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伟大的悲剧》第二课时教案

《伟大的悲剧》第二课时教案

《伟大的悲剧》第二课时教案
《伟大的悲剧》第二课时教案

《伟大的悲剧》(第2课时)

冲乎尔镇中学王一婷语文七下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战栗、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忧心忡忡、吞噬、语无伦次、羸弱、告罄、”等词语,并学会运用。

2、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能在快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章中关键性的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归纳文章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伟大”“悲剧”在文本中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

抓住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

教法:诵读法。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把握课文的内容要点,并有感情地复述故事。

学法:讨论探究法。以较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在合作探究中提高理解和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听写本课词语后,由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

二、再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P171,第二大题(由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再推选一名代表,在班上讨论,老师及时引导和点评。)(10分钟)

三、研读课文,探究延伸,感悟伟大之美。(20分钟)

1、从他们的悲剧中走出,我们来跳读课文,感受人物的伟大之美。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伟大而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提示: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通过读学习型小组讨论的方法解决此问题)

生1:首先是诚信、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比如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完成业绩作证。(英国人普遍讲究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这种文化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收这个任务,也正是这一点,他的人格才显得格外伟大。)(板书:诚信)

生2: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比如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板书:坚毅、执著)

生3: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比如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板书:集体主义精神)

生4:无私的爱。比如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

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是怀着一种满腔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板书:无私的爱)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是因为他的心灵而伟大的。”这一切,都源于他们有一颗崇高的心灵啊!(板书:崇高的心灵)

2、同样是南极探险,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失败了,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呢?在文中,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对这一事件态度的句子吗?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明确: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师生齐读):“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标准,茨威格当然会给斯科特作传。)

3、假如你是阿蒙森,当你得知斯科特一行人遇难的消息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4、2002年2月7日,英国的安妮公主到达南极大陆,开始她为期三天的南极探险之旅。安妮此行旨在纪念英国人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登上南极90周年。假如你也跟随他们登上了南极,此时此刻就站在斯科特一行的石墓前,你想对这些英雄们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四、课堂小结:(5分钟)

同学们的发言让我非常感动,我们用美国前总统里根的一段话来表达对英雄们的敬仰: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的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乃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让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五、课堂练习:完成本课小练习册部分练习。(5分钟)

六、布置作业:(激发兴趣,拓展思维,丰富积累)

1、完成本课的小练习册(必做)

2、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整理你一个探险家的故事,在课外活动时间相互交流。(选做)

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诚信失败之悲

坚毅执著

崇高的作证之悲

集体主义精神心灵

无私的爱死亡之悲

教学反思: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xx》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xx。 2.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准确了,还认识了许多的生字宝宝,还记得吗?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开火车读,齐读)一座一个一颗 xxxx广播电视塔 头顶xx脚踩大地巨人 夜晚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3.读得真好。上节课,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参观了上海广播电视塔,这节课,我们可有足够的时间来好好地欣赏这亚洲第二,世界第四高塔的高塔,她就是——东方明珠。 二、新授 ★学习第一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请小朋友先认真读读这一段话,读完后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

2.小朋友可真会读书,那你能按照这样的句式来说吗?东方明珠在(),是一座()。 或者这样说也可以:东方明珠是一座(),它在()。 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来说一说。 3.这段话我们读懂了,那你能读好它吗?(指名读1人) 4.你觉得东方明珠这个名字好听吗?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美丽) 这么好听的名字,该怎么读呢?(指名读2-3人,男女生读。)师评价(她的名字真好听。这个名字可真美。看来,你也喜欢这个名字。真是个好听的名字。多好听的名字呀!) 5.是啊,这么好听的名字,就让我们美美的读课文的第一段了。 ★学习第二段 1.拥有这么美丽的名字广播电视塔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详细介绍了东方明珠? ☆请听老师的读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数数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读得通顺、流利。 2、全班交流,你喜欢哪一句? 出示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1)先出示句子: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就请你来读一读。为什么喜欢这句? (2)看见过巨人吗?你是在哪儿看到的?你看到的巨人是什么样子的? (3)是呀,东方明珠这座塔就像巨人一样高大无比。出示图片。

[讲解]《伟大的悲剧》预习案、导学案

[讲解]《伟大的悲剧》预习案、导学案课前预习《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给加点字注音 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姗姗来迟( )拽出( ) 战栗( ) 毛骨悚( )然吞噬( ) 2、品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告罄 ( ) 羸弱( )冰gǎo( ) biān( )骨bèng( ) 神. 学习重难点: 散zhì( )息毛骨悚然( ) 怏怏不乐( ) 忧心忡忡( ) 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踉踉跄跄( ) 海市蜃楼( ) 课时安排:二课时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资料助读: 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一)作家简介忧心忡忡: 吞噬: 语无伦次: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 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羸弱: 告罄: 物性格。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3、文学常识填空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课文选自《》。作者是, (国籍)人,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方 面。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主人公是,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等共名

(二)南极简介探险队员。 地理位置 :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4、整体感知:填表并复述故事情节。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时间地点 人物及事件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12.1.16( 白色雪原 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12.1.18( 南极点自然环境: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1、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 12.2.17( 埃文斯死去 2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89、2度。3、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冰盖面积达2700 万立方公里,相当于世界总淡水量的72%。4、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5、南极是世界上海拔最12.3.2( 高的大陆。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12.3.21. 无法离开帐篷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冰于火的世界,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 12.3.29. 帐篷里盲。 12.10.29. (三)本文内容简介 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12.11.12. 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内容。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们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

6.东方明珠教案(2)

6、东方明珠 教材简析: 东方明珠》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雄伟壮观。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和她的没美丽的名字,第二自然段写广播电视塔的雄伟高大,第三自然段写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插图反映了上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突飞猛进的新风貌,黄浦江畔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外滩马路上车水马龙,高高耸起的广播电视塔给上海这个大都市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 个生字,理解生词。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重难点:读背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读法、表演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精彩的电视节目了。在上海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 板书课题:6、东方明珠

齐读课题,正音:明 --- 后鼻音,珠---- 翘舌音 二、看图,简介“东方明珠” 她坐落在上海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 个圆球,就像11 颗绚丽多彩的明珠。晚上,踏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三、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三人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正音。 (2)出示生字词认读 东方有广电头了是 3、范读课文 4、领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学生反复拼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2、开火车方式读、齐读。 3、书写指导 东:第二笔是“ ” 方:第三笔是横折钩头:第一、二笔不要平写,应这样写“ ” 了:两笔写成。练习:学生对照笔顺提示在书上学生把每个生字写两遍,再评比。

《猫》第二课时教案

《猫》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的语言将猫的特点写具体,同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写法。 3.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的语言将猫的特点写具体,同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写法。 教法学法:创设情境法,比较法;边读边想象,抓关键词体会、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复习 (默写词语) 1打开书,回忆课文主要写了哪两部分内容(板书) 从哪几方面表现大猫性格古怪 出示填空辅助说: 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有时——(温柔可亲),有时(一声不出),有时——(勇敢),有时(胆小),所以说猫的性格很——(古怪)

2.上节课初步感受了猫的性格特点,而且学习了用典型事例表现特点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将猫的特点写生动具体,表达自己喜爱之情的。 二、重点研读,感受“古怪” (一)我们先来读读描写大猫的部分。 1.老师读猫的特点,你们读具体描写这个特点的内容,好吗 师: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生接) 幻灯出示,停住指导:我们一般会说什么人很乖(课件显红“乖”字) 小结:一个“乖”字,写出了老舍先生把猫当成孩子看待,多喜欢猫啊!我们也把猫当孩子一样读一读——齐读这一部分。) 小结:一个“乖”字,写出了老舍先生把猫当成孩子看待,表现出对猫的喜爱之情。我们读书时,要注意捕捉这样的关键词语。(随机板书:喜爱用词生动) 2.我们继续读贪玩的部分 (1)指名读写贪玩的部分。出示句子。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猫很贪玩 (3)学生反馈,(如:一天一夜,感受到玩的时间长,所以说贪玩等)教师点红的只有“任凭……也……”(这一组词一齐变红)

(完整版)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及答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习志国焦立伟杨明杰时间:2014.2 共计2 课时 课题:《伟大的悲剧》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能够借助字典或工具书掌握本课涉及的重点生字词。 1、学会自主学习,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教学重点】 1、通读课文,使学生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能够品味文章中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意味深长的语句。 【教学难点】 1、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2、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课件准备】白板 【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一)走进作者 《伟大的悲剧》一文的作者是(国籍)著名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和方面。 (二)解决字词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拽.( ) 无垠.( ) 癫.狂( ) 凛冽 ..( ) ( ) 吞噬. ( ) 销蚀.( ) 羸.弱( ) 步履.( ) 告罄.( ) 遗孀.( ) 毛骨悚.然( ) 怏怏 ..( ) 疲惫.不堪( ) 鲁莽.大胆..不乐( ) 姗姗 ..来迟( ) 忧心忡忡 ( )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无垠:凛冽:步履: 风餐露宿:闷闷不乐: 耀武扬威: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三)细节回放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主人公是,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 、、,等共四名探险队员。除了他们这一组探险队之外, 还有一组探险队,他们先于(时间)到达。因此,这个站也叫。

【合作探究】 1、文章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本文共写了5个人物,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 3、你认为斯科特一行人的探险有意义吗? 【展示提高】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2)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 ....的躯体。 (3)从他语无伦次 ....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旅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一任务?他不接受可以吗?) (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海市蜃楼”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3、纵观全文,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意思?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你对“伟大”和“悲剧”的理解

《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封面) 《猫》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 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优质文档】《伟大的悲剧》预习案导学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品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 神.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二课时 资料助读: (一)作家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 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 物性格。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 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二)南极简介 地理位置: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 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即使在夏天,也仅有5%的无冰源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 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白色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机。 自然环境: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1、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大陆年均气温为零下 2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89、2度。3、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冰盖面积达2700万立方公里,相当于世界总淡水量的72%。4、南极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5、南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这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冰于火的世界,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 盲。 (三)本文内容简介 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 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 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第二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 南极进发,要"和他们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 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 的冰雪之中。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姗姗来迟()拽.出( ) 战栗.( ) 毛骨悚.( )然吞噬.( ) 告罄. ( ) 羸.弱( )冰gǎo( ) biān( )骨 bèng( ) 散 zhì( )息毛骨悚.然( ) 怏.怏不乐( ) 忧心忡忡.( ) 踉.踉跄.跄( ) 海市蜃.楼(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吞噬:语无伦次: 羸弱:告罄: 3、文学常识填空 课文选自《》。作者是,(国籍)人,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方面。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主人公是,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等共名探险队员。 4、整体感知:填表并复述故事情节。 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 12.1.16.白色雪原 12.1.18.南极点 12.2.17.埃文斯死去 12.3.2. 12.3.21.无法离开帐篷 12.3.29.帐篷里 12.10.29. 12.11.12.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内容。 6、摘录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句子(2——3句),并简单赏析。

东方明珠教案

《东方明珠》教案 关于东方明珠的知识 浦东新区陆家嘴的标志性建筑,高468米,列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塔体从下而上由塔基、下球、中间小球及环廊、上球、太空仓、发射天线桅杆构成。巧妙地融合了宇宙空间、飞船火箭和原子结构的形象,创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 塔内设有观光环廊、镭射枪战、梦幻太空城、旋转茶室、餐厅、可容纳1600人的观光平台和高空豪华宾馆。天线桅杆长达118米,供9个电视频道、10个调频频率使用。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矗立在外滩对面的黄浦江边,犹如一串从天而降的明珠,散落玉盘,与黄浦江对岸的“万国建筑”群相应成辉。东方明珠塔的建筑造型新颖别致,有深厚的东方文化韵味。整个建筑由11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从蔚蓝的天空串落到绿茵草地上,寓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意境。 塔体由两颗晶莹夺目的巨大圆球和一颗小巧玲珑的小圆球组成。光彩夺目的上球体观光层直径45米,高263米,是鸟瞰全市景观的最佳处所。登上位于90米下球体室外观光廊,263米上球体主观光层和350米太空舱俯瞰上海市容,浦江两岸景色尽收眼底。 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礼品展、空中邮局、神奇数码照片、各类大型展览等精彩的内容将给您增添更多的乐趣,悬空三根巨大立柱之间的全透明三轨观光电梯,让您可以360度全方位随心所欲地观赏梯外美

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东方明珠空中旋转餐厅位于267米上球体,是亚洲最高的旋转餐厅,她以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不同凡响的饮食文化、宾至如归的温馨服务,傲立于上海之巅,是海内外游客理想的食府。东方明珠塔集观光、餐饮、购物、娱乐、住宿、广播电视发射为一体,已成为上海城市标志性的建筑和旅游热点。 乘上电梯,只需四十秒钟,便可到达263米高的球体内。从这里极目远眺,上海景色尽收眼底:蜿蜒的黄浦江上,巨轮如梭,连绵入海;分列两边的杨浦搭大桥和南浦大桥,如两条巨龙,腾飞于黄浦江上,巧妙地组合成一幅“二龙戏珠”的巨幅画面。 东方明珠游船码头外形犹如一只凌波汲水、展翅欲飞的海鸥,清新自然、富有时代气息。乘坐东方明珠浦江观光游览船沿浦江航行,可以让游客饱览两岸现代化都市风景线。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1 设计说明】 本文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传记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的一篇传记,名为《夺取南极的斗争》,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时文题改为《伟大的悲剧》,有删节。这部集子分别记述拿破仑、列宁、托尔斯泰、歌德等人的传记12篇。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强、文学味浓的传记,语言丰富、情感丰厚、思想丰蕴,可读性强,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复述课文、梳理情节、概括感悟内容、把握主旨等能力的好材料。本文文题是编者所拟,颇具深意,是文眼,是感悟文章内容、把握主旨、精神品德渗透的关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快速默读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体会情感。 2.把握文题“悲剧”的内涵,明确“伟大”的意义。 3.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重点】 1.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 2.研读课文,体味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类型】 讲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速读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结构,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悲剧”内涵,明确“伟大”意义。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南极地图,美丽的南极风光,可爱的动物企鹅蓝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播放世界各国在南极的科学考察站地图,介绍中国的长城站、中山站,特别介绍设在南极南纬90°的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的科学实验站,这是为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而命名的。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的故事,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那悲壮的一幕吧。由此导入

《东方明珠》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东方明珠》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课文。 2.巩固温习汉语拼音,学会九个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候:2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东方明珠塔的宏伟绚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变化。 第一课时 1.发言揭题 小朋友,你们晓得吗?有了播送电视塔,咱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在上海,也有一座播送电视塔,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一.出示课题:六东方明珠 二.指名认读,齐读。 三.有谁去参观过东方明珠电视塔?你看到些甚么?请你介绍一下。 2.简介“东方明珠”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东方明珠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东方明珠

2.老师简介这就是锦绣的上海播送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天下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十一个圆球,就像十一个绚丽多彩的明珠。晚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花八门,锦绣极了。(假设前面小朋友讲到,教师可以不重复。) 三.下面咱们来读课文,看看这锦绣的播送电视塔是怎么样的。 3.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高声诵读课文。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 2.搜检自学情形。 (一)指名分自然段诵读课文。 (二)听课文录音。 (三)教师领读 4.学习本课的生字。 黄浦江边有东方明珠这脚踩大地伟人五花八门特别很是悦目像颗明珠 (一)门生自由拼读 (二)指名读 (三)齐读 1.出示生字认读:了、广、方、东、电。 指名读、齐读 2.自学课后的誊写笔顺。 3.指点誊写。

(一)剖析结构,记忆字型。 (二)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三)门生在三线田字本上写字。(放古筝音乐) 第二课时 1.温习搜检 1.认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 二.指名读第一句话。思索:这句话奉告咱们甚么? 出示句式:(什么地方)有(甚么)。 (甚么)在(什么地方)。 门生实习语言 3.指名读第二句话。 (一)“她”指的是谁?(上海播送电视塔) (二)第二句话又奉告咱们上海播送电视塔叫甚么名字?(东方明珠) (三)这个名字好听吗?从这句中谁人词也能看出来?(锦绣) (四)这么好听的名字,咱们该怎样读呢?指点读第二句。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男女生竞赛读。 6.尝试背诵。 7.小结:这1自然段奉告咱们上海播送电视塔的位置和锦绣

猫的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性格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人爱猫,猫亲人”的生活情趣。 2、激发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描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淘气可爱,这节课我们看看长大了的猫又如何呢? 二、品味赏读,理解‘古怪’ (一)整体感悟1—3自然段 1、体会猫的性格特点。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 (2)古怪什么意思? (2)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小组讨论交流 (三个方面:老实、贪玩、尽职;高兴与生气的表现;胆小与勇猛) (3) 谈一下读后感受。

(二)赏读第一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老实”、“贪玩”、“尽职”,体验作者对猫的喜爱。体会用具体事例来写猫的性格的写法。 1、抓住‘乖’类比生活体验,品读老实。 过渡:这真是一只老实的猫呀,她很乖,半步也不出门,只是睡大觉什么事也不过问,但是贪玩起来又表现怎样? 2、引导想象会有谁用什么方法来呼唤猫?(任凭····也) 过渡:玩的那么痛快,工作又那么尽职。 3、理解: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1)‘屏息凝视’什么意思? (2)体验屏息凝视10秒钟 (3)结合插图感受猫的身心疲惫。 (4)‘非···不可’体会到什么?(猫对工作认真负责,它等老鼠的决心、耐心,还有专心,联系生活鼓励学生像猫学习) 4、拟人手法运用 5、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抓住‘乖’‘出去玩不来,有人找’(明贬实褒) (三)、自主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进一步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过渡:老舍如此喜爱猫,猫又如何对待主人呢?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21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伟大的悲剧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2.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 目标达成: 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各小组的语文课代表板答文学常识、字词注音等。各小组其他同学展示布置的内容。【创境激趣】 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海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索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壮。成功者拥有了一切,但这些伟大的失败者也应有他们的位置。你所知道的伟大悲剧又有哪些呢﹖ 【自学导航】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句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合作探究】 1.“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如何理解“骄傲”一词?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3.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4.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强化训练】 A,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的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友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⑴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 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的话 B。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书信。 1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3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香港和澳门的位置、组成等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 3.使学生理解港澳与内地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组成、人多地狭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东方之珠》,营造学习氛围,激情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本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 探究活动一:特别行政区 1、出示自学问题,学生自学。 学习任务: 1.了解香港回归,香港区旗的含义;澳门的回归,澳门区旗的含义 2.什么是“一国两制”? 3.港澳的位置,组成?面积,人口?人地特点? 4.香港如何拓展生存空间的? 5.谈谈你对寸土寸金的香港拥有大片绿地的看法 2、教师结合课件图片,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加深印象,形成记忆。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点拨指导。提问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并对其中的问题、疑惑,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探究活动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出示自学探究问题,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1.认识维多利亚港位置,优点。 2.了解香港自由贸易港的含义。 3.港澳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 4.分析香港的经济地位和澳门的产业构成。 5.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香港和祖国内地是怎样具体进行经济合作的? 这种合作模式被称为什么模式? 6.目前,最新的“粤港合作模式”是什么意思?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师生一起学习,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利用图让学生在叙述中理解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特点,突破难点,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认识祖国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系。 ⑴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在“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提供了哪些优势条件,这种合作模式对双方各有什么好处。(珠江三角洲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而港澳则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通过香港这个自由贸易港珠三角地区和世界各地进行了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港澳地区贸易事业的发展。) ⑵阅读线面的图文资料,说说目前广东省与香港的经济合作模式与“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的主要差异。(“前店后厂”合作模式基本上是一种自发的、小规模、分散的、短线的互补合作,目前广东省和香港的合作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粤港澳区域合作的联动效应和聚集效应,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⑶从前店后厂到目前的粤港合作模式,反映了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方式的变化,请试讨论这种变化的原因。(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提升粤港跨行行政区域之间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前店后厂”模式,探索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产业转型升级道路,是摆在粤港澳三地,尤其是广东省面前不可回避的紧迫形势。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广东省产业发展的自身需要,更是粤港澳区域合作的客观要求;而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为特征的粤港澳区域合作,则从多方面为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现实基础。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21《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侣俸中学陶鸿中 导学目标 1.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2.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求未知的科学精神。 导学重点: 1. 快速阅读课文,注意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2. 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团结合作、为他人业绩做证,勇于探索的精神。 导学难点:有选择地阅读一些重要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伟大”“悲剧”的含义。 导学课时:3课时 导学步骤: 第一课时(总第73课时) 导学要点: 1.南极图片欣赏导入及作者介绍 2. 积累字词、自读课文 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 (一)预习步骤 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 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4、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 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 (二)预习检测 1、作家作品填空。 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唯一的长篇小说《焦躁的心》。 2、给下列加点(线)的字注音。 拽(zhuài)着战栗(lì)堡垒(lěi)辜(gū)负凛冽(lǐn liè)贮藏(zhù cáng)wú)宁吞噬(shì)羸(léi)弱蹒跚(pán shān)步履(lǚ)qìng)坚持不懈(毛骨悚(sǒng)然怏(yàng)怏不乐)姗来迟小心翼(忧心忡(chōng疲惫(bèi)不堪语无伦(lún)次)踉跄(qiàng)跄海市蜃(shèn)楼 3、据意写成语。 (1)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懈:松懈。 (2)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3)千辛万苦:形容极多的艰辛劳苦。 (4)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5)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6)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7)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8)小心翼翼: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翼翼:严肃谨慎。 (9)忧心忡忡:忧愁的样子。 (10)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11)踉踉跄跄: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踉跄:走路不稳。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学案人教版

21.伟大的悲剧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风餐露宿,毛骨悚然,精疲力竭”等词语。2、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 【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长篇小说《焦躁的心》;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斯》等。 2.了解背景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次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11月12日,一支探险队发现英雄们已冻僵的尸体。) 【自主学习】 1.快速阅读课文,要做到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地进行浏览,每分钟争取不少于400字。并注意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导航]:1~3段,写斯科特带领的探险队到达南极点,发现挪威人已捷足先登,只好失望而返;4~13段,写探险队员一个个悲壮地死去;14~16段,写英雄们牺牲后,受到英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悼念和尊敬。 2.给下列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拽() diān()狂雪qiāo() 凛liè()吞shì()销shí() 羸()弱步lǚ()告罄() 遗shuāng() 踉踉()跄跄() mèn mèn()不乐 广袤无yín()鲁mǎng()大胆 yáng yáng()得意疲bèi()不堪 语无lún()次 jīng()打细算 3.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猫》第二课时的教案

《猫》第二课时的教案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

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伟大的悲剧》学案(含答案)

21 伟大的悲剧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 2.抓住细节,体悟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2、写作背景:《伟大的悲剧》是茨威格为以斯科特为首的英国南极探险队所作的一篇传记。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学习和研究这篇传记作品,我们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启迪和收获。 3、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主要特征是:(1)真实性。传记文学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再现人物。传主及事件必须符合史实,有史学价值,

决不能凭空虚构。(2)艺术性。传记文学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划人物,描摹物态。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所以它要求刻划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3)概括性。在传记文学中,传主的生平经历一般都较完整,便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如《史记》)。但一些小传(如“逸事”等)或试题中的传记节选文段,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来表现人物性格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因而传记一般要求选材精当、高度概括。(4)通俗性。传记一般要求作者在形式表达方面写得简明易懂,容易被读者接受。语言风格多样化。类别有:自传、他传、内传、外传、别传、列传、家传、小传等;从文体形态的角度上看,有历史性传记、评论性传记、文学性传记、传记小说等等。 二、字词积累 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无垠(yín)癫狂(diān)履行(lǚ)贮藏(zhù)毋宁(wú nìng)吞噬(shì)疲惫(bèi)羸弱(léi)告罄(qìng) 鲁m?ng(莽)è(厄)运pán shān (蹒跚) 2、给划线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或成语意思。 坚持不懈(xiè):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风餐露宿(sù):形容旅途或者野外生活的艰苦。 毛骨悚(s?ng)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七年级《伟大的悲剧》学案

七年级《伟大的悲剧》学案 七年级《伟大的悲剧》学案 一、基础知识 1、字词落实 拽()毛骨悚()然怏怏()不乐毋()宁 吞shì()léi()弱告qìng()diān()狂凛冽()步履蹒跚()姗姗()迟忧心忡忡()疲惫()不堪 白雪皑皑()踉踉跄跄( ) 遗孀() 2、解释成语和词语并用成语造句 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语无伦次: 忧心忡忡: 告罄: 羸弱: 3、作者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学。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他们的影响,成为著名的和平者。他的主要成

就在传记学和小说创作上。作品有《三位大师》、《最初的经历》等。 二、问题探究 1、阅读,复述故事,并说说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 (提示:可从时间、地点、人物、事经过、结果方面复述。) 2、品读重点段落,联系上下,体味语句含义 (1)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2)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接受这项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3)“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灵魂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伟大的悲剧。”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中起什么作用? 3本的悲剧之所以悲,体现在斯科特探险队之行的哪几个方面?(先圈划这些语句,再用一句话概括)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提出。 三、我的疑惑 关于本的内容,你还有哪些问题,请写下,与同学或老师交流。《伟大的悲剧》堂活动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词句,整体感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