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原理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193.53 KB
- 文档页数:23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 卷)课程号: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 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 考试时间:备 注: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1. 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 A 流水 B 下雨 C 刮风 D 驾车兜风2. 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 A 基础产业部门 B 非基础产业部门 C 住户部门 D 人口3. 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A 对外交通用地B 道路广场用地C 市政工业设施用地D 仓 储用地4. 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 网络可靠性较低 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5. ()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A 生成交通量B 发生交通量C 吸引交通量D 全不是 6. ()没有完整的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A 重力模型法B 最大熵模型法C FurnessD 介入机会模 型 7. 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 选择的影响逐渐()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11题,每空1分,共16分)1. 引道延误为引道 ______ 与引道 _____ 之差。
2. 老瑞模型是决定 _____ 和 ______ 的分布模型3. 已知I 、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20、30、10,则道路 网的可达性为 ______4. _______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 在O □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_____ ;每一列之和表 示该小区的 ____ 。
6. Logit 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 —J 填独立或相关)。
7. 出行 ____ 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 _____ 以土地利 用的形态为主。
8. 某市规划面积300km ,建成区面积lOOkm,现有道路总长 350km 规划再建150km 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 / krnt9. _______ 交通流分布能够较好的反应网络的拥挤性。
一.名词解释OD调查: OD调查又称为起讫点调查, 是对某一调查区域内出行个体的出行起点和终点的调查, 为分析出行个体的流动, 也为交通流分配奠定基础。
OD表: 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间出行量的表格。
1.(①. 矩形表: 能够反映地区间车流流向和流量, 适用于车流的流动方向经常变化和流量显著不同的情况。
2.②.三角形表:将矩形表中往返车流合计成一个回程的表达方法, 适用于区间往返流量相对稳定的情况。
3.OD调查的目的:弄清交通流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 获取道路网上交通流的构成, 流量流向, 车辆起讫点, 货物类型等数据。
从而推求远景年的交通量, 为交通规划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1)OD调查基本术语:(2).出行:出行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移送的过程,可分为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
(3).出行起点: 指一次出行的起始地点。
(4).出行终点: 指一次出行结束地点。
(5).境内出行: 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内的出行。
(6).过境出行: 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外的出行。
(7).内外出行: 指起讫点中有一个在调查区域内的出行。
(8).小区形心: 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 小区内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 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9).境界线: 指规定调查区域范围的边界线。
4..核查线: 指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 一般借用天然的或人工障碍, 如河流、铁道等。
5..期望线:指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支线, 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 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6..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之间的出行, 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OD调查的类别和内容(三类):7.①. 居民OD调查: 主要包含城市居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出行调查, 调查终点是居民出行的起讫点分布、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等, 是世界各国开展交通调查最常见的形式。
《交通规划原理》第1-6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
2.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3.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1930 年~195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
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1950 年~196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
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
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
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第三阶段(1960 年~1970 年)。
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
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
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交通规划复习题答案61.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案: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以及提高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和公平性。
2. 交通需求预测包括哪些内容?答案:交通需求预测包括预测未来交通流量的分布、交通方式选择、出行时间和出行目的等。
3. 交通流理论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交通流的基本参数?答案:交通流的基本参数包括流量、速度和密度,这些参数受到道路条件、车辆类型、驾驶行为和交通控制措施等因素的影响。
4. 交通规划中如何考虑环境影响?答案:在交通规划中,需要评估交通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并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
5. 什么是交通拥堵管理?答案:交通拥堵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需求管理、公共交通优先等。
6. 交通规划中如何实现交通公平?答案:实现交通公平需要确保所有社会群体都能获得基本的交通服务,包括提供无障碍交通设施、公平的交通费用和平等的交通机会。
7. 交通规划中的数据收集方法有哪些?答案:交通规划中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现场调查、交通监控系统、遥感技术、问卷调查和历史数据分析等。
8. 交通规划的实施过程包括哪些步骤?答案:交通规划的实施过程包括规划准备、方案设计、方案评估、方案选择、实施计划制定和实施监督等步骤。
9. 交通规划中如何评价交通项目的效果?答案:评价交通项目的效果可以通过比较项目实施前后的交通流量、速度、事故率、环境影响和用户满意度等指标来进行。
10. 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规划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智能交通系统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和发布,从而优化交通流,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
交通规划考试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B. 优化交通流分配C. 提高交通安全性D. 以上都是答案:D2. 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四阶段模型B. 活动基础模型C. 交通流理论D. 交通调查答案:C3. 交通规划中,交通流理论主要用于解决以下哪类问题?A. 交通需求预测B. 交通流分配C. 交通设施设计D. 交通政策制定答案:B4. 交通规划中,交通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收集交通数据B. 分析交通流特性C. 评估交通政策效果D. 以上都是答案:D5. 交通规划中,交通设施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道路设计B. 交通信号设计C. 交通标志和标线设计D. 以上都是答案:D6. 交通规划中,交通流分配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最小化旅行时间B. 最大化交通容量C. 平衡交通流与交通需求D. 以上都是答案:C7. 交通规划中,交通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交通需求预测结果B. 交通流分配结果C. 交通设施设计结果D. 以上都是答案:D8. 交通规划中,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哪些?A. 交通信号控制B. 交通标志和标线C. 交通法规和政策D. 以上都是答案:D9. 交通规划中,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噪音污染B. 空气污染C. 生态影响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交通规划中,交通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交通信息收集B. 交通信息处理C. 交通信息发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交通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交通需求预测B. 交通流分配C. 交通设施设计D. 交通政策制定答案:ABCD2. 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四阶段模型B. 活动基础模型C. 交通流理论D. 交通调查答案:ABD3. 交通规划中,交通流理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交通需求预测B. 交通流分配C. 交通设施设计D. 交通政策制定答案:BC4. 交通规划中,交通调查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 收集交通数据B. 分析交通流特性C. 评估交通政策效果D. 以上都是答案:ABCD5. 交通规划中,交通设施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些?A. 道路设计B. 交通信号设计C. 交通标志和标线设计D. 以上都是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城市交通规划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B. 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C. 优化城市交通组织D. 提高交通效率2. 下列哪种交通工具属于城市交通规划范畴?A. 高铁B. 游轮C. 地铁D. 飞机3. 城市交通规划中常用的分析工具是什么?A. SWOT分析B. 条件因素分析C. 需求分析D. 财务分析4.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A. 道路网规划B. 公共交通规划C. 交通管理规划D. 景观规划5.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城市交通规划的考虑因素?A. 人口分布B. 气候条件C. 经济发展水平D. 政府投资意愿二、问答题1. 请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城市交通规划是指制定、实施和管理城市交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划。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交通规划能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其次,城市交通规划能够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此外,城市交通规划还能够协调城市各项配套设施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提高市民的交通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总之,城市交通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市民的交通出行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城市交通规划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城市交通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首先,人口分布情况,包括人口密度、人口流动性等,以确定交通需求量和交通流量。
其次,道路网络现状和规划,城市交通规划需要根据道路的布局、容量等因素来调整道路网,以提高交通通行能力。
此外,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居民生活习惯等因素也需要考虑进去,以确定交通需求的特点和需求的变化趋势。
最后,政府的投资意愿和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导向也是城市交通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 描述一下城市交通规划的具体步骤。
城市交通规划通常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收集数据和进行调研。
这一步骤主要是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城市的人口分布、道路网络、交通流量等,同时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城市的交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交通规划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交通规划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交通速度B. 减少交通事故C. 优化交通流量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需求管理的内容?A. 交通限制B. 交通需求预测C. 交通方式引导D. 交通设施建设3. 交通规划中,什么是“四阶段”模型?A. 土地使用规划、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分配、设施规划B. 交通需求预测、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量分配、交通设施设计C. 交通方式划分、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分配、交通设施规划D. 交通设施设计、交通需求预测、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量分配4. 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方式划分”阶段主要考虑哪些因素?A. 乘客的出行目的B. 乘客的出行时间C. 乘客的出行成本D. 所有上述因素5. 在交通规划中,如何确定交通设施的规模?A. 根据交通流量预测结果B. 根据土地使用规划C. 根据交通方式划分结果D. 根据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2. 描述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需求预测”阶段的主要任务。
3. 解释交通规划中“交通流量分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城市交通规划中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 讨论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通过交通规划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某城市计划进行交通规划,现有以下数据:- 人口:500万- 机动车保有量:200万辆- 公共交通车辆数:1万辆- 城市面积:1000平方公里请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该城市可能面临的交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交通规划建议。
注:本试题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以学校或教育机构发布的正式试题为准。
考试时请遵守考试规则,诚信应试。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卷)1. 解: 6’节点相邻节点数相邻节点1 2 2,62 3 1,3,53 2 2,44 3 3,5,75 3 2,4,66 3 1,5,77 2 4,62.假设各⼩区的发⽣与吸引原单位不变,试求规划年的发⽣与吸引交通量,并⽤总量控制法调整。
各⼩区现状的出⾏发⽣量和吸引量DO1 2 3合计(万次)⼈⼝(万⼈)/(基年/规划年)1 18 8.0/14.02 45 18.0/28.03 17 7.0/12.0合计19 40 21 80 33.0/54.02. 解:(1)求现状发⽣与吸引原单位⼩区1的发⽣原单位:18/8=2.250 [次/(⽇·⼈)]⼩区1的吸引原单位:19/8= 2.375 [次/(⽇·⼈)]⼩区2的发⽣原单位:45/18=2.500 [次/(⽇·⼈)]⼩区2的吸引原单位:40/18=2.222 [次/(⽇·⼈)]⼩区3的发⽣原单位:17/7=2.429 [次/(⽇·⼈)]⼩区3的吸引原单位:21/7= 3.000[次/(⽇·⼈)] 3’,结果错⼀个扣0.5’(2)计算各⼩区的将来发⽣与吸引交通量⼩区1的发⽣交通量: 2.225*14=31.5 [万次/⽇]⼩区1的吸引交通量: 2.375*14=33.250 [万次/⽇]⼩区2的发⽣交通量: 2.5*28=70 [万次/⽇]. 下载可编辑.. 下载可编辑 .⼩区2的吸引交通量: 2.222*28=62.222 [万次/⽇] ⼩区3的发⽣交通量: 2.429*12=29.143 [万次/⽇]⼩区3的吸引交通量: 3*12=36 [万次/⽇]3’,结果错⼀个扣0.5’(3)⽣成交通量为:X=80/33*54=130.909 [万次/⽇]1’(4)调整计算因为37.333+99.523+40.5=177.35738.66+90.476+46.5=175.643ii i joo =≠=∑∑故需调整。
交通规划试题及答案下载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B. 减少交通事故C. 提高交通效率D. 以上都是答案:D2. 交通规划中,交通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四阶段模型B. 交通调查C. 交通模拟D. 交通管制答案:D3. 在交通规划中,下列哪项不是交通流的基本参数?A. 流量B. 速度C. 密度D. 车辆类型答案:D4. 交通规划中,交通分配的目的是?A. 确定交通流在路网中的分布B. 计算交通流的速度C. 预测交通流的密度D. 以上都不是答案:A5. 交通规划中,交通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收集交通流数据B. 收集道路设施数据C. 收集交通需求数据D. 以上都是答案:D6. 交通规划中,交通流理论的主要应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交通信号控制B. 交通流模拟C. 交通流预测D. 交通设施设计答案:D7. 交通规划中,交通影响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A. 交通流量分析C. 交通延误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8. 交通规划中,交通模型的建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确定模型结构B. 收集数据C. 模型验证D. 交通管制答案:D9. 交通规划中,交通流的稳定性分析主要关注以下哪方面?A. 交通流的分布B. 交通流的速度C. 交通流的波动答案:C10. 交通规划中,交通信号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B. 减少交通事故C. 提高交通效率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交通规划中,交通流的基本参数包括以下哪些?A. 流量B. 速度C. 密度D. 车辆类型答案:ABC12. 交通规划中,交通调查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交通流量调查B. 交通速度调查C. 交通延误调查D. 交通事故调查答案:ABCD13. 交通规划中,交通流理论的应用包括以下哪些?A. 交通信号控制B. 交通流模拟C. 交通流预测D. 交通设施设计答案:ABC14. 交通规划中,交通模型的建立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 确定模型结构B. 收集数据C. 模型验证D. 交通管制答案:ABC15. 交通规划中,交通信号控制的目标包括以下哪些?A.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B. 减少交通事故C. 提高交通效率D. 降低环境污染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交通效率。
《交通规划原理》第1-6章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
2.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3.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1930 年~195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
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1950 年~1960 年)。
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
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
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
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第三阶段(1960 年~1970 年)。
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
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
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 D )A、流水B、下雨C、刮风D、驾车兜风2.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 D )A、基础产业部门B、非基础产业部门C、住户部门D、人口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 B )A、对外交通用地B、道路广场用地C、市政工业设施用地 D 、仓储用地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D )A、各部分可达性均等B、网络可靠性较低C、网络空间行驶简单D、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5.( A )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
A、生成交通量B、发生交通量C、吸引交通量D、全不是6.( C )没有完整的OD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
A、重力模型法B、最大熵模型法C、FurnessD、介入机会模型二.填空题1. 交通需求量预测四阶段预测法;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分配。
2. 交通量调查的计数方法主要有;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
4. 生成交通量是由;发生交通量与吸引交通量构成的。
5. 当交通发生于吸引总量不一致时可采用总量控制法,调整系数法。
6. 常用的非平衡分配方法;全有全无法,静态多径路法,容量限制法,容量限制多经路法。
7. 交通的思维意识是是指移动本身价值和移动结果价值。
8. 生成交通量的预测方法有;原单位法,聚类分析法,函数法,增长率法。
三、名词解释1. 径路:交通网络上任意一OD点对之间,从发生点到吸引点一串连通的路段的有序排列叫做这一OD点对之间的径路。
2 道路网密度:单位城市用地面积内道路的长度,表示区域中道路网的疏密程度。
3. 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交通量qqq,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的分配到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
四、简答题1. 介入机会模型有哪些优缺点?介入机会模型的优缺点;优点是与重力模型相比该模型更加现实的表现了出行者的交通行为。
缺点;(1)理论基础难(2)按距离排序工作量大(3)α全区取定值,过于笼统(4)只满足出行发生约束不满足吸引约束(5)缺少必要软件支持2. 交通发生与吸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交通发生与吸引主要影响因素;(1)土地利用(2)家庭规摸和人员构成(3)年龄性别(4)汽车保有率(5)自由时间(6)职业和工种(7)外出率(8)企业规模性质(9)家庭收入(10)其他3. 交通网络布局规划评价的原则是什么?交通网络布局规划评价原则;①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②科学性定量评价与专家经验判断相结合。
1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 卷)课程号:06116303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考试时间:备 注: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1.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D) A 流水 B 下雨 C 刮风 D 驾车兜风2.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D)A 基础产业部门B 非基础产业部门C 住户部门D 人口 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B)A 对外交通用地B 道路广场用地C 市政工业设施用地D 仓储用地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 网络可靠性较低 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5.(A)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A 生成交通量B 发生交通量C 吸引交通量D 全不是 6.(C)没有完整的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A 重力模型法B 最大熵模型法C FurnessD 介入机会模型7.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逐渐(A)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11 题,每空1分,共16分)l.引道延误为引道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 与引道 自由行驶(畅行)时间之差。
2.老瑞模型是决定就业数和 住户人数 的分布模型3.已知l 、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20、30、10,则道路网的可达性为 204.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在OD 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每一列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
6.Logit 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 (填独立或相关)。
7.出行 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 以土地利用的形态为主。
8.某市规划面积300km 2,建成区面积lOOkm 2,现有道路总长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350km,规划再建150km,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km2。
城乡交通规划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乡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车速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障交通安全D. 改善居民出行条件2. 以下哪项不是交通规划的基本要素?A. 交通需求B. 交通供给C. 交通方式D. 交通成本3. 交通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应遵循哪些原则?A. 直线原则B. 网格化原则C. 环形放射原则D. 所有上述选项4. 交通规划中,哪种方式是评估交通规划方案效果的重要手段?A. 专家评审B. 交通模拟C. 公众投票D. 现场测试5. 城乡交通规划中,如何有效减少交通拥堵?A. 增加道路数量B. 限制车辆使用C. 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D. 增加交通信号灯6. 以下哪个指标是衡量交通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A. 投资成本B. 道路长度C. 出行时间D. 交通事故率7. 城乡交通规划中,以下哪项是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势?A. 灵活性高B. 运行成本高C. 环境友好D. 覆盖范围广8. 交通规划中,如何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A. 增加车道数量B. 限制行人通行C. 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D. 所有上述选项9. 以下哪项是交通规划中考虑的环境保护因素?A. 噪音污染B. 土地使用C. 空气污染D. 所有上述选项10. 城乡交通规划中,以下哪项是提高交通效率的关键?A. 道路宽度B. 车辆速度C. 交通组织D. 交通设施答案:1-5 DCBCC6-10 CDCD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城乡交通规划中应考虑的主要内容。
答:城乡交通规划应考虑以下主要内容:交通需求分析、交通供给策略、交通方式选择、交通网络布局、交通安全管理、环境保护措施、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政策制定、交通经济分析以及公众参与和反馈。
2. 阐述城乡交通规划中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性。
答:公共交通系统在城乡交通规划中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提供高效、经济、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
1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 卷)课程号:06116303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考试时间:备 注: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1.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D) A 流水 B 下雨 C 刮风 D 驾车兜风2.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D)A 基础产业部门B 非基础产业部门C 住户部门D 人口 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B)A 对外交通用地B 道路广场用地C 市政工业设施用地D 仓储用地4.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 网络可靠性较低 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5.(A)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A 生成交通量B 发生交通量C 吸引交通量D 全不是 6.(C)没有完整的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A 重力模型法B 最大熵模型法C FurnessD 介入机会模型7.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逐渐(A)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11 题,每空1分,共16分)l.引道延误为引道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 与引道 自由行驶(畅行)时间之差。
2.老瑞模型是决定就业数和 住户人数 的分布模型3.已知l 、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20、30、10,则道路网的可达性为 204.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在OD 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每一列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
6.Logit 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 (填独立或相关)。
7.出行 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 以土地利用的形态为主。
8.某市规划面积300km 2,建成区面积lOOkm 2,现有道路总长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试卷须与答题纸一并交监考教师…………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350km,规划再建150km,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km2。
交通规划考试试卷-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北京交通大学考试试卷专业:姓名:学号:课程名称:交通规划原理 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出题教师:谷远利(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有五道大题,前两道大题答在试卷上,后三道大题答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空,计15分)1 规划的概念是指确定目标和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
2 出行的定义为从起点到终点的一次移动。
3 对调查区域而言,出行分为:内内出行、内外出行和过境出行三类。
4 出行目的分为工作、上学、自由、业务和回家五种。
5 揭示喜好和表明喜好两种交通调查方式的区别在于:揭示喜好是用实际行动揭示自己的喜好,而表明喜好是用自己的意识行为表明喜好。
6 重力模型按约束条件分为无约束重力模型、单约束重力模型和双约束重力模型三类。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计20分)1 在国内的大城市,根据中国国情,应该大力发展:(C)A. 私人小轿车B.自行车C. 公共交通D. 摩托车2 随着样本母群数量的增加,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抽样比例可以:(A)A. 减小B. 增加C. 不变D. 先减小后增加3 在下面的四种方法中,不能用于出行生成预测的方法是:(B)A. 增长系数法B. 重力模型法C. 时间序列法D. 回归分析法4 在下面的四个模型中,仅考虑了交通费用对住宅选址的影响,从微观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的土地利用模型是:(D)A. 汉森模型B. 统计分析模型C. 劳瑞模型D. 凯因模型5 以下人物中哪位将Frank-Wolf 算法用于求解Wordrop 平衡,解决了均衡分配的难题:(A)A. LeBlancB. BeckmannC. WordropD. Floyd6 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自行车这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C)A. 单调降低B. 单调升高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7 下面哪一个不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D)A. 出行者特性B. 出行特性C. 交通设施特性D. 交通调查特性8 下面哪一个不是“表明喜好数据调查”的特征:(D)A. 充分表现个人的选择行为B. 在保证可靠性前提下可自行设计假想内容C. 调查人员有丰富的问卷设计经验D. 取样样本非常大9 花费最大、难度最大的OD调查,但也最能提供全面有用数据的调查是:(C)A. 境界线调查B. 道路交通量调查C. 基于家庭的OD调查D. 出行日志调查10 在交通分配中,最简单的分配方法是:(B)A. 用户最优分配方法B. 全有全无分配方法C. 系统最优分配方法D. 增量加载分配方法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6分,计30分)1 重力模型方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优点:①在模型中增加了路阻函数,直观上容易理解;②能考虑路网的变化,对于新建区预测也比较准确;③不一定需要完整的现状OD矩阵;缺点:①短程分布预测值较大,在计算时注意;②交通小区之间的行驶时间因交通方式和时间段的不同而异,而重力模型使用了同一时间。
期末考试部分回忆:
选择:
1.集计分析的单位
2.哪个不能用于出行生成预测的方法
3.土地利用分为几大类
4.自由式网络布局的特点、
判断:
1.出行(同单位的移动作不作为出行)
2.BRP能不能反应节点处的阻抗
3.重力模型的3个区分(满足什么守恒、发生还是吸引还是都不)
4.多路径分配怎么分配
简答:
1.交通规划按时期分及年限
2.城市网络形态
3.重力模型缺点
4.Wardrop第一、二原理及第一原理包含的对道路利用者的假设
5.四阶段法及每阶段的方法
计算题:
1.平均增长率法(10分)
2.全有全无分配、增量分配(分四次40%.30%、20%、10%)、用户最优分配、系统最优分配、比较3、4问的总耗时(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