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通信电缆的结构、类型及参数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40
第2章常用电工材料2.1导电材料,如表2-1所示常用导电材料的物理参数如表2-2所示。
注平均电阻温度系数a为金属在0~100℃的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时增加的电阻值百分数。
(1)铜铜是最常用的导电材料,导电用铜的品种、成分和主要用途见表2-3所示。
①指成分的质量分数。
(2)铜合金在要求有良好的导电率,并兼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耐热、耐蚀、耐磨、易切削、电接触性好和热电动势小等特性时,应选用各种导电铜合金。
(1)铝铝的电导率约为铜的61%,密度为铜的30%,机械强度为铜的1/2,比强度(抗拉强度/密度)约为铜的1.3倍。
在单位长度电阻相同的情况下,质量仅为铜的50%。
铝的资源丰富,价格比铜低。
因此,除对导体尺寸及力学性能等有规定要求的场合外,应优先采用铝作导体材料。
导电用铝的化学成分见表2-4。
导电用铝的性能和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5。
注表中成分含量均为质量分数①根据GB 3955—83规定。
(2)铝合金在铝中添加镁、硅、铁、铬、铜、锆等元素可得到高电导率、高强度和热稳定性好的铝合金。
导电铝合金的品种、性能和主要特征及用途见表2-6所示。
(3)裸导体制品裸导体制品大部分用作电线、电缆的导体,可直接供电力、通信、交通运输等工业部门使用,以及制作成各种电工产品的零件。
裸导体制品的分类、名称、特性和用途见表2-7所示。
(1)电磁线的分类及特点电磁线可分为漆包线、绕包线等几类。
漆包线、绕包线的主要品种及其特点与用途见表2-8所示。
(2)电磁线的选用选用电磁线时应根据使用技术条件合理地选择以下项目的性能参数,使其满足要求。
①热寿命和其他热性能。
②占空系数。
③绝缘层在弯曲时不开裂、耐刮性和介电强度。
④绝缘层承受过负载能力和环境因素。
⑤与浸渍漆的相容性、耐溶剂性及耐化学药品性等。
(3)电磁线的保管与使用电磁线的保管与使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电磁线不宜置于高湿度的库房或酸、碱、有机溶剂附近。
②要避免阳光直射。
一、知识点:第一章通信线路工程概述1、通信信道分()和(),通信线路提供()信道。
语音信号频带范围(),ISDN是()。
2、通信网是指(),我国的通信网采用()制,通信线路起()作用,从网络层面上分为()和(),目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和()。
第二章通信电缆及电缆配线1、全塑电缆分为()和()两种,其结构组成分为()和()两部分。
2、电缆芯线材料是(),标称线径有()()()()()五种;电缆芯线的绝缘方式分为(),其中()应用最多;线对扭绞的作用是()、()、()。
3、构成全色谱电缆a、b线的十种色谱分别a线是(),b线是(),它们两两组合成()对线。
4、扎带色谱:双色双股扎带有()种,单色单股扎带有()种。
5、目前全塑市话电缆常用的成缆单位有()、()、()。
6、备用芯线的规定:()。
7、HY AC、HYA 意义。
8、规定电缆端别的目的是什么?判定电缆端别的方法有哪些?9、画图说明用户电缆线路组成情况10、常用的分线设备和交接设备有哪些?其在工程图纸中的表示符号有哪些?11、交接箱的作用是什么?按照芯线卡接方式分哪两种?请简要叙述电缆在模块式交接箱列、块、区及线序成端布局方法。
12、什么是主干电缆和配线电缆?在电缆网的配线设计中起芯线利用率分别是什么?分别主干电缆网和配线电缆网主要采用什么配线方法?13、什么是直接配线?结合工程实际画出直接配线图。
14、什么分线设备复接配线?复接配线时注意哪些问题?15、什么是两级电缆交接法?请画图示意。
第三章通信光缆1、什么是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有何特点?2、基本的光纤通信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其作用分别是什么?3、按照折射率分布,光纤分为()和(),应用最多的是()光纤。
4、什么是单模光纤?什么是多模光纤?它们的结构尺寸分别是()。
5、光线能实现远距离传输的条件是什么?6、什么是光纤损耗?什么是光纤色散?7、通信光缆结构有哪结构组成部分?8、光缆按敷设方式和缆芯结构分别分为哪些类型?9、请简要画出层绞式室外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数据电缆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控制概论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数据电缆主要性能指标控制2.1 衰减2.2 串音2.3 阻抗和回波损耗2.4 相延时和时延差第三章网线在TIA/EIA 568.B2 与TIA/EIA 568.A中色对连接的差别第一章概述我们一舟生产的数据电缆主要有UTP 5E、FTP 5E、U/UTP 5E、SFTP 5E、UTP 6、FTP 6、UTP 6A、CAT 3多对数电缆等常见的高频对称电缆。
这些电缆都是采用单线对绞、对绞线成缆的结构。
在这里,我分别对这种电缆结构作详细地分析。
我们公司采用高速串联机以1200-1400m/min的速度高效率的生产出绝缘芯线。
然后根据不同线对的识别标志、绝缘厚度和导体直径将芯线有规则的绞合成一定节距的对绞线。
数据电缆的线芯在工作状态下产生开放的电磁场。
开放的电磁场将按照信号电流频率从低频到高频对外释放电磁能。
也就是说,本来用于信号传输的电能以电磁场能的形式向网络线路周边的空间布点的释放出去。
如果这些能量不经过必要的装置给予回笼那么用于传输信息的电流能量将迅速衰竭从而使信号强度无法与各种原因产生的噪音识别。
同时因为电流能量衰竭也会使电子克服电阻壁垒的能力减弱,从而使信息传递减速。
一旦信源到信宿的超过5120纳秒,那么信息处理器就会把脉冲信号识别为反射脉冲信号而不予处理。
也就是说网络传递信息的功能失去了。
因此,我们要采用必要的工艺设计来解决开放电磁场带来的这些影响。
对绞结构普遍应用于数据电缆生产。
在我们已经能够投产的CAT 7 UTP电缆中我们采用的也是对绞线外拖包铝箔的屏蔽结构。
在处理开放电磁场问题上,我们目前采用的是对绞结构和金属层(带、网)结构。
在电磁场理论中,针对开放电磁场能量控制问题,大部分采用的是屏蔽和电磁场能量集中和均化的理论。
在电缆设计中我们都能用到。
后面第三部分中我还要详细论述屏蔽结构。
为什么采用对绞结构能够有效的控制开放电磁场的能量释放呢?数据电缆中采用的细铜导体是这个开放电磁场中的两个电极。
计算机电缆百科知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计算机电缆是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输数据信号和供电的作用。
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领域,电缆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网络的传输速度、稳定性和数据安全。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电缆的基础知识、主要类型和使用注意事项。
一、计算机电缆的基础知识1. 电缆的结构:计算机电缆一般包括外部保护层、绝缘层、导体和连接器。
外部保护层用于保护电缆内部结构,绝缘层用于隔离导体以防止信号干扰,导体则负责传输电信号。
连接器是电缆的两端,用于连接计算机或外部设备。
2. 数据传输方式:计算机电缆的传输方式包括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是一位一位地传输数据,速度较慢但稳定性好;而并行传输是同时传输多位数据,速度较快但容易受到干扰。
3. 电缆的阻抗:电缆的阻抗是指电缆对电信号的阻碍程度,阻抗不匹配会导致信号反射和损耗。
在选择计算机电缆时,需要考虑电缆的阻抗匹配性,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
二、主要类型的计算机电缆1. 电源线:电源线是连接计算机和电源插座的电缆,主要用于为计算机供电。
电源线一般采用三芯线或二芯线的结构,能够传输电能并确保电源的稳定性。
2. 数据线:数据线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传输数据信号。
常见的数据线类型包括USB线、HDMI线、VGA线、网线等,它们适用于不同的数据传输需求。
3. 电信号线:电信号线用于传输音频或视频信号,常见的类型包括音频线、视频线、同轴电缆等。
它们可以连接计算机和显示器、音响等设备,实现音视频信号的传输。
4. 网络线:网络线用于连接计算机或网络设备,构建局域网或互联网。
常见的网络线类型包括网线、光纤线等,它们能够传输大容量数据,并具有较高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5. 其他类型的电缆:除了上述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计算机电缆,如串口线、并口线、打印线等,它们适用于连接特定类型的设备或实现特定的功能。
三、计算机电缆的使用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电缆:在购买计算机电缆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和规格。
《光纤通信》的复习要点《光纤通信》课程复习要点和重点浙江传媒学院陈柏年(2014年6⽉)第⼀章概述1、光纤通信:以光波作为信号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式。
2、光纤通信发展历程:(1)光纤模式:从多模发展到单模;(2)⼯作波长:从短波长到长波长;(3)传输速率:从低速到⾼速;(4)光纤价格:不断下降;(5)应⽤范围:不断扩⼤。
3、光纤通信系统基本组成:(1)光纤,(2)光发送器,(3)光接收器,(4)光中继器,(5)适当的接⼝设备。
第⼆章光纤光缆⼀、光纤(Fibel)1、光纤三层结构:(1)纤芯(core),(2)包层(coating),(3)涂覆层(jacket)。
2、各类光纤的缩写和概念:SIF(突变型折射率光纤),GIF(渐变折射率光纤);DFF(⾊散平坦光纤)、DSF(⾊散移位光纤);MMF(多模光纤),SMF(单模光纤);松套光纤,紧套光纤。
⼆、光的两种传输理论(⼀)光的射线传输理论1、光纤的⼏何导光原理:光纤是利⽤光的全反射特性导光;纤芯折射率必须⼤于包层折射率,但相差不⼤。
2、突变型折射率多模光纤主要参数:★(1)光纤的临界⾓θc:只有在半锥⾓为θ≤θc的圆锥内的光束才能在光纤中传播。
★(2)数值孔径NA:⼊射媒质折射率与最⼤⼊射⾓(临界⾓)的正弦值之积。
与纤芯与包层直径⽆关,只与两者的相对折射率差有关。
它表⽰光纤接收和传输光的能⼒。
(3)光纤的时延差Δτ:时延差⼤,则造成脉冲展宽和信号畸变,影响光纤的容量,模间⾊散增⼤。
3、渐变型折射率多模光纤主要参数:(1)⾃聚焦效应:如果折射率分布恰当,有可能使不同⾓度⼊射的全部光线以同样的轴向速度在光纤中传输,同时达到光纤轴上的某点,即所有光线都有相同的空间周期。
(2)光纤的时延差Δτ:⽐突变型光纤要⼩,减⼩脉冲展宽,增加传输带宽。
(⼆)光纤波动传输理论★1、光纤模式:⼀个满⾜电磁场⽅程和边界条件的电磁场结构。
表⽰光纤中电磁场(传导模)沿光纤横截⾯的场形分布和沿光纤纵向的传播速度。
文件6:《通信线路工程》习题及答案(李立高,2017-03)【说明】1、本习题及答案是与《通信线路工程》第2版(2015年)配套使用的;2、编写过程中对教材中习题部分的错误一并进行了修订,使用时请以此为准。
第1章通信电缆的类型与结构一、单项选择题1、“泡沫绝缘”在电缆型号中的符号表示是(①)①YF ②YP ③Y ④YA2、构成超单位扎带色谱的颜色有(②)种。
①6 ②5 ③4 ④33、全色谱全塑电缆中,第4对备用线的色谱是(②)。
①白/灰②白/紫③红/黄④红/灰4、电缆芯线相互扭绞的主要作用是(①)①减少串音②便于分线③易于生产④便于维护5、第1786对全色谱全塑电缆芯线所在基本单位扎带色谱为(③)①紫/绿②紫/棕③紫/灰④黑/蓝6、下列电缆型号中,铜芯线绝缘形式为实心聚烯烃绝缘的是(④)。
①HYFA ②HPVV ③HYPA ④HYA7、在全塑电缆中,一个基本单位中所包含的线对数是(④)。
①50对②100对③10对④25对8、全色谱全塑电缆中,第3对备用线的色谱是(③)①白/灰②白/紫③白/黄④红/灰9、下列电缆型号中,使用最多的是(①)①HYA ②HYPAT ③HYPA ④HYFA10、全色谱全塑电缆中的一个S单位所包含的线对数是(③)对。
①10 ②25 ③50 ④10011、“泡沫/实心皮绝缘”在电缆型号中的符号表示是(②)①YF ②YP ③Y ④YA12、构成SD单位扎带色谱的颜色有(②)种。
①6 ②5 ③4 ④313、第1888对全色谱全塑电缆芯线所在基本单位扎带色谱为(②)①紫/绿②白/棕③黑/灰④黑/绿14、全色谱全塑电缆中,第24个基本单位的扎带色谱是(④)①紫/灰②紫/桔③白/黑④紫/棕15、全色谱全塑电缆中,第49个基本单位的扎带色谱是(①)①白/蓝②紫/棕③白/黄④紫/绿16、全色谱全塑电缆中,第2对备用线色谱是(③)①白/桔②红/桔③白/黑④紫/桔17、全色谱全塑电缆中,备用线数量最多为(③)对。
rvv通信线技术参数
RVV通信线是一种常见的通信电缆,通常用于家庭、办公室和
工业场所的电力和信号传输。
它的技术参数包括导体材料、绝缘材料、外护套材料、额定电压、导体规格、阻燃性能等。
导体材料通常采用多股铜线或铜包铝线,铜线传导性好,而铝
线相对轻便。
绝缘材料一般采用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外护套材料也通常采用PVC或PE,
以保护电缆免受机械损坏和环境影响。
RVV通信线的额定电压通常为300/500V,适用于低压电路。
导
体规格则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而定,常见的规格包括0.5mm²、
0.75mm²、1.0mm²等。
阻燃性能是指电缆在火灾情况下的阻燃能力,通常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和认证。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术参数,RVV通信线还有其他一些参数需要
考虑,比如工作温度范围、屏蔽结构、电缆的柔韧性等。
这些参数
会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RVV通信线作为一种常见的通信电缆,在选择时需
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综合考虑各项技术参数,以确保其能够满足相应的通信传输需求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YD/T 926.2—2001 neq ISO/IEC 11801:1999 代替YD/T926.2—1997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综合布线中的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子系统用电缆、光缆的主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以及工作区和接插软线用对称软电缆的附加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综合布线用对称电缆、光缆的设计、生产与选用。
本部分不包括某些应用对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的特殊要求。
本部分中各类电缆的最高传输频率分别为:3类16 MHz4类20 MHz5类100 MHz5e类100 WHz,且支持双工应用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节: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 4909.2-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GB 5023.2-1997 额定电压到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GB 6995-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 7424.1-1998 光缆第1部分:总规范GB/T 12357-1990 通信用多模光纤系列GB/T 12666-1990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GB/T 13993.3-2000 通信光缆系列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室内光缆的要求GB/T 15972.1-1998 光纤总规范第1部分:总则GB/T 15972.2-1998 光纤总规范第2部分:尺寸参数试验方法GB/T 15972.4-1998 光纤总规范第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GB/T 15972.5-1998 光纤总规范第5部分:环境性能试验方法GB/T 17737.1-2000 射频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总则、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YD/T 837-1996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试验方法YD/T 838.1-1996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YD/T 838.2-1997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对绞电缆YD/T 838.3-1997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对绞电缆YD/T 838.4-1997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4部分:主干对绞电缆YD/T 926.1-200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规范IEC 61156-1:2001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ITU-T O.9:1999 确定对地不平衡度的测量装置3 定义本部分的定义见YD/T92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