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之语言表达拟写对联、广告(含答案解析,全国通用)-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6
仿写对联及标语1.【2015·贵州安顺】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丫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
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走自己的路,给自己一方天空。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的能力。
本题中要仿写的句子,在句式上必须与画线句一致,写成“如果……就……你依然可以……”(第一层为假设关系,第二层为并列关系)在内容上,应拟定一个植物或动物,或自然界中的某种景物,并符合“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走自己的路,给自己一方天空”的主旨。
【答案】示例: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在花丛下透出凉意。
(句式大致相同,表意清楚,句意连贯即可。
)(3分)7.[广东汕尾,5,6分]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
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倒句组成排比句。
(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7.【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前半句应点明节日及主要活动;后半句说明该节日的意义,句式可从宽。
【答案】示例:清明上坟墓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2015·广东汕尾市)5.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
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
(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6分)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答案:示例:清明上坟墓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
考点:本题考查修辞仿写能力思路点拨:前半句应点明节日及主要活动;后半句说明该节日的意义,句式可从宽。
(2015·吉林省)8.经典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习题闯关提优对联及宣传语、广告语(含解析)一、单选题1.王大佑新学对联,适逢爷爷六十大寿,于是想写一副对联为爷爷祝寿。
你认为下列对联适合送给爷爷的是()A.花甲岁神清气朗耳顺年体健身康B.耳顺年体健身康花甲岁神清气朗C.庆古稀福如东海贺生辰寿比南山D.贺生辰寿比南山庆古稀福如东海2.【美景·览胜】名胜古迹与其佳联常能相映成趣。
煜鹏同学在游览永州山水美景时,收集了许多名联佳句。
请你根据所学对联知识完成问题。
填入下联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花雨鼓天风千里潇湘归眼底下联:松涛连海气A.九州日月在肩头B.杜鹃花海天下秀C.星辉云灿小阳天D.瑞霭阳光盈九州3.[风景楹联]小语同学漫步西湖龙井,被茶楼一副文采斐然的对联吸引住了:“泉从石出情宜冽,。
“可惜她只记住了。
上联,请你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帮她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A.汲水烹茶谷雨前B.风从花里过来香C.春天船如天上坐D.茶自峰生味更圆4.【人物之承】展览进行得如火如荼,策划组广发英雄帖,特邀学校师生以对联致敬百年人物。
小然思索一番,想出一句“潮涌击巨浪”,你觉得最适合作为下联与之对仗的一句是()A.横舟任平生B.波涛观世事C.江阔绘新章D.浪急若雷声5.课代表写了下面的对联准备贴在实验室门口,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上联:世间万千变化,细心观察,科学分析,乃得真相下联:生活诸多说题,多方探究,理性解释,__________A.还原本色B.解答疑惑C.终于清楚D.才知本源6.同学们在收集“和文化”资料时,发现传统对联常以“和”为主题。
北京孔庙大成殿有一副对联,下联赞颂的就是“和”的宝贵价值。
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齐家治国,信斯言也,布在方策①;率性修道致中和,,譬之宫墙②。
注:①布在方策:意思是一切都展示在典籍之上。
②譬之宫墙:此处引用典故,意思是找到了正确的入口,就进入了宫墙之内。
A.天下平得其门者B.平天下得其门者C.天下平各行其道D.平天下各行其道7.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为三坊七巷中衣锦坊的一副楹联选择恰当的下联。
2023中考分类——仿写、对联、标语2.(2023·浙江嘉兴、舟山)筹备组准备在墙上配一副对联。
组长写好了上联“麦浪涌绿波稼穑园前留愿景”,三位组员各自对了下联,请你挑选最合适的一个()A. 犁轻耕沃土古今黎庶乐耕耘B. 田风传野籁桑麻事内话来年C. 农桑扶社稷千载耕耘皆事业【任务二命名种植园】【2题点津】考查拟写对联。
下联末字应为一声或二声。
C项末字为“业”,四声,可排除。
上联后半句“稼穑园前留愿景”是一个偏正结构。
A项中的“古今黎庶乐耕耘”是一个主谓结构。
B项中的“桑麻事内话来年”是一个偏正结构。
故选B。
9. (2023·新疆)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教师不辞辛苦,来到新疆,将汗水挥洒在边做的土地上,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教育援疆事业中。
以下是援疆教师答谢会上的一段主持词。
请你在空白处仿写一句话。
信心可以跨越万里山河,光热能够照亮孩子梦想。
不是每一朵花,都可以开放在冰山之上,雪莲做到了;______,______;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援疆支教,你们做到了。
亲爱的老师,感谢你们为神疆的孩子点亮一盏灯,感谢你们为遥远的大地架起一座桥,感谢你们把更多希望带到远方!【点津】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根据前后的句子结构,仿写的句子句式为“不是每一……,都可以……,……做到了”,句意连贯、准确,句式工整、一致即可。
如:不是每一只鸟,都可以飞翔到天山之巅,老鹰做到了。
4.(2023·四川宜宾市)围绕“感谢”仿例句拟写句子,要求句式相近,语言得体、有趣味。
例句:河水与鱼儿鱼儿感谢河水,是你给了我宽广的胸怀;河水感谢鱼儿,是你在不断激荡着我的内心。
仿句1:春天与花朵仿句2:父亲与孩子【点津】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结合例句可知前后两者是有关联的,故模仿它的形式选择仿句1或者仿句2进行仿写,言之有理就可以。
仿句1示例:春天与花朵春天感谢花朵,是你点缀了我温馨的时光;花朵感谢春天,是你让我年年花枝招展。
仿句2示例:父亲与孩子孩子感谢父亲,是你扫除我成长路上的阴霾;父亲感谢孩子,是你让我们的家庭充满活力。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知识点+答题注意+真题解析+专项练习对联及宣传语、广告词(原卷版)1.对联:(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以此类推。
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内容相关,不能重复。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对应位置不能出现重复的字。
(4)、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5)、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6)、上联起引导作用,下联彰显深刻内涵;2.宣传语注意事项:(1)内容具体,紧扣主题。
宣传语要求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人们做什么,不希望人们做什么,必须具体明确地表达出来。
(2)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宣传语首先要醒目、易记,因此字数一定要少;其次要考虑宣传对象的大众性,用语要平实通俗,贴近生活。
(3)巧用修辞,妙传情意。
可使用对偶、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新颖独特、具有号召力的宣传语。
(4)健康积极,亲切友善。
好的宣传语一定是健康积极的,语气一定是亲切友善的。
3.广告词注意事项:(1)紧扣活动主题,有针对性,让人一眼就看到为何事、何物而写。
(2)语言要质朴亲切,简洁明确,思想要健康向上,同时又具有警示或启发的宣传效果。
(3)要讲究技巧,有创意性。
可巧用修辞,增强感染力;尽可能押韵,使其朗朗上口,便于识记。
(4)注意音韵节奏(押韵)。
答题思路:可以从对象名称、对象特征、对象功能、对象本身等方面入手进行拟写。
1、最近这些年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语文考试命题中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
要落实这一原则,就要有一个合适的载体。
虽然传统文化,浩如烟海,但并不是随便捡来一个就能放到考卷中来。
2、要考虑文字篇幅的问题,要考虑语文知识和技能的问题,还要考虑学生能力水平的问题,等等。
对联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篇幅短小,包含很多语文知识和技能,并且,容易根据学生的水平调整难易度,所以成为近年来语文试卷中的常客。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之语言表达拟写对联、广告(含答案解析,全国通用)1. “拆字对联”是一种活泼精巧的对联样式,体现了汉字之美。
下面四副对联中不属于“拆字对联”的一项是()A. AB. BC. CD. D2. 雁翔同学有手机对联并归类的好习惯。
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请你帮他找出来。
()A. 大力可能通纸背,尖豪仍觉吐花香B.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C. 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D. 贮水养来青玉案,和烟磨成紫云溪3.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为三坊七巷中衣锦坊的一副槛联选择恰当的下联。
在福州三坊七巷,曲艺文化是最时尚、最风雅的视听盛宴。
观戏听曲历来是百姓的喜乐之事,有些富贵人家热衷于在自己的家里搭设独具特色的宅院戏台,时常唱演些福州的伬唱、戏剧等曲艺节目,为坊巷的生活平添了无穷的乐趣。
衣锦坊的郑氏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
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所称道。
上联:春暖华堂人衣锦下联:()(只填序号)A. 管竹琴弦乐齐鸣B. 婉转莺歌凌紫烟C. 千秋雅调遥相闻D. 月明水榭客听歌4.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月送花香浮小院”A. 绿叶红花映山前B. 风摇竹影到幽斋C. 梦随春风到天明D. 风吹萤火到满园5. 请为下面这幅申猴年春联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上联:回首羊年呈喜庆下联:(只填序号)A. 迎春猴跃万象新B. 奋挥猴棒辟征程C. 举眸猴岁报平安D. 猴王嬉闹迎新春.6. 雁翔同学有手机对联并归类的好习惯。
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请你帮他找出来。
()A. 大力可能通纸背,尖豪仍觉吐花香B.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C. 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D. 贮水养来青玉案,和烟磨成紫云溪7.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大江网讯由江西省教育厅等几部门联合编制的《江西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正式发布。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对联题》复习训练卷1.判定对仗工稳与否,有哪些依据?2、戏剧节展演前,同学们准备在舞台两边张贴对联,在剧院门口张贴戏剧节招贴画。
(1)一位同学写好了上联,其他四位同学对了下联。
你看看哪句下联对得更好。
(2分)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下联:A.生旦净丑,演人演戏演古今B.抑扬褒贬,评事评理评人生C.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D.人间哀乐,人前人后人生里3、右图是韩美林先生创作的水墨鸡画,小组成员想在手抄报中用对联来表达观赏感受。
请从下面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2分)雄姿威武迎春至,。
A.闻鸡起舞事业兴B.清音嘹亮唤福临C.鸡唱曙光报吉祥D.莺歌燕舞贺新岁4、请你配合“浩然之气”匾,为文天祥祠内侧大门两侧的楹柱拟写一副楹联。
下联为“永剩丹心照古今”,下列最恰当的上联选项是(2分)A.河岳日星垂万世 B.唯留正气参天地C.长荣青史壮乾坤 D.报国文章尊李杜5、中国传统戏曲往往超越现实的束缚,以夸张和虚拟的手法,打破时空的限制。
利用有限的舞台和简单的陈设,体现人生起伏、世事变迁,追求“得意而忘形”的艺术境界。
右图是一座刚整修的传统戏楼,最适合张贴的对联是(2分)A.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B.千秋事业转眼过万里江山咫尺间C.岸柳舒眉春雨细山桃掩袖晓烟青D.花木清香庭院翠琴书雅趣画堂幽6、据记录片介绍,李清照故居中有一副既闻丽曲妙词,又见战乱硝烟,将她坎坷人生一语述尽的楹联。
上联为“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项是(2分)A.漱玉词中开一枝女儿花B.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C.漱玉词中淘尽万个英雄D.漱玉词集春来海棠溶情7、清明要追思先祖,更不能忘记先烈。
为此班级开展了“清明节的铭记”的活动。
一位同学依据《红岩》内容拟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阴云满天恐怖白雾绕山城”,请你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霉饭充饥忠于党歌乐山下B.丹心一片染血红岩迎黎明C.冰雪严寒方显出梅花香气D.铁链哗哗誓死抗争卫信仰8、在2017年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晨光二中的设计者收集以下四幅对联,适合挂在读书廊廊柱上的一项是(2分)A.上联:虚心竹有低头叶下联:傲骨梅无仰面花B.上联:水清石出鱼无数下联:竹密花深鸟自啼C.上联:墨香盈雅室下联:书声溢芳园D.上联:有山皆图画下联:无水不文章9、昔日阳关长亭上有一副对联,上联为“悲欢聚散一杯酒”,若让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阳关玉关门不闭B.南北东西万里程C.万里长城万里歌D.东南西北几声泪10、右边这副对联是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请用规范的正楷字把对联抄写下来。
专题04语言表达+综合性学习一、语言表达1.(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在学校“心中的灯塔”讨论中,你需要拟写完成下面的文字。
请选择一个材料,在横线处补写事例,使语意连贯,内容完整,句式基本一致。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马班邮路坚守者”王顺友,一人一马,递送邮件,孤独坚守三十年,唱响了“党的领导指引我,为人民服务要到底”的歌谣;“最美奋斗者”杨善洲,退而不休,植绿不止,将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变成绿洲,兑现了“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
这些时代楷模,都是指引我们青少年成长的人生灯塔。
【材料一】辽宁鞍钢集团的郭明义,少年时就以雷锋为榜样。
退伍转业40年来,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取得突出成绩。
他还热衷志愿服务,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1400余支,志愿者总数超过240万。
他“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被称为“当代雷锋”。
【材料二】丈夫癌症去世后,张桂梅主动申请到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
十年时间,克服重重困难,筹建起云南丽江华坪免费女子高中。
至今,已帮助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
“我想改变一代人。
”她身患十多种疾病,却甘愿做一名“燃灯校长”。
【答案】示例:“燃灯校长”张桂梅,主动申请到贫困山区华坪县任教,筹建云南丽江华坪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6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擘画“我想改变一代人”的蓝图。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根据题干要求,先分析“‘马班邮路坚守者’王顺友,一人一马,递送邮件,孤独坚守三十年,唱响了“党的领导指引我,为人民服务要到底”的歌谣;“最美奋斗者”杨善洲,退而不休,植绿不止,将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变成绿洲,兑现了“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两个句式,确定要仿写的句式结构:修饰词+人物+事迹经历+加总结性成就,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人物故事总结即可,书写时注意句式一致,语意连贯,内容完整。
示例1:“当代雷锋”郭明义,少年立志,奉献他人,热衷志愿服务,成立爱心团队,践行“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誓言。
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练习和答案初中是我们学习阶段中一个重要阶段。
那么在这里为初中生的你准备了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的练习和答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练习和答案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____欧阳修_______。
2.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 ___(2)上联:品千古美文下联:___ ____(3)上联:____ _ 下联:花静鸟淡天(4)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___________ _(5)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 _____(6)上联:海安花鼓,誉满神州下联:___________ _( 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品王佳酿、海林内衣、中洋河豚。
)(7)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拟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下联:______________3.诸葛亮凭借才智,辅佐刘备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
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
下面一副对联是杜甫对他的评价,清你补充完整。
上联:功盖三分国下联:名成_______4.徐特立先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仁联:有关家国书常读下联:______________5.楚汉战争时期由于萧何的推荐,韩信被拜为大将,也由于萧何的计谋,韩信又惨遭杀害。
韩信少时,常常挨饿,漂母怜而饭之才得以生存,而最后他又死于吕后之手。
请你用一副对联来概括韩信的一生。
6.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写了一副对联以自勉,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请你补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7.杭州西湖边上岳飞墓前有秦桧等四人的铸铁跪像,人们借此来贬恶扬善。
当年秦桧等人谋害岳飞,为后人唾骂理所当然,但用来塑像的白铁则是无辜的。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某中学初三年级以“名胜古迹中的对联”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九年级(4)班准备出一本《名胜古迹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
下面是一则征文启事,请你根据要求修改。
征文启事九年级(4)班准备出版一本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对联内容要章显名胜特色。
稿件交到九年级(4)班班委会,截止日期10月20日。
请同学们务必投稿。
九年级(4)班班委会①启事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②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③征文启事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3)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
①下面是故宫中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将其抄写在下面。
上联:________;下联:________。
②很多古诗文都与名胜古迹有关,请写出下列诗文涉及的名胜古迹。
A.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________B.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
________【答案】(1)示例:品味名胜对联,传承民族文化(2)章显;彰显;将“务必”改为“积极”;在落款“九年级(4)班班委会下方补上日期,如“2019年10月10日”(3)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岳阳楼;黄鹤楼【解析】【分析】(1)宣传标语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名胜古迹中的对联”的活动主题。
宣传语中最好有“名胜”“对联”这样的关键性词语。
(2)①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彰”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再如“彰显”:指昭著的事实;显赫。
注意据义定形。
②“请同学们务必投稿”用词不当,“务必”有命令语气,应改为“请同学们积极投稿”即可。
③落款部分缺少日期。
备战中考:中考语文宣传语拟写精华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共31题)1.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拟写两句内容相关、形式对称的话,作为宣传标语。
(3 分)答: 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参加体育运动,争做阳光少年(体现活动主题,语言简洁凝练即可)难度:中等知识点:其他5.【广告美景】在“2011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入围的候选名单中,黄冈占有五个:麻城红杜鹃、红安烈士陵园、浠水三角山、黄梅五祖寺、英山桃花冲。
作为家乡人,请选一处景点仿照以下示例,拟一条广告语以吸引天下游客。
(不能与示例相同)(2分)示例:麻城红杜鹃——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
____________。
【答案】(3分)示例:小民无辜,才受望天这苦。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首先符合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得2分,内容相关得1分。
)难度:偏难知识点:其他12.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将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主题教育活动。
请围绕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了解党的历史,点燃红色理想。
示例二:歌红色经典,抒爱党情怀。
评分说明:(2分)突出主题,语言凝练即可得2分。
难度:中等知识点:其他13.【乙】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
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
”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
”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
”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
”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
”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乙段中的主要人物杨志,后来也被逼上梁山,也成为了108个英雄好汉中的一位。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之语言表达拟写对联、广告(含答案解析,全国通用)【答案】1. D2. B3. D4. B5. C6. B7. B8. D9. A 10. A11. C 12. D 13. A 14. A 15. A16. A 17. A 18. B 19. B 20. B21. A 22. B 23. D 24. B 25. B26. D 27. B【解析】1.选项A:上联把“烟”拆成了“因”和“火”;下联把“柴”拆成了“此”和“木”.是拆字对联.选项B:上联把“柯”拆成了“木”和“可”;下联把“沙”拆成了“水”和“少”.是拆字对联.选项C:上联把“切”拆成了“七”和“刀”,把“分”拆成了“八”和“刀”;下联把“冻”和“洒”拆成了“东”“西”和“二点”“三点”.是拆字对联.选项D:没有拆字现象.故选:D.本题考查对对联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什么是对联及对联的各种形式.拆字对联即把汉字拆开之后,以一句描述形成的对联,可以拆一个字,两个字,多个字不等.2.A、C、D都是有关书法的对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是: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故选:B.此题考查的是对联的内容的理解,解答时需要仔细体会对联的内涵.做好本题需要不断扩大知识面,对著名的对联有一定积累.3.首先看语境,“衣锦坊的郑氏宅院里保留着福州城内唯一流传至今的水上戏台,其设计精美,意境雅致.夜晚听戏,更以隔水听音的效果为人所称道”,抓住“夜晚听戏”“隔水听音”,进行判断;然后分析上联的结构,“春暖华堂”中“春”和“华堂”都是名词,“暖”在这里用作动词,“人衣锦”是说人穿着锦绣衣服,其中的“衣”是动词;A选项“管竹琴弦”都是名词,排除;B 选项“婉转莺歌”是偏正短语,“婉转”修饰“莺歌”,排除;C选项“千秋雅调”是偏正短语,“千秋”修饰“雅调”,排除;D选项“月明水榭”中“月”和“水榭”都是名词,“明”是照亮的意思,是动词;“客听歌”中“听”是动词,“客”和“歌”都是名词,结构上与上联相同,而且语意符合背景语境,因此D是正确的.故选:D.近年来的中考对联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一般是重点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知识积累能力,题型以主观题为主.拟写对联,既要明确它的主要特点,又要掌握一定的技法,这样就能顺利解答.拟写对联应把握六大特征: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3.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4.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5.平仄相谐.古人把上声、去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6.意义相关.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4.上联中表达了明月照耀下,花香缭绕,浮满小院.花香轻盈只能感觉,与“浮”字相称,给人以意境之美,一“送”一“浮”,用语精妙;A.绿叶红花互文用法,同意并举,不能与上联中的“月送花香”形成对仗;B.表达了微风轻佛下“斋”前竹影摇曳,朦胧诗意跃然纸上,一“摇”一“到”富有人情味,与上联对仗工整;C.从词性对仗角度可知,“天明”不能与“小院”形成对仗;D.从词性对仗角度“萤火”难与“花香”对仗,但“萤火”实写,却少了意境朦胧之美.故选:B.此题考察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上下联字数相等,语意相关,词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上联题意,上联用词,上联结构等多方面,多做揣摸.5.仔细阅读对联和年有关,上联写羊年,下联应该写猴年,并且应放在三、四字的位置,观察选项应排除B、D项.根据“呈喜庆”,可知是一个动词加一个名词,所以可以排除A.所以只剩下C项.故选:C.本题考查对联,需要注意以下情况:①上下句字数相等.②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③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做好本题要掌握写对联的基本方法,把握住词性,前后意思的一致,更要多加练习,反复揣摩.6.A、C、D都是有关书法的对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是: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故选:B.此题考查的是对联的内容的理解,解答时需要仔细体会对联的内涵.做好本题需要不断扩大知识面,对著名的对联有一定积累.7.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给新闻拟写标题其实质就是对新闻导语的高度概括与归纳。
因此,只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出新闻话语材料中的导语句(或段),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的要点(或关键)信息,即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抓住主要内容。
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B项最恰当,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拟写标题,就是提取句子的主要信息,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抓住主要内容。
解题时要注意记叙的要素,注意筛选要点,合理取舍,正确找出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即可。
这则新闻的标题可以概括为:江西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故选D。
9.此题考查概括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一般在导语中体现,而导语是新闻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本文段第一句话就完整的表述了新闻内容。
由此可概括此则新闻的标题为:北京市教委主办中学生诵读红色经典比赛。
故选A。
10.此题考查学生拟写标题的能力。
新闻标题,是新闻所报道事件的最简要的概括,因此概括标题,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特别要抓住新闻的导语部分进行概括,因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也是新闻事件的简要报道,没有完全展开。
这一则新闻的导语部分在第一节,所以概括第一节内容即可成为此则新闻的标题。
语言简洁即可。
故选A。
11.标语既要对人们不好的行为有提示、提醒作用,更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得体。
本题A、B、D 三项标语表述都显太生硬,太严厉,缺乏人文情怀,人们感觉肯定会不舒服。
C项以拟人的手法写小草,对人们是善意温情的提醒,表达生动形象,贴切自然,易为人们接受。
故选C。
12.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做题时要筛选文段内容要点,进行提炼概括即可。
13.此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新闻标题一般暗含在新闻导语中,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者第一段。
解答此题,可抓住信息核心,“谁做了什么”来概括,这是新闻的核心内容。
核心信息应从“共青团中央启动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中提取,即“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启动”,故选A项。
14.本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说话时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地位、场合等因素。
B句中小王说自己“百忙之中”去对方那边取回文件,叫对方“恭候”,都是有失礼貌的言辞; C句中他连忙对外屋喊“母亲”,显然不是口语;D句中“目不识丁”的奶奶不可能说出“恒心”、“一曝十寒”等词语。
不符合奶奶的身份。
故选A。
15.本题考查口语交际和广告语。
对于语言表达的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这是一道关于语言得体的试题,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
B句中“我将于百忙之中”表述不得体;“恭候”一词一般指等候对方的谦词,用在此处不合适。
C句“母亲”是书面语,不宜用于口语表述。
D句中说话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奶奶“目不识丁”,却说出“无恒心、一曝十寒”,表达不得体。
只有A句是广告语,用于广告宣传,面对大众,而且巧用“联想”的双关义,非常有吸引力。
16.本题考查公益广告是否得体。
此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析,做出判断。
A“话脏嘴贱"具有贬义,感情色彩不当。
17.此题考查概括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一般在导语中体现,而导语是新闻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本文段第一句话就完整的表述了新闻内容。
由此可概括此则新闻的标题为:北京市教委主办中学生诵读红色经典比赛。
18.①“香酥嫩脆鲜全聚,德寿康宁福满弘”抓住关键词“香酥嫩脆鲜全聚”判断“全聚德”烤鸭;②“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抓住关键词“一”“得”“书”判断“一得阁”墨汁;③“同气同声济世济民,仁心仁术医国医人”抓住关键词“同”“仁心仁术医国医人”判断“同仁堂”医馆;④“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抓住关键词“茶”判断“张一元”茶庄.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联的把握,注意词性一致、语义相关、字数相同.做本题时注意逐项分析内容,明确突出表现的主题.19.A.对仗工稳;B.根据上联内容“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明确这是顶针联,第五字和第一、第四、第七个字相同,所以下联应为“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C.对仗工稳;D.对仗工稳;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账的工整把握,注意对联要求:(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做本题时注意顶针修辞的运用.20.A.裁缝店;B.乐器店;C.理发店;D.宾馆.故选:B.本题考查对联的运用,注意结合提供对联,揣测所用对象.做本题时注意对联内容的把握.21.上联的上句“一粥一饭”中两个“一”,所以考虑选项A和B,下联后半句“物力维艰”与“来处不易”“不易来处”,词性、意思相对,选择A项.答案:A本题考查对联的知识,因为给出的对联是填空形式,可以根据给出的部分,利用对联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内容衔接进行判断.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联的知识,首先注意基本形式,对联上下句字数相等,其次还要注意对联的对应词的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利用这些知识解答即可.22.解答这道题,我们要熟知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即对偶,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抓住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做了,分析上联:联中嵌有三个节气,大寒,霜降,小雪.按照以上要求,选择B.B句中“惊蛰”“春分”“清明”适合这一特点,而且符合对联的特征.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知识.熟知对联的相关知识对于做对联的题非常关键,注意积累.23.A,宣传标语虽然要求达到警诫,告知的目的,但用语要文明,易于被人接受,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此项内容表达,稍显生硬.B,是否文明,要让人自我感知,“真不文明”用语生硬.C,宣传标语一般要简洁明了,不宜用长句表达.D,此句简洁明了,主旨清晰,拟人化的语言易于被人接受.,符合用在“草坪”这一特定场所.答案:D.本题要求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标语,解答此题,要注意符合拟写标语的要求,符合适用场所.解答此题,要从宣传标语本身的特点出发辨析作答.24.首先看清题干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对联要符合孙伏园先生悼念鲁迅先生的原联;上联,看对联的第二句“刈野草”,可推知第一处空白该填“踏莽原”,这样可排除A、D两项;再看上联最后一空,结合鲁迅先生的一生,可确定为“一生呐喊”;故选:B答案:B本题考查对联,要求学生熟知对联的基本要求,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在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如“刈野草”对应前面的“踏莽原”.25.从句子成分看,可看作是一个连动句,有两个动词连用,前半联为主谓宾构成,描绘了一幅月夜美图.由此可判断A、D均不符合;“天明”与“小院“从词性上讲,不搭配;“风摇竹影”可与“月送花香”对仗,“到幽斋”可与“浮小院”对仗,B句最适合.答案:B.此题考察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解答此题考生要根据上联题意,上联用词,上联句子结构等多方面,多做揣摸.26.此题属语言运用题,要填正确下联,首先要明确对联的特点:上下联字数相等,句式一致,意思相近.“商贸繁荣”为主谓结构,则符合要求的只有BD两顶,从意思上看,“商贸”指经济发展,“人文”指文化现象,“繁荣”“繁盛”都是形容词,都是形容发展状况的,所以D项最恰当.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联知识,注意对联要求:(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本题考查学生对联知识,注意根据对联要求,分析上联词性和意义,对出下联.27.解答这道题,我们要熟知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即对偶,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抓住这个特点,我们可以做了,分析上联:与上联对应呈现这个特点的是B,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的知识.熟知对联的相关知识对于做对联的题非常关键,注意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