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新艺术运动

浅谈新艺术运动

浅谈新艺术运动
浅谈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浅谈新艺术运动

摘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一些欧美国家产生了一场长达十余年、影响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它与工艺美术运动有些相似,都不喜欢工业味道很浓的设计,都想振兴传统手工艺都想振兴传统手工艺,都崇尚自然,想把一些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之中。但是它又与工艺美术运动有所不同,它完全放弃任何一种装饰风格,完全运用自然的曲线和形态,而工艺美术运动以中世纪哥特式风格作为参考,重视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它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它就是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的一场颇具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装饰艺术运动。而在探究其表现形式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社会的发展状态以及人们的思想态度。新艺术运动不仅仅是一次设计艺术的变革,更是一次社会转型的完美体现。

关键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欧美国家;装饰艺术运动;雷迈斯克米德;威尔·布拉德利

正文:

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当时,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览。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其包括新艺术运动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

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它与拉菲尔前派和象征主义的画家具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奥伯利·比亚兹莱。可以把阿尔丰斯·穆卡、爱德华·伯

纳·琼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和让·图洛普归入多于一种风格中。不像象征主义画家,无论如何,新艺术运动具有一个自己的特殊形象,而且不像保守的拉菲尔前派,新艺术运动没有躲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机器制造外观和抽象的纯设计服务。

新艺术运动在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方面,避开维多利亚时代折衷的历史主义。通过新艺术运动设计师的挑选和“现代化”某些洛可可风格中萃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理),代替从历史衍生和高维多利亚风格的根本结构或写实自然主义的装饰。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

新艺术运动中好的一面,是其考虑了完整的风格。这意味着它无论是在建筑风格、室内设计、家具和织物设计、器皿和艺术品、灯具等方面,都有了一个等级尺度。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在此后十年,新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地普及,导致新艺术运动在大约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就象表现主义、立体派、超现实主义和装饰艺术运动那样,如今,新艺术运动被视为20世界文化运动中最有创新力的先行者。

新艺术运动在艺术史上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当然在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下他的发展和影响也是不同的。

在德国,新艺术称为“青春风格”,得名于《青春》杂志。“青春风格”组织的活动中心设在慕尼黑,这是新艺术转向功能主义的一个重要步骤。正当新艺术在比利时、法国和西班牙以应用抽象的自然形态为特色,向着富于装饰的自由曲线发展时,在“青春风格”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中,蜿蜒的曲线因素第一次受到节制,并逐步转变成了几何因素的形式构图。

雷迈斯克米德(1868—1957)是“青春风格”的重要人物,他于1900年设计的餐具标志着一种对于传统形式的突破,一种对于餐具及其使用方式的重新思考,迄今仍不失其优异的设计质量。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师贝伦斯也是“青春风格”的代表人物,他早期的平面设计受日本水印木刻的影响,喜爱荷花、蝴蝶等象征美的自然形象,但后来逐渐趋于抽象的几何形式,标志着德国的新艺术开始走向理性。1912年,由德国德累斯顿一家工场生产的挂钟便完全采用了几何形式的构图,这一设计异常成功,直到20世纪60年代每年还能卖出上千个。

在美国,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的著名设计师是威尔·布拉德利,他堪称新艺术图形设计代表。布拉德利最初是以比尔兹利的线条风格从事设计,可以说比尔兹利的作品对布拉德利的图形设计风格构成了决定性的影响。关于这种影响,我们从他的1895年设计的招贴《CHAPBOOK》,以及被评论家视为“美国的第一张新艺术招贴”的《孪生姐妹》,可以明显地看出拥有比尔兹利图形风格中的那种曲发装饰图案和平面图案背景。

本来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以前,美国已形成了著名的“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主张建筑功能第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

能不变,形式也不变”。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伯纳姆、詹尼、艾德勒、霍拉伯特和路易斯-沙利文等。通过这些建筑师的工作,从芝加哥开始,美国兴起了建造摩天大楼的热潮。

新艺术运动在不同地区表现都略有不同,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相应地,其开始广泛使用有机形式、曲线,特别是花卉或植物等。一个重要事实是新艺术运动没有象某些其它运动(例如:工艺美术运动)那样否定机器的作用,而是发挥其所长。根据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使用玻璃和锻铁),使建筑风格方面,也能找到象精雕细琢般的品质。

新艺术运动对当时的建筑风格、室内设计、绘画,家具和织物设计、插画、器皿和艺术品、灯具、首饰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是一座桥梁,藉由这座桥梁,欧洲从古典走向了现代。这场运动的实践涉及了艺术与设计的多个领域,在当时的影响就遍及欧洲各国。它的社会基础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同时也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飞跃,使整个欧洲沉浸在一种乐观的情绪之中,尽管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当时留下的各种关于工业革命的负面言论,但是这些言论的背后都是对于人类所掌握的能力的巨大自信,人们对现状不满,但对于改变现状的能力毫不怀疑。新艺术运动之名甫一出现,即传播开来,这一现象本身也能说明问题。“新艺术”只是一个商人开设的一家小店的名字,却在艺术史上留下如此浓重的一笔,同“印象派”得自戏谑的评论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个名称把众多的人物及其实践都笼罩其中,他们之间是如此的不同,各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但我们仍然认可这样的标签,这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答案可能就在新艺术的“新”字上,这个新字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李东升

2015.7.3

新艺术运动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上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发展起来的“新艺术”运动在艺术设计史上的重要影响。虽然对于时代发展规律而言,主张复兴传统手工艺是复旧式的运动,但这一时期各国的设计风格和制作工艺却日新月异,在建筑、家具、产品和服饰等领域都开拓了新的局面,为全面思考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对当代平面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更是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影响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一次影响广泛的装饰艺术运动。1895年从法国发展起来,后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中欧各国乃至美国,成为一场国际性的艺术运动,一直持续到1910年左右。逐步被“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主义”运动取代。从意识形态上讲,虽然这是一场由少数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为反对工业化带来的做工粗鄙的工业产品和矫揉造作的、过分装饰的维多利亚风格而发起的一场复兴传统工艺的复旧式运动,但却诞生了大量做工精美、设计专究的艺术品和设计品。为20世纪开始的现代艺术埋下了伏笔,在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过渡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大量的设计风格与元素对平面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特点 “新艺术运动”处在世纪之交,它的艺术设计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第一,它与历史风格决裂,“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师反对守旧、折衷而机械的传统模式,他们将艺术设计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或者是最近的未来基础之上;第二,崇尚自然弯曲的参照物。在设计中,植物、昆虫、女人体和象征主义的手法大量出现,把感觉因素引入设计中,并经常运用明显的性感形象;第三,在设计中强调装饰效果,希望通过装饰来改变由于大工业生产造成的产品粗糙、刻板的面貌;第四,十分强调整体艺术环境,即人类视觉环境中的任何人为因素都应精心设计,以获得和谐一致的总体艺术效果。 新艺术起源于法国,但在欧洲其它国家却有着不同的称谓。如德国的新艺术被称为"青年风格"。在奥地利则以"维也纳分离派"著称。它的名称带给人的印象是清新、活泼、自然、年轻,充分展现人类在世纪末的新期盼。当时欧美社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不管在政治、经济、社会层面上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当时的人们也都面临着新旧交替、文化混乱多变的局面。欧洲成为孕育新文化和新艺术运动的摇篮。新艺术逐渐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奠基石,对当代平面设计理论与实践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时间 新艺术运动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时间:约1890年~1910年。 平面设计是新艺术运动最早的基础之一,主要以招贴广告和书籍设计为主,平面设

新艺术运动的特征及意义(3次作业)

新艺术运动的特征及意义 论述 2010 级展示一班 耿振东 学号:10056141 新艺术运动的特征及意义论述 一、新艺术运动的概念及特征: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2 年至1902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 (La Masion Art Nouveau) 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新艺术运动是在20 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

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当时,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 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Jugend) 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 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 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览。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其包括新艺术运动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它与拉菲尔前派和象征主义的画家具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奥伯利?比亚兹莱(Aubery Beardsley)。可以把阿尔丰斯?穆卡(Alfons Mucha)、爱德华?伯纳-琼斯(Edward Burne-Jones)、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和让?图洛普(Jan Toorop) 归入多于一种风格中。不像象征主义画家,无论如何,新艺 术运动具有一个自己的特殊形象,而且不像保守的拉菲尔前派,新艺术运动没有躲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机器制造外观和抽象的纯设计服务。玻璃制造使这种风格找到一个可以展示惊人表现力的领域,例如:路易斯?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在纽约的作品、艾米里?加 利(Emile Gall &和法国南西市的Daum兄弟。新艺术运动在建筑风格和室内设计方面,避开维多利亚时代折衷的历史主义。通过新艺术运动设计师的挑选和“现代化”某些洛可可风格中萃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

现代设计史题库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成就 曲线派: 法国:在巴黎的有 新艺术之家的萨穆尔·宾推行新艺术运动 现代之家 六人集团的吉马德设计了巴黎地铁入口 在南斯的有 南斯派的盖勒进行玻璃装饰与家具设计 比利时:威尔德成立自由美学社、成立魏玛工艺美术学校成为德国工业同盟创始人之一; 博唯从事室内设计与家具; 霍塔设计了霍塔公馆和塔赛勒饭店。 西班牙:最具极端的人物安东尼·高蒂,作品有:文森公寓、圣家族教堂等 直线派: 格拉斯哥四人组:麦金托什是重要人物,作品有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建筑和杨柳茶社等。 奥地利分离派:领袖瓦格纳、霍夫曼设计了斯托克列宫。 德国青年风格:德国设计之父贝伦斯设计了AEG厂房。 名词解释 1、新艺术运动 该运动开展时间是1895-1910年左右,对欧美产生巨大影响,它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种风格。 该运动的本质是一种线条装饰,手法分成曲线和直线两派,曲线派以法国和比利时为代表,直线派以格拉斯哥四人与维也纳分离派为代表。 该运动主张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代表人有:高蒂、威尔德、麦金托什等 2、威尔德 比利时新艺术时期最杰出的设计家,也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奠基人。 他是比利时自由美学社重要的成员。主张艺术与技术结合,反对漠视功能。他在德国时期创立了魏玛工艺美术学校,还是工业同盟的创始人之一。具有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对德国设计影响深远。 3、安东尼高蒂(也叫高蒂的设计风格) 西班牙的高蒂是新艺术运动中最具极端的代表人物。 他深受宗教和自然主义的影响,并经过三个阶段变化:早期为“摩尔风格”阶段,中期是新哥特新艺术风格的混合,后期结合了自然、神秘的色彩,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高蒂在设计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其风格被新一代设计师加以借鉴,代表作“米拉公寓”以及“圣家族教堂”等。 4、格拉斯哥四人(或马金托什)

浅谈“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是既新艺术运动之后现代主义主义之前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20世纪20到3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艺术设计运动,它受到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原始艺术、简单几何外型、舞台艺术和汽车等方面的影响,取代了早先的“新艺术”,在设计中反映出大工业生产和机器时代的审美观,特点是造型简约明朗,采用平行线、阶梯形、放射形或闪电形等对称形状,以及抽象化的几何造型,在色彩上也不同于过去的典雅柔和,而是采用强烈鲜艳的纯色或古铜、金银等高度装饰性的色彩。它的名字来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种装饰艺术的设计范围涉及家具、首饰、服装、玻璃、陶瓷制品、招贴画,以及建筑外观和室内装饰等各个方面,它从欧洲开始兴起,传到美国以后在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装饰艺术并不局限于某一设计艺术领域,而是和新艺术运动一样,波及范围非常广泛,从20世纪20年代的所谓“爵士”图案到30年代在美国广泛流行的流线型设计样式,从简单的英国化妆品包装到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大厦的建筑装饰,都属于装饰艺术运动的范畴,在法国主要表现在家具、玻璃、产品装饰和图案上(法国时装巨头可可〃夏奈尔,设计大师保罗〃布兰特、雷蒙〃塔柏利等),而在这种风格传到美国后则主要应用于建筑装饰、产品造型设计、汽车设计、平面设计等广泛领域,各国的

装饰艺术风格都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各国风格又各有千秋。实践者并没有像风格统一的设计群落那样合作,它被认为是折衷的,被各种各样的风格影响的,它还被起了各种名字:俄国芭蕾、装饰性的立体派和未来派、动物国家和形状、像无线电与摩天大楼一样的现代技术等。 从1960年左右开始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运动在设计史上位于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几千年的艺术和传统在18世纪成为唯美主义运动所代表的唯美情节,并渗透了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最终在装饰艺术运动中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完美的凝结。萌芽时期的现代设计意识在装饰艺术运动中也时有体现,然而正是传统与现代这种矛盾的调和形成了装饰艺术独特的风格,使它至今仍是设计史上备受瞩目的一个亮点。 从人类艺术的诞生时,就没有离开过“装饰”这个名词。人类的艺术起源与原始的装饰有着某种不可割舍的关系。著名的美术史学者沃尔夫林就认为“美术史主要是一部装饰史”。它不但是审美的形式,而且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感情和文化意识。它不仅是“装饰性”的,从秩序、线条、形式、色彩等方面带给人们以审美愉悦,而且是“文化性”的,从文化、理想、象征、历史等方面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说到:装饰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一个民族的艺术意志在装饰艺术中得到了最纯真的表现。……装饰艺术必然构成了所有对艺术进行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装饰对于现代设计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时间;19世纪八九十年代-20世纪初 发源地:法国 涉及地:欧洲和美国 范围:席卷建筑/家具/产品到平面设计,以至海报/雕塑/绘画等,是本世纪除了现代主义风格以外范围最广泛的一场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的目的;艺术与技术结合,追去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线条装饰) 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哥特式/洛可可式/日本浮世绘 19世纪末在法国开始酝酿,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是新艺术在法国展露头角的开始,该运动在法国历史20余年,是所有有关国家持续最久的一个 各国新艺术运动的名称;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新艺术”,英国-“现代风格”,德国-“分离派”,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工艺美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派别(按线条装饰分) 曲线派:主张师从自然,崇尚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代表有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特点:最典型的纹样都有从自然草木中抽象

出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内在活力。 直线派:主张与机械生产相适应的简洁直线几何形态,代表有英国格拉斯哥学派/德国/维也纳分离派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英国轰轰烈烈的“工艺美术”运动,是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之源,工艺美术的设计领袖威廉·莫里斯,是现代装饰运动的最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对于中世纪风格的热衷,对日本等东方艺术的借鉴,对矫揉造作风格的反对,对于手工业的爱好,对于大工业化的强烈反感都成为新艺术的基本特征。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另一个代表人物阿瑟·马克穆多,设计更加讲究装饰的整体感,具有更加强烈的自认主义特点, 这个特点日后成为“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基本特点之一,他是“工艺美术”运动晚期代表人物和“新艺术”运动开创者,世纪之交是他的创作鼎盛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工艺美术与新艺术的相似点: 工艺美术与新艺术的区别:

浅谈装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

浅谈装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 摘要:“装饰艺术”运动就是受到大战震荡之后而出现的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形 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这场运动中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及平面设计作品,他们对推动“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装饰装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现代设计 1.“装饰艺术”运动概述 1.1“装饰艺术”运动的开端 装饰艺术运动的开端出现在法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装饰艺术”运动在 法国形成高潮,其中标志性活动之一就是1925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一个大型展览:装饰艺术和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名称后来常被用来特指一种 特别的设计风格和一个特定的设计发展阶段。事实上,装饰艺术并不单纯只是一 种风格,它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只是个性更加强烈。 1.2“装饰艺术”运动的作用 “装饰艺术”运动是一场承上启下的运动。它既对“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自然装饰、中世纪复古表示反对,也对单调的工业化风格加以批评。它是“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之间的一个衔接,然而,又由于过于强调装饰化,因此与同期开始在德国发动的现代主义也有很大的区别。双方的特征都兼而有之,但 却不是简单的重复或再现。 “装饰艺术”运动将传统设计的精华,用来赞颂全新的机械化的摩登时代。“装 饰艺术”风格再现了现代社会的多样性,满足了人们追求欢愉、逃离现实的需求。这些因素,都使得“装饰艺术”风格显得特别优雅浪漫、性感迷人,同时,也被批 评为“俗丽”“骄奢”。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欧洲的繁荣奢华,也迫使“装饰艺术” 运动逐渐消亡。这场运动的装饰特点,在时装、首饰、化妆用品、平面设计等方面,一直得以保持。 1.3 “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特点 “装饰艺术”并不是一种单纯而统一的风格,但在强烈的装饰性、简洁的几何 外形、独特的色彩系列和材料的选择等方面,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简洁的几何外形 “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与大工业生产联系比较密切、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不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小巧的台钟相机或是一张海报、招贴,大多采用了简洁的几 何块状结构,以几何方式衔接起来,然后再用曲线的装饰元素使这些“方块”生动 起来。 (2)强烈的装饰性 装饰元素直接采用几何图形,如矩形、方形、圆形、菱形等进行组合、变形、重复、交集、旋转、对称、特异等作为装饰图案,也是装饰艺术风格的独特手法。这些装饰通常采取的是取自自然的植物、花卉等图案。 (3)独特的色彩系统 “装饰艺术”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特征,摒弃了“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中讲究典雅含蓄、温柔婉约的奶油色系、泥土色系。“装饰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 的色彩风格,犹为重视强烈的原色和金属色彩,其中包括鲜红、鲜黄、鲜蓝、桔 红和金属色系。 2.“装饰艺术”风格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 2.1“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平面设计师及作品

新艺术运动_

新艺术运动 一、新艺术运动概述 新艺术运动是流行于十九世纪末期的新型设计运动,也是一场设计的运动与变革。新艺术运动旨在源于自然却又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以“回归自然”为设计口号,将自然、空间、表现的设计的要素融入设计中,表现出灵动自然的艺术本色形式。艺术设计的精髓在于给人们美的视觉冲击的同时,将设计理念融入自然,使人们从心灵和精神上带来极大的丰富和充实。新艺术者们力求打破旧时代的束缚,抛弃旧有风格的元素,创造出具有青春活力和现代感的新风格来。然而,尽管新艺术反对自然主义,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实际上又是崇拜自然的,只是他们崇尚的是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这种活力是难以用复制其表面形式来传达的。他们认为应该去寻找自然造物最深刻的根源,发掘决定植物和动物生长、发展的内在过程。新艺术最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了内在活力。它们体现了隐藏于自然生命表面形式之下无止无休的创造过程。这些纹样被用在建筑和设计的各个方面,成了自然生命的象征和隐喻。 二、艺术风格 1、取材与设计理念都倾向于“返璞归真” 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多取材于自然,多用自然中的曲线之美作为设计的素材,从自然之中寻找创作的灵感。甚至当今的展示设计者对大自然原始材料的特殊性深感兴趣,不惜将它们原封不动地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从而设计成一幅天然的作品。 2、取众家之长,成一家独创 新艺术运动的独特设计理念致使其成为了一场世界性的艺术革命和创新。这种独特而不可复制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独具魅力和艺术享受的艺术设计风格,艺术家使自己的思想、灵感、动机、行为甚至肉体本身凭借一种自己需要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得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艺术设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3、注重人性化的创新,倡导艺术化的可持续 新艺术运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在了对传统艺术设计的改革和创新的舞台之上,是对历史主义的否定和扬弃。新艺术运动善于借鉴历史元素和历史风格来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韵味和包容的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大力促进生态平衡及资源的节约与再生,重点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给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环境。 4、着重强调整体艺术环境 新艺术反对任何艺术和设计领域内的划分和等级差别,认为不存在大艺术与小艺术,也

浅谈20世纪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20世纪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的折中主义 摘要 本文的主题是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装饰艺术运动,通过对其风格的简要分析、对装饰这种艺术形式的解读、对当时流行的功能与形式之争的看法来探究装饰艺术运动的折中立场。 在20世纪20-30年代,有一场席卷欧美的设计革新运动——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在社会背景中,大工业迅速发展,商业日益繁荣,欧美工业设计的发展也在走向成熟。在英国,有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也发展过新艺术运动,他们都是很有影响力的设计运动。然而以法国为首的各国设计师认为,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对于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断然否定态度正是其逐渐衰落的原因,在当前现代化和工业化以迅猛势头发展的大环境下,预期回避此无可阻挡的趋势,不如去适应它。于是设计师们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将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收归于装饰的运用中。装饰艺术运动的范围广泛,设计建筑、家具、陶瓷、玻璃、纺织、服装、首饰等方面的设计,力图在维护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使得工业产品更加美化。 装饰艺术风格的来源复杂,可以追溯到多个时期、文化与国度,但又形成了一套非常明显的自我风格。它的风格非常“强劲”,仿佛是多种自身就有巨大力量的文化的碰撞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冲击力。这些文化聚集在一起,看似处在融合状态中,却又觉得它的融合似乎不是那么融洽,相互之间还有着矛盾和抵抗性。也就是说,如果拿着放大镜自己看,会发现接缝处亦合亦离,生长出奇特的有机形态来。 自工艺美术运动以来,大部分的设计探索都是在有机的自然形态里寻找装饰的动机。而装饰艺术运动使用简单的几何外形。这些几何动机,来源依然是古代埃及、中美洲和南美的古代印第安人文化。常用的几何图案又阳光放射性、闪电型、曲折型、重叠尖头型等等。很明显,可以从装饰艺术风格的作品中看到古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露面。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发现的图坦卡蒙墓确实令整个设计界震惊。以及古埃及时代非常普遍的建筑装饰图案,如盛开的纸莎草形式的柱头、纸草和莲花交织形成的柱头,其装饰特征都被装饰艺术运动采用。同样深刻的影响还来自原始艺术。20世纪初以来,欧洲前卫艺术受到原始艺术影响很大。装饰艺术也受到这些同源于原始艺术的艺术风格的影响,如立体主义、野兽派等等。如

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比较分析

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比较分析 摘要 在历史上,每一种设计风格的变化,都需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洗礼。“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伴随着工业革命和动荡的社会,旧传统的复兴和新潮流的分离,导致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以适应社会。本文试图通过探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改革方式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来对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全貌作出一个较为明晰而深刻的阐释,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感性与理性认识,从而正确地评价设计史上两场重要的艺术运动。 一、产生背景 (一)工艺美术运动产生背景 工业革命给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带来了技术、材料、生产方式的变革,但批量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没有带来适应艺术的发展,大量粗劣的工业产品和大众的审美情趣形成了一个矛盾,这时的设计领域迫切需要一种新思想来打破这种僵局。同时,维多利亚时代不拘一格的设计领域蔓延开来,设计师把各个元素的各个历史时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种风格的混合体,很难定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格。这种装饰复杂、矫揉造作,为了装饰而装饰的设计理念被一些设计师反思,这也为工艺美术运动的到来做好了铺垫。在1851年英国水晶宫举办了世博会直接促进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设计师Joseph Paxton采用了一种新的用于展馆建设工业材料类型,他用温室建设的原则,采用最简单的钢和玻璃作为建筑材料,没有多余的装饰,充分体现了机械工业的生产特点。而本次展览的作品都是工业品,装饰极尽夸张,乏善可陈。这种鲜明的对比,激发了一些思想家和设计师对新时期设计的思考,从而揭开了改革浪潮的序幕。 (二)新艺术运动的产生背景 新艺术运动的直接起源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倡导下,对设计者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自然的装饰动机的追求,关注设计的改进设计,该运动如火如荼的在第十九世纪的欧洲进行实践与探

装饰艺术的创作元素

装饰艺术的创作元素 艺术的创作从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艺术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特征,因此,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和回顾大艺术家们的经典作品,可以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带来许多收获。艺术发展至今所产生的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乃至艺术思潮,都是艺术的创作方法。当然是回到艺术作品的本身,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其本身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 标签:艺术家艺术创作方法艺术作品装饰艺术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的创作其实和其他种类的艺术创作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从艺术创作整体的高度来看,艺术家,艺术派别,艺术作品是进行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一、艺术家是进行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首先应该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不管他专精于哪一门类的艺术范畴,但是首先他是一名艺术家,那么艺术家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就应该是他们的共性,装饰艺术工作者也不例外,因为艺术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真正的艺术家把它看作是毕生的事业和追求,并愿意为之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众多事实表明,历史上那些永放光芒的艺术瑰宝,大都是艺术家用自己的血泪甚至是生命铸成的,艺术的辉煌往往是要以艺术家的痛苦作为代价的。艺术家饱经痛苦磨难的过程,就是他大彻大悟、弃旧图新的过程。 二、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都是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的,没有可以完全抛弃其他艺术派别而独立存在的。 艺术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历史上产生很多艺术创作方法,但无论哪一种艺术门类,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这两种方法,在文艺创作历史上一直争执不断,但是作为贯穿艺术发展始终的两种基本创作方法,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以装饰艺术为例,远古时代的装饰技艺可以分为石器工艺和金属工艺。例如在史前时代的装饰多以抽象纹样在陶瓷和青铜器上加以表现,更多的是符合浪漫主义精神的创作特点。在近代的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在埃及发现一个完全没有被扰乱过的古代帝王图坦卡蒙墓,大量的出土文物展示出一个绚丽的古时期装饰艺术的世界,特别是图坦卡蒙的金面具,具有简单的几何图形,使用金属色系列和黑白色彩系列,却达到高度裝饰的效果,这给予设计师们强而有力的启示。 而到了中世纪的装饰艺术,包括了拜占庭装饰、罗马式装饰、哥特式装饰等等,因为社会的变革给予这个时代的装饰技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现实主义

浅谈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浅谈新艺术运动 摘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一些欧美国家产生了一场长达十余年、影响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它与工艺美术运动有些相似,都不喜欢工业味道很浓的设计,都想振兴传统手工艺都想振兴传统手工艺,都崇尚自然,想把一些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之中。但是它又与工艺美术运动有所不同,它完全放弃任何一种装饰风格,完全运用自然的曲线和形态,而工艺美术运动以中世纪哥特式风格作为参考,重视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它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它就是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的一场颇具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装饰艺术运动。而在探究其表现形式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当时社会的发展状态以及人们的思想态度。新艺术运动不仅仅是一次设计艺术的变革,更是一次社会转型的完美体现。 关键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欧美国家;装饰艺术运动;雷迈斯克米德;威尔·布拉德利 正文: 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当时,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览。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其包括新艺术运动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 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它与拉菲尔前派和象征主义的画家具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奥伯利·比亚兹莱。可以把阿尔丰斯·穆卡、爱德华·伯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 时间;19世纪八九十年代-20世纪初 发源地:法国 涉及地:欧洲和美国 范围:席卷建筑/家具/产品到平面设计,以至海报/雕塑/绘画等,是本世纪除了现代主义风格以外范围最广泛的一场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的目的;艺术与技术结合,追去与传统决裂,完全师从自然的全新风格(线条装饰) 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哥特式/洛可可式/日本浮世绘 19世纪末在法国开始酝酿,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是新艺术在法国展露头角的开始,该运动在法国历史20余年,是所有有关国家持续最久的一个 各国新艺术运动的名称;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新艺术”,英国-“现代风格”,德国-“分离派”,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工艺美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派别(按线条装饰分)

曲线派:主张师从自然,崇尚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代表有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特点:最典型的纹样都有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内在活力。 直线派:主张与机械生产相适应的简洁直线几何形态,代表有英国格拉斯哥学派/德国/维也纳分离派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英国轰轰烈烈的“工艺美术”运动,是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之源,工艺美术的设计领袖威廉·莫里斯,是现代装饰运动的最重要奠基人之一,他对于中世纪风格的热衷,对日本等东方艺术的借鉴,对矫揉造作风格的反对,对于手工业的爱好,对于大工业化的强烈反感都成为新艺术的基本特征。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另一个代表人物阿瑟·马克穆多,设计更加讲究装饰的整体感,具有更加强烈的自认主义特点, 这个特点日后成为“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基本特点之一,他是“工艺美术”运动晚期代表人物和“新艺术”运动开创者,世纪之交是他的创作鼎盛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工艺美术与新艺术的相似点: 工艺美术与新艺术的区别:

浅谈法国装饰艺术运动_李军苗

2009?06美术大观 艺术理论221 起热潮。展览会中展品的设计者雇用技艺高超的手工匠人来制作自己的设计,所用材料大都是珍贵或富于异国情调的,如硬木、生漆、宝石、贵重金属和象牙等,色彩也极其绚丽。 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主要的设计师有艾林?格雷(Eileen Gray),甲奎斯?艾米尔?鲁尔曼(Jacques Emile Ruhlmann),让?杜南(Jean Dunant),皮埃尔?勒格伦(Pierre Legrain),马塞尔?柯尔德(MarcelCoard)等。 在设计上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一方面追求豪华的装饰效果,采用各种贵重的材料(如象牙、珍珠鱼皮等)来进行装饰;另一方 面在造型上时而采用简单明快的几何造型,,是装饰艺术运动的典型代表作, 设计简单大胆,造型上具有突破性,没有过多复杂的装饰,完全表现出木质本色之美。 让?杜南也是装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重要艺术作品主要体现在平面设计、首饰设计、家具装饰设计、装饰品设计等,表现形式主要使用漆艺,并制作了大量优秀的装饰艺术作品。 由于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主要是面向上流人士并且能得到其赞助,使设计师们有机会使用昂贵、稀少的设计材料创造出异国情调的风格,同时满足贵族阶层猎奇心理的需要。  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不少设计师尝试将现代主义的形式感与豪华、时髦的设计结合一体,有些几何形银质台灯就是这一时 李军苗沈阳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期特征的表现。与此同时,传统的木制家具也受到金属家具的挑战,采用了新兴材料和精湛的手工艺相结合的产品,出现在许多中产阶级的家庭中,标志着装饰艺术运动向现代艺术设计的过渡。 装饰艺术运动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早期现代艺术风格而取代,开始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而欧美的工业设计也开始逐渐走向成熟,但装饰艺术运动在设计史的历史进程中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极其绚烂的历史篇章。

浅析新艺术运动建筑设计之新

浅析新艺术运动建筑设计之新 口侯佳,孙明慧,史庆丰(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18) 【摘要】新艺术运动对于当代中国的艺术与设计具有现实意义,而创新是新艺术运动建筑设计的必然之道。希望藉由对新艺术运动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有助于今天中国的设计师们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创新。 I关键词】新艺术运动;创新主义;建筑设计 一,新艺术运动及其意义 新艺术运动是一座桥梁,藉由这座桥梁,欧洲从古典走向了现代。尽管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当时留下的各种关于工业革命的负面言论,但是这些言论的背后都是对于人类所掌握的能力的巨大自信,人们对现状不满,但对于改变现状的能力毫不怀疑。 提起新艺术运动,总让人想起工艺美术运动,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但在这里仍然想要把两者区别开来,不仅是因为两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方面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者在创新方面的成就不同。由英国的威廉?莫里斯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开启了当时欧洲各国的求新之路,但他本人选择的是一条回望传统的道路。工艺美术运动同当时的哥特复兴纠缠在一起,没有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需求同艺术家或手工艺者的劳动之间的矛盾,从最表面的层次上讲,工艺美术运动也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结构性的形式语言。 在中国.人们对于新艺术运动也不陌生,这场运动对于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看,今灭的中国在艺术与设计方面面临百年前欧洲各国同样的问题和挑战,尽管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最新的艺术与设计,我们可以模仿他们,复制他们,甚至可以用同样的思维模式创造出类似的作品,但是我们永远摆脱不掉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何以言新?我们建起'广玻璃高楼,硕大的立交桥成为影视镜头的常用题材,我们也可以很酷地只用几何形体来说话,但更多的是我们混乱的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物质碎片,我们正在复制这个世界上所有出现过的好东西,但惟独没有属于我们、属于这个时代的真正创造物。繁荣反映了我们的能力和速度,却无法赋予我们真正的荣耀一一我们企图占有。却不思创造。 ■,何以为新 新是与旧相对应的概念.我们在谈论新的时候,必须有一个参照系,一个“旧”的参照系。由于参照系的不同,我们可以生出许多“新”的概念,笼统地说,新意味着变化、不同或创造,不能忽略的是,新是在同旧的比照中产生的。因此中国有句老话“不知旧,焉知新”。在貌似激进的年代,有些人把新旧概念简化为时间概念。再按照简单进化论的思维进行判断,得出时间上较晚出现的总是比较早出现的更好这样的结论,从而直接导致了破四旧这样的行为发生。实际上所谓“新”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而是在对过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一个判断。 在讨论新旧问题的时候,另一个隐含的前提是价值判断,新与旧不仅是事物属性的一个比较概念,其中包含了优与劣的价值判断。往往有人认为“新”比“旧”好,不然创新一词就不会如此吃香了。这里。容易忽略的一个判断依据是,新是否完成r对旧的超越。 三、新艺术运动建筑设计的求新之道 拉斯金和莫里斯等人涤荡了欧洲人的心智,但不同国家的人显然面对着不同的问题,时间的推移使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意识到新时代需要有新的审美意识和形态与之匹配。首先是方法论的探索。法国建筑师尤金-维奥莱一勒一杜克在《建筑史论文集》中写道:“在建筑中,有两种做到忠实的必要途径。一是必须忠实于建设纲领;二是必须忠实于建造方法。忠于纲领,指的是必须精确和简单地满足由需要提出的条件。忠于建造方法,指的是必须按照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去应用它们。对称性和外观形式等纯艺术问题在这些主要原则面前只是次要的。”这段话所确立的两个原则是非常关键的,勒一杜克自己画出了一些从未实现的提案,这些提案激发了许多后来人的灵感。对于这两条原则的运用,显然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建设纲领并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带有极大的主观色彩,尽管上述原则被认为是结构理性主义的经典论述,但建筑中的理性永远是相对的。这个时期的人们对于建设纲领的理解往往包含着文化民族主义的内容,这种情绪直接引发了不同国家建筑师的创新行动。历史上,哥特式也被视为一场国际式的运动,但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哥特建筑显然都顽强地保留和发展了一种符合本民族审美心理的建筑形式。哥特建筑曾被认为是一种粗俗的艺术,足属于不开化的人的艺术,但哥特建筑给后人的启示是,它发展出了一整套符合自己结构逻辑的形式语言,完全摆脱了希腊一罗马体系的古典柱式的语言及其规则,从而赢得了形式表现方面的自由。哥特式的审美情趣也渗透到建筑之外的许多其它领域,哥特式的家具、字体、绘画、雕塑和服饰等。哥特式的成功,对于当时回望的人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新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的实践采用了加泰隆尼亚地区的穹隆形式,混杂了地中海地区的其它元素,色彩上是希腊人和摩尔人的,结构上是哥特式的,逻辑上是西班牙的。早期作品中的维森斯宅邸并非他的杰作,而是一场拼凑的游戏。美国建筑师弗兰克?莱特在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他和他的老师沙利文一直在寻求表达年轻的、平等的新世界文化的方法,但又在纪念性和非对称性这对矛盾之间徘徊,结果他转向了非欧洲文化——伊斯兰、印度、玛雅和日本的装饰及空间布局方式,用异域文化的距离感来塑造一种新世界的形象。 新艺术运动时期并不是欧洲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他们缺乏大规模实践的机会,许多设计都局限在建筑的室内或局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便宣告了这场运动的结束。但它的影响至深,成为艺术史上不可跨越的一个重要篇章,它的价值就在于对 “新”的探索和努力。 四.结语 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已经被提出并开始实施,于是经常看到创意同时尚并称、时尚 同奢侈关联的现象。中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需要 拿出自己的道德勇气和智慧,当我们有能力以自 己的经济基础去进行选择的时候,或许我们还是 要再自问一句: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需要的 不是一个能表明地域差异的标志,紫禁城已经做 到了:不是所谓接轨的视觉形象,那只是复制;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表明我们自身精神追求的语言 和形式,是足以证明一个伟大民族正在复兴的真 正创造之物。简单地说,我们需要一颗伟大的 心。去呼应这个民族的脉动。这种愿望并不能轻 易实现,需要时间和实践,但我们不能等待,只 有行动才能造就艺术家和设计师。 ——穗47卜一青春岁月g 若皇 = 月 下万方数据

新艺术运动对设计领域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对设计领域的影响摘要: 新艺术运动特有的设计观念对设计领域发展影响深远,新艺术设计取材于自然与新材料元素的大胆运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设计风格,并且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了不同的设计风格,但其本质源于回归自然的艺术设计风格。设计发展应向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使得设计与人完美结合,服务于人类的理念,同时在设计的基础之上努力创新。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是当时在和美国开展的装饰艺术运动。此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之初,位于大众文化最高点的艺术和设计风格。这种艺术新形式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造型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也运用工业新材料,包含了当时人们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是人们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过渡时期所有复杂情感的综合反映。这一运动带有较多感性和浪漫的色彩,表现出怀旧和憧憬兼有的世纪末情绪,是传统的审美观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新的审美观念之间的矛盾产物。 社会转型期的新旧更替并不仅仅体现在时间上,还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每天所使用的日用品中。这一时期,欧洲艺术家、手工艺人、建筑师所创造出来的新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新艺术”。 新艺术的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使得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像是从植物生长出来。新艺术运动在和室内设计方面,避开折衷的历史主义。通过新艺术运动设计师的挑选和“现代化”某些洛可可风格中萃取的元素(例如火焰和贝壳的纹理),代替从历史衍生和高维多利亚风格的根本结构或写实自然主义的装饰。新艺术运动主张运用高度程序化的自然元素,使用其作为创作灵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例如:海藻、草、昆虫。 相应地,其开始广泛使用有机形式、曲线,特别是花卉或植物等。木刻画以其曲线、图案外观、强烈对比的空间和平坦的画面,同样启发了新艺术运动。自此以后,从在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作品中,都能发现其中某些线条和曲线图案成为绘画中的惯用手段。一个重要事实是新艺术运动没有象某些其它运动那样否定机器的作用,而是发挥其所长。根据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使用玻璃和锻铁),使建筑风格方面,也能找到象精雕细琢般的品质。新艺术运动中好的一面,是其考虑了完整的风格。这意味着它无论是在建筑风格、室内设计、家具和织物设计、器皿和艺术品、灯具等方面,都有了一个等级尺度。 西班牙 最极端、最具有宗教气氛的新艺术运动代表就是西班牙,而西班牙重要的设计代表是高蒂。高蒂的艺术和建筑风格是很独立的,作品极为大胆、极端、特异。高

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广告设计

新艺术运动指的是1880—1910年,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展开的近30年的装饰艺术运动,它被视为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因为在此以后,再也没有这样地域范围广阔的艺术运动产生。它展示了欧洲作为一个统一文化体最后的辉煌,感性,浪漫,怀旧及憧憬的世纪末情怀,在传统审美观与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新的审美观之间的矛盾产物。 作为象征主义与包豪斯之间承前启后的时代运动,拉菲尔铁塔和水晶宫,都是在此期间诞生的杰作。而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劳特雷克、威廉莫里斯、穆夏、比亚莱兹、麦金托什、蒂芙尼、克里姆特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大师,对现代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 广告发源地 新艺术运动时期,法国的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也非常出色,被设计界公认为是现代商业广告的发源地。图形大师儒勒·舍雷因在1866年把从英国学来的色彩石版技法运用到广告印刷上,使此法风靡一时而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他一生设计了几百幅罗可可线条和亮色块为特征的招贴。 继舍雷之后,招贴设计迅猛发展,名家辈出,其中土鲁斯·劳特累克招贴的平块亮色,皮埃尔·波那尔招贴的粗犷字母和粗浓线条节奏,至今给人深刻的印象。土鲁斯·劳特累克设计的《快乐王后》、《简·阿伏勒》和《红磨坊》歌舞演出海报等堪称新艺术图形作品的代表。他的招贴用线条来勾勒物体与人物,选取日常生活的题材,令人感到亲切。最具独创性的,是他对人物性格的夸张,文字与图形的巧妙安排,有力的对比等。而阿尔丰斯·穆沙设计的招贴、海报因其具有强烈的新艺术运动特点:曲线、自然形式、高度装饰化、平面效果等,被誉为新艺术运动最杰出的平面设计师。据不完全统计,穆沙一生设计了近百张招贴,风格融合了多种影响,含有鲜明色块的日本高雅轮廓与来自拜占庭和摩尔人艺术的几何装饰糅合在一起。这些流露着拜占庭风格,以天使、棕榈叶和马赛克围绕的理想化女性形象为特征的招贴,将广告招贴提升到了美术品的高度。如他在1893年为“《JANEAVRIL》”设计的海报,就是这种风格最典型的例子。 “新艺术”一词成为描绘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它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跨度近30年,是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展开的装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现象被许多批评家和欣赏者看作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它的内容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以及雕塑和绘画,而且和文学、音乐、戏剧及舞蹈都有关系。本书对新艺术运动展示的欧洲作为一个统一文化体的最后辉煌作了精彩全面的描述;对新艺术这一传统的审美观

新艺术运动对现代建筑风格的借鉴作用

新艺术运动对现代建筑的借鉴作用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新艺术运动对现代建筑的借鉴作用 摘要:不同时代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但是,每个时代都会形成某种为社会所普遍追寻和认同的审美趣味。文章通过对新艺术运动特点的总结、辉煌时刻的再现以及典型代表的分析,结合现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提出新艺术运动对现代建筑的重要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现代建筑继承发展借鉴作用 据新华网报道,位于哈尔滨市红军街85号的中东铁路管理局旅馆、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旧址的一部分2014年9月20日遭到拆除。被拆雨搭始建于1936年,这处钢结构雨搭是该建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最具代表性的遗存,国内外建筑专家到哈尔滨时对此处建筑都有很高的评价,这种风格这么大的雨搭在哈尔滨已难见到。鉴于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新艺术运动的重要现实意义,由此帮助新艺术运动的遗存摆脱被拆除的命运,同时也能对现代建筑的设计建设提供更好的借鉴作用。 1新艺术运动的发展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开始在19世纪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的继续深化和发展,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风格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新艺术运动的大本营是法国。长长的类似植物枝条或茎干的曲线通常被认为是新艺术运动的典型特征,这个印象主要来自法国建筑师吉马尔德、比利时建筑师维克多·霍塔等人的作品。吉马尔德的巴黎地铁站入口到现在还留有几个,铁艺和玻璃的配合,给人以强烈的“新”的视觉冲击。吉马尔德的设计很好地实践勒一杜克的原则,建设纲领明确,新时代需要新形象。他向自然学习,认为植物的结构清晰,姿态舒展。洛可可时期就大量使用植物形象进行装饰,但都是局限在二维的平面里,新艺术运动不仅把这些形象从二维的平面中解放出来,还使它们恣意伸展,不再拘泥于对称的形态。更霞要的是,新艺术运动的大师们找到了合适的材料——铸铁,这是一种塑性很好的材料,强度也很高。因此构件的截面可以很小,材料的特性完全符合建设纲领的要求。纤细而自由的曲线,加上透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