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雷诺输运定理及连续方程_152202812
- 格式:pdf
- 大小:648.37 KB
- 文档页数:35
含水力半径r的雷诺数计算公式雷诺数(Reynolds number)是一个用于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重要无量纲参数。
在涉及水力半径 r 的情况下,雷诺数的计算公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啥是水力半径 r 。
想象一下有一条不规则形状的管道,里面充满了流动的液体。
这时候,水力半径 r 就等于管道的过流面积除以湿周。
过流面积好理解,就是液体能通过的那部分横截面积。
湿周呢,就是管道横截面与液体接触的边界长度。
比如说,有一个形状有点像月牙的管道,咱们要算出它的水力半径r ,就得先测量出它的过流面积和湿周。
这可不像量个长度那么简单,得费点心思和功夫。
那么,含水力半径 r 的雷诺数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它通常表示为Re = ρvd/μ ,这里的ρ 是流体的密度, v 是流体的平均流速, d 是特征长度,在咱们这就是水力半径 r ,μ 是流体的动力黏度。
这个公式在实际中的应用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在水利工程中,工程师们要设计一条河道或者一个灌溉渠道,就得用上这个公式来判断水流是层流还是湍流。
如果是层流,水流就会比较平稳、有序;要是湍流,那水流就变得混乱、湍急。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参观一个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师给我们介绍说,他们在设计渠道的时候,就反复运用了含水力半径 r 的雷诺数计算公式。
为了得到准确的水力半径 r ,他们进行了多次实地测量和计算。
有时候,因为测量数据的一点点偏差,就得重新再来,那叫一个严谨和辛苦。
在流体力学的研究中,这个公式也是个宝贝。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和计算,不断探索不同条件下雷诺数的变化规律,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比如在石油管道运输中,为了确保石油能高效、安全地输送,就得根据这个公式来优化管道的设计和运行参数。
再比如,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中,也得考虑水流的状态。
通过计算雷诺数,确定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总之,含水力半径 r 的雷诺数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它在流体流动的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主要参数:R=20mm,L=40mm,n=1000rpm,ε=0.3,c=2mm.各种流体润滑问题都涉及在狭小间隙中的流体粘性流动,描写这种物理现象的基本方程为雷诺方程,他的普遍形式是)2(6()(22th yh Vxh Uyp h yxp h x∂∂+∂∂+∂∂=∂∂∂∂+∂∂∂∂ρρρηρηρ) 这个椭圆形的偏微分方程仅仅对于特殊的间隙形状才可能求得解析解,而对于复杂的几何形状或者工况条件下的屯花问题,无法用解析方法求得精确解。
随着迅速发展的点算技术,数值算法成为求解润滑问题的有效途径。
数值法师讲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组的变换方法。
它的一般原则是:首先将求解域划分成有限个数的单元,并使每一个单元充分的微小。
以至于可以认为在各单元内的未知量(本人毕业设计中设油膜压力为P )相等或者依照线性变化,而不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然后,通过物理分析或数学变换方法,将求解的偏微分方程写成离散形式,即使将它转化成一组线性代数方程。
该代数方程组表示了各个单元的待求未知量于周围各单元未知量的关系。
最后根据消去法或者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组,从而求得整个求解域上的未知量。
用来求解雷诺方程的数值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有限元差分方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这些方法都是将求解域划分成许多个单元,但是处理方法各不相同。
在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中,代替基本方程的函数在求解域内是近似的,但完全满足边界条件。
而边界元法所用的函数在求解域内完全满足基本方程,但是在边界上则近似的满足边界条件。
一、雷诺方程的数值解法根据边界条件求解雷诺方程,这在数学上称为边值问题。
首先将所求解的偏微分方程无量纲化。
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目,同时用无量纲参数表示的解具有通用性。
然后,将求解域划分成灯具的或者不等距的网格,如图1-1为等距网格。
图1-1沿轴向将Y 划分为8个等距区间,沿周向从πθθ20==到划分为12个等距区间。
这样在Y 方向有13个节点,θ方向有9个节点,总计117913=⨯个节点。
我们首先考虑不可压缩流体的平均运动动能方程。
平均运动动能方程的推导:
1.定义:流体的动能为21ρv2,其中ρ是流体的密度,v是流速。
2.动量守恒定律: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动量守恒定律为∂t∂ρv+∇⋅(ρv v)=0。
3.速度的散度:v=v(x,t),则v⋅∇v=∂xi∂vi+vi∂xj∂vi。
4.应用散度定理:∫∇⋅(ρv v)dV=∫ρv v⋅d S。
5.积分:对整个流体体积进行积分,得到dtd∫21ρv2dV=−∫ρv(v⋅∇)v dV。
6.化简:由于是不可压缩流体,ρ为常数,因此dtd∫21ρv2dV=−∫(v⋅∇)(ρv2)dV。
7.应用散度定理:由于ρ为常数,所以∫(v⋅∇)(ρv2)dV=0。
8.结论:因此,不可压缩流体的平均运动动能方程为dtd∫21ρv2dV=0,即动能为常数。
接下来考虑雷诺应力输运方程的推导。
雷诺应力输运方程的推导:
1.定义:雷诺应力为τij=−pδij+2μsij,其中p是压力,μ是动力粘度,sij是应变率。
2.雷诺方程:对于不可压缩流体,雷诺方程为∂t∂vi+vj∂xj∂vi=−ρ1∂xi∂p+ν∂xj2∂2vi。
3.应变率:sij=21(∂xj∂vi+∂xi∂vj)。
4.应用散度定理:对整个流体体积进行积分,得到dtd∫τij dV=−∫sij(v⋅∇)vidV+∫(v⋅∇)(μsij)dV。
5.化简:由于是不可压缩流体,化简后得到dtd∫τij dV=−2∫(v⋅∇)(μsij)dV。
6.结论:因此,雷诺应力输运方程为dtd∫τij dV=−2∫(v⋅∇)(μsij)dV。
流体力学雷诺方程公式嘿,咱来聊聊流体力学里的雷诺方程公式。
这雷诺方程公式啊,就像是流体世界的密码,能帮我们揭开很多流体流动的神秘面纱。
它可不简单,是流体力学中的重要工具。
记得有一次,我在实验室里观察水流通过一个狭窄的管道。
那水流一开始还算平稳,就像听话的孩子,乖乖地顺着管道前进。
可随着流速的增加,情况突然变得复杂起来。
水流不再那么规整,开始出现了漩涡和湍流。
这时候,雷诺方程公式就派上用场啦。
咱们先来看看这公式的构成。
它包含了各种跟流体相关的参数,比如流速、黏度、密度等等。
这些参数就像是拼图的小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流体流动的图像。
比如说,当流速较低的时候,雷诺数小,流体的流动是层流,这时候流体的质点是有序地流动。
但一旦流速加快,雷诺数增大,就会进入湍流状态,那可就乱套啦,流体的质点开始无序地运动,相互碰撞、交织。
在实际应用中,雷诺方程公式可太有用了。
像在航空航天领域,设计飞机的机翼外形时,就得考虑空气在机翼周围的流动情况。
通过雷诺方程公式的计算,可以优化机翼的形状,减少阻力,提高飞行效率。
再比如在水利工程中,设计河道、水坝的时候,也得依靠这个公式来了解水流的特性,避免出现水流不稳定、冲刷河岸等问题。
在汽车工业里,要设计汽车的外形,让风阻更小,也离不开对雷诺方程公式的运用。
想象一下,如果不考虑流体力学,汽车开起来可能会像在风中挣扎的风筝,又费油又不稳定。
不过呢,要真正掌握和运用好雷诺方程公式可不轻松。
它需要我们对各种物理概念有清晰的理解,还得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有时候,为了算出一个准确的结果,得在一堆公式和数据里埋头苦算。
但当我们通过这个公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
就像我那次在实验室,通过运用雷诺方程公式,成功地解释了水流的变化,那感觉,就像是解开了一个困扰已久的谜题,心里别提多畅快了。
总之,雷诺方程公式虽然复杂,但却是打开流体世界奥秘的一把关键钥匙。
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和探索,就能在流体力学的世界里畅游,发现更多的精彩。
雷诺数公式和单位雷诺数(Reynolds number)是一个在流体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无量纲数。
它用于确定流体的流动是层流还是湍流。
雷诺数的公式是:Re = ρvd/μ 。
其中,ρ 是流体的密度,v 是流体的流速,d 是特征长度(比如管道的直径),μ 是流体的动力粘度。
咱们先来说说这个公式里的各个元素。
比如说,密度这个概念,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同样大小的一个瓶子,装满水和装满油,感觉是不是不一样?这就是因为水和油的密度不同。
再说说流速,想象一下水龙头打开,水哗哗流出来,开得大水流就急,开得小水流就缓,这流速的差别可就大啦。
还有那个特征长度,就拿管道来说,粗的管道和细的管道,对流体的流动影响能一样吗?咱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和雷诺数相关的现象。
就像我之前有一次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一条人工小河。
河水流动得看起来挺平稳的,没有什么大的波浪和漩涡。
这时候我就在想,这河水的流动是不是层流呀?后来我回去查了资料,发现要判断它还得知道河水的流速、密度、河的宽度这些信息,然后用雷诺数公式来算一算。
雷诺数的单位呢,其实是没有单位的,因为它是一个无量纲数。
这就好比说,你比较两个苹果的好坏,不是看它们有多重或者多大,而是看它们的品质,这品质就是无量纲的。
在工程应用中,雷诺数可太重要啦。
比如在石油管道运输中,如果雷诺数计算不准确,可能会导致管道堵塞或者泄漏,那损失可就大了。
在飞机设计中,也得考虑雷诺数。
要是没考虑好,飞机飞行时周围的气流可能就不稳定,这可就危险啦。
在汽车制造中,也离不开雷诺数。
比如设计汽车的外形,要让空气能顺畅地流过车身,减少阻力,这就得算好雷诺数。
总之,雷诺数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它在我们的生活和各种工程领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它的研究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流体的流动,让各种设备和系统运行得更加高效和安全。
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雷诺数公式和单位能有更清楚的认识和理解,说不定以后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就能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啦!。
随体倒数()D u Dt tααα∂=+⋅∇∂ ()() u u i v j w k ij k u v w xy z x y z ⎛⎫∂∂∂∂∂∂⋅∇=++⋅++=++ ⎪∂∂∂∂∂∂⎝⎭雷诺输运定理:对系统的随体倒数求法[()][)]V V k V V kD dv u dv Dtt D dv u dv Dt t x φφφφφφ∂=+∇⋅∂∂∂=+∂∂⎰⎰⎰⎰(ij i je e δ=⋅()i j k i jkl l jkl il jki ijke e e e e εεδεε⋅⨯=⋅===i j ijk ke e e ε⨯=()()()()i j i j i j i j i ie e e e x x x x x x φφφφ∂∂∂∂∂∂∇⋅∇=⋅=⋅=∂∂∂∂∂∂()i ii ie e x x φφφ∂∂∇==∂∂()ii j j i i a a e a e x x ⎛⎫∂∂∇⋅=⋅=⎪∂∂⎝⎭()()j j ki j j i j ijk k ijk i i i i ja a a a e a e e e e e x x x x εε∂∂∂∂∇⨯=⨯=⨯==∂∂∂∂1、i j u x ⎡⎤∂⎢⎥∂⎢⎥⎣⎦:速度梯度张量 应变率张量:表示微团的变形运动112211221122ij u u v u w xy x z x v u v v w s x y y z y w u w v w x z y z z ⎛⎫⎛⎫∂∂∂∂∂⎛⎫++ ⎪ ⎪ ⎪∂∂∂∂∂⎝⎭⎝⎭ ⎪ ⎪⎛⎫⎛⎫∂∂∂∂∂ ⎪=++ ⎪⎪∂∂∂∂∂ ⎪⎝⎭⎝⎭⎪⎛⎫∂∂∂∂∂⎛⎫ ⎪++⎪ ⎪ ⎪∂∂∂∂∂⎝⎭⎝⎭⎝⎭旋转张量:表示旋转32312100 0ij a ωωωωωω-⎛⎫ ⎪= ⎪⎪-⎝⎭-质量守恒:()0k k u t x ρρ∂∂+=∂∂ 0k ku D Dt x ρρ∂+=∂ 第二那诺雷诺输运定律:VV D D dv dv Dt Dt αραρ=⎰⎰ 动量守恒定律:() uu u f tρρρ∂+⋅∇=∇⋅+∂σiji i jDu f Dt x σρρ∂=+∂ iji i j i j ju u u f t x x σρρρ∂∂∂+=+∂∂∂ Du f Dt ρρ=∇⋅+σ能量守恒定律:()1 2i i i j ij i i ii q D e u u u u f Dt x x ρσρ∂∂⎛⎫+=+-⎪∂∂⎝⎭ 231a ω=-312a ω=-123a ω=-ij ijk ka εω=-内能守恒:j i k ij k i iu q e eu t x x x ρρσ∂∂∂∂+=-∂∂∂∂ N -S 方程:22 jj j j iDu u pf Dt x x ρμρ∂∂=-++∂∂ (0μ=时为欧拉方程)内能方程:k k jj u De Tp k Dt x x xρφ⎛⎫∂∂∂=-++ ⎪ ⎪∂∂∂⎝⎭φ为耗损函数,表示流体变形时粘性应力对单位体积流体的作功功率内能方程其他形式:jj Ds T T k Dt x xρφ⎛⎫∂∂=+ ⎪ ⎪∂∂⎝⎭j j Dh Dp T k Dt Dt x xρφ⎛⎫∂∂=++ ⎪ ⎪∂∂⎝⎭注意这里:11Tds de pd dh dp ρρ⎛⎫=+=-⎪⎝⎭基本方程组: ()20k kj j k i j j j k i j i k k k j j k u t x Du u u u p f Dt x x x x x x u u De T p k Dt x x x x ρρρλμρρλ∂∂+=∂∂⎡⎤⎛⎫∂⎛⎫∂∂∂∂∂=-++++⎢⎥ ⎪ ⎪ ⎪∂∂∂∂∂∂⎢⎥⎝⎭⎝⎭⎣⎦⎛⎫⎛⎫∂∂∂∂=-++ ⎪ ⎪ ⎪∂∂∂∂⎝⎭⎝⎭()(),,j j i j i i u u u x x x p p T e e T μρρ⎛⎫∂∂∂++ ⎪ ⎪∂∂∂⎝⎭== ⎧⎪⎪⎪⎪⎪⎪⎪⎨⎪⎪⎪⎪⎪⎪⎪⎪⎩液液分界面条件:(1)(2)12110nn nn R R σσσ⎛⎫-++=⎪⎝⎭(1)(2)n n ττσσ= 自由面的运动学边界条件: (,,,)0F x y z t = 0DFDt= 定律()()i i C t C t Du D Dudr dx Dt Dt Dt Γ=⋅=⋅⎰⎰ 对任何流体都成立 正压流体即 密度仅仅是压力的函数:pdpρρ∇=∇⎰()0A t D ndA DtΩ⋅=⎰开尔文定律:对于正压,体积力单值有势的理想流体流动,沿任意封闭的物质周线上的速度环量和通过任一物质面的涡通量在运动过程中守恒.不努力方程沿同一根流线或者涡线:22dpu G C ρ++=⎰而且为定常 势流:()2dp G f t t φφφρ∂∇⋅∇+++=∂⎰ 同一个瞬时全场为常数 2pu ue G C ρ⋅+++=当流动为等熵,定常且外力有势时,总能量沿流线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