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旅行记.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17
幼儿园大班生活《食物旅行记》微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2.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兴趣和习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食物的消化过程。
2.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3.食物的旅行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食物的消化过程,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的具体环节。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食物旅行记》故事内容。
2.教学道具:食物模型、人体模型。
3.教学材料:食物图片、消化器官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食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食物的名称。
2.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食物。
(二)基本环节1.老师播放PPT课件,讲述《食物旅行记》故事,让学生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食物从口腔开始,经过咀嚼、咽下,进入食道。
(2)食物在胃里被胃液分解,变成食糜。
(3)食糜进入小肠,营养成分被吸收,废物进入大肠。
(4)大肠内的水分被吸收,废物变成粪便排出体外。
2.老师结合人体模型,讲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消化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3.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持健康饮食?(1)吃多样化食物,不挑食。
(2)定时定量,不过量进食。
(3)饮食清淡,少油少盐。
(4)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
(三)拓展环节1.老师出示食物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食物,用画笔和彩纸绘制食物的消化过程。
3.各组展示作品,其他学生猜猜他们画的是哪种食物的消化过程。
1.老师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复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作业1.学生绘制一张食物消化过程的思维导图。
2.学生和家长一起制定一份健康食谱,记录一周的饮食情况。
七、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故事讲解,让学生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食物进入我们身体后会发生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看看食物是如何旅行的。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食物旅行记》活动内容:《食物旅行记》活动目标:初步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难点: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挂图一张、食物(加餐)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稳定幼儿情绪。
2.以谈话的形式引入主题,让幼儿猜猜他们每天吃得加餐哪里去了?二、基本部分:1.让幼儿体验食物在口腔中初步被磨碎的过程,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体会下咽的感觉。
2.让幼儿讨论他们每天吃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师总结:大部分营养被人体吸收,剩余的被人体排出体外。
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挂图,并提出问题。
食物进入人体后,都经过哪些器官?器官都有哪些作用?教师总结:食物要经过口腔、胃、小肠、大肠。
口腔是粉碎食物,胃食物进一步粉碎,小肠吸收大部分营养,大肠吸收营养并把废物排出体外。
4.让幼儿谈谈如何保护这些人体器官,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不要吃的太多;不要太饿;不吃不干不净的食物;少喝冷饮;多喝水;多吃蔬菜。
三、结束部分:幼儿互相说说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效果检查:孩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到自己日常生活中,通过师生探讨、交流,孩子们都能够决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食物旅行记》(2)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和参与游戏,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物,培养健康饮食的意识。
2. 能够通过绘画、游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1. 一张世界地图。
2. 不同种类的食物图片或食物模型。
3. 纸张和绘画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约10分钟):1.放一张世界地图在黑板上或者展示在投影仪上,让学生观察地图并询问他们认识的国家有哪些。
2.提问:“你们知道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种类的食物吗?我们来看一看各个国家都有哪些特色食物。
”探索活动(约15分钟):1.出示不同国家的食物图片或食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食物是哪个国家的特色食物。
1. 让幼儿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2. 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
3. 健康饮食的建议。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图片、动画、故事书等教学资源。
2. 准备食物模型或图片,如米饭、蔬菜、水果、肉类等。
3. 准备消化系统模型或图片。
4. 准备PPT或教学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食物旅行记》,引发幼儿对食物在人体内旅行的兴趣。
2. 讲解:结合图片、动画、模型等教学资源,讲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
3. 互动:提问幼儿关于消化系统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食物,分析该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对身体的好处。
5. 总结: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给出一些建议,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等。
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搜集幼儿在讨论中的观点和提问,分析他们对消化系统和健康饮食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饮食情况和变化。
六、教学延伸:1.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医生或营养师,为其他幼儿提供健康饮食的建议。
2.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如参观农场、超市或食品加工厂,让幼儿了解食物的来源和加工过程。
3.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定一天的饮食计划,注意营养搭配和食物多样性。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结合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资源推荐:1. 《食物旅行记》故事书。
2. 人体消化系统动画或PPT。
3. 食物模型或图片。
4. 消化系统模型或图片。
5. 健康饮食指导资料。
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消化系统和健康饮食的理解程度。
中班健康公开课精品教案《食物旅行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身体》第三节《食物的旅行》。
详细内容包括:食物的消化过程,如何科学饮食,以及食物与身体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认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3. 提高观察、思考、表达及合作能力,培养对健康生活的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食物的消化过程,科学饮食的方法。
难点:食物消化过程中各器官的作用,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食物模型、消化道模型、卡片、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食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自己喜爱的食物。
2. 例题讲解(10分钟)使用食物模型和消化道模型,讲解食物从口腔到肛门的过程,介绍各器官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食物消化过程,并在纸上画出食物旅行图。
4. 课堂互动(10分钟)5. 观看视频(5分钟)播放食物消化过程的动画视频,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游戏(10分钟)组织“食物接力赛”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食物消化过程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食物旅行记》2. 内容:① 食物消化过程② 科学饮食方法③ 良好饮食习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食物旅行的画,并标注出各器官的作用。
2. 答案:参照课堂所学,画出食物消化过程,正确标注各器官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食物消化过程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开展家庭科学饮食活动,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食物消化过程的讲解和器官作用的阐述。
3. 课堂互动中幼儿的分享和评价环节。
4. 作业设计中关于食物旅行画的创作和标注。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食物旅行记(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知道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路线。
3. 提高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食物消化过程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食物旅行记挂图、食物模型、消化系统图、PPT课件。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食物旅行记挂图,引导幼儿关注食物进入身体后的旅行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食物消化过程,让幼儿了解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路线。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根据消化系统图,将食物模型放入正确的位置,展示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过程。
4. 互动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让幼儿明白如何选择对身体有益的食物。
5. 创作环节(10分钟)幼儿用水彩笔、画纸、剪刀、胶棒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食物旅行的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食物旅行记2. 内容:食物消化过程健康饮食食物旅行路线七、作业设计食物的消化过程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家长和孩子的食物旅行心得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邀请营养师进园,为幼儿和家长讲解如何搭配健康饮食,促进身体健康。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呈现方式;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处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互动讨论;5.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亲子互动;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与呈现方式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应采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以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例如,将消化系统比喻为一条食物旅行的高速公路,各个器官则是不同的休息站。
利用挂图、食物模型和PPT课件等多媒体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二、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1. 明确具体,如“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2. 可操作,如“通过分组讨论,明白如何选择对身体有益的食物”;3. 可衡量,如“能复述食物消化过程,创作一幅关于食物旅行的画”。
一、教学目标:2.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知道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难点: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食物图片、人体消化系统图、PPT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他们喜欢的食物,引导幼儿关注食物的营养价值。
2. 基本部分:(1)教师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食物的名称。
(2)教师播放PPT,介绍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让幼儿了解食物如何被消化吸收。
(3)教师引导幼儿操作人体消化系统图,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食物消化过程。
(4)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食物消化知识。
3. 巩固部分:(1)教师邀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2)幼儿进行消化游戏,加深对食物消化过程的理解。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并记录在日记本上。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食物消化过程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和消化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搜集家长座谈会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饮食习惯改善情况。
七、教学内容:1. 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口腔、胃、小肠、大肠、肛门。
2.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排泄。
3.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八、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PPT和人体消化系统图,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食物消化过程。
2. 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人体消化系统图,加深对食物消化过程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法:邀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食物旅行记作文食物旅行记作文(精选6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食物旅行记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食物旅行记作文篇1今天,我们一起跟食物去人体的消化道看看吧!食物从口腔大门进入,牙齿像一排锋利的刀,把它切碎。
舌头像一个巨大的搅拌机,在多次搅拌下,食物和唾液混合成湿润的食物团被咽了下去。
接着,食物到了食管。
食管像一个又细又长的滑道,把食物运送进胃里。
胃像一个上下开口的大口袋,上面连接着食管,下面连接着小肠。
它分泌出酸性胃液,把食物变成稀糊状。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可以分泌胆汁,帮助消化。
接下来,食物就到了小肠。
小肠有5至7米长,它的表面布满了肉眼看不见的绒毛,像一条卷起来的毛巾,这样的结构增加了小肠与食物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是吸收食物营养的主要地方。
紧接着,食物来到了又粗又短的大肠。
大肠主要吸收食物中剩余的水、无机盐和矿物质。
食物经过了漫长的旅程,营养都被人体吸收了,变成了臭烘烘的粪便,从肛门排除人体外。
就这样,我们跟着食物在人体内旅行了一次,学到了不少知识,了解了人体消化食物的过程。
食物旅行记作文篇2我是一只螃蟹,生活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
一天,我正在浅海的沙地上散步。
突然,前方出现了一张大网,那时我正在欣赏美丽的风景,就被网抓住。
之后我被塞进冰箱里,我觉得好冷,不久后我昏了过去。
我醒来时,周围是红色的桶壁。
我挥舞着大钳子,用脚踹。
没过多久,被放进锅里了,接着,我变成可口的菜。
不一会我进了人的嘴里。
呀!好可怕。
我看见了大大的牙齿在上下动着,舌头在动呀动,就像在玩蹦床。
呀!我掉了下去,像在坐过山车,好好玩!掉到了一个软软的,像袋子一样的`地方,我大声说:“这是哪?”一个声音回答我:“这里是胃。
大班健康食物旅行记教案5篇大班健康食物旅行记教案篇1设计意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为孩子供应的饮食也越来越富有营养,但仍然有很多家长埋怨孩子不能好好吃饭,孩子的健康不能得到保证,原因是很多幼儿有一些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如:不吃早饭、大量喝饮料、吃冷饮、不定时大便等。
为了使孩子们明白食物在体内消化吸取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学习保护自身的健康,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取过程。
2.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健康知识卡片、消化图、自制行为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故事《小豆子的旅行》导入,引出主题二、基本部分1.依据故事“小豆子的旅行”进行提问,了解各器官的功能老师:今日,有颗小豆子要到淘淘的消化器官中去旅行,它会看到些什么,里面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小豆子来告知我们。
2.察查查看图片了解食物的旅行,了解胃的功能老师:小豆子从哪里进去?瞧到了什么?胃有什么作用?小豆子又到了哪里呢?大肠里都是些什么呢?什么叫残渣?能不能让残渣长时间在体内呢?3.师幼讨论怎样来保护我们的胃小结:以后我们要注意,少吃冷、硬的东西,少吃零食,不吃不干净的东西,不能吃得太饱,也不能饿坏了胃,要吃饱早饭少喝冷饮。
而且我们小伙伴要定时大便。
4.分组找次序排图我们知道了每个消化器官的用处,现在,老师为每组小伙伴准备了一套图片分别表示每个消化器官的工作情况,请各组小伙伴合作,依照刚才小豆子旅行的次序排列出来。
然后,讲一讲为什么这样排?三、结束部分健康知识有奖抢答活动,把幼儿分成四队。
老师准备些图片,上面有的行为是对的,有的是错的,当老师出示图片时赶忙抢答对还是错?为什么?回答得又多又对者为优胜。
大班健康食物旅行记教案篇21.活动目标:(1)了解人体消化食物的过程;(2)养成讲卫生的习惯;(3)初步了解人体玄妙,对人体感兴趣。
幼儿园比赛教案大班生活《食物旅行记》微教案教案时长:1课时适用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2.能够在故事中感受食物的变化和特点。
3.能够参与角色扮演,通过亲身体验传递食物的信息。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故事《食物旅行记》、食物图片、制作食物的原材料和工具(例如水果、麦片、碗、勺子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厨房,里面摆放一些制作食物的工具和原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他们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并让他们用手势或语言描述一下这种食物的味道和口感。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食物旅行记》,教师向幼儿们简单介绍故事内容,告诉他们将要一起去参观不同食物的制作过程,让他们感受食物的变化和特点。
Step 2:故事展开(2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们讲述故事《食物旅行记》,在讲述过程中用图片或实物辅助,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在讲述故事时突出食物的变化和特点,例如从农田里的小麦生长、收割,到经过加工制作成面粉,再经过烘烤变成香喷喷的饼干等。
Step 3:角色扮演(30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们进行角色扮演,主要角色包括农民、面粉、水果等食物。
2.教师向幼儿们分发制作食物的原材料和工具,让他们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描述,亲自体验食物的制作过程。
4.教师鼓励幼儿们描述自己制作食物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原材料的触感、食物的气味和口感等。
Step 4:总结(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们进行简单的回顾,询问他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感受到了哪些食物的变化和特点。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2.教师鼓励幼儿们与家长一起制作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并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体验。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参与角色扮演的积极性。
2.教师收集幼儿们制作食物过程中的表现和描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扩展:。
01活动背景与目的Chapter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儿童饮食现状食物消化过程030201活动背景介绍活动目的与意义提高儿童对健康饮食的认识01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02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031 2 3儿童能够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儿童能够认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儿童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期目标与效果02食物旅行记主题内容Chapter食物在人体内消化过程口腔消化胃的消化小肠吸收大肠排泄01020304提供能量、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等,是膳食的主要来源。
谷类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蔬菜水果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2等,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来源。
肉类蛋类提供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和蛋白质,有助于骨骼发育和免疫力提升。
奶类豆类各类食物营养成分及作用01020304定时定量清淡少盐均衡多样注重卫生健康饮食习惯培养03活动形式与安排Chapter互动式讲解与讨论环节引入主题讲解知识互动问答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片段选择适宜的视频资料挑选与主题紧密相关、内容健康、画面清晰的视频片段。
观看视频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了解食物在身体内的消化过程。
引导幼儿讨论观看后,引导幼儿分享观后感,加深对食物消化的理解。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活动实践操作分组准备让幼儿通过亲手操作,模拟食物在身体内的消化过程,如用漏斗模拟食道、用塑料袋模拟胃等。
分享交流04重点知识点梳理与拓展Chapter消化系统结构及功能简介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各类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作用01020304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老年人应多摄入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消化和保持健康。
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控制热量摄入,预防慢性疾病。
青少年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以满足身体发育和肌肉增长的需求。
婴幼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支持生长发育。
学龄前儿童拓展:不同年龄段人群饮食需求05互动环节设计Chapter提问环节:针对主题内容提问食物在我们身体里会经历怎样的旅行过程?不同的食物在身体里的消化时间一样吗?哪些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我们应该养成怎样的饮食习惯来保证身体健康?提问1提问2提问3提问4抢答题1抢答题2抢答题3抢答题4抢答环节:设置有趣问题抢答分享环节:分享自己健康饮食习惯分享1分享2分享3分享406活动总结与反思Chapter活动效果评估及总结活动目标达成情况01幼儿反馈情况02教师观察与评估03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展望完善PPT课件内容开展系列健康活动加强家园合作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