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烟草香味物质的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彭黔荣)
- 格式:pdf
- 大小:240.08 KB
- 文档页数:5
卷烟主流烟气中的几种芳香胺的检测谢建玲;杨敏;彭黔荣;周大颖;张婕;吕燕文;史训遥;赖东辉【期刊名称】《贵州化工》【年(卷),期】2008(033)002【摘要】采用固相萃取(SPE)-气相(GC)-质谱(MS)选择离子监测(SiM)法测定主流烟气中4种芳香胺.探讨了酰化时间、酰化剂用量、三甲胺用量、洗脱剂用量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在酰化剂为五氟丙酸酐,酰化温度25~C-30~C,酰化时间40分钟,酰化剂与底物摩尔比1:2的优化条件下,15min内可实现4种芳香胺的分离检测.方法用于卷烟主流烟气中几种芳香胺的测定,【总页数】4页(P40-42,60)【作者】谢建玲;杨敏;彭黔荣;周大颖;张婕;吕燕文;史训遥;赖东辉【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大学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中烟工业公司,贵州贵阳,550003;贵州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贵州,贵阳,550002;贵州大学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中烟工业公司,贵州贵阳,550003;贵州大学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中烟工业公司,贵州贵阳,5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6.5【相关文献】1.LC-MS/MS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4种芳香胺 [J], 余晶晶;王昇;谢复炜;陈玉松;赵阁;张晓兵2.卷烟主流烟气中芳香胺检测的研究进展 [J], 吴力菊;彭黔荣;曹淑莉;汪德祥;杨敏3.抽吸模式对卷烟主流烟气主要芳香胺释放量的影响 [J], 张亮;陈嘉彬;孙海峰;王奕;刘贤杰;谢涛;王芳4.卷烟辅助材料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B(a)P、 NNK及4种芳香胺总量释放量的影响研究 [J], 李朝荣;陶飞燕;汪长国;戴亚;冯广林;周志刚5.卷烟辅助材料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8(a)P、NNK及4种芳香胺总量释放量的影响研究 [J], 李朝荣;陶飞燕;汪长国;戴亚;冯广林;周志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烟用香精香料的分析方法进展摘要:目前,对日化产品和食品等中香味物质的检测方法有顶空-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法 和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法。
气相色谱法操作繁琐、耗时长,而且缺乏准确的定性能力,易造成假阳性。
质谱具有强大的定性和定量能力,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中有机物的分析检测。
APCI-MS自发展以来广泛用于食物中香味物质的分析,但是其灵敏度受仪器的洁净程度和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PTR-MS作为一种检测食品、日用品中香味物质的新方法,以H 3O +作为试剂离子,当样品中水分较多时,容易产生水合离子团簇,影响定性分析。
关键词:RP-HPLC 测定分析1.香料成分的分析技术发展对于采集所得的香气成分浓缩物的再分离、鉴定,通常用色谱法,其中气相色谱法(GC)最为常用,最先是利用填充柱色谱法来分离香气成分,现大多数改用玻璃毛细管及石英毛细管,大幅度提高分析水平。
GC的检测器大都采用FID,最近AED开始运用于香气分析,此法最具有应用前景,值得关注。
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方法是目前基本的应用仪器,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必须同时辅以多种仪器,才能得到比较全面的分析结果,现在气质联用、核磁共振、液质联用也是当今香料成分分析中常用方法。
样品有效成分分离与浓缩技术进展近20多年来,分析仪器有了惊人的发展,但对于许多气味化合物来说,人类的鼻子仍然比现今用于香气分析的检测器灵敏,因此香气鉴定前必须先进行香料的分离和浓缩。
当前主要运用蒸馏法、溶剂萃取法和顶空气体捕集法,而顶空法最为常用。
目前尚无更新更好的分离浓缩方法。
2气相色谱(GC)技术实现分析方法的选择性一直是分析方法研究的热点。
以全氟三丁胺为反应试剂,借助GC-Ion Trap MS对烟草中的吡啶类生物碱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离子分子反应的新方法。
该方法通过全氟三丁胺在外源中产生的相关碎片离子(CF3-, C3F5- 和C5F10N-)在质谱的离子阱中与吡啶环的特征反应形成的特征离子([M+1]+, [M+69]+, [M+131]+, [M+264]+),可以选择性地检测烟草中的吡啶类生物碱。
气相-质谱联用法测定主流烟气中几种芳香胺谢建玲;彭黔荣;杨敏;张婕;刘钟祥;蔡元青【期刊名称】《分析试验室》【年(卷),期】2008(0)S1【摘要】采用固相萃取(SPE)-气相(GC)-质谱(MS)选择离子监测(SIM)法测定主流烟气中4种芳香胺(1-萘胺、2-萘胺、3-氨基联苯、4-氨基联苯)。
探讨了萃取方式、萃取液浓度、萃取时间、pH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
对影响提取主流烟气中芳香胺的参数进行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用5%HCl在室温下超声萃取40 min,烟气中的芳香胺生成胺盐,用50%NaOH调胺盐pH至12以上,将胺游离出来。
用五氟丙酸酐酰化,florisil SPE柱纯化后,上GC/MS检测。
在优化的条件下,15 min内可实现4种芳香胺的分离检测。
1-萘胺、2-萘胺、3-氨基联苯、4-氨基联苯的检测限分别为0.12、0.09、0.13、0.10 ng/mL,相对标准偏差在3.2%~4.7%之间;标准回收率在93.72%~104.22%之间,方法用于卷烟主流烟气中几种芳香胺的测定。
【总页数】5页(P318-322)【关键词】芳香胺;气质联用法;衍生【作者】谢建玲;彭黔荣;杨敏;张婕;刘钟祥;蔡元青【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贵州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7;O657.63【相关文献】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丁香酚 [J], 廖惠云;朱龙杰;庄亚东;李朝建;张媛;韩开冬2.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烟草中异丙甲草胺、仲丁灵、氟节胺、敌草胺的残留量 [J], 梅文泉;邵金良;黎其万;陈兴连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 [J], 毛友安;钟科军;卢红兵;魏万之;戴云辉;魏新亮;李艳春4.匀浆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苯并[a]芘 [J], 吴平艳;段孟;郭婷婷;张世东;李涵5.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4种芳香胺化合物 [J], 侯宏卫;唐纲岭;胡清源;庞永强;边照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酚的分离检测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彭黔荣,杨敏,张婕,刘钟祥,蔡元青,谢建玲,赖东辉,周静
申请号:CN200810301862.2
申请日:20080530
公开号:CN101592638A
公开日:
200912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酚的分离检测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酚的检测时,只能测定间-甲酚和对-甲酚的混合含量的缺陷,在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中添加一定量的β-环糊精即可解决此问题,在成功的对间-甲酚和对-甲酚异构体进行分离检测的同时,还不会影响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苯酚和邻甲酚含量的分离测定,这种方法可望应用于卷烟产品有害酚类物质的日常检测中。
申请人:贵州中烟工业公司,贵州大学
地址:550004 贵州省贵阳市瑞金北路15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李大刚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烟草香味物质研究报告烟草香味物质是指烟草中存在的能够产生香味的化学物质。
烟草香味物质的研究对于了解烟草的品质和改善烟草的口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烟草香味物质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
研究方法:研究人员通常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来分析烟草香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
通过对烟草样品进行萃取和分离,然后利用质谱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研究结果:根据研究,烟草香味物质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两大类。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贡献了烟草的香气和口感,包括醛类、酮类、醇类和酸类等。
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则主要存在于烟雾中,负责烟草的燃烧过程和产生的气味。
研究发现,在烟草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烟草品种、生长环境、采摘时机和烟草加工工艺等。
不同品种的烟草含有不同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也是导致不同品牌烟草具有独特香味的原因之一。
此外,研究还发现,烟草中的香味物质还存在协同效应,即不同香味物质的组合会产生更复杂和独特的香味。
这为烟草的调配和改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意义:烟草香味物质的研究对于改进烟草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烟草中香味物质的组成和影响因素,可以为烟草的种植、加工和配方提供指导,进而改善烟草的口感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研究烟草香味物质还可以为烟草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总结:烟草香味物质的研究对于改进烟草品质、了解烟草的口感和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烟草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以了解烟草的香味来源和调配规律。
此外,烟草香味物质的研究对于烟草产业的发展和调控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然而,由于烟草香味物质的成分复杂多样,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难度,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种准确表征和评价卷烟香气中清香特征的方法
通过HS-GC-MS、MS检测方法来获取致香物质定量数据,并通过相应致香物质的阈值来计算并构建得到卷烟清香香韵指数F。
本发明操作简便、不易受杂质干扰、检测结果准确。
GC-MS、MS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比GC-MS高,避免了GC-MS灵敏度低、分辨率不足、选择性差、易产生假阳性结果、且不能给出足够的定性、定量信息等问题。
本发明从物质基础的角度对卷烟清香特征进行了相应描述和表达,避免了感官评吸的主观性,客观综合表征及评价卷烟产品的清香香气风格。
烟用香精香料品质鉴定技术研究进展蒋名鹏2011313546(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650000)摘要:烟用香精香料是卷烟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其配方更是卷烟行业的核心技术,对改善卷烟的口感、突出烟草风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低焦油卷烟的不断发展,为弥补因降焦而引起的香味不足,加香加料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香精香料的质量稳定性倍受香精香料生产企业和卷烟企业的关注。
单纯地通过酸度、折光指数、溶混度、挥发物总量等常规指标及调香师的经验难以准确了解香精香料质量的变化[1-4]。
因此,建立一种科学合理、而非人为主观判定的质量评价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电子鼻技术、指纹图谱分析技术来阐述烟用香精香料品质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香精香料品质鉴定电子鼻指纹图谱1 引言烟用香精香料是卷烟产品的“灵魂”,是卷烟制品形成风格特色的奥秘所在,是卷烟行业的秘密武器。
烟用香精香料多取材于天然香精香料,受原料产地,生产工艺等诸多因素影响,其质量具有一定的波动性,目前烟草行业对香精香料的质量控制和识别主要依据品香师的经验和简单的理化指标分析,由于品香师的感官检验(香气、香味和外观检验)存在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和理化指标(相对密度、折射率、醇值、醋值等)的允许范围相对较大,致使检验结果的重复性和可比性较差。
另外,用嗅觉鉴别是一种吸入的过程,人工鉴别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嗅觉敏感度易减退,长期工作在不良气味环境下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
电子鼻可以检测各种不同种类的试样,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过程,并且能避免人为误差,重复性好,还能检测评价一些人鼻不能够评价的气体[5]。
有研究表明[6]烟用香精香料的主体香是其内含的多种化学成分的一种综合性的表现,香精香料的化学成分复杂,对其一种或几种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难以对香精香料的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而指纹图谱恰好是一种从整体上表征香精香料特性的一种方式[7],因此,指纹图谱技术就是一种有效的香精香料质量控制手段。
β-环糊精在卷烟主流烟气中简单酚类分析中的应用张婕;彭黔荣;杨敏;谢建玲;刘钟祥;蔡元青【期刊名称】《烟草科技》【年(卷),期】2008(000)012【摘要】为准确测定卷烟烟气中对一甲酚和闻一甲酚异构体,进行了流动相中添加β-环糊精(β-CD)前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卷烟烟气中7种有害酚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①流动相中添加5.29×10(-3) mol/Lβ-CD水溶液,可同时将对-甲酚、问-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苯酚和邻-甲酚分离;②7种酚的回收率为92.9%~102.4%,RSDl.78%~4.33%.该法可用于卷烟烟气中这7种有害酚的测定.【总页数】5页(P47-51)【作者】张婕;彭黔荣;杨敏;谢建玲;刘钟祥;蔡元青【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贵阳市蔡家关,550003;贵州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贵阳市如意巷25号,550003;贵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贵阳市蔡家关,550003;贵州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贵阳市蔡家关,550003;贵州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贵阳市如意巷25号,550003;贵州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贵阳市如意巷25号,5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411.2【相关文献】1.卷烟主流烟气中酚类含量与盒标焦油及烟碱含量关系的分析 [J], 张晓;刘丽竹;张玉璞;高文全;刘亚平2.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酚类含量的分析研究 [J], 管仕栓;张扬;张文玉;汪文良;刘艳芳;梁宏谋;程传玲3.超高效液相色谱β-环糊精流动相添加剂法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酚类化合物[J], 李中皓;唐纲岭;庞永强;姜兴益;陈再根;胡清源4.环糊精类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J], 姚彤炜;曾苏;丁海青5.简单节杆菌发酵液中羟丙基-β-环糊精含量HPLC法分析 [J], 赵清;申雁冰;骆健美;王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烟草香味物质分析研究进展烟草行业一直是一个备受和争议的领域。
随着人们对烟草产品的需求和认知不断提高,对烟草香味物质的分析研究也日益受到。
本文将阐述近年来烟草香味物质分析研究的主要进展,涉及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
近年来,随着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方法应用于烟草香味物质的分析。
例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可以用于鉴定烟草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烟草中的非挥发性物质。
电子鼻、电子舌等感官分析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烟草香味物质的评估。
烟草香味物质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酚类、酯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烃类和微量元素等。
这些物质在烟草中含量较低,但对烟草的香味、口感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烟草香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因烟草品种、生长环境、加工方式等因素而异。
因此,对烟草香味物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有助于理解烟草的品质和特性。
除了上述分析方法的应用外,近年来研究者们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可以用于烟草香味物质的分析。
例如,红外光谱(IR)和拉曼光谱(RAMAN)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烟草中的有机物质;核磁共振(NMR)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烟草中的有机分子结构;X射线衍射(XRD)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烟草中的无机物质。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烟草香味物质的分析研究提供了更多手段。
总结起来,近年来烟草香味物质的分析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分析方法和新技术,深入探讨了烟草香味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烟草的品质和特性,也为烟草育种、加工和产品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由于烟草香味物质的种类繁多且含量较低,现有的分析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揭示烟草香味物质的全部信息。
对烟草香味物质的形成机制和相互作用规律仍需进一步研究。
面对日益严格的吸烟限制和监管政策,如何通过技术手段降低烟草的有害成分,提高其安全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26卷 第1期2006年2月湛江海洋大学学报Journal of Zhanjiang Ocean UniversityVol.26No.1Feb 2006烟草香味物质及其形成的前体物质研究进展1景延秋1, 宫长荣1, 高玉珍1, 刘 瑛2, 王卫峰1, 屈晓然3(1.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2; 2.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036; 3.平顶山烟草公司,河南平顶山467000)收稿日期:2005_10_26基金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资助项目(110200302007)第一作者:景延秋(1972)),女,河南南阳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烟草化学分析研究工作。
e-mail:jingyanqi u72t@ 通讯作者:宫长荣摘 要:烟草香味是评价烟叶及卷烟感官质量的重要指标。
介绍了烟草及烟气中香味物质的分离、分析、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以及研究成果,并对形成烟草香味的前体物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烟草;香味物质;前体物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S4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995(2006)01-0094-05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Aroma Compositionsof Tobacco and the precursor substancesJING Yan -qiu 1,GONG C hang -rong 1,GAO Yu -zhen 1,LI U Ying 2,W ANG We-i feng 1,QU Xiao -ran3(1.He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China ;2.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036,China ;3.Pingdingshan Tobacco Com pany ,Pingdingshan 467000,China )Abstract :The aroma of tobacc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evaluating the qualities of tobacco leaf and cigarette.In this article,the basic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separating,analyzing and identifying aroma compositions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flavor substances were introduced,precursor substances that form aroma compositions were e xplored.Keywords :Tobacco;Aroma C ompositions;Research development;Precursor substance 烟草香味是评价烟叶及卷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烟草中的香味化学成分对于提高烟草品质、监控卷烟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分析研究进展
周静;彭黔荣;张燕;赖东辉;蔡元青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9(037)026
【摘要】综述了近50年来国内外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分析研究进展,并对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各种化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比较,指出目前随着近红外光谱法在烟草中的不断应用,近红外光谱法能为烟草企业测定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分析方法.
【总页数】3页(P12530-12532)
【作者】周静;彭黔荣;张燕;赖东辉;蔡元青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贵州贵阳,550003;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贵州贵阳,550003;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贵州贵阳,550003;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贵州贵阳,550003;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贵州贵阳,550003;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贵州贵阳,5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72
【相关文献】
1.烤烟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和高级脂肪酸研究进展 [J], 张骏
2.烟草中有机酸和非挥发性有机酸分析的研究进展 [J], 刘春奎;陈勇健;黄淮焕;杨
静;康文功
3.微波辅助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 [J], 蒋次清;胡守毅;李忠;王璐;王岚;廖臻
4.响应面法对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测定的优化 [J], 邱宝平;王政;刘晓旭;郭连民;祁林;郭鹏;陈亮;张峻松
5.烟草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甲酯化条件优化及定量分析 [J], 张迎春;蔡冰;郭国宁;李丹;王承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烟草香味物质的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彭黔荣;杨敏;石炎福;刘钟祥
【期刊名称】《香料香精化妆品》
【年(卷),期】2003()5
【摘要】本文论述了烟草香味成分的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烟草香味成分的研究、卷烟的产品设计提供了研究方法和信息。
【总页数】5页(P22-26)
【关键词】烟草;香味物质;样品前处理;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产品风格
【作者】彭黔荣;杨敏;石炎福;刘钟祥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化工学院;贵州工业大学生化学院;贵州工业大学生化学院;黄果树集团技术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57.4
【相关文献】
1.国内外烟草碱性香味物质分析研究进展 [J], 王维刚;许蔼飞;唐桂芳
2.新型烟草制品用烟草香味物质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J], 淡俊豪;齐绍武;黎娟;朱益;靳辉勇;梁仲哲
3.复杂样品痕量极性小分子化合物的样品前处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J], 张仟春;罗夏琳;李攻科;肖小华
4.食品及环境样品中双酚类物质的前处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J], 张雨佳; 凌云; 张元; 张峰
5.水产品中有害物质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J], 王兴益;陈彦龙;肖小华;李攻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