了,时间也不早了,让我们跟王国里的所有动物们说声再见吧,回去之后,让我们也当一回小创作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编新的《龟兔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