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9
生物安全试验室分级
生物安全试验室分级是指根据实验室内进行的生物实验的危险性,将生物安全试验室分为不同级别,并对每个级别规定了不同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
国际上常用的生物安全试验室分级体系是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制定的,分为四级,分别为BSL-1、BSL-2、BSL-3和BSL-4。
BSL-1级实验室主要进行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实验,如常见的细菌学实验,安全级别较低,只需要基本的实验室设施和操作规程即可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BSL-2级实验室的实验对象为一些能引起人体疾病的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要求实验室内设有双重门、通风设备、实验操作必须穿戴防护服等。
实验人员需要接受培训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BSL-3级实验室主要进行对人体具有高度致病性和传染性微生物的实验,如结核分枝杆菌、埃博拉病毒等。
实验室环境和设施要求更高,如空气过滤器、自动化的甚至是全自动化的实验操作等,同时对实验人员的要求也更高,需要具有更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BSL-4级实验室是最高等级的生物安全试验室,主要进行对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病原体的研究,如天花病毒、埃博拉病毒等。
实验室内的安全设施和操作规程要求最高,如空气压力差控制、密闭式设施、严格的工作程序等,实验人员也需要经过更加严格的培训和身体检查,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工作。
生物安全试验室分级体系的建立和执行,可以保障实验室内工作
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全,并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保障。
生物安全等级划分生物安全等级(Biosafety Level,简称BSL)是对具有潜在危险的微生物实验室研究进行分类和管理的系统。
BSL制度在生物学研究、医学与公共卫生、动植物疫病控制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概述、分类、标准和管理等角度对BSL进行全面阐述。
概述生物安全等级是指对实验室中可能暴露研究人员和公众健康的微生物进行安全划分。
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社会公众免受潜在的生物安全危害。
BSL是在实验室研究微生物安全方面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实验室制定安全措施,并保障研究成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分类BSL分类一般从微生物对人体的危险程度和传播途径两方面考虑。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规定,生物安全等级分为4级,分别用数字I、II、III、IV表示。
BSL-1级微生物对人体风险最小,而BSL-4级微生物对人体风险最大。
下面是各级别微生物的详细分类:BSL-1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不会感染健康人,因此属于最安全的微生物等级。
对于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手术后的病人以及婴儿等特殊人群,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BSL-1级微生物主要包括一些常见的病毒和细菌,如大肠杆菌、酵母菌等。
BSL-2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引起人类感染,但是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疾病,通常可以通过合适的治疗得到控制。
BSL-2级微生物主要包括一些流感病毒、水痘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BSL-3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有很强的致病力,并且可以通过飞沫、吸入、皮肤划伤等多种途径传播。
BSL-3级微生物主要包括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肝炎病毒等。
BSL-4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对人类或动物极具致命性的病原体。
这些微生物往往是研究所需的高度危险的生物体,它们可能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BSL-4级微生物通常只能在特殊的高度安全实验室中研究,全套防护措施必须无疏漏。
BSL-4级微生物主要包括埃博拉病毒、恐怖分子可能利用的天花病毒、乙脑病毒等。
生物危险等级一、生物危险等级介绍生物危险等级 (Bio-safety levels, BSL) 是用于评估实验室对生物危害物质存在的防护能力并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的一套标准。
这些标准是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制定的,并经过广泛的应用和改进。
生物危险等级依据实验室对生物危害物质的危险性分为四级,分别为第一级到第四级,其防护要求和技术措施逐级加强。
1.第一级生物危险等级(BSL-1)BSL-1 是最基本的生物安全级别,主要用于对准备分离、分配和培养的微生物进行简单的检测和研究。
BSL-1 级要求实验室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和有足够的通风系统,实验操作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实验室服、手套和口罩等。
2.第二级生物危险等级(BSL-2)BSL-2 主要用于对可以引起轻微疾病的微生物进行操作,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
BSL-2 实验室要求实验操作人员进行基础安全措施培训,必须戴着手套、实验室服、口罩等。
3.第三级生物危险等级(BSL-3)BSL-3 主要用于对可引起肺炎、肠道病毒等较严重、易传染的病原体进行操作,如鼠疫菌、肺结核菌等。
BSL-3 实验室要求必须设置单独的操作间,进行进口空气与排泄物的高效过滤和消毒,并要求实验室工艺流程进行规范,实验室装备必须具备防护功能。
4.第四级生物危险等级(BSL-4)BSL-4 是最高级别的生物危险等级,主要用于对高度病原性、极易致死的病原体进行操作所需级别。
BSL-4 实验室是多种安全措施和设备的集成体,实验员都必须被严格地训练。
操作时穿戴全封闭式防护服、呼吸保护装置等。
二、生物危险等级的应用意义生物危险等级主要用于评估实验室对生物危害物质存在的防护能力并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的一套标准。
这些标准是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制定的,并经过广泛的应用和改进。
其主要应用方向如下:1.生物实验室的规划建设。
生物危险等级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室规划建设标准,使得实验室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一、引言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为了研究和处理具有潜在致病性的微生物、生物材料和生物制品而建立的专门场所。
为了确保人类和环境的安全,国际上制定了一套标准的实验室分级系统,用于对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分级。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操作规范、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要求。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系统2.1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系统的起源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系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是为了应对生物战争的威胁。
随着对生物安全的认识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关注常规实验室中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因此制定了一套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系统,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国际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系统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系统主要有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生物安全分级系统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系统。
2.2.1 美国CDC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系统美国CDC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系统根据生物实验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程度将实验室分为四个等级:BSL-1、BSL-2、BSL-3和BSL-4。
•BSL-1:适用于低致病性微生物的实验,对实验人员和环境的风险较低;•BSL-2:适用于中度致病性微生物的实验,对实验人员和环境存在一定的风险;•BSL-3:适用于高致病性微生物的实验,对实验人员和环境的风险较高;•BSL-4:适用于高度危险致病性微生物的实验,对实验人员和环境的风险极高。
2.2.2 WHO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系统世界卫生组织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系统与美国CDC的系统类似,也将实验室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P1、P2、P3和P4。
•P1:适用于对人类健康无风险的实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P2:适用于对人类健康有一定风险的实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P3:适用于对人类健康有较高风险的实验,对环境的影响较大;•P4:适用于对人类健康有极高风险的实验,对环境的影响极大。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a1a2b1b2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为了保护人类及环境不受生物危害而设的一种特殊实验场所,通常用于处理高级别生物安全情境下的微生物、病毒和有害物质。
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在不同层级的实验室中都采用了不同的技术和设施,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防止意外的发生。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标准是以疾病传染力和致病性为依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和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共同制定了四级(Biosafety Level, BSL)实验室分级制度,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制定了类似标准。
四级实验室分别为BSL1、BSL2、BSL3和BSL4。
不同实验室的分级标准和设施要求也不同,下面将分别介绍。
BSL1实验室是最低层级的实验室,主要用于分离、培养和处理低致病性微生物,例如研究大肠杆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BSL1实验室通常只需要标准的生化实验室设施,如鼓风机、洗手池、紫外线杀菌灯等,但必须使用实验室外部污染绝对无异物的微生物。
BSL2实验室要求更高,通常设有紫外线灯、生物安全柜、负压实验室、防护服、储物柜等设施。
BSL2实验室主要用于处理中等致病性微生物,例如处理以肺结核、脑膜炎、支气管炎等病原体为主的微生物。
实验人员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必须穿上防护服等防护设备进行实验。
BSL3实验室则是用于处理高致病性微生物和生物致病物(病毒)。
在这种实验室中设有更为复杂的设备,如高效过滤器,洗手池,空气锁,超声波洗针器、不锈钢的实验台等。
实验室内的工作人员要接受更高水平的培训和专业知识,保障实验的安全,疾病传播的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最高Biosafety Grade(BSL-4)实验室要求最为严格,主要用于研究高度致病性、高度传染性的病原体或病毒,如埃博拉、西班牙流氓,梅毒、天花等危险的生物。
适合在这种实验室工作的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身体和心理测试、培训和认证。
实验室中有一系列的防护设施,如密封门、生物安全柜、超滤系统、空气锁,全套防护服及氧气设备等。
cdc生物安全等级CDC生物安全等级是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根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性和风险级别,对实验室进行分类的一种体系。
该体系将实验室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BSL-1、BSL-2、BSL-3和BSL-4。
每个等级代表了不同的生物安全风险程度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BSL-1是最低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这类实验室主要用于对无病原性微生物的基础研究,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任何危害。
在BSL-1实验室中,实验人员需要遵守基本的实验室操作规范,包括洗手、佩戴实验室衣物和穿戴手套等。
此外,实验室中的微生物样本需要妥善保存,以防止泄露或交叉感染的风险。
BSL-2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较高。
BSL-2实验室主要用于研究一些具有轻度病原性的微生物,如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等。
在BSL-2实验室中,实验人员需要采取更严格的实验室操作规范,包括使用防护眼镜、口罩和防护服等。
此外,实验室需要进行空气过滤和废物处置,以确保微生物不会泄漏到环境中。
第三,BSL-3实验室是针对高度病原性微生物进行研究的高级实验室。
这些微生物通常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性,例如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等。
在BSL-3实验室中,实验人员需要遵守更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如使用防泄漏的实验台和密封的容器等。
此外,实验室还需要进行空气压力控制和废物消毒等操作,以防止微生物泄漏和传播。
BSL-4实验室是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主要用于研究极具致命性和传染性的病原体,如埃博拉病毒和天花病毒等。
在BSL-4实验室中,实验人员需要穿戴全套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呼吸器和防护眼镜等。
实验室还需要进行严格的空气过滤和废物处理,以确保微生物不会逃逸。
总结来说,CDC生物安全等级体系是为了确保生物实验室的安全性而制定的。
不同的等级代表了不同的生物安全风险程度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这些等级的制定旨在保护实验室工作者、环境和公众的安全。
在实验室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范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生物安全风险的发生。
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标准,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
、、、级生物安全标准。
的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对应
柜和实验服(或正压防护服),二级屏障主要为实验室气流控制及灭菌设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Tech ni cal guideli nes for en vir onmen tai impact assessme nt-gro un dwater en vir onmen t)(
发
布稿),根据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天津云检医学检验中心应该属于第163项, 专业实验室,根据生物实验室安全等级,不属于P3 P4生物安全实验室,及转基因实验室,因此
环评类别采用报告表的方式(约需1个月),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W类。
根据4总则 4.1 一般性原则,W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了解,天津目前的程序是需拿到设置医疗许可,然后环评,再开始动工装修。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中的国际规范与标准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
建设规范化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确保生物研究工作安全进行的重要举措。
国际上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的规范与标准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和多方的共同努力,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权威的指导文件。
本文将介绍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中应遵循的国际规范与标准。
首先,国际上最重要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规范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共同发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和运行原则》。
该文件为生物安全实验室提供了一套全面、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原则,旨在确保实验室中工作人员、环境以及公共安全的高度保护。
该指导文件从实验室的设计、设施的建设、工作流程的安排、安全机制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使实验室的建设符合国际标准,能够满足生物安全的需要。
其次,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还需遵循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布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指南》。
该指南主要针对生物安全性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实验室的设计、设备的选择和设置、环境控制和清洁、废物管理和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旨在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操作与管理。
此外,国际实验室认证机构也可依据其它国际标准对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认证,比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
在实验室建设中,生物安全柜是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
国际上对生物安全柜的要求和规范也有所标准,如美国综合设施和操作的生物安全柜标准(NSF/ANSI 49)以及国际生物安全柜标准(ISO 14644-7)。
这些标准主要涉及生物安全柜的设计、密封性能、风速、滤芯更换周期等方面,确保生物安全柜的正常运行和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此外,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中,对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也需要按照相应的国际规范与标准进行。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员培训指导建议》。
该指导文件明确了实验室操作员的必要培训内容和要求,包括生物安全知识、实验室操作技能、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技术标准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涵盖了一系列相关的技术标准,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实验室中进行的生物安全工作能够按照国际最佳实践进行。
一些常见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技术标准包括:
1.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系统标准:如CWA 15793、ISO 35001等,这些标准能够帮助实验室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管理和控制危险生物材料、培训和教育、事故应对等方面。
2. 设备和设施标准: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如生物安全柜、不透光物质、自动传输系统等)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区(如实验室布局、通风系统、实验室进出口等)的标准。
例如,EN 12469标准规定了生物安全柜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3. 生物安全工作程序标准:如操作规程和工作步骤标准,这些标准详细描述了实验室中各种生物安全工作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要求,以确保操作人员在安全条件下进行实验室工作。
例如,ASTM E2274标准是培训和教育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程序的指南。
4. 生物安全管理评估和认证标准:如BSL(生物安全等级)评估标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认证标准,这些标准用于评估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所需的生物安全措施。
例如,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BMBL(生物安全手册)提供了BSL评估和实验室认证的指南。
总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技术标准涵盖了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设备和设施、工作程序以及评估和认证等方面。
遵循这些标准能够帮助实验室建立并维护高水平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与风险控制。
生物安全等级生物安全是人类生物危害(Biohazard)的定义为生物性的传染媒介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真实或者潜在的危险。
“实验室生物安全”一词用来描述那些用以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及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以及实践。
世界通用生物安全水平标准是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建立的。
根据操作不同危险度等级微生物所需的实验室设计特点、建筑构造、防护设施、仪器、操作以及操作程序,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可以分为基础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基础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水平、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和最高防护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生物安全等级- 生物安全的等级生物安全等级P1安全一级(轻度传染病):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属。
进行试验研究用的物质都是已知的所有特性都已清楚并且已证明不会导致疾病的多种微生物物质。
研究通过日常的程序在公开的实验台面上进行。
不需要有特殊需求的安全保护措施。
操作人员只需经过基本的实验室实验程序培训并且通常由科研人员指导,在这样的环境下并不需要生物安全柜的存在。
生物安全等级P2安全二级(中度传染病):淋巴疾病,流行性感冒。
进行试验研究用的物质是一些已知的中等程度危险性的并且与人类某些常见疾病相关的物质。
操作者必须经过相关研究的操作培训并且由专业科研人员指导。
对于易于污染的物质或者可能产生污染的情况进行预先的处理准备。
一些可能涉及或者产生有害生物物质的操作过程都应该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在这些条件下最好使用二级的生物安全柜。
生物安全等级P3安全三级(高度传染病):灰疽热,斑疹伤寒,艾滋病。
进行试验研究的物质一般都是本土或者外来的有通过呼吸传染使人们致病或者有生命危险可能的物质。
我们需要保护一切在周围环境中等操作者免于暴露于这些有潜在危险的物质中。
通常使用二级或者三级的生物安全柜是必需的。
生物安全等级P4安全四级(极度传染病):埃博拉病毒,拉萨病毒,汗塔病毒。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标准
何晨光
【期刊名称】《口岸卫生控制》
【年(卷),期】2003(008)005
【摘要】@@ 本标准概括了传染性微生物和实验动物工作中的四个生物安全级别所包括的主要要素.根据给个人、环境、社会提供的保护情况,确定级别.
【总页数】10页(P37-46)
【作者】何晨光
【作者单位】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300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
【相关文献】
1.我国高级别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J], 任宣
2.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最新性传播疾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介绍 [J], 董天祥;刘景桢;刘淮
3.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最新性传播疾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介绍 [J], 董天祥;刘景桢;刘淮
4.高级别动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要点初探 [J], 车艳春;戴青;樊海涛;郭映秋
5.高级别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培训班在兰州举办 [J], 刘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标准本标准概括了传染性微生物与实验动物工作中的四个生物安全级别所包含的要紧要素。
根据给个人、环境、社会提供的保护情况,确定级别。
生物安全一级(BSL-1)BSL—1适合于非常熟悉的病源,该病源不可能经常引发健康成人疾病,对实验人员与环境潜在危险小。
实验室没有必要与建筑物中的通常行走区分开。
通常按照标准的微生物操作,在开放的实验台面上开展工作。
不要求、通常也不使用特殊的遏制设备与设施。
实验人员在实验程序方面受过特殊训练,由受过微生物学或者有关科学通常训练的科学工作者监督实验。
下列标准及特殊操作、安全设备及设施与BSL—1病源有关:一、标准微生物操作:1、在进行有关培养物及样品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者禁止进入实验室。
2、进行活体处理后,实验人员要洗手;离开实验室前脱手套。
3、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与化妆。
不同意在工作区存放食物与日常生活用品。
在实验室中,戴隐型眼镜的人,也需戴口罩或者面罩。
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者冰箱中。
4、不能用嘴移液,只能用机械装置移液。
5、制定锐器安全使用规范。
6、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溅出与气溶胶。
7、至少一天一次、活体溅出时,都应进行台面消毒。
8、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
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其包装应符合有关地方、州、联邦法规。
9、当存在传染源时,应在实验室入口处贴生物危险标志,并显示下列信息:实验中的病源名称、研究者姓名及电话号码。
10、实施操纵昆虫与龋齿动物的程序(参见附录G)(另发)二、特殊操作:无三、安全设备(第一道屏障)1、与BSL-1有关的病源,其操作通常不需要生物安全柜之类的特殊遏制装置或者设备。
2、建议穿实验服、大褂、制服,避免污染与衣服上的尘土。
3、若手上皮肤有伤或者出皮疹,应戴手套。
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标准,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对应Ⅰ、Ⅱ、Ⅲ、Ⅳ级生物安全标准。
屏障主要为实验室气流控制及灭菌设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groundwater environment)(发布稿),根据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天津云检医学检验中心应该属于第163项,专业实验室,根据生物实验室安全等级,不属于P3、P4生物安全实验室,及转基因实验室,因此环评类别采用报告表的方式(约需1个月),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Ⅳ类。
根据4 总则 4.1一般性原则,Ⅳ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了解,天津目前的程序是需拿到设置医疗许可,然后环评,再开始动工装修。
本标准概括了传染性微生物和实验动物工作中的四个生物安全级别所包括的主要要素。
根据给个人、环境、社会提供的保护情况,确定级别。
生物安全一级(BSL-1)BSL—1适合于非常熟悉的病源,该病源不会经常引发健康成人疾病,对实验人员和环境潜在危险小。
实验室没有必要和建筑物中的一般行走区分开。
一般按照标准的微生物操作,在开放的实验台面上开展工作。
不要求、一般也不使用特殊的遏制设备和设施。
实验人员在实验程序方面受过特殊训练,由受过微生物学或相关科学一般训练的科学工作者监督实验。
以下标准及特殊操作、安全设备及设施和BSL—1病源有关:一、标准微生物操作:1、在进行有关培养物及样品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进行活体处理后,实验人员要洗手;离开实验室前脱手套。
3、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
不允许在工作区存放食物和日常生活用品。
在实验室中,戴隐型眼镜的人,也需戴口罩或面罩。
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4、不能用嘴移液,只能用机械装置移液。
5、制定锐器安全使用规范。
6、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溅出和气溶胶。
7、至少一天一次、活体溅出时,都应进行台面消毒。
8、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
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其包装应符合有关地方、州、联邦法规。
9、当存在传染源时,应在实验室入口处贴生物危险标志,并显示以下信息:实验中的病源名称、研究者姓名及电话号码。
10、实施控制昆虫和龋齿动物的程序(参见附录G)(另发)二、特殊操作:无三、安全设备(第一道屏障)1、和BSL-1相关的病源,其操作一般不需要生物安全柜之类的特殊遏制装置或设备。
2、建议穿实验服、大褂、制服,避免污染和衣服上的尘土。
3、若手上皮肤有伤或出皮疹,应戴手套。
4、操作过程中,估计会出现微生物或危险物溅出时,应戴保护眼具。
四、实验室设施(第二道屏障)1、实验室应设置门以控制进入。
2、每个实验室有一个洗手池。
3、实验室设计要便于清洗,实验室内不适宜用地毯。
4、实验台表面应能防水、耐热、耐有机溶剂、耐酸碱和耐用于工作台面及设施消毒的其他化学物质。
5、实验室的实验台应能承受预期的重量并符合使用。
实验台、安全柜以及设备之间的空间应便于打扫。
6、如果实验室有对着外面的窗子,应装防止苍蝇的窗纱。
生物安全二级(BSL—2)BSL—2与BSL—1类似,适合于对人和环境有中度潜在危险的病源,与BSL—1的区别在于:(1)实验人员均接受过病源处理方面的特殊培训,并由有资格的科学工作者指导;(2)进行实验时,限制进入实验室;(3)对于污染的锐器,要特别注意;(4)某些可能产生传染性气溶胶或飞溅物的过程。
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或其它物理遏制设备中进行。
以下的标准及特殊操作、安全设备及设施和BSL—2病源有关:一、标准微生物操作: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进行活体处理后,实验人员要洗手;离开实验空前脱手套。
3、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
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4、不能用嘴移液,只能用机械装置移液。
5、制定锐器安全使用规范。
6、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溅出和气溶胶。
7、实验完毕、下班前、活体溅出或溢出时,都应使用对病源有效的消毒剂进行台面消毒。
8、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
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
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地方、州、联邦法规。
9、实施控制昆虫和龋齿动物的程序(参见附录G)(另发)二、特殊操作:1、在开展有关传染病源工作时,实验室主任应禁止或限制人员进入实验室。
一般情况下,易感人员或感染后会出现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允许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例如,患有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的人,其被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实验室主任对每种情况的估计和决定谁能进入实验室或动物房工作,负有最终责任。
2、实验室主任应制定规章和程序,只有告知潜在风险并符合进入实验室特殊要求(如,经过免疫接种)的人,才能进入实验室。
3、存在外源性病源时,实验室入口处应贴有生物危险标志,并显示以下信息:有关病源、生物安全级别、免疫接种要求、研究人员姓名、电话号码、在实验室中必须佩带的个人防护设施、出实验室所要求的程序。
4、实验室人员接受适当的、和实验室中处理或将要处理的病源有关的免疫接种或测试(如,乙肝免疫接种或TB皮试)。
5、根据所处理的病源,适当时,收集和储存适合于实验室人员和有风险人员使用的基本血清样品。
根据所处理病源或设施的功能,应定期收集其他血清样品。
6、实验室主任为实验室人员特别制定的标准操作程序或生物安全手册中,应包括生物安全程序。
对于有特殊风险的人员,要求阅读并在工作及程序上遵照执行。
7、实验室主任保证实验及其辅助人员接受适当的培训,包括和工作有关的可能存在的风险、防止暴露的必要措施和暴露评估程序。
当程序必需改变时,有关人员必须每年更新知识,接受附加培训。
8、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毛细管、手术刀。
a.针和注射器或其他锐器应限制在实验室内,类似灌肠、静脉切开放血、或实验动物液体吸出等,可以用其他器具的,就不要用锐器。
可能时,用塑料器具代替玻璃器具。
b.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
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
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c.适当时,使用带针头套的注射器、无针头的系统和其他安全设施。
d.打碎的玻璃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
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到掉前,应按照地方、州、联邦的规定进行消毒。
9.培养物、组织,体液标本,或具有潜在传染性的废物要放入带盖的容器中,以防在收集、处理、储存、运输或装卸过程中泄露。
10.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
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地方、州或联邦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地方、州或联邦的规定打包运输。
11.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12.和实验无关的动物不允许进入实验室。
三、安全设备(第一道屏障)1、任何时候都要使用正确保养的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a.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研磨、匀浆、剧烈震荡或混匀、超声波破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容器内部的压力可能与大气压不一致)、动物鼻孔接种、从动物或胚胎卵采集感染组织。
b.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2、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微生物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3、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
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如,咖啡屋、图书馆、门房)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
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4、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
戴两副手套更合适。
明显污染的手套要处理,当有关传染源工作结束时或手套损伤时,要去掉手套。
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
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
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四、实验室设施(第二道屏障)1、遏制病源的设施应该有带锁的门(见42CFR 72.6)(另发)。
2、新建实验室选址要远离公共场所。
3、每个实验室有一个洗手池。
4、实验室设计要便于清洗,实验室内不适宜用地毯。
5、实验台表面应能防水、耐热、耐有机溶剂、耐酸碱和耐用于工作台面及设施消毒的其他化学物质。
6、实验室的操作台应能承受预期的重量并符合使用要求。
实验台、安全柜以及设备之间的空间应便于打扫。
实验室使用的椅子及其它器具,应覆盖易于清洗的非织物。
7、安装生物安全柜时,要考虑到房间的通风和排风,不会导致生物安全柜超出正常参数运行。
生物安全柜应远离门、远离能打开的窗,远离行走区,远离其他可能引起风压混乱的设备,保证生物安全柜气流参数在有效范围内。
8、应有眼睛冲洗装置。
9、光线适宜于开展所有的工作,避免反光和闪光,以免妨碍视觉。
10、没有特别的通风要求。
添置新设备时,应考虑机械通风系统输送的气流不会造成实验室外部空气的循环。
如果实验室有对着外面的窗子,应装防止苍蝇的窗纱。
生物安全三级(BSL—3)BSL—3应用于临床、诊断、教学、研究、或者生产设施,在该级别中开展有关内源性和外源性病源的工作,若因暴露而吸入该病源。
会引发严重的、可能致死的疾病。
实验人员应在处理致病性的和可能使人致死的病源方面受过专业训练,并由对该病源工作有经验的、有资格的科学工作者监督。
所有与传染源操作有关的步骤,都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遏制装置中进行,或由穿戴合适防护服及设施的实验人员进行。
实验室经过特殊设计和施工。
然而,应该认识到现有有些设施,不一定满足BSL-3的所有要求(即,双门进入工作区和密封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在BSL—2设施中开展常规操作(如,诊断程序中用于鉴定;分型、敏感性测试的病源繁殖),其安全级别也可接受,但还需做到1)将实验室内废气排出室外;2)实验室的通风经过平衡以向室内提供定向气流;3)工作时,禁止进入实验室;4)严格遵照或使用BSL—3中推荐的标准微生物操作、特殊操作和安全设备。
只有实验室主任可作出对BSL—3推荐的修订方法进行补充的决定。
以下的标准和特殊安全操作、设备及设施和BSL—3病源有关:一、标准微生物操作1、实验时,由实验室主任决定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接触传染源的人员在离开实验室取下手套后,要洗手。
3、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
实验室内戴隐型眼镜的人,也要戴眼镜和面罩。
食品要存放在工作区外专用的橱柜和冰箱中。
4、不能用嘴移液,只能用机械装置移液。
5、制定锐器安全使用规范。
6、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气溶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