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空表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大专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模板篇一:专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模板专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系别机电与自动化学院专业班机电0902姓名评分指导教师孙金风20 年月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3)课题实施方案及技术途径; 4)课题进展计划;5)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3篇。
2.开题报告的字数不少于1500字,格式按《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专科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撰写。
3.有关指导教师和责任单位必须审查签字。
4.开题报告单独装订,本附件为封面,后续表格请从网上下载A4纸打印后填写。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此表由学生填写,指导教师、教研室、系签署意件)篇二:专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XX届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学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湖南工业大学专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XX届)XX年12月 23日题目:数显、声响式定时器1. 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XX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作为离散控制的首选产品,PLC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PLC年增长率保持为20%~30%。
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PLC市场容量基数的不断扩大,近年来PLC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放缓。
但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PLC的增长十分迅速。
综合相关资料,XX年全球PLC的销售收入为100亿美元左右,在自动化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PLC是由模仿原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PLC只有开关量逻辑控制,首先应用的是汽车制造行业。
它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
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并事先存入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
机电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题目:4108柴油机配气机构动力学分析及优化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配气机构的设计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以及换气质量,因此对发动机的(略)经济性、有害排放有较大的影响.配气机构的工作可靠性和噪声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整机可靠性和噪声.随着发动机性能和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配气机构的研制更加迫切. 本文以4108柴油机发动机配气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配气机构参数、配气凸轮型线、动力学等设计原理作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并进行优化设计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同时对发动机相关系统的优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随着内燃机高功率、高速化发展,人们对其性能指标的要求更高,这给配气机构的设计以及制造工艺增加了难度。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气门-凸轮式配气机构,它具有保证气缸密封性的优点。
配气机构系统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零部件的设计,包括凸型线,气门摇臂机构的设计,气门弹簧及气门等零部件的设计,其中又以凸轮型线的设计尤为关键,这是因为凸轮作为整个机构的原动件,它直接控制整个机构的运动。
另一方面是机构的动力学问题,而对于机构动力性能的研究,又主要集中在气门的运动规律上。
国外对配气机构的振动模型、摩擦及配气相位和可变气门正时等的研究有一些报道。
国内也在致力于研究更精确的气门振动模型、凸轮挺柱副的动力润滑、非对称凸轮型线以及凸轮型线的拟合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凸轮型线;(2)配气机构由刚性设计发展为弹性设计;(3)由孤立研究凸轮设计发展到配气机构系统设计。
内燃机配气凸轮的研究已经涉及到配气机构性能的各个方面,包括型线、挺柱的运动规律、气门振动模型、挺柱与凸轮的接触应力、摩擦应力等。
在研究更精确的气门振动模型、凸轮挺柱副的动力润滑、非对称凸轮型线以及凸轮型线的拟合等方面上,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发展。
现代发动机配气机构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机电工程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GPRS的远程监控系统学生姓名:武广东专业名称:机械及自动化班级:304-4学号:指导教师:机电工程系2007年1月5日1、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技术广泛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工控领域来讲,由于需要监控的区域广、监控的对象种类繁多,因而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设备的维护,而且存在许多条件恶劣、人们不易到达或不能时刻停留的地方偶尔采集1些现场数据,如果进行大量的布线工作则是不经济、不合理的,这就推动了无线通信的技术在远程监控领域的发展。
而随着PLC应用的迅猛发展,各种高级空盒子策略不得不面对不同的对象在大跨距分散地点下的远程控制应用,如何实现大范围分布式应用中各种现场数据传输处理及远程控制,远程维护等就是很现实的问题,这其中的前提之1就是各中数据包de远程传输。
以前,有的PLC应用系统中采用了无线数传电台通信来达到远程控制PLC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案仍然存在1些缺陷,主要就是其分布范围仍然较为有限,而且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其可靠性受到很大影响。
目前最新应用趋势是将PLC 空盒子系统与现有GPRS无线通信网络技术集成,通过GPRS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数据超远程可靠传输,进而达到数据远程分析处理,远程控制的目的。
2、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现场控制/采集点:现场监控点由PLC实现自动控制,并采集相关信息,通过RS232或RS485接口与GPRSDTU终端相连,PLC采集到的设备信息通过GPRSDTU终端对数据进行处理、协议封装后发送到GPRS无限网络。
(2)监控中心:a)公网接入方案服务器采用公网方式接入Internet如ADSL拨号/电信专线宽带上网等,申请公网固定IP地址;可以实现中小容量的系统应用。
b)专网接入方案服务器采用省移动通信公司提供的DDN专线,申请配制固定IP地址,与GPRS网络相连。
一、选题目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选题目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课题是设计适用于重庆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日常巡检所用的巡检车,理论价值本课题是设计适用于重庆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日常巡检所用的巡检车,理论价值是为生产和改进跨座式轻轨巡检车作理论参考。
现实意义就是在每天轻轨正常运营之前对整个线路进行一次巡检,以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为乘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
乘车环境。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轻轨交通,因其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造价低廉和线路占地少,运量大等优轻轨交通,因其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造价低廉和线路占地少,运量大等优点,在国内外都正在蓬勃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可少的交通工具。
早在1964 1964 年,年,日本东京就修建了从市中心到羽田机场的跨座式独轨铁路,日本东京就修建了从市中心到羽田机场的跨座式独轨铁路,全线实现计全线实现计算机集中高度控制,该线也成为旅客出入羽田机场的重要通道。
后来,日本又建成了大阪线、北九州线等跨座式独轨铁路。
另外,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也都修建了自己的跨座式独轨铁路。
近年来,轻轨交通在国内也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主要大中城市均在建设或规划自己的城市轨道交通。
重庆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和作为直辖市的定位,发展轨道交通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了。
目前已经通车的有轨道交通一号线(局部),二号线,三号线(局部),预计六号线也将于今年年底通车。
轨道交通,已是代表重庆城市形象的一条亮丽风景线,已是代表重庆城市形象的一条亮丽风景线,成为了重庆城市交通的新干线和城市名片。
成为了重庆城市交通的新干线和城市名片。
因此,保证乘客能安全、舒适出行就尤为重要。
巡检车作为轨道交通的“守护神”,生产及改进巡检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产及改进巡检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三、研究重点明确巡检车的作用,针对重庆市的特殊条件,正确分析巡检车运行的环境条件,明确巡检车的作用,针对重庆市的特殊条件,正确分析巡检车运行的环境条件,以及巡检车的外形尺寸和供电方式,并对设计出的巡检车进行受力分析。
机电专业开题报告机电专业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机电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机电工程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机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对机电专业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机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机电专业的开题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机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进一步提高机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效率,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1. 机电系统的设计原理机电系统的设计是机电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机电系统的设计原理,包括机械结构设计、电气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原理的研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机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2. 机电系统的运行问题机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能源消耗过大、噪音过大、故障率高等。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重点关注机电系统的运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将能够提高机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3. 机电系统的优化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机电系统的性能,我们将研究机电系统的优化方法。
通过对机电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优化,如机械结构的优化、电气元件的优化等,我们将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
同时,我们还将研究机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以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机电系统的实际操作和数据采集,我们将能够深入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同时,我们还将运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五、研究意义本次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机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效率,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2. 探索机电系统的优化方法,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3. 推动机电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4. 培养机电专业人才,为机电工程领域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机电类开题报告篇一:机电专业开题报告题目液压泵源系统设计学院名称专业班级机电一体化学生姓名学号 0903216426指导教师李文宏填表时间:201X年5月21日填表说明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篇二:机电一体化综合设计开题报告综合设计开题报告注:除审核意见一栏外,此表由学生填写,学生根据任务书填写此表,一页不够可多页,但表格不能破坏。
篇三:机电类开题报告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填表时间: 201X 年3 月 20 日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 09机电三班夏双威 0905041087 袁照兰填表说明胜任的。
传统的智能控制是一种技术的事先安排,说到底是一种程序控制,是一种周期性的系统自动控制,实际上还算不上智能。
而真正的智能电梯应更具人性化特点,不仅具有传统的人工智能的所有优点,而且还有传统的人工智能无法比拟的东西,具有动念和随机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诸如能根据轿厢内的情况和各层的候梯信息,自动地制定每次最优的运动速度和停车政策;自动选择运动方面;双向语音交流;到达目的层的语音提示等,让乘客有更多的主动性,使大楼交通运输实现真正的人机对话。
智能化要求电梯有自动安全检测功能,让电梯自己能够检测到电梯的故障所在,并及时报警予以排除。
(2)安全。
运行安全是电梯的根本和关键。
机电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
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学科相结合,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
本文即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如何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从而达到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目标是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2.探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3.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优势和挑战;4.提出合理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模式;5.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潜力。
研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2.案例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可行案例,深入分析案例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模式和效果;3.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了解当前工业生产现场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并收集相关数据;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潜力;5.综合评价: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模式,以及在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建议。
预期结果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研究分析,本文预期得出以下结果:1.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全面了解该技术的发展脉络;2.界定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前景;3.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优势和挑战,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4.提出合理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模式,以指导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决策和实施;5.评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潜力,为相关行业提供发展方向和策略建议。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系别:
专业:
班号: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设计地点:
起迄日期:
[本页适用于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姓名
一、课题名称:
二、主要技术指标: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四、主要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本页适用于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姓名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应达到的要求:
三、主要工作内容:
四、主要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一、指导教师评分表(总分为70分)
二、答辩小组评分表(总分为30分)
三、系答辩委员会审定表。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舞动青春系部信息工程系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姓名陈天祺学号 G0940227指导教师:魏国超2011 年11 月21日1、文献综述小4号宋体,1.5倍行距1.课题来源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
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
而现在的人们很多都是因为语言而产生误会和冲突,所以,我们想通过最原始,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来交流,来互相理解。
2.选题依据、背景情况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
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而我本身就是比较喜爱街舞,热爱街舞的,对于街舞的认识和理解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所以我们想通过毕业设计这次机会来发挥我们对街舞的热爱,把这份热爱转化为一种实在的东西,让其他人也来感受我们的这份热爱的力量,我们这组目前为止是三个人,我们都是对街舞的热爱者,我们准备用现有的技术和对街舞的理解来认真的完成毕业设计。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考察街舞文化在中国的现状,我们会发现很多诸多有意思的情形:一方面街舞作为时尚潮流的代名词,通过电视广告,明星伴舞,MV演出等,频频出现在大众的面前;一方面大众对这种曝光视若无睹,多数人对街舞的认知还停留在霹雳舞、太空步的阶段,或者干脆把街舞中一个小种类breaking,当成是街舞的全部,而把大量的DANCER默认为隐形,看热闹的人多,而懂得欣赏街舞,会看门道的,却只限于少数圈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