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军考物理复习专项测试卷及答案-磁场

2020年军考物理复习专项测试卷及答案-磁场

2020年军考物理复习专项测试卷及答案-磁场
2020年军考物理复习专项测试卷及答案-磁场

测树学(考试复习重点)

测树学: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林木、林分等木材产品的材积、蓄积、生长量及非林地自然资源的测算、分析和收获预估的理论与技术。 径阶:在森林调查时,用于大量树木直径的测定,为了便于读数和统计,一般是按1、2、4cm分组,所分的直径组称为径阶。 干曲线:以干轴为直角坐标系的x轴,以横断面的半径为y轴,以树梢为原点,按适当的比例作图即可得树干纵断面轮廓的对称曲线,这条曲线成为干曲线。区分求积:为了提高木材材积的测算精度,根据树干形状变化的特点,可将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不等长的区分段,使各区分段干形更接近于正几何体,分别用近似求积式测算各分段材积,再把各段材积合计可得全树干材积。 形数:树干材积与树干上某一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 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的形数为胸高形数。 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望点: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1/2胸径处的部位称为望点。 望高:自地面到望点的高度叫做望高。 林分:将大面积的森林按其本身的特征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区划成若干个内部特征相同且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著区别的小块森林,这种小块森林称作林分。 林相或林层: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称作林相或林层。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称为优势树种。 主要树种:在一个地区既定的立地条件下,最适合经营目的的树种称作主要树种或目的树种。 同龄林:林木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期限的林分。 异龄林:林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称为异龄林。 树高曲线:反映树高随胸径变化的曲线称为树高曲线。 优势木平均高:林分中所有优势木或亚优势木高度的算术平均数。

3测树学试题3

“测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小题,10分) 1. 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为胸径、( H )和胸高形数。 2. 当树高相同时,f 1.3随q 2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林分起源,林分可分为天然林和( 人工林 )。 4.在树高曲线上,与(平均胸径)相对应的树高值,称作林分条件平均高。 5.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面积之比,称作郁闭度。 6.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是反映林分(立地质量 )高低的重要依据。 7、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林分(直径)分布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林分结构。 8. 树木断面积生长率是胸径生长率的( 2 )倍。 9.典型的树木总生长量曲线呈( “S ” )形。 10. Richards 方程( c kt A y ))exp(1(--= )。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 2分) 1. 胸高形数:H g V f 3.13.1=,式中 V ——树干材积; g 1.3——胸高断 面积; 2. 异龄林:林分中树木年龄差异超过一个龄级,这样的林分称作异龄林。 3. 林分调查因子:客观反映林分特征的数量和质量因子。 4.竞争指标 :描述某一林木受周围竞争木的影响而承受竞争压力的数量指标。 5.林分生长模型 :描述林木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 三、简述题(共20分,每小题 5分) 1.说明形数、形率与树高的关系。 2.绘图说明典型天然异龄林直径分布规律。 3.简述削度方程的作用。 4. 林分表法与材积差法计算林分生长量时的不同点。 四、 论述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试分析一、二元材积表的优缺点,我国林业生产中是如何编制一元材积表的? 2、 试述影响林分收获量的因子,并说明这些因子与收获量的关系。

最新一年级月考测试题

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卷 班级姓名 一、默写六个单韵母。(6分) 二、按要求分类写下来。(12分) ɑb u p m e y üw i f o 单韵母: 声母: 二、照样子写音节。(7分)

b—ù→(bù)b—à→( ) m—ù→()m—ǒ→( ) y—á→()w—à→( ) p—í→()w—ō→( ) 四、把下面音节的声母写在()里。(12分) wǎ ( ) mú( ) bō( ) mì( ) pó( ) yǎ( ) 四、看图,给音节加上合适的声调。(8分) b i y i m i yɑ

五、看图识字,写一写。(12分) 六、选出正确的读音。(12分) 我(wǒwù)八(bāpā)一(yīyí)雨(yǐyǔ)目(mùmò)五(wǔwù) 七、把笔画数相同的字放在一起。(9分) 山石五六田大土水四

三画 四画 五画 八、找 反 义词。(8分) 九、 认一认,连一连。(4分) 上 左 今 天 古 下 地 右

bà wǒ mā yú 妈爸我鱼 十、连一连,读一读。(10分) 爸天禾水耳 目爸苗地田 化学先修结业考试试卷 九年级化学姓名: 考生注意: 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冰雪熔化C.香水挥发D.糯米酿酒 2.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图1 A.液氧(O2)B.水晶(SiO2)C.氯化钠(NaCl)D.钟乳石(CaCO3) 3. 下列科学家哪位最早提出了分子论的是 A.道尔顿B.阿伏伽德罗C.拉瓦锡D.门捷列夫 4. 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都密切相关。下列观点或做法正确的是 A.安全方面:可以用水浇灭各种原因造成的火灾 B.材料方面:不锈钢比纯铁制作的刀具硬度大 C.能源方面:天然气、氢气均属于清洁型可再生能源 D.生活方面:面粉、植物油和蔗糖分别与水混合均不能形成溶液 5. 下列对化学用语的理解不正确 ...的是 A.两个铜元素:2Cu B.两个氢原子:2H C.两个氮气分子:2N2 D.氧化铝:Al2O3 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图2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图 2 A. 读取液体体积 B. 点燃酒精灯 C. 闻气味 D. 给液体加热 7. 下列说法中的正确的是

测树学复习题

林学本科《测树学》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林分平均胸径:与林分平均断面相对应直径。 2、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3、树种组成系数:为了表达各树种在组成林分所占的成分,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这个比重叫做树种组成系数。 4、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3.0m。 5、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6、生长率:树木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比值。 7、进界生长量:在调查期初时没有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8、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9、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10、标准木:在标准地中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 二、单项选择题 1、立木材积三要素不包括(C)。 A、胸高形数 B、胸高断面积 C、胸高形率 D、树高 2、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B)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A、1/2树干中央直径 B、1/2胸径 C、1/3树干中央直径 D、1/3胸径 3、以误差百分率来看,下面正确的是(A)。

A、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牛顿式 B、牛顿式>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 C、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牛顿式 D、牛顿式>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 4、树干的形状,有通直、弯曲、尖削、饱满之分,就一株树来说,树干各部位的形状(D)。 A、是一样的 B、都是饱满的 C、都是弯曲的 D、也不一样 5、纯林是有一种树种组成或混有其他树种但蓄积分别占(A)的林分。 A、低于10% B、低于5% C、低于20% D、10% 6、在一般情况下,林分疏密度大于林分郁闭度的是(C)。 A、幼龄林 B、中龄林 C、成熟林 D、以上都不是 7、树干的横断面形状更接近于(B)。 A、圆形 B、椭圆形 C、不规则的封闭曲线 D、不确定 8、林分平均胸径是指(B)。 A、林分内所有林木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B、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C、林分内具有平均生长状态的树木的直径 D、林分内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的直径 8、在标准地调查中,通过每木检尺得标准地总断面积为0.01056m2,总株数为339棵,则该林分平均直径为(C)。 A.13.6cm; B.12.6cm; C.11.6cm; D.10.6cm 9、角规绕测树木时,当缺口与树木胸径相余时,记数为(D)。 A、1 B、0.5 C、2 D、0 10、树木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树木形成层受外界季节变化产生(D)生长的结果。 A、季节性 B、间断性 C、连续性 D、周期性 11、在角规测树时,当d/R=1/50,则用到的角规测器缺口宽度为2cm,则直尺长度为(B) A.1.5m; B.1m; C.2m; D.0.5m 12、下列关于树木生长方程的特点,错误的是(C)。 A、当t=0时,y(t)=0,这是树木生长方程需满足的初始条件; B、y(t)存在一条渐近线y(t)=A,A是该树木生长极大值; C、由于树木生长是依靠细胞的增殖不断增长的,所以y(t)是关于年龄t的单调增函数; D、y(t)是关于t的连续光滑的函数曲线。

测树学(总结)

测树学(总结)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测树学(复习) 第一章 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 树木伐倒后横卧在地,砍去枝桠,留下的净干称为伐倒木 三、近似求积式精度: 中央断面式中等 平均断面式最差 中央断面常出现“负误差” 平均断面“正误差” 四、区分求积式:把树干分成若干段,段长1或 2m ,求出每段材积与梢头材积,再合计。 1、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V=g 1l+g 2l+…+g n l+1/3g ’ ·l ’=(g 1+g 2+…+g n ) ·l+1/3g ’ ·l ’ g 1、g 2、…、g n 为各区分段断面积,l 为区分段长,l ’为梢头长,g ’为梢头底面积 2 3、区分求积式的精度:在同一树干上,某个区分求积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分段个数的多少,断数愈多,则精度愈高。一般区分段数以不少于5个为宜。 五、直径和长度的量测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对树干材积V= g L 求导,得:P v =2Pd+PL 当长度测量误差率与直径测量误差率相等时,直径测量误差对材积计算的影响比长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大1倍。

六、形数:一般定义:树干材积与树干在某一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称树干在该处的形数。 形数是表示树干形状的指数,它说明树干饱满度。形数越大,说明越饱满。 1 f1.3 的实践意义: 把易测的比较圆柱体体积转换为树干材积的换算系数。式中的胸高断面积,树高和胸高形数通称为立木材积的三要素。(形数仅说明相当于比较圆柱体体积的成数,不能独立的具体反映树干的形状。) 2、正形数:树干材积与树干某一相对高度(如0.1h )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 比,记为f n 。 正形数只与r 有关,而与树高无关。克服了胸高形数依树高而变化的缺点。能 3高度为树高(h )加3。 吸收了胸高形数量测方便和正形数不受树高影响两方面的优点。 实验形数的材积公式为: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实验形数比较稳定。实验形数是一个树种的平均干形指标。 七、形率:定义: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1、胸高形率 定义:树干中央直径(d 1/2)与胸径之比称为胸高形率。一般用q 2表示 :q 2=d 1/2 / d 1.3 h g f v ??=3.13.1? ?+?=f h g V )3(3.1

一年级数学月考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测试题班级学号姓名评分一、我来选一选(共15分) ⑾ ⑿ 是长方形,是正方形,是圆, 是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 二、我会算(共19分) 18-9= 17+3= 15-8= 11-2= 17-8=13-9= 12-3= 16-9= 12-6= 14-0=0+12= 15+5= 19-9= 10-10= 19-5=12-8= 11-4= 14-9= 13-7= 9+8=16-8-6= 3+8-7= 12-4+5= 15+5-6= 18-8-10= 19-9-9= 8+4-9= 9+5-8= 19-10+8= ①③⑤ ⑥⑦⑧⑨⑩

三、圈一圈,请你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用 笔圈出来。(共15分) 四、在下面〇里填上“>”“<”或“=‘’(共9分) 13 - 5○7 16 - 7○6 12 - 6○8 14 - 8○6 6○11 - 9 15○9 + 5 7 + 5○1015 - 7○9 7○14 – 7 五、解决问题(共22分) 1、停车场原来有15辆汽车,后来开走了8辆,还剩几辆? (4分)

2、小丽有7个苹果,小美有12个苹果,小丽比小美少几个苹果?(4分) 3、草地上原有16头牛和8只羊,后来走了7头牛,还剩下几头牛?(5分) 4、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5分) 5、操场上有12个同学在跳绳比赛,又来了8个,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跳绳比赛?(4分)

六、看图列式计算(共20分) ( ?个17块 == 一共钓了13 条鱼,送给爷爷6条 1、一共钓了13 还剩几条? 小明买书还差多少钱?块 一共钓了13 条鱼。 = =

测树学试卷

“测树学”试题(2011年12月31日) 林业专业:本科生、2009级 班、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小题,10分) 1. 测定树干材积的三要素为胸径、( 树高 )和胸高形数。 2. 当树高相同时,f 1.3随q 2的增大而( 增大 )。 3.根据林分起源,林分可分为天然林和( 人工林 )。 4.在树高曲线上,与( 平均胸径 )相对应的树高值,称作林分条件平均高。 5.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 林地 )面积之比,称作郁闭度。 6.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是反映林分( 立地质量 )高低的重要依据。 7.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林分( 直径 )分布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林分结构。 8. 树木断面积生长率是胸径生长率的( 2 )倍。 9.典型的树木总生长量曲线呈( S )形。 10. Richards 方程(c kt A y ))exp(1(--= )。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 2分) 1. 胸高形数 H g V f 3.13.1= 某一树干材积和一个以胸高断面积为横断面以树高为高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 2. 异龄林 林分中树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 3. 林分调查因子 描述林分内部结构特征的指标 4.竞争指标 描述某一林木受周围竞争木的影响而承受竞争压力的数量指标。 5.林分生长模型 描述林木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 三、简述题(共20分,每小题 5分) 1.说明形数、形率与树高的关系。 。1.h q c bq a f 2223.1++= 从形数、形率与树高关系的分析,在形率相同时,树干的形数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在树高相同时则形数随形率的增加而增加。

测树学复习重点

测树学复习重点 计算伐倒木树干材积的两个基本公式: (1)中央断面积式: (2)平均断面积式: 式中:为树木材积,为树干长度,、及分别为树干中央和两端的横断面积,按计算,为树干直径。 直径单位:cm,保留一位小数。树高:m,保留2位小数。体积:小数4-5位有效数字 注:公式来源是把树干当做抛物线体。由干曲线式,取旋转积分而得。 关于上两个基本公式的误差性质: ·很显然,当r=1 或0 时,两式均无误差且相等; ·当r>1 时,平均断面积式产生偏大误差,而中央断面积式则产生偏小误差; ·当01 的情况完全相反,即平均断面积式产生偏小误差,而中央断面积式则产生偏大误差。 继而得出如下牛顿经验公式:

区分求积的目的:为了提高木材材积的测算精度或是减少材干求积的误差,根据树干形状变化的特点,可将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不等长的区 分段。 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 ⑴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积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的形数称为胸高形数。 以f1.3表示,其表达式为:f1.3=V/g1.3h 式中:g=π/4d21.3 g1.3为树干胸高断面积,h为树高 转换成相应的立木材积式:V= f1.3 g1.3h ⑵实验形数:林昌庚提出实验形数作为一种干形指标。实验形数的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h)加3m ,记为f 3。按照形数一般定义其表达式为:f 3 =V/ g1.3 (h+3) ⑶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称为形率。其一般表达式 为:q x=d x/d z (式中:q x—形率,d x—树干某一位置的直径,d z—树干某一固定位置的直径,即比较直径),由于所取比较直径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形率。分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月考测试卷二(含答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月考测试卷二pīn yi pīn lián yi lián 一、拼一拼,连一连。 居tīng 思guāng 说dì光sī 地jū节fēn 听shuō分jié kàn pīn yīn xiězìcí 二、看拼音,写字词。 zhāo hu kuài lèbàba kàn zhe ( ) ( ) ( ) ( ) gāo xìng xǔdào wài wǎn ( ) ( )多( )达窗( ) ( )上bǐyi bǐzài zǔcí 三、比一比,再组词。 他( ) 哥( ) 千( ) 天( ) 地( ) 歌( ) 午( ) 笑( ) cházìdiǎn 四、查字典。

xuǎn yi xuǎn tián yi tián tián xùhào měi zìjǐn tián yícì 五、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每字仅填一次) ①跳②踢③讲④听⑤打⑥玩 ( )足球( )音乐( )游戏 ( )排球( )故事( )绳 àn yāo qiúxiějùzi 六、按要求写句子。 1.用括号里的词语扩写句子。 (1)小公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偷偷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飞快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加粗的部分写句子。 (1)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____________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了____________。(2)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就____________吗? bǔquán xiàmiàn de gǔshī 七、补全下面的古诗。 静夜思

一年级数学月考测试题试卷

2019—2020学年度下 期数学一年级月考检 测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我会填空。(共35分) 1.看图写数,并把数读出来。 写作:( ) 写 作:( ) 写 作:( ) 读作:( ) 读 作:( ) 读 作:( ) 2.按顺序填数。 3.7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8个一和5个十是()。 4.5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 的一个数是()。 5.拼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 个小正方形。 6.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都应靠 ()边走。 7.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 位是( )位,第三位是()位。 8.把这些数从大到小排一排:76,25, 60,19,100,82。 ()> () > ()> () > () >() 9.根据百数表规律填空。 10. (1)小花是左边数起的第()个, 右边数起的第()个。 (2)左边数起的第6个,就是右边数 起的第()个,这个小朋友是 ()。 (3)丁一的左边是(),右边是

()。 二、在○里填上“>”、“<”、或“=”。(共8分) 29○25 18○81 75-5○59 6+50○56 37○53 84○78 35○30+6 21+32○52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 打“×”) (共6分) 1.一个数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8,这 个数是28。() 2.一个数里面有9个一,8个十,这个 数写作98。() 3.45与54都有数字4和5,所以它们 一样大。()4.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差 1。()5、小明住在四楼,小兰在小明下面第 二个,小兰住在一楼。()6、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四、数一数,填一填。(共7分) 五、科技书有45本,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得多,故事书可能有多少本?(画“√”)历史书比科技书少一些,历史书可能有多少本?(画“○”)。(共4分) 六、计算。(共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30+18= 3+52= 66-6= 74-20= 90-30= 38-16= 78-45= 43+54= 97-47= 49-47=

测树学复习题

森林计测学思考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绪论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测树学是以(树木)和(林分)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2、测树学的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数量)和(质量)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测树学的“树”是指一株一株单个的树。(错) 2、测树学是清查森林资源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林业各门学科对森林进行研究、分析的手段。(对)第一章伐倒木材积测定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在测树工作中,人们把所需要测定的项目称为( 调查因子 )。 2、树干横断面的形状一般可归纳为近似( 圆形 )、近似( 椭圆形 )及( 不规则形 )三类。 3、孔泽干曲线式中的r是指( 形状指数 ),当r=0时,其旋转体近似于( 圆柱体 )。 4、在测树工作中,( 中央断面 )求积式是计算单株伐倒木材积的基本公式。 5、伐倒木区分求积一般分段以( 5-7 )个为宜。 6、一般不能用径阶表示( 单株木 )直径。 7、原木检尺长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 最短 )处量取,最小单位量到厘米。 8、树干上相距1m的直径之差称( 绝对削度 )。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树干愈往上,其横断面大多呈为不规则形。( 错 ) 2、树干纵剖面上的曲线称为干曲线。( 错 ) 3、在我国林业科研工作中多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对 ) 4、由于树干横断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所以直径巻尺测得的直径呈偏大误差。 ( 对 ) 5、直径为6.0cm的树木用4cm的径阶距表示属于6径阶。( 错 ) 6、用径阶可以表示任意树木的直径。( 错 ) 7、将树木伐倒,去枝、剥皮、截去直径不足6cm的稍头后,所剩下的树干叫原木。( 错 ) 8、凡原木长度相同,小头直径相等,查原木材积表,其材积相等。( 对 ) 三、论述或计算题: 1、一株树木其直径9.8厘米,将其按2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是多少?如按4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又是多少?(4分) 2、树干形状由上到下由哪几种近似几何体组成?有何特点?(6分) 3、使用轮尺测直径注意什么?(5分) 4、测得一伐倒木长8m,底端断面积0.03801m2,梢端断面积0.02776m2,其材积多少m3?(4分) 三、1、-0.2cm +1.8cm 2、从上到下圆锥体、抛物体、圆柱体、凹曲线体(双曲线体)。 3、轮尺平面与树干垂直,固定脚和游动脚与测尺紧贴树干读游动脚内缘的刻划值,先读数后取尺,不规整断面取垂直两个方向平均,如遇有节瘤区,在上下等位置处测直径后平均。 4、V=1/2(go+gn)·l =1/2(0.03801+0.02776) ×8=0.2631m3 第二章立木材积测定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在坡地上测胸径时,应在( 上坡位 )确定树干的1.3米处位置。 2、勃鲁莱测高器是根据( 三角函数)原理设计的;克里斯登测高器是根据( 相似三角形 )原理设计的。 3、( 直径 )、( 形数 )和树高称立木材积三要素。 4、胸高形数随树高、直径的( 增大 )而( 减小 )。 5、形数与形率的关系一般有( 平方)、( 常差 )、( 希费尔 )、( 一般形数表 )四种。 6、望点是指树干上部( 直径等于胸径一半 )处的位置。 7、丹琴公式用于树高为( 25 )m左右树木计算材积较为可靠。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立木材积测定与伐倒木材积测定完全一样。( 错 ) 2、用勃鲁莱测高器测高时可以站在任意位置,而用克里斯登测高器时则需站在固定位置。( 错 ) 3、用勃鲁莱测高测高时,树高都是两次读数之和。( 错 ) 4、用克里斯登测高器测高时,只需一次便可得到全树高。( 对 ) 5、形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反映树干的具体形状即干形。( 错 ) 6、实验形数与胸高形数的变化规律相同。( 错 ) 7、胸径和树高相同,形率也相同的树干,其干形也可能不一样。(对) 8、立木区分求积必须具有性能较好的上部直径测定仪器。( 对 ) 三、论述或计算题: 1、测高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2、如何用勃鲁莱测高器在平地测高?(6分) 3、一株胸径为35.3cm的落叶松,其材积是多少m3?(4分) 三、1、答:(1)测点必须能同时看见树顶和树基,对平顶树不能把树冠边缘当树顶。 (2)测点距树木平距不宜过小。(3)在坡地测高测点与树木最好在等高位置或稍高地方,宜采用仰、俯各测一次。 2、首先选一与树高大致相等的平距(一般为15、20、30、40m),打开起动钮,瞄准树顶按下制动钮读一数,该数加测定者眼高即为树高。 3、V=0.001d21.3=0.001×35.32=1.2461m 第三章树木生长量测定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树木自种子发芽开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 随时间推移 ),树木直径、树高和形状都在不断地( 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叫生长。 2、树木生长量按研究生长的时间长短来分,有( 总生长量 )、( 定期生长量 )和( 连年生长量 );若用年平均值表示,则有( 总平均生长量 )和( 定期平均生长量 )。

测树学复习题-林学院

、 林学本科《测树学》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林分平均胸径:与林分平均断面相对应直径。 2、复层林:乔木树冠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明显树冠层的林分。 3、树种组成系数:为了表达各树种在组成林分所占的成分,而分别以各树种的蓄积(或断面积)占林分总蓄积量(或总断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这个比重叫做树种组成系数。 4、平均实验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比较圆柱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 5、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 6、生长率:树木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比值。 7、进界生长量:在调查期初时没有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内,这部分林木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8、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该圆柱体的断面积为树干上某一固定位置的断面,高度为全树高。 9、疏密度: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断面积(或蓄积)之比,称为疏密度。 10、标准木:在标准地中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 二、单项选择题 1、立木材积三要素不包括(C)。 A、胸高形数 B、胸高断面积 C、胸高形率 D、树高 — 2、树干上部直径恰好等于(B)处的部位称作望点。

A、1/2树干中央直径 B、1/2胸径 C、1/3树干中央直径 D、1/3胸径 3、以误差百分率来看,下面正确的是(A)。 A、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牛顿式 B、牛顿式>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 C、中央断面式>平均断面式>牛顿式 D、牛顿式>平均断面式>中央断面式 4、树干的形状,有通直、弯曲、尖削、饱满之分,就一株树来说,树干各部位的形状(D)。 A、是一样的 B、都是饱满的 C、都是弯曲的 D、也不一样 \ 5、纯林是有一种树种组成或混有其他树种但蓄积分别占(A)的林分。 A、低于10% B、低于5% C、低于20% D、10% 6、在一般情况下,林分疏密度大于林分郁闭度的是(C)。 A、幼龄林 B、中龄林 C、成熟林 D、以上都不是 7、树干的横断面形状更接近于(B)。 A、圆形 B、椭圆形 C、不规则的封闭曲线 D、不确定 8、林分平均胸径是指(B)。 A、林分内所有林木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B、林分平均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C、林分内具有平均生长状态的树木的直径 D、林分内具有指定平均材积的树木的直径 ( 8、在标准地调查中,通过每木检尺得标准地总断面积为,总株数为339棵,则该林分平均直径为(C)。 、角规绕测树木时,当缺口与树木胸径相余时,记数为(D)。 A、1 B、 C、2 D、0 10、树木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树木形成层受外界季节变化产生(D)生长的结果。 A、季节性 B、间断性 C、连续性 D、周期性 11、在角规测树时,当d/R=1/50,则用到的角规测器缺口宽度为2cm,则直尺长度为(B) ; ; 、下列关于树木生长方程的特点,错误的是(C)。 A、当t=0时,y(t)=0,这是树木生长方程需满足的初始条件;

测树学

森林: 以乔木为主包括夏木灌木草本苔藓地衣及微生物动物在内并且能够影响到当地的水温和气候的生物群体胸高直径: 距地面1.3米处的直径 形数: 树干的材积与该树干某一高度处的断面为横断面树高为高的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胸高形数: 树干的材积与该树干1.3米处的断面为横断面树高为高的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实验形数: 树干的材积与该树干1.3米处的断面为横断面树高加3米为高的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形率: 树干任意未知部位的直径与某一固定位置的直径之比 胸高形率:树干1/2高度处的直径与胸高直径之比绝对形率: 胸高以上1/2长度处的直径与胸高直径之比望点: 树干上部等于1/2胸高直径的那一点望高: 望点至地面的高度 生长量: 在林业调查中树木调查因子在一定间隔期内所发生的变化 生长率: 树木每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原有总量的百分比 林分: 内部结构特征相同并与相邻四周有明显区别的小地段 调查因子:反应林分客观规律的因子林相: 森林垂直部面的层次(单双层林) 主层林: 在森林中蓄积量最大的林层龄级: 根据林木的生长特性所划分的年龄范围 目的树种:在某一条件下经济价值最高的树种主要树种: 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最大的树种 疏密度:待测林分每公顷上的总横断面积与相同经营下标准林分每公顷的总横断面积的比值 郁密度: 林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所占林地面积的比株数密度:个体所占有的营养面积 蓄积: 所有树木材积之和标准木: 具有平均材积的林木 材积表:林木的材积与直径树高和形数之间相关关系的数表 一元材积表:根据树木的材积与直径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出来的单株平均材积的平均木表 二元材积表:根据树木的材积与林木直径和树高之间的相关关系表现出来的单株平均材积的平均木表 立地质量:生物所生长的环境总和 地位级: 根据材木的平均树高和其相应的平均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所划分的立地质量等级 地位指数:根据优势木平均数高和优势木的平均年龄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基准年龄所划分的立地质量等级 标准地: 根据人为判断期望能够代表调查总体的森林小地段样地: 随机抽取的森林小地段 1.材积三大要素 (1)形状系数(2)断面积(3)长度 2. 形数作用 (1)衡量树干饱满程度的指标(2)材积的直接换算因子 3. 立木材积的测定方法 (1)等直径差区分求积法(2)望高法(3)近似法 4. 测量胸高直径注意事项 (1)必须是距地面1.3米处的直径,以坡上位距地面1.3米的直径 (2)对于分叉树:胸径以下分叉按两株树量测;胸径以上分叉按一株树量测 (3)出现一些结疤损伤可上下量取同样的长度取平均作为胸径替代 (4)及时处理附着物 5. 生长量种类 (1)树木总生长量(以苗木发生至调查为止所积累的总量) (2)总平均生长量(总生长量与其相应年龄的商) (3)定期生长量(树木短期几年的生产量) (4)定期平均生长量(定期生长量除以定期年龄) (5)连年生长量(树木调查因子一年的生长量) 6.年龄的确定 (1)查数轮枝法(2)差数年轮法(3)生长锥发 (4)查阅档案法(5)走访或目测 7. 形数变化规律 (1)幼龄变动幅度大(2)年龄比较大的变化幅度小 (3)形数一般是负数(4)间隔期短 8. 林相划分标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月考测试卷(二)附答案

一年级(上)月考测试卷(二)(含答案) 一、算一算。 4-1= 3+2= 9+1= 1+4= 4-4= 10-3= 2+4= 6+4= 4+5= 9-1= 7+3= 10-2= 2+3+4= 1+8-3= 10-2-7= 5+2-1= 9-7+4= 3+5-2= 2+8-6= 6-4+8= 二、填一填。 1.下面的点图所表示的数是小明家的电话号码,你能写出来吗? 小明家的电话号码是( )。 2.与7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3.从0数到9,一共数了( )个数,其中第2个数是( ),数字5排在第( )。 4. 比少()个。 比多()个。 三、选一选。 1.在长方体的下面画“√”,在正方体的下面画“△”。 2.在圆柱的下面画“√”,在球的下面画“△”。 3.在最容易滚动的物体下面画“√”。 4.把它们分别堆起来,哪一个最难堆?在下面画“√”。 四、数一数,填一填。

1.有( )个,有( )个。 2.有( )个,有( )个。 3.比多( )个。 4.比少( )个。 五、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分别有几个小正方体。 ( )个( )个( )个( )个六、接着摆什么?圈出正确的答案。 1. 2. 七、看图列式计算。 1. 2.

3. 4. 一年级(上)月考测试卷(二) 一、3 5 10 5 0 7 6 10 9 8 10 8 9 6 1 6 6 6 4 10 二、1. 5241557 2.6 8 3. 10 1 6 4.4 4 三、略 四、1. 3 1 2. 3 4 3. 2 4.1 五、5 6 10 6 六、略 七、1.3+5=8 2.9 -4 =5 3.3+2+4=9 4.9-2-3=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二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二篇)目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二

人教版年级数学下册第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我会算。(20分) 11-9= 6+8= 17-4= 13-7= 13-8+8= 16-6= 9+4= 44-40= 72-2= 11+3-6= 11-6= 17-8= 15-10= 9+9= 12-8-4= 6+50= 70+9= 14-7= 12-6= 9+5+4= 二、填空题。(20分) 1、长方体有________个,正方体有________个,圆柱有________个。 2、5个5个的数,40里面有(_____)个5。 3、七巧板中由________种图形组成,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少需要________图形,拼成一个三角形最少需要________个图形。 4、下面的时钟再过一小时是几时?

(______)(______)(______) 5、与1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6、19里有________个十和________个一。 7、16里面有(_______)个十,(________)个一。 8、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 6,个位上的数是 9,这个数是(______),和这个数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9、横线可以填几个数. 6+________<12 15-________>8 17-_______>8 9+_______<16 10、50角=(______)元, 1元6角=(_____)角 三、选择题。(10分) 1、46 50 54 58 □66 70,□里应填( )。 A.60 B.62 C.64 2、妈妈有50块钱,小红拿走了20元,妈妈还剩下()元 A.10 B.20 C.30 3、阳光小学二年级有两个兴趣小组,书法组有21人,绘画组有29人,两个小组一共有( )人。 A.21 B.50 C.40 D.60 4、姐姐今年10岁,妹妹今年6岁,5年后姐姐比妹妹大()岁。A.5 B.6 C.4 5、第一个加数是24,第二个加数是30,第三个加数是6,它们的和是( )

测树学考前复习重点

测树学 第一章 伐倒木和立木材积测定 1.把树干近似成抛物线体,得到两个伐倒木材积测定公式: (1 (式中:树干干长为L ,干基底直径为d 0,干基底断面积为g 0,小头直 径为d n , 小头面积为g n ) (2)2.区分求积的目标和方法: (1)目的:为了提高木材材积的测算精度 (2)~ (3)原因:分段后每段的干形比较规整。 (3)方法:将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不等长的区分段,使各区分段 干形更接近于正几何体,分别用近似求积式测算各区分段材积,再把 各区分段材积合计可得全树干材积。在树干区分求积中,稍段不是一个区分段的部分视为梢头,用圆锥来计算其体积。 (3)公式:A. ' '131V l g g l n i i ∑=+= (式中:l 为区分段长度) B. ()' 11031g 21V l g l g g n n i i n +??????++=∑-= 3.测树高的方法: 在布鲁莱斯测高器的指针盘上,分别有几种不同距离的高度刻度。使 用时,先要测出测点至树木的水平距离,且要等于10、15、20、30m 。

测高时,按动仪器背面启动按钮,让指针自由摆动,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稍停2-3秒待指针停止摆动成铅直状态后,按下制动钮,固定指针,在刻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水平距离的树高值,再加上测者眼高,即为树全高。在坡地上,先观测树梢,求的高h 1,再观测树基得 h 2,两次观测符号相反,树高=h 1+h 2,符号相同,树全高=h 1-h 2。注意: ●所选水平距离尽量接近树高,减小误差。●树高小于5m 时,不用布鲁赖斯测高器,用长杆直接测量。●对于阔叶树,注意主干梢头位置。 4.立木的直径通常指胸高直径。 5.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 6.胸高形数:以胸高断面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的形数。 7.% 8.胸高形数的性质:●当树高大于1.3m 时,是关于r 的减函数。●当 干形不变时,胸高形数依树高的增加而减少。 9.材积三要素:胸高形数、胸高断面积、树高 10.实验形数:以胸高断面为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其高度为树高加3m 。 11.形率:树干上某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之比。 12.胸高形率:树干中央直径与胸径之比。 13.形数与形率的关系:希费尔关系 h q c bq a f 2223.1++= 14.形率法:●先算出胸高形率。●再根据希费尔关系算出胸高形数。●最后根据胸高形数、胸高断面积、全树高算出立木材积。V=**h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四、我会照样子写一写。(10分) 1.口+乞=( 吃 )( 吃饭 ) 禾+火=( )( ) 木+羊=( )( ) 禾+中=( )( ) 2.星 -( 日 )=( 生 ) 村-( )= ( ) 明 - ( )=( ) 早-( )= ( ) 对 - ( )=( ) 时-( )=( ) 五、把空缺补充完整。 (10分) 春( )( )地 ( )( )齐放 ( )( )争鸣 ( )物复苏 柳绿( )( ) 冰( )融化 1. 水不忘挖 人, 刻想念毛 席。 2.遥远的 城,有一座雄伟的 安 。 3.你姓 ?我 李。 六、我能把词语整理成一句话,并加上标点。(5分) 1、 多么 我们 的 广大 祖国 —————————————————————————————— 2、 许多 捉了 小公鸡 虫子 ——————————————————————

七、我会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25分) 课内阅读 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石碑上刻着什么用“ ”划出来。(3分) 2.为什么乡亲们时刻想念毛主席呢?( ) (4分) A.因为毛主席带领人们刻了一块石碑。 B.因为毛主席带领人们挖了一口井。 课外阅读 春雨的色彩 春天,一群小鸟在屋檐y án 下躲雨,它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儿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看,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儿红了……” 1.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请你标出来。(4分) 2.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有趣的问题?请用“ ”把句子划出来。(4分) 3.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10分) 我认为春雨是( )色的。因为 。 八、 我会看图写话。(15分)(提示:仔细观察下图,什么时候?谁?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东北林业大学测树学试题

“测树学(含测量学)”试题(2006年06月12日) 林业专业:本科生、2004级班、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 树木重量测定的三要素为胸径、()和形数。 2. 地位指数是根据()和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而确定的。 3. 树高曲线是指()与树高的相关曲线。 4. 郁闭度是()与林地面积之比。 5. 人工林最小相对直径0.4~0.5,最大相对直径()。 6. 角规测树时,Fg越大,测量误差()。 7. 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把经济材和()统称作商品材 8.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分为全林分模型、径级模型和()。 9. Richards生长方程()。 10.某解析木18.5米,用2米区分段区分,则梢头长度是( )米。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 胸高形数 2. 冠长率 3. 优势树种 4. 形高 5. 直径分布 6.林分调查因子 7.一元材种出材率表 8.全林分模型 9. 自由树10. 绝干重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 1. 绘图说明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 2. 绘图说明典型异龄混交林的直径分布规律。 3. 简述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表的优缺点。 4.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 5.绘图说明立地条件与林分收获量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10分) 1. 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证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 1. 试证明实验形数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优点。。

2. 试推导说明Schumacher 生长方程(y=Ae -k/t ,式中:A,k 为方程参数;y 为林木大小;t 为年龄)性质,绘出曲线形状,并说明其适用于描述何种生长曲线类型。 六、计算题(共20分,每小题 4分) 1. 用角规观测某树,Fg=1,D=15.6,角规点至该树水平距S=10m,问该树的计数值? 2. 已知某原木长4m ,0m 处直径为18.0cm ,2m 处直径为16.0cm ,4m 处直径为1 3.2cm ;试用中央断面积及平均断面积近似求积式计算其材积。 3. 落叶松天然林最大密度线为: 60.14500-=g D N ,现实林分中林分每公顷株数为:2580株/hm 2,平均胸径为:14.5 cm ,计算该林分的林分密度指数(SDI ) (注:标准直径为20cm )。 4. 某一白桦天然林固定标准地1995年实测蓄积为132m 3/hm 2,2000年复测为139m 3/hm 2,期间间伐量为20 m 3/hm 2,枯损量为10 m 3 ,试求毛生长量,纯生长量和净增量。 5.在某天然落叶松混交林中,设置一块标准地,其面积为0.1 hm 2,经过标准地 调查后得知:落叶松蓄积量为15.8 m 3,白桦的蓄积量为4.2 m 3。请根据上述数据 写出该混交林分的树种组成式并计算出该混交林的每公顷蓄积量。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 树高 2.林分年龄 3.胸径 4.树冠投影面积 5.1.7~1.8 6.越小 7.薪材 8.单木模型 9.c kt A y ))exp(1(--= 10.0.5 二、概念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 胸高形数:H g V f 3.13.1=,式中 V ——树干材积; g 1.3——胸高断面积; H ——全树高。 2. 冠长率:树冠长度与树高的比值。 3.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 4. 形高: 形数与树高的乘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