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指导课
- 格式:ppt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12
“多彩的活动”——作文指导教学设计一、审题指导:“记一次活动”是这次作文的主题,需要大家理清自己作文的思路:首先要确立作文的主题,再合理进行选材,确定文章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分清主次,抓住侧重点进行详细的叙述。
可以抓住一个场面;可抓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情;可以抓自己心理变化;可以抓活动给你的感悟。
这次习作的关键是观察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巧妙的加工创造,从而写出精彩场面,成就自我记叙佳作。
二、思路导航:写好活动的场面,就要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过程——写清活动的流程首先应确定这个活动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也就是写清楚活动的流程。
2.活动场面——面“概”点“详”,点面结合。
要有面上的概括,又要有点上的描写。
在作文中,要想把全部活动的过程叙述出来,不可能对所有参加活动的人一一进行描写,这就需要“面”上的概括。
“面”,是指参加活动的人整体情况;概括,就是用言简意明的语言,勾勒出参加活动人的表现、环境气氛等等。
但是在一篇作文中,只有“面”上的概括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点”上的详写。
“点”就是参加活动的典型人和典型事;详写,就是要写出活动的重点项目,以及参加活动的人想了什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描写场面只有把“面”和“点”巧妙地结合起来写,才能如实地再现出活动的全部过程。
3.活动体会——写出活动后的体会或感悟。
三、技法点拨:1.场面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主旨——一个“中心”。
场面描写,重在写好典型的人,典型的事,典型的景,典型的物。
抓住典型要细致描写,精心刻画,不能用一两句话带过去。
描写细致,就是要详细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
只有详细描写典型,才能突出场面的重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清楚描写一个场面,要注意考虑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句与句之间,层与层之间要清楚。
2.总景分人,面点结合--两个“基本点”。
场面描写除了写场景,也要写人物。
整个场面的全景是“面”,场中的主要人物是“点”,写作时要做到面点结合。
六年级上册《我喜爱的植物》作文指导课与作文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2.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表达自己对喜爱植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指导课:引导学生观察喜爱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特点、生长环境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作文讲评课: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指导学生运用写作表达自己对喜爱植物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和思考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文字,表达出自己对喜爱植物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作文指导课:采用观察、讨论、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作文讲评课:采用分析、比较、讨论法,让学生从优秀作文中得到启示,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1. 作文指导课:(1)导入:教师展示自己喜欢的植物,分享喜爱植物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兴趣。
(2)观察植物:学生分组观察喜爱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特点、生长环境和文化内涵。
(3)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启发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观察和思考成果转化为文字。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写作任务。
2. 作文讲评课:(1)展示优秀作文:教师展示优秀作文,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优点。
(2)比较讨论:学生对比自己的作文,找出差距,讨论如何改进。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同伴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小学六年级作文辅导课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能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写一个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2、让学生所写的文章内容具体,叙述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重难点:怎样将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好,并能同时给读者也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安排:一、游戏:1、教师先讲明游戏规则,全班同学分三组抢答,请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出所描述的人物身份。
如:老师、医生、作家、警察、男同学、老爷爷等,竞猜之后老师将手中的卡片随意飞向教室的任意角落。
例(1)周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
她中等个子,身材略胖,40岁模样。
和蔼可亲的面庞,一双大大的眼睛里盛满了笑意,从那眼镜后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
她声音特别好听,清脆响亮,那张小巧的嘴巴能将分数、小数讲得那么生动有趣,能将批评劝诫说得那么真诚亲切,她的语言让人听起来总是那么舒服。
每次看到她,看到她的笑意盈盈的眼睛,总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例(2)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
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
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
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
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
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
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
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例(3)班上张明同学、在体育运动会上100米短跑项目中飞快地冲过终点,获得了第一名)。
请用一段话,对张明冲过终点后的外貌进行描写,注意表情要写生动。
例(4)一会儿,英语早读开始了。
英语课代表胡珂在前面领读。
我偷偷瞥了张老师一眼,只见张老师慢慢踱到教室后面的板报前。
他一走过去,全班同学一下都回过头去,口里虽然仍旧在读英语,那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心可像绷紧了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断的!我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张老师的一举一动上。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文指导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作文指导课的教学方法和步骤;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作文指导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2.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2.学生准备,学生应准备好笔、纸等写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作文指导课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作文指导课的基本概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的要点和技巧。
3.示范(15分钟)。
教师以一个简单的作文题目为例,进行写作示范,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4.练习(20分钟)。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水平。
5.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课堂作业。
布置作文练习题,要求学生按照课堂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七、教学反思。
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九、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作文练习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十、教学反馈。
向学生及时反馈评价结果,鼓励优秀学生,帮助落后学生,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指导课。
十一、教学心得。
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心得,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通过以上教学模板,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写出优秀的作文。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写作。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动手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找到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2.如何教会学生正确运用写作技巧,写出有条理、有表现力的作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或图片引入写作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愿意动手写作。
2.讲解写作方法和技巧。
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分析,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构思文章内容,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何组织文章结构等。
3.激发写作灵感。
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写作题目或者素材,引导学生找到写作的灵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美好,写出有趣的作文。
4.指导学生动手写作。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动手写作,然后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修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5.展示和分享作文。
老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然后进行评价和分享,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也能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的经验和技巧。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也提高了写作的兴趣和水平。
希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写作中,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七、作业布置。
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写一篇有表现力的作文。
并在下节课上进行集体展示和分享。
以上就是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朹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作文指导教案引言:在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作文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有效的作文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六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提供一些有效的教案。
一、引导学生选择主题学生的作文主题是非常关键的。
一个好的主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使他们更容易展开思路。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选择主题:1. 倾听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经历,然后从中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写作。
2. 提供主题选择: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家人、友情、环保等,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
3. 观察周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来选择主题,如校园、社会等。
二、编写作文提纲作文提纲对于学生的写作起到了框架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有条理地组织自己的思路。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编写作文提纲:1. 强调逻辑结构: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篇作文需要有引子、承接、结局等部分,并帮助学生明确每个部分的内容。
2. 提供关键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以帮助学生展开思路。
3. 鼓励学生自主构思: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编写作文提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扩展学生词汇量丰富的词汇量是学生写作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扩展学生的词汇量:1. 拓展词汇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一些拓展词汇的活动,如词汇卡片游戏、填空练习等。
2. 阅读广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报纸和杂志,从中学习和积累新词汇。
3. 写词汇笔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记下新学的词汇,并在作文时运用这些词汇。
四、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1. 设立写作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天固定的时间进行写作训练,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小学六年级情境作文指导课《宝贝》
《宝贝》作文一
在我的小屋里,有一个宝贝,那是一个漂亮的音乐盒。
这个音乐盒是我过生日时,爸爸送给我的。
它的形状是一个爱心,粉色的外壳上点缀着闪闪发光的宝石,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轻轻打开盒子,里面有一个穿着芭蕾舞裙的小女孩在旋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她翩翩起舞,那姿态优美极了。
我特别喜欢在晚上睡觉前打开音乐盒,听着那轻柔的音乐,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梦境。
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低落,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当我看到那个音乐盒时,不由自主地打开了它,美妙的音乐瞬间充满了整个房间,小女孩优美的舞姿也让我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我想,这就是宝贝的力量,它能在我不开心的时候给我带来安慰。
这个音乐盒不仅是一个漂亮的摆件,更是爸爸对我的爱,所以它是我最珍贵的宝贝。
《宝贝》作文二
我有一个宝贝,它是一本旧相册。
这本相册的封面已经有点磨损了,里面装满了我从小到大的照片。
有我刚出生时皱巴巴的样子,有我第一次学会走路时摇摇晃晃的瞬间,还有我在幼儿园表演节目时的精彩画面。
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翻看相册,看到一张我在公园里喂鸽子的照片。
妈妈笑着说:“那时候你
可胆小了,不敢靠近鸽子,后来在我们的鼓励下,你才慢慢伸出手。
”看着照片里那个小心翼翼的自己,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小学六年级情境作文指导课《宝贝》
《宝贝》作文一
在我的小屋里,有一个宝贝,那是我过生日时爸爸送我的一艘小船模型。
这艘小船可漂亮啦!船身是蓝色的,上面还有白色的条纹,船头尖尖的,像一把锋利的剑。
船尾有一个小小的舵,就像一只小尾巴。
船舱里还有几个小小的座位,仿佛在等待着乘客的到来。
我特别喜欢这艘小船,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先跑去看看它。
有时候,我会把它拿在手里,轻轻地抚摸着,想象着自己正驾驶着它在大海上航行。
有一次,我的好朋友来我家玩,看到了这艘小船,也特别喜欢,想要借回去玩几天。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可是,那几天我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一直盼着他早点还给我。
这艘小船不仅是一个玩具,更是爸爸对我的爱,所以它是我的宝贝。
《宝贝》作文二
我有一个宝贝,它是一本相册。
这本相册里装满了我的回忆。
有我小时候学走路时摇摇晃晃的照片,有我第一次上幼儿园哭鼻子的照片,还有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旅游的照片。
这本相册就像一个时光机,能让我随时回到过去那些快乐的日子。
所以,它是我最珍贵的宝贝。
小学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2. 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展开论述、如何提出观点、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 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内容。
1. 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作文是由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组成的。
开头要引出话题,引起读者兴趣;中间要展开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事例或论据加以支持;结尾要得出结论,或者提出建议,或者引起共鸣。
2. 作文的写作技巧。
(1)如何展开论述。
在中间部分,要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不同的写作手法,使文章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如何提出观点。
在中间部分,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对比、举例、引用名言等方式来提出观点,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3)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在整篇文章中,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向学生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以及作文的写作技巧,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3. 操练,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个人写作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进行互相点评和改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文的重要性和写作技巧。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作文指导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不断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