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中医李可讲述病与“阳气”系列“金匮肾气丸”可以常吃(特选借鉴)

老中医李可讲述病与“阳气”系列“金匮肾气丸”可以常吃(特选借鉴)

老中医李可讲述病与“阳气”系列“金匮肾气丸”可以常吃(特选借鉴)
老中医李可讲述病与“阳气”系列“金匮肾气丸”可以常吃(特选借鉴)

老中医李可讲述病与“阳气”系列“金匮肾气丸”可以常吃

友“负鹏载舟”:

您好!您的馆藏文章“老中医李可讲述病与“阳气”系列:“金匮肾气丸”可以常吃”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6

年8月5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健康”下“肝胆肾癌症”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360doc个人图书馆老中医李可讲述病与“阳气”系列:“金匮肾气丸”可以常吃

田原:目前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中风,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一听到中风都觉得害怕,但是在您这儿似乎很简单,一个方子就能解决问题。为什么更多的医生做不到这一点?

李可:因为这个方子被清末民国初的一部分中西汇通派骂得狗血淋头啊,他们按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认为中风就是“肝阳上亢”,治法就要“镇肝息风”,最著名的就是张锡纯。还有南方的一个张三雷,他写过一本书叫《中风斠诠》,就是把古今所有治中风的东西作细节的批判,受批判最重的就是这个“小续命汤”,他们认为麻黄都不能用,桂枝都不能用,附子那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他认为这些东西影响人的高级神

经,使神经亢奋……中医管那些东西干啥啊?你治病就对了,所谓那个亢奋啊,就是阳气不守往外越的一种表现,你把它收敛起来就对了。

他们用镇肝息风的办法,没有治愈一例中风病人(笑),一个都没有。急性的他们也救不过来。你像我们主张治疗这个急性中风,昏迷不醒就是用生南星、生半夏、生附子……一大堆的剧毒药,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可以毒死一百头牛的这种东西啊,喝进去就好了。(笑)

师母:他喝了这个药以后啊,都休克过好几次了,最后一次,喝下都口吐白沫了。

李可:……(笑)

田原:李老自己试验?

李可:那个不是试验,我喝下去之前就知道要有那个过程。《内经》都讲了:“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就是你那个药下去以后,恰好和你这个病机相合,正邪相争,那个过程你就晕过去了。不过时间很短,不到一分钟。

田原:您就晕过去了?(笑)

李可:就是啊。要不然我怎么会好这么快啊(笑)。但是如果你要给一个中央首长用这个药,你就得犯思量啊。所以为什么古中医传不下来?就是有好多原因。过去宫廷御医那套东西完全不可取。

田原:宫里的方子、方法大都以延年益寿,保健强身为主,那可是给皇帝、贵族看病呢。

李可:对。他随时有可能会被杀头啊。但是民间呢,不但要治病还要救人,不然他马上就呜呼哀哉了,你就要从阎王爷那儿把他拉回来。(笑)

师母:那是给自己喝呀。要给别人喝的话……

李可:不行,有好几个病人出现这种情况就来找我。其实这种情况很容易解释,就是吃药以后啊,调动了人体的自我修复机制,和外邪抗争的一个具体表现,这个反应越剧烈你的病好的越快。

田原:病人忽然晕过去,做家属都着急,这个也可以理解的。这么看来,咱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把《黄帝内经》先普及了,大家都懂得“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您这方子用起来才能百无禁忌呢。(笑)

不过说起中风这些厥症,李老咱们不能不谈谈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中国是个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体的阳气会减弱,容易出现许多病症,请您给老年人一些建议,或者给出一些简单易用的方法。

李可: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不管南方、北方,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用“四逆汤”作为保健的东西,少量的长期服用,这样可以消除你长期积累的“六淫外邪”,以及内

生的一些个寒邪;可以调整你的元阳,使其不受损伤;可以延年益寿。而且这个方子花不了几个钱。

或者是用这个“金匮肾气丸”,但是千万别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每次五粒,把它煮成糊状喝下去,早晚各一次,有十天半月就可以把好些个属于肾虚的症侯啊,都扭转过来。

田原:“金匮肾气丸”也可以经常吃?没有副作用?

李可:没有,尤其像一些阳虚引起的症状型高血压,都可以吃金匮肾气丸,有一段时间就过来了。

田原:现在高血压很普遍,有些高血压的人。医生诊断就是肾阳虚,也会买金匮肾气丸来吃,我听说有人吃了两三次,血压一下就上去了,就不敢吃了……

李可:上去不要紧,继续吃。有那么一个阶段,是邪正相争,你不要老查血压,要问她有什么感觉。很多现在认为的不治之症啊,其实都可以治好,像高血压这一类、糖尿病、糖尿病引发的肾病、冠心病,其实一回事。

田原:好,代表老人们谢谢您。刚才师母谈到,说您现在接诊的肿瘤病人越来越多。我个人理解呢,是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心理压力有关系。您在临床见了这么多肿瘤病人,您也给这些人一个建议。

李可: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这个病过去由于中医的意见

分歧,被分成什么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什么七情……但是有个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人的五脏六腑、皮毛经络、表里内外,只要哪一个部位阳气不能到达,那个地方就是病,你就治疗那个东西就行了,这是个最简单的总括。

所以我说啊,这个阳虚、寒湿的人啊,十占八九,阴虚之人百不见一。这个你在临床诊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辨证……比如有的医生说你是糖尿病,要长期服“六味地黄丸”。错了!要用“金匮肾气丸”,主要从三阳经的那个阳的方面来敛,不是你给他大量添水,那个水火就能平衡了。阴阳的不平衡啊,就是由阳虚造成的,阳永远是主导,因为阳虚才造成不平衡。所以还是要助阳,你把阳虚扶得差不多了,阳旺了以后,阴阳自然就平衡了。

田原:说到养阳,广东、广西那边喝凉茶很普遍。

李可:很多人就是喝凉茶喝出病的。他们不知道这个“阳虚”,以为这个上火啊,嗓子疼,脸上长痘,就去喝凉茶。其实那不行的,更糟糕了,成终生疾病了,永远好不了。舌头红,喉咙痛,起痘,那个是由内向外自我修复的一种机制,已经启动了,你再喝凉茶把它压回去,那不成了一个终生疾病啊,怎么好得了。

中医里面讲“从治”,有“正治(从治)”有“逆治(反治)”,“逆治”就是你是表现为热,我就给你用寒;“从治”就是

李可老中医治验 培元固本散

李可老中医治验培元固本散 培元固本散由紫河车、鹿茸片、红参、灵脂、三七、琥珀组成基础方。余从60年代末开始试用,以参茸胎盘治大病后久损不复得效。唯有的病人,用后有滞闷感。盖虚必夹瘀,虚甚反不受补,蛮补反致气机滞塞,欲速则不达。遂加三七,补中有通、有化,虚证用之,可以平稳收功。至70年代中,拜读岳美中治老年病之人参、三七、琥珀末方论,大受启迪,遂成上方。经30年反复实验,随病证加味,治一切久损不复之大虚证,先天不足,衰老退化,免疫缺陷,及虚中夹瘀、夹痰、夹积等症,都取得了泛应曲当的疗效。 方中人胎盘古名紫河车,是古方补天丸、大造丸主药。本品为“血肉有情之品”,有一般草木药难以达到的补益功效,是中医学最早使用的脏器疗法之一。本品味甘咸,略有腥气,性温,归心肺脾经。从疗效推断,尤能人肾而大补先天。应烘烤至深黄色,则有香气,亦易于消化吸收(胎盘附着之脐带,古名“坎气”,对肾虚喘咳有殊效,民间试用于晚期宫颈癌各型白血病,疗效亦好。)功能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用于虚劳赢瘦,骨蒸盗汗,气短喘嗽,食少,阳痿遗精,不孕少乳等诸虚百损,有再造人体免疫力之功。近代大量科学实验,证实本品含有丙种胎盘球蛋白、干扰素、多糖、多种氨基酸、卵巢激素、黄体激素等。 有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抗感染,抗过敏,抗癌,升高白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女性生殖系统发育不良等症,均有较好疗效。

鹿茸味甘咸,性温而柔润,入肝肾经。功能补肾气,强督脉,生精髓,强筋骨,调冲任,止崩带,托疮毒,主治一切虚寒证。适用于精血衰少,阳痿遗精,精冷无子,畏寒肢冷,赢瘦神倦,宫冷不孕,崩漏带下,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老人衰老退化,耳聋目暗,健忘眩晕,筋骨痿软,骨质增生,“久服固齿,令人不老”(《东医宝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含25种氨基酸,具有促进生长,刺激血细胞、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强非特异抵抗力作用,还有增强性腺功能和生精效用。鹿茸精有明显强心作用,口服可使血压上升,心脏搏动有力。对再障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有治疗作用”(王辉武《中医百家药论荟萃》)。本品药源丰富,普通混片即有治疗作用,且价廉易得。正头、茸尖,高效价昂,普通人群难以承受。中段实惠,功效满意。下段及底座多骨化,但价更廉,多用亦有效。 红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脾肺经。功能大补兀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久病虚赢不思食,用之有殊功。肺肾两虚之喘,小量打碎,细嚼慢咽,立刻生效。吐血崩漏,气虚暴脱,一味独参30克,煎浓汁可立挽危亡,故为补虚扶正救脱要药。红参与五灵脂等分末服,益气化瘀,可治肝脾肿大,消除心绞痛,并能促进胃溃疡愈合。糖尿病之三多重症,白虎加人参汤极效。虚热甚者,用西洋参。久病气血耗伤过甚,虚化者,仍用红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为抗衰延寿佳品。具有适应原样作用,能显著增强机体对多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以及精神性伤害性刺激的抵抗力,能抗休克,抗衰

外科急腹症医案十则--李可老中医经验录

外科急腹症医案十则--李可老中医经验录 外科急腹症医案十则 一、阑尾脓肿合并肠梗阻 任兰汝,女,48岁。1964年8月14日病危,其子何新民从何家焉村下山邀诊。乃一路急行,午前抵村。入室诊视,见患者取右侧位卧于炕上,痛苦呻吟,频频呕吐秽臭粘涎并夹有粪便,豆粒大之汗珠从头部淋漓滴下。右腿弯曲不取(?)稍伸,阑尾部有包块隆起约馒头大,外观红肿,痛不可近。扪之灼热,有波浪感。腹胀如瓮,阵阵绞痛,已3日不便,亦不能矢气,小便赤热刺痛。高热寒战,叩齿咯咯有声。腋下体温39.5cc。口气秽臭,舌黑起刺、干涩。仅从外观,已可断为肠痈脓成,热毒壅闭三焦、阳明腑实之关格大症。乃建议即刻护送县医院手术治疗,但患者畏惧开刀,宁死不去。全家又苦苦哀求,设法抢救。余家在1939年日寇扫荡时,曾在该村避难。又知患者素体康健,病虽5日,未见虚象。但症已危急,往返需2小时始可取药。乃从电话口授一方,嘱大队保健站火速派人送药上山: 1、生白萝卜2.5公斤,元明粉120克,上药加水5000毫升,置饭锅内同煎,分3次入萝卜,待煮熟一批,捞出再换一批,得汁浓缩至500毫升,备用; 2.二花240克,连翘、生苡仁、赤芍、桃仁泥、厚朴、生槟

榔、芙蓉叶、芦根各30克,冬瓜仁60克,生大黄45克酒浸一刻取汁入药),丹皮、枳实各15克,皂刺、炮甲珠、白芷、甘草各10克,广木香、沉香各3克磨汁对入(此为拙拟攻毒承气汤加味)。 加水过药2寸,加白酒1130毫升,浸泡40分钟,加速药物分解,然后以武火急煎10分钟,取汁混匀得1000毫升,与方一混合,每隔2小时服300毫升,连续服用,以通为度。 3.先予舌下金津、玉液、尺泽(双)、委中(双)刺泄黑血;阑尾、足三里、内关提插捻转泻法,强刺留针。待药取回,呕吐已止,绞痛减轻。下午6时,顺利服下300毫升。2小时后腹中绞痛,上下翻滚,腹中阵阵雷鸣,频频打嗝矢气。幸得三焦气机升降已复,乃一鼓作气,再进500毫升,患者欲便,取针后仍未便下,但痛账已大为松缓。于夜11时又进300 毫升,至夜半2时,便下黑如污泥,极臭,夹有硬结成条、块状粪便及脓血状物一大便盆。随即索食细面条1碗(已2 日未进食),安然入睡。余在病家守护一夜,次晨诊之,阑尾部之包块已消,仍有压痛。舌上黑苔通净,六脉和缓从容,体温37~C。予《辨证奇闻》清肠饮,倍苡仁加芙蓉叶、甲珠、皂刺以清余邪: 二花90克,当归50克,地榆、麦冬、元参、生苡仁、芙蓉叶各30克,黄芩、甲珠、皂刺、甘草各10克,3剂而愈。阑尾炎因失治而成脓肿,甚至合并肠梗阻,在穷乡僻壤、缺

《李可470张汤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 老中医李可认为补肾虚---金匮肾气丸 李可老中医常用方剂!》

《李可470张汤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老中医李可认为补肾虚---金匮肾气丸+李可老中医常用方剂!》 李可是我国独树一帜的老中医,自学成才,长年奔走在缺医少药的贫困山区,因其自学成才,以致少一些院校派中医的规矩束缚;因其长年奔走于缺医少药的山区,故更少一些西药的干扰,更多一些鲜活的经验。李老擅用温阳峻药救治危重和疑难病症,在方药用量上为最接近仲景的一代宗师。我们对其2006~2007年收集的470张处方进行了用药规律 分析,或可供同道借鉴。 1.选方问题由于条件所限,我们选方多是连续1~2个月,然后有所间断,然后再连续1~2 个月。故我们选方具有连续性和间断性。因为我们的用药规律分析当中主要包括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分析 两个部分,为了反映李老的一般用药经验,我们去掉了儿童的用药方剂,另外也去掉了丸散膏丹的特殊剂型的处方。但其他选方均没有经过刻意筛选。因此,笔者认为选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2.用药频率分析表一:频率超过50%的处方用药(N=470;剂量单位为克)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合并频率% 1. 附子374 79 81.44 9 300 乌附84.32 2. 乌头25 5.32 26 10 30 3. 炙草348 78 70.1 7 200 4. 干姜 256 54 66.9 10 100 姜91.68 5. 生姜155 33 48.8 5

125 6. 姜炭22 4.68 36.6 5 90 7. 肉桂169 36 9.65 1 60 桂56.00 8. 桂枝97 20 44.9 9 120 9. 晒参207 44.04 30 4.5 90 参75.11 10. 红参129 27.45 36.1 10 100 11. 党参17 3.62 75 30 120 表二:频率在20~49%的处方用药(N=470)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常用量 1.细辛182 38.72 43.62 9 75 45 2.大枣157 33.40 18.2 4枚30枚12枚 3.白术150 31.90 74.27 20 125 45 4.麻黄117 24.68 10.59 3 80 15-45 5.茯苓114 24.25 44.2 10 120 45 6.北芪112 23.83 165 18 500 120 7. 生半夏110 23.46 49.6 20 75 45 表三:频率在10~19%的处方用药(N=470) 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 值最大值常用量 1.灵脂89 18.94 31.70 3.3 100 2.当归81 17.23 35.74 6 50 3.牡蛎78 16.59 30.70 10 45 4.肾四味77 16.38 29.40 9 100 30 5.龙骨76 1 6.47 30.13 10 45 6.山萸74 15.74 75.40 30 120 7.磁石63 13.4 29.90 10 45 8.葱白61 12.98 4.57寸 3寸10寸9.赤芍53 11.27 41.46 10 45 10.五味52 11.06 27.70 6 50 11.白芍49 10.42 42.20 10 90 45 3. 用药频率讨论李老学术上崇尚仲景https://www.doczj.com/doc/5a10000647.html,,自 学医始,即“心仲景之心,志仲景之志”,认为汉唐后学派蜂起,大多背离了仲景之旨,倡导“重疾沉疴,师法仲景”。以

李可老中医的综合辨治论总结

李可老中医的综合辨治论总结 (土轴论,痰湿论,水饮论,治血论,消渴论,治皮论,肝肺论,胆胃论,治癌论)1、辨治总歌(治疗肝胆肺胃癌,降降辟入,定开治止) 血热湿毒通风痒 疏补养柔清暖平 疏流清利通活散 敛泻补纳降润肺 气食积痰瘀热胃 癌瘀痰水气结毒 降胃柔肝化膀胱 降心提胸温镇冲 辟秽解毒袪风络 入血搜剔破死血 定风制酸培固本 开冰清浮郁发通 治皮宣发脾不受 止痒理中醒不统 【辨证总歌细解】:(黑体字句细解见下分论) 柔肝:白芍炙甘草 降胃:厚朴枳实 /陈皮砂仁 化膀胱:益智仁乌药/干姜附子 降心:黄连栀子黄柏(交泰) 提胸:柴胡升麻 温镇冲:磁石紫石英龙骨牡蛎 辟秽:藿香佩兰 解毒:银花连翘鸡血藤白花蛇舌草 袪风:秦艽荆芥防风羌活独活 入络:附子川草乌 入血:荆芥穗皂角刺牛蒡子 搜剔:蜈蚣全蝎 破死血:炮甲麝香/生半夏云苓 定风:制首乌白蒺藜 制酸:浙贝母煅牡蛎桑螵蛸煅瓦楞子 培固本:肾四 治皮:玉屏风 宣发:白芷麻黄 脾不受:砂仁三仙 开冰:附子吴茱萸 清浮:元参 郁发:细辛 通:茅根木通/大黄厚朴 止痒:紫苏浮萍蝉蜕地龙

理中:四君 不醒:砂仁白豆蔻 不统:姜炭三仙炭 2、土轴论 【食少病热内,肝尿参三苦,甘归土中胀】 食少呕泻停治病 少腹鼓凸气大陷 病症冲突当从证 热病疾病霹雳攻 内伤热症温敛引 肝炎主湿治从睥 尿毒泻浊必醒睥 参脂启睥麦谷开(红参五灵脂启睥,炒麦谷芽开胃) 三仙藿佩砂化湿 苦寒变通反佐巧 甘寒养阴不碍胃 归补附地引中益(当归补血汤,桂附地黄汤,补中益气引火汤) 火不生土附理潜 木不疏土芪桂芽 土弱湿雍茯泽蔻 中阻理砂半秫米(中焦阻隔,理中汤加砂仁半夏秫米) 胀虚理芪砂忌破(中焦阻隔,下不通,虚胀,理中汤加黄芪砂仁,忌用破气药) 胀实通黄附子辛(中焦阻隔,下不通,实胀,用大黄附子细辛) 5、治血论 (a胃逆热妄行,b睥不统,c肝不藏克睥,d火不归热熏,e火不归兼脾虚,f肾不藏气随脱,g阴损及阳) 逆统藏归虚脱损 凉归逍遥四君姜(a血热十灰散,b归脾汤加三炭,c逍遥散合四君子加炮姜炭) 四君七味引火强(d引火三炭,e四君子合七味地黄汤) 当补参萸龙牡敛(f当归补血汤加红参山萸龙牡) 肾四炭四阿胶粘(g破格救心合当归补血汤加四炭阿胶) 4、消渴论 不升不降元根拔 下寒上热三阴藏 救胃生津理中引 黄皮半芍金六君(黄连陈皮半夏白芍对应降心肺胆胃,金水不藏,用金水六君煎) 引火桂附地黄君(下元不藏-引火桂附地黄汤合四君子) 导龙归海乌梅封(厥阴不敛-乌梅丸合封髓丹) 附理砂半芍萸汤(三阴:运太阴,固少阴,敛厥阴,黄芪,熟地,乌梅白芍主) 5、痰湿论 痰饮半茯五苓汤(痰饮用小半夏加茯苓合五苓散) 咳喘姜辛呕茯赭 有形肺胃痈结肿 肺青石甘瓜阳青(瓜丹桂枝韦茎汤;阳和小青芪萸汤)

李可到古中医的路上

到古中医的路上——李可专访 时间:2010-12-31 11:59:54 来源:南风窗作者: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许多病人称呼您“救命先生”,还有人说您是“当代张仲景”。现在人们对中医的态度非常极端,要么是庸医,要么是神医。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李可(以下简称李):救过一些人是事实,但“当代张仲景”的称号绝不是我们这种凡夫可当的。我本是一介山野村夫,成天和农民滚在一起,特殊的环境使我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 所谓庸医,其实就是现在学院派的中医离开现代手段不会看病,不懂得望闻问切,连省级中医院的病床前也吊满了输液瓶,这些人能叫中医吗?一家大型中医院的院长请我去他那里,我说如果你办一个纯粹的中医院,我这把老骨头就交给你,结果他不敢吱声了。 至于说神医,那是因为人们不了解中医。擅治急症是中医学固有的传统,历代不乏“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时下世人皆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 《南》:您是怎么学习中医的? 李:60年代,我最早在民国左季云的《伤寒论类方汇参》里看到四逆汤能治27种病,受到启发,30年后才知道,左是引用清末火神派始祖郑钦安的观点。后读民初实验系统医学派创始人彭子益的遗著,从此入医圣张仲景之门,奠定了“肾气与中气”为人生命之两本的认识,牢记:生死关头,救阳为急。 《南》:彭子益的书当时并没有正式出版,您是怎么接触到的? 李:1967年,一位中医朋友也被批斗,他被抓之前交给我4本麻纸的小册子,我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的4篇。他告诉我这是中医的根基,有朝一日一定要争取出版。我连夜把书看完后,用一堆尿布和婴儿襁褓裹着它藏起来,结果第二天我就进了看守所,所幸搜家时没被发现。后来直到1994年灵石大拆迁,收拾老房子时才又找到。当时那种状态下,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力反而更强,一夜所读,受益匪浅啊。 《南》:您又是怎么发现中药剂量这一关键之秘的? 李:1962年,我32岁时治疗一个老年心衰妇女,每剂药用45克附子。当时家属已经在准备后事,媳妇不懂得,把3副药一起煮了,在3个小时里一勺一勺都给婆婆灌了下去,结果当天晚上老太太就醒过来了,第二天儿子跑来要求再抓几副。此前,我用9克、18克、30克附子的病人都没有救过来,30克的可以多活一段时间。这次误打误撞,使我意识到剂量问题是疗效的关键。从此遍查医书,看到宋朝就有人怀疑过经方的剂量问题,写过《普济本世方》《伤寒九十论》的许叔微,著有《本草衍义》的寇宗爽,都曾探讨过。伤寒论的方子为啥后人用起来没效,就是因为剂量不够。 此前因为没有掌握剂量,有6个人没能救回来。从那以后,经我手治疗的心衰、肺衰、肾衰病人,没有死过一例。 1981年,汉代度量衡器的考古发现,修正了古今方剂的换算标准,完全验证了我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剂量正与仲景原方用量相符。 《南》:您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经常要使用附子,您不担心这味药的毒性吗?近年关于中药中毒的说法也有很多。 李:我在灵石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因为病人太多,身体实在吃不消,心脏出了问题,从房颤转成室颤,心跳260次/分。我躺在心电图室里,把药方告诉徒弟,他煎好药我喝下去就睡着了,醒来心跳已经正常了。这次中风,也是按照仲景小续命汤之方意。我开给自己的附子用量,恐怕会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了。 我平生用附子超过5吨,经治病人过万,人服已用,未见一例中毒反应。附子乃纯阳之品,其毒性正是救命的仙丹。仲景原方中,炙甘草正可克制其毒。 中药中毒事件,多是病人不经中医辨证诊治,盲目按西医思路服用中药所致,是对中医无知

李可老中医治疗脚气四则

李可老中医治疗脚气四则 案一: 高文兆,60岁,城关粮站会计,1976年8月8日诊。肥人湿胜气虚,脚气10年不愈。时轻时重,每夏必犯。刻诊,双脚肿烂,脓水淋漓,不能步履。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枣,痒痛夜不能寐。脉滑数而右寸极弱,知为气虚湿热下流: 生芪45克,忍冬藤、芙蓉叶、生苡仁、苦参、地肤子各30克,苍术15克,黄柏、川牛膝、通草、猪苓、甘草各10克,防己、生槟榔各12克,木瓜15克, 内服3剂,药渣浓煎一盆,化入生白矾、雄黄各20克,趁热熏洗双脚,杀菌敛疮止痒,3剂而愈,追访3年未犯。案二: 长女李芹,16岁,1979年12月17日初诊。脚气3年,今冬脚冻成疮。近3日感染肿烂,脓水淋漓,红肿惞痛,不能步履。予清湿热解毒: 生苡仁45克,苍术、黄柏、川牛膝各12克,忍冬藤、芙蓉叶各30克,公英、地丁各20克,白蔹、车前子、甘草各12克,生姜5片,枣10枚以护胃气。 12月20日二诊:药进3剂,肿烂减而未愈。足背青紫,膝以下冰冷,右寸沉细。予益气温经和营: 生芪45克,当归30克,桂枝12克,赤芍15丸,吴茱萸

10克,炙草、桃仁、红花、通草、细辛各10克,生苡仁45克,白蔹12克,鲜生姜20克,大枣10枚。 12月24日三诊:肿烂结痂,脚膝温,色红活,原力去白蔹再服3剂善后。 文革以后,余之家境困顿,求饱已属不易,故尔'藜藿之体气血穷',未病正气先虚。初诊未念及此,见病治病,徒以清热解毒为能事,损伤中气,出现寒化、虚化。二诊下病治上,又合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经而治冻疮,重加生芪之益气生肌化腐,在下之疮疡立愈。吾女之冻疮,自此之后又历10冬,再未犯过。案三: 政协赵雄飞之女国英,20岁。1977年6月5日,脚气感染,双脚肿烂,腹胀气喘,昼夜剧痛,嚎哭不止,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枣。脉沉滑数,舌红苔黄腻,此属湿热化毒入血,有攻心之虞。忍冬藤90克,生苡仁45克,苍术15克,紫苏、泽泻、枳壳、独活、胡连、木香、黄柏、川牛膝、甘草各10克,木瓜15克,生槟榔12克,防已12克,通草6克,杉木屑120克(煎汤代水煎药兼外洗)。 服此方后,喘、痛、痒均退,脚肿未消,脉变右寸沉微,关上滑数。已是中气下陷,湿热下注,当下病治上,予五苓散加生芪45克,柴胡、升麻各10克,2剂后多年痼疾得愈,追访10年未犯。案四: 二轻局李新林之妻妹,27岁,患脚气6年,每年夏季必发,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 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气和血地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地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假如没有气地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地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地方法 "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地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阴和阳地关系就是气和血地关系. 牙龈出血怎么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地一半.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地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闭经了,月经没有了,停止了.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地止痛药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正好我来广州,她找我来看这个病,我就跟她说,用温经散寒地方法,她很快就好了.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么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地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它方面地问题.你要拿药治一下,这个药叫大叶金钱草,每天用克,熬成水喝就可以了;另外用鱼脑石,每天克左右,碾成粉.如果这个病人非常地虚弱,一幅药之内能不能软化,那无疑肯定是阳虚,就把这个偏方加到四逆汤里面去用. 人身上地湿气很重,一到夏天发一些很痒地小包.这个东西湿气很重,一到夏天总是要发一些很痒地小包.到夏天地时候阳气就发,再一个阳气外发地过程,体内积存地那些垃圾,由内向外发这是一个好事,你不要管它,如果你要想治就吃"桂附理中丸".这是一个问题.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夏天能不能用西洋参来代替人参,完全不能.你在任何时候不要吃西洋参,有害无益. 现在治肝炎,开始用清热解毒地方法,一段时间后,各项指标都达到正常,过后又会反弹.因为寒凉伤了病人阳气,将来康复起来更困难.什么是清热解毒?有热毒你才清解.中医课一开始就强调"天人合一"、"辨证论治"地观点.医生要辨证,阴病用阳药,就算不好,也没有大错. 我治多例抑郁症,基本就是四逆汤,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说有笑了,这个很奇怪,而且得病地大部分是大学生,家庭比较困难,环境压力比较大.我还计划用这个方子,试用于运动神经元疾病(这是个顽症,这个东西不但外国人治不了,我们也治不了),这个方子加等量制马钱子粉,看看会不会对这个病起到一定地效果. 人地头部啊,是阳气汇聚地地方,所以过去《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阳气

李可老中医经验节选:攻癌夺命汤治验录 名院名医治疗肝血管瘤的千年秘方

李可老中医经验节选:攻癌夺命汤治验录+名院名医治疗肝 血管瘤的千年秘方 肿瘤临证初探一、攻癌夺命汤治验录攻癌夺命汤是我在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所创,由漂海藻、生甘草、木鳖子、醋鳖甲、蛇舌草、夏枯草、蚤休、海蛤壳、黄药子、生半夏、鲜生姜、元参、牡蛎各30克,大贝15克,山茨菇、山豆根各10克,“全虫12只,蜈蚣4条,明雄黄1克”(研粉吞服),19味药组成。本方脱胎于兰州已故名医董静庵先生之验方“海藻甘草汤”,原方主治瘰疬,由海藻、甘草各10.5克,全虫12只、蜈蚣1条组成,水煎服。我师董老意,加量3倍,虫类药研粉吞服,以加强药效。另加鳖甲、消瘰丸(元参、牡蛎、大贝)、夏枯草、生半夏、鲜生姜,大大加强了养阴化痰,攻坚散结之力。曾治愈甲状腺腺瘤24例,甲状腺瘤左锁骨上凹淋巴结肿大疑恶变5例,缺碘性甲状腺肿12例,颈淋巴结核4例,泛发性脂肪瘤5例,脑瘤术后复发1例。多数在半月内痊愈,无复发。1961年后加木鳖子、蛇舌草、蚤休、黄药子、山豆根、明雄黄,基本定型。经临床运用40年,用治多种恶性肿瘤,竟获奇效。兹选录验案数则如下:1.恶性淋巴瘤景月华,女,65岁。灵石检察院赵嫦娥母,1977年8月15日初诊:颈左侧肿物40天,初起如黄豆大,未及1个月,猛长如初生婴儿头大,并向下

蔓延至左锁骨上窝,凹凸如岩,坚硬不移;颈右侧及颊车穴下方肿块6个,大如杏核,连成一串,坚硬不移;双腋下,双腹股沟淋巴结皆肿大如枣,推之不移。随肿块之逐日增大,上则头痛如破,气喘痰壅,{MOD}憋胀,面色灰滞,神识昏糊。下则二便闭结,溲若浓茶。口臭熏人,苔黄厚腻,中根黑燥,六脉沉滑数实。(后经山西肿瘤医院病检,确诊为“左颈部弥漫型恶性淋巴瘤混合细胞型”,病理号3054)辨证属痰毒弥漫三焦,毒入血分,阻塞气机,蒙蔽神明重症。拟攻癌解毒,涤痰通腑,软坚散结为治,以攻癌夺命汤合礞石滚痰丸扫荡血毒:漂海藻、生甘草、煅礞石、木鳖子、生半夏、鲜生姜、莱菔子(生炒各半)、黄药子、鳖甲、生牡蛎、浮海石、海蛤壳、元参、蚤休各30克,大黄、大贝、桃杏仁各15克,山茨菇、山豆根、红花各10克,“全虫12只、蜈蚣4条、明雄黄1.2克”(研末冲服)。以蛇舌草、夏枯草各120克,煎汤代水煎药,煎取浓汁600毫升,日分3 次服,7剂。8月23日二诊:患者服首次药后约l刻钟,突觉满腹上下翻腾,五脏如焚,欲吐不得,欲泻不能,烦躁欲死,旋即昏厥。我急赴病家,患者已醒。诉刚才出一身臭粘汗,吐出胶粘痰涎半痰盂,胸膈顿觉宽敞,唯觉困乏而已。诊脉和匀,此乃药病相争,正胜邪却之佳兆。《内经》有“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之记载。一旦出现瞑眩现象,必有非常之效。嘱原方续服。服2~7剂时,每日畅泻污泥状夹有脓血、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 1 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的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假如没有气的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 2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的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的方法 "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阴和阳的关系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3 牙龈出血怎么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的一半。 4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闭经了,月经没有了,停止了。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的止痛药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正好我来广州,她找我来看这个病,我就跟她说,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她很快就好了。 5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么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的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你要拿药治一下,这个药叫大叶金钱草,每天用120克,熬成水喝就可以了;另外用鱼脑石,每天6克左右,碾成粉。如果这个病人非常的虚弱,一幅药之内能不能软化,那无疑肯定是阳虚,就把这个偏方加到四逆汤里面去用。 6 人身上的湿气很重,一到夏天发一些很痒的小包。这个东西湿气很重,一到夏天总是要发一些很痒的小包。到夏天的时候阳气就发,再一个阳气外发的过程,体内积存的那些垃圾,由内向外发这是一个好事,你不要管它,如果你要想治就吃"桂附理中丸"。这是一个问题。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夏天能不能用西洋参来代替人参,完全不能。你在任何时候不要吃西洋参,有害无益。 7 现在治肝炎,开始用清热解毒的方法,一段时间后,各项指标都达到正常,过后又会反弹。因为寒凉伤了病人阳气,将来康复起来更困难。什么是清热解毒?有热毒你才清解。中医课一开始就强调"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的观点。医生要辨证,阴病用阳药,就算不好,也没有大错。 8 我治100多例抑郁症,基本就是四逆汤,逐日加附子量,到一定程度,出一身臭汗,就有说有笑了,这个很奇怪,而且得病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家庭比较困难,环境压力比较大。我还计划用这个方子,试用于运动神经元疾病(这是个顽症,这个东西不但外国人治不了,我们也治不了),这个方子加等量制马钱子粉,看看会不会对这个病起到一定的效果。 9 人的头部啊,是阳气汇聚的地方,所以过去《内经》讲:头为诸阳之汇。阳

李可老中医秘方

李可470张汤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 李可是我国独树一帜的老中医,自学成才,长年奔走在缺医少药的贫困山区,因其自学成才,以致少一些院校派中医的规矩束缚;因其长年奔走于缺医少药的山区,故更少一些西药的干扰,更多一些鲜活的经验。李老擅用温阳峻药救治危重和疑难病症,在方药用量上为最接近仲景的一代宗师。我们对其2006~2007年收集的470张处方进行了用药规律分析,或可供同道借鉴。 1.选方问题 由于条件所限,我们选方多是连续1~2个月,然后有所间断,然后再连续1~2 个月。故我们选方具有连续性和间断性。因为我们的用药规律分析当中主要包括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分析两个部分,为了反映李老的一般用药经验,我们去掉了儿童的用药方剂,另外也去掉了丸散膏丹的特殊剂型的处方。但其他选方均没有经过刻意筛选。因此,笔者认为选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2.用药频率分析 表一:频率超过50%的处方用药(N=470;剂量单位为克) 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合并频率% 1. 附子 374 79 81.44 9 300 乌附84.32 2. 乌头 25 5.32 26 10 30 3. 炙草 348 78 70.1 7 200 4. 干姜 256 54 66.9 10 100 姜91.68 5. 生姜 155 33 48.8 5 125 6. 姜炭 22 4.68 36.6 5 90 7. 肉桂 169 36 9.65 1 60 桂56.00 8. 桂枝 97 20 44.9 9 120 9. 晒参 207 44.04 30 4.5 90 参75.11 10. 红参 129 27.45 36.1 10 100 11. 党参 17 3.62 75 30 120 表二:频率在20~49%的处方用药(N=470) 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常用量 1.细辛 182 38.72 43.62 9 75 45 2.大枣 157 3 3.40 18.2 4枚 30枚 12枚 3.白术 150 31.90 7 4.27 20 125 45 4.麻黄 117 24.68 10.59 3 80 15-45 5.茯苓 114 24.25 44.2 10 120 45 6.北芪 112 23.83 165 18 500 120 7.生半夏 110 23.46 49.6 20 75 45 表三:频率在10~19%的处方用药(N=470) 药名频数频率% 平均数最小值最大值常用量 1.灵脂 89 18.94 31.70 3.3 100 2.当归 81 17.23 35.74 6 50 3.牡蛎 78 16.59 30.70 10 45 4.肾四味 77 16.38 29.40 9 100 30 5.龙骨 76 1 6.47 30.13 10 45

李可老中医肾四味

xxxx肾四味 馆友“负鹏载舟”: 您好!您的馆藏文章“李可老中医肾四味”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 2017年7月30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健康”下“中医养生”类别的精华区。 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360doc个人图书馆李可老中医肾四味" name="image_operate_950714" alt="[转载]传奇老中医李可去世" src_cetemp="http: 【草根一生】" name="image_operate_374228" alt="李可老中医肾四味【草根一生】" src="http: src_cetemp="http: 李可老中医是我们国家当代的著名中医,山西人,擅长疑难杂症,本书是李可老先生多年来的医案总结,值得关心研究中医的年轻人学习!本书用药剂量为李可老中医独特的经验。 肾四味(《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组成: 菟丝子(酒泡)、补骨脂、枸杞子、仙灵脾(盐水浸渍),各30克。效: xx双补。 主治: 肾阴阳皆亏所致之腰痛、头目昏眩、记忆衰退、体虚感冒、阳痿遗精、小儿遗尿、老人小便余尿、夜尿频多、足膝酸软等症。

方解: xxxx: “善补阳者,须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源泉不竭;善补阴者,须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生化无穷”,此方四味皆入肝肾,药性和平,温而不燥,润而不腻,益肾精,鼓肾气。李可老中医将其称为植物”鹿茸”。上方再加盐巴戟肉、盐杜仲、骨碎补、川断、仙茅、沙苑子为“肾十味”,对男女不育、骨质增生、老年前列腺退化性病变、更年期综合症等症有特效。附: 肾四味”治下肢无力 最近应用李可老中医的“肾四味”,辅助治疗了几例膝关节痛,疗效很不错,我大家分享一下,这几例膝痛者都是70多岁的老太太,膝内侧痛,无力,经针灸治疗后,疼痛减缓,但是仍然无力,不能用力,后服用肾四味,效果很显著,第二天即增力不少。 方子如下: 枸杞子30克,仙灵脾30克,补骨脂(盐浸)30克,菟丝子(酒洗)30克。 每天一剂,晚上服用。 再把药渣加开水泡脚,泡的脚热辣辣的。

李可老中医治验培元固本散

李可老中医治验-培元固本散

————————————————————————————————作者: ————————————————————————————————日期: ?

李可老中医治验培元固本散 培元固本散由紫河车、鹿茸片、红参、灵脂、三七、琥珀组成基础方。余从60年代末开始试用,以参茸胎盘治大病后久损不复得效。唯有的病人,用后有滞闷感。盖虚必夹瘀,虚甚反不受补,蛮补反致气机滞塞,欲速则不达。遂加三七,补中有通、有化,虚证用之,可以平稳收功。至70年代中,拜读岳美中治老年病之人参、三七、琥珀末方论,大受启迪,遂成上方。经30年反复实验,随病证加味,治一切久损不复之大虚证,先天不足,衰老退化,免疫缺陷,及虚中夹瘀、夹痰、夹积等症,都取得了泛应曲当的疗效。 方中人胎盘古名紫河车,是古方补天丸、大造丸主药。本品为“血肉有情之品”,有一般草木药难以达到的补益功效,是中医学最早使用的脏器疗法之一。本品味甘咸,略有腥气,性温,归心肺脾经。从疗效推断,尤能人肾而大补先天。应烘烤至深黄色,则有香气,亦易于消化吸收(胎盘附着之脐带,古名“坎气”,对肾虚喘咳有殊效,民间试用于晚期宫颈癌各型白血病,疗效亦好。)功能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用于虚劳赢瘦,骨蒸盗汗,气短喘嗽,食少,阳痿遗精,不孕少乳等诸虚百损,有再造人体免疫力之功。近代大量科学实验,证实本品含有丙种胎盘球蛋白、干扰素、多糖、多种氨基酸、卵巢激素、黄体激素等。 有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抗感染,抗过敏,抗癌,升高白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女性生殖系统发育不良等症,均有较好疗效。

鹿茸味甘咸,性温而柔润,入肝肾经。功能补肾气,强督脉,生精髓,强筋骨,调冲任,止崩带,托疮毒,主治一切虚寒证。适用于精血衰少,阳痿遗精,精冷无子,畏寒肢冷,赢瘦神倦,宫冷不孕,崩漏带下,小儿发育不良,骨软行迟;老人衰老退化,耳聋目暗,健忘眩晕,筋骨痿软,骨质增生,“久服固齿,令人不老”(《东医宝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含25种氨基酸,具有促进生长,刺激血细胞、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强非特异抵抗力作用,还有增强性腺功能和生精效用。鹿茸精有明显强心作用,口服可使血压上升,心脏搏动有力。对再障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有治疗作用”(王辉武《中医百家药论荟萃》)。本品药源丰富,普通混片即有治疗作用,且价廉易得。正头、茸尖,高效价昂,普通人群难以承受。中段实惠,功效满意。下段及底座多骨化,但价更廉,多用亦有效。 红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脾肺经。功能大补兀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久病虚赢不思食,用之有殊功。肺肾两虚之喘,小量打碎,细嚼慢咽,立刻生效。吐血崩漏,气虚暴脱,一味独参30克,煎浓汁可立挽危亡,故为补虚扶正救脱要药。红参与五灵脂等分末服,益气化瘀,可治肝脾肿大,消除心绞痛,并能促进胃溃疡愈合。糖尿病之三多重症,白虎加人参汤极效。虚热甚者,用西洋参。久病气血耗伤过甚,虚化者,仍用红参。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为抗衰延寿佳品。具有适应原样作用,能显著增强机体对多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以及精神性伤害性刺激的抵抗力,能抗休克,抗衰老,抗严寒

李可老中医一句话改变了我从医的观

李可老中医一句话改变了我从医的观点 作者:医者佛 一、李可老中医曾与在下有一面之缘.先生曾经一句话改变了我从医的观点。 我问:"李老,您从医多年,阳虚与阴虚之证各占多少?" 李可:"我从未见过一个真正的阴虚患者。" 从此,我开始应用附子,从此,我的疗效大副地提高。感谢李老,所谓一句话,而诲人一辈子,非常地感激。 李老的医案,我是认真地钻研的。不是学习,是刻苦地研究。李老往往在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灵活掌握后,就可以触类旁通而可能救人性命。 "从李可身上能见到真正的中医的脊梁。"邓铁涛语。 此语不假 二、大家对于用附子见仁见智.其实本质在于阴和阳。这已经入了仲景的门径。 可喜。

对于是否该有附子,我想是有严格的指征的。毕竟这是毒药,用的不好,6克也可中毒。用的对证,80克生附子可以治愈大病。我正在用这个方法治疗脑干脑炎,效果奇佳。而且,我也实在不清楚,如果没有附子,还有什么药可以让四肢萎缩的肌肉恢复过来。 因此,说句实话,用附子,是因为它有适应证。并非为了逞强作势。该用而不用,还算是苍生的医生吗? 三、余喜欢用附子治病,疗效非常神奇。 以前,用量不敢大,只在十数克范围内。后来读了《思考中医》,我细细地思量刘博士的观点,觉得阳气非常重要。当今医生多喜欢用滋阴药,效果不明显,且伤阳。且更有西医,拼命用抗生素,更是创伤人体阳气。观察病人,每多见脸色灰暗不华,眼周灰暗之征,且脉多见沉细。此皆是阳虚也。 治疗杂证,包括痛证,痹症、内科怪病等,临床我喜欢应用四逆汤以及当归四逆汤。且制附片一般从25克开始应用,多者至125克(回阳),或至90克,少者也经常在45克,35克范围。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这样的医案好多,有时间我慢慢地发在网上,请大家鉴赏。 月前经病友介绍来我门诊一病患,女,60岁余,右腿膝关节以下至脚趾皆红肿热痛,摸上去发热,病人自述热痛不止,已经一年余,百般求治,不得其效。西医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其脉沉细,右尺尤甚。舌淡。

李可老中医在首届扶阳论坛上的演讲

李可老中医在首届扶阳论坛上的演讲 演讲题目:治未病?! ——兼论扶阳的运用问题 昨天是冬至节,我的身体出现了一些特殊变化,所以没有跟大家一块儿,很对不起! 关于这次治未病的问题,大家谈得很多。总的来讲,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对待生命与疾病的战略观点,因为世界上一切的疾病的产生,首先是人体本气致病。而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是中医对待疾病的战略手段!内经预防为主的思想在世界医学文献上最早出现,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光辉思想,现在和将来永远要指导人类的生命活动。 西方医学界在本世纪初提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医学难题,他们经过100年的奋斗,没有成功,基本失败了。十大医学难题大致有这么几个大类:心脏器质性病变,癌症,脑血管病(包括高血压一系列症状),肺结核,糖尿病系列病症,免疫缺陷病,血液病,慢性肾衰,运动神经元疾病,艾滋病!面对这十大医学难题,有些西医对我说“你们空谈什么治未病,就像遮羞布,一个挡箭牌,我们束手无策的疾病,你们也没有什么高招。”当然这都是一些属朋友的。我就对他们说,我说“同志你们错了,因为你们不懂中医三千年的历史,现在所说的十大医学难题,并不是现在才有,而是自古有之,早在张仲景的时代、孙思邈的时代,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难题,已经做了比较好的解决,这个距今2000年左右。”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的传承发生了断层。宝贵的医学遗产没有能够继承下来,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医处在四面围剿的困境中,为了寻找出路,最早选择了中西会通,拿我们民族的东西、拿东方的东西向西方靠拢!然后进一步搞科学化、现代化,最后结果只能是自我毁灭。这些情况大家可以说是有目共睹。这就不必细说了。 那么中医复兴的路在什么地方?我说不是现代,而是2000年前的古代,不是西方,

李可老中医治疗中风医案七则

中风七则 一、中风闭症(脑溢血) 张翠兰,女,47岁,肥胖体型,患原发性高血压,多年失治,致时时头晕肢麻。1997年6月16日14时许,突然昏扑,扶起后,口角流涎,呕吐如喷射状,失语,右瘫,昏迷。面赤如醉,两手握固,四肢拘挛,项强,瞳孔不等大。 痰涌如鼾,即送城关医院抢救。会诊意见:1.脑溢血(左颞右基底节区出血,右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CT检查报告);2.风中于脏,痰热内闭。院长邀余协治。除西医常规抢救措施外,建议: 1.三棱针重刺十宣、十二井、双足趾尖出血,刺激末梢神经,减轻脑压;毫针强刺素髂,人中,内关,足三里,丰隆,涌泉,由上而下,重刺健侧,引血下行,促苏,2次/日。 2.加用中医现代科研成果清开灵、醒脑静静滴;早用活血化瘀中药针剂,促进吸收,防止脑疝形成,2次/日。 6月17日10时,经上述处理后,痰涌大减,四肢拘挛缓解,喂水可以咽下,体温38.5℃,加用中药: 1.降气火之升腾,清痰热之内闭: 赭石粉、怀牛膝、生石决、生牡蛎、生白芍、元参、生半夏各30克,黄芩、天麻、勾藤各15克,酒大黄、天竺黄、胆南星、菖蒲、郁金、甘草、车前子各10克,生铁锈磨浓汁煎药,日进一剂; 2.安宫牛黄丸2丸,捣为糊,日进2丸; 3.羚羊角粉2克,麝香O.3克,以竹沥水加姜汁数滴,一日内多次分服。 6月18日10时,黎明泻下热臭便一次,呕止,痰鸣消失,瞳孔等大,等圆,体温37.5℃。原方去生半夏,黄芩炒炭,酒军另煎,再泻一次后弃去,余药不变。安宫丸减为1丸。 6月22日8时,上药连进3剂,今晨7时许睁目看人,苏醒。可以点头、摇头回答询问,仍失语,血压正常,开始进流食。以手指口,索饮,舌红,根有腻苔,边尖瘀斑。神倦,体温37℃,六脉细数而虚。散剂扶正清脑化瘀:三七、琥珀、西洋参、藏红花、人工牛黄、天竺黄、生水蛭、炮甲珠、全虫尾、大蜈蚣、羚羊角尖各1O克,守宫10条,麝香3克,上药研粉混匀,1克/次,3次/日,竹沥水送下。 6月26日,口眼歪斜已正,舌体灵活,开始讲简单的话,出院回家调养。 二、中风脱症 城关居委装卸工温宝兴,52岁。1977年4月23日凌晨5时,突觉胸中气不上达,随即昏厥。自汗,遗尿,右半身偏瘫。脉弱不上寸,尺部亦虚。以毫针刺人中后苏醒,语声低微如蚊蚋。此人一生困顿,当装卸工几十年,难求温饱,劳倦内伤,肾元久衰。昨夜装车到零时,已觉气喘汗出,湿透内衣。法宜大补气血,温肾敛肝固脱。补阳还五汤变方合张锡纯氏来复汤加减: 生芪120克,山萸肉60克,红参10克(另炖),当归30克,白芍15克,炙草10克,肾四味120克,生龙牡各20克,赤芍、川芎、地龙各10克,桂枝10克,桃仁、红花各3克,鲜生姜10片,大枣10枚,胡桃4枚,7剂。 4月30日二诊:服1剂,汗敛喘定,服3剂,可拄杖学步。服完7剂,已可弃杖行路。嘱其再服7剂。5月下旬,遇于百货公司,扛包装车已如常人,追访至62岁,继续当装卸工,健壮逾于往年。

李可老中医经验语录

李可老中医经验语录 篇一:李可老中医经验语录珍贵36条 李可老中医经验语录珍贵36条 李可老中医是谁? 他是《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的老师,50多年来奔走于乡土为民解危治病;他曾治愈十几万例重症患者,其中有两万多例是被医院宣判死刑的绝症患者,逆转阴阳起死回生。他,就是我国当代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大家——李可教授。 李可,山西灵石人,生于1930年,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特邀研究员,香港中医药报医学顾问,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52年,尤擅长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才识超绝,医术精湛,并自拟处方三十多首,是我国当代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大家。著有《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记录了李老有关内科、小儿科、妇科、外科、泌尿科等各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的珍贵的治疗经验。书中所载“破格救心汤”曾成功治愈千余例重症心衰病人。 李可经验语录36条 1 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

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的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假如没有气的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 2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的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的方法“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阴和阳的关系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3 牙龈出血怎么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的一半。 4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闭经了,月经 没有了,停止了。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的止痛药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正好我来广州,她找我来看这个病,我就跟她说,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她很快就好了。 5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么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的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你要拿药治一下,这个药叫大叶金钱草,每天用120克,熬成水喝就可以了;另外用鱼脑石,每天6克左右,碾成粉。如果这个病人非常的虚弱,一幅药之内能不能软化,那无疑肯定是阳虚,就把这个偏方加到四逆汤里面去用。 6 人身上的湿气很重,一到夏天发一些很痒的小包。这个东西湿气很重,一到夏天总是要发一些很痒的小包。到夏天的时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