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线路损耗问题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线路损耗问题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线路损耗问题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线路损耗问题

浅谈电力系统中的线路损耗问题

发表时间:2017-11-10T17:20:28.0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作者:王洪青

[导读] 摘要:线损率是衡量一个供电单位的关键经济技术指标,线损率的高低不仅可以看出一个供电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且是衡量供电单位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

安徽三环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线损率是衡量一个供电单位的关键经济技术指标,线损率的高低不仅可以看出一个供电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且是衡量供电单位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所以,要积极采取有效方式以及措施,使职工队伍树立创新理念,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降低线损工作的实施水平。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电力系统中的线路损耗问题,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力系统;线路损耗

一、线路损耗的危害

电力网络线路耗损包括技术损耗和管理损耗两个部分。其中技术损耗又包括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这部分损耗是由变压器的铁损、电力电容器的介质、电能表电压线圈以及输电线路等引起的,在电力传输和分配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管理损耗则是由于不健全的规章制度、管理不善、计量装置的误差和其他不明因素造成的。根据统计,如果线损率比理论数值高出1%,那么1亿千瓦时的电量就会损失100万千瓦;每年线路损耗可达千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水电站一年零五个月的发电量,这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损失。电力网络线路耗损已经成为供电企业电力浪费的“黑洞”,不但浪费电力企业发展的自有资金,还会严重影响到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危害是十分巨大的。

二、现阶段供电线路电压耗损情况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供电发生的意外安全事故层出不穷,这除了会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之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降低供电线路电压损耗工作的难度系数,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降低供电线路电压损耗的方法时,始终将安全性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使电能达到充分利用,节能真正落实到位。有资料显示,我国的多数地区使用的都是低压电网供电系统,以单端树干形式为主,电流的分布因线路分段的不同而不同,差异性很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从地区的实际供电需求出发,把电源的进网点转移到负载中心,通过负载中心进行电力供电操作,增大导线的截面面积,缩短供电线路,降低供电线路的电压耗损,电能浪费的现象得到大大的改观,提高供电质量,进而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降低电力系统中线路损耗的有效途径

3.1降低线损需要采取目标管理

首先明确线损的最终目标,重点是制定总体目标。日常管理的出发点就是总线损目标的设定,接着再对总线损目标进行分解,将其分解为多个小目标,然后分配给单独的公用变压器以及单条线路,这是达到总目标的前提。公用变压器、线路以及总线损三者之间的目标是相互制约的,三者构成一个线损体系,建立目标连锁。其关键是整合所有线路指标,通过目标方式实现统合,进而达成总线损目标。在完成管理线损目标的制定以后,应该制定相应的计划,有规划的完成预先制定的目标。在进行目标计划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执行方式以及步骤,这样才能让工作顺利的完成,同时在对线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时效性具有较高的要求,那么就要严格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控制,否则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利用组织建设和线损管理之间的互补关系,在线损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硬性的指标,必须要经过组织的制定和审核以后才能进行执行,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监督,建立起一个专门的考核组,让人们具备管理意识,共同完成预先制定的目标,这样才能带动供电企业中员工的积极性,共同完成目标规划的任务,只有在完成个人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以便最终实现总线损的目标。此外,还应该采取合适的奖罚制度,在进行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对人员进行适当的奖罚,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对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这样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如果无法获得有效的反馈,那么就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线损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所以在执行奖罚政策以后,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样也能起到强化工作的效果。

3.2重视技术以顺利实现降损目标

(1)数据采集点数量要增加,确保数据的分析及时而且准确

为了尽早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使线损分析控制有据可循,要以线损“四分”为依据,强化对数据采集系统的改进以及管理。通过对电能量采集系统主站软硬件的升级和对电能量采集终端进行升级、更换,使采集点覆盖主网计量点通过加装和更换客户处计量点的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终端,使采集点覆盖所有客户侧计量点;通过建设配变监测系统,在配网公用变压器安装配变监测终端,同时对达不到安装负控终端要求的专变也加装配变监测终端,实现采集点的全面覆盖,为线损计算以及寻找改善办法提供数据。

(2)新技术手段的使用以及创新

关于主网远程抄表,应该选择电能量采集系统负责完成,通过配变监测系统以及负控系统来促进公变以及客户远程抄表的完成,通过营销 MIS 系统来对相同台区的实际售电量进行汇总,并使用线损“四分”平台对这些系统进行连接,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促使线损“四分”实现自动采集以及计算数据,这极大提高了效率;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改进以及扩展线损“四分”平台的管理作用,确保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促进线损“四分”顺利开展管理工作。同时,要从目前正依托的统计平台建设主网理论计算模块,接着再根据建设配网理论计算模块,最后在线损“四分”统计平台中引进计算结果,对指标管理以及线损分析进行指导。

3.2管理措施

(1)降低线路损耗的组织管理的建立

线路损耗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协调整个电网管理的各方面的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通过责任制度和业绩考核,才能实现对电网各级的有序管理。

(2)线损分析

通过线损分析发现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这对线损管理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不会产生有问题而无法知道的现象。线损分析可以包括过去与现实对比分析、电能平衡和平均水平分析以及理论与实际线损分析等。

(3)对计量装置进行的管理

以用户用电性质以及用电设备具体容量为依据,针对计量装置进行合理配置,确保计量装置可以在负载较大的情况下工作,以使计量

低压线路损耗理论计算

在农村用电管理工作中,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的计算和实际线损的考核是一个薄弱环节。 笔者推荐一种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以供广大城乡电工参考。 1低压线路理论线损的构成 1.1低压线路本身的电能损耗。 1.2低压接户线的电能损耗。 1.3用户电能表的电能损耗。 1.4用户电动机的电能损耗。 1.5用户其他用电设备的电能损耗。 以上所有供电设备的电能损耗之和,即构成低压线路的理论线损电量,其线损电量与线路供电量之比百分数,即为线路的理论线损率。 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线损计算中,只计算到用户电能表,用户的用电设备不再参与实际线损计算。但在理论计算中,凡连接在低压线路上的用电设备的电能损耗,均应计算在内。 2低压线路理论线损计算通用公式 △A=NKI pjR dzt×10 式中N——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口电网结构系数; ①单相两线制照明线路N=2; ②三相三线制动力线路N=3; ③三相四线制混合用电线路N=3.5;

K——负荷曲线形状系数,即考虑负荷曲线变化而采用的对平均电流(I pj)的修正系数,K值按推荐的理论计算值表1选用; 表1负荷曲线形状系数k 值表 最小负荷率 K值0.20.30.4 1.050.5 1.030.6 1.020.7 1.010.8 1.000.8 1.001.0 1.00。2。2。。-3 1.171.09 (最小负荷率a=最小负荷/最大负荷) t——线路月供电时间,h;Rdz——线路导线等值电阻,Ω。 等值电阻可按下式计算: Rdz=ΣN KI zd。 kR k/N×I

zd 式中I zd——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实测最大电流,A; 22KI pj——线路首端负荷电流的月平均值,A。可根据以下不同情况计算选用。 ①配电室装有电流表,并有记录的,可直接计算月平均负荷电流值。 ②如装有电流表,但无记录的,可选取代表性时段读取电流值,然后计算平均负荷电流值。 ③如未装电流表时,可选取代表性时段,直接用钳形电流表读取负荷电流值。 ④配电室装有有功电能表和无功电能表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U pj——线路平均运行电压值,kV,也可近似地用额定电压(Un)代替;AP——线路月有功供电量,kW。h;AQ——线路月无功供电量,kvar。h; t——线路月供电量时间,h。 ⑤如配电室装有有功电能表和功率因数表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cosφ pj——线路负荷功率因数的平均值。 3低压接户线的理论线损计算 从低压线路至用户电能表,从电能表到用电器具的连接线称接户线(或下户线),其理论线损电量可按每10m月损耗为0.05kW。h计算,当接户线长度为L 时,月损耗电量为:

10KV电缆的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

10KV电缆的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 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 1.输电线路损耗 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损失功率,W; I--负荷电流,A; R--导线电阻,Ω (2)三相电力线路 线路有功损失为 △P=△PA十△PB十△PC=3I2R (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 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 R20=RL 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 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 Rt=a(tP-20)R20 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 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 Rl= R20 4)线路实际电阻为 R=R20+Rt+Rl (4)线路电压降△U为 △U=U1-U2=LZ 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 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铁损对某一型号变压器来说是固定的,与负载电流无关。铜损与变压器负载率的平方成正比。 配电网电能损失理论计算方法 配电网的电能损失,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失。由于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客户用电性质不

输电线路损耗

输电线路损耗 1.输电线路损耗 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 单一线路 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损失功率,W; I--负荷电流,A; R--导线电阻,Ù (2)三相电力线路 线路有功损失为 △P=△PA十△PB十△PC=3I2R (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 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 R20=RL 式中R--电线电阻率,/km,; 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 Rt=a(tP-20)R20 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 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 Rl= R20 4)线路实际电阻为 R=R20+Rt+Rl (4)线路电压降△U为 △U=U1-U2=LZ 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 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铁损对某一型号变压器来说是固定的,与负载电流无关。铜损与变压器负载率的平方成正比。 配电网电能损失理论计算方法 配电网的电能损失,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失。由于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客户用电性质不同,负载变化波动大,要起模拟真实情况,计算出某一各线路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电能损失是很困难的。因为不仅要有详细的电网资料,还在有大量的运行资料。有些运行资料是很难取得的。另外,某一段时间的损失情况,不能真实反映长时间的损失变化,因为每个负载点的负载随时间、随季节发生变化。而且这样计算的结果只能用于事后的管理,而不能用于事前预测,所以在进行理论计算时,都要对计算方法和步骤进行简化。

线路电压损失计算实例

电压损失计算实例 例一、负荷为80KW大约离变压器距离为900米,我想用3×70+2×35铜芯电缆是否可行?压降能否承受? 最佳答案 80负荷,电流约160A,70平方铜电缆,载流量没问题 电压降的线损耗需要校核: 电压降=1.75/70*1.08*160*1.732*900/100=67V 线损=1.75/70*1.08*160*160*3*900/100000=18.6KW 未端电压只有380-67=313V 线损率=18.6/80=24% 313V的电压根本不能用,24%的损耗也实在是太高 假如将电缆加粗到3*240+120,未端电压360V,损耗5.4KW。勉强能用。但3*240+120的铜电缆,延伸900米,造价实在太高。5.4KW的损耗也不低,每天工作8小时,一年就得损耗你1.5万度电。不如另买个100KVA 变压器,要经济实惠的多 例二、电机功率45KW,电压380V,距离1500米,应该选择多大线径的铝电缆。 最佳答案 电机功率45KW,查表,额定电流约85A,功率因数约0.88。其安公里数为85×1.5=127.5Akm

铝芯电缆,如果按允许的电压损失为7%,则每安公里的电压损失为7%/127.5Akm=0.055%/Akm,查表,应选150mm^2的电缆两条并列敷设(并联)。 由于传输的功率较大,距离又比较远,故需要很大截面的电缆。高压供电比较合适。 如果采用钢芯铝绞线,会需要更大的截面积,因为架空线路,导线之间的距离大,导线的感抗增大,使得线路的电压降增大。 试取LGJ-150,按公式△ U=√3IL(Rl’cosφ+Xl’sinφ)/Ue*100%=√3×85×1.5(0.21×0.88+0.2 9×0.475)/380×100%=71.2/380×100%=18.8%。 上式中,Rl’为导线的电阻Ω/km,Xl’为感抗Ω/km。 如果选LGJ-185,Rl’=0.17Ω/km,Xl’=0.282Ω/km,得:△ U=62.6/380×100%=16.5%。 显然,用两条LGJ-185并列,还难以满足电压损失<7%。 由于传输的功率大、距离远,如能采用高压供电会好。 其他回答共 3 条 1、1500米的距离,根本不能用380V低压供电。 如果一定要用,需250平方以上的铝电缆 核算一下电压降:2.9/250*1.08*15*90*1.732=30V 未端电压只有350V 线路损耗:2.9/250*1.08*15*90*90*3/1000=4.5KW 损耗率10%

线路损耗计算公式

线路损耗: 线路损耗,简称线损。是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而产生的能量损耗。 正文 电能通过输电线路传输而产生的能量损耗,简称线损。电力网络中除输送电能的线路外,还有变压器等其他输变电设备,也会产生电能的损耗,这些电能损耗(包括线损在内)的总和称为网损。 线损是由电力传输中有功功率的损耗造成的,主要由以下3个部分组成。 ①由于电流流经有电阻的导线,造成的有功功率的损耗,它是线损的最主要部分式中P、Q、I分别为流经路线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流;U为路线上与P、Q同一点测得的电压;R为线路的电阻,与导线的截面、导线的材料和线路的长度有关。 ②由于线路有电压,而线间和线对接之间的绝缘有漏电,造成的有功功率损耗 ΔPg=U2g 式中g是表征绝缘漏电情况的电导。 ③电晕损耗:架空输电线路带电部分的电晕放电造成的有功功率损耗。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后两部分只占极小的份量。 减少线损,节约能量,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是电力部门设计运行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降低线损:①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包括在其他条件合理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高一

级电压送电,在运行中保证电压水平;②使线路中的潮流合理,尤其应尽可能减少线路上无功功率的流动;③选用合理的导线材料和截面。 线损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简介: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 1.输电线路损耗 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损失功率,W; I--负荷电流,A;

低压配电线路理论线损的计算

低压配电线路理论线损的计算 在农村用电管理工作中,低压配电网理论线损的计算和实际线损的考核是一个薄弱环节。笔者推荐一种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以供广大城乡电工参考。 1低压线路理论线损的构成 1.1低压线路本身的电能损耗。 1.2低压接户线的电能损耗。 1.3用户电能表的电能损耗。 1.4用户电动机的电能损耗。 1.5用户其他用电设备的电能损耗。 以上所有供电设备的电能损耗之和,即构成低压线路的理论线损电量,其线损电量与线路供电量之比百分数,即为线路的理论线损率。 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线损计算中,只计算到用户电能表,用户的用电设备不再参与实际线损计算。但在理论计算中,凡连接在低压线路上的用电设备的电能损耗,均应计算在内。 2低压线路理论线损计算通用公式 △A=N。K2。I2 pj 。R dz 。t×10-3 式中N——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口电网结构系数; ①单相两线制照明线路N=2; ②三相三线制动力线路N=3; ③三相四线制混合用电线路N=3.5; K——负荷曲线形状系数,即考虑负荷曲线变化而采用的对平均电流(I pj )的修正系数,K值按推荐的理论计算值表1选用; 表 1 负荷曲线形状系数 k 值表

(最小负荷率a=最小负荷/最大负荷) t——线路月供电时间,h; R dz ——线路导线等值电阻,Ω。 等值电阻可按下式计算: R dz =ΣN K I2 zd。k R k /N×I2 zd 式中I zd ——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实测最大电流,A; I zd。k ——低压线路各分段实测最大电流,A; R K ——低压线路各分段电阻:R K =r ok 。I k ,Ω; N——配电变压器低压出口结构常数(如前); N K ——低压线路各分段结构常数,取值与N相同; I pj ——线路首端负荷电流的月平均值,A。可根据以下不同情况计算选用。 ①配电室装有电流表,并有记录的,可直接计算月平均负荷电流值。 ②如装有电流表,但无记录的,可选取代表性时段读取电流值,然后计算平均负荷电流值。 ③如未装电流表时,可选取代表性时段,直接用钳形电流表读取负荷电流值。 ④配电室装有有功电能表和无功电能表时,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U pj ——线路平均运行电压值,kV,也可近似地用额定电压(Un)代替; A P ——线路月有功供电量,kW。h; A Q ——线路月无功供电量,kvar。h; t——线路月供电量时间,h。 ⑤如配电室装有有功电能表和功率因数表时,可按下式计算:

电网电能损耗计算

电网电能损耗计算 3.1高压电网电能损耗计算 3.1.1高压电网系指35kV及以上的高压网络。35kV及以上电网的电能损耗计算分为: 线路导线中的电阻损耗、变压器的铁心损耗、变压器的绕组损耗等。110kV 以上电网除此三部分外,还应计及线路电晕损耗和绝缘子的泄漏损耗。 3.1.2 35kV及以上电压的线路,导线型号差别较小,线路条数及引出分支较少,关口计量完整,因此可按线路的接线情况逐条进行线损计算。 3.1.3当网络较复杂、具有环网且关口计量不完善时,可将各节点有功、无功出力和负荷分开,分别排列成导纳矩阵方程进行P—Q分解计算。各节点有功、无功负荷的输入方法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有实测资料时,可直接输入各节点代表日24h有功、无功实际负荷值;当资料有限时也可用节点等效功率法,由各节点代表日全天的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求出各节点的平均有功和无功负荷,用负荷曲线形状系数(等效系数)K对其进行修正,考虑并接电源的有功、无功出力后作为输入各节点的有功和无功负荷有效值。 3.1.4小水电网各节点变压器固定的有功、无功空载损耗应视为各节点的有功、无功负荷参与计算,具体计算中可将各节点有功、无功空载损耗分别计人各节点代表日24h有功、无功负荷中,或者在计算中先不计人变压器有功、无功空载损耗,计算结束后,再将其加入到整个小水电网的损耗中去。 3.2配电网电能损耗计算 3.2.1配电网节点多、分支线多、多数元件不能测录运行数据,以及并接有小水电站,计算复杂,所以应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简化。 简化内容为: (1)各节点负荷曲线的形状及功率因数与供电电源即变电所出线与发电厂出线负荷之和的形状与功率因数相同;

电源线衰减计算(适合DC12V远传)

导线压降与以下因素有关: 1、传输线的规格,即线径;知道线径通过查表即知其电阻率! 2、传输线的距离; 3、前端设备(摄像机、云台、解码器)的动作电流\额定功率; 4、要知道控制端的控制电压和前端负载的额定电压。 5、要上过初中物理课,知道欧姆电路P\I\R,功率、电流、电阻之间的公式关系! 6、要懂数学计算,知道以上关系,要知道推导公式,这样即可解决任何人任何规格的传输导线压降计算问题。 几种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 材料电阻率(Ω m) (1)银 1.65 × 10-8 (2)铜 1.75 × 10-8 (3)铝 2.83 × 10-8 (4)钨 5.48 × 10-8 (5)铁9.78 × 10-8 (6)铂 2.22 × 10-7 (7)锰铜 4.4 × 10-7 (8)汞9.6 × 10-7 (9)康铜 5.0 × 10-7 (10)镍铬合金 1.0 × 10-6 (11)铁铬铝合金1.4 × 10-6 (12) 铝镍铁合金1.6 × 10-6 (13)石墨(8~13)×10-6 可以看出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非金属和一些金属氧化物更大,而绝缘体的电阻率极大。锗、硅、硒、氧化铜、硼等的电阻率比绝缘体小而比金属大,我们把这类材料叫做半导体(semiconductors)。 总结:常态下(由表可知)导电性能最好的依次是银、铜、铝,这三种材料是最常用的,常被用来作为导线等,其中铜用的最为广,几乎现在的导线都是铜的(精密仪器,特殊场合除外)铝线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氧化已被淘汰。由于铝密度小,取材广泛,且价格比铜便宜,目前被广泛用于电力系统中传输电力的架空输电线路。为解决铝材刚性不足缺陷,一般采用钢芯铝绞线,即铝绞线内部包有一根钢线,以提高强度。银导电性能最好但由于成本高很少被采用,只有在高要求场合才被使用,如精密仪器、高频震荡器、航天等。顺便说下金,在某

2013版定额-输电线路定额100问

本帖最后由我是大哥大于2016-3-25 18:01 编辑 输电线路预算定额100问(截至2015年1月) 1. 输电线路工程人工工日怎么计算? 答:人工工日为八小时工作制,输电普通工单价为34元/工日,输电技术工单价为55元/工日。 2. 2013版定额输电线路定额怎么计算线路拆除费? 答:输电线路拆除执行电网技改拆除定额。 3. 定额中未计价材料在编制预算时采用什么价格? 答:采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颁发的《电力建设工程装置性材料预算价格》(2013版)。 4. 编制预算时导地线计算长度如何确定? 答:按照设计所提的导地线长度(含与电气设备连接、跳线及弧垂等)另加上规定的损耗计算。 5. 电缆线路中输电电缆按什么价进入预算? 答:根据《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2013年版)第4.5.5条.按照设备费进入预算并计算设备运杂费。 6. 钢管杆怎么计算损耗? 答:钢管杆不计算损耗。 7. 定额中施工机械台班内不包括养路费和牌照税,你怎么办? 答:在当地电力定额站所发布的材机调整系数中已考虑,编制概预算时,按工程所在地电力定额站所发布的材机调整系数计算即可。 8 . 砂、石、水泥由于地形不同,其损耗率不同,编制预算时遇到多种地形情况下,你怎么办? 答:按工程中不同的地形比例,计算出综合损耗率系数,在工程中计列。 9. 同一定额子目遇有两种及以上调整系数时你如何处理? 答:按定额规定,凡各章无特殊规定者外,系数一律相加。 10. 一个工程有多种地形构成,地形系数如何调整? 答:按工程不同的地形比例,计算综合地形系数计算。 11. 汽车、船舶运输距离不足1km时怎么计算? 答:不足1km按照1km计算。 12. OPGW光缆与线路同时施工时,光缆通信工程如何取费?

高压输电线路避雷线电能损耗的计算方法研究

高压输电线路避雷线电能损耗的计算方法研究 作者:全玉生, 卢亚军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高压所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王学峰.吕艳萍.WANG Xuefeng.LU Yanping减小避雷线中电能损耗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高电压技术2005,31(9) 2.张亚婷.高博.施围.ZHANG Ya-ting.GAO Bo.SHI Wei750 kV输电线路架空地线损耗的影响因素及降低方法研究[期刊论文]-电瓷避雷器2008(1) 3.许诺.黄民翔.徐瑞德可视化配网线损理论计算程序开发[期刊论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1,13(5) 4.李乐电能损耗实时计算及其分析系统[学位论文]2003 5.许炜对电力网电能损耗率指标预测方法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1(18) 6.单晓丹.李征基于电力市场的电能损耗系统[期刊论文]-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z1) 7.韦钢.陈广.张子阳.姜祥生.Wei Gang.Chen Guang.Zhang Ziyang.Jiang Xiangsheng多回输电线并架时避雷线损耗的研究[期刊论文]-电力建设2005,26(3) 8.于文志.强玉平.YU Wen-zhi.QIANG Yu-ping直流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影响的计算方法[期刊论文]-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2007,23(12) 9.潘卓洪.张露.谭波.文习山交流电网内直流电流分布的模型研究[会议论文]-2009 10.崔鼎新.于永清.谭凤顺三相交流输电线路的电感应影响[会议论文]-2001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a16510639.html,/Conference_7191182.aspx

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

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 1.输电线路损耗 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损失功率,W; I--负荷电流,A; R--导线电阻,Ω (2)三相电力线路 线路有功损失为 △P=△PA十△PB十△PC=3I2R (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 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 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

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 L--导线长度,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 Rt=a(tP-20)R20 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0.004; 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 Rl= R20 4)线路实际电阻为 R=R20+Rt+Rl (4)线路电压降△U为 △U=U1-U2=LZ 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 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铁损对某一型号变压器来说是固定的,与负载电流无关。铜损与变压器负载率的平方成正比。 配电网电能损失理论计算方法 配电网的电能损失,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损失。由于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客户用电性质不同,负载变化波动大,要起模拟真实情况,计算出某一各线路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电能损失是很困难的。因为不仅要有详细的电网资料,还在有大量的运行资料。有些运行资料是很难取得的。另外,某一段时间的损失情况,不能真实反映长时间的损失变化,因为每个负载点的负载随时间、随季节发生变化。而且这样计算的结果只能用于事后的管理,而不能用于事前预测,所以在进行理论计算时,都要对计算方法和步骤进行简化。为简化计算,一般假设: (1)线路总电流按每个负载点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占该线路配电变压器总容量的比例,分配到各个负载点上。 (2)每个负载点的功率因数cos 相同。 这样,就能把复杂的配电线路利用线路参数计算并简化成一个等值损耗电阻。这种方法叫等值电阻法。

10KV电缆的线路损耗及电阻计算公式

通过计算分析能够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所以在电网的建设改造过程以及正常管理中要经常进行线损理论计算。 线损理论计算是项繁琐复杂的工作,特别是配电线路和低压线路由于分支线多、负荷量大、数据多、情况复杂,这项工作难度更大。线损理论计算的方法很多,各有特点,精度也不同。这里介绍计算比较简单、精度比较高的方法。 理论线损计算的概念 1.输电线路损耗 当负荷电流通过线路时,在线路电阻上会产生功率损耗。 (1)单一线路有功功率损失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损失功率,W; I--负荷电流,A; R--导线电阻,Ω (2)三相电力线路 线路有功损失为 △P=△PA十△PB十△PC=3I2R (3)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导线电阻R不是恒定的,在电源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其阻值 随导线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铜铝导线电阻温度系数为a=0.004。

在有关的技术手册中给出的是20℃时的导线单位长度电阻值。但实际运行的电力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变化的;另外;负载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发热又使导线温度升高,所以导线中的实际电阻值,随环境、温度和负荷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减化计算,通常把导线电阴分为三个分量考虑:1)基本电阻20℃时的导线电阻值R20为 R20=RL 式中R--电线电阻率,Ω/km,; L--导线xx,km。 2)温度附加电阻Rt为 Rt=a(tP-20)R20 式中a--导线温度系数,铜、铝导线a= 0.004; tP--平均环境温度,℃。 3)负载电流附加电阻Rl为 Rl= R20 4)线路实际电阻为 R=R20+Rt+Rl (4)线路电压降△U为 △U=U1-U2=LZ 2.配电变压器损耗(简称变损)功率△PB 配电变压器分为铁损(空载损耗)和铜损(负载损耗)两部分。铁损对某一型号变压器来说是固定的,与负载电流无关。铜损与变压器负载率的平方成正比。 配电网电能损失理论计算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