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
- 格式:ppt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23
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登录1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登录如何登录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请点击以下入口即可进入平台首页!点击进入>>>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点击以下图片也可进入>>>【相关阅读】云南司法行政开启互联网+智能化新时代助力提升司法行政干警战斗力监狱里,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远程探视,咨询律师;办理法律服务等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社区矫正有了“千里眼”,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实时监控……《法制日报》记者从云南省司法厅了解到:近年来,云南司法厅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远程探视帮教系统,有效缓解了监管改造矛盾;积极开发完善社区矫正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社矫人员实时定位,并与司法部实现业务对接、数据共享;在搭建完成云南监狱专网、服刑人员专网等五网的基础上,完成教育改造、狱务公开等14个业务应用系统开发部署和所有押犯单位技防系统建设等,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跨越式发展、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建设”新路。
科技手段筑牢监所安防体系10月20日上午,《法制日报》记者随行云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商小云一行乘车来到位于红河州开远市的云南省小龙潭监狱第四分监狱。
到了大门,高清摄像头即刻对进入车辆和驾驶员进行拍照和数据留存,并在出门时进行严格比对;此外,在人行通道出口,设置了虹膜、指静脉加体重检测。
据云南省监狱管理局政委闫军介绍,监狱围墙设置了微波定位报警装置以全时监控,还通过无人机不定期进行空中巡查……多项信息技术手段并举,形成了“天罗地网”式全方位的立体安全防范格局。
此外,监狱还通过建立人脸识别和智能追踪、智能钥匙管控等信息系统,全面打造智能化的“平安监狱”。
“女儿,你要保重身体,好好表现、改过自新,妈妈在家等你回来……”在三分监狱,该监区服刑人员杨云(化名)正通过远程探视与千里之外的母亲“面对面”交流。
“‘服刑人员亲情远程会见系统’的搭建,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慰藉了相思之苦,也使得对服刑人员的探视更加经济、便捷,更有利于消除服刑人员的不良心理、提升教育改造质量。
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信息管理平台欢迎登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司法行政基层工作要点 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司法行政基层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和省、市、区政法工作及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着力夯实机制建设、全力推进大调解工作,全面提升基层规范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为“实力、优美、幸福”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人民调解法》,着力夯实大调解机制(一)宣传贯彻《人民调解法》。
要认真履行好人民调解组织宣传、预防和纠纷化解等工作任务,按照区局《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人民调解法〉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学习宣传《人民调解法》的十项重点工作,要将该法列入“六五”普法重点内容,纳入“法律六进”活动;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等开展宣传活动,使基层组织和群众了解、支持和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更好地选择人民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切实抓好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区、街道、村(居)三级组织人民调解员分批分层次深入学习、准确理解《人民调解法》,不断提升人民调解队伍素质。
(二)夯实人民调解实战平台。
按照区委《关于建立健全区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要强势推进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多种途径,推进调解资源的优化整合,积极做好职能定位、制度订立等工作,推动我区多元矛盾机制有序运作,打造集调解网络、人才信息、排查预警、分流指派、研判分析、网上调解、在线咨询等于一体的实体化纠纷化解平台;按照省厅“大调解工作规范年”的总体要求,健全完善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全面推行村(社区)调处服务站建设,进一步规范区、街道两级调处中心接待受理、分流指派、协调调度、督办指导等“四项职权”的运作机制和实施办法,同时,做好省人民调解信息化软件在我区试行工作,按照要求全面推行我区人民调解信息化进程,强化两级调处中心的实践功能,真正发挥区调处服务中心的龙头作用、街道调处服务中心的骨干作用和村(社区)调处服务站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团体、中介、民间组织和个人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积极作用,树立社会化、专业化调解员队伍品牌,积极推行在物业、建筑、餐饮等矛盾多发领域设立专业性调解组织机构,努力做到调解组织在矛盾纠纷领域的全覆盖。
智慧司法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建设方案概述•建设方案详细设计•建设方案实施及部署•建设方案效益分析•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传统司法管理模式存在的效率低下、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逐渐凸显,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司法服务的需求。
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提高管理效率、增强透明度、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智慧司法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应运而生。
通过建设智慧司法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可有效提升司法行政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降低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同时,该平台可提供便民服务,拉近民众与司法的距离,增强司法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建设一个覆盖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相关单位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
整合全省司法行政信息资源,加强内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提供便民服务,增强司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拉近民众与司法的距离。
实现全省司法行政业务信息的全面采集、动态管理和共享应用,提高信息利用价值。
项目目标02建设方案概述背景介绍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司法管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建设智慧司法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是当前司法部门的重要任务。
建设目标智慧司法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司法行政业务的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整合、应用系统开发、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等方面。
建设方案介绍统一平台管理通过统一的平台管理,实现对各类司法行政业务的有效整合,提高信息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数据共享与交换,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业务的数据整合与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通过智能化应用,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例如智能案件管理、智能法律咨询等。
通过高效协同办公,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建设方案特点数据共享与交换智能化应用高效协同办公提升服务水平通过高效协同办公和智能化应用,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省法院政务信息化建设一一司法行政综合管理系统升级项目采购需求1.项目目标本次项目促进人民法院信息化4.0建设,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审判执行管理规范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2.建设内容3.3.1.司法行政综合管理系统升级对司法行政综合管理系统的部分已有功能进行升级,并根据业务需求新增部分功能,包括:全省预算编审(预算编审审核、三方机构预算评审、统计查询、模板展示等)、年终项目调剂(已报项目追加申请、新增项目追加申请、预算调减申请、项目调剂审核等)、重点工作管理、打印功能、薪资管理(收入项目管理、代扣项目管理、统发工资管理、非统发工资管理、收入模板、收入查询展示等)等功能。
部分功能要求如下:1支持移动端根据当前登录用户针对页面、文件自动增加水印,便于溯源。
2.支持在移动端对收文、行文待办进行移动签批,支持文字签批、手写签批,以及移动端文件的在线预览,支持在移动端进行公文查询,包括已发事项、已办事项、关注事项、转阅事项。
3.支持在移动端事务发起,包括电脑归还单、平台反馈的移动端起草和流转。
4.支持为院领导创建日程,创建完成后以周视图进行展示,并可实现院领导日程检索和日程查询导出。
5.支持收文登记拟办人报院领导批示、送部门办理后进行文件催办,支持重新拟办、重新分发。
6.支持督办工作、联络工作的登记和办理,其中督办工作支持以列表形式展示本单位所有督办案件的总量,并支持关键字模糊查询、多字段组合查询。
3.2.机关办公平台升级对机关办公平台的部分已有功能进行升级,并根据业务需求新增部分功能,包括:党风廉政责任评查功能、领导工作日程管理、联络督察案件办理(督办工作、查询统计、联络工作等)、综合办公(预归档管理、文件催办、我的文件夹、司法建议等)、移动端建设(代办事项、关注事项、己发事项、已办事项、转阅事项、委托事项、公文查询、通讯录、消息提醒、公文流转审批流程、文件预览、手写签批、文字签批、日程查看、增加水印等)等功能。
智慧司法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三篇智慧司法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和目标智慧司法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旨在通过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和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司法机关的综合管理能力,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司法实施效能和服务水平。
二、建设内容和步骤1. 数据整合与共享:建立司法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各级司法机关之间的数据整合和共享,方便各级机关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2. 案件管理:建立统一的案件信息管理系统,覆盖案件立案、审判过程、执行实施等环节,实现案件信息的标准化管理和电子化处理,提高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
3. 执行管理:建立统一的执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执行案件的全程管理和监督,提高执行工作的效能和公正性。
4. 审判辅助: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审判辅助系统,提供智能化的司法决策支持和评估,提高司法判决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 法律文书管理:建立统一的法律文书管理系统,实现法律文书的标准化生成、存储和查询,提高法院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6. 统计分析与评估:建立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对司法工作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和评估,为司法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建设原则和重点1. 整合资源:统一整合和利用司法机关的各类信息资源,避免数据孤岛和重复建设。
2. 开放共享:建设开放的信息化平台,与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多方信息共享和互通。
3. 安全可控:建设安全可控的信息系统,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权限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4. 智能化应用: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实现智能推送和智能辅助决策。
5. 高效可靠:确保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四、建设步骤和时间计划1. 前期准备:确定建设目标和需求,评估资源和技术条件,制定建设规划和方案。
2. 系统设计:编制系统设计方案,确定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等。
3. 系统开发: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和模块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欢迎您!请您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希望此入口能帮到大家!点击进入>>>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工作信息管理平台点击以下图片也可进入>>>【相关阅读】2016年全县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半年总结016年上半年,我县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局党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司法行政基层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人民调解、司法所建设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水平,进一步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全面推动司法行政基层工作。
一、以人民调解专项活动开展为契机,积极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
1、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强化人民调解员培训。
年初,我们配齐配强乡(镇)、村(居)组的调解员队伍。
各基层司法所根据新情况、新特点,把建立健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各类调委会175个,其中县调解委员会1个,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15个,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150个,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7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2个。
人民调解员总数为882名,调整充实了各级调解组织。
我局借一年一度全县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召开的机会,组织司法所长(司法员)、法律服务所主任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业务培训。
乡镇司法所再次组织人民调解员学习《人民调解法》和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业务等,从而提高了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人民调解工作制度更加规范化。
全面实行人民调解委员会标牌、印章、人民调解标识(徽章)、工作程序、工作制度、文书格式六统一,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流程、协议制作、档案等,全面启用人民调解最新文书格式,健全完善人民调解案卷。
、人民调解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2014年上半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69件,调处969件,调解成功968件,调解成功率达99.9% ,履行968件,履行率达100 % ,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6件0人,防止群体性上访20件360人,防止群体性械斗5件 170人。
漯河市司法行政系统综合业务管理平台项目解决方案河南裕行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6月漯河市司法局行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目录一、项目简介 (8)1.1目前现状 (8)1.2项目建设必要性 (9)1.3建设依据 (9)二、系统需求描述 (10)2.1涉及部门及人员 (10)2.2功能和性能需求 (12)2.3业务具体需求 (12)三、建设目标及内容 (17)3.1建设目标 (17)3.2建设内容 (17)四、项目建设原则 (18)五、方案总体设计 (20)5.1系统总体架构 (20)5.2系统网络架构 (21)5.3系统业务框架 (22)5.4系统用户层次 (22)5.5与省及其他系统的整合 (22)5.6系统技术路线 (23)5.6.1B/S软件结构 (23)5.6.2系统开发技术 (23)六、漯河市“普法网”建设 (23)6.1网站总体结构框图 (24)6.2网站栏目详细设计 (24)6.3网站内容管理功能 (27)6.3.1操作员角色 (27)6.3.2频道栏目设置 (28)6.3.3权限分配 (28)6.3.4采集发布 (29)6.4网站后台功能介绍 (31)6.4.1网站群功能 (31)6.4.2流媒体播放功能 (32)6.4.3问卷调查功能 (32)6.4.4统计管理 (33)6.4.5全文检索功能 (33)6.4.6信息自动抓取 (34)6.4.7图片管理 (34)6.4.8远程数据备份 (35)七、司法综合业务平台内容 (35)7.1协同办公门户 (35)7.1.1服务对象 (36)7.1.2系统功能 (36)7.1.3统一消息 (36)7.1.4手机短信平台 (37)7.2人民调解管理 (38)7.2.1纠纷调处管理 (39)7.2.2典型案例管理 (40)7.2.3调委会管理 (41)7.2.4查询统计管理 (42)7.3安置帮教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