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治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禽类的葡萄球菌病主要病变是腱鞘、关节和粘液囊的局部化脓(滑膜炎、关节炎)、创伤感染、败血症、脊椎炎、脐炎、消瘦和细菌性心内膜炎。
2006年,某鸡场发现本病,现将诊断和防疫措施报告如下。
1流行情况桦川县某鸡场养鸡6680羽,至60只龄有病鸡发生,共发病48羽,死亡13羽,致死率27.08%。
2临床症状急性败血症的病鸡精神不振或沉郁,不喜活动,两翅下垂,缩颈,眼半闭呈嗜眠状,羽毛松乱无光泽,饮食减退或废绝;部分病鸡腹泻,排出灰色或黄绿色稀粪。
除上述一般症状外,特征性症状在胸腹部,大腿内侧皮下浮肿,潴留数量不等的血样渗出物,外面呈紫色或紫黑色,有波动感,局部羽毛脱落,或用手抚摸即可脱落;有的病鸡可以自然破溃,流出茶色或紫红色液体,沾污周嗣羽毛,有部分病鸡在翅膀背侧及腹面、翅尖、尾、面、背及腿等不同部位的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尖性坏死,局部干燥结痂,呈暗紫色,无毛;较早期的病例,局部皮下湿润,呈暗紫红色,溶血、糜烂。
还有发生多发性关节炎。
最后因饥饿衰竭而死亡。
3病理剖检病理变化根据临床症状不同而有差异。
急性败血型特征的肉眼变化是胸部的病变,整个胸腹部皮下充血、溶血,呈弥漫性紫红色或黑红色,积有胶冻样粉红色或黄红色水肿液,水肿液可延至两腿内侧、后腹部,前达嗉囊周同,但以胸部为多。
腹部及腿内侧肌肉见有散在的出血斑或条纹,特别是胸骨柄处肌肉呈弥散血斑或条纹。
肝脏肿大,呈淡紫红色,有花纹样病变,病程稍长的肝上还可见数量不等的白色坏死点。
睥肿大,呈紫红色,有向色坏死点。
腹腔脂肪、肌胃浆膜等处,有时可见紫红色水肿及出血,心包积液,呈黄红色半透明。
心冠状沟脂肪及心外膜偶出血。
有的病例还可见肠炎变化,腔上囊无明变化。
关节炎病例,可见关节炎型和滑膜炎。
关节肿大,滑膜增厚,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或多或少的浆液,或有浆液性纤维素渗出物。
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例,后期变成千酪样性坏死,关节周结缔组织增生及畸形。
鸡葡萄球菌病诊断报告作者:韩文宝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第6期摘要:鸡葡萄球菌病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雏鸡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雏鸡发生急性败血病。
这种病症严重威胁着鸡的养殖业,在鸡发病后如果不能做到及时的防治,就容易造成鸡的大面积感染,这种病每年给养鸡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文章结合一起发生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的真实案例,对鸡葡萄球菌病进行了诊断并实施了防治方法,也希望通过这次诊断能够给这种病的防治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鸡葡萄球菌病;诊断;报告;鸡葡萄球菌病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发生在鸡身上的传染性疾病,染上这种疾病的鸡通常表现为精神不振,容易患上急性败血病。
近年来,随者滨州市的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这虽然给养鸡户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同时,一些病症的发病率却也急速上升,鸡葡萄球菌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就居高不下,基于此种情况,文章就一起发生在滨州市邹平县的某规模化养鸡场发生的鸡葡萄球菌病的发病进行了诊治,并实施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先将内容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滨州市邹平县某规模化的养鸡场饲养了2000只鸡,其中有雏鸡约500只,2017年4月14日,在饲养主为这些鸡进行了疫苗注射后的几天,约在这些鸡的25日龄时,500只雏鸡中的300只出现了不爱跑动、精神萎靡不振、常常嗜睡的症状在这些症状发生后的2天,开始出现雏鸡的死亡。
在这些雏鸡发病后,该饲养主就对发病鸡进行了隔离,并采取了消毒等措施对鸡圈进行消毒,然而,由于措施采取的不够及时,仍然有13只雏鸡死去。
随后该饲养主通知了当地的防疫人员,防疫人员对发病鸡进行了诊治。
2临床症状防疫人员对病鸡进行观察,发现病鸡表现为精神不振、嗜睡、食欲不振、翅膀下垂,其羽毛杂乱,没有光泽,有少部分的鸡其粪便呈现出稀的黄绿色或者是灰白色的样子。
这些发病的鸡在其颈部、翅膀下部均出现了水肿的现象,水中部位外观呈现出紫黑色,可以看到内部血状充斥物,隐隐有血丝渗出,而水肿部位的皮肤毛脱落,部分鸡甚至水肿处破裂,流出了脏的血水,闻起来有恶臭味。
々交流常见鸡葡萄球菌病诊断及防治孟金灵(山东省郓城县畜牧兽医局274700)摘要:本文主要对常见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方法进行探讨,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鸡葡萄球菌病;诊断;防治1鸡葡萄球菌病诊断方法鸡葡萄球菌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导致鸡出现急慢性传 染病,鸡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脐炎、关节炎和组织器官脓性 炎症。
这种疾病常发生在30耀60日龄的雏鸡身上,自然界葡萄球 菌广泛分布,传统途径较多,会通过网刺、扎伤、扭伤等多种鸡 外伤而感染|1]。
鸡葡萄球菌病的临床诊断可根据其症状进行,比如急性败血 症,以雏鸡皮肤溃烂和脐炎为主,很多病鸡会排出黄绿色粪便,胸腹部位置还会有明显的水肿情况,甚至出现渗血。
病鸡的羽毛 松散,一碰即落,皮肤出现紫色或紫黑色。
再比如慢性关节炎 病,出现在炎性肿胀的关节处,局部呈现紫红色或紫黑色,溃烂 后结痂呈黑色,跛行、消瘦,直到死亡。
还有一种是肺型,表现 为全身性呼吸障碍和衰竭,解剖后发现肺部瘀血和水肿|2]。
2常见鸡葡萄球菌病的预防和诊治首先,要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
确保饲料干净卫生,营养科 学,同时做好相应的鸡群管理,特别是要及时处理鸡外伤,比如 笼中鸡被尖锐物刺伤后要尽快消除感染,清除隐患。
还要进行断 喙、剪趾处理。
在了解鸡群应激状态基础上,发生鸡群外伤时要注意观察,避免互啄,尽快进行局部消毒和及时处理。
其次,要做好鸡舍卫生消毒工作。
在孵化期间,饲养员要消 毒蛋,严格遵循流程,孵化出雏鸡放人鸡舍前还要进行内部器具 的消毒处理。
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清粪,将葡萄球菌滋生的源 头切断,降低感染率。
最后,是治疗工作,一旦发现有鸡群染病,要将其隔离出 来,采用敏感药物进行防治,比如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等,同时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新型青霉素耐药性低的 特点,可以将其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
还要注意在使用前进行药 敏试验,定期轮换用药。
3结束语综上所述,养殖户要重视鸡葡萄球菌病的问题,掌握诊断方 法与预防治疗手段才能避免疾病的传染和发生,提髙养殖效率。
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作者:马雪飞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1期马雪飞鸡葡萄球菌病指的是由黄金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一种传染病,它对于鸡的健康危害特别大,鸡葡萄球菌病的主要病原体是葡萄球菌,它是一种以圆形或者是卵形的病菌,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细菌性疾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和生活水平地提高,对畜牧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家禽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家禽的各种病原菌要有深刻的认识和预防方案。
本人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多年,结合一些临床经验,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措施介绍如下,希望对养鸡产业能有所帮助。
一、流行特点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当中,但属于条件性致病菌,主要经受损的皮肤和粘膜感染传播。
也会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感染。
主要表现急性败血症、关节炎、肺炎以及组织器官发生化脓性炎症,葡萄球菌病可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发病,由于葡萄球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极为广泛,而且通过各种途径均可感染。
葡萄球菌,呈圆形或呈椭圆形,单个或成双似葡萄状排列,广泛分为物体表面,黏膜,肠道,粪便中,主要经皮肤和黏膜的创伤进行传播。
雏鸡容易通过脐带传播,该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多雨的季节,不同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一般在40~60日龄的鸡群中发病较多。
创伤是葡萄球菌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此病也可以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因此做好葡萄球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临床症状感染葡萄球菌病的鸡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不愿走动,缩颈呆立,两翅下垂羽毛蓬松的现象。
病鸡大部分出现拉白色稀粪,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呆立或蹲伏,眼半闭嗜眠状态,不合群,孤立,有个别患鸡腹部羽毛轻轻一触便可脱落。
饲养场某个鸡笼出现患鸡皮肤有出血点,皮下有积液,流出褐色液体,有胶冻样渗出物,导致病鸡倒地不起最终脱水而死,一般病程在3~7天死亡。
1、眼型临床表现感染葡萄球菌的病鸡,可以观察到眼部周围常呈单侧性上下眼肿胀、闭眼、有脓性分泌物粘连,也会出现血液和肉芽肿,病情严重的出现眼球下陷,甚至造成失明,发病率占总数的35%,占死亡率的25%。
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摘要:在养鸡过程中,我们都会碰到鸡生病的情况,而鸡葡萄球菌病是鸡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这种疾病传染性较强,让鸡死淘率较高,能够对鸡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且影响区域养殖安全,因此必须要加以注意。
为了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探索有效的诊断与预防措施,本文将对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及防治作一探讨。
关键词:鸡葡萄球菌病;诊断;防治引言目前,养鸡业发展较快,很多病毒性疾病受到广大兽医工作者的重视,而细菌性疾病人们往往认为危害不大、易于控制而被忽视。
实际上细菌性疾病虽然没有病毒性疾病危害严重,但是其让鸡只生产性能下降,经济效益降低也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大型规模化鸡场。
现就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作一介绍。
1鸡葡萄球菌病的概述鸡葡萄球菌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会使鸡出现急慢性传染病,鸡在发病期间的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脐部发炎、关节炎和部分组织器官脓性炎症。
而30到60天的雏鸡最容易感染此病。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传播途径有很多,鸡被感染大多都是由于外伤感染,例如被网刺伤扎伤等感染,接种疫苗时消毒时不规范也能造成感染。
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各种诱发因素关系密切,如饲养管理不善、环境恶劣、污染严重,葡萄球菌也常成为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病原。
2鸡葡萄球菌病症状及病变2.1急性败血型鸡在发生急性败血症后,多数都会排出黄绿色的粪便,同时在胸腹部有比较明显的水肿症状,个别鸡还会有血水渗出。
病鸡羽毛松散,触之即落,皮肤呈现紫色或紫黑色。
病鸡日常表现呆滞、食欲不振、翅膀下垂、羽毛蓬松邋遢、部分鸡只下痢,在排便时排出黄绿色或灰白色稀便,如果不及时治疗几天内就会死亡。
剪开皮肤可见整个胸、腹部皮下充血、甚至溶血,呈弥漫性紫红色或黑红色,积有大量胶冻样粉红色或黄红色水肿液,水肿可延至两腿内侧、后腹部,前达嗉囊周围,但胸部最为明显。
同时,胸腹部甚至腿内侧见有散在出血斑点或条纹,特别是胸骨柄处肌肉弥散性出血斑或出血条纹为重,病程久者还可见轻度坏死。
蛋雏鸡葡萄球菌病的临床症状蛋雏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养鸡技术鸡肉和鸡蛋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食物,它们含有多种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我国养鸡业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基本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但是在养殖工作中,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疾病的侵扰,使养殖利润大大降低,同时还会造成鸡死亡,葡萄球菌病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
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蛋雏鸡葡萄球菌病的临床症状蛋雏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病原和流行特点该病的病原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该菌的致病性较强。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环境当中,土壤、空气、饲料、水以及鸡的羽毛、皮肤、黏膜、肠道、排泄物中都有。
当鸡皮肤发生损伤或者感染疾病时易感染此病。
另外,该病还可以经由呼吸道以及消化道进行传播。
该的主要发病群体为1~2月龄的雏鸡,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粗放、养殖环境污染严重、鸡群的饲养密度过大以及其他环境条件不适宜,尤其是通风换气不到位而引发该病的发生。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是在潮湿季节的发病率明显要高于其他季节,并且由于饲养模式不同,发病率也不同,通常笼养模式下的发病率要高于平养模式。
该病的死亡率较高,危害较大。
2、临床症状1~2月龄的蛋雏鸡患病后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关节炎以及脐炎。
临床特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急性败血症型。
发病后病程较短,鸡在发生急性败血症后,在胸腹部以及腿内侧会有较为明显的水肿症状,从外观看为紫黑色,其中含有血样渗出物。
病鸡的羽毛松散、有脱毛的现象,如果皮肤发生破损,会流出褐色或者紫红色的液体,并且大多数的病鸡会排出黄绿色的粪便。
脐炎型。
脐炎型发病较急,病程较短,一般刚孵化出的雏鸡发病率较高,病鸡的腹部膨大,脐孑L 发炎、肿大,有的病鸡脐部有暗红色或者黄色的分泌物,病程相对较长的则会形成干涸的坏死物。
关节型。
这一类型多为慢性经过,病程相对较长,病鸡跛行,不喜站立,或者不能正常站立,常卧地不起,病鸡的食欲尚可,但是采食较为困难,因此逐渐的消瘦,最后会衰弱死亡,尤其是在大群饲养时较为明显。
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治疗体会
[摘要]鸡葡萄球菌病任何年龄的鸡都可感染,但是40~60日龄的中雏鸡感染最为严重。
主要传染途径是皮肤和粘膜的创伤,但也可通过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雏鸡通过脐带感染也是常见的途径。
葡萄球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性较强,死淘数较多,给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
本文我们将针对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及防治问题加以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鸡葡萄球菌病;金黄色葡萄球菌;鸡;养殖
前言
鸡葡萄球菌病(staphylococcosis in chichens)是由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引起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或慢性传染病,临诊表现为急性败血症、雏鸡脐带炎、关节炎、皮肤坏死及骨膜炎等,是目前养禽业中最常见的细菌病之一。
近年来,由于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夏、秋连阴雨季较多,给葡萄球菌病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1诊治体会
1.1主要临床症状
1.1.1雏鸡脐炎型葡萄球菌病
可有多种细菌感染所致,其中有部分雏鸡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1~2日内死亡。
临床表现与大肠杆菌所致脐炎相似。
1.1.2败血型鸡葡萄球菌病
生前没有特征性临床表现,一般可见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不佳,低头缩颈呆立。
病后1~2d死亡。
当病鸡在濒死期或死后,在胸腹部、大腿和翅膀内侧、头部、下颌部和鸡趾部可见皮肤湿润、肿胀,相应部位羽毛潮湿易掉,皮肤呈青紫色或深紫红色,皮下疏松组织较多的部位触之有波动感,皮下急流数量不等的渗出液,自然破溃的较少见。
有时仅见翅膀内侧、翅尖或尾部皮肤形成大小不等出血、糜烂和炎性坏死。
局部干燥呈红色或暗紫红色,无毛。
肉用仔鸡发病表现与之相似。
该型最严重,造成的损失最大。
1.1.3鸡关节炎型葡萄球菌病
成年鸡和肉用育成种鸡常患此型病。
多发生于鸡跗关节,关节肿胀,有热痛感,病鸡行走不便、跛行,喜卧。
1.1.4眼型临床表现
常呈单侧性上下眼睑肿胀、闭眼,有脓性分泌物粘连,用手分开时,则见眼结膜红肿,眼内有多量分泌物,并见有肉芽肿。
有的头部肿大,眼睛失明。
病鸡常因饥饿、衰竭而死。
1.2流行特点
鸡葡萄球菌病多发生于规模养鸡场,一般鸡场管理和卫生条件较差时易发,多发于每年的4~5月份或11~12月份。
易感动物以生理变化较大的预产期和产蛋期母鸡较为敏惑。
好动,好打斗,野性较大的品种因易产生外伤而成为易感品种。
1.3病理剖检变化
1.3.1急性数血症型
特征的眼观变化,是胸部的病变,剪开皮肤可见整个胸、腹部皮下充血、出血,呈弥漫性紫红色或黑红色,积有大量胶冻样红色或黄红色水肿液,水肿可延至两腿内侧、后腹部,前达嗉囊周围,但以胸部为多,胸、腹部及腿内侧见有散在出血斑点或条纹,尤以胸骨柄处肌肉为重,病程久者还可见轻度坏死。
肝脏肿大,淡紫红色,有花纹,小叶明显,病程稍长者可见灰白色坏死点。
脾肿大,紫红色,病程稍长者亦有白色坏死点。
腹腔脂肪、肌胃浆膜等处有时可见紫红色水肿或出血。
1.3.2关节炎型
可见关节炎和滑膜炎。
病变关节肿大,滑膜增厚、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或多或少的浆液,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长者变成干酪样坏死或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及畸形。
1.3.3脐炎型
以幼雏为主,可见脐部肿大,黄红色或紫黑色,有暗红色或黄红色液体,时间稍长,则为脓样干涸坏死物。
肝有出血点,卵黄吸收不良,呈黄红色或黑灰色液体状。
病鸡体表不同部位有皮炎、坏死。
1.3.4眼型
无特征性病变。
1.4诊断
1.4.1主要依据流行特点和败血型病鸡特征性病变。
1.4.2实验室检验:
1.4.
2.1在小试管内加0.5ml家兔血浆,再加一菌落,部分混合后在37℃水浴培养,每30min将试管倒置一次,4h后血浆凝固呈阳性,确诊为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1.4.
2.2取皮下水肿液制成涂片,干燥后火焰固定,应用结晶紫染液染色1min,冲洗、干燥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小均匀的紫色球菌,单个或几个细菌散在于视野中,便可确诊。
1.5鉴别诊断
1.5.1坏疽性皮炎1~4月龄鸡多发,病鸡胸、腹、腿部皮肤有出血性坏死性炎症,心肌出血,肝脏呈绿色,有坏死点。
镜检可见到革兰氏阳性大杆菌。
1.5.2大肠杆菌病症状与鸡葡萄菌病很相似,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杆菌。
1.5.3病毒性关节炎常见于肉仔鸡,病鸡精神沉郁、食欲无明显变化,体表无化脓溃烂现象,很少死亡。
2防治与治疗
2.1防治措施
2.1.1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鸡舍卫生及消毒工作,及时清扫鸡舍内的粪便、羽毛等,用3%火碱对鸡舍内外地面、墙角、饲养设备等进行清洗和消毒,定期用3%过氧乙酸、碘伏、百毒杀等消毒剂带鸡喷雾消毒,以消灭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
2.1.2防止外伤感染
外伤感染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进行断喙、带脚号等,以防止鸡群相互啄伤,引起外伤感染。
在生产中,认真检查笼具、饮水器及其他饲养设备,尽量避免和消除使鸡发生外伤的诸多因素,防止铁丝等利器划伤皮肤,将受伤的鸡立即挑拣出来,隔离消毒和治疗。
2.1.3做好种蛋的消毒及孵化过程消毒工作
要及时对收集的种蛋进行清洁处理和消毒,严格执行孵化室消毒制度,对孵化器、孵化设备等认真清洁和消毒。
严禁无关人员出入,以防将葡萄球菌带入孵化室,引起感染。
2.1.4免疫接种
适时接种鸡痘疫苗,以防止因鸡痘的发生而诱发该病。
对于发病较多的养殖场或治疗效果较差的养殖场,可用葡萄球菌多价灭活苗在雏鸡20日龄时进行免疫接种。
2.2治疗措施
2.2.1个别鸡发病时,可用硫酸庆大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进行治疗,每千克体重分别肌肉注射3000IU和1500IU,2次/d,连用3d。
2.2.2当群体发病时,用碘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按0.4%~0.5%混入饲料中饲喂,连用3~5d。
2.2.3饮水中添加红霉素,每千克饮水中添加0.5g,连用5~7d。
采取以上综合防治措施5d后,鸡群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除个别严重者淘汰外,未出现新的病例。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葡萄球菌广泛分布在空气、土壤、粪便、饮水、饲料、垫料及笼具表面,甚至在健康家禽的皮肤、羽毛、肠道、眼睑等部位也均存在,在饲养管理中,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即可导致该病的发生,依次必须做好相应的预防对策,控制这一疾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谷长勤,程国富,胡薛英.鸡葡萄球菌病的研究进展Ⅰ鸡葡萄球菌病的病原学、发病学和流行病学[J].动物医学进展,2000,04:40-42.
[2]朱晓平,范国雄等.鸡葡萄球菌病发病机理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90,02:16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