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进展
- 格式:pptx
- 大小:60.90 KB
- 文档页数:20
成功救治口服百草枯70毫升个案1例百草枯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常被用于农业生产中,同时也是一种高毒农药。
如果误服百草枯,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近日,某医院成功救治了一起口服百草枯70毫升的中毒患者,这是一起典型的中毒救治案例,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案例的救治过程以及成功的原因。
患者小明(化名),25岁,男性,因误食百草枯70毫升后出现中毒症状,家人立即将其送往当地医院抢救。
患者入院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四肢无力等中毒症状,经检查确认为百草枯中毒。
医院急诊科立即启动急救预案,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
首先是进行胃洗和导泻,以尽快清除患者体内残留的百草枯。
给予患者口服活性炭和葡萄糖酸钙等药物,以减轻其中毒症状。
还进行了血液透析和其他支持性治疗,以帮助患者排除体内毒素,稳定其生命体征。
患者经过数小时的治疗后,中毒症状逐渐缓解,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治疗,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最终成功脱离了生命危险。
除了医护人员的努力,患者家属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到中毒通知后,患者家属第一时间将患者送往医院,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期间,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方案,关心患者的情况,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心理支持,这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这起成功的中毒救治案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还看到了患者家属的支持和配合,这是救治成功的关键之一。
还要呼吁广大民众在使用农药时要格外小心,防止误服造成中毒事故的发生。
希望通过这起案例的介绍,能够引起社会对于中毒事件的重视,为中毒患者的救治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进展摘要:百草枯作为一种特效除草剂,在现代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进入人体后可使全身多器管不同程度的损伤或衰竭,尚无特效解毒剂,病情迅速恶化,死亡率很高。
因中毒机制较复杂,虽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探索,治疗效果一般。
包括对症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氧化、血液净化、严重者肺移植等治疗方法。
需进一步阐明中毒机制,进而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治疗百草枯又名对草快、一扫光。
百草枯大多通过口服中毒,也有少数患者是经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等途径引起中毒[1]。
吸收后主要分布到肺和骨骼肌,另外,百草枯还可以引起脑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2]。
百草枯中毒后,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机制复杂且不明确,目前国内外专家对其中毒机制仍存在争议。
氧自由基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凋亡与基因表达、酶失衡等学说是公认的几种常见中毒机制。
为提高救治的成功率,现对百草枯治疗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综述如下:1 阻断毒素吸收立即使患者脱离现场,皮肤污染时用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冲洗。
有眼部受污染者,应马上用流动清水冲洗,时间至少15 min。
对口服百草枯者,需尽快催吐、洗胃、导泻、灌肠减少吸收。
可采用“白+黑方案”或“白陶土悬液+活性炭方案”。
庞爱华[3]研究发现,使用白陶土悬液和活性炭交替洗胃或灌胃,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百草枯的吸收。
秦银芳和赵妍[4]也认为,吸附导泻加灌肠治疗百草枯中毒效果显著,可缩短毒物在体内的时间并清除体内的百草枯,降低病死率。
2 清除已吸收的毒物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采用适量补液、利尿等措施可维持肾脏组织灌注,使毒物排泄加快。
目前最有效的清除已吸收毒物的措施是血液净化,包括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其中血液灌流效果较好,临床优先选用。
实践证明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合用较单一方法治疗效果明显,同时使并发症的发生减少[5]。
但是血液中存在很高的百草枯浓度,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对患者病死率均无改善[6]。
3 药物治疗3.1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不但可维持肺表面活性物质和肺泡上皮细胞的完整性,而且能够抗炎抗损伤,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生,抑制肺组织损伤后的重构[7]。
第38卷第2期2020年2月CHINESE HEALTH CARE中华养生保健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机制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百草枯(PQ)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除草剂,PQ 不仅对绿色植物有很强的作用,对人类和家畜也有很强的毒性。
其代谢途径有三种,即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
急性百草枯中毒(APP )是我国急诊科常见的一种农药中毒类型,主要病因是误服或自杀性口服导致。
APP 起病急骤并且凶险,在目前临床的治疗手段中无特效解毒药,致死率可达90%以上。
当PQ 进入人体后,对肝、脑、肾和肺部等脏器均可造成损伤,PQ 的氧化能力较强,因此在器官的损伤中,肺部的损伤是最严重的。
其特征性表现为早期的炎性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变性凋亡和肺泡的水肿、出血以及肺不张等急性肺损伤。
肺损伤晚期可以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继而进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在存活的APP 患者群中,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肺间质纤维化,并且预后效果不佳。
APP 患者的死亡主要是因为呼吸衰竭或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
为降低APP 患者的病死率和提高预后效果,研究PQ 中毒导致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早期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目前临床中急迫解决的问题。
1理化性质PQ 的常用剂型是20%水溶液,它对普通金属可造成极强的腐蚀作用,对紫外线照射敏感度高,不溶于酸性或中性的溶液,可水解于碱性溶液中。
PQ 与土壤接触后能够迅速分化,残留量小,对环境的危害少,PQ 在我国农业范围使用比较广泛。
2方法PQ 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三种方式吸收,被吸收的PQ 能够随着血液流入到各个组织器官以至全身,在肺组织的浓度最高并且可长时间停留,而血液中的PQ 浓度不足肺组织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PQ 对肝脏、肾脏、肌肉和甲状腺也能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病情严重时对脑脊液也可造成损伤。
PQ 一般不在体内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是在粪便和尿液中以原形排出体外,部分患者可以通过乳汁排出,APP 患者大约90%的人群最终通过肾脏将体内的PQ 在一天左右完成排出。
急性百草枯中毒机制及治疗进展王鸾;赵敏【摘要】As a special organic heterocyclic herbicide,paraquat is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poison into the human body can cause the damage or failure of lung,kidney,liver,heart,brain,digestive tract and other organs,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progress,high case fatality rate,and there is no specific antidote,which can lead to death if not treated in time.At present,comprehensive support therapy is still the main clinical treatment,in addition to the commonly used basic treatment,the blood purification,glucocorticoid,immunosuppressants,anti-oxidation,and fibrosis drug therapy can also be adopted.For severe pulmonary fibrosis,lung transplantation is the only treatment.In the future,we nee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paraquat poisoning and search for the targeted therapies.%百草枯作为一种特效的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其进入人体后可使肺、肾、肝、心、脑、消化道等多脏器出现损伤或衰竭,具有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尚无特效解毒剂,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死亡.目前,临床上仍以综合性的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除了常用的基础治疗外,还可以使用血液净化、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氧化、纤维化等药物治疗.而对于严重的肺纤维化患者,肺移植则是唯一的治疗方法.未来,需进一步探究百草枯的中毒机制,寻找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14【总页数】5页(P2790-2793,2799)【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机制;治疗【作者】王鸾;赵敏【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5.4百草枯的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又名对草快、一扫光,一般以二氯化物的形式存在,属于接触灭生性除草剂,其除草效果好,喷洒后快速发挥作用,接触土壤后迅速失活,在土壤中无残留,对环境无害,对作业人员也无害。
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 百草枯(Paraquat,PQ)又称克芜踪,为纯白色结晶,商品多为20%墨绿色液体,是一种非选择性!毒性很强的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
近年来,我国农村应用日渐增多,百草枯中毒的病例也有上升趋势[1]。
口服中毒后,由于尚无特效液灌流是百草枯治疗中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能清除吸收入解毒剂,有报道临床病死率高达80%[2]。
1958年在国外开始大量使用,因其对环境几乎无污染,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
枯中毒可引起肺、心、肝肾等脏器严重损害,由于病变主要发生在肺,故又称百草枯肺。
百草枯中毒后脏器功能障碍累及的个数与死亡率明显相关[3]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治疗1 PQ中毒损伤机制和中毒病理生理改变百草枯中毒损伤机制复杂,尚不完全明确,可能通过以下环节损害人体组织和器官。
刺激腐蚀作用:①使组织细胞受化学性损伤而变性坏死,消化道充血、糜烂、溃疡及出血;②影响能量合成:导致还原型辅酶大量氧化消耗,使许多有还原型辅酶参与的生化反应无法进行,竞争性抑制干扰呼吸链电子传递,使能量合成减少引起细胞衰竭;③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百草枯接受电子后,经微粒体还原型辅酶、细胞色素C还原酶等催化下产生有毒的H2O2O2-及OH-等自由基,造成多种组织损害,早期引起肺水肿,晚期为肺泡损伤和肺间质纤维化等病变,导致严重的难治性低氧血症[4];④直接损伤:造成DNA的断裂;⑤引起基因的异常表达或启动细胞凋亡途径;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其通过血脑屏障,使神经元caspase23酶活性增高,诱导大脑皮层神经元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凋亡,并使多巴胺受体磷酸化抑制,产生帕金森症状。
百草枯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是104.72mg/kg,成人>20g可致死。
国内各地因中毒剂量、就诊时间、救治方法及个体耐受性差异不同,报道的百草枯中毒病死率在40%~80%。
百草枯中毒可引起全身各主要脏器严重的组织损伤、功能衰竭及特征性病理改变,主要是肺、肝、肾、心损伤,肺以充血、水肿、纤维化改变为主;肝、肾、心的病理改变以细胞浊肿、变性和坏死为主。
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黄大鹏,李倩(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急诊内科,安徽芜湖241001)摘要:百草枯(PQ)中毒目前已成为急诊科常见的中毒症之一,临床上病死率高达70%以上。
P Q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损害,尤其以肺出现进行性纤维化为常见死亡原因,其损伤机制尚不明确且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目前主要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予以对症治疗。
治疗方式包括早期洗胃、抗自由基联合免疫药物、干细胞移植等。
研究发现有效的综合治疗能使部分口服致死量患者存活,但P Q的致死率仍然很高,故需对P Q中毒的治疗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肺纤维化;环磷酰胺;地塞米松;甲强龙d o i:10.3969/j. iss n.1009 -6469.2018.01.007Research progres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ute paraquatpoisoningHUANG Dapeng,LI Q i an(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The Yijishan Hospital of Wannan Medical College,WuUu,Anhui241001,China)A bstract: Paraquat (P Q) poisoning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oisoning in emergeecy departm eet, the mo seen to be more than 70% . PQ can lead to multiple organ damage,especially progressive fibrosis of lungs,which is the common cause ofdeath. The injury mechanism hasn^ been clear and no effective medicines are available in clinics. Therefore , the main therapy is combined treatment , which includes early gastric lavage , a n ti-free radical immune drugs , an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Studies have fou that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ill help some patients who take lethal oral doses survive. However, the high ,the treatment of which needs to be further researched.K eyw ords : paraquat poisoning ; pulmonary fibrosis ; cytoxan ; dexamethasone ; methylprednisolone百草枯又叫克无踪(PQ)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我 国的除草剂,文献报道的PQ口服致死率可达60.0% ~87.5%以上,国外文献指出摄入30 mg •kg-PQ就可致命,PQ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进入人体,并作用于心脏、肺、肾脏、肾上腺,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严重者可导致多功能脏器衰竭 (MODS)[13]。
百草枯中毒临床治疗进展【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治疗百草枯(俗名克无踪、对草快paraquat,PQ)为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易溶于水,国内商品为20%的浅绿色液体。
因其良好的除草效果而被广泛应用,毒性极强。
世界各国报道的PQ中毒死亡率在25%~76%之间,个别报道死亡率高达80%以上。
百草枯对皮肤、肝脏、肺脏、肾脏等全身多个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肺部细胞对其有主动摄取和蓄积作用,使得肺受损最为严重,常导致肺间质水肿及肺纤维化。
研究显示,肺部病变出现越早、范围越大、预后越差,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免疫反应可以改善患者预后[1]。
本文将对百草枯中毒及其临床治疗做一综述。
1 毒物动力学及中毒机制百草枯属于高毒类,可经胃肠道、皮肤和呼吸道吸收,因其无挥发性,一般不易吸入中毒。
皮肤若长时间接触百草枯或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百草枯,特别是破损皮肤被污染可致全身中毒。
口服中毒是中毒的主要途径,人口服致死量30~50mg/kg,吸收率为5%~15%,30min~4h内达血浆浓度峰值。
在体内分布广泛,分布容积1.2~1.6L,其中肺分布最多,肺内浓度比血浆浓度高10~90倍。
5~7h达到肺内血浆浓度峰值,存留时间也较久,故肺损害最为常见,且对肺脏的损害不可逆。
百草枯与血浆蛋白结合很少,且不被代谢,以原型经肾脏排出体外。
百草枯吸收后,经复杂的生化过程可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而引起组织器官的细胞脱脂质氧化,这是多器官损伤的基础;百草枯诱导的线粒体损害可能是百草枯中毒的另一主要方面;某些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激活和肺内巨噬细胞的脂代谢异常,可能是百草枯诱发肺内损伤的重要起始机制;有人认为,胶原酶和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之间的不平衡,过度的凝胶分解活性(gelatinolytic activity)和肺泡上皮凋亡(epithelial apoptosis)共同参与了肺纤维化的产生。
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百草枯(PQ)是季胺类高效除草剂,由于毒性较强,大量摄入会导致消化道腐蚀,肠道吸收后会导致肺、肝、肾、胰等器官急性功能衰竭而使患者迅速死亡。
幸存者4~15天内出现不可逆性肺纤维化后,常因难治性低氧血症而死亡。
由于PQ中毒目前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故中毒后患者治疗效果极差,死亡率高达75%~80%。
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急性PQ中毒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治疗加强医患对PQ中毒认识,并作及早处置:中毒后多数患者无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也无特殊表现,易被患方及缺乏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忽视,延误最佳抢救时间。
但在尚无特效解毒药的情况下,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服毒后第一时间的失活和吸附处理以减少PQ的吸收。
减少PQ的吸收、促进其排泄:经口摄入PQ患者宜早期彻底洗胃,可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1%皂土溶液或3%漂白土混悬液。
由于PQ对粘膜有腐蚀性,易导致穿孔,洗胃时需谨慎操作。
洗胃结束后建议注入15%漂白土混悬液、活性碳及双八面蒙脱石散行吸附治疗。
皮肤接触中毒者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眼睛污染者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由于摄入的PQ在胃内吸收较少,大部分在肠内吸收,故中毒后的导泻很重要。
洗胃结束后注入15%的漂白土混悬液500ml 或100g活性碳等吸附剂配合25%硫酸镁40ml或20%甘露醇250ml行导泻作用肯定。
研究表明矿物质吸附剂沸石ZSM-5的疗效也较好。
血液净化:血液净化是治疗PQ中毒的重要手段。
用于PQ中毒的血液净化手段有: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PE)。
相比之下,HP为优,其次PE,再则为HD。
Dinis-oliveira认为HP是目前体外消除PQ中毒惟一有效的净化手段。
国内林涛等也认为PQ中毒者给行上述三种血液净化方法,其中强化HP,2次/日,连用3天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在三种方法中疗效最显著。
而BotellaMajlia J分析认为HP治疗与否与患者存活率无明显关系。
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进展摘要】百草枯会通过不同途径危害人体,如皮肤黏膜、消化道等。
肺、肾脏、肝脏、皮肤黏膜等单一或者全身多脏器损伤是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急性百草枯重度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比较轻,甚至没有症状,在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病情会立即加剧。
现阶段在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进行治疗时,并没有特效治疗方法,而较长的潜伏期则是治疗的关键时间窗。
本研究主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进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375-02百草枯也叫对草快和克芜踪,是现阶段使用比较普遍的有机杂环类速效触杀型除草剂和脱叶剂,在土壤中百草枯能降解成没有毒性的物质[1]。
对人畜百草枯都有非常强的毒性,急性中毒后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临床研究报道称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死亡率超过80%。
现阶段针对百草枯中毒并没有特效的解毒剂。
在我国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百草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而也导致了百草枯中毒人数的快速增加,特别是在农村。
所以对百草枯中毒进行有效救治,让抢救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让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成为了当前临床医务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综合治疗是现阶段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主要方式,本研究主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百草枯的理化性质和毒理作用分析百草枯的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4,4-联吡叮阳离子盐,基本上都制作为二氯化物,百草枯的纯品是白色的粉末,容易溶于水,不容易挥发,在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中的性质比较稳定,但是在碱性介质中性质却不稳定,遇到紫外线会分解。
百草枯的商品大部分都是20%的紫蓝色溶液。
皮肤、呼吸道以及胃肠道都能吸收百草枯。
百草枯的中毒途径主要为口服,口服百草枯的吸收率大约为5%-15%,在吸收后百草枯基本上不会和血浆蛋白结合,2小时血浆浓度会达到最高,同时很快分布到甲状腺、肌肉、肝、肾脏以及肺等,在15~20小时后,血浆的浓度会逐渐降低,通过原型的方式从肾脏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