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 格式:ppt
- 大小:4.95 MB
- 文档页数:34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采集及处理解释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测井方法,可用于获取地下储层的细节结构信息和岩石物性参数。
该技术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开发领域,对于优化且有效管理储层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并对测井数据进行解释,以实现更可靠、高精度的地下储层结构和物性参数识别与评估。
二、研究内容1.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器,主要包括测井仪器原理、数据采集系统、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探讨,以便对不同条件下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2.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数据处理,主要包括预处理和后处理两个方面。
预处理环节主要包括数据校正、噪声滤波、质量控制等;后处理主要包括数据储存、可视化和分析等。
3.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的应用,主要包括储层结构和物性参数的评估、地层划分、比较分析等方面。
其中,储层结构和物性参数评估是重点,可以通过反演等方法对岩石类型、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进行分析和识别。
三、研究意义1. 为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基础研究。
2. 可以从实验角度测试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3. 通过对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的采集和处理分析,提高储层结构和物性参数的分辨率。
4. 深入研究储层结构信息和岩石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提高石油勘探和开发的效率和成果。
四、研究方法1. 理论研究:收集国内外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领域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对其原理和方法进行综述和分析,探讨测井资料采集和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2. 实验研究:首先进行模拟实验,模拟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的采集和处理,进一步探讨影响测井资料精度和可靠性的因素和措施;然后进行现场实验,采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和解释。
3. 数值计算:在软件中建立合理的地质模型,利用反演等方法进行储层结构和物性参数的评估和解释,探讨不同方法的优劣。
MCI微电阻率扫描测井仪及其实践应用探讨摘要MCI测井仪器与常规测井不同,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可提供地层裂缝、孔洞的参数,能够有效划分薄互层、裂缝性储层,准确地评价复杂岩性油藏。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器的测量原理、实践应用、质量控制和曲线分析几方面。
关键词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测量原理;曲线分析0引言为了适应裂缝、薄层和各项异性等复杂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兴起了成像测井。
目前为止,成像测井已占有测井市场的五个百分点。
长庆油田低孔低渗的复杂情形,开发难度较大,尤其需要成像测井。
与常规测井方法不同,成像测井的特点是非线性测量为重点,因而很大程度提高了采集资料的质量,对于长庆油气田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为油气田开发提供眼睛作用,面对长庆油田大开发形式,成像测井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成像测井技术,是指在实际测量中,通过采用下井传感器来进行阵列扫描或者旋转扫描。
分别沿着井壁各个方向,径向、纵向等来采集大量的地层信息,将采集到的实际地层信息通过电缆传输,进而采用相关处理技术,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得到井壁信息的二维图示。
因而,成像测井技术相比常规测井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准确的反应地层信息,从而为油气评价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1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原理与仪器概况MCI测量是以欧姆定律为其理论基础。
实际测井作业中,通过交变电流作用,使得仪器极板紧贴井壁来完成信息的采集。
通过电成像仪器极板中部的各阵列电极向井壁不断发射电流,同时,为了能够使得阵列电极所发射的电流垂直地流入井壁,设计者在极板的推靠器件和极板的金属部件上加了相同的电位,这样,使得阵列电流能够聚焦发射。
因此,从纽扣电极发射流出的电流与流经地层所致的电导率成正比关系,从井下仪器外部和电成像仪器极板流出的电流与其所流经的电子电导率成正比关系。
在实际测井作业时,仪器通过分别采集各个纽扣所流出的电流和供电电流,仪器极板压力等,据此,通过不同颜色的色度来显示电阻率的变换。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解释方法及应用研究成像测井技术自从引进我国后在沉积构造识别、薄层识别以及裂缝检测等物理属性成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井下地层地质特征与成像图形的对应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应该在实际测井工作中根据成像仪的特征特点建立地区相应关系,进一步研究成像解释方法。
标签: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解释方法裂缝检测本文以全井眼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为代表,主要介绍了电成像测井技术的仪器指标、仪器结构、基本原理、工作原理以及物理基础。
在对成像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成像测井在岩心刻度成像、裂缝检测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展开了探讨。
1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必要性由于油气地域构造复杂,采集资料品质差,构造形态作图存在较大的误差,油气储层存在严重的非均匀性且横向预测结果多样,导致影响了我国油气的开发效益和全局勘探。
我国的测井资料就目前而言还不能对其进行客观准确的解释和评价。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华东油气田复杂多变的地质特征使得资料解释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需要进一步精细解释井旁构造形态,而且油田内储层岩石构造的非均匀性、碳酸盐高阻地层与砂泥岩低阻地层的复杂地质特征使常规测井难以精细解释井旁构造形态。
第二,华东油气田砂泥岩类裂缝储层、灰岩缝洞类储层的纵、横分布复杂且不均匀,裂缝产状伴随泥浆入侵裂缝性储层以及低孔等使得判别流体性质存在较大的难度。
因此有必要对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解释方法和应用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讨,提高我国油田开发勘探效率和经济效益。
2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解释方法2.1仪器结构及测量原理本文以全井眼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英文全称为Fullbore Formation MicroImager,简称FMI)为代表,对电成像测井资料处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全井眼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的四个手臂分别有一个折页极板和一个主极板,这种状如手掌的结构使得极板增加,可以覆盖更加广泛的井壁范围。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原理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是一种用于地下储层结构和岩性分析的测井方法。
它通过测量地层的微电阻率变化,来获取地下储层的水、油和气的分布情况,从而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参数。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原理基于地层的电导率差异。
电导率是介质导电能力的度量,而地层的电导率与其中的孔隙水和岩石矿物质的含量和类型有关。
微电阻率是指在一定频率下,单位体积的地层对电流的阻抗。
不同岩石和含水层的微电阻率差异较大,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地层的微电阻率来推断地下含水层和岩石的类型及其分布。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主要通过测量电极间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地层的微电阻率。
测量仪器通常由一个电极阵列和一个电源组成。
电极阵列由多个电极组成,电极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电源会产生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流,通过电极阵列输入地层,并测量电极间的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比值,可以计算出地层的微电阻率。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校正、滤波和成像等步骤。
在数据校正中,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正,消除仪器的干扰和误差。
滤波是为了去除噪音,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成像是将测量数据转化为地层剖面图像,以便分析地下储层的结构和岩性。
成像结果可以用来确定含水层的位置、厚度和含水性,以及岩石的类型和成分。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确定油气藏的位置、大小和分布,评估储层的含水性和含油气程度,指导钻井和完井设计,优化油气开采方案。
同时,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也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研究等领域。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是一种基于地层微电阻率的测井方法,通过测量地层的电导率差异来推断地下储层的分布和特征。
它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参数。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环井眼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原理方法及应用一.原理1.目前,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用密集排列的纽扣电极测量井壁附近的地层电导率或电阻率的相对变化。
在测量过程中.仪器通过极板和电极向地层发射电流,该电流的一部分从极板上的纽扣电极流出.但大部分是从极板流出.用来聚焦纽扣电极,以便使仪器具有适当的探测深度和较高的地层分辨率.纽扣电极电流记录成~组曲线.这些曲线就反映了地层井壁附近电阻率的相对变化。
在成像测井资料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对成像测井原始数据进行加速度校正深度配等一系列预处理。
然后,用一种渐变的色板对成像测井数据进行刻度,把每个数据点变成一个色元进行成像显示,形成彩色成像图。
成像图一般分为静态平衡图像和动态加强图像两种。
静态平衡图像采用全井段统一配色,目的是反映全井段的相对电阻率的变化。
动态加强图像是为解决有限的颜色刻度与全井段大范围的电阻率变化之问的矛盾。
一般采用每半米井段配一次色,其所形成的动态图像的分辨能力很强,常用于详细的地层分析,但图像的颜色仅代表半米内的电阻率的变化。
在形成彩色成像图时,通常按“黑一黄一白”顺序对成像测井数据进行颜色级别划分。
由黑到白,电成像代表电阻率变化由低到高。
地层微电阻率成像图像是一个伪井壁图像,它可以反映井壁上细微的岩性、物性(如孔隙度)及井壁结构(如:裂缝、井壁破损、井壁取心孔等),但它的颜色与实际岩石的颜色不相干;另外,每口井的微电阻率变化范围由于井之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口井的某个颜色与另一口井的同一个颜色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电阻率值。
地层微电阻率成像解释与岩心描述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内容包括沉积构造、构造及裂缝、孔洞分析、成岩作用现象、岩相等。
不同的是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为井壁描述,井壁上的诱导缝及破损反映了地应力的影响,而层理及裂缝的定向数据也是岩心上很难得到的。
但是,岩心是地下岩层的直接采样,是最为准确的资料.将两者进行标定后,将使地层描述更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