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随笔又叫“随感”或“杂感”。所谓 “随”,有随手记下而非刻意为文之义;所谓 “杂”,是指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大至社会 问题、人生哲理,小至身边琐 事,风花雪月, 鸟虫宠物,校园风情,学习心得,书籍品评, 亲人友人,无可不写。但随笔的重点还是个 “感‘字,作者要有感而发,哪怕是一点思考、 一点感受、 一点闪光的意念都可带到文章中去, 不摆做文章的架子,保持一种随意漫谈的风格。
亲爱的老师啊 教育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我们有一双勤劳的双手 一路走来 一生无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话一出口,同学们众说纷纭.有的说三种,有的说两种,还有的说四种.我仔细地听了听,大 概有这几种:对偶 拟人 比喻 夸张. 我击掌三次,示意大家停下来. "同学们,有理不在言高啊!好了,下面,我们以"是什么为什么?"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要言 之有理,让其他同学心服口服.好不好!" "好!" "我认为有三种:比喻 拟人 夸张-------"班长首先站起来,但他的话未说完,就被反对之声 淹没了. 我微笑着看着一张张激动的笑脸,说:"尊重别人等于------" "尊重自己!:同学们异口同声. "那怎么还打断别人!下面的同学发言时,谁都不能打断啊.只有发言人说过'发言完毕',你 才能接着说,这是礼貌!"我笑着"教训"这些可爱的学生们. 第二个发言的站起来,说:"我认为四种都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舞 驰是人的动作行为特征,所以又是拟人.-----"有同学窃窃私语,我暗示了一下,又示意这 个同学继续说,"把'山'比作'银蛇',把'原'比作'蜡象',这是比喻.'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的是 夸张.回答完毕". 话音刚落,前排一个小姑娘"腾"地站起来. "我也是选四种,但和他的不一样!" "哦,那你说---------" "我认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没有拟人的修辞手法.最后一句是拟人,从'欲'字可以看出 来,还有夸张,比如'与天公比高低'回答完毕." "我认为有三种:比喻,对偶和拟人.前面两小句是比喻和对偶,后面一句是拟人,从'试'字 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