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常见故障与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5
转炉炼钢厂电气设备运转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新疆乌鲁木齐830022摘要:文章在梳理转炉炼钢厂电气设备主要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转炉炼钢厂电气设备故障的主要诊断内容和重点诊断方法,并分析了由变电设备、供电线路和控制线路及设备引起的转炉炼钢厂电气设备运转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措施,为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判断方法应用水平的稳步提升提供思路。
关键词:转炉炼钢厂;电气设备;常见故障;措施引言炼钢工程中的电气系统负责为整个炼钢系统提供电力保障,如发电机、变压器、高压开关等都是其组成部分。
由于电气故障可能导致生产中断、设备损坏或者安全事故等,因此对炼钢设备电气系统进行分类及处理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转炉炼钢厂电气设备运转现状目前,绝大部分转炉炼钢厂企业更加注重电气设备的实际生产价值发挥和工业生产效率,并不重视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和合理运行,导致了电气设备故障安全故障时常发生,给转炉炼钢厂炼钢效率的稳步提升带来了较大阻碍。
在此过程中,转炉炼钢厂电气设备维护人员往往对其基础专业知识把握程度不够,不能充分了解转炉炼钢厂生产车间内部电气设备的各大性能参数和出场情况,不能根据不同厂家所生产的不同电气设备类型明晰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差异和修整的不同措施。
同时,由于我国转炉炼钢厂部分电气设备是引进国外先进仪器设备,而国内仪器设备制造标准和国外仪器设备制造标准的不同,也就导致了转炉炼钢厂电气设备产出效率和产出效果的不同。
哪怕是全部由国内制造的转炉炼钢厂电气设备,也会由于不同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差异,造成设备质量的参差不齐。
设备生产的不同阶段、不同批次以及不同管理方式也会使转炉炼钢厂电气设备实际生产质量存在差异,因此,转炉炼钢厂企业在对其电气设备进行科学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转炉炼钢厂车间内的任意一台电气设备实际使用环境的差异,车间所在具体位置外部自然环境的不同,以及转炉炼钢厂内电气设备在整个钢铁冶炼系统中所处实际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不同设备电流、电压等参数信息的差别。
项目10 转炉常见事故和故障处理一、教学目标知道如高温钢、低温钢,成分出格钢,回炉钢、穿炉钢,出钢口堵塞,氧枪漏水,喷溅、滑动水口穿钢、LF炉常见事故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能对上述各种炼钢事故进行预防和现场处理。
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15个任务,安排8课时。
三、教学重点高温钢、低温钢,成分出格钢,回炉钢、穿炉钢,出钢口堵塞,氧枪漏水,喷溅、滑动水口穿钢、LF炉常见事故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能对各种炼钢事故进行预防和现场处理。
五、教学内容任务1 低温钢、高温钢的处理一、低温钢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1.产生低温钢主要原因(1)吹炼过程中操作者不注意温度的合理控制,在到达终点时,火焰不清晰,判断不准确或所使用的铁水含磷、硫量高,在吹炼过程中多次进行倒炉倒渣、反复加石灰,致使熔池热量大量损失,钢水温度下降。
(2)新炉阶段炉温低,炉衬吸热多,到达终点对出钢温度虽然达标,但因出钢口小或等待出钢时间过长,钢水温度下降较多造成。
老炉阶段由于熔池搅拌不良,使金属液温度、成分出现不均匀现象,而取样及热电偶测量的温度多在熔池上部,往往高于实际温度,其结果不具有代表性,致使判断失误。
(3)出钢时钢水温度合适,由于使用凉包或包内粘有冷钢,造成钢水温度下降;或出钢时铁合金加入过早,堆集在包底,使钢水温度降低;或出钢后由于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到达精炼站进行处理所致。
(4)吹炼过程从火焰判断及测量钢水温度来看,似乎温度足够,但实际上熔池内尚有大量废钢未完全熔化,或石灰结坨尚未成渣及至终点时,废钢或渣坨突然熔化,大量吸收熔池热量,致使熔池温度降低。
2.冶炼中预防低温钢的措施(1)吹炼过程合理控制炉温,避免石灰结坨。
(2)吹炼过程加入重型废钢,过程温度控制应适当偏高些。
(3)出钢口修补时不要口径过小,以免出钢时间长,降低钢水温度。
任务2喷枪粘钢一、喷枪粘钢产生过程在冶炼过程中,熔池由于氧流的冲击和激烈的碳氧反应而引起强烈的沸腾,飞溅起来的金属夹着炉渣粘在氧枪上,这就是“氧枪粘钢”。
转炉系统事故隐患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程序转炉系统事故隐患预防措施和紧急处理程序在转炉系统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有时各类事故隐患也相继出现,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则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为避免事故隐患的进一步恶化,处使事故隐患的及时妥善解决,现将可能出现的事故隐患提出如下预防措施及紧急处理程序。
一、氧枪、烟罩、锅炉、炉口水箱等漏水造成炉内积水预防措施及处理程序:1、首先严把检修关,严把焊接、焊补质量关,保证氧枪焊缝的焊接质量,保证烟罩、锅炉、炉口水箱等水冷部位漏点的焊接质量。
2、逐步提高炉前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操作水平,加强入炉铁水、各种原材料的稳定和质量,力争做到精料操作,减少粘枪、蚀枪漏水的次数,减少杜绝烟罩粘钢渣以及意外的碰撞。
3、炉长、一助手精心操作,测量好枪位,控制好过程枪位及化渣,减少高温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各种仪表的反应,同时发现火焰出现异常和炉内有轻微的爆炸声,应停止吹炼,抬枪进行检查,防止隐患的进一步发展恶化,初步检查由炉前段长组织人员进行确认。
4、若怀疑或确认炉内进水,应首先切断转炉氧枪、下料系统的所有电源,不准动炉,然后通知车间,由当班调度协调处理善后工作,包括判断漏水点关闭开关及停泵。
紧急处理程序:(1 )、炉内积水的确认,由当班段长,炼钢调度等人由氮封口进行确认,如炉内无水,可以继续生产。
如炉内存在积水要及时通知车间主任及至厂长到场具体处理炉内积水。
(2)、炉内积水的处理:由厂长、车间主任、安全科长再次组织人员进行确认,并估计积水量,可用铁丝或安全可靠的钢绳进行测量炉内积水液面,计算出炉内积水,可视炉内积水的多少,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3)、准备动炉:确认炉内积水属实蒸发完,渣面全部变白或变红,无暗处,撤离炉子周围所有人员,在专人指挥下,由一助手操作,听从指挥人员指挥,缓慢动炉,正常后可视钢水凝固时间进行处理。
二、耳轴、烟罩及其他水冷部位漏水,造成渣道积水过多预防措施及处理程序:1、炉前除正常冶炼钢水外,要加强对各水冷部位的检查,发现漏水严重,应及时停炉检修,避免渣道内积水过多。
常见故障与处理转炉常见故障可分为工艺故障和系统故障。
5.6.1 转炉吹炼过程工艺故障5.6.1.1 过冷过冷是指炉温低于1000℃,炉内熔体的反应速度慢。
其表现为:风压增大,火焰发红、火焰摇摆无力,捅风眼困难、在钢钎上的粘结物增多。
A 原因(1)炉体检修后温升不够;(2)风口粘结严重、送风困难、反应速度慢;(3)石英石、冷料加得太多;(4)大、中小修后炉子没有很好的清理炉膛,有过多的耐火材料粉留在炉内,造成熔体熔点升高。
B 处理方法(1)增加送风能力,强化送风,使反应速度加快;(2)联系上一工序要料,增加其底温,或倒出一部分冷的熔体后再加入热料。
一般情况下,造成一包渣之后就可以恢复正常作业。
5.6.1.2 过热其表现为:炉子温度超过1300℃以上。
其表现为:火焰表现呈白炽状态。
转过炉体,肉眼看炉衬明亮耀眼,砖缝明显,渣子流动性好,同水一样。
风压小,风量大,不需捅风眼。
A 原因冷料加入量不足,反应速度过于激烈。
B 处理方法(1)适当加入冷料以降低炉温到正常,或直接放出部分热渣;(2)减少送风量,降低反应强度,也可转过炉体自然降温。
5.6.1.3 高镍锍过吹其表现为:钴、镍、铜在转炉渣中的损失增加。
因铜和镍的氧化物熔点高,粘结在炉衬上使当班产量显著下降。
A 原因没有控制好出炉终点,使高镍锍含铁降到2%以下。
B 处理方法在没有放渣以前可用少量低镍锍倒入炉内还原吹炼,挽回一些金属损失。
5.6.1.4 转炉渣过吹其表现为:转炉渣喷出频繁,而且呈散片状,正常时喷出的转炉渣呈圆的颗粒状。
过吹炉渣冷却后呈灰白色,放渣时流动性不好,倒入渣包时易粘结,而且渣壳较厚。
渣子过吹主要损害是炉渣酸度大、侵蚀炉衬,渣中金属损失增加。
A 原因渣造好后,没有及时放渣而造成渣子过吹。
B 处理方法向炉内加入低镍锍或木柴、废铁等还原性物质后,开风还原吹炼,依据过吹程度不同,还原吹炼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之后将转炉渣放出。
5.6.1.5 石英石过少其表现为:钢钎表面有刺状粘结物。
转炉系统故障分析第一节炉体及炉倾系统常见故障分析1 转炉摇炉不动或点动故障原因分析1.1故障现象:前后摇炉不动,并且出现报警声故障原因:氧枪漏水处理措施:检查氧枪是否漏水,并进行更换。
1.2故障现象:前后摇炉不动故障原因:急停按钮被拍下烟罩在上限氧枪在待吹点下PLC模板坏处理措施:1.2.1检查急停按钮是否被拍下,如果被拍下,确认有无维修作业,确认完成恢复按钮进行摇炉试验;1.2.2检查氧枪、活动烟罩连锁;1.2.2.1烟罩是否在上限,如果不在上限,将烟罩提至上限再进行摇炉;1.2.2.2氧枪是否提至待吹点以上,如果氧枪在待吹点以下,将氧枪提至待吹点以上进行摇炉实验;1.2.3如果以上情况均正常,检查电机制动泵是否正常运行,如果制动泵不开启,电机无反应,则检查PLC模板是否烧坏;1.3故障现象:摇炉时有时动有时不动故障原因:操纵杆触点不好变频器无输出或故障损坏处理措施:1.3.1倒用备用变频器进行试验,检查是否正常;1.3.2如果仍出现上述故障,更换操纵杆;1.4故障现象:前后摇炉炉体颤动且伴有异音故障原因: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轮之间间隙小一次减速机损坏抱死二次减速机卡死剖分轴承坏电机轴承油干电机风叶有损处理措施:1.4.1检查电机转动是否正常,如果电机振动大,且伴有噪音,检查电机风叶是否有磨损处,如果存在磨损调整电机护罩,如果风叶正常,电机轴承无润滑,则更换电机;1.4.2检查异音来源,如无法判定异音,依次检查传动系统:电机-制动器联轴器-一次减速机-二次减速机-耳轴剖分轴承,根据通用机械故障判定方法进行故障分析处理。
1.5故障现象:炉体倾斜故障原因:球面支撑销处理措施:检查球面支撑螺栓是否正常,如果断裂停炉进行更换。
1.6故障现象:停炉后炉体点头故障原因:扭力杆关节轴承间隙大制动器抱闸紧大齿轮磨损严重切向键磨损处理措施:1.6.1检查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轮之间的间隙是否小于1.5mm,如果小于0.5mm,制动器间隙偏小致使转炉摇炉过程中急停时冲击力偏大,调整制动器制动器间隙即可;1.6.2用塞尺测量扭力杆关节轴承是否超标,如果超标,利用中修时间进行更换;1.6.3检查二次减速机端盖是否正常,如端盖螺栓松动且在停炉后发出噪音,说明切向键磨损严重,应根据磨损情况制定更换计划。
转炉机械常见故障的应对措施探讨摘要:转炉作为炼钢厂重要设备,为保证其持续稳定运行,必须要对常见机械故障有较深的认识,依靠经验根据设备表现判断故障位置与原因,并以专业手段进行故障诊断,以便更准确的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消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本文对转炉机械故障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探讨分析了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应对处理措,希望可以为转炉炼钢综合效益的提升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转炉;机械故障;故障诊断;应对措施为进一步提高炼钢综合效益,满足社会生产对钢铁资源的需求,就需要在日常生产中加强对转炉炼钢机械设备的重视,不仅要按照计划完成一系列的维护管理作业,而且要对常见的各种机械故障进行深度分析,以可靠的故障诊断技术为支持,对各种机械故障类型与原因有更全面的认识,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管理,预防造成更严重的损失,为冶炼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一、转炉炼钢机械故障特点在炼钢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新兴技术和设备被应用到生产中,转炉炼钢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在不断提升。
但在现代转炉炼钢机械设备性能不断优化的同时,受各因素的影响,机械故障的表现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总结其表现特点,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而精。
转炉炼钢机械设备不断更新,以高新技术作为支持,所应用到的电子仪器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可保持比较高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此时任何一个细微节点出现故障,均有可能因为诊断不及时而发展成更严重的问题,对转炉炼钢安全性与稳定性造成影响。
并且多数发生于设备核心位置,诊断与处理的难度更高,处理解决时所需花费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也更高。
第二,数量多。
转炉炼钢有着较大的运转量,持续生产决定了机械设备的高强度运行,如果在生产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维护不到位、故障诊断不及时等情况,就容易发生故障,且呈现数量多、类型复杂的特点,要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负责,进行全面排查与定向处理。
第三,类型多。
转炉炼钢机械设备运行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表现出的故障类型和特点也不同,包括突发性、渐发性、潜在性、实际性、功能性等故障,因此对应的解决措施也会有所差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选择最可靠的故障诊断技术作为支持,掌握转炉机械故障特征与原因,进行针对性应对处理,以最短时间和成本来恢复正常生产[1]。
谈转炉机械常见故障的应对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对钢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对于钢铁而生产而言,不仅需要保证生产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生产质量。
而钢铁企业生产中的转炉设备至关重要,但当前,炼钢厂转炉设备的在运转管理与维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炼钢厂转炉设备存在的故障,为保证炼钢厂转炉生产效益,需要对常见故障进行排除和优化,以保证炼钢厂的生产和设备运转效果。
为此,有关企业一定对此提高重视程度。
本文结合当前炼钢厂现有转炉设备和类型,主要就转炉倾动、电气运行等方面常见的故障展开了深入探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炼钢厂;转炉倾动机构设备;常见故障;应对措施前言随着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应运而生,促使炼钢厂产量不断提高。
在此背景下,相关设备运行负荷也在增加,如炼钢厂转炉及其相关的电气化生产作为重要设备,生产中的磨损和消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故障发生率,这给企业生产工作开展造成不小的影响。
一、转炉倾动机构的工作特点(一)转炉倾动机构运转达到工作流程的需要结合实际,转炉倾动机构设备在运行中能够使炉体持续回转不同的角度,且稳定的制动在不同方位上,进而顺利完工作中的流程,即提取样本、测量稳定、出渣等[1]。
(二)机构操作较为灵活通过深入了解,机构在生产制造中主要有两或三种转动速率。
在进行出渣、抽样等工作中,速率会不变的地转动,以此能够对水剧烈运动出现的水频繁喷出和外漏进行有效规避。
待机构进行大角度倾转时,则会采用比较快的速率,进而节约时间。
(三)倾动机构安全可靠因生产产品多为危险性的液态流体,所以在具体运行中要避免对工作部件产生损坏。
若某一环节出现故障,可不用停止生产,而是根据系统其他部件继续进行。
二、炼钢厂转炉电气设备运转现状结合实际,部分转炉炼钢厂企业在自身生产发展中比较注重对电气设备生产价值和生产效率,而对其设备在运行中的维护管理容易忽视,这就使得电气设备故障安全经常发生,进而给炼钢厂炼钢效率的提升造成一定阻碍[2]。
常见故障与处理
转炉常见故障可分为工艺故障和系统故障。
5.6.1 转炉吹炼过程工艺故障
5.6.1.1 过冷
过冷是指炉温低于1000℃,炉内熔体的反应速度慢。
其表现为:风压增大,火焰发红、火焰摇摆无力,捅风眼困难、在钢钎上的粘结物增多。
A 原因
(1)炉体检修后温升不够;(2)风口粘结严重、送风困难、反应速度慢;
(3)石英石、冷料加得太多;(4)大、中小修后炉子没有很好的清理炉膛,有过多的耐火材料粉留在炉内,造成熔体熔点升高。
B 处理方法
(1)增加送风能力,强化送风,使反应速度加快;(2)联系上一工序要料,增加其底温,或倒出一部分冷的熔体后再加入热料。
一般情况下,造成一包渣之后就可以恢复正常作业。
5.6.1.2 过热
其表现为:炉子温度超过1300℃以上。
其表现为:火焰表现呈白炽状态。
转过炉体,肉眼看炉衬明亮耀眼,砖缝明显,渣子流动性好,同水一样。
风压小,风量大,不需捅风眼。
A 原因
冷料加入量不足,反应速度过于激烈。
B 处理方法
(1)适当加入冷料以降低炉温到正常,或直接放出部分热渣;
(2)减少送风量,降低反应强度,也可转过炉体自然降温。
5.6.1.3 高镍锍过吹
其表现为:钴、镍、铜在转炉渣中的损失增加。
因铜和镍的氧化物熔点高,粘结在炉衬上使当班产量显著下降。
A 原因
没有控制好出炉终点,使高镍锍含铁降到2%以下。
B 处理方法
在没有放渣以前可用少量低镍锍倒入炉内还原吹炼,挽回一些金属损失。
5.6.1.4 转炉渣过吹
其表现为:转炉渣喷出频繁,而且呈散片状,正常时喷出的转炉渣呈圆的颗粒状。
过吹炉渣冷却后呈灰白色,放渣时流动性不好,倒入渣包时易粘结,而且渣壳较厚。
渣子过吹主要损害是炉渣酸度大、侵蚀炉衬,渣中金属损失增加。
A 原因
渣造好后,没有及时放渣而造成渣子过吹。
B 处理方法
向炉内加入低镍锍或木柴、废铁等还原性物质后,开风还原吹炼,依据过吹程度不同,还原吹炼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之后将转炉渣放出。
5.6.1.5 石英石过少
其表现为:钢钎表面有刺状粘结物。
增大转炉渣粘度和密度,导致操作困难。
转炉渣中铜、镍夹带增加。
A 原因
转炉吹炼欠石英操作,渣含二氧化硅少,炉内磁性氧化铁升高。
B 处理方法
少加、勤加石英石,逐渐使磁性氧化铁还原为氧化亚铁。
5.6.1.6 石英石过多
其表现为:有大量渣子喷出,转炉渣酸度大,对炉衬侵蚀严重。
渣量增大,金属损失增加。
A 原因
对吹炼反应程度把握不准,熔剂加入量超出正常需要。
B 处理方法
放出少量转炉渣,再加入低镍锍,继续吹炼,并适当减少石英石的加入量。
5.6.1.7 炉体故障
转炉炉体发生故障,常见为耐火材料烧穿或掉砖,致使炉壳发红或烧漏,炉长立即将风眼区转出熔体面,执行停风操作。
A 炉壳发红局部发红
(1)风眼区、端墙部位发红,立即在表面喷水或通风散热,待出炉后做进一步处理;
(2)炉口部位发红,加大石英、冷料投入量,借助熔体喷溅,自行挂渣。
B 局部洞穿
(1)在风眼区位置,可将炉子转出液面,用石棉绳和镁泥堵塞,继续吹炼,出炉后从炉内用镁泥填补或倒炉处理;
(2)在炉身或端墙位置,立即倾转将熔体倒入钢包或直接排放到安全坑中,必须停炉检修;(3)在炉口位置,加大石英、冷料投入量,控制送风量,使烧漏部位自行挂渣;
(4)大面积发黑、发红或洞穿立即倾转炉体,将熔体倒入钢包或直接倒入安全坑中,进行停炉检修。
5.6.2 系统故障
转炉系统故障是指与转炉工艺控制过程相关的控制系统、送风系统、传动系统、排烟系统、烟道水冷系统出现不正常情况或转炉炉壳发红、烧漏,转炉全系统停电等,造成转炉停止吹炼、生产中断的状态。
5.6.2.1 控制系统事故或故障
控制系统故障是指转炉正常生产过程中转炉控制室计算机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出现局部或全系统突发性故障状态。
若出现局部突发性故障状态,控制工汇报班长组织处理;若出现全系统停电或排烟机、鼓风机、电动机等突发性故障状态,炉长立即执行停风操作。
5.6.2.2 送风系统事故或故障
转炉送风系统由高压鼓风机、输送管网、送风阀门、球面接手、U形风管、风箱等组成。
A 供风事故或故障
指高压鼓风机风机本体发生故障、高压鼓风机供风参数设定不当或发生漂移,使高压鼓风机出口风量、风压超出或低于转炉正常生产工艺参数允许范围的状态;其余各事故或故障状态是指管网、切换阀门、球面接手、U形风管、风箱出现严重漏风或失灵的状态。
B 高压鼓风机供风事故或故障
若为高压鼓风机本体发生故障,炉长立即将炉子风眼转出熔体面;控制人员及时汇报,联系风机岗位组织处理或开启备用设备,待送风正常后恢复正常生产作业。
C 高压鼓风机供风参数设定不当或发生漂移
及时停吹并联系风机岗位、自动化仪表维护人员、转炉相关人员共同讨论决定,修正设定参数,直至试车正常,否则倒换风机后恢复正常生产操作。
D 送风管网出现跑风、漏风
不能维持吹炼供风要求时停吹,组织处理漏风点,处理正常后恢复正常生产操作;能维持吹炼供风要求时待出炉后处理。
5.6.2.3 转炉传动系统事故或故障
转炉传动系统故障或事故是指转炉机械传动系统设备出现机械、电气故障,导致转炉不能正常转动的故障状态。
转炉传动系统出现故障时,炉长立即通知控制工启动直流电机,将风眼区转出熔体面,执行停吹操作,组织处理故障,直至试车正常后,恢复正常操作;故障在短时间内不能排除、影响生产时联系倒炉,将物料倒入备用炉吹炼。
故障炉子进行保温作业。
5.6.2.4 排烟系统事故或故障
转炉排烟系统事故或故障主要是指转炉余热锅炉、排烟机出现设备故障,或控制参数异常等不能正常排烟,影响转炉吹炼的故障状态。
排烟系统参数是作为判断排烟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的依据,在转炉工艺控制过程中,可通过计算机系统监控。
A 余热锅炉故障或事故
余热锅炉故障主要是余热锅炉漏气、漏水。
班长接到余热锅炉漏气、漏水通知后,依据余热锅炉安全运行情况决定暂时维持吹炼、立即停吹或倒炉操作。
B 排烟机故障或事故
排烟机出现设备故障或参数异常,导致排烟系统负压波动、烟气外泄时,炉长立即汇报并联系收尘或制酸工序采取措施,直至转炉排烟正常;出现严重冒烟情况,炉长立即执行停吹操作,汇报并联系处理,直至转炉排烟正常,恢复正常吹炼操作。
5.6.2.5 烟道水冷系统事故或故障
烟道水冷系统事故或故障是指转炉的水冷烟道系统管网、阀门或水套严重漏水,或水套断水。
(1)当转炉水冷烟道系统的管网、阀门或水套严重漏水,看水工及时汇报并组织维修工做堵漏、密封处理;若漏水直接威胁到转炉吹炼生产,炉长必须立即停止吹炼操作,直至漏水事故处理完毕;故障在短时间内不能排除、影响生产时要联系倒炉,将物料倒入备用炉吹炼,故障炉子进行保温作业;
(2)当发生水套断水事故,炉长立即停止吹炼操作,看水工负责查明原因,汇报并组织处理,若原因不能及时查明,则联系车间专业技术人员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5.6.2.6 转炉全系统停电故障或事故
转炉全系统停电后,炉长、控制工立即起动直流电机倾转炉体,将风眼区转出熔体面,执行停吹操作。
全系统停电恢复后,炉长按照:控制系统—排烟系统—送风系统—传动系统的顺序,组织试车,试车正常后恢复生产。
5.5.3.3 镍的直收率
转炉吹炼产出高镍锍的含镍量与投入转炉物料含镍总量的百分比。
转炉吹炼过程中,入炉含镍物料有低镍锍和冷料,入炉总镍量最终分配于高镍锍、转炉渣、烟尘及喷溅物之中。
虽然转炉渣、烟尘还要进一步处理并回收其中的镍、铜等有价金属,但就转炉吹炼而言,没有进入高镍锍中,所以在计算直收率时,作为损失部分考虑。
%100⨯+=冷料中含镍量
低镍锍中含镍量高镍锍中含镍量镍的直收率
5.5.3.4 冷料率
转炉吹炼过程中加入的冷料量与入炉低镍锍量的百分比。
%100⨯=低镍锍
冷料量冷料率 5.5.3.5 熔剂率
转炉吹炼过程中加入熔剂量与入炉低镍锍量的百分比。
%100⨯=低镍锍量
溶剂量熔剂率 5.5.3.6 砖耗
砖耗是指生产单位重量的高镍锍所消耗的耐火砖量。
它与耐火材料的质量、砌炉及烤炉质量、操作技术有关。
%100⨯=镍锍量大修周期内的产出的高大修周期总用砖量砖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