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颜色》导学案(附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8.34 KB
- 文档页数:2
第9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2.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3.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1.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2.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1.作者名片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妇的次女,《居里夫人传》的作者,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2.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3.识别文体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的节选。
4.字词积累(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简陋.()燥.热()冻僵.()镭.()钋.()沉淀.()炽.热()幼稚.()轮廓.()踱.()窒.息()吹嘘.()骤.雨()气氛.()筋.疲力尽()(2) 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温度高,极热。
()②突然。
()③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④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⑤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⑥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二、探究案1.课文结构梳理2.思考探究(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示:以“人物+地点+事件”的格式进行概括)。
(2)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如何?她是如何看待的?(3)课文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的话,请说说这些引用在文章中的作用。
(4)人与人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在于个性的不同。
传记要写出传主是“这一个”,就要在传记中刻画出传主的个性。
阅读文章后,说一说在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中,居里夫人表现出了怎样的个性。
(5)传主具有怎样的精神品格?三、质疑案1.这篇文章在选入教材之前,曾经有三个题目——《镭的发现》《伟大的发现》《美丽的颜色》,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读完课文,回想一下,你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请你针对本文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难,用红笔标注在课本上。
第09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科学探索时的艰苦与快乐,感受居里夫妇的精神和品质。
2.理解文中引用原话及人物描写的作用,把握传记的主要特点。
3.感受本文含蓄委婉,富有情味的语言,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重点难点】1.了解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
2.把握传记的特点,了解引用和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学习过程】1.人物简介玛丽·居里,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研究放射性现象,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镭和钋。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4日因白血病逝世。
2.作者简介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人的次女,法国人,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曾为其母撰写《居里夫人传》。
3.作品简介《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写成的。
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的年表,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记录。
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4.文体知识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
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
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两个:一是真实性,二是文学性。
5.字词积累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微妙.(miào)燥.热(zào)沥.青(lì)骤雨猝.至(cù)窒.息(zhì)吹嘘.(xū)荧.光(yíng)筋.疲力尽(jīn)简陋.(lòu)炽.热(chì)踱.步(duó)小心翼.翼(yì)轮廓.(kuò)酸渍.(zì)铀.矿(yóu)和.颜悦色(hé)理解下列词语的词义:炽热:温度高,极热。
美丽的颜色导学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美丽的颜色》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识写生字词。
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学习品味文章精练的语言,并把这种语言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去。
(3)学习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学习重点: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学习难点: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课前预习1.作家作品知识:《美丽的颜色》选自《》。
居里夫人____国______、______原籍_______,先后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奖。
作者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次女。
2.熟读课文,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燥()热窒()息沥()青吹嘘()猝()钋()骤()雨踱()炽()热筋疲力竭()和颜悦色()小心翼翼()3.解释下列词语:(参看书下注释或查字典)筋疲力竭:和颜悦色:踱:吹嘘:猝: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样写的用意是什么?6.课文大量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思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考考你的记忆居里夫妇的工作是“极端艰苦”的,但他们在工作中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
“极端艰苦”具体指:2.说说你的理解(1)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居里夫妇哪些可贵的品质?(2)本文节选的内容在原作《居里夫人传》中的标题是“伟大的发现”,编者将题目改为了“美丽的颜色”,你更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美丽的颜色》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传记文学真实的特点,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2.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课堂流程【自学导思】一、预习课文,完成填空。
1.背景简介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艾芙•居里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和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本文节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内容是居里夫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工作,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
2.完成自学结构图二、自学感悟(写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困惑和发现等)活动一:自读课文,完成任务。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怎么阅读?2.文章叙述怎么样的故事?3.“美丽的颜色”指的是什么?活动二:速读课文,寻找动人镜头找一找:围绕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作者展现了哪些动人的镜头?请简要概括,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发现镭的过程镜头的背景镜头的内容炼制沥青铀矿①②不停地搅拌沥青工作的间歇时刻夫妻间的工作讨论③④夜晚陪伴孩子入睡⑤活动三:小组合作、自学探究1.读传记,读人更要读精神。
文章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精神?2.作者是居里夫妇的小女儿,她既是写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写自己的母亲。
因此文字中饱含一份浓浓的爱意和柔情,这种情感可以从哪些地方读出来?请找出文中最富情味的句子,并细细品味。
3、本文在叙事的同时,还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比如“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请找出来并思考传记文体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探究课文题目《美丽的颜色》的内涵。
【我的建构】:请结合本节课学习内容,建构本节课知识结构,画出思维导图并展示:【。
《美丽的颜色》导学案(含答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学习品味文章精练的语言,并把这种语言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去。
3、学习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重点1、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层次。
三、资料助读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
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
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
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
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四、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 ) ()燥热窒息沥青吹嘘筋疲力竭2、辨字组词。
龄()扎()励()输()铃()札()厉()愉()五、探究课文1、要点回顾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2、问题展示(1)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结构层次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
”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二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何理解在此恶劣环境下的“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8.*美丽的颜色国学名句:天将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掌握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感情。
体会文中引用居里夫人言行的作用。
3、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领略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难点体会文中引用居里夫人言行的作用。
自主突破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微.妙()简陋.()骤.雨()窒.息()轮廓.()炽.热()吹xū()zào热()lì()青yíng()光duó()步精疲力jié()和颜yuè()色答案:wēi lòu zhòu zhìkuòchì嘘燥沥荧踱竭悦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
(2)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3)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4)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答案:(1)空气湿度小而温度高。
(2)温度极高,极热。
(3)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4)对人或事过分吹捧。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居里夫人,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本文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
答案:《居里夫人传》波兰镭艾芙.居里合作探究4.“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
”这句话中的“快乐”指什么?答案:“快乐”指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的时间提取“镭”。
5.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话,找出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示例:例如第五自然段的“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做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
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导学案9.美丽的颜色素养目标 1.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
2.体会生动细致地描写人物的方法,理解对比、引用的手法。
3.学习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学法指引传记中引用的作用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的可信性、真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也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课前预习1.简介艾芙居里(1904—2023),居里夫人的次女,法国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代表作《居里夫人传》。
2.背景简介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艾芙居里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和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本文节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内容是居里夫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工作,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
3.完成自学结构图基础夯实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wēi miào(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2)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rè(燥热)得像温室。
(3)他们炼制lì qīnɡ(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
(4)每逢zhòu yǔ(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 xī(窒息)。
(5)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chuī xū(吹嘘)过!(6)它们那些略带蓝色yínɡ ɡuānɡ(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7)到了晚上,简直是jīn pí lì jìn(筋疲力尽)。
(8)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淳朴、仁慈、美丽、hé yán yuè sè(和颜悦色),表现了一种平民式的母爱和人情味。
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熟读课文,识写生字词。
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学习品味文章精练的语言,并把这种语言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去。
(3)学习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2、预习要点(1)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层次。
3、达标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
( ) ( ) ( ) ( ) ()燥热窒息沥青吹嘘筋疲力竭(2)辨字组词。
龄()扎()励()输()铃()札()厉()愉()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1)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
(2)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2、问题展示(1)了解居里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结构层次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
”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理解在此恶劣环境下的“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9.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
2.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大量引用传主的信札和日记中的话,补充历史细节,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3.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导学案、课件导入在《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中我们得知,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许多科学家穷尽一生也未必与该奖有缘,但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却在一生中两次获此殊荣。
她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从中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课堂活动设计学案及答案预学展示【资料检索】1.关于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镭和钋。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2.作者与作品艾芙·居里:法国科学家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的次女。
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居里夫人传》是她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写成的。
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的居里夫人年表,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记录。
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为27种文字在世界上发行。
【语言积累】3.先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再将列词语抄写在作业本上。
炽(chì)热荧(yíng)光踱(duó)步猝(cù)至气氛(fēn)沉淀(diàn)沥.(lì)青筋(jīn)疲力尽简lòu(陋) zào(燥)热冻jiānɡ(僵)幼zhì(稚)轮kuò(廓)窒息(zhì)吹xū(嘘) zhòu(骤)雨4.先查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再选出使用不正确的一项(D)A.路边有一只小鸟在吃食,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打扰了它吃早餐。
8、《美丽的颜色》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学常识。
2、通过阅读课文,感受科学发现的艰辛,领略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3、学习品味文章精练的语言,并把这种语言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去。
二、资料助读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
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
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
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
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三、检查预习1、给加横线字注音。
燥热()窒息()镭()沥青()吹嘘()冻僵()沉淀()钋()热忱()幼稚()炽热()踱步()骤雨猝至()筋疲力竭()2、解释积累下列词语。
沉淀:热忱:谨慎:筋疲力尽:四、学习探究课文(一)寻找美丽3、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这个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用笔标出来。
4、有感情的朗读这些文段,体会其中表现了居里夫妇什么样的情感。
5、“美丽的颜色”在这里指什么?(二)感悟美丽6、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7、这个“艰苦”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阅读课文,圈点勾画,进行批注。
8、但这样的“苦”的岁月,在居里夫人看来,却是怎么样的?9、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美好”与“快乐”?为什么?10、事实上,镭射线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全身无力。
《美丽的颜色》导学案一、预习达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陋()室蒙()童风靡()恬()静2、解释下列词语。
本文1)风靡:(2)涉猎:(3)作诠释: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点。
本文作者,著名。
本文体裁,是。
本文的线索是。
4、回顾性阅读《陋室铭》完成下列题目。
本文1)本文表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决心;流露出作者的心境。
本文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在横线上填写“陋室”还是“德馨”?本文3)本文开头运用的手法,引出“”的由来,点明“”的特点,用“”一词写出陋室给人的整体感受,同时点明全文的。
二、自主学习1、本文写了爱因斯坦的哪些事情?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
2、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其特点。
3、本文写了爱因斯坦的哪些事情?试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其特点。
4、爱因斯坦为什么会拒绝对英、法的访问?表现了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5、爱因斯坦的成就超过了他的老师吗?他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老师的?表现了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6、“不要……而要……不要……而要……不要……而要……”句式有何特点?仿写一句。
7、“我常常分出什么是最重要的。
”中“分”是什么意思?“最重要”指什么?8、“我未成名,你已逝世!”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未成名”和“已逝世”分别指代什么?9、“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指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0、“什么叫做虚心?”“就是把耳朵睁开,切勿闭塞了自己的听觉。
”这句话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样的品质?1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不一定说。
”句式上有何特点?仿写一句。
这句话从哪两个方面来对比以上两种人的不同之处?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样的品质?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与这句话相照应?哪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这两种人的行为特点?理解本文作者对“美丽的颜色”的深刻体悟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本文作者,是法国物理学家,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二单元8美丽的颜色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体会作者情感。
3.学习居里和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学习过程一、根底积累1.以下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炽.热(zhì)简陋.(lòu)骤.雨(zhòu)小心翼.翼(yì)B.猝.至(cù)窒.息(zhì)吹嘘.(xū)筋.疲力尽(jīng)C.荧.光(yíng)轮廓.(kuò)酸渍.(zì)来回踱.着(duó)D.燥.热(zhào)沥.青(lì)搅.动(jiǎo)嘎.嘎地响(gā)2.以下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典型幻稚仪器冻僵B.炼制搅动沸腾熟悉C.气氛咽喉沉淀神密D.残渣领域笼罩清析3.以下语句与原文不相符的一句是()A.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B.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C.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捧过。
D.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
4.以下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答复:“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B.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C.“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D.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5.填空。
《美丽的颜色》的作者是,国家,优秀的和作家。
她的《》就是写的法国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夫妇。
二、解读探究,把握文本6.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7.“艰苦而微妙的快乐〞中“艰苦〞指;“快乐〞指。
9 美丽的颜色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记叙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
2.学习品味文章精练的语言,并把这种语言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3.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记叙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
难点: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助读资料】玛丽•居里简介玛丽•居里(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
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
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
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
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预习导学】[字词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
炽.热〔〕沥.青〔〕骤.雨〔〕猝.至〔〕窒.息〔〕吹嘘.〔〕钋.〔〕酸渍.〔〕踱.〔〕轮廓.〔〕2.辨字组词。
龄〔〕扎〔〕励〔〕输〔〕铃〔〕札〔〕厉〔〕愉〔〕3.解释以下词语。
〔1〕炽热:〔2〕窒息:〔3〕吹嘘:〔4〕和颜悦色:[整体感知]4.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5.请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
【课堂探究】1.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的语句,概括环境的特点。
2.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他们是怎样分工的?3.居里夫人是怎样工作的?4.“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5.课文大量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思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请品析这句话的含义。
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居里夫人具有怎样的人格魅力。
《美丽的颜色》教案(附反思)(精选五篇)第一篇:《美丽的颜色》教案(附反思)《美丽的颜色》教案知识与技能1.了解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和提取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2.分析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
3.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一、导入新课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篇消息,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提问1: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的语句,概括环境的特点。
明确: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是娄蒙路的棚屋,这里夏天燥热,冬天寒冷,下雨漏水,下霜可以把人冻僵。
她大部分工作,要在院子的露天地里完成。
由此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工作环境简陋、艰苦。
提问2: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他们是怎样分工的?明确: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之后,他们进行了分工,提炼镭的工作由居里夫人一个人来完成。
提问3:居里夫人是怎样工作的?明确:她做的是壮工的工作,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在烟的刺激下,用铁条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着的材料。
长年累月的工作,一个人搬运容器,移注溶液。
提问4:怎样理解比埃尔说的“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明确:“它”指放射性物质镭,从“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实验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目标导学二: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提问5: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明确: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第二单元第九课美丽的颜色一句话目标读懂文章,把握人物特征,品析语言。
一、课前一赛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简陋.(lòu) 轮廓.(guō) 闪耀.(yào) 寂.静(jì)B.愉.快(yú) 草垫.(diàn) 骤.雨(zhòu) 幼稚.(zhì)C.燥.热(zào) 厌烦.(fán) 冻僵.( jiāng) 炽.热(zhī)D.窒.息(zhì) 酸渍.(zì) 踱.着(dù) 猝.至(cù)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冻僵躁热令人厌烦B.练制累人和颜悦色C.熔化幼稚筋疲力尽D.姿势荧光小心翼翼二、独立自主学习细读文章,抓住人物特征,感受作者巧妙的写法3.整理你所了解的居里夫人的资料和人物传记的资料,形成自己的交流资料。
4.整体感知(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以“美丽的颜色”为题,有什么好处?5.深层探究(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
”这句话中的“快乐”指什么?(2)“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找出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表现了居里夫妇怎样的特点?6.品析语言(1)“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结合上下文说说“天真”一词的表达作用。
(2)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处“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一句话的含义。
三、合作探究+展示引导学习邻桌互对、质疑解惑、分享交流、探究引导。
7.请归纳记录在对学、分享中的收获居里夫人人物传记文章内容(引用居里夫人原话的作用)标题妙处词句炒处四、巩固提升学习活动一:课外阅读《居里夫人传》活动二:阅读现代文,完成文后练习精读段落,深入理解文字。
《美丽的颜色》教案(附反思)第一章:颜色的基本概念1.1 颜色与光1.2 颜色的三原色1.3 颜色的混合第二章:颜色的感知与心理影响2.1 颜色与视觉感知2.2 颜色与心理影响2.3 颜色的应用与心理第三章:颜色的搭配与运用3.1 颜色搭配的原则3.2 冷暖色调的运用3.3 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四章:自然界的颜色4.1 植物的颜色4.2 动物的颜色与保护色4.3 天空与大地的颜色第五章:艺术中的颜色5.1 绘画中的颜色运用5.2 摄影中的颜色运用5.3 音乐与颜色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颜色的感知和心理影响部分特别感兴趣,在讲解时可以更加详细一些,举例说明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服装搭配、室内设计等。
可以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尝试颜色搭配,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艺术中的颜色部分,可以邀请一位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创作中的颜色运用经验,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
我还发现学生在学习自然界的颜色时,对于动物的保护色部分理解不够深入。
可以增加一些关于动物保护色的实例,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一概念。
鼓励学生们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发现和欣赏自然界中的美丽颜色,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丽的颜色。
第六章:生活中的颜色运用6.1 色彩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6.2 色彩在时尚搭配中的应用6.3 色彩在广告与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第七章:颜色的文化意义7.1 颜色与文化象征7.2 不同文化对颜色的解读7.3 颜色在节日与仪式中的运用第八章:颜色的科学探究8.1 光的色散与颜色形成8.2 颜色的测量与标准8.3 颜色的科学应用第九章:颜色与心理健康9.1 颜色对情绪的影响9.2 颜色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9.3 个人色彩疗法10.1 颜色在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10.2 学生色彩创作展示10.3 颜色主题的拓展学习与研究附:反思在教学第六章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家居设计和时尚搭配中的颜色运用非常感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家居设计和时尚搭配案例,让学生们了解颜色如何影响空间感和时尚感。
“学展练”魅力课堂语文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日期:编制:审核:编号:【自研课导学】学习目标:晨读目标: 熟读课外,了解内容。
1、初步了解人物传记的主要特点,学习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的方法。
2、弄清行文思路,了解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
【魅力课导学】(课题:《美丽的颜色》课时:一课时)书海拾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向导学·互动展示【练的环节】基础题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炽.热(chì)镭.(léi)猝.至(cù)冻僵.(jiāng)窒.息(zhì)钋.(pō)吹嘘.(xū)荧.光(yíng)轮廓.(kuò)踱.(duó)沥.青(lì)骤.雨(zhòu)2.解释下面的词语。
炽热:火热而猛烈。
炽,火旺。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夸张地宣扬。
简陋:简单粗陋。
燥热:干燥、炎热。
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
形容和善可亲。
颜:面容。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发展题3、本文在叙述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笔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笔录,进一步增强了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
这与人物传记最大的特点——真实性是相吻合的。
同时,这些笔录也直接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性。
提高题:4、某校八年级(1)班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走近玛丽·居里,感受大家风采。
(2)下面是某位同学搜集到的几则素材,请认真阅读然后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
《美丽的颜色》导学案
一、知人论世
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法国著名波
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
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
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
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
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
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二、基础积累
1.浏览全文,请将课下注释及课后“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词在文中圈记,并在原
文中标注相应汉字的拼音。
遇到其他不会读的生字词请查找工具书标注好拼音。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猝.至()窒.息()吹嘘.()
踱.步()骤.雨()筋.疲力尽()和颜悦.色()
三、自主阅读
1.请标注好文章的自然段,大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找出文中直接引用居里夫
人的语句并思考其作用。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本文标题“美丽的颜色”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阅读
1.品读《居里夫人传》的相关章节,圈点勾划同居里夫人有关的动作、语言、
神态等细节描写,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2.请结合拓读材料的内容,给居里夫人写一段话。
(要求:出现体现人物品格
的四字短语。
)
居里夫人,我想对您说:
五、探究质疑
我要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基础积累
2.chì cù zhì xū duó zhòu pí yuè
三、自主阅读
2.①居里夫妇历尽多年艰苦工作,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发现了镭。
②标题“美丽
的颜色”既指镭发出的美丽的颜色,又指居里夫妇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不屈的信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