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1(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20191018
- 格式:pdf
- 大小:9.27 MB
- 文档页数:42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教育性原则4、赫尔巴特五阶段教学法:准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
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
5、行动研究法: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劳伦兹首先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4)差异性。
3、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1)图式。
(2)同化和顺应。
(3)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分化,只能靠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环境中的刺激;思维开始萌芽,并获得“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前运算阶段(2-7岁)此阶段,儿童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a.早期的符号功能;b.自我中心性;c.思维的片面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也称命题运算,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
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自主感对内疚感(4-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本阶段的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本阶段的任务时培养自我同一性。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教育心理学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一;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找到它的心理学基础;1.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与思想家;孔子;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也,故退之。
学记;教学相长;长善救失2.西方古代哲学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又名《精神论》人有植物的灵魂...........肉体不断完善体育人有动物的灵魂...........达到真理的大门智育人有理性的灵魂...........达到完善的境界德育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统觉团--四阶段学习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注意---期待---探究----行动他的学生发展五阶段;预备--呈现--联系--统合--应用二;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诞生;(19世纪末。
20世纪初)德国教育理论家梅伊曼法国实验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比纳和西蒙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动物心理学家的桑代克--1903年的《教育心理学》。
它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标志。
三;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直接为教育服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诞生;1.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的影响下心里的状态与改变2.学校心理学;应用学科3.教育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社会现象,研究有一个学习团体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与性质;1.研究对象;研究(教育教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2.性质;(1)从学科的范畴看,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以教育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
(2)从学科的作用来看,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二;研究方法;1.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主要方法;观察法(自然)。
调查法。
3.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4.质的研究;个案研究,行动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1.学习观上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社会文化互动2.研究层面的纵深化3.研究内容的复杂化4.研究范围的宽广化5.研究方法的的多元化6.研究问题的国际化与本土化7.研究途径越来越综合化和跨学科化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征;含义;指的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育心理学完整版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本章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学习理论 (4)第一节学习概论....................................第二节学习理论.....................................第三节元学习理论...................................本章复习思考题.....................................第三章学习的迁移 (8)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第二节学习迁移的传统理论...........................?第三节有效促进迁移的策略...........................?本章复习思考题....................................四、学习迁移的研究意义 (13)第一节知识与知识学习..............................第二节两类知识的学习..............................本章复习思考题....................................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9)第一节问题解决的一般概述...........................?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与条件......................?第三节创造性及其培养..............................本章复习思考题....................................第六章:品德学习 (21)第一节品德的概述..................................第二节西方品德形成理论.............................第三节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条件......................?第四节不良品德行为的矫正...........................本章复习思考题....................................第七章动作技能的学习 (29)第一节动作技能概述.................................第二节动作技能的习得与保持..........................?第三节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本章复习思考题.....................................第八章动机与学习 (33)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本章复习思考题......................................第九章:个体差异与学习 (35)第一节差异心理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第二节认知差异与学习................................第三节人格差异与学习................................本章复习思考题......................................第十章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38)第一节教学设计与管理................................第二节教师心理.....................................本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众说纷纭:―教育心理学旨在对研究教育者提供有关人性变化的知识、俾供其建立教育理论之用‖——(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П.Ф.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8、(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9、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10、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1、(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12、(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3.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论述)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教育心理学经历的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2.发展时期3.成熟时期4.完善时期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心理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3.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出生-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二)1.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
①半成熟、半幼稚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③成人感、独立性意识强烈④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论述题材料)2.青年期是个体①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②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③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三)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2.关键期或敏感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问题的学科,它的基本内涵包括教育活动的心理过程、心理规律和心理特征。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涵盖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等三个方面,其中涉及到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个要素。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指导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完善时期等不同阶段。
在研究方法方面,教育心理学有五个基本原则和七种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等。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征,它遵循一定的定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初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同时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育者应该注意个体差异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关注研究准备状态和关键期等因素。
心理学家XXX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XXX则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XXX的心理发展理论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个体的心理发展存在早晚差异、发展水平差异、认知能力的差异、智力类型差异和群体差异等。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了解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冲动型-沉思型、具体型-抽象型、辐合型-发散型等特征差异,以及性格类型差异等。
第三章研究理论研究是指通过经验、实践和思考等方式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研究的内涵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多个方面,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研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知识性研究、技能性研究、情感性研究等。
学生的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比如XXX的研究结果分类、XXX的研究水平分类等。
研究理论可以分为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知派研究理论、人本主义研究理论和建构主义研究理论等不同派别。
最新资料推荐1教育心理学第第一一章章教教育育心心理理学学概概述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研究内容: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师生之间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诸多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学科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在本教材中,学习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教学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
具体研究内容(一)从宏观上分析:构成学习与教学过程有五种基本要素(静态):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1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种差异影响学与教的活动:—是群体差异;二是个体差异。
1 / 32 、教师:是实施具体教育影响的人,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教师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风格等因素影响教育教学过程。
3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材的内容既要适应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特点,又要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
4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 、教学环境:是实施教育教学必备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是有形的,涉及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空间布置等。
精神环境:是无形的,但对学习与教学活动则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四风、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
构成学习与教学过程有三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1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最新资料推荐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对学生实施一定的教育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有效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3 、评价/反思过程:是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评判、分析、检验和反思的过程。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谁是你最爱的人?
普通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1
学生心理2
学习与学习理论3
学习心理4
教师心理5
教学心理
6
0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02
0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研究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
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拥有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科性质
1.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
3.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以应用为主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拥有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科性质
1.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并不是普通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简单应用
2.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
3.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以应用为主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学生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环境五要素
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三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