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水循环与水资源
- 格式:pptx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38
八年级 班 姓名 月 日- 日 编号 0307八年级 班 姓名 日期 11月 日— 日 编号 0404-05课题4.4升华和凝华-4.5水资源和水循环 课型设置【自研·互动45分钟+展示45分钟】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3.知道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的吸、放热。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5.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的生存的意义;6.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B.寒冷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有着一层霜C.冰冻的衣服变干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黏手2.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冰指出是吸热还是放热?(1)卫生球时间放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2)擦玻璃时,往玻璃上呵气,使玻璃表面变潮()【】(3)严冬,窗玻璃的内侧有冰花()【】(4)初春时,松树枝上挂满“雾凇”()【】3.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蒸汽的结果。
4.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窗户玻璃上往往会出现冰花。
关于“冰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现在窗玻璃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B.出现在窗玻璃内侧,由大量水凝华而成C.出现在窗玻璃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D.出现在窗玻璃外侧,由大量水凝华而成5.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A. 雨B. 露C.霜D.冰6.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时要大量的热,可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又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不易燃烧。
7.小东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他准备把冰棒放在茶杯里进行观察。
他从冰箱的冷冻室里拿出一支冰棒,小东发觉硬梆梆的冰棒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棒在“向下冒白气”;他把这支冰棒放在空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
水循环与水资源利用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不仅滋养着生命的存在,还承载着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循环过程,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水循环的原理及其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断转化和运动的过程。
它包括蒸发、降水、融化、河流和湖泊的形成等一系列过程。
首先,太阳能使地球上的水蒸发成为水蒸气,形成云层。
随后,云层中的水蒸气在气温下降或遇到凝结核的作用下,凝结成为水滴,最终以降水的形式回到地面。
一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一部分流入河流和湖泊,形成地表水。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循环过程,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
正常的水循环可以保持地球上水资源的平衡分布,维持陆地上的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给水循环带来了挑战。
过度的水资源利用和污染会破坏水循环的平衡,导致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生态系统的恶化。
水资源利用是指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水资源被广泛应用。
农业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领域之一,农业灌溉占据了全球水资源利用的大部分。
灌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过度的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和地下水位下降,从而破坏土地生态系统。
工业生产中的水资源利用主要包括冷却、清洗和制造过程中的用水。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给水循环带来了压力。
生活用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水,包括饮用水、洗浴水和生活用水等。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用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保持水循环平衡的关键。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控,可以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
通过节约用水、推广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技术,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降低水资源利用的压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染治理。
《水循环与水资源》讲义一、水循环的概念水在地球上不断地运动和变化,这种持续的运动过程被称为水循环。
简单来说,水循环就是水从海洋、陆地、大气之间不断转移和交换的过程。
从广阔的海洋到高耸的山脉,从茂密的森林到广袤的草原,水无处不在,并且永不停息地流动着。
它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如液态的雨水、河水、湖水、海水,固态的冰、雪,以及气态的水蒸气。
水循环主要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水汽输送等环节。
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1、蒸发蒸发是水循环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在太阳的照射下,海洋、湖泊、河流以及土壤中的水分会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中。
海洋的蒸发量是最大的,因为海洋面积广阔,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也多。
2、降水当大气中的水汽饱和后,就会形成降水。
降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雨、雪、冰雹等。
降水是地球上淡水的重要来源,它滋润着大地,为生命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3、地表径流降水落到地面后,一部分会沿着地表流动,形成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汇聚成江河、湖泊,最终流入海洋。
4、地下径流另一部分降水会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地下水在地下流动,形成地下径流。
地下径流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涌出地面,形成泉水。
5、水汽输送大气中的水汽会随着大气环流进行输送,将水分从一个地区带到另一个地区。
三、水循环的意义水循环对于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通过水循环,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使得水的总量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因为水的使用和消耗而出现明显的减少或增加。
2、调节全球热量平衡水循环在转移水分的同时,也在转移热量。
例如,海洋通过蒸发将大量的热量传递给大气,而大气通过降水将热量带回地面,从而调节了全球的热量分布。
3、塑造地表形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流动会对地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塑造出各种地貌,如峡谷、冲积平原、三角洲等。
4、为生命提供水资源水循环使得地球上的生物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淡水供应,保障了生命的生存和繁衍。
(沪粤版)2019年暑假八年级物理一日一练4.5 水循环与水资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9•莘县三模)下列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缥缈的雾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D.冬天,凝重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形成2.(2019•临沂模拟)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根本动力来自()A.地球自转B.太阳C.抽水机D.人类的活动3.(2019•新都区模拟)人工降雨是把干冰用炮弹打入云层,干冰迅速升华,使云层中的水汽凝结成小冰晶,小冰晶在重力作用下下降,遇热变成小水滴,形成雨。
云层中的水汽变成雨降落到地面的整个过程中,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D.凝华、液化4.(2019•洪泽县模拟)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水的状态是()A.液态B.固态C.气态D.三态混合5.(2019秋•定陶县期末)如图所示,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A.B.C.D.6.(2019春•武邑县校级月考)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7.(2019•滨州)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8.(2019•东莞市二模)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5水循环与水资源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设计了一堂关于水循环与水资源的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的设计方式采用了互动式教学,通过让孩子们亲身参与,观察和体验,让他们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水资源的珍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2. 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
3. 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循环的过程。
难点:水资源的珍贵和如何节约用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水循环模型、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贴纸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什么东西越用越少,越少越要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然后引入本次活动主题——水循环与水资源。
2. 讲解:通过PPT展示水循环的图片和视频,讲解水循环的过程,让孩子们了解水从哪里来,流向哪里,以及水循环的重要性。
3. 实践:分组进行水循环模型的实验,让孩子们亲身参与,观察和体验水循环的过程,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
4. 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节约用水,如何保护水资源,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节约用水的随堂练习,让孩子们在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水循环的过程。
难点:水资源的珍贵和如何节约用水。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活动拓展: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水库、河流等水源地,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
同时,也可以开展一次关于水资源的绘画比赛,让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用水的理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关于水循环与水资源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引入环节的谜语设计二、讲解环节的PPT展示在讲解环节,我使用了PPT来展示水循环的图片和视频。
水资源与水循环知识点总结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水循环是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过程。
本文将对水资源与水循环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水资源的分类1.表层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库和坝库等明显可见的水体。
2.地下水资源:储存在地下岩石中,通过井泉等方式供给人类使用。
3.冰川与雪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高山和极地地区,以冰川和雪水形式存在。
4.大气水资源:主要以形式水和气态水存在,包括云雾、雨水和雪水等。
5.再生水资源: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水和产业废水的再利用等。
二、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是水在地球大气圈、陆地和海洋之间不断转移和再生的过程。
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蒸发:太阳能使水体变成水蒸汽,从地表水、土壤、植物和湿地等蒸发出来。
2.降水:水蒸汽冷却形成云雾,当云雾中的水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降下来,形成雨水、雪水等。
3.入渗:降水渗入土壤并转化为地下水,充实地下水层的水量。
4.径流:地表的降水超过土壤的持水量时,会沿着地势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形成径流。
5.蒸散发:地表水、土壤水和植物受太阳热能的作用,不断蒸发释放水蒸汽到大气中。
三、水资源与人类活动1.水资源开发利用:人类通过建设水库、引水渠道等工程,将水资源有效地利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发电等方面。
2.饮用水安全:保证人类的饮用水安全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提高饮用水的水质和供应量对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3.水污染治理:随着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体受到各种污染物的威胁,因此,水污染治理是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4.水资源节约:促进水的循环利用、推广雨水收集利用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
四、水循环与生态系统1.湿地保护:湿地是指土地被水覆盖或者周期性被水覆盖的场所,是水循环的关键环节,对水污染的净化具有重要作用。
2.水生态系统:水循环对水生态系统的维持至关重要,水生态系统包括江河湖泊、湿地和海洋等,这些生态系统提供了物种丰富和生态平衡的条件。
地球的水循环与水资源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在地球上不断循环,并为生物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本文将从水的循环过程和水资源管理的角度,探讨地球的水循环与水资源问题。
一、水的循环过程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水的循环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蒸发和蔽凝水的循环始于蒸发,当太阳能照射在地表水或植物表面时,水分子会获得足够的能量而变为水蒸气。
水蒸气升高到大气中,形成云的组成部分。
当水蒸气冷却下来,就会发生凝结,形成云或降水。
降水当云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分子凝结成云粒子,接着云粒子因为重力的作用逐渐增大并下降到地面,形成降水,包括雨水、雪水等。
降水可以补充地表水,如河流、湖泊和水库,也可以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径流和地下水降水后的水分有两种去向,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河流和湖泊,最终回归海洋;另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能够滋养地下水埋藏区的植被和供应人类饮用水。
二、水资源管理地球上水资源的总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有限。
为了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水资源节约利用提倡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通过使用更加节水的设备和技术,降低家庭、工业和农业用水量,减少洗涤、清洁、冲洗等方面的浪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水资源保护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防止水污染和水资源过度开采。
建立水资源的保护区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确保水的质量。
3.水资源调配在各个地区合理配置水资源,将水资源从丰富的地区调配到缺水的地区,确保各地都有足够的饮用水和生产用水。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跨国河流的水资源管理,避免水资源争夺引发的国际冲突。
4.水资源技术创新加大对水资源的科研和技术创新力度,研发高效节水设备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发展新型水资源利用途径,如海水淡化、雨水收集等技术,拓宽水资源的来源。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水循环与水资源》导学案粤教沪版1、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教材了解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及意义;2、能用“物态变化”知识分析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的相关现象;3、知道水是珍贵的资源,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分析云、雨、雹、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增强学生环境的意识和节水意识。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并合理解释云、雨、雹、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成因。
器材准备课件制作、多媒体设备导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境1:一个人因干渴而昏迷,当他醒来开口说话时,第一个字一般会说什么呢?。
情境2: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那么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呢?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呢?学生阅读课本、分析插图、进行讨论:(1)地球上的水通过哪些渠道进入大气层?(2)大气中的水通过哪些渠道又回到地球?(3)如果自然界没有水循环将会出现哪些后果?二、新课导学(一)水循环: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进入大气,进入大气的水基本是纯净的水。
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通过回到陆地和海洋。
2、水循环的意义:使陆地上的不断的得到补充。
3、自然界中的水在循环时出现的一些景象(1)云、雨、雹、雪、雾、露、霜(2)用所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练习:据报载2001年5月10日,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
阴天,气温约为–15℃。
中午大约过了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
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家惊讶不已。
这些雪为什么不见了?请你用所学的知识予以解释。
(二)水资源:1、水是珍贵的资源:水资源指的是资源。
思考:(1)水覆盖着地球约71%的表面,但我们却说水资源是分珍贵的资源,这是为什么?(2)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3)我国水资源状况如何?2、合理利用水资源:思考:(1)人类在哪些方面利用水资源?(2)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3)右图的徽标表达的思想意义是:“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每一滴水,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