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第一章第二节礼仪的特征原则和作用宋瑜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节礼仪的原则及作用一、礼仪的原则是指行礼致仪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⑴平等原则:现代礼仪的平等原则,是指以礼待人,有来有往,即不能盛气凌人,也不能卑躬屈膝。
平等原则是现代礼仪的基础,是现代礼仪有别于以往礼仪的最主要原则。
传统社会是等级森严的社会,社会等级制度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如中国周代将人分成天子、卿、大夫、士、庶人五个等级。
礼仪成了维护阶级秩序的有利武器。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瓦解了旧的等级社会存在的基础,平等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洞察了历史的需要,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主张人生来平等,这就为现代礼仪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
与人交往,只有即不盛气凌人、高人一等,又不卑躬屈膝、低人一头,才能愉悦地沟通。
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英国著名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有一次访问苏联,在莫斯科街头散步时,遇到了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女孩,便与她玩了很长一段时间。
分手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
”小姑娘望了望萧伯纳,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一起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安妮娜。
”这使萧伯纳大吃一惊,立刻意识到自己太傲慢了。
后来,他常回忆起这件事,并感慨万分地说:“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虚。
这就是苏联小姑娘给我的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在实践中贯彻平等原则,不仅需要平等观念,而且还要讲究艺术。
一位教授回忆在延安见到毛泽东时的情景说:“我去见主席,主席拿出纸烟招待我,可是不巧纸烟只剩下一只了。
我想,主席怎么办?他自己吸不请客人吸,当然不好;请客人吸,自己不吸,客人肯定不同意。
而主席将这只烟分成两半,给我半只,他自己半只。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主席的随和、诚恳、平等和亲切,这使我很感动,终生难忘。
”毛泽东就是这样把别人看似非常尴尬的事情,艺术地处理好,既礼貌,不摆架子,又给人亲切、诚恳的感觉。
第一章礼仪教材第一章——礼仪概说第一节礼仪的起源与进展(商)第二节礼仪的差不多内涵一、什么是礼仪所谓礼仪,确实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它包含了礼貌、礼节的全部内容。
二、礼仪的差不多内涵(一)古代礼仪内涵1、礼仪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礼记》说:“人之因此为人者,礼义也。
”意思是说,人与动物的区别确实是人明白礼而动物不明白。
又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乎!”意思是鹦鹉、猩猩尽管会学人说话,但因为它们不明白得礼,也只能确实是会说话的禽兽。
假如人不知礼,不也跟禽兽一样吗?2、礼是对人性的合理约束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但不能率性而为,现在天我快乐就跟大伙儿说话,不快乐就拉下脸来不理人家;心情好就对客户态度好些,动气了就把不满全撒到客户身上。
《礼记》中有句话说的专门好,叫作“发乎情,止乎礼义。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许许多多的诱惑,更需用礼来自觉的约束性情中的弱点。
3、礼仪是“质”与“文”的结合“礼仪”实际有两个层面的内涵:内在的“质”(内涵)和外在的“文”(纹,即修饰,仪式),礼仪是“礼质”与“礼文”的结合。
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意思是说,纯朴胜过文雅就显得的粗野,文雅胜过纯朴就显得做作,文质相得益彰,才是君子应有的风范。
假如天热了就坦胸露背,累了就把鞋子脱下把腿架到桌子上,餐桌上狼吞虎咽,领导会议讲话你大声接打手机,越级行事,报复下级,口无遮拦,飞短流长,等等,这些所谓的“纯朴”,实为粗俗失礼。
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能够看出一个人素养的高低和文化层次的深浅!正是——小节之处见精神,言谈举止是文化,慧于中而秀于外,内外兼修方为美。
(二)现代礼仪内涵三、礼仪内涵的本质:德与敬德是礼的灵魂,敬是礼的核心。
第一,礼是符合道德的行为规范。
古代礼仪中,将仁义道德视为礼的核心要素,人们的思想行为受道德的约规,从而自觉的将遵守礼仪当作一种高尚的修养和情操,并给予其法理性;现代礼仪亦如此,如遵时守约、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等。
礼仪的原则和职能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根据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所遵循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矩。
它旨在维护社会秩序、提升人际关系、增进社会和谐。
礼仪的原则和职能体现了人们对社会规范和对他人的尊重。
首先,礼仪的原则包括尊重原则、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尊严,尊重他人的隐私和自由,尊重个体差异和文化多样性。
礼仪的原则通过尊重他人,能够维护人们的尊严和自由,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
其次,礼仪的职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礼仪能够提供规范导向,帮助人们明确社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在特定场合,礼仪的规范能够指导人们如何应对,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冲突,使得社会秩序得到维护和加强。
2.礼仪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进亲近感和信任感。
在人际交往中,礼貌、微笑、关心他人的问题等良好的礼仪行为,能够让人们感到受欢迎和受尊重,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谐关系。
3.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形象和社会形象。
良好的礼仪行为能够展示个人的修养和教养,为个人赢得良好的口碑和社会评价。
同时,一些特定的礼仪规范如着装规定、礼仪礼节等,也能够增强整个社会的文明形象。
4.礼仪有助于培养公民素质和价值观。
通过礼仪的学习和实践,人们能够逐渐养成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关心社会公共利益的良好品质和价值观,从而提高整体社会的素质和文明程度。
5.礼仪有助于增加商务和社交场合的交流和合作机会。
在商务和社交场合,遵循适当的礼仪规范能够让人们更加顺利地展开交流和合作,增加商务合作的成功率和社交活动的愉悦度。
尽管不同地区和文化对礼仪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但礼仪的原则和职能是普遍共通的。
它们体现了人们对社会规范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心,是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人际关系良好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重视礼仪的学习和实践,培养良好的礼仪行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礼仪的特性作用与原则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礼仪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涉及到我们与他人的交往态度、礼貌用语、行为礼节等方面。
它的作用远远超越了表面的礼貌,而是为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本文将探讨礼仪的特性、作用以及遵循的原则。
一、礼仪的特性1. 美感性:礼仪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表达美感的方式。
合适的仪态和表情,得体的穿着和仪容,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传递出一种和谐、秩序的感觉。
2. 通用性:礼仪准则在不同的文化中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原则却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
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待人宽容等基本礼仪要求是普遍适用的。
3. 温和性:礼仪强调的是用温和和谐的方式与他人相处,而不是通过冲突和争吵解决问题。
温和的交往方式可以降低矛盾激化的可能性,促进关系的良好发展。
二、礼仪的作用1. 促进沟通:礼仪规范确保了人们在交流中能够相互理解和接受。
在正式场合,遵循礼仪规范会使交流更加高效,避免误会和不必要的纷争。
礼貌待人、倾听他人等行为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2. 构建信任:遵守礼仪规范可以树立个人的信誉和声誉。
人们通常更倾向于与那些礼貌、正直的人建立亲密关系。
礼仪的遵守意味着对他人的尊重和重视,从而建立了信任基础。
3. 维护社会秩序:礼仪规范使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有了更明确的行为准则,不仅让人们知道如何得体地行动,还能够减少冲突和混乱。
礼仪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凝聚社会共识。
三、礼仪的原则1. 尊重他人:礼仪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尊重他人。
无论对待谁,我们都应该尊重其权利、成就和感受。
尊重他人的意见、习俗和信仰是实施礼仪的基本前提。
2. 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也决定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形象。
细心留意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并主动提供帮助和关心。
注重细节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关注和关心。
3. 真实可信:真诚和可信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
遵循礼仪要求不仅仅是表面的应付,更应该出于内心的真正尊重和关心。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由于受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文化心态、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是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和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礼仪的本质是尊重人,体贴人。
主要是“诚”,有尊重、友好、谦恭、关心、体贴之意。
礼仪的特征:规范性、限定性、可操作性、传承性、变动性、多样性礼仪的实践原则:自律和从俗、适度、平等、宽容礼仪的作用:尊重、约束、教化、调节礼仪的功能:优质服务、细节服务、快乐服务仪表美的内涵:天然美、修饰美、内在美仪表的标准:容貌端庄、淡妆素抹、服饰庄重、整洁挺括、态度和蔼、举止大方仪表原则:整洁、和谐、自然、表里如一男性头发:前发不覆额、侧发不遮耳、后发不触领面部修饰原则:整洁、卫生、自然发部整洁:注意清洗、适时梳理、定期修剪、保持发型服饰美三要素:质地、款式、色彩着装原则——TPO原则:与时间、地点、场合相适宜服装搭配的真谛在于协调男士:皮带、鞋子、公文包必须保持同一颜色男士西装选择:1、款式:身材胖者不穿瘦型短西装,较矮者不穿上衣较长、肩较宽的双排扣西装。
正式西装分单件和套装(上装、下装和背心)2、面料和颜色:净色且偏深颜色 3、衬衣:带领,白色最佳 4、领带:真丝最优,几何图案最佳男士西装着装规范:少装东西;穿好衬衣;内衣不可多;打好领带;穿好西裤;鞋袜整齐;扣好扣子;插袋巾装饰鞠躬幅度15——60度,90度用于特殊场合。
与顾客交错为30度,初次或者感谢顾客时45度。
坐姿是坐凳子的四分之三,走路的摆幅为30——50度十大用语:1、问候用语:表友好与认定方式。
标准式:“您好!”时效式:“上午好!”2、欢迎用语:服务对象又一次到来。
“欢迎光临”3、请托用语:请求他人帮忙或托付他人代劳。
标准式:“请”求助式:“劳驾”组合式:“请劳驾帮我一个忙”4、应答用语:肯定式:“好的”谦恭式:“您过奖了”谅解式:“没关系”5、征询用语:主动式:“需要帮忙吗?”封闭式:“您不来杯咖啡吗?”开放式:“您需要这种,还是那种?”6、致谢用语:标准式:“谢谢您!”加强式:“十分感谢!”具体式:“让您为我费心了!”7、赞赏用语:评价式:“太好了”认可式:“没错,没错”回应式:“承蒙夸奖,真是不敢当”8、祝贺用语:祝贺人生中的特殊时刻。
课题第一章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
第二节礼仪的特征、作用、原则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礼仪的特征、作用、原则。
2、理解礼仪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其具有的
现代价值。
情感目标明确礼的重要意义,能够用礼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掌握礼仪的特征、作用、原则。
难点1、理解礼仪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及其具有的现代价值。
2、明确礼的重要意义,能够用礼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过程导入备注
1、回顾复习:什么叫做礼仪?
2、思考:你知道回、满、蒙、藏等少数名族有哪些礼仪
习俗吗?
回族在饮食上的习俗:禁食猪、狗、驴、骡、猫及一
切凶禽猛兽,自死的畜生。
藏族的礼仪习俗:礼俗与佛教也有密切联系,最有特
色的是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常见的一种礼仪。
满族:生活中有许多忌讳,犯忌则被视为无礼貌。
满
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
家来。
西炕不许随便坐人。
院中有锁龙杆,不许拴牲
口等。
通过问题导
入,先回顾复习,
再衔接本节课主
题。
引导学生了解
我国几千年来创
造了灿烂的文化,
形成了高尚的道
德准则、完整的礼
仪规范,被世人称
为“文明古国,礼
仪之邦”。
教学内容备注
一、礼仪知识梳理:
(一)礼仪的特征:
1、民族性表现形式的不同,例“见面礼”。
同一礼仪形式代
表着不同意义。
例:中西方婚礼、饮餐礼等。
2、多样性例:国际交往礼仪中见面礼就有问候礼、点头礼、
握手礼、鞠躬礼、亲吻礼、合十礼等。
共同性
3、共同性“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
礼仪是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共同遵守的准则与行为
规范。
4、时代性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二)礼仪的作用:
1、礼仪是情感交流的纽带
2、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钥匙
3、礼仪可以塑造良好的形象
综合训练:每当你进入一个新集体时,你能感受到什么?
那些是和礼仪有关的呢?
教师讲授本
节课礼仪相关的
知识,。
注重情景
举例,令学生更加
明白礼仪在生活
实际的地位,讲礼
重仪方可增添我
们礼仪之邦的气
度。
图例:P6页
—尼克松访华
引导学生了
解并注重在不同
场合与不同的交
往,需要不同的礼
教学过程(三)礼仪的原则
1、尊重原则尊重是礼仪的情感基础,只有相互尊重,才能保
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尊重原则是礼仪的基本原
则。
2、平等原则举例:校园中举例:周总理访问缅甸
3、适度原则要求:交往中应掌握分寸,既彬彬有礼,又不卑
不亢;既亲切和蔼,又不轻浮阿谀,虚情假意。
4、自律原则自身信念、内在力量的维系。
综合训练:联系一下校园中的生活,讲一讲你是如何适用
礼仪这些原则的?
仪形式。
小结:在人际
交往中,必须尊重
他人、遵守平等原
则,掌握好适度的
尺寸,通过自律逐
渐树立起高尚的
道德信念和行为
准则。
二、课堂活动:小组礼仪知识竞答
1、礼仪的特征有哪些?
2、礼仪有哪些作用?
3、礼仪的原则有哪些?
通过小组竞答令
学生巩固课堂所
学,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锻炼小组
的合作精神。
教师
注重学生回答的
方向,注重引导、
鼓励,不必一律。
板书
中华民族,礼仪之邦
一、礼仪的特征:
民族性、
多样性、
共同性、
时代性
二、礼仪的作用:
(一)情感交流的纽带;
(二)人际交往的钥匙;
(三)塑造良好的形象。
三、礼仪的原则:
尊重原则、
平等原则、
适度原则、
自律原则
板书简答明
确本节课重点内
容。
作业:
简答:
1、礼仪的特征有哪些?
2、礼仪有哪些作用?
3、礼仪的原则有哪些?
注重学生作业格
式要求。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