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05
- 格式:docx
- 大小:192.15 KB
- 文档页数:5
2019~2020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20.5.29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34分)21.(3分)85;汽化(或“蒸发”);不停地做无规则22.(3分)增大;人体杠杆的阻力及其力臂示意图如下(2分):23.(4分)(1)浸没;吸收的热量相同(2)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24.(4分)(1)远离凸透镜;放大;投影仪(2)右25.(4分)(1)甲、乙;乙、丙(2)2500;30026.(6分)(1)电路的连接如下图所示(2分):(2)0.32; 1.216;11.875(3)4·AO·LG27.(10分)(1)1.6 (2分)(2)①6×105 (2分)②若灌入海水的质量至少为m海水,则m海水g + m沉管g = F浮即m海水g + m沉管g = ρ海水V排g(2分)故m海水= ρ海水V排- m沉管= 1.0×103 kg/m3×160×50×10 m3 - 6×104 ×103 kg (2分)= 2×107 kg= 2×104 t (2分)此次综合题给了两个2分的空,是考虑到一线教师疫情复课期间特别辛苦,压力也特别大,为了减小本次阅卷的工作量而设置的。
中考综合题的呈现方式还是一如既往不变,但期望绝对难度不要超过近几年的中考压轴题。
第(2)小题参考答案呈现了相对简洁的计算过程,请各位教研员和阅卷组长记分沟通,依据历年调考和中考的评分标准,分步计算和综合计算均可,合理赋分。
例如,单独计算出了浮力可以得2分,清楚地表达出了三个力之间的关系可以得2分……。
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本试题共8页,15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解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与能量的单位一致的是( )A. B. C. D.2.牛顿这位科学巨人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牛顿用扭秤装置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B.牛顿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牛顿的“月一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行星所受太阳的引力服从相同规律D.牛顿认为站在足够高的山顶上无论以多大的水平速度抛出物体,物体都会落回地面3.我国2020年发射的火星车,2021年顺利到达了火星。
下一步的目标是发射可回收火星探测器。
若将来我国发射的探测器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整个过程中,探测器的质量可认为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探测器从轨道Ⅱ上转移到轨道Ⅲ上时,应在P 点点火进行加速B.探测器在轨道Ⅰ上运动的机械能等于在轨道Ⅱ上运动的机械能C.探测器绕火星在轨道Ⅰ、轨道Ⅱ、轨道Ⅲ上运动时的周期相同D.探测器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 点时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 点时的加速度4.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石块从离地面h 高处以初速度斜向上抛出,最后落回地面。
最高点距离地面kg m/s⋅22kg m /s⋅2N m ⋅N s⋅0v高度为H ,以抛出点为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块到达地面时的动能为mv?-mgh B.石块到达地面时的重力势能为C-.石块在最高点的机械能为mgHD.石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了mgh5.如图所示为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的示意图。
佛山市2005年中考科研测试物理科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非课改实验区)说明:1.提供的答案除选择题外,不一定是惟一正确的,对于那些与此不同的答案,只要是正确的,同样给分.2.评分标准只是按一种思路与方法给出的.在阅卷过程中出现各种不同情况,可参照本评分标准的精神,定出具体处理办法,并相应给分,但不能与评分标准有较大偏离。
3.计算题是按分步方法给分的,在评分标准中常常写出(1)式几分, (2)式几分,……这里的式子是用来代表步骤的,若考生并未写出这个式子,而在文字表达或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反映了这一步骤,同样给分;没有写出任何式子或文字说明,只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不带单位计算(解方程组除外)或结果没有写上单位或单位错误的,全题只扣1分;最后没有写答的也扣1分.二.填空题:8.热传递;做功9.汽化(蒸发);液化;凝华10.电阻;热;增加; B 11.小于;正立;虚12.220;36;保险丝13.不变;变小;不变14.提示:钢丝钳是(省力)杠杆手柄的胶套是绝缘体钳口、手柄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作图题:三. 实验题:19.木块长度是_4.50cm_;物体的重力为_3.6N__;温度计的示数是_24℃_。
20.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B 、C 、D 、E ,或C 、B 、D 、E21.图6 N S SN L 1 L 2图5图4F=10NG=10N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计算题每小题全对、写答,得6分;最后没有写答的扣1分.22.解:∵彩灯额定电压U1=10V远远小于总电压220V∴彩灯应串联连接。
n=U/U1=220V/10V=22(只) (2分)P总=nP1=22×0.5W=11W=0.011KW (2分)W总=Pt=0.011KW×5h=0.055KW·h (2分)答:用22只彩灯串联,消耗的电能是0.055KW·h23.解:(1)v = s / t = 1500m /60s=25m/s (2分)(2)w = FS = fs = 3000N×1500m= 4.5×106 j (2分)p= w/t = 4.5×106j / 60s = 7.5×104 w (2分)答:汽车速度是25m/s,功率是7.5×104 w五.综合能力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4 .提示:线路接入电表是0~3v的量程,而他读数却读了0~15v的刻度;所以错了。
2022年盘锦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 理 试 卷(本试卷共19道题 满分60分 物理与化学考试时间共10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共18分。
1~5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6~9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1.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0cm B .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 C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kg D .盘锦6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40℃2.在迎新年文艺汇演的相关场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歌声是由同学们声带振动产生的 B .观众可以根据音调判断出伴奏的乐器C .舞台上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 .主持人使用的无线话筒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3.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煮粽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的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B .粽子互相之间没有粘到一起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 .锅盖被水蒸气顶起的过程与汽油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情况相同D .捞起粽子时,锅相对于粽子是静止的4.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个人项目决赛中,辽宁运动员徐梦桃勇夺冠军。
如图所示,在她滑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时不具有机械能B .从A 点滑行到C 点的过程中重力不断变大C .滑雪板底面比较光滑是为了增大滑行时与雪面的摩擦D .在B 点的速度大于与它高度相同的D 点的速度 5.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控制电灯的开关要连接在电灯和火线之间 B .用电器达到使用寿命可以继续使用C .在发生触电事故现场,可以用手去拉触电的同伴D .辨别零线火线时,手指不能触碰试电笔上的任何金属体第4题图第8题图 第7题图 第9题图甲 乙6.周末雨后,小亮和家人一起到公园划船游玩,下列有关场景分析正确的是( ) A .小亮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线实际会聚而成的 B .船桨在水中“折断”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C .雨后出现彩虹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 .湖边的LED 灯主要元件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7.如图所示与磁有关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A .图甲中滑板车滑行时车轮边缘小彩灯发光,其发电原理是电磁感应B .图乙中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可以改变电磁起重机磁性强弱C .图丙中只将小电动机电源正负极对调,线圈转动方向不变D .图丁中司南静止时长柄总是指向南方,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磁场8.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高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将A 、B 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后如图所示。
镇江市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卷考生注意: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
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满分50分,第二部分满分50分,本卷满分100分。
全卷共五大题,32小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 一 部 分一、填空题:本题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8 (填上适当的单位).2.天文学中常用天文单位(AU )做距离单位. 1AU 是指地球到 (太阳/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圈所通过的路程 1光年.(小于/等于/大于)3.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烛焰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是 像(实/虚),放在“烛焰”上的手指 被烧痛(会/不会).4. 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 名称.5. 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的示意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相关的物理名称.6. 如图所示,将载有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同时由静止释放后,两小车将迅速分离.此现象说明:(只要写出两条) (1) (2) 7.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麦管(或塑料管)、容器和水等, 按图制作了一只潜水艇模型.为使潜水艇下沉,则必须从进排气管处 (吹气/吸气),潜水艇在下沉的过程中所受到水的 压强 (减小/不变 /增大).8.甲、乙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4Ω和8Ω,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在12V 的电源两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则通过甲电阻的电流是 A ,乙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V. 9.如图所示,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将竹筷竖直插入米中,然后用竹筷将玻璃杯沿竖直方向慢慢提起,使玻璃杯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玻璃杯与米的总质量是0.8kg ,则玻璃杯与米受到的总重力是 N ,与总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力.(g 取10N/kg )10.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为此,小华以表二、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1. 如图所示,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 状体的厚薄后,远处景物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使远处的景物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应选用以下哪种镜片进行矫正 (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平板玻璃片12. 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论证 B .猜想 C .实验 D .分析13.现有六种物品:铁钉、玻璃、铅笔心、水银、橡胶棒、陶瓷片.小明将它们分成两类,如下表所示.则小明是按照物质的哪种物理属性进行分类的 ( )14.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A .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的对话B .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C .狗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D .狗听到无线电波15.小明利用电能表测量某一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这一个用电器连续工作时,测得在1h 内,消耗的电能为1.2kW ·h,那么这一个用电器是 ( )A .电冰箱B .普通白炽灯C .彩色电视机D .挂壁式空调机 16.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 A .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B .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C .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D .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17.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 1=3Ω、R 2=6Ω,电流表A 的示数是0.6A ,则电流表A 1的示数是 ( ) A .0.6A B .0.4A C .0.2A D .0.1A18.如图所示,在微型电扇的插头处接一只发光二极管,用手旋转叶片,发现二极管发光.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 ( ) A .磁能生电 B .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C .电流的磁效应D .电流的热效应三、解答题:本题3小题,共1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9.(4分)一支水银温度计中装有2g 水银,要使温度计的读数由25℃上升到45℃,(1)水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银的比热容是140J/(Kg ·℃)] (2)若水银面在4s 内上升了3cm,求水银面上升的平均速度.20.(5分)如图反映了一只“220V 100W ”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能量转化情况. (1)在图中空白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能量名称. (2)求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 (3)求白炽灯连续正常工作10h 消耗的电能.21.(5分)如图所示,物体G 所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0N.(1)在拉力F 1的作用下使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0.5m ,求拉力F 1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2)若将该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2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移动1m ,此时拉力F 2的大小恰为20N ,求拉力F 2在这一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 (3)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第 二 部 分四、选择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22.图中1、2是用伏安法分别测定两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 1、R 2所得到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线,则它们阻值的大小关系是 ( ) A .R 1>R 2 B .R 1<R 2 C .R 1= R 2 D .无法判断23.如图所示,若开关S 闭合后,灯L 1、L 2均不亮,小华同学利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她将导线连接在灯L 1两端时,两灯均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L 2两端时,灯L 1亮而灯L 2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 )A .灯L 1短路B .灯L 2短路C .灯L 1断路D .灯L 2断路24. 乒乓球、保龄球等表面都是光滑的,为什么高尔夫球的表面上布满小坑呢?经有关科学家研究发现:两个等大的球,一个表面布满小坑,另一个光滑,在空中高速飞行时,表面布满小坑的球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现将质量与体积均相等的两个小球A (表面布满小坑)与B (表面光滑)分别利用细绳悬挂在等臂杠杆的两端,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当从两球正下方同时以相同速度(足够大)的风对准它们竖直向上吹时,则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杠杆左端下降B .杠杆右端下降C .杠杆仍然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D .无法判断杠杆的转动情况25.在广场上游玩时,小明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系于一辆玩具小汽车上,并将玩具小汽车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无风时细绳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当一阵风沿水平方向吹向气球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汽车可能被拉离地面 B .氢气球仍处于静止状态 C .小汽车一定沿地面滑动五、综合应用与设计:本题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6.(6分)在“测定形状不规则的实心小铁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操作过程如图(a )、(b )、(c )所示,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上的三个砝码质量依次是50g 、20g 、5g ,游码位置如图(a )所示.(1)请你将小明同学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相应的栏目内.(2)计算铁块密度的公式是 ;铁块的密度ρ= .27.(6分)打开收音机的开关,将旋钮调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并将音量开大.取一节旧的干电池和一根导线,靠近收音机,将导线的一端与电池的一极相连,再用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另一极时断时续的接触,如图所示,会听到收音机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验证了 的存在.现将收音机放入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的空气,重复以上实验,却发现听不到收音机发出的“咔咔”声,试分析 (1)收音机放在真空玻璃罩中听不到“咔咔”声的原因是 .(2)谢老师在一次乘坐镇江商业城的电梯时,发现性能完好的手机接收不到信号,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答: .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判断.(简述实验方法)28.(6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 )、(b )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 )、(b )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 )所示.通过对图(a )、(c )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3)设图(b )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 b ,图(c )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 c ,则P b P c (小于/等于/大于).(4)比较图(b )和图(c )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 是: .29.(6分)如图(a )所示,直线AB 是光滑木板与棉布的分界线(木板与棉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使一个小线轴(如缝纫机上的线轴)沿着与直线AB 成一角度的方向PO 匀速滚动,可以看到,线轴在棉布上滚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图(b )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1)由图(a )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 (变小/ 不变/变大),此时乙轮速度的大小将 (变小/不变 /变大) (2)从图(a )、(b )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在你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是否运用过本题的研究方法?请列举一例说明. 答: .30.(6分)在一次科技小组的活动中,同学们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在AB 之间接入一根细铜丝,闭合开关S 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读数保持3A 不变,过了一会儿,细铜丝熔断.在 AB 之间换接一根同长度的较粗的铜丝,再调节滑动变阻器到某一固定值,经较长时间粗铜丝没有熔断,在此过程中,电流表的读数保持3A 不变.小明同学针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了一个问题:造成细铜丝熔断而粗铜丝没有熔断的原因是什么?(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你认为造成细铜丝熔断而粗铜丝没有熔断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述理由) 答:(2)若粗铜丝电阻为0.01Ω,求:在5s 内粗铜丝共产生的热量.(3)如果你家准备安装一台“220V 1500W ”的电热水器,你应该选用 (较粗/较细)的铜导线作用连接线比较安全.31.(6分)生活中,常会见到物体从高处下落的运动.如用手拿着一个小球和一张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小球和纸片.我们看到小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如图(a )所示.美国宇航员大卫·斯科特在登上月球后,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锤子和羽毛,看到它们同时落到月球表面,如图(b )所示.通过对图(a )与图(b )所提供的情景的对比,(1)使我们知道造成纸片比铁球下落慢的主要原因是 (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经研究发现,小球在离地面90m 的高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下落的高度h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c )所示(顶点在坐标原点、对称轴为h 轴、h 关于t 的二次函数图象),试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得出小球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4s 所通过的路程是 m .32.(6分)小明学过安全用电知识后,想自制一只台灯,他选购了一只标号是“36V 36W ”的灯泡,回到家后在着手安装时,突然想起家中的插座提供的电压是220V ,于是他在包装盒内寻找说明书,但没有找到,却发现了一只配件.(1)小明想知道配件的作用及有关它的性能参数(如额定功率、额定电流、电阻等),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和记录数据的表格,请你根据电路图帮助他把实物图连接完整. (2)小明在正确连接完电路后,将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能够知道配件的性能参数是 (只要求写出一个参数及其数值).(3)小明用“36V 36W ”的灯泡和配件制成了一只台灯,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这只台灯的电路图,并说明配件在电路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 .(4)你认为小明自制的台灯合理吗?(请简述理由)答: .镇江市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说明:定出评分标准是为了尽可能在统一标准下评定成绩.试题的参考解答是用来说明评分标准的.考生如按其他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标准中相应的规定评分.一、填空题:本题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刻度尺m(米)2.太阳小于3.虚不会4.液化熔化5.光电转换内能6.(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2)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存在相互的作用力(考生有其它的说明只要是合理的酌情给分)7.吸气增大8. 1 8 9. 8 摩擦10.(1)绝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极;(2)被测电流的大小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3)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进.(只要答出其中的一点就给1分) 在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到测电笔的笔尖.二、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三、解答题:本题3小题,共1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19.(4分)解:(1)水银需要吸收的热量(2)水银面上升的平均速度Q = cm(t2-t1)…………………(1分)v = s/t …………………(1分)= 140×2×10-3×20 J = 3/4 cm/s= 5.6 J …………………………(1分)= 0.75 cm/s ……………(1分)20.(5分)解:(1)光能…………(1分)(2)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η= 10/100 ×100%= 10%…(2分)(3)白炽灯连续工作10h消耗的电能W = Pt …………………………(1分)= 0.1×10kWh= 1 kWh ………………………(1分)21.(5分)解:(1)拉力F1做的功(2)拉力F2做的功W1= F1h …………………(1分)W2= F2S …………(1分)= 40×0.5 J = 20×1 J= 20 J …………………(1分)= 20 J …………(1分)(3)结论: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使用斜面不能省功(1分)(只要答出其中之一就可得1分)四、选择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22、B 23、D 24、A 25、C五、综合应用与设计:本题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26.3327. (6分)电磁波(1分);(1)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分)(2)电梯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1分)验证方法:将手机设置到响铃状态后放入密闭的金属容器内,试用另一手机呼叫盒内的手机,如果听不到盒内的手机声响,就说明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2分)28.(6分)(1)受力面(海棉和木板表面)的形变程度(1分);(2)前后两次受力面的材料不同(2分);(3)相等(1分);(4)必须在相同的物体表面(或相同的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比较.(2分)29.(6分)变小(1分);不变(1分);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2分);在学习电学时,用水流类比电流.(2分)(考生写出其它合理的答案均可得2分)30.(6分)(1)细铜丝的电阻较大,(1分)根据焦耳定律,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所以细铜丝熔断.(1分)(2)5s内粗铜丝产生的热量Q = I2R1t ………(1分)= 32×0.01×5 J= 0.45 J ………(1分)(3)细铜丝的电阻值R2 = U/I= 3/3Ω= 1Ω………………(1分)(4)较粗.(1分)31.(6分)(1)空气阻力的作用(2分)(2)在没有空气阻力的作用时,地面上的任何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2分)(3)80.(2分)32.(6分)(1)导线连接正确得(1分)(2)电阻R 为184Ω(1分)(或额定功率为184W、额定电流为1A等)(3)电路图正确(1分)分压作用(或分得电压的作用)(1分)(4)考虑到安全用电,小明的选择是合理的;考虑到能量的充分利用,小明的选择就不合理.(2分)(只答出一个方面的也可得2分)。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共33分。
1—12小题是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3—15小题是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B2.D3.A4.C5.A6.D7.D8.A9.C 10.D 11.C 12.D 13.ABD 14.AB 15.AD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6. 0~5(或5) 0.2 3.0 17. 小 大 两纸条向中间靠拢 18. 增大 不变 重力与浮力 19.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2211L F L F ) 大于 不省功 20. 做功 动能 电能 21. 增大 是相互的 物体具有惯性 22.减小水的阻力 密度小 大于 23. 400 80% 100三、物理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24小题4分,每图2分;第25小题7分,每空1分;第26小题6分,每空1分;第27小题8分,每小问2分) 24.25. (1) 水平 拉力与摩擦力平衡,由测力计示数得到摩擦力 (2)1、2、3 f=μF 1、4、5 (3) 2.3 C26. (1) 甲 乙 57% 83% (2) 越低 (3) 增加重物27. (1) 0.2 (2) d 、e (3) B (4) ①将相同的若干钩码串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记下示数;②将一个钩码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计算出浮力;③参照步骤②, 将两个钩码浸没在水中,记下实验数据;④参照以上做法,依次增加浸没钩码个数,记录数据,并填表;⑤分析总结结论。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的不得分)28.解:(1)漂浮在水面上,则有F 浮=G 即mg gV =排水ρ3335200/100.1100.2m mkg kg m V =⨯⨯==水排ρ (3分) (2)行驶速度s m s m t S v /30401200===(3分) (3)牵引力的功率:W s m N fv Fv P 65106/30100.2⨯=⨯⨯=== (3分)29.解:(1)大理石板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a p m kg N m m kg S Vg S mg S G S F p 560105050/101025050/108.2243633=⨯⨯⨯⨯⨯⨯⨯⨯=====--ρ (3分) (2)对吊筐的最大拉力:N N F F 300001000033=⨯==绳若每块大理石重为G 石,筐重为G 筐,最多能提升的块数为n ,则有:筐石G nG F +=210/101025050/108.2600-N 30000G 3633=⨯⨯⨯⨯⨯⨯=-=-kgN m m kg N G F n 筐石(块)(3分) (3)2min 内将大理石提升高度为h ,则有:m s s m vt S h 4602/1.0313131=⨯⨯⨯===(3分)。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实验考试标准答案本次考试共二道大题,满分80分;此答题纸共2页。
本次考试的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此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写在试题纸上和草稿纸上的解答均不能得分。
第一题(40分)1.1(2 分)读数显微镜部件的名称:1. 目镜(0.5分) 2. 调焦手轮 (0.5分) 3. 物镜 (0.5分) 4 测微鼓轮(0.5分) 1.2(2分)(1)十字叉丝位于哪个部位?( B )(1分)(2)若观察到的牛顿环如图所示,应将牛顿环向( A )方向移动? (1分)1.3(2分)读数显微镜测量结果读数为:(1) 21.251~21.255 mm ; (1分)(2) 29.028~29.032 mm 。
(1分)1.4(2分)减小空程误差的操作方法是: 测量数据时只朝同一方向转动测微鼓轮(螺杆) 。
1.5(2分)观测牛顿环实验的光路示意图:得分阅卷复核1.6(2 分)实际测量过程中,通常利用下列哪一个公式计算?(A)1.7 (2分)牛顿环中心是亮斑,下列哪些描述是可能的原因?(ABC)1.8 (6分)(1)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R为856~870 mm。
(4分)(2)曲率半径R的不确定度为8~9mm。
(2分)1.9(8分)(1)充入待测液体后牛顿环条纹排列变密((1分),主要原因是待测液体的折射率大于空气的折射率(1分)。
(2)充入待测液体后,牛顿环干涉条纹的对比度(亮暗反差)变差,最主要的原因是(B)(2分)(3)能够显著提高液体薄膜干涉条纹对比度的可能措施有(AB)(2分)(4)待测液体的折射率为 1.340 。
(2分)1.10(4分)(1)图中A点所在位置相比O点所在位置(B)(1分)(2)薄膜厚度H为172~174 nm。
(3分)1.11(8分)(1)白光光源的牛顿环,仅能观察到几条干涉条纹,请解释原因。
光源的相干性的影响,两干涉光束在相遇点的光程差不能太大,光程差超过光源相干长度时,将无法得到清晰的干涉图样,白光光源谱线较宽,相干性较差,所以仅能观察到几条级数很小的条纹。
A图10 图11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3.220 测电笔并联14.动弹性势动重力势15.导体短用电器总功率过大16.串7.5 0.417.较大较多18.热值 4.2×10819.300 10 0 20.68.2 66.7 100.0(或100)21.0.25 1000 4.5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50分。
解答23、24题时应写出解答过程)22.(每小题2分,共6分)(1)(2)(3)23.(6分)(1)Ω===163.08.4AVIURLLL(1分)P L=U L I=4.8V×0.3A=1.44W(1分)(2) U o=U-U L=6V-4.8V=1.2V (1分)Ω===43.02.10AVIUR(1分)(3)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时,可能会使灯泡烧坏(1分);串联一个保护电阻(1分)。
24.(7分)(1) 4402220P W I A U V === (1分) 2201102U VR I A==Ω=(1分) (2)Q=cm(t-t 0)=4.2×103J/(kg·℃) ×0.5Kg ×(100℃-12℃)=1.848×105J (2分)51.84810420440Q J t s P W⨯===(2分)(3)“存在热损失”、“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等(1分) 25.(每空1分,共5分)(1)木块移动的距离 小球 (2)100g 的铝球 同一高度 (3)不同高度 26.(每空1分,共6分)(1)匀速 (2)动滑轮有重力 (3)0.1 0.14 71.4% (4)增大 27.(每空1分,共4分)(1)相同 不同 (2)水 (3)比热容 28.(每空1分,共8分)(1)断开 3 (2)C 移动变阻器的滑动片 (3)D 2.5 (4)不妥当 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电流不同,温度不同,电阻不等 29.【第(1)题2分;第(2)、(3)题每空1分;第(4)题2分,共8分。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高三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5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C
B
B
D
D
AD
AD
AC
22.(1)4.700×10-3
( 2分) (2)0.89 ( 2分)
(3)空气阻力或者H 测量值偏大(任意答出一条原因即可)(2 分) 23.(1)1.45v (2 分) 偏小(1 分) (2)B (2 分) (3)012kR ; 01()2b
R k
-(各 2 分)
24.解:(1)滑块沿斜面上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
1sin cos mg mg ma θμθ+=
解得a 1 = 9.6 m/s 2
(2分) 设滑块上滑位移大小为L ,则由
2
012v a L = (1分)
得L = 4.8 m (1分)
滑块沿斜面下滑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
2sin cos mg mg ma θμθ-=
解得a 2 = 2.4 m/s 2
(2分)
由2
22v a L = (1分)
得v = 4.8 m/s (1分)
(2) 滑块沿斜面上滑过程用时011
v
t a == 1s
对斜面与滑块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可得
11cos f F ma θ== 7.68 N
滑块沿斜面下滑过程用时22
v
t a =
= 2s 对斜面与滑块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可得
22cos f F ma θ== 1.92 N
F f 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4分
)
25、解析:(1)当在区域I 、III 加如图所示的反向磁场时,两种粒子的轨迹如图,质量为m 1的粒子轨迹圆心为O 1,粒子m 2的轨迹圆心为O 2,从边界b 出射后在区域II 做匀速直线运动进入区域III ,在区域III 中做与区域I 中对称的圆周运动,然后垂直边界d 出射。
10
10.15m v r m qB
== ……………………(2分) 20
20.2m v r m qB
=
= ……………………(2分) 粒子1在区域I 中的偏移量1
11(1cos )0.06y r m θ'=-= ……………………(1分) 粒子1在区域II 中的偏移量1
1tan 0.16y L m θ''== ……………………(1分) θ
a 2
(M+m )g F N
F f
粒子1在区域III 中的偏移量1
10.06y y m ''''== ……………………(1分) 所以粒子1的总偏移量10.060.160.060.28y m ∆=++=
粒子2在区域I 中的偏移量2
22(1cos )0.04y r m θ'=-= ……………………(1分) 粒子2在区域II 中的偏移量2
2tan 0.09y L m θ''== ……………………(1分) 粒子2在区域III 中的偏移量2
20.04y y m ''''== ……………………(1分) 所以粒子2的总偏移量20.040.090.040.17y m ∆=++=
二者的出射点之间的距离1120.11Y y y m ∆=∆-∆= ……………………(2分) (2)当在区域I 、III 加如图所示的反向电场时,两种粒子的轨迹如图,两种粒子在区域I 中均作类平抛,但偏移量不同,在区域II 中均作斜向的匀速直线运动,进入区域III 做反类平抛运动,然后均垂直边界d 出射。
粒子1在区域I 中:0L v t = ……………………(1分)
2
232
110
122qE qEL y t m m v '== ……………………(1分) 粒子1在区域II 中有:2332102qEL y y m v '''== (或者212
10y qEL y v t m v ''==) ………(1分) 粒子1在区域III 中有:2
332
102qEL y y m v ''''== ………………(1分) 粒子1的总偏移量有:2
33332
10
2qEL y y y y m v ''''''∆=++= 同理,粒子2的总偏移量有:2
44442
20
2qEL y y y y m v ''''''∆=++= ……………………(2分)
二者的出射点之间的距离22
23422
1020
220.11qEL qEL Y y y m m v m v ∆=∆-∆=-= ………(1分) 解得:23275
10 1.145810/24
E V m =⨯=⨯ ……………………(1分)
33.(1) ACD (5分) (2)对于左侧封闭气体: 初状态:10mg
p p S
=+ 11V L S = (1分) 末状态:20F
p p S
=+
21()2L V L S ∆=- (1分)
由玻意耳定律得1122p V p V = (1分)
代入相关数据得F = 10 N (1分) 对于右侧封闭气体:
初状态初状态:30p p = 32V L S = (1分)
末状态:40F
p p S
=+ 42'V L S = (1分) 由玻意耳定律得3344p V p V = (1分) 代入相关数据得2'7.5L cm = (1分)
由22'2
L
L h L ∆+
=+ (1分) 得活塞下降高度h = 5 cm(1分)
34. (1) 0.8(2分) 27.0或-21.0(3分)
(2)光屏上的两个光斑分别是激光束经光学元件反射与折射的光线形成,其光路图如图所示:
依题意,R =10 3 cm ,(2分)
据反射规律与几何关系知,反射光线形成光斑P 1与M 点的距离为:
d 1=R tan 30°(2分)
激光束的入射角i =60°,设其折射角为r ,由几何关系可知折射光线形成光斑P 2与M 点间距为:
d 2=R cot r (2分)
据题意有:d 1+d 2=d 联立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cot r =3,即r =30°(2分)
据折射定律得:n =sin i sin r =sin 60°
sin 30°= 3.(2分)
35、(1) A 、B 、E. (5分) (2)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
推出木箱的过程:0=(m +2m )v 1-mv (3分)
接住木箱的过程:mv +(m +2m )v 1=(m +m +2m )v 2 (3分) 设人对木箱做的功为W ,对木箱利用动能定理得:
W =12
mv 22(2分)
联立以上方程得W =18mv 2
.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