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部份病历点评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4
住院病历点评范文30份以下是住院病历点评的范文,共计30份。
每份范文都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了病历的内容和质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这份住院病历内容详实,包括了患者的个人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病历书写规范,用词准确,逻辑清晰,对患者的病情描述详尽,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2. 病历中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了动态记录,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这种详细的记录有助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病历中的诊断部分准确明了,基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医生给出了合理的诊断,并对诊断进行了解释。
这有助于患者和其家属对病情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够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
4. 病历中的治疗部分包括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医生详细记录了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
这有助于医生和护士了解患者的治疗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病历中的护理记录详细,包括了患者的饮食、排泄、睡眠、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情况。
这种全面的护理记录有助于护士对患者的生活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6. 病历中的交班记录清晰明了,医生和护士在交班时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有助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得到连续的护理和治疗。
7. 病历中的医嘱书写规范,包括了药物的名称、用量、用法等信息。
医嘱的执行情况也得到了记录,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是否按时按量服药,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 病历中的出院记录详尽,包括了患者的出院诊断、治疗过程、转归情况等内容。
这有助于患者出院后的继续治疗和康复,以及其他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了解。
9. 病历中的费用记录准确,包括了各项医疗费用的明细和总额。
这有助于患者和其家属了解治疗费用的构成,做好费用预算和报销手续。
10. 病历中的随访记录完整,包括了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情况和复诊情况。
问题及建议:
1、抽查病历各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65%,大于国家规定的60%,不符合要求。
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80%,大于国家规定的60%,不符合要求。
分析原因:1)本月抗菌药物使用率内、外科均不符合要求。
随着天气进一步寒冷,社区医院上、下呼吸道疾病大幅增加。
可能为内科本月抗菌药物使用上升明显的原因之一。
2)I、I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不符合《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需持续性改进。
2、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内科使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30.77% ;外科使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25% ,外科住院部同比上月增加。
3、病原学检查送检:内科送检3份,送检率23.1%;外科送检率2份,送检率25%。
(国家规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不低于50%)。
4、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抽查4例,切口II 、III类,抗生素选用适宜;但用药时机和用药疗程均不适宜。
2023年临床用药安全监测总结为加强我院合理用药的规范化,我科依据《临床用药须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原则》)及国内外最新指南等相关规范资料,结合本院实际,随机抽取2023年全年各科病例2350份,着重对抗菌药物、1类切口病历抗菌药物、重点监控等药品使用合理性进行点评,同时对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病历,使用抗肿瘤药物、PPI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历进行专项点评。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抗生素方面:1.1骨科的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时机不合理16例和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时间偏长14例问题比较突出,以及更换抗生素病历中未说明1例,左氧氟沙星bid 使用频次不合理2例、头孢曲松Q12h频次使用不合理1例。
1.2外二科更换抗生素未做说明4例。
左氧氟沙星q12h频次使用不合理2例。
1.3急诊二科2例抗生素使用时机不合理,术前未用术后用。
1.4内一科更换抗生素未在病历说明2例;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频次不合理4例;1.5内二科更换抗生素未在病历说明1例;1.6内三科更换抗生素未在病历说明1例;二.质子泵抑制剂方面:2.1外二科的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用药方面比较突出。
5例患者饮食正常,质子泵抑制剂无使用指征(限有禁食医嘱或吞咽困难患者)。
1例口服雷贝拉唑同时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
1例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剂量偏大。
1例患者半流质饮食,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时间偏长。
2.2急诊科及急诊二科的问题在于:急诊科1例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 bid使用频次不合理以及1例雷贝拉唑40mg qd使用频次不合理。
急诊二科1例雷贝拉唑口服后又注射使用泮托拉唑。
2.3内一科7例注射用泮托拉唑日剂量偏大;2.4内二科患者正常饮食,注射用泮托拉唑使用无指征2例。
泮托拉唑日剂量过大2例。
2.5内三科有4例无指征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
一例口服雷贝拉唑后又注射泮托拉唑,属重复用药。
注射用泮托拉唑的日剂量偏大4例。
三.化疗药物方面:外二科1例格拉司琼仅用于放射治疗、细胞毒类药物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住院病历医师评语简短
1、患者病情稳定,治疗效果良好。
需要继续观察治疗,注意饮食起居及药物使用。
2、患者病情明显改善,但仍需加强治疗。
需继续进行积极治疗。
3、患者病情严重,处理及时,救治效果良好,但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护理细节,防止
并发症。
4、通过全面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已转入普通病房。
需继续密切观察病情,继续治疗。
5、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经过精心治疗及管理,病情稳定,可以考虑出院,继续进
行后续的康复治疗及护理。
6、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差,病情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需谨慎选择药物,同时采取
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7、患者病情危重,处理及时,治疗效果有限。
需加强护理和监护,尽可能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8、患者病情不稳定,需要继续进行护理和治疗。
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9、患者已完成治疗,病情稳定,可以考虑出院。
需嘱咐患者注意日常饮食及起居,
定期回医院复查。
10、患者病情较为复杂,需经过多次治疗才能逐渐恢复健康。
需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及
治疗,必要时请其他专科医师进行会诊。
病历点评检验报告1.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XX岁住院号:XXXXXXX 检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2. 临床信息患者此次住院是因XXXXX的症状就诊。
根据患者的初步检查,她出现了XXXXX的症状,包括XXXXX。
医生根据症状判断需要做一系列的检验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3. 检验项目3.1 血液检验•血红蛋白:XX g/L•白细胞计数:XX × 10^9/L•血小板计数:XX × 10^9/L•红细胞计数:XX × 10^12/L•糖化血红蛋白:XX%•血尿素氮:XX mmol/L•肌酐:XX μmol/L•血糖:XX mmol/L3.2 尿液检验•尿蛋白:阴性•尿红细胞:正常•尿白细胞:正常•尿比重:正常•尿酮体:阴性•尿潜血:阴性3.3 影像学检查经过CT扫描显示,患者的XXXXX区域出现了一些异常,可能是由于XXXXX 引起的。
4. 检验结果分析根据患者的检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正常,表明患者血液中没有明显异常。
2.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也处于正常范围内,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感染或凝血问题。
3.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的结果也正常,患者没有糖尿病的迹象。
4.尿液检验结果显示,患者的肾功能正常,没有蛋白尿和血尿的现象。
5.影像学检查发现XXXXX区域异常,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诊断。
5. 诊断建议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患者进一步接受以下检查和诊断:1.进一步观察XXXXX区域异常的发展情况,了解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2.建议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排除心脏问题对其症状的影响。
3.如果症状持续恶化或出现其他不适,建议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内科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6. 结论根据患者的病历点评检验报告,尚未能确定患者的具体诊断和病因。
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观察,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医生将继续与患者合作,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和建议。
住院病历点评制度一、前言为加强住院病历的管理,确保病历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质量,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住院病历点评制度”。
二、病历保存管理1. 病历保存原则:住院病历应遵循“一人一档、一档一号”的原则,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 病历保存要求:住院病历应当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保存:(1)采用专用的病历夹或病历袋进行保存,病历夹或病历袋应具备防水、防火、防盗等功能。
(2)病历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防止病历受潮、发霉、褪色。
(3)病历保存期限:自患者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年。
3. 病历保存流程:(1)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及时为患者建立病历,并按照规定进行编号。
(2)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应将病历放置在指定位置,确保病历的易取性和安全性。
(3)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对病历进行整理,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并由专人负责病历的归档工作。
4. 病历保存监管:(1)设立病历管理小组,负责对病历保存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病历保存过程中出现的丢失、损坏、涂改等现象,应查明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加强对病历保存环节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病历管理的重视程度。
三、病历书写1. 病历书写基本要求(1)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病历书写应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字迹清楚,不得涂改、撕毁。
(3)病历书写应使用规范的医学名词、术语,避免使用简写、缩写。
(4)病历书写应遵循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原则。
2. 病历书写内容(1)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等。
(2)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
(3)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方案等。
(4)医嘱、护理记录、病情变化、转归等。
3. 病历书写规范(1)病历应及时书写,不得拖延。
(2)病历书写应由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完成。
(3)病历书写应使用规范的病历模板,便于查阅和统计。
对某院240份住院病历点评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某院住院患者医嘱用药合理性进行讨论分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对某院2019年5月~8月住院病历中,随机抽取240份住院病历,对其中不合理的住院医嘱用药情况进行统计、讨论、分析。
结果:随机抽取的240份住院病历中,存在不合理医嘱23条,占比为0.95%;不合理用药类型分布如下:无适应症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给药剂量不足、超疗程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给药途径合适、给药频率不合适、药物选择不合适、重复用药。
结论:通过对住院病历点评、分析、统计,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病历点评;住院病历;不合理用药;联合用药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实施细则》、《处方点评制度》相关规定,每月定期随机抽取出院病历进行点评,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现随机抽取某院2019年5月~8月240份出院病历进行用药点评分析,以了解目前某院住院医嘱的用药情况,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随机抽取2019年5月~8月出院病历240份,每月抽取60份,符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实施细则中不小于1%,不小于30份的要求,主要从用药不适宜处方的范围、超常处方的范围这2个方面进行分析。
1.2方法根据某院《超说明书管理用药制度》、《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要求,以《新编药物学》、《临床用药指南》、《临床用药须知》及药品说明书为用药点评依据,对临床用药从适应症、用法用量、超常用药、药物配伍、联合用药等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住院病历点评情况随机抽取的240份病历中,医嘱数2421条,其中不合理医嘱23条,占点评病历医嘱数比为0.95%,具体分布如下表1 3 讨论典型病历分析 3.1 药物选择不当、给药途径不当患者:女,41岁,诊断 1、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 2、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用药:奥硝唑阴道栓(美尔凯)0.5g阴道内给药,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吉派林) 5000iu 肌肉注射在该病例中,白带常规提示念珠菌阳性。
标题:住院病历医嘱30份点评表模板摘要:住院病历医嘱30份点评表是医疗机构对住院患者进行医疗管理和评估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住院病历医嘱30份点评表的模板,并对其中重要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该评估工具。
一、住院病历医嘱30份点评表模板1. 医院名称:________________2. 患者尊称:________________3. 住院号:________________4. 病区/科室:________________5. 主治医生:________________6. 入院日期:________________7. 出院日期:________________8. 疾病诊断:________________9. 主要症状:________________10. 住院医嘱:________________11. 医疗护理:________________12. 病情观察:_________________13. 用药情况:_________________14. 输液情况:_________________15. 生命体征:_________________16. 实验室检查:_________________17. 影像学检查:_________________18. 特殊治疗:_________________19. 饮食情况:_________________20. 护理评估:_________________21. 家属配合情况:_________________22. 随访计划:_________________23. 其他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24. 评估人:_________________25. 评估时间:_________________26. 评估结果:_________________27. 意见建议:_________________二、住院病历医嘱30份点评表模板解读与分析住院病历医嘱30份点评表是医疗机构对住院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住院病历点评模板一、病历完整性1.1 病历内容是否完整,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诊断依据、治疗计划、随访记录等。
1.2 各项检查报告单是否齐全,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1.3 是否有遗漏或缺失的病历记录。
二、病历书写规范性2.1 病历书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包括字体、字号、排版等。
2.2 病历记录是否清晰、准确,易于理解。
2.3 是否使用医学术语,避免使用非标准术语。
三、病史采集3.1 病史采集是否全面、准确,包括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等。
3.2 是否有遗漏或错误的信息采集。
3.3 采集过程中是否考虑到患者的隐私权。
四、体格检查4.1 体格检查是否规范、准确,包括生命体征、身体状况等。
4.2 是否记录体格检查结果,包括阳性体征和阴性体征。
4.3 是否注意到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况。
五、诊断依据5.1 诊断依据是否充分、明确,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5.2 是否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对诊断的影响。
5.3 是否及时进行诊断修正和完善。
六、鉴别诊断6.1 是否进行鉴别诊断,包括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
6.2 鉴别诊断过程是否有明确的依据和逻辑推理。
6.3 是否及时更新鉴别诊断的思路和方法。
七、治疗计划7.1 治疗计划是否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7.2 治疗计划是否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
7.3 是否及时调整和完善治疗计划。
八、随访记录8.1 是否进行定期随访,记录随访结果。
8.2 随访记录内容是否详实、准确。
8.3 是否及时处理随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住院病历点评范文30份1.病历基本情况:该病历记录了患者入院后的详细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
相关信息准确完整,有助于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主要诊断和治疗方案:该患者的主要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
医生针对该疾病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退热药物等。
治疗方案符合临床指南和规范,并得到了患者的有效反馈和改善。
3.过程记录和护理措施:病历中详细记录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各种护理措施和过程,如体温监测、病情观察、药物给予等。
护理措施得到了医生的认可,有助于患者康复和病情控制。
4.医嘱和用药情况:病历中列举了医生下达的各项医嘱,包括用药、饮食、活动等注意事项。
药物给予按照医生嘱托进行,用药时间和剂量准确合理。
同时,病历中还记录了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不良反应记录,为随后的治疗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5.检验结果和影像学表现:病历中包含了患者的各项检验结果和影像学表现,如血常规、尿常规、X光片、CT片等。
这些结果有助于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6.患者病情观察和评估:病历中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情观察和评估,如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疼痛评分等。
这些观察和评估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疾病的进展,为医生提供了参考依据。
7.出院记录和随访情况:病历中详细记录了患者出院前的情况,如体温恢复、症状缓解、医嘱调整等。
同时,还记录了患者的随访情况,如复诊时间、随访建议等。
这些记录有助于医生跟踪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建议。
综上所述,这份病历记录准确完整,包含了患者的个人信息、症状表现、诊断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用药情况、检验结果和影像学表现等详细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和治疗,为患者康复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基础。
同时,病历还记录了患者的病情观察和评估、出院记录和随访情况,为医生对疾病的进展进行跟踪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总体来说,这份病历记录综合全面,对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问题及建议:
1、抽查病历各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65%,大于国家规定的60%,不符合要求。
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80%,大于国家规定的60%,不符合要求。
分析原因:1)本月抗菌药物使用率内、外科均不符合要求。
随着天气进一步寒冷,社区医院上、下呼吸道疾病大幅增加。
可能为内科本月抗菌药物使用上升明显的原因之一。
2)I、I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不符合《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需持续性改进。
2、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内科使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30.77% ;外科使用抗菌药物,联合应用25% ,外科住院部同比上月增加。
3、病原学检查送检:内科送检3份,送检率23.1%;外科送检率2份,送检率25%。
(国家规定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不低于50%)。
4、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抽查4例,切口II 、III类,抗生素选用适宜;但用药时机和用药疗程均不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