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激素治疗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47.55 KB
- 文档页数:3
激素类药物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摘要:肿瘤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大杀手之一,因此它的治疗也成为了这个世纪亟待解决的问题,迄今为止也有很多类的抗肿瘤药物问世,比如甲氨蝶呤等化疗药物和干扰素等生物制剂。
化疗药物中的激素类药物在近二三十年来也成了一个热点,其通过调节体内激素平衡来控制肿瘤,主要包括以他莫西芬为代表的抗雌激素类药物、以氟他胺为代表的抗雄激素类药物、依西美坦等芳香化酶抑制剂和诺雷德等LH-RH拮抗剂/激动剂。
关键词:激素类药物;抗肿瘤;抗雌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RH-LH激动剂/拮抗剂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导致肿瘤的发病率更高。
因此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也就成了当今医药界的热门项目。
迄今为止,也有了很多能够有效抑制、治疗肿瘤的药物诞生。
激素类药物是以人体或动物激素(包括与激素结构、作用原理相同的有机物)为有效成分的药物。
激素类药物作为一种药效迅速明显但副作用同时也很严重的药物,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但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能够通过和一些药物连用来降低激素的强烈副作用。
激素类药物在各个疾病领域都有不错的疗效,近年来激素类抗肿瘤药物研究有很大进展,除了一些传统的激素类用于抗肿瘤外,并有新的抗雌激素、抗雄激素、LH-RH激动剂/拮抗剂及芳香酶抑制剂等激素类药物用于肿瘤临床。
作者于本文中对不同类的激素药物做简要叙述。
1 抗雌激素类药物抗雌激素疗法是雌激素受体依赖型乳腺癌内分泌疗法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类药物可在肿瘤细胞水平与雌二醇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在细胞浆内形成与雌激素受体配体-受体的二聚体复合物[1],继而进入细胞核内,影响DNA和m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达到治疗、控制乳腺癌的目的。
同时部分抗雌激素类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卵巢癌和其他一些癌症的辅助治疗。
1.1他莫昔芬他莫西芬(Tamoxifen,TAM,又名三苯氧胺)是一种非激素类抗癌药, 由于其能够封闭雌激素受体(ER)所中介的细胞增殖活性而呈现拮抗雌激素作用, 故被广泛用于治疗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2,3]。
子宫颈癌治疗后的激素补充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狄文学习要点子宫颈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15%的宫颈癌患者发病时小于40岁,35岁以下的患者比例逐渐增多。
其中年轻的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行根治术时可以保留双侧卵巢,但仍有相当大比例的绝经前的宫颈癌患者可能因为晚期手术治疗或放疗导致绝经。
同时随着宫颈癌治疗方法的改进,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生存时间也明显延长,雌激素缺乏所造成的潮热、出汗、失眠、泌尿生殖系统萎缩等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性激素治疗(Hormone therapy HT)可以减轻早期更年期综合症,而且可保持阴道、泌尿道的长期健康,减少骨质疏松,保护牙齿健康,有利于消化功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意外,防止糖尿病等。
但是宫颈癌患者治疗后应用性激素治疗,是否会导致肿瘤复发仍然是临床医生与患者所关心的问题。
一、性激素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目前雌激素与宫颈癌的关系尚无定论,有报道认为雌激素可以促进宫颈癌的进展。
Brake 等[1]通过研究雌激素对HPV16转基因小鼠宫颈癌的作用,发现连续应用雌激素9个月后的肿瘤体积较用6个月时明显增大;停药3个月后再比较肿瘤体积,前者体积更大且恶性程度更高。
因此推论:在该小鼠模型中,雌激素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是动物实验的结果,提示人宫颈癌肿瘤生长也与HPV16感染密切相关,如果有着与之相似的雌激素依赖性,那么雌激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Smith等[2]就HPV感染与HT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429例绝经后妇女在常规妇科检查时进行宫颈及阴道涂片检测,同时检测HPV,发现正在使用、过去曾使用、从未用过HT者之间的HPV感染率相似,且使用持续时间也与感染无关。
但是,过去曾用雌激素加孕激素方案者,HPV感染的持续时间和潜伏期明显延长。
因此,作者认为绝经后妇女长期使用HT可能导致HPV相关疾病的风险增加,建议她们在使用HT甚至停用后均进行早期防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