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原理历年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23.78 KB
- 文档页数:20
交通规划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是____。
A.灵活性B.高效能C.经济性D.就近原则答案:D.就近原则2.以下哪种方式对于交通规划来说是重要的?A.智能交通系统B.绿色交通C.轨道交通D.无障碍交通答案:A.智能交通系统3.以下哪项是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A.减少交通拥堵B.提高交通效率C.改善交通安全D.促进可持续发展答案:D.促进可持续发展4.交通规划中的土地利用策略包括____。
A.限制城市扩张B.分散居住区C.促进混合用地D.阻止道路发展答案:C.促进混合用地5.交通规划中的可达性是指____。
A.不同交通方式的选择B.到达目的地的便利程度C.交通设施的改善D.防止交通事故答案:B.到达目的地的便利程度第二部分:问答题1.简述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
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和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交通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交通流量管理、交通网络优化、交通安全、公共交通系统、非机动交通、智能交通系统等。
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在于: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改善交通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2.分析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规划中的作用。
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规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实时交通监控、交通信号优化、出行导航、智能停车等方式,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帮助管理交通流量,提高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智能交通系统在交通规划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交通规划中如何考虑可持续发展?交通规划在考虑可持续发展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推广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人们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其次,要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时间和能源消耗。
另外,还需要推动非机动交通,如步行和骑行,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同时,要注重土地利用策略,促进混合用地,减少交通需求。
综上所述,交通规划中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以实现可持续的交通系统发展。
一.名词解释1.OD调查:OD调查又称为起讫点调查,是对某一调查区域内出行个体的出行起点和终点的调查,为分析出行个体的流动,也为交通流分配奠定基础。
2.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间出行量的表格。
(①.矩形表:能够反映地区间车流流向和流量,适用于车流的流动方向经常变化和流量显著不同的情况。
②.三角形表:将矩形表中往返车流合计成一个回程的表达方法,适用于区间往返流量相对稳定的情况。
3.OD调查的目的:弄清交通流和交通源之间的关系,获取道路网上交通流的构成,流量流向,车辆起讫点,货物类型等数据。
从而推求远景年的交通量,为交通规划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4.OD调查基本术语:(1).出行:出行指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移送的过程,可分为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
(2).出行起点:指一次出行的起始地点。
(3).出行终点:指一次出行结束地点。
(4).境内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内的出行。
(5).过境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外的出行。
(6).内外出行:指起讫点中有一个在调查区域内的出行。
(7).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内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8).境界线:指规定调查区域范围的边界线。
(9).核查线:指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一般借用天然的或人工障碍,如河流、铁道等。
(10).期望线:指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支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11).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5.OD调查的类别和内容(三类):①.居民OD调查:主要包含城市居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出行调查,调查终点是居民出行的起讫点分布、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次数等,是世界各国开展交通调查最常见的形式。
②.车辆OD调查:车辆出行主要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行,主要调查车型、出行目的、起讫点、货物种类、平均吨位和实载率等。
三、名词解释1.交通规划2.期望线3.交通分布预测4.交通方式划分5.系统最优原理(SO)四、简答题1.汉森模型的特征2.聚类分析的优缺点3.交通流分配的作用三、名词解释(共5 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以下为答题要点:1.交通规划: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2.期望线: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3.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布预测是交通规划四阶段预测模型的第二步,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出行量转换成小区之间的空间 OD 量,即 OD 矩阵。
4.交通方式划分:出行者出行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它以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建立模型从而预测基础设施或服务等条件发生时,交通方式间交通需求的1变化。
5.系统最优原理:系统平衡条件下,拥挤的路网上交通流应该按照平均或总的出行成本最小为依据来分配。
四、简答题(共3 题,1、3 题6 分,2 题8 分,共 20 分)以下为答题要点:1.汉森模型的特征如下:(1)自区的可达性不能在其所在区考虑;(2)时间距离不明确;(3)适用于短期预测。
2.聚类分析法的优缺点:优点:①直观、容易了解②资料的有效利用③容易检验与更新④可以适用于各种研究范围缺点:①每一横向分类的小格中,住户彼此之间的差异性被忽略②因各小格样本数的不同,得到的出行率用于预测时,会失去其一致的精确性③同一类变量类别等级的确定是凭个人主观,失之客观④当本方法用于预测时,每一小格规划年的资料预测将是一项繁杂工作3.交通流分配的作用:1、将现状OD 交通量分配到现状交通网络2、将规划年OD 交通量分布预测值分配到现状交通网络2三、名词解释(共5 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 出行2. 土地利用模型3. 道路网可达性4. 交通需求预测5. 径路四、简答题1.交通小区划分原则2.重力模型的优缺点3.理想路段阻抗函数的性质三、名词解释(共5 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出行:居民或车辆为了某一目的从一地向另一地移动的过程,分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
城市交通规划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B. 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C. 优化城市交通组织D. 提高交通效率2. 下列哪种交通工具属于城市交通规划范畴?A. 高铁B. 游轮C. 地铁D. 飞机3. 城市交通规划中常用的分析工具是什么?A. SWOT分析B. 条件因素分析C. 需求分析D. 财务分析4.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A. 道路网规划B. 公共交通规划C. 交通管理规划D. 景观规划5.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城市交通规划的考虑因素?A. 人口分布B. 气候条件C. 经济发展水平D. 政府投资意愿二、问答题1. 请简述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城市交通规划是指制定、实施和管理城市交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划。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交通规划能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其次,城市交通规划能够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此外,城市交通规划还能够协调城市各项配套设施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提高市民的交通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总之,城市交通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市民的交通出行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城市交通规划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城市交通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首先,人口分布情况,包括人口密度、人口流动性等,以确定交通需求量和交通流量。
其次,道路网络现状和规划,城市交通规划需要根据道路的布局、容量等因素来调整道路网,以提高交通通行能力。
此外,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居民生活习惯等因素也需要考虑进去,以确定交通需求的特点和需求的变化趋势。
最后,政府的投资意愿和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导向也是城市交通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 描述一下城市交通规划的具体步骤。
城市交通规划通常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收集数据和进行调研。
这一步骤主要是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城市的人口分布、道路网络、交通流量等,同时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城市的交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交通规划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交通规划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交通速度B. 减少交通事故C. 优化交通流量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需求管理的内容?A. 交通限制B. 交通需求预测C. 交通方式引导D. 交通设施建设3. 交通规划中,什么是“四阶段”模型?A. 土地使用规划、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分配、设施规划B. 交通需求预测、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量分配、交通设施设计C. 交通方式划分、交通需求预测、交通分配、交通设施规划D. 交通设施设计、交通需求预测、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量分配4. 交通规划中的“交通方式划分”阶段主要考虑哪些因素?A. 乘客的出行目的B. 乘客的出行时间C. 乘客的出行成本D. 所有上述因素5. 在交通规划中,如何确定交通设施的规模?A. 根据交通流量预测结果B. 根据土地使用规划C. 根据交通方式划分结果D. 根据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2. 描述交通规划中的“交通需求预测”阶段的主要任务。
3. 解释交通规划中“交通流量分配”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城市交通规划中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 讨论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通过交通规划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某城市计划进行交通规划,现有以下数据:- 人口:500万- 机动车保有量:200万辆- 公共交通车辆数:1万辆- 城市面积:1000平方公里请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该城市可能面临的交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交通规划建议。
注:本试题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以学校或教育机构发布的正式试题为准。
考试时请遵守考试规则,诚信应试。
一.名词解释1.径路:交通网络上任意一OD点对之间,从发生点到吸引点一串连通的路段的有序排列叫做这一OD点对之间的径路。
2.路段:交通网络上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交通线路3.期望线:至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4.OD表:指根据OD调查结果整理而成的表示各个小区间出行量的表格。
5.小区形心:指小区内出行代表点,小区所有的出行从该点发生,但不是该区的几何中心。
6.延误:由于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延误。
7.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8.交通规划:是有计划的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9.交通:通常被广义的的定义为人,货物,信息的地点间,并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10.交通流分配:就是将预测得出的交通小区i和交通小区j之间的分布交通q ij量,根据已知的道路网描述,按照一定的规则符合实际的分配到道路网中的各条道路上去。
11.道路网密度:单位城市用地面积内道路的长度,表示区域中道路网的疏密程度。
12.干道网间距:两条感到之间的间隔,对道路网密度起决定作用13.路网结构: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在长度上的比例,衡量道路网的合理性14.道路面积率: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15.人均道路面积:城市居民人均占有的道路面积。
16.道路网可达性:所有交通小区中心到达道路网最短距离的平均值。
二.填空1.交通需求量预测四阶段预测法;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流分配。
2.交通量调查的计数方法主要有;人工计数法,浮动车法,机械计数法。
3.求最短路径的方法;标号法和矩阵迭代法。
4.生成交通量是由;发生交通量与吸引交通量构成的。
5.当交通发生于吸引总量不一致时可采用总量控制法,调整系数法。
6.分布预测中增长系数法包括常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底特律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
交通规划原理试题(卷)1. 解: 6’节点相邻节点数相邻节点1 2 2,62 3 1,3,53 2 2,44 3 3,5,75 3 2,4,66 3 1,5,77 2 4,62.假设各⼩区的发⽣与吸引原单位不变,试求规划年的发⽣与吸引交通量,并⽤总量控制法调整。
各⼩区现状的出⾏发⽣量和吸引量DO1 2 3合计(万次)⼈⼝(万⼈)/(基年/规划年)1 18 8.0/14.02 45 18.0/28.03 17 7.0/12.0合计19 40 21 80 33.0/54.02. 解:(1)求现状发⽣与吸引原单位⼩区1的发⽣原单位:18/8=2.250 [次/(⽇·⼈)]⼩区1的吸引原单位:19/8= 2.375 [次/(⽇·⼈)]⼩区2的发⽣原单位:45/18=2.500 [次/(⽇·⼈)]⼩区2的吸引原单位:40/18=2.222 [次/(⽇·⼈)]⼩区3的发⽣原单位:17/7=2.429 [次/(⽇·⼈)]⼩区3的吸引原单位:21/7= 3.000[次/(⽇·⼈)] 3’,结果错⼀个扣0.5’(2)计算各⼩区的将来发⽣与吸引交通量⼩区1的发⽣交通量: 2.225*14=31.5 [万次/⽇]⼩区1的吸引交通量: 2.375*14=33.250 [万次/⽇]⼩区2的发⽣交通量: 2.5*28=70 [万次/⽇]. 下载可编辑.. 下载可编辑 .⼩区2的吸引交通量: 2.222*28=62.222 [万次/⽇] ⼩区3的发⽣交通量: 2.429*12=29.143 [万次/⽇]⼩区3的吸引交通量: 3*12=36 [万次/⽇]3’,结果错⼀个扣0.5’(3)⽣成交通量为:X=80/33*54=130.909 [万次/⽇]1’(4)调整计算因为37.333+99.523+40.5=177.35738.66+90.476+46.5=175.643ii i joo =≠=∑∑故需调整。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交通规划》考试试题(A 卷)课程号:考试方式:闭卷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 2005 任课教师:于景飞 考试时间:备 注: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1. 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 A 流水 B 下雨 C 刮风 D 驾车兜风2. 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 A 基础产业部门 B 非基础产业部门 C 住户部门 D 人口3. 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A 对外交通用地B 道路广场用地C 市政工业设施用地D 仓 储用地4. 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各部分可达性均等 B 网络可靠性较低 C 网络空间行驶简单 D 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5. ()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A 生成交通量B 发生交通量C 吸引交通量D 全不是 6. ()没有完整的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A 重力模型法B 最大熵模型法C FurnessD 介入机会模 型 7. 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 选择的影响逐渐()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11题,每空1分,共16分)1. 引道延误为引道 ______ 与引道 _____ 之差。
2. 老瑞模型是决定 _____ 和 ______ 的分布模型3. 已知I 、2、3小区至路网的最短距离为20、30、10,则道路 网的可达性为 ______4. _______ 是指道路网中路段之间的连接程度。
5. 在O □表中,每一行之和表示该小区的 _____ ;每一列之和表 示该小区的 ____ 。
6. Logit 模型假设径路的随机误差相互 —J 填独立或相关)。
7. 出行 ____ 以住户的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出行 _____ 以土地利 用的形态为主。
8. 某市规划面积300km ,建成区面积lOOkm,现有道路总长 350km 规划再建150km 则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km / krnt9. _______ 交通流分布能够较好的反应网络的拥挤性。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bster 延误公式的适用范围为饱和度取值在 ________________ 。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交通分配是以路网 为-线订装---线订装---线订装----师教考监交并一纸题答与须卷试----线订装---线订装---线订装- :名姓生学 □□□□□□□□□□□□................................................ ... .................... .对象、以目的开发出来的交通需求预测型。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 •交通规划2 •期望线3 •交通分布预测、4 .交通方式划分5 .系统最优原理(SO)四、简答题(共3题,1、3题6分,2题8分,共20 分)1 .汉森模型的特征2 .聚类分析的优缺点5 .交通流分配的作用五、计算题(共4题,1题6分,2题1 O分,3题1 4 分,共30分)2. 假设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原单位不变,试求规划年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并用总量控制法调整。
各小区现状的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O23合计(万次)人口(万人)/ (基年/规划年)1188.0/14.024518.0/28.03177.0/12.0合计1940218033.0/54.03. 如图所示OD之间的交通量为q=3000辆,有两条路径A与B,路径A 行驶时间与流量的关系为t a=10+0.01q a,路径B行驶时间与流量的关系为t b=15+0.009q b,试采用迭代加权法在路径A和B上分配该OD1,假设迭代次数N= 4。
2. 期望线: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内蒙古科技大学考试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名称:交通规划原理(A卷)考试班级:交通工程2005考试时间:2008.5.13 标准制订人:飞哥一、选择题(共7题,每空2分,共14分)1. D2.D3.B4.D5.A6.C7.A二、填空题(共11题,每空1分,共16分)1. 实际行驶时间(耗时),自由行驶(畅行)时间2. 就业数,住户人数3. 204. 道路网的连接度5. 发生交通量,吸引交通量6. 独立7. 发生,吸引8. 3.59. 随机10.0 0.6711.交通流,交通控制与诱导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以下为答题要点:1. 交通规划: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宽度通常根据出行数大小而定。
3. 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布预测是交通规划四阶段预测模型的第二步,是把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量预测获得的各小区的出行量转换成小区之间的空间OD量,即卩OD矩阵。
4. 交通方式划分:出行者出行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它以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建立模型从而预测基础设施或服务等条件发生时,交通方式间交通需求的变化。
5. 系统最优原理:系统平衡条件下,拥挤的路网上交通流应该按照平均或总的出行成本最小为依据来分配。
四、简答题(共3题,1、3题6分,2题8分,共20分)以下为答题要点:1. 汉森模型的特征如下:(1)自区的可达性不能在其所在区考虑;2'(2)时间距离不明确;2'(3)适用于短期预测。
2'2. 聚类分析法的优缺点:优点:①直观、容易了解1'②资料的有效利用1'③容易检验与更新1'④可以适用于各种研究范围1'缺点:①每一横向分类的小格中,住户彼此之间的差异性被忽略1'②因各小格样本数的不同,得到的出行率用于预测时,会失去其一致的精确性1'③同一类变量类别等级的确定是凭个人主观,失之客观1'④当本方法用于预测时,每一小格规划年的资料预测将是一项繁杂工作1'3. 交通流分配的作用:1、将现状0D交通量分配到现状交通网络2'2、将规划年0D交通量分布预测值分配到现状交通网络2'3、将规划年0D交通量分布预测值分配到规划交通网络2'五、计算题(共3题,1题6分,2题10分,3题14分, 共30分)1. 解:6'2. 解:(1)求现状发生与吸引原单位小区1的发生原单位:18/8=2.250 [次/ (日•人)]小区1的吸引原单位:19/8= 2.375 [次/ (日•人)]小区2的发生原单位:45/18=2.500 [次/ (日•人)]小区2的吸引原单位:40/18=2.222 [次/ (日•人)]小区3的发生原单位:17/7=2.429 [次/ (日•人)]小区3的吸引原单位:21/7= 3.000[次/ (日•人)] 3;结果错一个扣0.5'(2)计算各小区的将来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小区1的发生交通量: 2.225*14=31.5 [万次/日]小区1的吸引交通量: 2.375*14=33.250 [万次/日]小区2的发生交通量: 2.5*28=70 [万次/日]小区2的吸引交通量: 2.222*28=62.222 [万次/日]小区3的发生交通量: 2.429*12=29.143 [万次/日]小区3的吸引交通量:3*12=36 [万次/日]3;结果错一个扣0.5'(3)生成交通量为:X=80/33*54=130.909 [万次/ 日]1'(4)调整计算o i37.333+99.523+40.5=177.357因为io i38.66+ 90.476+46.5=175.643j故需调整。
根据总量控制法公式:O = 31.5*130.909/130.643=31.564 [万次/ 日]Q = 70*130.909/130.643=70.143 [万次/日]Q = 29.143*130.909/130.643=29.202 [万次/ 日]D = 33.250*130.909/131.472=33.108 [万次/ 日]D2 = 62.222*130.909/131.472=61.956 [万次/ 日]D3 = 36*130.909/131.472=35.846 [万次/ 日]3',结果错一个扣0.5'3. 解:(无计算步骤,只列表结果正确给10分)初始状态:q a=q b=0 ,此时t a=10 ,t b=15 1'第一次迭代:N=1A路径附加交通量F A=3000 , B路径附加交通量F B=02'此时路径A、B上的流量和时间分别为:X1A=(1-)X0+ F=(1-1)x 0+1 x 3000=3000, t a=10+0.01 x 3000=40 1'X1B= (1- )X0+ F= (1-1)x 0+1 x0=0,t b=15+0.009 x0=15 1'第二次迭代:N=2因为ta>tb,故A路径附加交通量F A=0, B路径附加交通量F B=30001'此时路径A、B上的流量和时间分别为:因为ta<tb,故A路径附加交通量F A=3000, B路径附加交通量F B=01'此时路径A、B上的流量和时间分别为:(1-1/3)x 1500+1/3 x 3000=2000,t o F10+0.01 1'(1-1/3)x 1500+1/3 x 0=1000, t b=15+0.0091'因为ta>tb,故A路径附加交通量F A=0, B路径附加交通量F B=30001'此时路径A、B上的流量和时间分别为:X4A= (1- )X3A+ F A=(1-1/4)x 2000+1/4 x 0=1500, t a=10+0.01 x 1500=25 1'X4A=(1- )X3B+ F B=(1-1/4)x 1000+1/4 x 3000=1500, t b=15+0.009 x1000=28.5 1'X2A=(1-)X1A+F A=(1-1500=251'X2A=(1-)X1B +F B=(1-1/2)x1500=28.51'x 3000+1/2 x 0=1500,t a=10+0.01 xx 0+1/2 x 3000=1500, t b=15+0.009X3A= (1- )X2A+ F A =x2000=30X3A=(1- )X2B+ F B =x1000=24第四次迭代:N=4第三次迭代:N=3内蒙古科技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交通规划原理》考试试题(B 卷)课程号:06116303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交通工程 2005 任课教师:飞哥 考试时间:备 注:一、填空题(共7题,每空1分,共17分)1. 常用的交通量调查方法有: 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2.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 ______ 、 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